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3466A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3466A
CN1293466A CN 99116974 CN99116974A CN1293466A CN 1293466 A CN1293466 A CN 1293466A CN 99116974 CN99116974 CN 99116974 CN 99116974 A CN99116974 A CN 99116974A CN 1293466 A CN1293466 A CN 1293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ter
plate body
pedestal plate
holder
depress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169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01C (zh
Inventor
赖金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991169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01C/zh
Publication of CN1293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3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线缆连接器内的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产生错位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流片基座板体的两相对侧边上设有呈给定间距的刺破端,并在基座板体的纵长方向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安装口,这些安装口在纵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刺破端偏移了四分之一给定间距。而固定座则在其上设有一长度较分流片的总长度稍长的凹陷部,另外,在该凹陷部内还设有至少两安装部,以与所述安装口中的两个相对齐。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通过刺破型端子(InserlatorDisplacement Contact下称IDC端子)与类似该端子的刺破型分流片相组配,以提供选择性电性连接或与至少与一特定端子形成接地回路的线缆连接器。
绝大多数输入/输出线缆(Input/Output)连接器与电脑内部的排线连接器不相同,其通常使用在如美国专利第5,505,637号所揭示的外部设备及电脑之间。众所周知,线缆连接器都包括有一束其外包覆有绝缘皮的导线,这类I/O线缆连接器过去都采用焊接方式分别将导电端子焊接在对应的导线上。只是该种焊接制程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劳动力及资金。并且由于相邻的导电端子彼此靠得很近,焊剂可能同时沾染在两相邻的端子/导线上,这样将致使焊剂在两相邻的端子/导线间构成桥接。因此,在其间将相应地产生不被期望或不正确的电路。相反,有时一些具有特定间距的端子/导线须通过短路而形成一组群,以符合特定环境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特定短路的端子/导线间进行跳线,进而将这些端子/导线进行有目的地短路。然而,其也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劳动力及资金。如美国专利申请第4,602,834、4,607,899、4,997,390、5,000,699、5,391,096及5,609,493号案等,其所揭示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分流器或跳线装置,均是用来和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相配接,进而使未配接的连接器与互补连接器的替换物进行配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刺破端及具有刺破状构造的分流片与附近的导线进行选择性的配接,可使其上的导电端子与对应的导线进行先择性的连接,并通过刺破状构造而可在特定的端子间形成接地回路,另外,因刺破型分流片仅能以一定方位设置在线缆连接器内,因而可防止分流片在手工装配期间产生错位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实现的,该线缆连接器包括有绝缘体,其上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以将对应数量的导电端子收容其中。且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刺破端,以与对应的导线刺破连接。而分流片则包括有在每一侧边上均设有叉形刺破端的主体,其中每一侧边上相邻的两刺破端间相距一给定间距,且两相对侧边上的刺破端沿着基座板体的纵长方向彼此偏移一半的间距,并沿着基座板体纵长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其相对于基座板体两侧边之一上所设的刺破端偏移了四分之一的间距,以使基座板体第一末端部与最接近其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一间距不等于基座板体上的第二末端部与最接近其的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二间距;另外,在固定座上的凹陷部内设有至少两安装柱,其在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上的凹陷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若干个安装口中的两个相对齐,而当该分流片处在相对于第一位置旋转180度的第二位置时,则无法与这两个安装口进行对正。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可有效地防止线缆连接器内的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产生错位的现象。
