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9521C -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9521C
CN1279521C CNB028199189A CN02819918A CN1279521C CN 1279521 C CN1279521 C CN 1279521C CN B028199189 A CNB028199189 A CN B028199189A CN 02819918 A CN02819918 A CN 02819918A CN 1279521 C CN1279521 C CN 12795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monic
wave
wave pattern
fourier series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9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0939A (zh
Inventor
雅各布斯·彼得鲁斯·约瑟夫斯·海姆斯凯克
科内利斯·马里纳斯·谢普
奥尔贝特·斯特克
古宫成
石桥广通
南野顺一
小川博司
增原慎
佐野达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95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95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包括:第一凹槽(2-1),该第一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陡峭的上升沿和平缓的下降沿的第一波动图形(22);以及第二凹槽(2-2),该第二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平缓的上升沿和陡峭的下降沿的第二波动图形(24)。该第一和第二波动图形中的每一图形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为偶次谐波的第二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这种光盘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的方法。

Description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光盘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波动槽的光盘。
背景技术
目前可得到各种用户可记录光盘,包括DVD-RAM,CD-RW以及微型迷你盘。诸如这些类型的可记录光盘具有沿设有凹槽表面的多条螺线或者同心磁道(track)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表面由相变材料或者磁光材料制成。还利用不可再写标记把光盘上的地址识别特定位置预先记录在磁道上。随着光盘记录密度的增加,就需要辅助地址信息,并因此有必要尽可能有效率地提供地址信息。
日本专利特开平JP8-315426教导了一种方法,通过在凹槽中形成与不相邻区域中的地址信号相对应的图形来实现辅助地址信息。“与地址信号相对应的图形”是指在每一不相邻区域进行反向的二进制信号。这些不相邻区域用作表示信息是否出现(是或否)的信号,并因此不能用于有效地提供地址信息。
作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实例,公开号为WO01/52250的文献中公开一种不同的寻址方法,该方法教导了一种用于在光盘上设置波浪式波动凹槽并有选择地改变波动图形的技术。通过利用这些波动的变化对两种或者更多种含义(即不同信息)进行编码,可更有效地提供地址信息。
通过突然地把凹槽的波谷(或者波峰)变成波峰(波谷),在第二种实例中可实现这些波动图形的变化。波动图形中突然改变和逐渐改变之间的坡度差别越大,数据重放期间的信息成分越多,而且越容易检测。但是,需要使用具有相对较宽的频带的激光偏振器,来制造在波动图形中具有设有这种突然变化的凹槽的光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高S/N比,从而在把数据记录在光盘上时,可在最低可能的频带处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
为实现这种目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陡峭上升沿和平缓下降沿的第一波动图形;以及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平缓上升沿和陡峭下降沿的第二波动图形。该第一波动图形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而第二波动图形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其中为偶次谐波的第二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由此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当根据光盘凹槽中的波动图形记录信息时,由包括第一基波和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的波形中形成波动,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偶数。因此,本发明可很容易地相对低频带以有限的形式形成波动图形,同时记录许多信息,并进而还可提高S/N比。
