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8566A -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8566A
CN1288566A CN99802232A CN99802232A CN1288566A CN 1288566 A CN1288566 A CN 1288566A CN 99802232 A CN99802232 A CN 99802232A CN 99802232 A CN99802232 A CN 99802232A CN 1288566 A CN1288566 A CN 128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mentioned
audio data
data stream
typ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60C (zh
Inventor
野野村知之
井上光启
南贤尚
小塚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8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 G11B20/0089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embedded in audio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8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07Time or data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包括判定从外部供给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压缩的流属性判定装置(101)。并根据此判定结果在声音数据流上附加具有一定值的压缩识别标志Fco而将其写入到流存储单元(100b)。据此,在将来自外部的压缩声音数据流从流记录单元读出之后,可在该压缩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可以缩短压缩声音数据流写入流记录单元时的记录时间,并且可以防止再生的模拟声音数据流的音质劣化。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涉及用于保护在网络上流通的音乐数据及以组件形式提供的音乐数据的著作权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种种多媒体设备,游戏用及教育用付费多媒体软件一直在出售。但是,现况是对这些软件的著作权的保护不完全,非法复制的软件大量上市。
另外,由于近年来因特网的普及,使用PC(个人计算机)机通过从主页下载的方式取得喜好的音乐数据等等,而其费用的支付以信用卡等结算手段进行的即所谓的电子商务(EC)正日益流行。
这种利用电子商务的网络流通的普及意味着用户无须去唱片商店,利用电子商务的网络流通具有使现在的以销售CD为中心的音乐流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可能性。
但是,上述通过下载取得的音乐数据通过将其记录于其他的CD-R(可记录光盘)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上以后就可以聆听任何次。
因此,如以正规方式在PC内一次取得音乐数据,则无论该音乐数据是通过因特网取得的,或是从市售的音乐CD取得的,都可以利用CD-R对该音乐数据自由地进行复制。换言之,就是无法对保存于PC中的音乐数据的著作权实行有效保护。所以,在这种网络流通中,如何防止对一旦通过下载取得的音乐数据经过复制转给其他用户的所谓非法复制的问题就成为著作权保护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下面,具体说明利用PC进行的音乐数据下载及其再生的问题。
图11为示出进行音乐数据下载及其再生的PC的构成图。另外,此处的PC是对通过网络下载的音乐数据进行记录和再生的装置,以下称之为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0的构成包括对作为上述音乐数据被压缩了的声音数据流进行记录的记录媒体1002、将通过网络10a下载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写入记录媒体1002上的流写入装置1001以及将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从上述记录媒体1002读出的流读出装置1003。
另外,上述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0的构成还包括将从该流读出装置1003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借助解码进行解压缩而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进行输出的解码装置1004及对该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实施DA变换而向扬声器20输出模拟声音数据Aau的DA变换装置1005。
在这样构成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0中,如利用下载将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通过网络输入,可利用流写入装置1001将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一次写入到硬盘等记录媒体1002中。
这样,在声音数据再生时,在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0中,利用流读出装置1003从该记录媒体1002读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并且通过将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利用解码装置1004进行解码处理解压缩而还原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
此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再由DA变换装置1005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u而输出到扬声器20。
在这样利用PC实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0中,通过将利用网络10a下载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记录到记录媒体1002上就可以很简单地对网络上流通的音乐数据进行非法复制。
另外,一方面,作为可以对在CD等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数字声音数据的录音进行记录再生的装置的MD(Mini Disc)播放器等正日益得到普及。
图12为示出上述MD播放器的构成图。
此MD播放器1100的构成包括记录数字声音数据的记录媒体1103,对从CD读出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通过编码进行压缩而将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输出的编码装置1101,及将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作为上述数字声音数据写入到上述记录媒体1103上的流写入装置1102。
另外,上述MD播放器1100的构成还包括从上述记录媒体1103读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流读出装置1104,对读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借助解码进行解压缩而将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进行输出的解码装置1105及对该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实施DA变换而向扬声器20输出模拟声音数据Aau的DA变换装置1106。
在这样构成的MD播放器1100中,如输入从CD10b读出的数字声音数据(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可利用编码装置1101通过编码将该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压缩并输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可利用写入装置1102一次写入到用作记录媒体的MD1103中。
这样,在声音数据再生时,在MD播放器1100中,利用流读出装置1004从该记录媒体1102读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并且通过将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利用解码装置1005进行解码处理解压缩而输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
此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再由DA变换装置1005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u而输出到扬声器20。
在这种MD播放器中,通过将记录在CD等上面的数字声音数据在MD上进行数字录音就可以很简单地将记录在CD上的音乐数据进行非法复制。
此外,作为近年来的技术动向,作为MD播放器这种记录再生装置,人们要求可从因特网上主页下载音乐数据的装置,并且正在开发对应这种要求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图13为用于说明既可从主页上也可从CD上取得音乐数据并可进行再生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示图。
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的构成包括存放压缩声音数据流的记录媒体1204及判断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否经过压缩的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另外,通常通过网络10a下载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另一方面,从CD1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未经过压缩的。
另外,上述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的构成还包括将从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输出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通过编码进行压缩而输出压缩声音数据流的编码装置1202,将该编码装置1202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及上述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写入上述记录媒体1204的流写入装置1203。
此外,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的构成还包括从该记录媒体1204读出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流读出装置1205,将读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借助解码进行解压缩而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进行输出的解码装置1206及对该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实施DA变换而向扬声器20输出模拟声音数据Aau的DA变换装置1207。
在这样构成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中,如输入声音数据流,则可利用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判断其是否是经过压缩的,并根据判断结果输出到流写入装置1203或编码装置1202之一中。比如,在通过网络10a输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场合,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由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输出到流写入装置1203。另一方面,在输入从CD10b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的场合,由流属性判断装置1201将此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输出到编码装置1202。
这样,就可利用流写入装置1203将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一次写入到记录媒体MD1204中。
另外,在声音数据再生时,在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中,利用流读出装置1205从该记录媒体1204读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将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利用解码装置1206进行解码处理解压缩而从该解码装置1206输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
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再由DA变换装置1207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u而输出到扬声器20。
在图13所示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中,可更加轻而易举地对著作权保护对象的音乐数据进行非法复制,对这种音乐数据的非法复制就更加成为重要课题。
不过,作为对付非法复制的防御对策的一种方法,存在有一种在作为著作权保护对象的音乐数据中插入电子水印的方法。
此电子水印是以数字声音数据为对象的插入物。另外,插入了电子水印的数字声音数据是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还有,插入了电子水印的数字声音数据经DA变换而得到的模拟声音数据,无论是模拟数据原样还是变换为数字数据都可以将电子水印抽出。
下面对一般的电子水印的插入及抽出原理予以说明。
首先,对数字声音数据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的整体概要进行说明。
图14为示出数字声音数据的电子水印的插入和抽出处理的示意图。
对作为声音数据文件ODau记录的数字声音数据实施签名数据(电子水印)Dwmi插入处理Pad,并将插入了签名数据的数字声音数据作为已插入签名数据的声音数据文件SDau进行记录。
在作为声音数据文件ODau记录的数字声音数据和作为已插入签名数据的声音数据文件SDau记录的数字声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插入到数字声音数据中的签名数据Dwmx的抽出处理Pex。
图15示出此电子水印插入处理的流程图。
作为最初的处理是将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分块(步骤S1)。这一处理是将数字声音数据分割为便于以后处理的由固定数目的取样数据组成的数据组(块)的一种处理。
其次,对各个数据块实施傅里叶变换处理(步骤S2)。此外,关于傅里叶变换的运算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其后,进行以下的数据变换作为电子水印插入处理。
此处,电子水印是由多比特(位)的数字数据(签名数据)构成的,该签名数据的各个比特与各个块相对应。
首先进行确认构成签名数据的块列(签名数据的比特列)各个比特值是0还是1的处理(步骤S3)。对于对应的比特值为0的块不插入电子水印。对于对应的比特值为1的块,将与各该块对应的音乐数据的傅里叶变换系数的虚部和实部改换并对实部进行乘以-1的处理作为电子水印插入处理(步骤S4)。这一处理对每一个块都实行。
之后,对每一个块实施傅里叶逆变换(步骤S5)。据此,可将各个块的声音还原。此外,关于傅里叶逆变换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利用以上的处理就可以将人们只能够听到声音但不能感知的电子水印插入到声音数据中。
下面对上述电子水印技术的各种处理予以说明。
首先,对傅里叶变换及傅里叶逆变换进行简单说明。在插入电子水印(嵌入信息)中所使用的傅里叶变换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其定义如下。
在给定离散一维实数值函数f(n)(n∈Z,0≤n<N)时,由f(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函数由(式1)给定的离散一维复数函数F(k)(k∈Z,0≤k<N)定义。
其中,Z为全部整数的集合。并且(式1)满足由(式2)及(式3)给出的条件。
                                               (式2)
j2=-1
WN=ej2π/N=cos(2π/N)+jsin(2π/N)            (式3)另外,下面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予以说明。在给定离散一维实数值函数f(n)(n∈Z,0≤n<N)时,如离散一维复数函数F(k)(k∈Z,0≤k<N)是由f(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函数,则下面的(式4)成立。
其中Z为全部整数的集合。并且(式4)满足由(式5)及(式6)给出的条件。
j2=-1                                        (式5)
WN=ej2π/N=cos(2π/N)+jsin(2π/N)          (式6)
下面,对如何将具体的电子水印嵌入声音数据中的处理予以说明。
下面利用图16对声音数据的分块予以说明。
所谓分块的意思是指将作为电子水印的插入对象的数字声音数据(插入对象声音数据)的采样值Sound(i)作为2的幂乘数(2n)的采样组成的块的集合来表示。其中由插入对象声音数据的分块化而得到的全部块数设为(t+1)个,最初的块设为块B0,第k(任意值)个块设为Bk,最后的块设为Bt。并且,第第k个块Bk的采样值设为Bk(j)。
于是,插入对象的声音数据的采样值Sound(i)和块内的各采样值Bk(j)的关系如下面的(式7)所示。
Bk(j)=Sound(i)                            (式7)
其中Z为全部整数的集合,并且k,j满足k,j∈Z,i满足i=2nk+j(0≤j<2n)。
此外,毋庸赘言,此处所使用的变量n,k是与定义上述普遍离散一维傅里叶变换的公式(式1)以及定义离散一维傅里叶逆变换的公式(式4)中的变量n,k不同的变量。
下面对电子水印的插入处理予以说明。
首先,将上述第k个块Bk的声音数据(采样值)设为Bk(j),将经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数据设为Fk(m)。其中k是表示上述分块B0~Bk中的任意分块Bk的变量,满足k∈Z,k∈[0,t(全部分块数)]。
另外,插入数据比特串由离散一维整数值函数U(d)定义,对上述数据fk(m)(m∈Z,m∈[1,2n]根据上述函数U(d)定义的插入数据比特串的各比特值实施信息嵌入处理而得到的数据设为F′k(m)。
但是,其中d,dn满足条件(d,dn∈Z)。于是,在dn满足dn<2n-1的场合,U(d)变为U(d)=1或0。在d不满足d∈[1,dn]的场合,U(d)变为U(d)=0。
如此,F′k(m)可由下面的(式8)~(式15)表示。其中m满足m∈Z,m∈[1,2n+1]。
Re(F′k(m))=-Im(Fk(m))      (U(m)=1时)    (式8)
Re(F′k(m))=Re(F′k(m))     (U(m)=0时)    (式9)
Im(F′k(m))=Re(Fk(m))       (U(m)=1时)    (式10)
Im(F′k(m))=Im(Fk(m))       (U(m)=0时)    (式11)
Re(F′k(2n-m+1))=-Im(Fk(m))(U(m)=1时)    (式12)
Re(F′k(2n-m+1))=Re(Fk(m)) (U(m)=0时)    (式13)
Im(F′k(2n-m+1))=Re(Fk(m)) (U(m)=1时)    (式14)
Im(F′k(2n-m+1))=Im(Fk(m)) (U(m)=0时)    (式15)
其中,上述(式8)~(式11)适用于将2n个数据(采样值)Bk(j)经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2n个数据(频率分量)Fk(m)之中的低频分量。另外,上述(式128)~(式15)适用于将2n个数据(采样值)Bk(j)经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2n个数据(频率分量)Fk(m)之中的高频分量。