2.可有效地防止导线及对应的导电端子间产生不正确或不被期望的连接电性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放大立体分解图,其中在该图中未显示上遮蔽片、上盖体、固定环及固定的导线/线缆,而仅显示了本发明的其余构件,以便说明。
图3是本发明部分组装完成后的放大立体图,用以显示其内部构件如何嵌固在由上盖体及下盖体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图4是本发明部分组装完成后的放大立体图,用以显示导电端子如何设在绝缘体内。
图5是本发明绝缘体的放大立体图,用以显示其具体结构。
图6是本发明下盖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分流片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下固定座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上的分流片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上用来与图9所示的分流片相配合的下固定座的放大平面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分流片与图10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的下固定座组装后的平面图。
现在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请先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线缆/插头连接器总成10包括有连接器部分12及线缆部分14,其中连接器部分12包括有绝缘体16(请参照图5所示),其在顶表面21及底表面23上沿由前至后的方向交替设有若干个长端子通道18及短端子通道20(图中仅显示了顶表面21上的这些端子通道)。对应数量的长导电端子22及短导电端子24则分别收容固定其中。且该绝缘体16在其前部凸设有刃形部26,端子通道18、20的前部28则设在该刃形部26上,以将导电端子22、24的接触部30收容其中。另外,该刃形部26还包括有若干个设在顶表面21及底表面23上且相互平行,并间隔有一定距离的固接凸部32,以与绝缘本体70上的对应凹槽72相固接(容后详述)。
为了收容绝缘本体70,该绝缘体16在其前端面上设有切口34。而为了与两螺栓110相配接,其在两侧表面上各设有两对安装凸耳36,其中每对安装凸耳36均分别设置在绝缘体16的两侧表面上。并在每一顶表面21及底表面23的两侧垂直延伸设有两对对正柱38,以与对应固定座48、50上的对正孔65相配接(容后详述)。
每一导电端子22、24在其前部设有接触部30,而在其后部设有接合部40。其中接触部30用来与互补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对应接触部相导接,而接合部40则用来与线缆42上的对应导线46相接合(容后详述)。且每一导电端子22、24还包括有类似倒刺状的固持部,其用来将导电端子22、24干涉固持在对应的端子通道18、20内。
线缆42则包括有若干个根导线46及将之包覆其内的绝缘皮44,其中每一导线46均通过刺破端而与对应导电端子22、24上的接合部40构成机械固持及电性连接。图1及图3虽仅示出两根导线46与绝缘体16的顶表面21上的对应长导电端子22及短导电端子24相接合的情形。然而,其余的导线46与对应的导电端子22、24彼此间也具有相同的连接关系。
上固定座48及下固定座50则分别设在绝缘体16的顶表面21及底表面23上。其中每一固定座相对于对应的端子通道18、20处设有若干个与之对齐的收容槽52,以使每一导线46通过对应导电端子22(24)上的接合部40而被刺破连接,并被收容在对应的收容槽52内。另外,每一固定座48、50在其前部及后部适当位置上横向延伸有一对长形狭槽54、56,以收容导电端子22、24上的叉形接合部40。
本发明的特征之一在于该固定座50上设有凹陷部51,分流片60则收容在其内。且该分流片60包括有其上设有安装口64的基座板体62,以与下固定座50的凹陷部51向上延伸的安装柱66相配接,进而使该分流片60收容固持在凹陷部51内。另外,该分流片60还包括有若干个分离的叉形刺破端68,以选择性地与特定的导线46进行机械固持及电性导接。换言之,即该分流片60的刺破端68自基座板体62上分离,此时并未与导线构成机械固持及电性连接。但当该固持用刺破端68处于刺破连接的状态时,其则分别与对应特定的导线46相连接,以使这些特定的导线46间形成接地回路。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使固定座48、50与绝缘体16相对齐,这两个固定座48、50上均设有对正孔65,以收容导接绝缘体16上的对正柱38。