优选地,第一波动图形进一步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表示,而且第二波动图形进一步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表示,其中第二波动图形的都为偶次谐波的第二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波动图形进一步地使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来表示,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偶数而且第二波动图形进一步地由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来表示,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偶数,其中第二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谐波的第二系数对第一基波的第一系数之比的范围从-13.5dB到-10dB。更进一步优选地,该比值范围为从-13.5dB到-12dB。
根据本发明,光盘包括:数据子块,该数据子块包括作为不同信息的光盘的物理地址的地址数据;以及参考子块,该参考子块包括将被用作用于数据子块中的地址数据的解调波形的参考的第一波动图形和第二波动图形中的一个图形。
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的方法,包括步骤:形成具有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一凹槽,该第一波动图形中的一个波动周期具有用于产生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的陡峭上升沿和平缓下降沿;以及形成具有第二波动图形的第二凹槽,该第二波动图形中的一个波动周期具有用于产生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的平缓上升沿和陡峭下降沿,从而使为偶次谐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优选地,形成第一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形成第一波动图形;而形成第二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形成第二波动图形,从而使都为偶次谐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地,用于形成第一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形成第一波动图形,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偶数,而且用于形成第二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形成第二波动图形,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偶数,从而使第二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谐波的第二系数对第一基波的第一系数之比的范围从-13.5dB到-10dB。更进一步优选地,该比值范围为从-13.5dB到-12dB。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所作的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征将会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
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光盘的示意图;
图2为包含波动图形的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用于图形“1”的波动图形的简图;
图3B为用于图形“0”的波动图形的简图;
图4为其系数H2为-15dB的波形简图;
图5为其系数H2为-13.5dB的波形简图;
图6为其系数H2为-12dB的波形简图;
图7为其系数H2为-10dB的波形简图;
图8为其系数H2为-6dB的波形简图;
图9为由第一基波和第2至第4谐波产生的第一波形的简图;
图10为由第一基波和第2至第4谐波产生的第二波形的简图;
图11为用于制作具有波动凹槽的光盘的光盘制作装置的示意简图;
图12为地址格式的实例简图;以及
图13为用于说明MSK调制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光盘10的示意简图。光盘10具有多条螺线或者同心磁道2。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螺线磁道的光盘10。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所示出的磁道2具有非常大的磁道间距,但是实际的磁道间距例如只有0.32微米。每一磁道2被分成许多扇区,这些扇区用作数据记录和重放单元。
磁道2被定义为形成在光盘10表面的凹槽。两条相邻磁道2(凹槽)之间的空隙称作槽脊(land)。从图1可明显看出,每一凹槽形成有被称作波动图形的波形图形。本发明采用不同的波动图形记录扇区地址,这些地址为用于在光盘10上对特定位置进行定位的物理地址。
下面参照图示在图1中的区域20的一部分磁道2,更具体地说明这些波动图形。图2是包含有波动图形22和24的区域20的放大示意图。从图2中可知,槽脊4将磁道2-1和磁道2-2分开。从图中可以理解,波动图形为锯齿形,该锯齿形在磁道两侧(即凹槽2-1和2-2)上具有相同的相位和基本上相同的凹槽宽度。换句话说,凹槽一侧上的图形的波谷和波峰相对地形成在位于凹槽另一侧的图形的波峰和波谷上。通过暴露于垂直于磁道振荡的激光器形成这种图形,并由此可在凹槽的两侧很容易地形成波谷和波峰同步的图形。要说明的是,可只在凹槽一侧,而不是两侧上形成波动图形。
观察图2从左至右可读出,锯齿波动波形包括:波动图形22(图形A),该波动图形22具有相对较陡的上升沿和相对平缓的下降沿;以及波动图形24(图形B),该波动图形24具有相对平缓的上升沿和相对较陡的下降沿。本发明把图形A取作值“1”,把图形B取作值“0”。例如,通过形成37个连续的A图形可记录位值1,而且通过形成37个连续B图形可记录位值0。当读取时,连续地形成图形,以提高S/N比。通过形成由特定间隔物(divider)分开的多组连续图形A或B,可记录由12位组成的地址(例如60字节)。这种特定间隔物例如可以是形成有局部相反的相位的波动图形(图中未示出)。这样就有可能利用预形成在盘上的物理波动结构对光盘进行寻址,以记录地址信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光盘的低频带内形成图形A和B的波动图形。
