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022C -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022C
CN1287022C CNB01813078XA CN01813078A CN1287022C CN 1287022 C CN1287022 C CN 1287022C CN B01813078X A CNB01813078X A CN B01813078XA CN 01813078 A CN01813078 A CN 01813078A CN 1287022 C CN1287022 C CN 12870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sliver
convex
twisted yarn
cover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30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3256A (zh
Inventor
冈正子
小野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g Zhengz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443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3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70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0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23/00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 D06C23/04Making patterns or designs on fabrics by shrinking, embossing, moiréing, or crêp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7Shapes or effects upon shrink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产生自然且具有个性化的不规则凹凸状收缩的凹凸状织物。属于一种由这样的加捻纱制成的织物,即,该加捻纱是,对于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其特征是,所述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并且,所述织物上产生有凹凸状收缩。

Description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产生了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的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的使织物产生皱纹或凹凸的方法,有褶裥加工、轧纹加工、皱纹加工等加工方法。这些加工方法中的打折加工、压纹加工,属于将由具有热定形性的纤维材料制成的织物经过折叠等等之后进行热定形,使织物上留下折叠状皱纹或凹凸的方法。
而皱纹加工,则属于一种通过将织物强制塞入箱体等之中后实施染色加工,或者对局部使用热收缩大的纱的织物实施染色加工等而使织物产生皱纹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的加工方法,可切实在织物上形成既定图案的皱纹和凹凸。
但是,以现有方法在织物上产生的皱纹和凹凸,其图案是人为的且有一定规则,缺乏自然的意外性。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自然性的嗜好以及个性化要求的提高,希望能够生产出产生有自然且具有个性化的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的织物和纤维制品。
为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产生有自然且具有个性化的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的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实现上述任务进行了反复的研究,结果发现,作为使用由长度方向上具有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而成且经过加捻的纱条而得到的织物,若为该纱条的密度较低的织物,则通过对织物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便能够产生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从而实现本发明。
即,本发明属于一种凹凸状织物,其中,织物由下述加捻纱制成,即,该加捻纱是,对于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有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其特征是,所述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并且,所述织物上已产生凹凸状收缩。
此外,本发明属于一种凹凸状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于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之后,使用所述加捻纱得到织物并使得所要得到的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然后,对所述织物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以使得所述织物上产生凹凸状收缩。
此外,本发明属于一种使用由下述加捻纱制成的织物而得到的凹凸状纤维制品,即,该加捻纱是,对于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其特征是,所述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并且,所述织物上已产生凹凸状收缩。
此外,本发明属于一种凹凸状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于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之后,以使用所述加捻纱而得到的织物形成纤维制品并使得所要得到的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然后,对所述纤维制品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以使得在形成所述纤维制品的织物上产生凹凸状收缩。
在以上的发明中,作为纱条,若使用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则即便将织物或纤维制品使用后废弃,也能够被土中或水中的微生物所分解,有利于保护地球环境。
本发明中使用的织物之所以产生不规则凹凸状收缩的详细理由尚不清楚,但可以作如下分析。
构成该织物的纱条,是由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的加捻纱条,因此,长度方向的收缩中也存在有收缩斑。
另外,一般来说,构成织物的纱条与纱条的交点,是使纱条的移动等受到约束的约束点,因此,纱条的收缩受到纱条与纱条交点的限制,而本发明所使用的织物,由于其纱条密度低,因而纱条在纱条与纱条交点处的收缩受到限制的程度要小。
而且,纱条与纱条交点处的纱条的约束力,依赖于织物制造工序中纱条的张力等因素,但通常,要使织物制造工序中纱条的张力等保持一定值是极为困难的,总存在有某种程度的离散性。因此,纱条与纱条交点处的纱条的约束力也存在着离散性。
因此,作为纱条长度方向的收缩斑和加捻产生的扭矩所引起的纱条的收缩斑,由于构成织物的纱条与纱条交点处的纱条的约束力具有离散性而更加不规则,其结果,能够在织物上产生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使用如下所述的纱条这一点很重要,即,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以下有时简称为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