刺破型分流片60所处的位置及方位,对于确保其实现预定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如图9至图11所示,该分流片60具有一基座板体62,其上设有第一末端部622、第二末端部624及若干个沿前述基座板体62两相对纵长侧表面呈等间距设置的刺破端68。其中基座板体62一侧表面上相邻的两刺破端,如68a及68b,彼此间相距一给定的间距p,而其另一侧面相邻的两刺破端彼此间也具有相同的给定间距p,且其进一步沿基座板体62的长度方向偏移p/2间距。固定座50的凹陷部51较分流片60的总长度稍长。另外,分流片60的基座板体62上的若干个安装口64沿其长度方向也呈等间距设置。这些安装口64沿着基座板体62的纵长方向相对于其两侧边的任一边上所设的刺破端68的位置,实际偏移了p/4距离。在这种配置下,基座板体62上的第一末端部622与最接近它的安装口64间所形成的第一间距,与该基座板体62的第二末端部624与最靠近它的安装口64间形成的第二间距大小不相等。
如图10所示,固定座50上的凹陷部51在相对于图8所示的六个矩形安装柱位置处设有两个圆形安装柱58,且与若干个安装口64中的两个相对齐,亦即为如图9所示的最接近基座板体62上的第一末端部622及第二末端部624的两安装口64相对齐。应理解这两个安装柱58与基座板体62上两间距最远的安装口64相对应。
应注意在以上配置下,在将分流片60组装入固定座50的凹陷部51内的过程中,与安装口64相对于刺破端68的偏移相对应,当该分流片60相对于固定座上的凹陷部(如图11所示)处在第一方位时,两安装柱58与其中的两个安装口64相对齐,而当其处在第二方位,即该分流片60的整体相对于第一方位转动180度时,则这两个安装柱58无法与安装口64进行对正。
应理解该分流片60是由标准导电端子带制成,而安装口64通常是以相邻的两安装口64间的间距为p而等间距设置。(在相邻两安装口64间设置间距为p的原因,主要是了与相邻的两刺破端68的间距相一致,以使整个导电端子带呈一整体构造,进而便于一片一片地切下预定长度的分流片60,在大批量生产期间,此可确保每一分流片60就安装口64的数量及刺破端68的相对位置均彼此间相同),正如前所述,基座板体62的每一侧面上的两相邻刺破端68彼此间均具有一给定间距p。因此,如果安装口64在横向方向上,即由前至后的方向,被预设成与对应的刺破端68相对齐,而不考虑上侧面上的刺破端及下侧面上的刺破端的具体情形,这样安装口64将与刺破端58相似,且实质上沿分流片60的基座板体62的纵长方向对称设置。在该种状态下,装配员工将极易弄错而将分流片60以一错误方位组装到固定座50上所设的凹陷部51内。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于有目的地提供一系列与刺破端68呈一定偏移的安装口64,以使这些安装口64沿着分流片60的基座板体62形成非对称配置,进而防止该分流片60相对于固定座50产生错位现象。对应地,安装柱58也是以非对称的方式设在凹陷部51内,以确保分流片60始终正确地安装到固定座50内。
绝缘本体70通常是借收容在绝缘体16上的切口34内而被组装在该绝缘体16上。同时使绝缘体16上的固接凸部32分别收容固接在绝缘本体70上所设的凹槽72内。另外,在绝缘本体70内相邻的两凹槽72间设有抵接部74,其均压住对应的导电端子22、24,以提供另一与导电端子22、24上的刺状固持部25产生的固持力不相同的另一固持力。
遮蔽壳体76则通过扣钩78扣固在绝缘体16上的凹口17内,进而固接在该绝缘体16上,并通过绝缘本体70上的垂直板面71与遮蔽壳体76上的垂直板76相抵接,而使绝缘本体70夹在遮蔽壳体76及绝缘体16间,并确保其收容在绝缘体16上的切口34内。在该种状态下,绝缘本体70上的“D”形向前凸伸部79则被紧密收容在遮蔽壳体76上所设的“D”形开口80内。绝缘体16上的刃形部26也向前凸伸到遮蔽壳体76上的“D”形开口80内。
上遮蔽片82及下遮蔽片84则分别设在由绝缘体16、导电端子22、24、线缆42上的导线46、上固定座48及下固定座50组成的预组装或半成品线缆连接器的顶部及底部上。每一遮蔽片82、84均设有一基板86,其上的两对抵靠侧壁88、89则分别设在其前部及后部。其中在前端一对抵靠侧壁88及后端一对抵靠侧壁89间具有一侧向偏移。因此,当上遮蔽片82及下遮蔽片84紧贴在半成品线缆连接器的顶部及底部上时,上遮蔽片82前端的一对抵靠侧壁88与下遮蔽片84上的对应构造彼此在侧向上相互重叠。类似地,上遮蔽片82后端的一对抵靠侧壁89与下遮蔽片84上的对应构造彼此间也是以同一方式进行连接。如此,通过遮蔽片82、84前端的抵靠侧壁88及后端抵靠侧壁89间的相互配合,可确保这两个遮蔽片82、84彼此处在紧密的状态,并在侧向及纵长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
最后,上盖体90及下盖体91靠接在前述最终线缆连接器的次级组装上。如图6所示,每一盖体90、91在其两侧均设有一对半圆形槽道92,以允许一对螺栓100延伸收容其中。一对安装锁固块94的每一个上均设有一槽沟95,以用来收容绝缘体16上的后端安装凸耳36,进而使处于次级组装上的每一绝缘体16在纵长方向不发生移动的情形下被收容至盖体90、91内。且每一盖体90、91向内进一步延伸设有安装柱101,以配接收容在遮蔽片82、84上对应的安装构造87内。因此,该最终线缆连接器的次级组装可在水平方向不发生移动的情形下被固持在盖体90、91内。
每一盖体90(91)则进一步设有对正柱96及对正收容部97,以使相互配对的盖体90(91)上的对正收容部97与对正柱96相互配合,进而使上盖体90与下盖体91在组装时彼此互相对齐。具有收容作用的遮盖98设在每一盖体90、91的后端部上,以将其内延伸设有线缆42的应力消除装置102的较大头部101收容在其内。阻挡壁99则设在每一盖体90、91上的遮盖98的前侧。卡夹103包括有一环形部104及一对翼片105,其中环形部104是用来夹紧线缆42的引出端,而翼片105则用来嵌固在相邻的阻挡壁99上的收容部109内,且与对应的阻止壁99相抵接,以抵抗作用在外部线缆上的向后拉拔力,另外,其也具有辅助应力松驰装置的功能。
两盖体90、91在其前端内侧面上进一步设有固持凹口106,以锁固收容遮蔽壳体76上的局部凸部81。如此将致使在最终线缆连接器的次级组装上将产生另外一个固持盖体90、91的固持力。
