CN1299703C -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703C
CN1299703C CNB021082820A CN02108282A CN1299703C CN 1299703 C CN1299703 C CN 1299703C CN B021082820 A CNB021082820 A CN B021082820A CN 02108282 A CN02108282 A CN 02108282A CN 1299703 C CN1299703 C CN 129970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ba stellariae
stellariae mediae
virus
stellaria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82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7680A (zh
Inventor
朱耕新
曾毅
李泽琳
Original Assignee
朱耕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朱耕新 filed Critical 朱耕新
Priority to CNB021082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9703C/zh
Publication of CN1377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7680A/zh
Priority to US10/701,777 priority patent/US2005000302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97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7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药物是从植物繁缕或其同属植物中用两种方法提取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组合物,能同时抑制分属RNA和DNA两大类的若干种病毒。可在制备抑制艾滋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柯病毒、疱疹病毒、水泡口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尖锐湿疣病毒等的药物中应用,且未见明显毒性,至少可制成10种药物剂型。繁缕属植物来源广泛,该药物制备工艺科学、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生产,对环境无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是一种广谱抗病毒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二、背景技术:
国内外至今在治疗诸多病毒性疾病方面尚缺少真正有效的药物,特别是由多种病毒或易变病毒造成感染或混合感染基本还无药可治,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医药界的著名的棘手难题。
由于一些病毒引发的疾病几乎是致命的,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等;另一些病毒如甲肝、乙肝等5种肝炎病毒引发的肝炎、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病毒性心肌炎等等会使人丧失劳动力甚至终生残疾,特别是有些病毒还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病毒引发的疾病危害很大。因此,现在全世界都在迫切寻求能在体内对RNA和DNA两大类病毒同时具有强大抑制作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并要求这种药物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因为,只有开发出在体内能同时抑制RNA和DNA两大类病毒及其变异病毒的广谱性抗病毒的并且安全有效的药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易变病毒及多种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引发的病毒病;即无论何种病毒或其何种变异病毒都能在体内被药物抑制时,这药物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由不同种类病毒、多种类病毒或变异了的病毒引发的病毒性疾病。
就拿病毒引发的“流感”来说:感冒包括细菌感染的“普通感冒”和病毒感染的“流感”两大类,其中“流感”占了感冒病人的70%以上。普通感冒可用抗生素治疗,而由病毒引发的“流感”至今在全世界也没有真正有效的特效药。世面上常用的“感冒药”对病毒引发的流感的疗效并不确切,其疗效尚不能得到医药界的认可。特别是当多种病毒或易变病毒造成了感染或混合感染时根本无药可治,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医药界著名的棘手难题。
流感之所以无药可治,是因能引发流感的病毒有属于RNA类的流感病毒(A、B、C)、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属于DNA类的若干种腺病毒等四大类数十种病毒,其中流感病毒等还在不断发生变异产生亚型。正因引发流感的病毒种类繁多且易变异,所以指望用疫苗来解决这种由多种类病毒、易变异病毒引发的世界医药棘手难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疫苗专属性很强,只能使人体对用以制造该疫苗的病毒产生免疫力,不能对其它种类繁多的病毒及其变异体都能产生免疫作用,并且疫苗只能预防而不能治疗。这就必须开发出临床治疗时能对RNA和DNA两大类流感病毒均具有强大抗病毒作用的特效广谱抗病毒药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由多种类病毒引起的世界著名医药难题一“流感”。但至今全世界尚未开发出具有这种临床效能的药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名希望中国解决病毒流感这世界著名医学难题,但我国乃至全世界至今也尚未能真正解决。
据统计我国流感流行时病人发病例次约占总人口的4%~37%左右,即使以保守的算法平均每年也多达数千万例次以上。流感病毒不但会造成病人基础病恶化还会造成继发感染,引发风湿病、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甚至造成死亡,其危害和影响都很大。据刘传楠的“1997-1998年度美国流感活动情况”一文报道:美国122个城市流感流行第一周死亡率就超过了8%(基本水平7.2%)。另有报道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病人就有2万人。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流感病毒中被称为PB2的特定基因发生有限变异后,病毒的毒性就会明显增加,从而变成新型的致命病毒。可是流感病毒正在不断地变异,随时将变成新的人类杀手,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正因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医药市场上根本没有能同时抑制这么多种流感病毒而又未见明显毒性的有效药物,也根本无法用专属性较强的流感疫苗全面解决流感,故流感“服药一周治愈,不服药七天自愈”。
目前国内外一些声称能治疗病毒性流感的中、西药物的实际疗效尚不能为国内外医药界普遍承认。
例如“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冲剂”、“感康”、“奇力咳感康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国内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流感的常用药都未见其能明确服药后到底临床能缩短病程几天?其症状缓解时间的中位数需几天?因为病人如果在患流感5~6天后才服药的话,则过了1~2天后病人服药不服药都可基本痊愈了,这并不能证明是药物的治疗作用。事实上,大多数体外试验有效的药物,口服并经肝脏代谢后往往变得无效或效能大大减低,难以达到临床治愈流感的作用。正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药物不能明确到底临床治疗时能缩短病程几天,因此,这些药是否真正能临床治愈流感,就难以得到医药界的认同了。医药界公认的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能治愈流感的药物。
例如:“双黄连口服液”经体外试验显示其对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抑制作用,体内又是否能抑制上述两类病毒?对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又是否能有抑制作用?未见肯定的结论。而腺病毒是引发病毒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又如某“感康”其中真正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是盐酸金刚烷胺,这是只老药,其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并影响其脱壳,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曾用于预防亚洲A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及时治疗,仍能减轻症状,特别是退热效果明显,并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但是否能抑制流感B型C型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其它病毒感染未见报道。
据报道医生给予“奇力咳感康口服液”10支,每次1支每日2次,有患者感到全身皮肤搔痒,出现小红疹,继而成大片荨麻疹,急诊到医院门诊治疗,给予赛庚定2mg,葡萄糖酸钙1g后,皮疹消退。即药物可能有过敏反应。
老药盐酸吗啉胍虽曾有能对RNA类和DNA类的4类流感病毒有作用的说法,但临床疗效并不肯定,现已很少使用。
病毒唑为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在细胞试验中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阻止病毒的复制。对流感病毒确有抑制,是目前临床治疗病毒流感的常用药。但其临床治疗流感时其疗效尚不能使病人很快康复,并且病毒唑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有胃肠道反应、引起贫血、影响肝脏、妊娠期引起胎儿毒性需禁止使用、哮喘病人及婴幼儿吸入治疗时会产生呼吸障碍和暂停,并有停药后发生死亡的情况等。
“流感疫苗”对流感确具预防作用,但也只能预防,不能治疗,且其专属性较强,只能使人体对用以制取疫苗的病毒产生免疫力,且一旦流感发病后就不宜使用了。其价格也较贵,一针就至少需50、60元以上,且须就医注射,而健康人注射疫苗时又很难判断自己今后几个月内是否一定会感染上流感、有无注射疫苗的必要,因此使用并不方便。根据《科技文摘报》2001年1月16日第5版“保健的误区”一文介绍:“流感疫苗”其实是一种病毒,有使老人产生病理性自身免疫性反应、更易患癌症等问题。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国外医学药学分册》等多种报刊杂志的报道:目前世界上开发用于治疗流感最好的药是英国Glaxo-Wellcome公司开发的Zanamivir(商品名Relenza),是经上呼吸道给药的吸入剂;同类药有美国开发的Oseltamivir Phosphate(Tamiflu、特敏福),为口服胶囊。它们均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1999年后已在澳、欧、美等地上市。其主要优点就是能对流感A、B型病毒均有较强抑制。据报道及英国Glaxo-Wellcome公司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资料等来看:Zanamivir使流感症状缓解时间的中位数约为6天,对照组为7天,能缩短病程1.2天,这已是世界医药界公认的在治疗病毒流感方面所取得的最大进展,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临床治疗病毒流感时仅仅只能抑制流感病毒A和B还是不够的,这类药物尚存以下一些缺陷和不足:
1、临床使用药物后症状缓解时间的中位数约需6天,对照组为7天,可缩短病程1.2左右,尽管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病人用药后仍需忍受近6天的痛苦才能康复。
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仅仅只能抑制流感A、B病毒,而对能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病毒如流感病毒C、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属于DNA类的腺病毒等,还有鼻病毒、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对这些病毒是否有意抑制均未见报道,所以其治疗范围尚不能真正解决病毒流感,有较大局限性。
3、未见其对流感发病时头痛是否有治疗效果的报道。
4、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Zanamivir有类似流感疾病的症状及腹泻、眩晕、恶心呕吐等,还有病人发生了气管痉挛,特别是动物试验有胎盘转移现象,因而不能确定在妊娠期是否安全,尤其是妊娠的首三个月不应服用Zanamivir,而必须有医生处方。
5、Zanamivir等不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6、Zanamivir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2%,故不能口服给药。
7、一个零售包装的Zanamivir市价200港币(25美元)、Oseltamivir市价250港币(30美元),价格比较高,中国及发展中国家中低收入的病人难以承受。
所以,目前医药界认可Zanamivir和Oseltamivir等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流感确有疗效,但并不认可它已真正解决了流感。
再就抗病毒药物这一大类来说:英国Burroghs Wellcome公司于70年代研制开发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法定名:阿昔洛韦,能对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病毒有高度选择性活性。1981年首次在英国上市,美国FDA于1982年批准;我国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于1983年试制成功,1985年以″无环鸟苷″命名投入生产;其后,上海和四川等地也先后投入生产。但″无环鸟苷″对其它许多类病毒性疾病尚无能为力。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还有用现代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干扰素”,这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较好的药,对疱疹类病毒性疾病也有较好疗效,但其价格较贵,须长期注射给药,使用的病种也有一定的限制。
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Azidothymidine(AZT)及Zalcitabin(DDC)等核酸类药物及其“鸡尾酒疗法”,即用不同类型药物的各种组合变化来治疗艾滋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明显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生命。但是,由于艾滋病毒就像流感病毒一样既是易变病毒,又是多种类病毒:即使没有外在因素刺激的情况下艾滋病毒也会变异,至今世界上至少已发现十几种艾滋病毒,我国国内也发现了至少8种,这就不是现有的核酸类药物所能解决的了。加之核酸类药物毒副作也比较大,其使用上受到一定的局限,价格也比较昂贵,又需长期使用,一般平民尚用不起,故有“艾滋病人有钱的有办法,没钱的没办法”之说。
总之,目前国内外医药市场上,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所有药物中只有一些专属性较强的针对少数病毒有效的药物,这些药物或者疗效有限,或者毒副作用较大,或者使用不够方便,或者价格昂贵等等。全世界迫切希望能早日寻求到一种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来解决由多种病毒及易变病毒等所引发的病毒性疾病。
三、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能广谱抗病毒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且又相对廉价的创新中药,为解决世界医药界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填补空白,并提供其生产方法及其制剂。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从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提取组合物,该提取组合物可含硫元素或/和含氮元素、钙元素等,用这种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提取组合物作为抗病毒中药(以下称“本品”)。
经检索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从1920年起至2001年第134卷为止,所报道的繁缕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及黄酮甙类、皂甙及皂甙原类、环缩氨酸类、阿魏酸及其酯类、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抗坏血酸类、草酸及草酸钙、单酰基半乳糖类脂物、生物碱类、吡喃半乳糖-SN-丙三氧基类、菠菜甾醇、豆甾烯醇、谷甾醇类等等。其中大多数成份是中小极性化合物,对易溶于水的大极性化合物研究较少,也未见含硫成份的研究、报道和应用,而本品是繁缕属植物易溶于水的总含硫或/和含氮、含钙大极性化合物。
经检索国内外有关专利、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如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检索互联网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批准临床用药目录等,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有繁缕属植物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临床用于防治病毒疾病等相关研究和报道,亦未见到用相同成份制成的药物面市,所以本发明具有新颖性。
本发明涉及繁缕属植物Stellaria L.及牛繁缕属植物MalachiumFries至少包括以下77种: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褐瓣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var.phaeuspetala Hand.-Mazz.、安徽繁缕Stellariaanhwiensis Migo.、钝萼繁缕Stellaria amblyosepala Schrenk.、细尖繁缕Stellaria apiculata Wils.、牛繁缕Stellaria aquatica(L)Scop.、沙生繁缕Stellaria arenaria Maxim.、阿里山繁缕Stellaria arisanensis Hayata.、薄叶阿里山繁缕Stellaria arisanensis var.leptophylla Hayata.、北繁缕Stellaria borealis Bigel.、短瓣繁缕Stellaria brachypetala Bge.、长瓣繁缕Stellaria bungeana Fenzl.、东北繁缕Stellaria cherleriae(Fisch.)Will.、华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台湾繁缕Stellaria cicranthaHayata、厚叶繁缕Stellaria crassifolia Ehrh.、皱叶繁缕Stellariacrispate Wall.、大卫繁缕Stellaria davidii Hemsl.、偃卧繁缕Stellariadecumbens Edgew.、针状偃卧繁缕Stellaria decunbens var.aciculariaEdgew.Et Hook.f.、西南繁缕Stellaria delavayi Franch.、石竹叶繁缕Stellaria dianthifolia Williams、二歧聚伞花繁缕Stellaria dichasioidesWilliams、双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窄叶双歧繁缕Stellariadichotoma var.lanceolata Bge.、线叶双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var.stepheniana Willd.、铺散繁缕Stellaria diffusa Wills.、翻白繁缕Stellaria discolor Turcz.、泽繁缕Stellaria diversiflora Maxim.、裸蕊异花繁缕Stellaria diversiflora var.gymnandra Franch.、凹脉繁缕Stellaria depressa Schnid.、杜氏繁缕Stellaria duthiei Gandoger、线茎繁缕Stellaria filicaulis Mak.、线柄繁缕Stellaria filipes Komar.、多花繁缕Stellaria florida Fisch.、禾叶繁缕Stellaria graminea L.、疏柔毛禾叶繁缕Stellaria graminea var.pilosula Maxim.、变绿禾叶繁缕Stellaria graminea var.viridescens Maxim.、江孜繁缕Stellariagyantsensis Williams、霞草繁缕Stellaria gypsophiloides Fenzl.、湖北繁缕Stellaria henryi Williams、兴安繁缕Stellaria hsinganensisKitagawa、内曲繁缕Stellaria infracta Maxim.、薄叶繁缕Stellarialeptophylla Hance、东繁缕Stellaria maximowixziana Franch.、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小花繁缕Stellaria micrantha Hayata、柔繁缕Stellaria mitans Williams、鹅肠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新沼生繁缕Stellaria neo-palustris Kitagawa、八蕊繁缕Stellaria octandraFobedim.、红莓繁缕Stellaria oxycoccoides Komar.、沼生繁缕Stellariapalustris L.、展叶繁缕Stellaria patentifolia Kitagawa、柄花繁缕Stellaria peduncularis Bge.、长毛繁缕Stellaria pilosa Franch.、假石生繁缕Stellaria pseudosaxatilis Hand.-Mass.、小繁缕Stellaria pusillaSchmid.、燧瓣繁缕Stellaria radians L.、网脉繁缕Stellaria reticulivenaHayata、岩繁缕Stellaria rupestris Hemsl.、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Buch.-Ham.、抱茎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var.amplexicaulisHand.-Mazz.、准葛尔繁缕Stellaria soongorica Roshev.、苏氏繁缕Stellaria souliei Williams、星毛繁缕Stellaria stellato-pilosa Hayata、园萼繁缕Stellaria strongylosepala Hand.-Mazz.、拟伞花繁缕Stellariasubumbellata Edgew.、小茸毛繁缕Stellaria tomentella Ohwi、三型繁缕Stellaria trimorpha Nakai、土耳其斯坦繁缕Stellaria turkestanicaSchischk.、湿地繁缕Stellaria uda Williams、伞花繁缕Stellariaumbellate Turcz.、绿花繁缕Stellaria virdiflora Pax et O.Hoffm.、巫山繁缕Stellaria wushanensis Williams、五台繁缕Stellaria wutaicaHand.-Mazz.、云南繁缕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j及牛繁缕属植物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等。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繁缕”的