其中,若构成纱条的纤维束的U%小于±3%,则纱条的长度方向的收缩斑将较少,要使织物充分产生凹凸状收缩是困难的。若该U%为±4%以上、特别是±5%以上,则可使纱条的长度方向的收缩斑更大因而更好。纤维束的U%较好是在±10%以下,更好是在±9%以下,尤其以±8%以下为宜,这可使得对纱条的处理更为容易。
此外,对于沸水收缩率小于5%的纱条,要使织物充分产生凹凸状收缩是困难的,而对于超过15%的纱条,染色等工序中的耐热性将降低。
作为该纱条,可以使用由聚酯和尼龙等通用的合成纤维构成的纱条,但以使用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为宜。使用由该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而得到的织物和纤维制品,即便使用后将其废弃,也能够被土中或水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有利于保护地球环境。
由该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可以如特开2000-80531等所述,通过对聚乳酸树脂进行熔融纺丝而得到。
作为这里所使用的聚乳酸系树脂,L-乳酸、D-乳酸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乳酸的二量体的L-丙交酯、D-丙交酯或中间丙交酯为主原料的材料等可良好地使用。也可以是该主原料与其它成分共聚而成的材料。还可以是,在这些乳酸为主成分的树脂中混合其它树脂而成的材料。作为进行该混合的其它树脂,考虑到废弃后对环境的影响,以能够被土中或水中的微生物分解的树脂为宜。
作为该聚乳酸系树脂的熔融纺丝,可将聚乳酸系树脂加热到融点以上使之熔融之后,使其从形成有多个微小的喷丝孔的喷丝模喷出,冷却后得到纱条,再以既定速度进行卷绕从而得到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
通过对经过卷绕的纱条根据需要实施拉伸,则能够得到由具有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聚乳酸系纤维所构成的纱条。
在这里,对纱条实施拉伸时,也可以实施不均匀拉伸,以使得在所得到的拉伸纱的长度方向上积极地形成粗细不均匀性。
另外,作为纱条,既可以是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长纤维所构成的纱条,也可以是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短纤维所构成的纺丝、或者、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短纤维与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构成的短纤维二者构成的纺丝。
在本发明中,使既定的U%及沸水收缩率的纱条,经过加捻达到2500以上的加捻系数(α)。该加捻系数(α)是以α=T×〔纱条粗度(dtex)〕1/2进行计算而得到的值。式中的T,表示捻回(回/米)。
在这里,作为加捻次数较少因而加捻系数(α)小于2500的纱条,要使所得到的织物充分产生凹凸状收缩是困难的。而该加捻系数(α)的上限,从将织物所产生的收缩凹凸控制在适当程度并使织物保持可随风飘摆的柔软性考虑,以13000为宜。
使用这样得到的加捻纱做成织物。该织物,既可以是纺织物也可以是针织物,要对纱条密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所得到的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
在这里,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与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之比(K/Km),是由下式定义的值。
55(%)≤(K/Km)×100≤85(%)
其中,K=Kw+Kf
Kw:经线的布面覆盖系数
Dw:经线密度(根/英寸)
Kf:纬线的布面覆盖系数
Figure C0181307800082
Df:纬线密度(根/英寸)
Km:根据织物的种类所决定的值
当该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小于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时,织物的纱条密度将过低,而大于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85%则成为高密度织物,难以在织物上产生凹凸状收缩。
接下来,对所得到的织物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使织物上产生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该热处理,也可以在对织物实施染色时进行。作为如上所述地对织物边实施热处理边实施染色的条件,对于使用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而得到的织物,最好是,浴比为1∶5~1∶40且染色温度为100℃。
此外,对织物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进行染色时,最好是,将织物在尽可能不对其施加张力的情况下浸渍在染色槽的染色液中。另外,即便是以染色机械对织物实施连续染色的场合,也要在尽可能不对织物施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染色。
也可以在如上所述呈织物状态而未产生凹凸状收缩的情况下将织物做成衣服等纤维制品之后,对纤维制品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热处理,从而在形成纤维制品的织物上产生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此时,同样也可以在对纤维制品实施染色时实施热处理,对于使用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而得到的织物所制成的纤维制品,可以采用浴比为1∶5~1∶40且染色温度为100℃的染色条件。
另外,该纤维制品,是指使用织物而得到的制品,当然包括宽大短外套、衬衣等衣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使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8%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由聚乳酸系树脂所构成的纤维束而成且沸水收缩率为10%的84dtex/24f的纱条产生500次/米的S捻转,此时的加捻系数(α)为4582。
该U%的测定,是乌斯特测定器使用USTER TESTER4、使100米的纱条以500米/分的速度行进的情况下进行的。
然后,使用经过加捻的加捻纱,得到经线密度为70根/英寸且纬线密度为90根/英寸的斜纹布。该斜纹布,其布面覆盖系数(K)为1984,是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62%(该斜纹布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为3216)。
对所得到的斜纹布,以将浴比调整为1∶10的转笼式洗涤机进行100℃、20分钟的染色。
经过染色的斜纹布,产生有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得到了自然凹凸的布料。
实施例2
使用由实施例1得到的斜纹布裁成多片宽大短外套之后,将各宽大短外套浸渍在染色槽的染色液中进行100℃、20分钟的染色。进行该染色时,在未对宽大短外套施加任何张力的情况下实施染色,并将浴比调整为1∶10。
在所得到的各个宽大短外套上,产生了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可得到自然凹凸的宽大短外套。
而且,对各个宽大短外套上所产生的凹凸状收缩进行比较后发现,其产生的图案彼此均不相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产生自然且具有个性化的不规则的凹凸状收缩,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益强烈的自然性嗜好及个性化要求的纤维制品。
此外,制作这种纤维制品的织物,可不使用特殊的装置而能够很容易地制造出来。

Claims (6)