另外,如(式9)、(式11)、(式13)、(式15)所示,对于上述签名数据比特串中的对应的比特值为0的块不进行电子水印的插入。另一方面,如(式8)、(式10)、(式12)、(式14)所示,作为对上述签名数据比特串中对应的比特值为1的块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是将与此块对应的音乐数据(采样值)Bk(j)的经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数据Fk(m)的虚部和实部进行更换并对实部乘以-1的处理。
此外,电子水印插入处理使低频侧的傅里叶变换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高频侧得到傅里叶变换数据成对地实行,以便嵌入对象声音数据不会使听者因为对其插入信息而感到不舒服。其中实施电子水印插入处理的第m个傅里叶变换数据Fk(m)与实施第(2n-m+1)个傅里叶变换数据F′k(2n-m+1)相对应。
下面对电子水印的抽取处理的流程予以说明。
图17示出电子水印抽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对实施了电子水印的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进行分块化(步骤S11a)和对各块的声音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步骤S12a)。另外,对未实施电子水印的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进行分块化(步骤S11b)和对各块的声音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步骤S12b)。
对经过傅里叶变换的结果而得到的数据在实施了电子水印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块和实施了电子水印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块之间,按各个对应的数据块进行比较(步骤S13)。
比较的结果,如在两个数据块之间数据一致,则可以判定在实施了电子水印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块上未嵌入电子水印,签名数据比特为0(步骤S14)。
如在两个数据块之间数据不一致,则可以判定在实施了电子水印嵌入处理的声音数据块上已嵌入电子水印,签名数据比特为1(步骤S15)。
通过对各个块反复进行这一处理,就可以将构成签名数据的比特串(嵌入信息)抽取出来。
下面对具体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和抽取处理予以说明。
首先说明对各个块进行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
在以下的插入处理的说明中,设成为签名数据的插入对象的一个块内的声音数据(采样值)为Sound(n),并设在对通过该一个块内的声音数据Sound(n)进行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数据中插入的签名数据比特串为symei(u)。并且,设作为插入对象的声音数据Sound(n)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而得到的数据为F[Sound(p)],并设对此数据F[Sound](p)实施签名数据比特串嵌入处理而得到的数据为F′[Sound](p)。
其中,上述声音数据Sound(n)是在整数空间上定义的函数,是以整数值作为其值的函数。此外,n为n=0,1,…N。
另外,签名数据比特串symei(u)也是在整数空间上定义的函数(参照式16),是仅仅以0,1为其值的函数。此外,u为u=0,1。
symei(u)={1,0}                        (式16)
另外,如对声音数据Sound(n)进行傅里叶变换,可得到对应的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式17)。
此时,F[Sound](p)是在整数空间上定义的函数,是以复数值作为其值的函数。此外,p为n=0,1,…N。
其中,如设作为上述复数的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的实数部分为Ree{[Sound](p)},其虚数部分为Im{F[Sound](p)},则F′[Sound](p)根据签名数据比特串syomei(u)的值可利用上述(式8)~(式15)表示。
此时,如假设插入到与一个块对应的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中的签名数据比特串syomei(0)=1,则对于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的第一个比特的值F[Sound](1)和第N个比特的值F[Sound](N),可利用上述的(式8)、(式10)、(式12)、(式14)进行信息嵌入处理。
下述的(式18)~(式21)示出利用这种电子水印嵌入处理而得到的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1),F′[Sound](N)。
Re{F′[Sound](1)}=-Im{F[Sound](1)}    (式18)
Im{F′[Sound](1)}=Re{F[Sound](1)}     (式19)
Re{F′[Sound](N)}=-Im{F[Sound](N)}    (式20)
Im{F′[Sound](N)}=Re{F[Sound](N)}     (式21)
其中,Re,Im也分别表示{}内的复数的实数部和虚数部。
另一方面,如假设插入到与一个块对应的傅里叶变换数据Sound(n)中的签名数据比特串syomei(1)=0,则对于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的第二个比特的值F[Sound](2)和第(N-1)个比特的值F[Sound](N-1),可利用上述的(式9)、(式11)、(式13)、(式15)进行电子水印嵌入处理。
下述的(式22)~(式25)示出利用这种电子水印嵌入处理而得到的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2),F′[Sound](N-1)。
Re{F′[Sound](2)}=Re{F[Sound](2)}        (式22)
Im{F′[Sound](2)}=Im{F[Sound](2)}        (式23)
Re{F′[Sound](N-1)}=Re{F[Sound](N-1)}    (式24)
Im{F′[Sound](N-1)}=Im{F[Sound](N-1)}    (式25)
这样,在对与一个块对应的声音数据对应的Sound(n)傅里叶变换数据F[Sound](p)利用上述(式8)~(式15)实施电子水印嵌入处理而得到的F′[Sound](p)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就可以如(式26)所示得到电子水印嵌入声音数据Sound′(n)。
Figure A9980223200181
下面对电子水印的抽取处理予以简单说明。
在此抽取处理中,对Sound(n)和Sound′(n)分别进行傅里叶变换,对各自的傅里叶变换数据进行编辑处理。于是,如下所示,如两者的值不同,就取签名比特数据为1,如两者的值相同,就取签名比特数据为0,从而将签名数据比特串取出。
下面简单介绍其算法。
{}内的n从1顺序变动到N。
{
F[Sound](n)=F[Sound′](n)不成立时,syomei(n-1)=1
F[Sound](n)=F[Sound′](n)成立时,  syomei(n-1)=0
}
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以上述方式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在不检出电子水印的构成的现有的MD(小型光盘)播放器等记录再生装置中,可以和没有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同样地进行记录再生。
但是,今后,就MD播放器等记录再生装置而言,通过只生产不能记录插入有禁止复制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而只能记录未插入禁止复制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的结构的记录再生装置,将来就可以通过嵌入电子水印来限制对声音数据流的非法复制。
但是,电子水印由于是插入到非压缩声音数据流中,在那种从网页输入压缩声音数据流,并从CD输入非压缩声音数据流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中,很难简单地应用上述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
其结果就产生了在既从网页也从CD取得得音乐数据的可以再生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就不能利用电子水印来有效地防止非法复制音乐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对音乐数据,无论提供的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或是压缩声音数据流中的哪一种,都可以进行记录再生,且通过在这些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对音乐数据的著作权进行良好的保护而可有效防止对音乐数据非法复制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本发明简介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项)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记录并再生作为数字声音数据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构成包括存储上述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将上述声音数据流写入到该流存储单元的流写入单元以及从上述上述声音数据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上述流写入单元的构成包括判定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对声音数据实施过数据变换处理的流属性判定单元以及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并写入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流写入装置;而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附加有上述变换识别标志的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装置以及在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的电子水印插入装置;并且对作为上述电子水印插入的对象的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根据附加于该声音数据流上的变换识别标志的值实施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2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3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对上述数字声音数据的变换处理是将数字声音数据通过编码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是通过解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上述流写入装置是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作为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4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上述压缩处理的流标志判定装置,以及对利用该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经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通过反编码进行解压缩的反编码装置,将该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和从反编码装置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电子水印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5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6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对上述声音数据流的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编码对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以及对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反编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以及对加密的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密的解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上述流写入装置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和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或压缩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加密处理的加密识别标志作为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7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写入单元的构成包括将与实施了上述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写入上述流存储单元的密钥写入装置;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与实施了上述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的密钥读出装置,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加密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实施过加密处理的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对于由该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利用对应的密钥实施解密处理的解密装置,对于由该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解密装置输出的解密过的声音数据流根据这些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是否实施过上述压缩处理的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以及对于由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实施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通过反编码进行解压缩的反编码装置;由上述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解密装置输出的解密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并且将由该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反编码装置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电子水印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8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由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单元,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9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0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1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密钥的密钥存储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2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密钥的密钥存储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密钥存储单元读出密钥的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3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4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5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密钥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6项)的构成为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密钥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项)所涉及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因为其构成包括存储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将上述声音数据流写入到该流存储单元的流写入单元以及从上述上述声音数据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上述流写入单元的构成包括判定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对声音数据实施过数据变换处理的流属性判定单元并可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并写入上述流存储单元,所以可以不是在向流存储单元记录声音数据流时,而是在从该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时对该声音数据流插入电子水印。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2项),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设置有将由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且该模拟声音数据是从上述流读出单元输出的,所以可以利用电子水印对模拟声音数据进行保护,并且可以防止再生的模拟声音数据流的音质劣化以及可以缩短记录时的记录时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3项),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对上述数字声音数据的变换处理是将数字声音数据通过编码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是通过解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上述变换识别标志是用来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所以在将利用编码压缩的声音数据流记录于流存储单元之际,可以省去在该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的场合所必需的反编码处理及其后的压缩处理工序,可以防止再生的声音流的音质劣化以及可以缩短记录时的记录时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4项),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上述压缩处理的流标志判定装置,所以在流读出单元中,在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中能够利用反编码化有选择地仅将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解压缩。