[性味]:甘微咸,平。《别录》:“酸平无毒。”;《本草纲目》“甘微咸”。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下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别录》:主积年恶疮不愈。”《中国药植图鉴》:生叶揉汁,外用治疮伤;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本发明的本品有如下理化特征:
1).可根据颜色将本品进一步分离成深棕黑色、棕红色和鲜黄色三部分,色泽深浅不同的部分其抗病毒效能也不同。
2).本品或其深棕黑色部分含较多的硫、氮、钙等元素是其特征。
3).本品可被二乙基氨基乙基纤维素或阴离子交换剂等所吸附,因此,药物是酸性的。
4).本品的水溶液遇三氯化铁试剂可显茶色反应。
3、本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未见明显毒性。
1).本品小鼠鼻粘膜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2.25g/kg;
2).本品大鼠鼻粘膜给药的最大耐受量:1.125g/kg;
3).本品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11.25g/kg;
4).本品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3.406g/kg,其95%可信限为:3.069g/kg至3.780g/kg。
二)、经大鼠鼻粘膜给药的动物体内刺激性试验表明:本品未见刺激性。
1).本品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粘膜状况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异。
2).本品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多次给药及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粘膜状况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异。
上述数据表明动物体内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本品有明显毒性和刺激性等,因此本品是一种特别安全的天然药物。
三)、本品抗呼吸道病毒效能:具有强大的广谱抗病毒作用。
1).已有的细胞试验证明本品能对分属RNA类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埃柯病毒、疱症病毒和属于DNA类的腺病毒等两大类呼吸道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3具有强大的抑制,表明本品具独特的广谱抗病毒性能。
2).本品小鼠动物体内抗流感病毒FM1的试验结果显示:50%小鼠保护率(ED50)为0.51mg/kg,因小鼠滴鼻后经鼻粘膜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为2250mg/kg,故本品小鼠鼻粘膜给药的体内试验治疗指数(TI)为:TI本品=MTD/ED50=2250÷0.51=4412;体内治疗指数高达4400以上证明本品具有强大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而对照品中药“双黄连口服液”的ED50为866mg/kg,预测其抗流感病毒治疗指数仅为本品的1/1700;
对照品西药“病毒唑”的ED50约为25mg/kg;根据资料显示其小鼠体内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000mg/kg;按其LD50推算的治疗指数为:TI病毒唑=LD50/ED50=2000÷25=80,亦仅为本品的1/56,如果以“病毒唑”的无毒剂量来计算则TI病毒唑将更低。
这有力地证明了本品具有强大的广谱抗流感病毒的特点,其性能显著优于“双黄连口服液”及“病毒唑”等。
3).临床实际疗效:
我们自用总剂量为0.2g~0.4g的本品用水5ml溶解制成滴鼻剂一支,可在2天内治愈一例流感病人。其浓度为40mg/ml~80mg/ml,120滴/5ml,每次每鼻孔滴入两滴,每次4滴,故每次给药的实际剂量约为6mg次/人~12mg/次/人。120滴分30次滴完,共滴鼻两天,每天从7点钟至21点共计滴鼻15次,每1小时滴鼻一次。六年来临床自用治疗病毒流感有100多例次,无论是在流感病程的第几天,一旦使用了本品即可在1~2两天左右控制临床症状进而达到治愈流感的目的,并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了;包括十多分钟至1小时内即可完全消除头痛,继而通鼻、消除清鼻涕、眼泪及浑身痛等症状,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退烧。越是发病早期使用效果越好,最快的病例曾在发病当晚(头疼、浑身痛、39.5℃、流眼泪、鼻涕等)临睡前用一次药,仅几滴,第二天早上即正常工作学习了。本品预防及治疗病毒流感可达特效药程度。
其理论剂量的计算: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得出本品的ED50=0.5mg/kg,除以体表系数因数10即为0.05mg/kg,乘以人的体重60kg即为3mg/次/人,放大一倍为6mg/次/人,与临床每人每次给药的剂量6mg/次/人~12mg/次/人基本相吻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根据和佐证。
临床使用的毒副反应:本品临床治疗病毒流感病人时未见任何毒副反应。因用滴鼻剂经小鼠鼻粘膜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250mg/kg,尚未见毒性,而每人每次剂量才6mg至12mg,其总剂量亦仅为每人0.2g至0.4g、用药才2天左右,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明显的毒副反应。
四)、细胞试验还表明本品具有抗艾滋病毒(HIV-1)的作用。
五)、初步的细胞试验还表明本品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也有抑制作用。
所以,从繁缕属植物中用科学方法提取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中药是足够安全和有效的抗病毒中药。
本品的成份及有益效果由以下9个报告和9个附表给出:
报告1给出了本品深棕黑色部分的氮、碳和氢元素分析结果,其中含8%左右的氮,含47%左右的碳,含5.5%左右的氢。
报告2给出了本品X射线-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的元素分析报告,报告证明药物含较多的硫和钙等元素。
报告3给出细胞试验证明本品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毒-1(HIV-1)。
报告4给出了经细胞试验证明本品有效抑制属RNA类的流感病毒A3、副流感病毒仙台株、鼻病毒、埃柯病毒-11、疱疹病毒和属于DNA类的腺病毒3型、7型和11型的结果。
报告5给出经细胞试验证明本品能有效抑制腺病毒3型的结果。
报告6给出了经细胞试验证明本品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也有抑制作用的结果。
报告7给出了经细胞试验证明本品能有效抑制水泡口炎病毒。
报告8给出了本品在动物体内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报告9给出了本品在小鼠体内所做抗流感病毒的药效试验结果。
表1给出以小鼠死亡、保护率为指征的动物体内药效试验结果。
表2给出以小鼠保护率及延长生命率为指标计算半数有效剂量。
表3给出了以小鼠肺部病变为指征的动物体内药效试验结果。
表4是表3的附表,给出以病变小鼠肺悬液接种鸡胚,检出病毒性肺炎为指标的动物体内药效试验结果。
表5给出本品抑制艾滋病毒(HIV-1)的4次细胞试验结果(其中第4次试验给出“报告3”),从表5可看出药物在60g/ml浓度就能抑制几乎全部艾滋病病毒。
表6给出本品临床治疗流感的实际疗效:本品至少可缩短病毒流感疗程5天以上,因此,具有非常好的预防及治疗流感的功能,其疗效显著优于英、美的Zanamivir和Oseltamivir等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达特效药程度。
表7给出本品临床治疗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实际疗效:从表7可以看出病人在用药物不断涂抹于患处后,实际用药0.3g~0.6g在1至3天内即可止痛、消疱、结痂从而达到痊愈,其中药物的浓度及疱疹面积的大小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表8给出本品临床治疗小儿腮腺炎的实施结果:从表8可以看出腮腺炎病儿临床使用含硫总有机酚酸及其甙类的含片0.1g×4片至6片后、仅仅只需2天左右即可痊愈。
表9给出本品临床治疗性病尖锐湿疣的实际疗效:从表9中可以看出本品治疗尖锐湿疣也有很好的疗效。
表10给出本品作为“消毒剂”预防流感、腮腺炎等的实例。
表11给出本品作为“保健品”预防流感、腮腺炎等的实例。
四、附图说明:
本发明说明书有附图15幅。
图1: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药物(本品)的紫外扫描图,图上可见UVλ270nm、32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图2: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药物的红外扫描图,图上可见IRυumax(KBr)cm-1:3200(羟基峰),其余1650(羰基)、1400、1250及950等波数处有分辨率较差的峰。
图3:图13的本品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保留时间为Rt21.76的主峰成份(以下称“图13中的主峰成份”)的红外扫描图,图上可见IRυmax(KBr)cm-1:3200(羟基),1650(羰基),1600和1500(苯环),表明分子有羧基及酚羟基等基团。
图4:从本品分离出的棕黑色部分的质谱分子离子流图,图中可见283及255等处有丰度较高的质量数峰等。
图5:图13中本品主峰成份的质谱图,可见其分子离子峰[M-1]-为563.2。
图6:本品部分成份的质谱图1,图中可见药物中含有其分子离子峰[M-1]-为609.1及244.1、304.0、622.0、689.0等成份。
图7:本品部分成份的质谱图2,图中可见药物中含有其分子离子峰[M-1]-为360.2及336.2、444.1、546.1、771.0等成份。
图8:本品部分成份的质谱图3,图中可见药物中含有其分子离子峰[M-1]-为593.0及360.2、417.1、563.1、834.3等成份。
图9:本品部分成份的质谱图4,图中可见药物中含有其分子离子峰[M-1]-为755.1及296.0、593.0、623.1、791.0等成份。
图10:图13中的主峰成份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 D-6)所做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在此谱图上可见δ182ppm处有羧基碳信号峰、δ103.7ppm~129.6ppm范围内有苯环的6个碳信号峰、δ103ppm处有糖端基碳信号峰、61ppm~103ppm之间有糖的碳信号峰。
图11:图13中的主峰成份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 D-6)所做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上可见δ13.8ppm有羧羟基信号峰,证明分子中有羧基;δ10.2和δ9.1有酚羟基信号峰,证明分子中有酚基;δ4.7~4.8ppm左右有6个糖羟基信号峰。
图12:上述样品加重水交换后的氢谱图,谱图11中的羧羟基峰、酚羟基峰及6个糖羟基峰等信号消失,证明这些全是活泼氢。
图10、11、12证明了本品分子中具有机酚酸及其糖苷类结构。