1.一种由下述加捻纱制成的织物,即,该加捻纱是对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
其特征是,所述织物是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构成,并且,所述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并且,所述织物已产生凹凸状收缩。
2.一种凹凸状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对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之后,
使用所述加捻纱得到织物并使所得到的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
然后,对所述织物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以使得所述织物上产生凹凸状收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凸状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对织物实施热处理时,在与织物的浴比为1∶5~1∶40的沸水中对所述织物实施热处理。
4.一种使用由下述加捻纱制成的织物而得到的凹凸状纤维制品,即,该加捻纱是对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的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
其特征是,所述织物由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构成,并且,所述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并且,所述织物上已产生凹凸状收缩。
5.一种凹凸状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对由具有以乌斯特测定器测定的U%为±3%以上的粗细不均匀性的纤维束构成且沸水收缩率为5~15%的聚乳酸系纤维构成的纱条进行加捻而得到加捻系数为2500以上的加捻纱之后,
以使用所述加捻纱而得到的织物形成纤维制品并使所得到的织物的布面覆盖系数(K)为该织物的最大布面覆盖系数(Km)的55~85%,
然后,对所述纤维制品在不进行实质性约束的情况下实施热处理,以使得在形成所述纤维制品的织物上产生凹凸状收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凸状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对纤维制品实施热处理时,在与纤维制品的浴比为1∶5~1∶40的沸水中对所述纤维制品实施热处理。
CNB01813078XA 2000-05-18 2001-05-16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0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46610A JP3686308B2 (ja) 2000-05-18 2000-05-18 凹凸状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凹凸状繊維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146610/2000 2000-05-18
JP146610/00 2000-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3256A CN1443256A (zh) 2003-09-17
CN1287022C true CN1287022C (zh) 2006-11-29

Family

ID=1865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307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7022C (zh) 2000-05-18 2001-05-16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686308B2 (zh)
CN (1) CN1287022C (zh)
WO (1) WO2001088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53548A (ja) * 2002-02-28 2003-09-10 Masako Oka 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24576A (ja) * 2008-07-18 2010-02-04 Teijin Fibers Ltd ポリ乳酸布帛および衣料
JP5444407B2 (ja) * 2012-05-02 2014-03-19 小松精練株式会社 シワおよび/またはシボを有する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6835451A (zh) * 2016-12-22 2017-06-13 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持久柔软蓬松、吸湿快干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0207B2 (ja) * 1983-09-28 1994-10-12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太細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200411A (ja) * 1992-12-28 1994-07-19 Toyobo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2893511B2 (ja) * 1994-12-22 1999-05-24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シボ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310248A (ja) * 1996-05-24 1997-12-02 Unitika Ltd 新規なソフト風合いの撚糸織物の製造方法
JP2000226727A (ja) * 1999-02-08 2000-08-15 Toray Ind Inc 太細を有する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KR100629813B1 (ko) * 1999-06-08 2006-09-29 도레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소프트 스트레치사 및 제조 방법
JP2001089951A (ja) * 1999-09-22 2001-04-03 Toray Ind Inc 強撚織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3256A (zh) 2003-09-17
JP3686308B2 (ja) 2005-08-24
JP2001329448A (ja) 2001-11-27
WO2001088239A1 (fr) 2001-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08603T3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stapelfasern und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stapelfasern, -garne und -flächengebilde
CN1107751C (zh) 复合变形纱,其制造方法,用该复合变形丝纱制作的机织织物或针织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变形纱的设备
EP3011086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fiber, a fiber and a yarn made from such a fiber
DE69818118T2 (de) Hohle Polyesterfasern und diese enthaltende Textilien
DE69731290T2 (de) Spontan abbaubare fasern
US20090047857A1 (en) Staple fiber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DE60121694T2 (de)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fasern mit feinem denier
DE69420747T2 (de) Endlosfilamente, faden und kabel
KR101801121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가공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물의 제조방법
DE60110361T2 (de)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stapelfasern mit tetrakanalquerschnitt
TW200301790A (en) Stretch polyester/cotton spun yarn
KR101660675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가공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287022C (zh) 凹凸状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凹凸状纤维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JP3982305B2 (ja)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ポリ乳酸繊維
DE10221373A1 (de) Bauschiges Poly(trimethylenterephthalat)-Teppichendlosgarn
WO2008086570A1 (en) Semi-synthetic material
JP4151295B2 (ja) ポリ乳酸繊維の製造方法
Hearle Fibre structure: its formation and relation to performance
CN86102459A (zh) 新型的水可分散性合成纤维
KR102122101B1 (ko) 신축성이 우수한 잠재권축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88101834A (zh) 改良阳离子可染共聚酯的拉伸变形喂入丝
CA1109218A (en) Melt-drawing, cooling, attenuating, and heat treating under tension, of filament
Bjurenstedt et al. 3D biocomposites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EP2177651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TT-Fasern mit verbesserter Einkräuselung
DE2239312B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olekularorientierten und schrumpfarmen Polyester-Faser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SAKO OKAZAK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NEBO LTD.; MASAKO OKAZAKI

Effective date: 200309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901

Applicant after: Gang Zhengzi

Applicant before: Kanebo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Gang Zhengzi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