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5项),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将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可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所以可以利用电子水印对模拟声音数据进行保护,并且可以防止再生的模拟声音数据流的音质劣化以及可以缩短记录时的记录时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6项),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对上述声音数据流的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编码对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以及对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反编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以及对加密的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密的解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利用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的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和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加密处理的加密识别标志作为上述压缩识别标志,所以在将利用编码进行压缩的声音数据流记录于流存储单元之际,可以省去在该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的场合所必需的解密处理,反编码处理及其后的压缩处理工序,可以防止再生的声音流的音质劣化以及可以缩短记录时的记录时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7项),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加密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实施过实施加密处理的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以及对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根据该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是否实施过上述压缩处理的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所以在流读出单元中,在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中能够有选择地仅将经过加密的声音数据流进行解码,并且在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中能够利用反编码有选择地仅将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解压缩。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8项),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将由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单元,并从上述流读出单元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所以可以利用电子水印对模拟声音数据进行保护,并且可以防止再生的模拟声音数据流的音质劣化以及可以缩短记录时的记录时间。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9项),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表示构成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流再生设备的类型并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只有在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与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一致时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所以可以防止利用不保有电子水印插入装置的那种声音数据流记录再生装置读出存储于流记录单元中的声音数据流,防止不插入电子水印而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和复制。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0项),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表示构成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流再生设备的类型并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只有在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与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一致时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所以能防止利用不保有电子水印插入装置的那种声音数据流记录再生装置读出存储于流记录单元中的声音数据流,可以防止不插入电子水印而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和复制。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1项),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表示构成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流再生设备的类型并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只有在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与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一致时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所以能防止利用不保有电子水印插入装置的那种声音数据流记录再生装置读出存储于流记录单元中的声音数据流,可以防止不插入电子水印而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和复制。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2项),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设置有表示构成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流再生设备的类型并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以及只有在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与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一致时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与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所以利用不保有电子水印插入装置的那种声音数据流记录再生装置无法读出存储于流记录单元中的密钥。因此,即使假定从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由于无法对声音数据流解密,故可以防止不插入电子水印而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和复制。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3项),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所以流存储单元可以形成为可以移动的紧凑结构。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4项),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所以对于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读出控制可利用CPU很简单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5项),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所以对于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加密的声音数据流的读出控制可利用CPU很简单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第16项),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因为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所以对于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加密的声音数据流的密钥的读出控制可利用CPU很简单地实现。
附图简介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为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其中示出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图2(a)),带有标志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图2(b)),以及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图2(c))。
图3为示出上述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5为示出上述实施形态2的带有标志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的示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7为用于说明上述实施形态3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读出可能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10为构成上述各实施形态的流记录单元的可拆装记录媒体的另一构成例的示图。
图11为示出音乐数据的下载及其再生的现有的PD12的CPU12a的构成的框图。
图12为用于说明可能在CD等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数字声音数据的录音的记录再生装置(MD播放器)的框图。
图13为用于说明从网页或CD上取得音乐数据并可能再生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图14为用于说明电子水印插入及抽取处理的概略示意图。
图15为示出电子水印插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6为用于说明电子水印插入处理的声音数据流的分块化处理的概略示意图。
图17为示出电子水印抽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8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和压缩声音数据流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发明人所开发的技术是针对作为音乐数据输入的是压缩声音数据流和非压缩声音数据流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中,很难简单地使用现有的对声音数据流插入电子水印的插入方法这样一个课题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作为这种数据记录再生装置,音乐数据无论提供的是压缩声音数据流还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中的任一种形态,对这些声音数据流都可以插入电子水印。
图18为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和压缩声音数据流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的构成使得音乐数据无论是来自网络10b的网页还是来自CD10a都能够取得,其构成包括记录音乐数据的记录媒体1406和判断输入的音乐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压缩声音数据流)Sau,还是未经过压缩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
另外,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的构成包括将该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通过反编码解压缩而输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的反编码装置1402,以及对于来自上述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及来自反编码装置1402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插入电子水印的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403。
此外,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的构成包括通过编码将插入了电子水印的的声音数据流Sauw压缩而输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的编码装置1404,以及将该声音数据流Sauw写入上述记录媒体1406的流写入装置1203。
另外,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的构成还包括从该记录媒体1406读出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的流读出装置1407,通过反编码将读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解压缩而输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w的反编码装置1408,以及对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w实施DA变换处理并将模拟声音数据Aauw输出到扬声器20的DA变换装置1409。
如果在这种构成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中输入声音数据流,则与图12所示的现有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200一样由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判定该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压缩的,根据其判定结果而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403或反编码化装置1402中的一方。比如,在通过网络10a输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场合,此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由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输入到反编码化装置1402。在该反编码化装置1402中,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通过反编码解压缩,而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403。
另一方面,在输入从CD10b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的场合,此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利用流属性判定装置1401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403。
于是,在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403中,在上述非压缩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将此插入了电子水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w利用编码装置通过编码压缩并输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此外,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利用流写入装置1405暂时写入记录媒体1406中。
另外,在声音数据再生时,在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中,利用流读出装置1407从记录媒体1406读出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该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w由反编码装置1408通过反编码解压缩,并从该反编码装置1408输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w。
此非压缩声音数据流RSauw再由DA变换器1409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uw而输出到扬声器20。
但是,在上述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400中,在将音乐数据写入记录媒体中之际,由于对压缩音乐数据流进行反编码及对非压缩声音数据流进行编码等处理,记录时很费时间成为了新的课题。另外,因为对声音数据流(数字声音数据)的编码处理及反编码处理一般是非可逆的编码处理及与此对应的反编码处理,所以经过这种处理,也会出现从外部输入的音乐数据音质劣化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发明了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记录再生装置。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对于从外部提供的音乐数据的记录时间短,并且可以将再生的音乐数据的音质劣化抑制为很小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构成包括进行音乐数据的录音和再生的装置主体110a和以可拆装方式装着于该装置主体110a的存放音乐数据的记录媒体110b。对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提供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和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作为音乐数据。其中,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是由网络10a下载而提供。上述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由CD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提供。另外,此装置主体110a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Aau输出到扬声器20而变换为声音。