下面参照图3进一步说明表示值1的图形A(下面称作“图形1”)和表示值0的图形B(下面称作“图形0”)。图3A表示表示用于图形1的波动图形,而图3B表示用于图形0的波动图形。
可采用数学的方法表示用于图形A和B的波动图形。如图3A所示,波动图形1可被表示为时间函数f1(t),其中盘的转动方向为时基方向。如图3所示,时间函数f1(t)上升沿处的坡度基本上为90度,但下降沿的坡度更平缓。可使用三角函数把这种时间函数f1(t)写成傅立叶(Fourier)级数。该傅立叶级数的具体表达式图示在附图3A中,其中sin(w0t)为第一基波,而sin(nw0t)为n次谐波。sin(nw0t)的系数称作傅立叶级数Hn。图3A图示的具体实例为第一基波、第二、第三和第四谐波、以及傅立叶系数H1至H4
波动图形0同样可表示为时间函数f2(t),其中盘的转动方向为时基方向,如图3所示。在此情况下,时间函数f2(t)下降沿处的坡度基本上为90度,但上升沿的坡度相对平缓。也可使用三角函数把这种时间函数f2(t)写成傅立叶级数。该傅立叶级数的具体表达式图示在附图3B中,其中如上所述的那样定义第一基波和n次谐波。图3A图示的具体实例为第一基波、第二、第三和第四谐波、以及傅立叶系数H1至H4
在此作重要说明,时间函数f1(t)和f2(t)的奇数傅立叶级数相等,但偶数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从图示在图3A和3B中的傅立叶级数Hn的组成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如果奇次波的系数相同而偶次波的符号相反,所述波的陡峭和平缓分量将发生互换。如果确定了应用于图形1的时间函数f1(t)的傅立叶级数Hn,也就可以确定图形0的傅立叶级数Hn,还可以检测时间函数f2(t)。
如果确定由时间函数f1(t)和f2(t)限定的波动图形,则可将波动图形用于编码信息。但是,需要将具有宽频带的激光偏振器暴露并从实际的光盘中检测这些图形,在光盘制作过程期间,必须把傅立叶级数验算(check)为非常高的谐波,因此这些波动图形是不实际的。
因此为了确定形成在光盘上的波形函数,有必要确定必须使用何种级数的谐波。考虑到不使用的谐波分量(即圆形)的影响,所使用的谐波的一个或多个系数值可不同于傅立叶函数的这些系数值。还有必要确定需要多大的系数来产生可用于编码信息的波形。同样很明显,当考虑到要使用何种级数的谐波时,应当尽可能减少用于产生谐波的电路和机构。因此,考虑非常多的谐波也是不实际的。
因此,参照使用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的实例、以及使用第一基波和第二至第四谐波的进一步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下面我们来说明对波形中的信息进行编码所需的谐波系数的范围。要说明的是,有可能使用直至第六个谐波、甚至谐波有8个或者更多。使用更多的谐波有可能即便在更突然的变化时也可实现波形,而且由此可优选地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谐波来实现具有所需特性的波形。使用三角函数大致地写出傅立叶级数,由此可使用正弦或余弦函数。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一基波表示为cos(wt)。而n次谐波表示为sin(nwt)。当使用不同于傅立叶级数的系数时,n次谐波的系数表示为Hn。通常:
f=H1cos(wt)+∑Hnsin(nwt)
也就是说,函数f为第一基波与直到n次谐波的所有谐波的和(其中n为大于或第于2的有限整数)。
图4至8表示使用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产生的波形实例。每一图表都示出每一波形的三个周期。水平轴表示相位。该波形的周期为2π。第二谐波的系数H2为以分贝表示的对第一基波的系数H1的比值。通过对图4中的第一和第二行中的两种函数进行比较可知,这两种函数的第二谐波系数H2的符号相反。如果第二谐波系数H2的符号相反,则这两种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也不同。在本发明中,将值1赋值给系数H2为正的波形,并把值0赋值给系数H2为负的波形。
图4示出系数H2为-15dB的波形。由于系数H2相对于系数H1较小,由此看到的主要是第一基波的图形。表示不同信息的波形f41和f42并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可以区分而且检测其区别。虽然可检测波形中的编码信息,但为了更容易检测,优选更大的系数(dB值)。
图5示出系数H2为-13.5dB的波形。随着分贝数的增加,系数H2更接近于系数H1。这样第二谐波的影响就出现在第一基波波形。逐渐变陡的第二谐波的波形开始出现在第一基波的波形中。随着第二谐波幅值的增加,组合波形的幅值也增加,而且使得可更容易检测形成在光盘上的波形。但是,此时波形失真也增加,而且变得更加难于检测。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幅值稍微有所增加,而且基本上没有波形失真。也可以足够地识别出用于对不同信息进行编码的波形中的差别。由此可将信息赋于波形。
图6表示系数H2为-12dB的波形,而图7表示系数H2为-10dB的实例。在每种这些情况下,波形失真并不是什么问题,很容易区别每一波形中的陡峭坡和平缓坡,而且波形的差别足够对不同信息进行编码。因此这种波形可用于对信息进行编码。
图8示出系数H2为-6dB的波形。失真很明显,但仍然有可能检测出来。要说明的是,如果系数H2为0dB,也就是说,如果H1=H2,即便波形失真更加明显,也有可能检测出来。
这些实例表明,从波形检测方面来说,优选系数H2为-6dB或者更低,即H2/H1<1/2。进一步地,优选系数H2的范围为-13.5dB至-10dB。更加优选地,系数H2的范围为-13.5dB至-12dB。在这种范围内,波形幅值足够高,失真足够低,而且可足够检测波形的差别。因此,可使用光盘上的波动图形对地址信息进行编码。
下面在图9中示出由第一基波和第二至第四谐波产生的第一种类型的波形,之后在图10中示出由第一基波和第二至第四谐波产生的第二种类型的波形。第一种类型用于第四谐波,以强调波形的平缓度。第二种类型用于第四谐波,以强调陡峭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通过调制n次谐波的系数Hn可得到所需的图形。