在上盖体90及下盖体91被精确且完全包覆在最终线缆连接器的次级组装上后,上盖体90及下盖体91彼此是通过超声波而沿其侧缘紧密熔固在一起。如此,该最终整个线缆连接器的整体处在密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螺栓110被安装在盖体90、91内且被延伸出遮蔽壳体76上所设的螺栓孔107外,进而与互补插座电连接器(未图示)相锁固。其中每一螺丝上的阻止环108抵靠在盖体90、91的后侧壁111上,以防止螺栓110自线缆连接器的成品的盖体90、91上向后退出。

Claims (10)

1.一种用以防止线缆连接器内的刺破型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而产生错位的方法,其中该分流片具有一基座板体,其上设有第一末端部、第二末端部及若干个沿基座板体两相对纵长侧边的每一侧边呈等间距设置的刺破端,且两侧边上的刺破端彼此沿基座板体的纵长方向偏移给定间距的一半,而固定座上则设有凹陷部以用来容纳分流片的基座板体,且该固定座上的凹陷部较分流片的总长度稍长,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座板体纵长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其沿基座板体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其两侧边之一上所设的刺破端实质偏移四分之一间距,以使基座板体第一末端部与最接近其的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一间距不等于基座板体上的第二末端部与最接近其的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二间距;
在固定座的凹陷部内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柱,其在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上的凹陷部处在第一位置时,可与若干个安装口中的两个相对齐,而当该分流片处在相对于第一位置旋转180度的第二位置时,则无法与这两个安装口进行对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至少两安装柱中是指与基座板体上相距最远的两安装口相对齐的安装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凹陷部内的安装柱共有六个。
4.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有一由若干个根导线组成的缆缆及一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安装在该绝缘本体上的绝缘体、若干个安装在该绝缘体上的导电端子及一安装在绝缘体上的固定座、一设在绝缘体上的凹陷部、及一设在该凹陷部内的分流片,其特征在于:
分流片的基座板体在其纵长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当其沿基座板体的纵长方向而相对于其两侧边之一上所设的刺破端进行测量时,其实质上偏移四分一的间距,以使基座板体第一末端部与最接近其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一间距不等于基座板体上的第二末端部与最接近其的安装口间所形成的第二间距;及
在固安座上的凹陷部内设有至少两安装柱,其在分流片相对于固定座上的凹陷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若干个安装口中的两个相对齐,而当该分流片处在相对于第一位置旋转180度的第二位置时,则无法与这两个安装口进行对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至少两安装柱是指与基座板体上两相距最远的安装口相对齐的安装柱。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凹陷部内的安装柱共有六个。
7.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有分流片和固定座,其中在分流片上设有基座板体,该基座板体上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刺破端及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安装口,其中刺破端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第一间距,而安装口沿其纵长方向设有第二间距,其特征在于:安装口分别自对应的刺破端处偏移一段距离,以使所述安装口与对应的刺破端在横向方向上彼此不对齐,进而使所述刺破端相对于分流片呈对称分布,而所述安装口则以非对称方式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一将分流片收容在其内的凹陷部,且在该凹陷部内设有至少一对非对称布置的安装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及对应的刺破端彼此偏移四分之一间距。
CN 99116974 1999-10-14 1999-10-14 线缆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2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16974 CN1129201C (zh) 1999-10-14 1999-10-14 线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16974 CN1129201C (zh) 1999-10-14 1999-10-14 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3466A true CN1293466A (zh) 2001-05-02