图13:本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测试条件为:C18柱;测试波长为360nm;衰减为256;纸速为0.25cm/min;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并控制两个最大的成份峰中保留时间较长的主成份峰出在Rt21min左右。
图14:本品X射线-荧光分光光度检测的元素分析图,图中可见有突出的硫、钙元素峰,证明了药物含硫、钙等元素是其特点。
图15:对本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的5个主要的峰成份进行的停泵紫外扫描图,扫描范围:190nm~400nm,图中可见:标为“6”、“17”、“27”、“36”、和“43”的分别是5个峰成份的192nm峰;标为“9”、“18”、“28”、“37”、“44”的则是5个峰成份的202nm峰;标为“10”、“19”“29”、“38”及“45”的则是5个峰成份的275nm峰;标为“11”、“20”、“30”、“39”、及“46”的则是5个峰的338nm峰。因各主要峰的成份具有相似的最大紫外吸收峰,说明本品的各主要成份具有相同的基本骨架或相同的发色团。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繁缕属植物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中药可由单味植物繁缕或其同属植物经以下两种方法制得。
第一种方法是:将一种繁缕属植物新鲜干全草洗净泥沙、粉碎后提取水溶液,将此水溶液经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得到液体A;将液体A通过预先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以吸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成份,用水洗净,再用5%~60%的乙醇从树脂柱上洗脱本品并收集洗脱得到的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溶液。将此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溶液回收乙醇后再经浓缩或真空干燥即得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原料药粗品。将原料药粗品用水溶解后经离心去除沉淀物等方法精制后浓缩干燥即成本品(原料药)。本品的性状及性质为:一种具有中药干浸膏常见的棕色的玻璃状或多孔玻璃状物,研成细粉后则呈现如普通中药干浸膏研成粉状的棕色,有一般中药气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略有苦味。原料药需经0.22m滤膜过滤或/和经钴60照射收以除菌、灭菌,制成市售产品。
第二种方法是:将一种繁缕属植物新鲜干全草洗净、粉碎后提取水溶液,将此水溶液经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得到液体A;将此液体A经阴离子交换剂柱,使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成份被吸附在柱上,用氯化钠溶液将主要为本品的有效成分从柱上洗脱下来,再经脱盐处理,、浓缩和干燥后即得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本品原料药粗品。将原料药粗品用水溶解后经离心去除沉淀物等方法精制浓缩干燥成本品原料药。该原料药性状及性质为:一种具有中药干浸膏常见棕色的玻璃状或多孔玻璃状物,研成细粉后呈现如普通中药干浸膏研成粉状后的棕色,有一般的中药气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略有苦味。原料药需经0.22m滤膜过滤或/和经钴60照射以除菌、灭菌,制成市售产品。
用第一种方法的实施例1:取拣净杂质的繁缕新鲜全草20kg用自来水洗净泥土后,粉碎,离心,过滤,提取得药液,残渣弃去并可归田作肥料。将药液经过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即得到液体A,将此液体A不断地通过id 10cm×120cm的市售大孔树脂柱,控制流速在1ml/min至3ml/min。可见大孔树脂柱由上而下逐渐变成一种棕红色或棕灰色直至柱子吸满药物。弃去柱子中流出的液体,并先用自来水洗净柱中的残液。继用约为柱体积3倍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大孔树脂柱,本例用量约为25L水。随后洗脱时先用约为柱体积2倍量的5%乙醇洗去部分黄色液并弃去,本例用量约为20L 5%的乙醇;再用约为柱体积3倍量的60%乙醇洗脱并收集棕红色乙醇溶液,本例用量约为30L60%的乙醇。将乙醇溶液经减压干燥器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粘稠状放出,约为100ml左右,干燥后即得原料药粗品约49.79g。将原料药粗品用200ml水溶解后离心5分钟(4000r/min),弃去沉淀物。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于已灭菌的洁净容器中,在无菌条件下经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再经干燥得精制品。本品为深棕红色,研细后呈一般中药干浸膏研细后的深棕红色粉末状,有中药香味。计得48.7g,得率以新鲜全草计约为0.25%左右。反复用此方法共制得本品589.2g原料药。
用第二种方法的实施例2:取繁缕干全草2.5kg,用自来水洗净泥土后,粉碎,离心,提取得药液;残渣弃去,并可归田作肥料。将药液经过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即得到液体A,将此液体A通过id 10cm×120cm的市售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后,用约为柱体积3倍的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弃去从柱中流出的由浅黄色逐渐变淡直至几乎无色的洗柱液,本例用量约为30L水。然后用2倍于柱体积的2N浓度的NaCl溶液将吸附在柱上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迅速洗脱并收集此深棕红色洗脱液,本例用量为20L盐溶液。将此含盐溶液适当浓缩至750ml左右后置于半透膜袋中,先后对自来水和蒸馏水进行透析直至溶液对AgNO3溶液反应很弱或无咸味为止。将透析后所得深棕红色溶液转移至减压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粘稠状,约为150ml,再转移至真空干燥器中经60℃真空干燥使其发泡,维持12小时以上即得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盐及其糖苷类原料药粗品,约57.77g。将原料药粗品用250ml水溶解后离心5分钟(4000r/min)弃去沉淀物。上清液再经0.22μm滤膜过滤于已灭菌的洁净容器中,在无菌条件下经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再经干燥得精制品。为深棕红色玻璃状,研细后呈深棕红色粉末状,有一般的中药味。共计得56.2g,得率以干全草计约为2.3%左右。反复用此方法共制得本品311.8g原料药。
表12给出实施例1从柱上洗脱本品时乙醇浓度变化对得率影响。
表13给出实施例1方法用繁缕属14种植物提取本品的得率比较。
来源于繁缕的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的本品原料药至少可做成以下剂型:
1.针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肝炎等各种病毒性疾病。
2.粉针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肝炎等各种病毒性疾病。
3.气雾剂,用于小儿治疗流感、腮腺炎等,并可作为空气及口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品或抗病毒功能性食品。
4.含片或咀嚼片,用于治疗腮腺炎等,可作为空气及口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品或抗病毒功能性食品。
5.胶囊剂,口服用于治疗艾滋病、肝炎、流感等各种病毒性疾病。
6.微囊剂,用以缓释药物治疗慢性病毒疾病。
7.滴鼻剂,用于治疗流感等,还可作为鼻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品等。
8.膜剂或涂膜剂等,用于疱疹、尖锐湿疣等皮肤病的治疗。
9.胶浆剂,用于治疗疱疹等皮肤病。
10.水剂,用于临床直接涂抹治疗疱疹、尖锐湿疣等皮肤病。
11.液体口香糖,可作为口腔抗病毒消毒剂、抗病毒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等。
12.口香糖,可作为口腔抗病毒消毒剂、抗病毒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等。
各种剂型的制备实施如下:
1.针剂:将实施例提取分离得到的药物精制品200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00ml溶解后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4000r/min),将离心后所得上层清液经0.22μm滤膜密封过滤于已灭菌的洁净容器中,经灌封机灌装于注射剂用安瓿中,视需要分别分装成1ml/支的1000支、0.1g/支,2ml/支的450支、0.2g/支,再经钴56照射灭菌即得注射剂。
2.粉针剂:将实施例提取分离得到的药物精制品200g用蒸馏水50ml溶解后经离心机离心5分钟(4000r/min),将离心后所得上层清液经0.22μm滤膜密封过滤于已灭菌的洁净容器中,经喷雾干燥机喷干成药粉,再经灌封机灌封在安瓿中,再经钴56照射灭菌即可制成2ml的粉针剂,共计2000支,100mg/支。使用时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
3.气雾剂:取4g药物精制品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离心、过滤于洁净的10ml装气雾剂瓶中,即制成10支气雾剂,200mg/支。可作为口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食品或抗病毒功能性食品。
4.含片剂:取按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精制品100g与片剂的敷料、香料、矫味剂等一起用压片机制成含片1000片,100mg/片。可作为口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食品或抗病毒功能性食品。
5.胶囊剂:取按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真空干燥后研成粉状的精制品100g在无菌条件下,灌装成1000粒胶囊,100mg/胶囊。可用于治疗各种病毒病,还可作为口腔抗病毒的消毒剂、保健食品或抗病毒功能性食品。
6.微囊剂:取按实施例1制得的经过精制处理的药物干粉3g使混悬于3.6g液状石蜡中;再另取阿拉百胶10g加入蒸馏水200ml,待溶解后煮沸半小时以破坏氧化酶,将温热的液状石蜡注入阿拉百胶液中,于组织捣碎机中乳化1~2分钟,制成水包油乳剂。再取明胶10g加入蒸馏水200ml,置于60℃水浴上溶解,并与上述阿拉百胶液混合于1000ml烧杯中,维持胶液在45℃~50℃,慢速搅拌。用新鲜配制的5%醋酸溶液5ml加至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约为4.1,产生凝聚作用。成囊后注入蒸馏水750ml,再移至冰浴中冷却,降温至5~10℃,使明胶囊膜冻凝。这时的微囊呈球状。再加37%的甲醛7ml进行固化。搅拌15分钟,使微囊定型。然后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囊液至PH8.0左右。于低温搅拌1小时后,用离心机滤过,洗涤至中性无甲醛味。再加入囊重3%的硬脂酸镁作稀释剂,混合均匀后过16目筛,再50℃真空干燥,得此药物的微囊剂,得率72.2%,计16.6g微囊,180mg/g。
7.滴鼻剂:将按实施例1提取分离得到的药物精制品2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4000r/min),将离心后所得上层清液经0.22μm滤膜密封过滤于已灭菌的洁净塑料眼药水瓶中分装成10支滴鼻剂,200mg/支。
8.膜剂:取按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精制品30g、氮酮0.3ml加水100ml溶解后离心、经0.22μm滤膜过滤于洁净容器内,加入PVA(05-88)19.5g适当加热搅拌使其溶解,洁净条件下在平板玻璃上涂成宽100mm、长约100mm、厚约0.1mm的药膜。再将宽约100mm、长100mm、厚约0.05mm的避光包衣薄膜在药膜上下两面各覆一层作为包衣膜,然后封装成膜剂。其剂量为0.3g/cm2,临用时按需要及其剂量剪切使用。