上述记录媒体110b可以由能够插入到在装置主体110a上形成的开口110a1中的IC卡构成。此IC卡具有可存放音乐数据的RAM110b1及控制向该RAM 110b1写入数据的CPU 110b2构成。
如果对如此构成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输入来自网络10a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或来自CD等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则由该装置主体110a记录于作为记录媒体的IC卡上。另一方面,在再生时,从该记录媒体11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u,模拟声音数据Aau则输出到扬声器20。于是,模拟声音数据Aau由扬声器20变换为声音。
图2(a)为示出声音数据流的数据结构的示图。另外,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及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由于是相同的数据结构,在图2(a)中将它们作为声音数据流S示出。
此声音数据流S由存放流属性信息的流头Sh和存放声音数据本身(数字声音数据)的流数据区域Sd构成。在上述流头Sh内,作为流的属性信息,保持有表示此流S的压缩方式的信息(压缩方式信息)Ico,表示采样频率的信息(采样频率信息)Isa,表示数字数据的比特数的信息(比特数信息)Ibi,以及表示对此流S是否实施过加密处理的信息(加密处理信息)Isc。
具体言之,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0”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S是利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LPCM)方式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此信息Ico的值“1”、“2”、“3”分别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S是利用AC3方式、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方式、AAC(AdvancedAudio Coding)方式压缩的声音数据流。
其中,AC3方式主要是以5.1英寸,2英寸等影片用声音为对象的声音编码方式,在DVD-VIDIO等之中使用。dts方式也主要是以5.1英寸,2英寸等影片用声音为对象的声音编码方式,在影院,DVD-VIDIO等之中使用。ACC方式主要是以低比特率的声音数据传送为对象的声音编码方式。
上述采样频率信息Isa的值“0”、“1”、“2”分别表示上述数字声音数据的采样频率为48kHz,96kHz,192kHz。上述数字数据比特数的信息Ibi的值“0”、“1”、“2”分别表示上述数字声音数据是16比特,20比特,24比特的数字数据。上述加密处理信息Isc的值“0”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未经过加密处理,上述Isc的值“1”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经过加密处理。
另外,流数据区域Sd的详细结构并非是本发明的主旨,此处不赘述。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予以详细说明。
图3为示出上述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
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构成是接受来自网络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或来自CD等的记录媒体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作为具有图2(a)所示的数据结构的声音数据流S。
就是说,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构成包括存储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和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的流存储单元100b,将该声音数据流写入该流存储单元100b的流写入单元100a,以及从该流存储单元100b读出该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100c。
其中,流写入单元100a及流读出单元100c搭载于图1所示的装置主体110a上。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100b相当于图1所示的流存储单元100b,由搭载了半导体存储装置(RAM)的上述IC卡110b构成。
上述流写入单元100a的构成包括判定从装置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是否是经过压缩并将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1输出的流属性判定装置101,以及根据该属性判定信息Iaj1对上述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设定为规定值的压缩识别标志Fco,将附加有该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声音数据流Saf1(参照图2(b))写入流存储单元100b的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此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的构成使得在属性判定信息Iaj1显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非压缩流时将上述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设定为“0”,另一方面,在属性判定信息Iaj1显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压缩流时将上述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设定为“1”。其中,非压缩声音数据流是指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未经压缩的。另外,压缩声音数据流是指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经过压缩的。
上述流读出单元100c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100b读出声音数据流Saf1的流读出装置104,以及根据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1中所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声音数据流Saf1是非压缩数据流还是压缩数据流并将这些数据流分别输出的流标志判定装置105。
另外,上述流读出单元100c的构成包括将从流标志判定装置105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通过反编码解压缩,并将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输出的反编码装置106,以及对从上述流标志判定装置105输出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f1的流数据区域Sd或对从反编码装置106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的流数据区域Sd插入电子水印Dwm并输出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1(图2(c))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
此外,上述流读出单元100c具有对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1实施DA变换处理而将模拟声音数据Aaw输出到扬声器20的DA变换装置108,此模拟声音数据Aaw由扬声器20变换为声音。
另外,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在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的电子水印Dwm是为了保护声音数据流的著作权而插入的表示禁止复制的标志。
此电子水印是插入到非压缩数字声音数据(声音数据流)的,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
通常,电子水印可通过对包含电子水印的数字声音数据(声音数据流)和不包含电子水印的数字声音数据(声音数据流)进行比较而检出。另外,电子水印也可以通过对包含电子水印的模拟声音数据(声音数据流)和不包含电子水印的模拟声音数据(声音数据流)进行比较而检出。
可是,本实施形态1的构成使得可以通过数据解析或通过对用AD变换而得到的音乐数据流的解析将对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进行DA变换而得到的模拟声音数据Aaw检出电子水印。
下面对其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说明向构成流存储单元100b的IC卡(记录媒体)写入声音数据流的动作。
如对本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从外部输入声音数据流S,则在流属性判定装置101中判定所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还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并输出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1。具体言之,流属性判定装置101的判定是根据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中的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进行的。比如,在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为“0”时,就从流属性判定装置101输出表示声音数据流S不是压缩数据的信息作为属性判定信息Iaj1。另一方面,在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为“1”、“2”或“3”时,就从流属性判定装置101输出表示声音数据流S是压缩数据的信息作为属性判定信息Iaj1。
另外,通常从网络10a下载的声音数据流S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而从CD等可移动型的记录媒体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则多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
于是,在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中,根据上述属性判定信息Iaj1对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并利用该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将附加标志的声音数据流Saf1(参照图2(b))写入到流存储单元100b。比如,在流属性判定装置101判定从网络10a下载的声音数据流是压缩数据流的场合,就由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为“1”。另一方面,在流属性判定装置101判定从CD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不是压缩数据流的场合,就由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为“0”。
下面对于从流存储单元1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予以说明。
在声音数据再生时,首先,从流读出装置104向流存储单元100b提出读出要求,其后由流读出装置104从上述流存储单元100b读出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1。于是,在流标志判定装置105中,根据声音数据流Saf1的流头Sh中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声音数据流Saf1是否经过压缩。
在判定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场合,声音数据流Saf1从流标志判定装置105输出到反编码装置106。另一方面,在判定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不是经过压缩的场合,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f1从流标志判定装置105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
在上述反编码装置106中,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Saf1通过反编码解压缩,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从反编码装置106输入到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
于是在该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中,对未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即来自流标志判定装置105的非压缩的声音数据流Saf1或来自反编码装置106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插入电子水印Dwm。
上述的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1(参照图2(c))由DA变换装置108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w并输出到扬声器20。在扬声器20中,模拟声音数据Aaw变换为人耳可听的声音。
如此,因为在本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中设置有判定从外部提供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压缩数据流的流属性判定装置101,产生具有根据其判定结果的值的压缩识别标志Fco,并将其上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声音数据流写入流存储单元100b,所以对于从流存储单元1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可根据其中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决定是否实施反编码解压缩处理。
因此,对于压缩声音数据流,可以在从流记录单元读出之后实施解压缩处理,并在经过解压缩处理而得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
换言之,来自外部的压缩声音数据流经过对其附加压缩识别标志这样的简单处理之后,可以立刻将其写入流记录单元,从而可以缩短压缩声音数据流写入流记录单元所需的时间。
另外,可以抑制由来自外部的压缩声音数据流的再生而得到的模拟声音数据的音质的劣化。
就是说,在压缩声音数据流写入流存储单元之前插入电子水印的场合,必须对该压缩声音数据流经反编码进行变换为非压缩声音数据流的解压缩处理,对非压缩声音数据流进行插入电子水印的电子水印插入处理,以及对插入电子水印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经编码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在此场合,由于解压缩处理及压缩处理是对应于非可反编码的处理,经过这两种处理的的音质会劣化。与此相对,在压缩声音数据流从流存储单元读出之后插入电子水印的场合缩必需的处理仅仅是上述的解压缩处理及电子水印插入处理,可以避免由压缩处理引起的音质劣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1中,采用的是作为电子水印使用表示包含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是禁止复制的标志,由此来限制包含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的复印的手法,但利用电子水印保护著作权的手法并不限于此。
比如,作为电子水印,可以是在声音数据流中插入表示声音数据流在过去复制的次数(世代数)的标志,如超过开始时确定的世代数,就禁止复制的所谓世代管理的手法,以及采用作为电子水印,在声音数据流中插入表示声音数据流的著作权人的姓名等信息并且在擅自复制的场合可根据电子水印将著作权人的姓名抽出明确著作权人的方法。
(实施形态2)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此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概略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相同,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包括进行音乐数据的录音和再生的装置主体,以可拆装方式装设于该装置主体中的存放音乐数据的记录媒体。
在此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中,作为音乐数据提供的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或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另外,在提供的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场合,用于解除加密处理的密钥Ksc也提供给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
此处为了说明的方便,假定向这一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通过从网络10a下载提供的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密钥,或是未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从CD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提供的是未经过加密处理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另外,各声音数据流具有如图2(a)所示的结构。
详而言之,在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设置有存储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200b,将该声音数据流写入该流存储单元200b的流写入单元200a,以及从该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200c。
其中流写入单元200a及流读出单元200c搭载于上述装置主体上(参照图1),上述流存储单元200b与上述记录媒体相当,与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一样,由搭载有半导体存储装置(RAM)的IC卡构成。
上述流写入单元200a的构成包括判定从装置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是否是经过压缩的,及声音数据流S是否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并将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2输出的流属性判定装置201,以及将用于对加密声音数据流进行解密的密钥Ksc写入流存储单元200b的密钥写入装置203。
另外,上述流写入单元200a具有根据该属性判定信息Iaj2,向上述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设定为规定值的压缩识别标志Fco及设定为规定值的加密识别标志Fsc,并将附加了该两个标志Fco及Fsc的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2(参照图5)写入流存储单元200b的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