图11是用于制造具有波动凹槽的光盘的光盘制造装置110的示意简图。光盘制造装置110具有波形发生器112、开关113、极性反向单元114、加法器116、低通滤波器118和光度头120。
波形发生器112具有用于产生第一基波的第一基波产生单元112-1、以及用于产生第二至n次谐波(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n次谐波产生单元112-n。在图8所示的实例中,n=8。每一单元112-n输出作用于此的n次多种频率。例如,第一基波产生单元112-1产生并输出第一基波,即H1cos(wt),而n次谐波产生单元112-n产生Hnsin(nwt)。
开关113连接到n次谐波产生单元112-n(其中n为偶数)。开关113根据记录数据(即地址数据)的位值0或1切换信号通道。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开关113对于0位通过极性反向单元114选择信号通道,并对于1位选择直接连接到加法器116的信号通道。信号通道的选择总是同步地进行。
针对每一n次谐波产生单元112-n(其中n为偶数)提供极性反向单元114,而且每一极性反向单元114连接到相应的开关113。图11输出了四个极性反向单元114-2、114-4、114-6和114-8。极性反向单元114-2至114-8通过开关113分别连接到相应偶数谐波发生器112-2至112-8的输出端,而且对输出的谐波极性进行反向。此处所用的“对极性进行反向”是指对信号的正和负符号进行反向。这种过程等于对偶数谐波的系数变负。通过对相位移项半个周期,或者采用其它方法,对正和负值的实际波形进行反向,从而对极性进行反向。
来自于奇次谐波产生单元,即第一基波产生单元112-1、以及第三、第五和第七谐波单元112-3、112-5和112-7的输出,来自于偶次谐波产生单元的输出,以及从极性反向单元114输出的极性已反向的偶次谐波被输入加法器116。加法器116随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相加。这种过程也称作信号合成。加法器116的输出沿信号通道L被输入低通滤波器118。向下流向通道L的信号f表示为f=H1cos(wt)+Hnsin(nwt)。更具体地说,如果n=2,则=H1cos(wt)+H2sin(2wt)。
低通滤波器118在高于n次谐波的频率处滤除无关的频率成分(噪声),并使包含n次谐波频率的低频波通过。低通滤波器118的输出,即信号f施加到用于向光盘10发射激光的光度头120。光盘10的表面镜面抛光而且涂覆有光致抗蚀剂。通过垂直于磁道驱动光度头120并在转动光盘10的同时发射激光,在光盘10上形成波动凹槽。由图11所示的实例形成的波动凹槽是由第一基波和第二至第八谐波组成的相对低频的波动。
由此可制得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光盘10。要说明的是,利用直到8次的谐波说明了这种光盘制造装置110。很明显,如果只使用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则可省略谐波发生器112-2至112-8和极性反向单元114-4、114-6和114-8。可根据需要确定使用何种级数的谐波,并不使用何种级数的谐波。
进一步要说明的是,可使用实际的电路执行加法器116之前的过程,或者可利用计算机计算由加法器输出的信号f,从而只使用电路产生信号f。重要的是信号f=H1cos(wt)+Hnsin(nwt)通过信号通道L。
下面具体说明使用不同波动图形怎样对地址信息进行编码。图12表示一种实例性地址格式,从而利用诸如“101010…1010”之类的60位地址码表示可寻址区。沿光盘上的螺线磁道形成寻址区。
当由一个地址表示的寻址区被分成83个子块时,向下图示在表左侧的序号0至82是子块的序号(例如,下面表示的为第10个子块)。采用CLV(固定线速度)记录方法把子块顺序地记录到盘上。沿该表顶部的序号0至55表示周期数(例如,下面表示的为第10个波动),其中一个周期为上述波动图形的其中一个周期。要说明的是,为避免重复,省略了表的一部分。
一个子块包含56个波动,即第0个至第55个波动。每个子块的第1至第3个波动记录由符号a、b、c表示的特定波动图形,其中a表示图形cos(1.5w),b表示图形-cos(1.0w),而c表示图形-cos(1.5w)。有采用MSK(最小偏移键控法)调谐方法调谐的图形。由于特定图形每56个周期出现,因此盘阅读器可确定在盘上的当前读取位置(波动序号)。要说明的是,利用MSK调谐标记标识的特定调谐用作位同步,并由此还称作“位同步图形”。要说明的是,图12的表中的空格表示载波信号cos(1.0wt)波动图形。
把特定的函数预指定到每一子块。每一子块的函数表示在图12中的每一子块序号右部的列中。“Mono”表示不存在数据或者地址同步信号的单调子块。“Sync”表示用于检测地址同步信号的同步子块。“1”表示包含数据值“1”的子块,而“0”表示值“0”。“Ref”表示用作参考的参考子块,该参考用于解调其后形成的数据子块中的特定寻址数据波形。
从图中可以获知,单调子块和同步子块在第一个7个子块中交替,而且参考子块仅设置在第8个子块中。另外,单调子块在每4个数据子块之后插入。
下面进一步说明同步子块。除记录到第1至第3个波动的MSK调制的图形之外,同步子块还包括根据子块序号记录到不同波动序号的MSK调制的图形,从而使每个同步子块图形都是唯一的。例如,在第1同步子块中,由符号a、b、c表示的特定波动图形记录到第16至第18和第26至第28个波动。这些相同的波动图形记录到第3个同步子块中的第18至20和第28至30个波动,记录到第5个同步子块(图中未示出)中的第20至22和第30至32个波动,还记录到第7个同步子块中的第22至24和第32至34个波动。从而能够通过检测这些寻址同步序号而进行同步寻址。光盘阅读器可通过识别特定图形出现的位置而确定盘上的当前读取位置(即子块序号)。位数据可被检测,而且有可能根据写到参考子块(下面进一步说明)的图形,利用地址同步信号进行地址解码。
下面说明数据子块(0或1)。利用由f=H1cos(wt)+∑Hnsin(nwt)(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有限整数)定义的MSK调制的波动图形和锯齿波动图形,把值0或1写到每一数据子块。如上所述,利用在能够足够表达地址信息的范围内的系数形成这种锯齿波动图形。