9.胶浆剂:取白芨胶质(中等粉)2g分装于10个15ml的干燥玻璃瓶中,各加入甘油2ml作分散剂,振摇分散均匀后,另取氯仿水100ml加入3g药物精制品搅拌使其溶解,离心后经0.22μm滤膜分别过滤于分散均匀的白芨胶质玻璃瓶中,猛烈振摇,得药物胶浆剂,200mg/瓶。
10.水剂:取按实施例1制得的精制处理的药物干粉10g使溶于250ml水中,即可分装成25瓶水剂,400mg/瓶。
11.液体口香糖:在水剂中加入香料、矫味剂等制成液体口香糖,可作为口腔抗病毒消毒剂、抗病毒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等。
12.口香糖:100g口香糖胶、0.1ml薄荷油香料、戊糖1g作为矫味剂等制成口香糖可作为口腔抗病毒消毒剂、抗病毒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等。
综上所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希望中国能解决“病毒性流感”和“老年皮肤搔痒症”这两个病症,本发明的来源于繁缕属植物中主要为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病毒天然药物至少已能解决病毒流感这一世界著名的医药难题,并达到特效药程度。初步的研究结果还证明了本品还可能用于治疗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引发的重大疾病,在拟将进行的深入研究后还可望有更广泛的治疗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天然药物应正是一种全世界孜孜以求的安全、有效、价廉、使用方便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对解决世界医药难题的一系列病毒性疾病必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本发明的药物制备工艺方法科学、简单、安全,生产过程无需特殊设备,成功地保持了药物特有的药效;对环境也不造成任何污染。
繁缕草是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的一种野草,通常被作为杂草去除,本发明变废为宝,药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易于繁殖和栽培,能充分满足工业大量生产的需求。
表1验证药物体内抗流感病毒药效试验(滴鼻给药六天)以小鼠死亡、保护率为指征的试验结果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mg/kg)   小鼠数(只)   存活数   死亡数   死亡率(%)   保护率(%)   统计学处理   结果分析
  X2   P
  愈流感滴鼻剂   2.5   30   29   1   3.3   96   39.1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1.25   30   23   7   23   72   21.7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0.5   30   19   11   37   55   13.6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0.25   30   6   24   80   4   0.11   >0.05   无抗流感病毒作用
  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SHLOL)   2000   30   19   11   37   60   21.2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1000   30   18   12   40   57   19.2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500   30   11   19   63   32   8.0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对照药利巴韦林   100   30   30   0   0   100   42.9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50   30   29   1   3.3   96   39.1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25   30   29   1   3.3   96   39.1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病毒对照   10LD50   30   5   25   83
表2以小鼠死亡率及延长生命率为指标计算动物体内半数有效剂量ED50(mg/kg)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mg/kg)   小鼠数(只)   死亡率(%)   保护率(%)   ED50(mg/kg)   平均生活日(天)   延长生命率(%)   ED50(mg/kg)
YLG   2.5   30   3.3   96 0.58   13.7   100 0.51
  1.25   30   23   72   12.1   81
  0.625   30   37   55   10.8   61
  0.3125   30   80   4   7.6   24
  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   2000   30   37   60 833   11.2   67 866
  1000   30   40   57   10.5   57
  500   30   63   32   8.3   23
  对照药利巴韦林   100   30   0   100   <25   14   100   <25
  50   30   3.3   96 13.7 100
  25   30   3.3   96   13.6   100
  病毒对照   10LD50   30   83   6.7
表3以小鼠肺部病变为指征的动物体内药效试验结果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mg/kg)   小鼠数(只)   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塞(%)   肺部病变减少率(%)   统计学处理   结果分析
  阳性   阴性   X2   P
愈流感滴鼻剂   2.5   30   4   26   13   86   35.3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1.25   30   6   24   20   78   29.7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0.5   30   16   14   53   41   9.9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0.25   30   25   5   83   8   0.58   >0.05   无抗流感病毒作用
  对照药双黄连口服液   2000   30   6   24   20   79   32.9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1000   30   8   22   27   71   27.8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500   30   10   20   33   65   23.3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对照药利巴韦林   100   30   0   30   0   100   49.1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50   30   3   27   10   89   38.4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25   30   4   26   13   86   25.3   <0.01   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病毒对照   10LD50   30   27   3   90
表4以病变鼠肺悬液接种鸡胚,检出病毒性肺炎为指标的动物体内药效试验结果
药物名称   药物剂量mg/kg   小鼠数(只) ▲肺部病变结果 ●病变鼠肺悬液接种鸡胚,病毒检出结果   校正结果   病毒性肺炎发生率(%)   病毒学肺炎减少率(%)   统计学处理 结果分析
  -   +   ++   +++   ++++   -   +   ++   +++   ++++   病毒性肺炎   X2   P
  有   无
愈流感滴鼻剂   2.5   30   26   3   1   2   1   1   2   28   7   91   30.2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1.25   30   24   3   3   2   1   3   4   26   13   83   24.3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0.5   30   14   5   4   7   4   12   12   18   40   48   8.3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0.25   30   5   5   7   13   3   2   5   12   3   22   8   73   5   0.09   >0.05   无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   2000   30   24   2   4   2   1   3   4   26   13   83   24.3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1000   30   22   2   5   1   2   1   4   1   6   24   20   74   19.3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500   30   20   2   5   3   2   2   4   2   8   22   27   65   15.0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利巴韦林   100   30   30   0   30   0   100   37.3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50   30   27   3   1   2   2   28   7   91   30.2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25   30   26   1   3   1   3   3   27   10   87   27.1   <0.01   明显抗流感病毒
  病毒对照   10LD50   30   3   4   9   14   4   4   19   23   7   77
▲肺部病变结果:-~++++代表肺部病变程度
●病变鼠肺悬液接种鸡胚,检出病毒为指征的试验结果:(-~++++)
表5药物抑制艾滋病毒(HIV-1)的4次细胞试验结果
  时间   1997年4月15日~21日   1997年5月5日~12日
  mg/ml抑制   0.596.25%   0.2594.70%   0.599.71%   0.2599.17%   0.12599.00%   0.062596.49%
  时间   1997年6月1日~7日   1997年7月22日~28日
  mg/ml抑制   0.3100.0%   0.15100.0%   0.07596.08   0.2596.46%   0.1557.00%   0.093.70%   0.0540
表6临床给药0.2g/10ml的滴鼻剂治疗12例流感病人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临床症状   结果