其中,此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的构成,如下所述,可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及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就是说,在属性判定信息Iaj2表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时,将上述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设定为“0”。在属性判定信息Iaj2表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压缩声音数据流时,将上述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设定为“1”。在属性判定信息Iaj2表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未经过加密的数据流时,将上述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设定为“0”。在属性判定信息Iaj2表示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时,将上述加密识别标志Fco的值设定为“1”。
另外,非压缩声音数据流是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未经压缩的。压缩声音数据流是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经过压缩的。非加密声音数据流是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未经加密的。加密声音数据流是存放于该流数据区域的数字声音数据是经过加密的。
上述流读出单元200c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声音数据流Saf2的流读出装置206,以及根据在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中所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声音数据流Saf2是非压缩流还是压缩流并将这些流分别输出的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
另外,上述流读出单元200c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密钥Ksc的密钥读出装置205,以及利用上述密钥Ksc对于从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输出的加密声音数据流实施解密处理并将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输出的解密装置208。
另外,上述流读出单元200c的构成包括接受从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输出的非加密声音数据流Saf2或从解密装置208输出的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根据在这些流中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该声音数据流Saf2DSaf2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还是压缩声音数据流,并将这些流分别输出的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以及对从该判定装置209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流DSaf2利用反编码化进行解压缩并且将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输出的反编码化装置210。
此外,上述流读出单元200c的构成包括对于从上述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输出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f2,DSaf2的流数据区域Sd或从反编码化装置210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的流数据区域Sd插入电子水印Dwm并将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2(图2(c))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以及对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2实施DA变换并将模拟声音数据Aaw输出到扬声器20的DA变换装置212,此模拟声音数据Aaw由扬声器20变换为声音。
此外,在很多场合,上述流写入单元200a构成一个向流存储单元200b写入声音数据流及密钥的设备,而上述流读出单元200c构成从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声音数据流及密钥的另外一个设备。
另外,利用上述反编码化装置210插入到声音数据流的电子水印Dwm与实施形态1的一样,是表示禁止复制的标志。
下面对其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说明向记录媒体200b的写入声音数据流的动作。
如对本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从外部输入声音数据流,则在流属性判定装置201中判定所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还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并输出与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属性判定信息Iaj2。
具体言之,流属性判定装置201的判定是根据存放于声音数据流的流头Sh中的压缩方式信息Ico及加密处理信息Isc的值进行的。比如,在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为“0”时,就判定声音数据流S未经压缩,在压缩方式信息Ico的值为“1”、“2”或“3”时,就判定声音数据流所经过压缩的。另外,在加密处理信息Isc的值为“0”时,就判定声音数据流S未经加密的,在加密处理信息Isc的值为“1”时,就判定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
另外,通常从网络10a下载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而从CD等可移动型的记录媒体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则多是未经加密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
于是,在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中,根据上述属性判定信息Iaj2对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头Sh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及加密识别标志Fsc,并利用该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将附加标志的声音数据流Saf2(参照图5)写入到流存储单元200b。
比如,在判定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处理及压缩处理的数据流的场合,就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及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都为“1”。另外,在判定输入的声音数据流只是经过压缩处理的数据流的场合,就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为“1”,而设定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为“0”。另外,在判定输入的声音数据流只是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流的场合,就设定压缩识别标志Fco为“0”,而设定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为“1”。
另外,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数据流时,由于用来对此声音数据流进行解密编码的密钥Ksc是输入到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中,所以此密钥Ksc由密钥写入装置203写入流存储单元流存储单元200b。
下面对于从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予以说明。
在声音数据再生时,首先,从流读出装置206向流存储单元200b提出读出要求,其后由流读出装置206从上述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2。于是,在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中,根据声音数据流Saf2的流头Sh中的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判定声音数据流Saf2是否经过加密。
在判定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声音数据流Saf2从流标志判定装置207输出到解密装置208。另外,在此场合,读出与从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对应的密钥Ksc并输出到解密装置208。于是,在解密装置208中,对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利用对应的密钥Ksc实施解密处理并将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输出到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判定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不是经过加密的场合,该声音数据流Saf2就从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输出到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
于是,在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中,根据在声音数据流Saf2的流头Sh内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声音数据流Saf2或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是否是经过压缩的。
在判定上述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场合,声音数据流Saf2或DSaf2从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输出到反编码化装置210。在该反编码化装置210中,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Saf2或DSaf2通过解密化解压缩,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从反编码化装置210输出到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
另一方面,在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判定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或DSaf2是未经压缩的场合,该声音数据流Saf2或DSaf2从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中。
于是在该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中,对未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流,即来自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的非压缩的声音数据流Saf2,DSaf2或来自反编码装置210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插入电子水印Dwm。
上述的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2由DA变换装置212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w并输出到扬声器20。在扬声器20中,模拟声音数据Aaw变换为人耳可听的声音。
如此,因为在本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中设置有判定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压缩数据流以及判定来自外部的数字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加密数据流的流属性判定装置201,所以根据该判定结果产生加密识别标志Fsc及压缩识别标志Fco,并将其上附加该两个标志Fsc及Fco的声音数据流写入流存储单元200b,所以对于从流存储单元2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可根据其中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sc及Fco决定实施反编码处理及解密处理或实施其中的一种处理,或是两种处理都不实施。
因此,对于压缩声音数据流或加密数据流,可以在从流记录单元读出之后实施解压缩或解密编码处理,对未加密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就可以插入电子水印。于是就和上述实施形态1一样可以抑制再生的声音数据的音质劣化。
另外,来自外部的压缩声音数据流或经过加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经过对其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及加密识别标志Fsc这样的简单处理之后,可以立刻将其写入流记录单元,从而可以缩短压缩声音数据流写入流记录单元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2中,采用的是作为电子水印使用表示包含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是禁止复制的标志,由此来限制包含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的复制的手法,但利用电子水印保护著作权的手法并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在实施形态1中所示的利用电子水印保护著作权的手法。
(实施形态3)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此实施形态3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300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一样,包括存储从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300b,将该声音数据流写入该流存储单元300b的流写入单元300a,以及从该流存储单元300b读出该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300c。
其中流写入单元300a及流读出单元300c搭载于上述装置主体上(参照图1),上述流存储单元300b与上述以可拆装方式装设于上述装置主体的记录媒体相当,由搭载有半导体存储装置(RAM)的IC卡构成。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300b不限于上述这种IC卡型装置,也可由存储盘型装置构成。
另外,从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与实施形态1一样,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或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比如,上述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可由网络10a下载提供。上述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可由CD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提供。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各个单元的构成。
上述流写入单元300a的构成与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具有流属性判定装置101及流写入装置102的流写入单元100a的构成完全相同。
另外,上述流读出单元300c的构成是在上述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100的流读出单元100c的构成之上还具有保持表示本数据记录再生装置300的设备类型的信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在此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中预先存放有规定的值,比如“1”或“0”,作为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
上述流存储单元300b的构成包括存储来自上述流写入装置102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311,以及存储表示许可从该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设备类型的信息(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
图7为示出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所存储的内容的说明图。其中存储装置312中所存储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0”表示该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具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的功能的播放器。另外,存储装置312中所存储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1”表示该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具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的功能的记录器。
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300b的构成包括根据来自上述流读出单元300c的读出要求,从流读出单元3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读出本数据记录再生装置300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以及从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中间检索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相当的值并根据其检索结果判定是否许可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
具体言之,此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在从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与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中的任何一个一致的场合,就许可利用流读出装置104读出声音数据流。另一方面,在从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与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一致的场合,就禁止利用流读出装置104读出声音数据流。