CN1129201C CN1129201C (zh) 2003-11-26

Family

ID=5279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169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9201C (zh) 1999-10-14 1999-10-14 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0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800B (zh) * 2008-06-13 2013-05-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04215808A (zh) * 2013-05-31 2014-12-17 西门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交流电流的分流器
CN10743746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液浸式移相变压器用移相角快速转换装置
US11874927B2 (en) 2021-04-28 2024-01-16 Via Labs,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ecure firmware update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800B (zh) * 2008-06-13 2013-05-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04215808A (zh) * 2013-05-31 2014-12-17 西门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交流电流的分流器
CN107437461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液浸式移相变压器用移相角快速转换装置
US11874927B2 (en) 2021-04-28 2024-01-16 Via Labs,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ecure firmware update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01C (zh) 2003-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51C (zh) 电信系统用的交叉接线装置
CN100344031C (zh) 电接插件的连接杆
CN1068462C (zh) 插接模件型接合连接器及桥接接合器
US4776803A (en) Integrally molded card edge cable termination assembly, contact, machine and method
CN102687341B (zh) 用于将电连接器端接到线缆的装置和方法
CN1091549C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其组接方法
CN1283886A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13871A (zh) 电缆的相互联接
JPH06203893A (ja) コネクタ
JP2004192882A (ja) アース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5314357A (en) Combin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383233A (zh) 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JPH06132049A (ja) 多導線端子組立体
CN1129201C (zh) 线缆连接器
US4946390A (en) Cable termination assembly with contact supporting housing and integrally molded strain relief
CN1116707C (zh) 电导线的连接方法及端子刺破型连接器
TW201125245A (en) Cartridge lock registered jack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6416349B1 (en) IDC connector
CN2397614Y (zh) 线缆连接器
DE19838423A1 (de) Flachbandkabelverbinder
CN2458747Y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US7309249B2 (en) Connector for joining two conductors
CN2773940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2003514357A (ja) 膜絶縁導体用のプラグイン接続システム
JP2001035576A (ja) 積層fpcの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