  郭××朱××黄××何×陈××周××涂××赵×刘××朱×季××彭××   女男男女男女男女女男女男   51532146489116174517443   97.1.2297.2.1098.11.1198.12.2599.1.999.2.1999.3.2599.11.2799.12.1400.1.2500..3.1900.10.15 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鼻塞流清涕39.8℃,血相不高头痛流清涕39.5℃,血相不高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鼻塞流清涕39.8℃,血相不高头痛流清涕39.5℃,血相不高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头及浑身痛,流清鼻涕,39.5℃鼻塞流清涕39.8℃,血相不高头痛流清涕39.5℃,血相不高   36小时后上班36小时后上班次日上学次日上班次日上班48小时痊愈次日上学次日上学36小时后上班次日上学次日上班36小时内退烧
表7临床给药0.5g/25ml的胶浆剂治疗12例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临床症状  结果
  徐××章××秦××金××林×   女女女男男   7856674429   98.2.1598.3.2298.6.598.11.999.1.6   口角起疱,红,痛右腹部疱疹,疼痛,发热前胸带状疱疹,疼痛左上臂带状疱疹,淋巴结肿大左腿上部带状疱疹,淋巴结大  4天消疱结痂3天消疱结痂3天消疱结痂2天消疱结痂2天消疱结痂
  郝××胡××卢×季××邢××杨×郑××   女男女男男女男   33372828556478   99.3.1499.5.599.9.999.12.2400.2.2500.9.2701.2.23  上嘴唇起疱,红,痛腰部带状疱疹,疼痛,发热背部带状疱疹,红,疼痛口角起疱,红,痛口角起疱,红,痛前额至发际有带状疱疹,疼痛右大腿带状疱疹,疼痛,发热  3天消疱结痂2天消疱结痂2天消疱结痂2天消疱结痂3天消疱结痂4天消疱结痂3天消疱结痂
表8临床给含片0.1g/片×4片治疗12例腮腺炎儿童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临床症状   结果
  凌××苏××汪××彭××金×曹×许××李×李××黄××邢××汪×   男女女男女女男女男男男女   589141291115134167   98.1.1298.2.498.2.1098.3.599.1.699.2.799.3.1500.11.2400.12.1201.01.2601.02.1001.03.8   双侧腮腺肿大发烧疼痛左侧腮腺肿大发烧疼痛左侧腮腺红肿发烧疼痛双侧腮腺红肿发烧疼痛右侧腮腺肿大发红疼痛双侧腮腺肿大发红疼痛双侧腮腺红肿发烧疼痛右侧腮腺肿大发红疼痛左侧腮腺红肿发烧疼痛右侧腮腺肿大发红疼痛双侧腮腺红肿发烧疼痛双侧腮腺肿大发红疼痛   1.5天消肿,退烧次日消肿,两天痊愈两天消肿退烧痊愈次日消肿,两天痊愈次日消肿1.5天痊愈1.5天消肿两天痊愈次日消肿1.5天痊愈1.5天消肿两天痊愈1.5天退烧两天痊愈两日内消肿并痊愈次日消肿,并痊愈次日消肿1.5天痊愈
表9临床给药0.3g/cm2的膜剂治疗7例尖锐湿疣病人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病症及用法   结果
  毛××巫××佘××邬×谭××古××江××   女男男女男女男   37534446293628   97.3.697.9.2498.9.999.1.2599.4.1800.5.3000.10.8   全部经医院诊断为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治疗时令其用0.3g/cm2的药膜沾水湿润后贴附在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坚持至好转或痊愈。   22天治愈25天治愈24天治愈32天治愈19天好转21天好转20天好转
表10本品作为“消毒剂”预防流感、腮腺炎等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生活环境   使用结果
  曲××屈××祝××步×瞿×赵×胡××季××李×狄××房××汪×邢××   男女女男女女男女男男男女男   529101128391125432426633   98.2.598.2.798.2.1098.2.1099.1.1699.1.2299.3.1500.2.1400.12.2701.01.1601.01.2501.02.901.03.22   家中数人患流感学校腮腺炎流行学校腮腺炎流行学校腮腺炎流行办公室流感流行单位流感流行弟妹均患腮腺炎家中数人患流感家中数人患流感班上同学流感流行朋友间流感流行幼儿园腮腺炎流行同事间流感流行   用滴鼻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用气雾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滴鼻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用滴鼻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气雾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气雾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气雾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滴鼻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气雾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滴鼻消毒剂后未发病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
表11本品作为“保健品”预防流感、腮腺炎等的实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时间   生活环境   使用结果
  黄××巫×吴××马×居×金××卢××蓝××朗×章××顾××桑×鲁××   女女女男女男女女男男女女男   8891051125232719263227   98.2.798.2.799.2.899.2.1001.02.901.3.1598.2.1498.3.2299.12.1200.01.2100.11.1899.1.1498.12.6   学校腮腺炎流行学校腮腺炎流行学校腮腺炎流行学校腮腺炎流行幼儿园腮腺炎流行弟妹均患腮腺炎家中数人患流感家中数人患流感家中数人患流感班上同学流感流行同事间流感流行单位流感流行家中多人患流感   用保健品口香糖后未感染用保健品口香糖后未感染用保健品气雾剂后未感染用保健品滴鼻剂后未感染用保健品含片后未感染用保健品含片后未发病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用保健品含片后未感染用保健品口香糖后未感染用保健品气雾剂后未感染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用液体口香糖后未感染
表12实施例1中从柱上洗脱本品时乙醇浓度变化对得率的影响
  编号   乙醇浓度%   药物色泽  得率(鲜草计)   备注
  123456   0%~60%5%~60%10%~55%15%~50%20%~45%25%~45%   棕红色微黄深棕红色深棕红色深棕红色发暗暗深棕红色深棕红色发黑  2.78‰2.66‰2.45‰2.33‰2.17‰2.05‰ 通常采用质量较好
表13实施例1中从繁缕属不同种植物提取本品的得率比较
  编号   植物品种   药物色泽  得率(鲜草计)   备注
  1234567891011121314   安徽繁缕繁缕北繁缕华繁缕西南繁缕石竹叶繁缕泽繁缕湖北繁缕东繁缕小花繁缕鹅肠繁缕巫山繁缕五台繁缕云南繁缕   深棕色深棕色,暗红深棕色,发黑棕黑色棕色深棕色深棕色,发暗暗棕色棕色微黄棕红色深棕色,发黑棕色棕灰色深棕色  2.04‰2.54‰1.98‰2.16‰2.01‰2.19‰1.89‰2.02‰2.43‰2.24‰2.17‰1.78‰2.33‰2.01‰ 质量较好质量较好
报告1:药物中深棕黑色部分的氮、碳和氢的元素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送样人:朱耕新                原来编号:KD95368
送样日期:1995年4月12日       登记编号:无
要求分析项目:N、C、H   样品含有元素:
分析结果:                    熔点或沸点:
    N%:8.02;8.05         感光、吸水性质:
    C%:47.34;47.61
    H%:5.47;5.51
分析人:于燕玲                分析时间:1995年4月13日
报告2:X射线-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药物所含硫、钙等元素的报告
                国家教育部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检测报告
 样品名称:010201   委托单位:朱耕新
 送样日期:2001年3月07日   检测项目:元素定性分析
检测依据:分析方法通则   检测设备:VF-32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分析结果
              经X-荧光仪定性全扫描分析结果如下:010201主量元素:(估计含量>5%)次量元素:S,Ca(估计含量5%-0.5%)微量元素1:Mg,Fe,P,Zr微量元素2:Sr,Si,Cl,Zn,Al,K,Cu,Pb,Br(估计含量<0.1%)定量分析结果:As:<1ppm;灼烧残渣:1.25%
  检测人:张孟群中心主任:杨杰东(章)   检测单位: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章)报告日期:2001年03月01日
报告3:药物抑制艾滋病毒-1(HIV-1)的细胞试验报告
二、结果:
1、抗病毒活性: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药物“克毒”(KD)具有抗艾滋病毒(HIV-1)作用,结果如表1:
表1药物KD对艾滋病毒(HIV-1)的抑制
  药物浓度(mg/ml)   0.25   0.15   0.09   0.054
  抑制率(%)   96.46   57   3.7   0
经统计计算IC50=0.174mg/ml。
阳性对照药AZT浓度在1μg/ml时,抑制率为100%。
2、细胞毒性:为比较药物抗病毒活性与细胞毒性的关系故测定了此药的细胞毒性,结果如表:
表2KD的细胞毒性
  药物浓度(mg/ml)   5   2.5   1.25   0.625
  细胞死亡率(%)   75   42.94   17.22   0
经统计计算TC50=2.904mg/ml。故安全指数(TC50/IC50)为16.7。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
                          艾滋病毒研究室(公章)
                          主任教授    曾毅(签名)
                          教    授    李泽琳(签名)
                          1997年8月2日
报告4:药物抑制8种流感病毒的细胞试验报告
结论:
药物“克毒”(KD)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细胞及鸡胚取尿液测血凝效价的结果,药物用1mg/ml浓度,对病毒感染所致细胞病变的保护效应如下:
1、对腺病毒-3型,用三种方法均表现有很强的抑毒及杀毒效应。
2、对鼻病毒用方法1,HSV-1用方法2和3,都表现有强的抑毒效应,感染力降低2个滴度。
3、对腺病毒7型,用方法1和2能推迟细胞病变的出现,对ECHO11用第一种方法,能推迟病变的出现。
4、对流感病毒能降低4倍~128倍(第一种方法能完全抑制病毒增殖,第二种方法能降低4倍),有很强的抑毒效应。
5、对副流感病毒用二种方法同样都可降低8倍,有抑毒效应。
6、对腺病毒-11型无效。
从以上结果分析:药物对几种不同的呼吸道病毒,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毒和杀毒效应。用第一种方法都有效,对腺病毒-3型和流感病毒(A3)最好。
                    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公章)
                    实验人签名:姚堃(签名)
                                1995年8月2日
报告5:药物抑制腺病毒3型病毒的细胞试验报告
        “KD”对腺病毒3型体外抑毒试验
一.药物:“KD”为中药提取物,由朱耕新提供。
二.病毒:腺病毒3型,由本室72年分离鉴定株(C10株)
三.细胞:人胚肺细胞,由本室自建株
四.方法和结果
1.“KD”对细胞无毒界限选择(药物浓度mg/ml)
以1mg/ml为无毒浓度