比如,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中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为“1” (表示是带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功能的记录器)的场合,如图7所示,由于在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记录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1”,所以许可读出。在此场合,流读出装置104就可以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
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中保持的是图7中未示出的值,比如“2”,的场合,或是在流读出单元300c不具有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利用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无法取得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场合,也禁止读出。在此场合,流读出装置104就不能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
另外,在此实施形态3中,由于上述流存储单元300b是由图1所示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311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RAM实现。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及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CPU实现。
此外,在很多场合,上述流写入单元300a构成一个向流存储单元300b写入声音数据流的设备,而上述流读出单元300c构成从流存储单元3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另外一个设备。
下面对其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向构成流存储单元300b的IC卡(记录媒体)写入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与实施形态1相同,所以下面予以简单说明。
在流属性判定装置101中判定从外部所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还是非压缩声音数据流Sau,并输出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1。于是,在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102中,根据上述属性判定信息Iaj1对上述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利用该流写入装置102将附加有该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声音数据流Saf1(参照图2(b))写入流存储单元300b。其中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1写入流存储单元300b的流存储装置311中。
下面对于从流存储单元3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从流读出装置104向流存储单元300b提出读出要求。于是,由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读出保持于流读出单元3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并将其输出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
之后,在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中,通过检索来检查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在检索结果是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存储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的场合,则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判定许可利用流读出装置104读出声音数据流。在检索结果是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未存储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的场合,则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判定禁止利用流读出装置104读出声音数据流。
换言之,存放于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中的声音数据流只有在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判定许可读出时,才可能由流读出装置104读出。于是,就可以由流读出装置104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Saf1。
比如,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为“1”(表示是带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功能的记录器)的场合,此值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内作为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记录的多个值中的一个一致。因此,在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中,通过检索,可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中检索出与利用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相同的值。此时,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判定许可读出。结果,就可以由流读出装置104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
另一方面,在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312内作为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记录的多个值中以外的值,比如,“2”保持于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中的场合,则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就判定为禁止读出。另外,在流读出单元300c不具有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315,利用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314无法取得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场合,也禁止读出。结果,流读出装置104就不能从流存储装置311读出声音数据流。
如此,由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来判定许可读出声音数据流或禁止读出声音数据流,是为了防止在声音数据流再生时不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那样的再生装置从流读出单元300c读出声音数据流,防止不插入用于保护著作权的电子水印就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及复制。
利用上述流读出装置104从流存储单元3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就可以与实施形态1一样地插入电子水印并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
简而言之,流标志判定装置105根据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1中所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该声音数据流Saf1是否经过压缩。此判定结果是只有在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场合,上述声音数据流Saf1才由反编码装置106通过反编码化解压缩,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
于是,在电子水印插入装置107中,对于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即来自反编码装置106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1或由流标志判定装置105判定为是未经压缩的声音数据流插入电子水印。由此,从流存储单元3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就处于著作权保护状态。以这种方式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1可利用DA变换装置108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w,模拟声音数据Aaw再由扬声器20变换为人耳可听的声音。
这样,本实施形态3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300的构成,因为是在实施形态1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之外,还设置有构成流读出单元300c的保持本装置的设备类型的信息Ity的值的装置315;具有流存储单元300b,存储表示许可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存储装置312;通过检索可检查本装置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记录于上述装置312中并根据此检索结果许可或禁止声音数据流的读出,所以除了实施形态1的效果之外,还有能防止声音数据流再生时不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这种再生装置从流读出单元300c读出声音数据流并且防止在不插入用来保护著作权的电子水印时进行声音数据流的再生及复制的效果。
(实施形态4)
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此实施形态4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的构成,与图4所示的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一样,包括存储从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400b,将该声音数据流写入该流存储单元400b的流写入单元400a,以及从该流存储单元400b读出该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400c。
其中流写入单元400a及流读出单元400c搭载于上述装置主体上(参照图1)。并且,上述流存储单元400b与上述以可拆装方式装设于上述装置主体的记录媒体相当,由搭载有半导体存储装置(RAM)的IC卡构成。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400b不限于上述这种IC卡型装置,也可由存储盘型装置构成。
另外,从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与实施形态2一样,提供的是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或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另外,在提供的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的场合,用于解除加密处理的密钥Ksc也提供给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
此处为了说明的方便,假定向这一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通过从网络10a下载提供的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密钥,或是未经过加密处理的压缩声音数据流ESau,从CD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提供的是未经过加密处理的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另外,各声音数据流具有如图2(a)所示的结构。
以下,详述上述各部分的构成。
上述流写入单元400a的构成与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的具有流属性判定装置201,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及密钥写入装置203的流写入单元200a的构成完全相同。
另外,上述流读出单元400c的构成是在上述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200的流读出单元200c的构成之上还具有保持表示此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设备类型的信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在此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预先存放有规定的值,比如“1”或“0”,作为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另外,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1”及“0”分别表示与实施形态3完全相同的意义。即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0”表示该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具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的功能的播放器,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1”表示该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具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的功能的记录器。
上述流存储单元400b的构成包括存储来自上述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的声音数据流Saf2的流存储装置413,存储来自上述密钥写入装置203的密钥Ksc的密钥存储装置412,以及存储表示许可从该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设备类型的信息(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
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400b的构成包括根据来自上述流读出单元400c的读出要求,从流读出单元4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读出本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以及从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中间检索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相当的值并根据其检索结果判定是否许可从流存储装置413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
其中,在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中,对是否可以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判定与上述实施形态3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完全相同。
比如,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为“1”(表示是带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功能的记录器)的场合,如图7所示,由于在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记录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1”,所以许可读出。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保持的是图7中未示出的值,比如“2”的场合,或是在流读出单元400c不具有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利用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无法取得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场合,则禁止读出。
另外,在此实施形态4中,由于上述流存储单元400b是由图1所示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413,密钥存储装置412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RAM实现。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及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CPU实现。
此外,在很多场合,上述流写入单元400a构成一个向流存储单元400b写入声音数据流的设备,而上述流读出单元400c构成从流存储单元4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另外一个设备。
下面对其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向构成流存储单元400b的IC卡(记录媒体)写入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与实施形态2相同,所以下面予以简单说明。
在流属性判定装置201中判定从外部所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Sau,Esau)是否是压缩声音数据流,并输出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2。比如,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压缩的场合,将压缩识别标志Fco设定为“1”。另一方面,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未经过压缩的场合,将压缩识别标志Fco设定为“0”。还有,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将加密识别标志Fsc设定为“1”。另一方面,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是未经过加密的场合,将加密识别标志Fsc设定为“0”。
于是,在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中,根据上述属性判定信息Iaj2对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及加密识别标志Fsc,利用该流写入装置202将附加标志的声音数据流Saf2(参照图5)写入流存储单元400b。其中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2写入流存储单元400b的流存储装置413中。
另外,在输入声音数据流S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在将上述声音数据流写入的同时,利用密钥写入装置203将与该经过加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存储于密钥存储装置412中。