下面更具体地说明数据子块。MSK调制的图形根据在此形成图形的波动序号识别值0或1。锯齿图形的形状表示0或1。更具体地说,在“1”数据子块中,MSK调制的图形a,b,c形成在第12至14个波动处,“1”锯齿图形(图3A)形成在第18至54波动处。在“0“数据子块中,MSK调制的图形a,b,c形成在第14至16个波动处,而“0”锯齿图形(图3B)形成在第18至54波动处。因此光盘读取器利用MSK调制的图形或锯齿波动图形,检测被记录到数据子块的位数据。通过采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相同的信息,如果另一方法失灵则可采用一种方法读取信息,而且读取过程更可靠。这样读取误差就非常低,而且可提高读取精度。
下面说明参考子块(Ref)。在数据子块中,更确切地说,参考子块是用于校正形成于第18至54的波动处的波动图形中偶次载波的相位偏移。在这种优选实施例中,0波动图形写入参考子块的第14至54的波动处,但可以使用1波动图形。下面说明为什么使用参考子块的理由。
如上所述,采用CLV记录方案记录记录子块,因此形成数据子块的两个相邻磁道上的波动波形的相位关系不是固定的。因此波动波形由于相邻磁道之间的交扰而经受固定的相变干扰。具有叠加在载波波动上的偶次谐波的锯齿波的第一基波(载波分量)和偶次谐波(偶次载波分量)受到相位干扰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在第一基波和偶次谐波之间产生相位偏移。本发明检测与从载波分量产生的时钟信号同步的地址信息。光盘读取器利用由时钟信号产生的偶次谐波载波信号的多频波形检测值,根据地址信息,通过检测所包括的偶次谐波信号的相位反向情况,而确定地址信息。如果偶次谐波信号的相位由于相邻磁道的交扰而偏移,就不可能精确地检测相位反向情况。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子块(Ref),并使用这种参考子块(Ref)预先检测由于交扰而产生的相位偏移。当检测偶次谐波分量的相位反向情况时,所检测的相位偏移可用于进行补偿。更具体地说,利用例如在PLL(相位锁定环路)中的相位补偿器,检测从具体图形(例如具有叠加有等于0位的相位关系的偶次谐波的图形)提取的偶次谐波和与载波波动同步的相同频率的偶次载波信号之间的相差。之后,根据所检测的相差,对偶次载波信号的相位进行校正。这样就可消除由于相邻磁道的交扰而产生的相位偏移。
下面说明MSK调制情况。图13用于说明MSK调制情况。图13中“数据波形”表示具有等于两个波动周期的高电平周期的值“1”。随后对这种数据值进行不同的编码,并转换成预编码数据。预编码数据表示在一个波动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的“1”。之后,把预编码数据进行MSK调制,以产生MSK数据流。当预编码数据为0时,MSK数据流包含载波信号cos1.0w(或者-cos1.0w)(即图12中的图形b),而当预编码数据为“1”时,信号1.5倍于载波信号的频率(cos1.5w(或者-cos1.5w))(即图12中的图形a和c)。如果读/写通道的通道长度为1ch,则如图13所示载波信号周期为69ch。产生的MSK数据流记录到特定的波动序号位置,而且根据作为同步序号或者0或1信号的位置进行检测。
要说明的是,上面参照锯齿信号对波动进行了说明,但很明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使用能够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任何波形。
本发明还说明了在盘的凹陷的凹槽中形成波动信号,但是也可明显看出,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槽并不凹陷的那种类型的盘,而且可实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包括:
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陡峭的上升沿和平缓的下降沿的第一波动图形;
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具有其一个波动周期具有平缓的上升沿和陡峭的下降沿的第二波动图形;
其中该第一波动图形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以及
第二波动图形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其中为偶次谐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其中第一波动图形进一步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表示;而且
第二波动图形进一步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表示,其中都为偶次谐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其特征在于:
第一波动图形进一步使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来表示,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有限偶数;而且
第二波动图形进一步由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来表示,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有限偶数,第二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其中第二谐波的第二系数对第一基波的第一系数之比的范围从-13.5dB到-10d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其中所述比值范围为从-13.5dB到-12dB。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包括:
数据子块,该数据子块包括作为不同信息的光盘的物理地址的地址数据;以及
参考子块,该参考子块包括将被用作用于数据子块中的地址数据的解调波形的参考的第一波动图形和第二波动图形中的一个图形。
7.一种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的方法,包括步骤:
形成具有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的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一凹槽,其中的一个波动周期具有陡峭上升沿和平缓下降沿;以及
形成具有由傅立叶级数的第一基波和第二谐波表示的第二波动图形的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波动周期具有平缓上升沿和陡峭下降沿,从而使为偶次谐波的所述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一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形成所述第一波动图形;以及
形成第二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第三谐波和第四谐波形成所述第二波动图形,从而使都为偶次谐波的第二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第二谐波和第四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方法,其中用于形成第一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形成所述第一波动图形,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有限偶数;而且
用于形成第二凹槽的步骤进一步利用傅立叶级数的直到n次谐波的谐波形成所述第二波动图形,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有限偶数,从而使第二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与第一波动图形的偶次谐波的傅立叶级数符号相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方法,其中第二谐波的第二系数对第一基波的第一系数之比的范围从-13.5dB到-10dB。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造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比值范围为从-13.5dB到-12dB。
CNB028199189A 2001-10-16 2002-10-16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95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18381A JP4068330B2 (ja) 2001-10-16 2001-10-16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8381/2001 2001-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939A CN1610939A (zh) 2005-04-27
CN1279521C true CN1279521C (zh) 2006-10-11

Family

ID=1913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9918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9521C (zh) 2001-10-16 2002-10-16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7167438B2 (zh)
EP (1) EP1438717B8 (zh)
JP (1) JP4068330B2 (zh)
KR (1) KR100894941B1 (zh)
CN (1) CN1279521C (zh)
AT (1) ATE315824T1 (zh)
BR (1) BRPI0213330B1 (zh)
CA (1) CA2460763C (zh)
DE (1) DE60208708T8 (zh)
HU (1) HU225436B1 (zh)
MX (1) MXPA04003193A (zh)
PL (1) PL204556B1 (zh)
WO (1) WO2003034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9720C (zh) * 2000-08-31 2008-10-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和物理地址格式
JP4121265B2 (ja) * 2001-10-16 2008-07-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1229782C (zh) * 2001-11-21 2005-11-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方法和装置
EP1486957A1 (de) * 2003-06-12 2004-12-15 Maiworm & Dr. Bosien Grundstücks GbR Datenträger des beschreibbaren, optisch auslesbaren Typs mit einer Servospu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Servospur
JP4114605B2 (ja) * 2003-12-24 2008-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70211615A1 (en) * 2004-04-26 2007-09-13 Hiromichi Ishibashi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DE602005024811D1 (de) 2004-07-12 2010-12-30 Panasonic Corp Informationsaufzeichnungsmedium, integrierte schaltung, aufzeichnungs-/wiedergabeeinrichtung, computerprogramm und verfahren zum aufzeichnen/wiedergeben von informationen