2.“KD”对腺病毒3型的抑毒效果
病毒以100TCID50为感染量,先感染细胞单层,3小时后加“KD”
结果:“KD”以1mg/ml浓度能于体外细胞培养上有抑制腺病毒3型(C10株)的作用
                  试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报告时间:1996年7月18日
报告6:药物对乙肝病毒也有一些抑制的细胞试验报告
表4、药物克毒(KD)在2.2.15细胞培养内对HbeAg和HbsAg的抑制效果分析
  实验批次   毒性TC50(mg/ml)   HbeAgTC50(mg/ml) SI   HBsAgTC50(mg/ml) SI
  1   2   0.69   2.90   0.713   2.81
设计总结报告者:陈鸿珊  教授
实验、统计者:  滕立  主管技师
实验日期:      1999年2~3月
原始记录保存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
                (公章)
报告7:药物抑制水泡口炎病毒的细胞试验报告
        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中国    武汉
克毒灵实验方法及结果
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单层培养板,加入不同稀释度的克毒灵药物,37℃24小时后弃掉药物,加入100TCD50/0.1ml病毒(VSV)攻击,设细胞对照及病毒对照,24小时后观察细胞病变,结果如下:
              试验单位: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临床病毒室
                                            92.6.28
报告8本品在动物体内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试验名称:        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滴鼻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滴鼻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滴鼻给药的局部刺激性试验
试验负责者:余书勤(药理学副教授)
试验参加者:李平平  谢正福  余书勤  章美英
试验日期:2001年3月~2001年5月
原始资料保存处:中国药科大学
联系人:余书勤
电话:025-3271262
试验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公章)
12.结论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药愈流感滴鼻剂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25g/kg。静脉注射的LD50为3406mg/kg,95%可信限为3069~3779mg/kg。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大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粘膜状况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差异。
报告8本品在动物体内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愈流感滴鼻剂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摘要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药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25g/kg。静脉注射的LD50为3406mg/kg,95%可信限为3069~3779mg/kg。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大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粘膜状况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差异。
2.试验目的
本项试验评价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对小鼠大鼠不同给药途经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局部用药的刺激性。
3.受试药物
愈流感滴鼻剂浸膏,由南京欣瑞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10303,标示量为450mg/ml。常温保存。
精确量取愈流感滴鼻剂浸膏以生理盐水配制成不同浓度。试验用药为临用前配制。
4.动物
昆明种小鼠,SD大鼠由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苏动质合格证号97002。小鼠日龄约40天,体重20±2g,雌雄各半。每组动物10至20只。大鼠体重220±20g,雌雄各半。
5.试验组别、药物剂量设置、给药方法及途径
5.1.愈流感滴鼻剂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以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5ml/2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观察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情况。1个剂量组,剂量达11.25g/kg。
5.2.愈流感滴鼻剂小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以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1ml/2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观察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情况。1个剂量组,剂量达2.25g/kg,超过临床拟用剂量50倍。
5.3.愈流感滴鼻剂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每组受试动物10只,动物按简化分层随机法分成5组。根据预试,确定各给药途径的高剂量,以组间剂量比1∶0.9依次递减设置各组剂量。各组间以20g小鼠0.5ml相等容积给药。
愈流感滴鼻剂浸膏静脉注射给药的剂量分别为5000、4500、4050、3645及3280mg/kg。
报告8本品在动物体内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5.4.愈流感滴鼻剂大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5ml/20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观察后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情况。
5.5.愈流感滴鼻剂大鼠滴鼻给药刺激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刺激作用。并设生理盐水组等容给药进行对照。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对粘膜刺激作用。并设生理盐水组等容给药进行对照。
6.预试
各项试验均经预试。静脉注射时取15只动物,分成三组,按高、中及低剂量给药,最大剂量达9.0g/kg,观察一周内小鼠死亡情况,以此设计正式试验的用药剂量。其它试验按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给药,每个给药途径5只动物,观察一周内动物死亡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最大耐受性试验。
7.试验条件
实验室温度为18~25℃。每5只同性别实验小鼠同笼饲养于29×18×16cm的鼠笼内,大鼠同笼饲养于容积为29×30×45cm的鼠笼内。饲料为全价鼠颗粒饲料(江苏省江浦动物饲料厂),自由饮水。垫料刨花木屑。试验中每周更换二次。普通级动物饲养。环境合格证号为:苏动环字第97003。
8.观察指标
观察期给药后14日的动物毒性反应及各组动物死亡数。必要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内脏病变情况。
刺激性试验观察局部粘膜红肿等刺激征候。
9.数据处理
急性毒性试验以死亡率经Bliss法程序计算LD50
10.结果
10.1.愈流感滴鼻剂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5ml/2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也无受试动物死亡。其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
10.2.愈流感滴鼻剂小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1ml/2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也无受试动物死亡。其最大耐受量为2.25g/kg。
10.3.愈流感滴鼻剂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
表15-1为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小鼠LD50试验结果。
受试动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毒性反应有即刻出现跳跃、惊厥、角弓反张、心跳加快、尿失禁;随后有活动减少、伏于笼底、呼吸微弱、翻正反射消失、颤抖等
报告8本品在动物体内所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结果
表现。在高剂量组死亡与中枢毒性与心血管脏毒性有关,未死动物前期进食量少,体形消瘦,后期食量增,体重增加。其它器官无明显异常。死亡出现在给药后5分钟至4小时,此后不再有小鼠死亡。
结果表明:愈流感滴鼻剂浸膏静脉注射的LD50为3406mg/kg,95%可信限为3069~3779mg/kg。
表15-1.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LD50
  剂量Mg/kg   对数剂量x   动物数只   给药:4日内死亡效   死亡总数只   死亡率%   机率单位y   LD50及95%可信限mg/kg
  1   2   3   4
  50004500405036453280   3.6993.6533.6083.5623.516   1010101010   109874   00000   00000   00000   109874   10090807040   7.4006.2825.8425.5244.747 34063069~3779
10.4.愈流感滴鼻剂大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450mg/ml)、最大给药容积(0.5ml/200g),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也无受试动物死亡。其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
10.5.愈流感滴鼻剂大鼠滴鼻给药刺激性试验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
12.结论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药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2.25g/kg。静脉注射的LD50为3406mg/kg,95%可信限为3069~3779mg/kg。愈流感滴鼻剂浸膏大鼠滴鼻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1.125g/kg。
受试药在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容积,24小时内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7天后未见毒性反应,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解剖开鼻腔,肉眼观察粘膜无红肿充血、溃疡等刺激作用。粘膜状况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差异。