下面对于从流存储单元4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从流读出装置206向流存储单元400b提出读出要求。于是,由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读出保持于流读出单元4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并将其输出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
之后,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对声音数据流的读出许可的判定与实施形态3中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313完全相同地进行。即此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通过检索检查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在检索结果是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存储已经存储的场合,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判定许可利用流读出装置206读出声音数据流。在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未存储的场合,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判定禁止利用流读出装置206读出声音数据流。
换言之,存放于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3中的声音数据流只有在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判定许可读出时,才可能由流读出装置206读出。于是,就可以由流读出装置206从流存储装置413读出声音数据流Saf2。
另外,在从声音数据流存储装置413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是经过加密时,则利用密钥读出装置412从密钥存储装置412读出与上述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Ksc。
于是,利用上述流读出装置206就可以对从流存储单元4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与实施形态2一样地插入电子水印并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
简而言之,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根据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中所包含的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判定该声音数据流Saf2是否经过加密。此判定结果是只有在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声音数据流才由解密装置208利用由密钥读出装置205读出的密钥Ksc进行解密。
之后,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根据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或Saf2中所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来自解密装置208的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或来自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的未经过加密的声音数据流Saf2是否经过压缩。
此判定结果是只有在声音数据流DSaf2或Saf2是经过压缩的场合,该声音数据流才由反编码装置210利用反编码化解压缩,并将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
于是,在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中,对于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即来自反编码装置210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或由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判定为是未经压缩的声音数据流DSaf2,Saf2插入电子水印。由此,从流存储单元4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就处于著作权保护状态。以这种方式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2可利用DA变换装置212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w,模拟声音数据Aaw再由扬声器20变换为人耳可听的声音。
这样一来,本实施形态4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的构成,因为是在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之外,还设置有构成流读出单元400c的保持本装置的设备类型的信息Ity的值的装置416;具有流存储单元400b,存储表示许可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存储装置411;通过检索可调查本装置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记录于该装置411中并根据此检索结果许可或禁止声音数据流的读出,所以除了实施形态2的效果之外,还有能防止声音数据流再生时不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这种再生装置从流读出单元400c读出声音数据流并且防止在不插入用来保护著作权的电子水印时进行声音数据流的再生及复制的效果。
(实施形态5)
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框图。
此实施形态5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500的构成,与图8所示的实施形态4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400一样,包括存储从外部输入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500b,将该声音数据流写入该流存储单元500b的流写入单元500a,以及从该流存储单元500b读出该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500c。
其中,在此实施形态5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500中,流写入单元500a及流读出单元500c与实施形态4中的流写入单元400a及流读出单元400c的构成完全相同。
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500b的构成包括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代替流存储单元400b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
即上述流存储单元500b的构成包括存储来自上述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的声音数据流Saf2的声音数据流存储装置413,存储来自上述密钥写入装置203的密钥Ksc的密钥存储装置412,以及存储表示许可从该流存储装置413读出声音数据流Saf2的设备类型的信息(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
另外,上述流存储单元500b的构成包括根据来自上述流读出单元500c的读出要求,从流读出单元5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读出本数据记录再生装置500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以及从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中间检索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相当的值并根据其检索结果判定是否许可从密钥存储装置412读出密钥Ksc的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
其中,在上述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中,对是否可以读出密钥Ksc的判定与上述实施形态4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完全相同。
比如,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为“1”(表示是带有在再生时插入电子水印功能的记录器)的场合,如图7所示,由于在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记录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1”,所以许可读出密钥。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保持的是图7中未示出的值,比如“2”,的场合,或是在流读出单元500c不具有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利用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无法取得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的场合,则禁止读出。
另外,在此实施形态5中,由于上述流存储单元500b是由图1所示的IC卡构成的,上述流存储装置413,密钥存储装置412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RAM实现。上述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及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可由搭载于上述IC卡上的CPU实现。
此外,在很多场合,上述流写入单元500a构成一个向流存储单元500b写入声音数据流的设备,而上述流读出单元500c构成从流存储单元5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另外一个设备。
下面对其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向构成流存储单元500b的IC卡(记录媒体)写入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与实施形态4完全相同。
即在流属性判定装置201中判定从外部所输入的声音数据流S是否是压缩声音数据流,以及判定该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加密的,并输出表示判定结果的属性判定信息Iaj2。
于是,在附加标志流写入装置202中,根据上述属性判定信息Iaj2对来自外部的声音数据流S的流头Sh附加压缩识别标志Fco及加密识别标志Fsc,利用该流写入装置202将附加有标志的声音数据流Saf2(参照图5)写入流存储单元500b。其中附加标志声音数据流Saf2写入流存储单元500b的流存储装置413中。
另外,在输入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在将上述声音数据流写入的同时,利用密钥写入装置203将与该经过加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存储于密钥存储装置412中。
下面对于从流存储单元500b读出声音数据流的动作予以说明。
首先,从流读出装置206向流存储单元500b提出读出要求。于是,由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414读出保持于流读出单元500c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416中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并将其输出到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
之后,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对密钥的读出许可的判定与实施形态4中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5完全相同。即此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通过检索检查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存储于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411中。在检索结果是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存储已经存储的场合,上述许可判定装置515判定许可利用密钥读出装置205读出密钥。另一方面,在读出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未存储的场合,上述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判定禁止利用密钥读出装置205读出密钥。
换言之,存放于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412中的密钥只有在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515判定许可读出时,才可能由密钥读出装置205读出。于是,就可以由密钥读出装置205从流存储装置412读出密钥Ksc。
另外,声音数据流Saf2利用流读出装置206从流存储装置413读出到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
于是,利用上述流读出装置206就可以对从流存储单元5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与实施形态4一样地插入电子水印并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
简而言之,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根据读出的声音数据流Saf2中所包含的加密识别标志Fsc的值,判定该声音数据流Saf2是否经过加密。此判定结果是只有在声音数据流是经过加密的场合,声音数据流才由解密装置208利用由密钥读出装置205读出的密钥Ksc进行解密。
之后,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根据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或Saf2中所包含的压缩识别标志Fco的值,判定来自解密装置208的经过解密编码处理的声音数据流DSaf2或来自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207的未经过加密的声音数据流Saf2是否经过压缩。
此判定结果是只有在声音数据流DSaf2或Saf2是经过压缩的场合,该声音数据流才由反编码装置210利用反编码化解压缩,并将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输出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
于是,在电子水印插入装置211中,对于非压缩声音数据流,即来自反编码装置210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RSaf2或由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209判定为是未经压缩的声音数据流DSaf2,Saf2插入电子水印。由此,从流存储单元500b读出的声音数据流就处于著作权保护状态。以这种方式插入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Saw2可利用DA变换装置212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Aaw,模拟声音数据Aaw再由扬声器20变换为人耳可听的声音。
这样一来,本实施形态5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500的构成,因为是在实施形态2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之外,还设置有构成流读出单元500c的保持本装置的设备类型的信息Ity的值的装置416;具有流存储单元500b,存储表示许可读出声音数据流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存储装置411;通过检索可检查本装置的设备类型信息Ity的值是否记录于该装置411中并根据此检索结果许可或禁止声音数据流的读出,所以除了实施形态2的效果之外,还有能防止声音数据流再生时不进行电子水印插入的这种再生装置从流读出单元500c读出声音数据流并且防止在不插入用来保护著作权的电子水印时进行声音数据流的再生及复制的效果。
换言之,利用不保有电子水印插入装置的那种声音数据流的记录再生装置就不能读出存放于数据记录单元中的密钥。结果,即使假定从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由于无法对声音数据流解密(解密解码),就可以防止不插入电子水印而对声音数据流进行再生和复制。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示出的作为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与主体以可拆装方式装设的该记录媒体(流存储单元),主要由采用半导体存储装置的IC卡实现的,但并不限于与装置主体以可拆装方式装设的记录媒体(流存储单元)。
比如,上述记录媒体也可是如图10所示的可改写数据盘装置。此盘装置600的构成包括可改写数字声音数据的盘602(例如DVDAUDIO RAM),收容该盘的盒子601,以及配置于该盒子601内部的控制单元600a。此控制单元600a的构成包括连接到装置主体一侧的访问端子的单元侧访问端子606,控制装置主体和盘602之间的数据访问的CPU 604,存放由CPU 604处理的数据存储器603,以及设置于该CPU 604和单元侧访问端子606之间的访问用I/F(接口)605。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系涉及用于保护在网络上流通的音乐数据及以组件形式提供的音乐数据的著作权的结构。特别是,在将来,MD播放器等正规的记录再生装置全部都成为不记录插入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而只记录未插入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的状况时,就可以利用嵌入电子水印来限制对声音数据流的不当复制,本发明在将来将会极为有用。

Claims (16)

1.一种数据记录再生装置,是记录并再生作为数字声音数据的声音数据流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构成包括存储上述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单元,将上述声音数据流写入到该流存储单元的流写入单元以及从上述上述声音数据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单元,
上述流写入单元的构成包括判定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对声音数据实施过数据变换处理的流属性判定单元以及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并写入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流写入装置;
而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附加有上述变换识别标志的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装置以及在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中插入电子水印的电子水印插入装置;并且对作为上述电子水印插入的对象的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根据附加于该声音数据流上的变换识别标志的值实施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数字声音数据的变换处理是将数字声音数据通过编码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
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是通过解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
上述流写入装置是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作为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上述压缩处理的流标志判定装置,以及对利用该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经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通过反编码进行解压缩的反编码装置,
将该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和从反编码装置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电子水印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利用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装置,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声音数据流的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编码对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压缩的压缩处理,以及对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
对上述数据变换处理的逆变换处理至少包含利用反编码对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压缩的解压缩处理,以及对加密的数字声音数据或压缩的数字声音数据进行解密的解密处理中的一种处理,
上述流写入装置是对上述声音数据流附加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是否是经过数字声音数据压缩处理的压缩识别标志和表示上述声音数据流或压缩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实施过数字声音数据加密处理的加密识别标志作为具有与上述判定结果相对应的值的变换识别标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写入单元的构成包括
将与实施了上述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写入上述流存储单元的密钥写入装置,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
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与实施了上述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相对应的密钥读出的密钥读出装置,
根据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的声音数据流的加密识别标志判定该读出的声音数据流是否是实施过加密处理的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
对于由该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利用对应的密钥实施解密处理的解密装置,
对于由该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解密装置输出的解密过的声音数据流根据这些声音数据流的压缩识别标志判定是否实施过上述压缩处理的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
以及对于由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实施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通过反编码进行解压缩的反编码装置;
由上述第一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加密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解密装置输出的解密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并且将由该第二流标志判定装置判定为未实施过压缩处理的声音数据流以及从反编码装置输出的经过解压缩的声音数据流提供给上述电子水印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将由上述电子水印插入装置插入了电子水印的声音数据流变换为模拟声音数据的DA变换单元,并将该模拟声音数据输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
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
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
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
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
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
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
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
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
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密钥的密钥存储装置,
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
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
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流存储单元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读出单元的构成包括由一个流再生设备构成并且该流再生设备具有保持表示设备类型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
上述流存储单元的构成包括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声音数据流的流存储装置,
记录来自上述流写入单元的密钥的密钥存储装置,
保持有表示许可从上述流存储装置读出声音数据流的流再生设备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
取得上述设备类型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设备类型信息的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
以及对于由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所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以记录于上述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作为对象进行检索并且只有在存在与上述取得的设备类型信息相当的许可设备类型信息的时候才许可从上述密钥存储单元读出密钥的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
上述流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
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
上述流存储装置,密钥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
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流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存储单元是由装载了存储声音数据流的RAM及控制对该RAM访问声音数据流的CPU的IC卡构成的,
上述流存储装置,密钥存储装置及读出许可设备类型信息存储装置由上述RAM构成,
上述设备类型信息取得装置及密钥读出许可判定装置由CPU构成。
CN99802232A 1998-10-08 1999-10-08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4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08598 1998-10-08
JP287085/1998 1998-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8566A true CN1288566A (zh) 2001-03-21
CN1125460C CN1125460C (zh) 2003-10-22

Family

ID=1771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2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460C (zh) 1998-10-08 1999-10-08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6993133B1 (zh)
EP (1) EP1047066B1 (zh)
KR (1) KR100349568B1 (zh)
CN (1) CN1125460C (zh)
AU (1) AU768185B2 (zh)
BR (1) BR9907044A (zh)
CA (1) CA2312483A1 (zh)
DE (1) DE69904141T2 (zh)
ID (1) ID27068A (zh)
MX (1) MXPA00005542A (zh)
MY (1) MY123020A (zh)
RU (1) RU2237934C2 (zh)
WO (1) WO2000021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4831A (ja) * 2000-08-31 2002-03-15 Sony Corp データ出力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093047A (ja) * 2000-09-20 2002-03-29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データ出力装置および方法、データ表示方法、コンテンツデータ並びにデータ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678164B2 (ja) * 2001-04-13 2005-08-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
US7328345B2 (en) * 2002-01-29 2008-02-05 Widevin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d to end securing of content for video on demand
US20040252615A1 (en) * 2003-06-13 2004-12-16 Darknoise Technologies Ltd.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JP3670649B2 (ja) * 2003-02-14 2005-07-13 株式会社東芝 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処理装置およびウォーターマーク処理方法
DE102005000796A1 (de) 2005-01-05 2006-07-1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Tragbarer Datenträger mit Wasserzeichen-Funktionalität
JP4716357B2 (ja) * 2005-03-29 2011-07-06 Kddi株式会社 圧縮データスクランブル配信装置、その再生装置および配信・再生装置
DK2082527T3 (en) 2006-10-18 2015-07-20 Destiny Software Productions Inc Methods for watermarking media data
EP2083418A1 (en) * 2008-01-24 2009-07-29 Deutsche Thomson OH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using the sampling frequency for decoding watermark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a received signal sampled with an original sampling frequency at encoder side
US8868464B2 (en) 2008-02-07 2014-10-21 Google Inc.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 or skipping of viewing of advertisements within cont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1242B2 (ja) * 1990-08-24 2001-03-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5379345A (en) * 1993-01-29 1995-01-03 Radio Audi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cessing of encoded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udio broadcast
US5561688A (en) * 1993-12-29 1996-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al-time digital audio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system
US5646997A (en) * 1994-12-14 1997-07-08 Barton; James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within digital data
US6061793A (en) * 1996-08-30 2000-05-09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data, including watermarks, in human perceptible sounds
US5848155A (en) * 1996-09-04 1998-12-08 Nec Research Institute, Inc. Spread spectrum watermark for embedded signalling
JP3707165B2 (ja) 1996-11-01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伝送方法、映像処理方法、映像伝送装置および映像処理装置
ATE224124T1 (de) * 1997-01-27 2002-09-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inhaltsinformation und darauf bezogener zusatzinformation
JPH1132200A (ja) 1997-07-09 1999-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透かしデータ挿入方法及び透かしデータ検出方法
JP4064506B2 (ja) 1997-09-17 2008-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電子透かし重畳方法及び検出方法並びに装置
JP2982768B2 (ja) 1997-11-07 1999-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不正複写防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13873B2 (ja) * 1998-01-30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32848A (ko) 2001-04-25
BR9907044A (pt) 2000-10-17
DE69904141D1 (de) 2003-01-09
CA2312483A1 (en) 2000-04-13
ID27068A (id) 2001-02-22
EP1047066B1 (en) 2002-11-27
EP1047066A4 (en) 2000-12-20
KR100349568B1 (ko) 2002-08-24
US6993133B1 (en) 2006-01-31
MY123020A (en) 2006-05-31
DE69904141T2 (de) 2003-09-11
AU6005799A (en) 2000-04-26
RU2237934C2 (ru) 2004-10-10
CN1125460C (zh) 2003-10-22
EP1047066A1 (en) 2000-10-25
AU768185B2 (en) 2003-12-04
MXPA00005542A (es) 2002-04-24
WO2000021088A1 (fr) 2000-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44C (zh) 输出装置、输出方法、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
CN1293491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存储介质
CN1269126C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记录媒体
CN1127076C (zh) 重现装置
CN1236581C (zh) 用于加密数据传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90751C (zh) 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211752C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183685A (zh) 加密译码方法,记录重放装置及记录媒体
CN1366637A (zh) 数据记录再现播放器、保存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提供媒体
CN101053200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560849A (zh) 数字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848128A (zh) 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401119A (zh) 用于记录/播放嵌入附加信息的音频数据的装置及方法
CN1556992A (zh) 记录装置、服务器装置、记录方法、程序、存储媒体
CN1300076A (zh) 基于内容提供源的记录介质编辑装置
CN101053030A (zh) 数据处理方法、信息记录介质制造管理系统、记录数据生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125460C (zh) 数据记录再生装置
CN1180567C (zh) 用于加密数据传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267158A (zh) 用于装置之间相互识别的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977251A (zh) 记录介质、针对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0342682C (zh) 数据记录设备、数据记录方法、以及数据转录系统
CN1698307A (zh) 信息记录介质驱动装置
CN1144212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302391C (zh) 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255801C (zh) 数据传送系统及设备、数据记录设备和数据传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