参考文献:
1.袁伯俊,王治乔主编: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实践。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第一版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1999/11/12
报告9本品在小鼠体内所做抗流感病毒的药效试验结果
                        结论
经体内(小鼠)药效试验证明愈流感滴鼻剂药物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试验设计者:段淑敏、薛凤举
试验负责人:段淑敏、赵新生、温瑞福、梁瑛娟
试验时间:2001年3月2日至2001年5月12日
初校:段淑敏、梁瑛娟
终校:段淑敏、梁瑛娟
排版:梁瑛娟
原始资料保存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诊断二室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迎新街100号
联系人:段淑敏
电话:(010)63535459
邮编:10005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公章)
                      诊断二室

Claims (13)

1、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从繁缕属植物繁缕或其它繁缕属植物中提取的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组合物,其中总有机酚酸或/和总有机酚酸盐及其糖苷类组合物具有含硫元素的特征,并且组合物水溶液遇三氯化铁试剂可显茶色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其中其它繁缕属植物包括:雀舌草、褐瓣雀舌草、安徽繁缕、钝萼繁缕、细尖繁缕、牛繁缕、沙生繁缕、阿里山繁缕、薄叶阿里山繁缕、北繁缕、短瓣繁缕、长瓣繁缕、东北繁缕、华繁缕、台湾繁缕、厚叶繁缕、皱叶繁缕、大卫繁缕、偃卧繁缕、针状偃卧繁缕、西南繁缕、石竹叶繁缕、二歧聚伞花繁缕、双歧繁缕、窄叶双歧繁缕、线叶双歧繁缕、铺散繁缕、翻白繁缕、泽繁缕、裸蕊异花繁缕、凹脉繁缕、杜氏繁缕、线茎繁缕、线柄繁缕、多花繁缕、禾叶繁缕、疏柔毛禾叶繁缕、变绿禾叶繁缕、江孜繁缕、霞草繁缕、湖北繁缕、兴安繁缕、内曲繁缕、薄叶繁缕、东繁缕、小花繁缕、柔繁缕、鹅肠繁缕、新沼生繁缕、红莓繁缕、沼生繁缕、展叶繁缕、柄花繁缕、长毛繁缕、假石生繁缕、小繁缕、燧瓣繁缕、网脉繁缕、岩繁缕、石生繁缕、抱茎石生繁缕、准葛尔繁缕、苏氏繁缕、星毛繁缕、园萼繁缕、拟伞花繁缕、小茸毛繁缕、三型繁缕、土耳其斯坦繁缕、湿地繁缕、伞花繁缕、绿花繁缕、巫山繁缕、五台繁缕、云南繁缕或牛繁缕属植物牛繁缕。
3、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一种繁缕属植物新鲜干全草拣净杂质、洗净泥沙、粉碎后提取水溶液,将此水溶液经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得到液体A;将液体A通过预先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以吸附所述组合物成份,然后将大孔树脂用水洗净,再用5%~60%的乙醇从树脂柱上洗脱所述组合物成份,收集洗脱得到的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溶液,直至从大孔树脂柱中流出的液体色泽很淡为止。将此棕红色或暗棕红色溶液回收乙醇后再经浓缩和真空干燥即得所述组合物粗品;将所述组合物粗品用水溶解后经离心去除沉淀物等方法精制后浓缩干燥即得一种具有中药干浸膏常见的棕色的玻璃状或多孔玻璃状物,研成细粉后则呈现如普通中药干浸膏研成粉状的棕色,有一般中药气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略有苦味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需经0.22μm滤膜过滤或/和经钴60照射以除菌、灭菌。
4、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一种繁缕属植物新鲜干全草拣净杂质、洗净泥沙、粉碎后提取水溶液,将此水溶液经沉淀、离心或过滤后得到液体A;将此液体A经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或二乙基氨基乙基纤维素等阴离子交换剂柱,使所述组合物成份被吸附在柱上,用2N氯化钠将所述组合物成份从柱上洗脱下来经半透膜对水进行脱盐处理,得到一种棕红色溶液,经减压浓缩和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组合物粗品;将所述组合物粗品用水溶解后经离心去除沉淀物等方法精制浓缩干燥成一种具有中药干浸膏常见棕色的玻璃状或多孔玻璃状物,研成细粉后呈现如普通中药干浸膏研成粉状后的棕色,有一般的中药气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略有苦味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需经0.22μm滤膜过滤或/和经钴60照射以除菌、灭菌。
5、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艾滋病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腮腺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尖锐湿疣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11、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病毒的消毒剂中的应用。
12、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病毒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13、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病毒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CNB021082820A 2001-03-28 2002-03-27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70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082820A CN1299703C (zh) 2001-03-28 2002-03-27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0/701,777 US20050003022A1 (en) 2002-03-27 2003-11-04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108167 2001-03-28
CN01108167.8 2001-03-28
CNB021082820A CN1299703C (zh) 2001-03-28 2002-03-27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680A CN1377680A (zh) 2002-11-06
CN1299703C true CN1299703C (zh) 2007-02-14

Family

ID=2574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828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703C (zh) 2001-03-28 2002-03-27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970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2049C (zh) * 2003-01-30 2008-07-16 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432A (zh) * 1999-02-05 1999-09-15 孙传经 超临界二氧化碳从银杏叶中萃取含有原花青素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432A (zh) * 1999-02-05 1999-09-15 孙传经 超临界二氧化碳从银杏叶中萃取含有原花青素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680A (zh) 2002-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0166A (zh) 温胆汤现代中药口服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899501A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23955A (zh) 射干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212134C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557842A (zh) 玉竹多糖的提取方法、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03872C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879688A (zh) 风热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220518C (zh) 抗癌镇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应用
CN195799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040890A (zh) 繁缕中磺酸总黄酮苷类成份的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299703C (zh) 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44315C (zh) 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85307A (zh) 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炎中药及其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
CN1246008C (zh) 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299734C (zh)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23270A (zh)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28391A (zh) 三子汤新制剂及其制备
CN1116891C (zh)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37658C (zh) 治疗感冒风热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03162A (zh) 一种治疗鼻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19588C (zh) 治疗高血脂、脂肪肝、肝纤维化的药物和制备方法
CN1565591A (zh) 藿香正气滴丸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742845A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347B (zh) 火绒草属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在治疗肝炎中的用途
CN1498630A (zh) 纳米繁缕总酸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用途及繁缕酸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u Gengx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