EP2031592A1 (en) * 2007-08-30 2009-03-04 DTR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able DVDs
JP5069261B2 (ja) * 2009-02-16 2012-1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情報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173A (ja) * 1993-06-28 1995-01-1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媒体及びその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JP2000137930A (ja) * 1997-03-27 2000-05-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光再生装置
EP0939398B1 (en) * 1998-02-26 2008-01-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record carrier with wobbled grooves that permit recording on the grooves and land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record carrier,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such a record carrier
EP1040472A1 (en) 1998-08-04 2000-10-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disc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the optical disc
BR0113613A (pt) * 2000-09-01 2003-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io de disco ótico, tocador de disco ótico e gravad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204556B1 (pl) 2010-01-29
DE60208708D1 (de) 2006-04-06
EP1438717B1 (en) 2006-01-11
MXPA04003193A (es) 2005-12-12
DE60208708T2 (de) 2006-08-24
ATE315824T1 (de) 2006-02-15
HU225436B1 (hu) 2006-12-28
PL368679A1 (en) 2005-04-04
JP4068330B2 (ja) 2008-03-26
CA2460763A1 (en) 2003-04-24
EP1438717B8 (en) 2007-10-10
US7167438B2 (en) 2007-01-23
BR0213330A (pt) 2004-10-13
CN1610939A (zh) 2005-04-27
EP1438717A1 (en) 2004-07-21
HUP0401650A2 (en) 2004-11-29
CA2460763C (en) 2012-02-07
JP2003123320A (ja) 2003-04-25
KR100894941B1 (ko) 2009-04-27
KR20040062563A (ko) 2004-07-07
BRPI0213330B1 (pt) 2015-09-08
WO2003034415A1 (en) 2003-04-24
DE60208708T8 (de) 2007-10-31
US20050058056A1 (en) 2005-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66C (zh) 记录首标信号,再现首标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644119B2 (en) Record carrier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CN1144188C (zh) 标识数据寻址方法、摆动地址编码电路及检测方法和电路
RU2003117433A (ru) Дисковод для носител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форме диск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иска
CN1279521C (zh) 使用波动图形记录不同信息的光盘及制造方法
EP2402950A3 (en)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cutting apparatus for same, and disc drive
CA2430904A1 (en)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disc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isc
CN1139920C (zh) 标识数据寻址方法、摆动地址编码电路及检测方法和电路
CN1203471C (zh) 使用了盘状存储媒体的跟踪方法和地址重放方法
CN1013319B (zh) 光盘
CN100341051C (zh) 记录摆动信号的光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381043A (zh) 信息载体和扫描该信息载体的装置
CN1276596A (zh) 光盘记录方法和装置、光盘及光盘再现装置
CN1193369C (zh) 在光盘上记录子信息的方法
CN1108013C (zh) 调制记录方法,重放方法及装置,记录和重放方法及装置
CN1125563C (zh) 数据记录方法
CN1168074C (zh) 对光盘进行逻辑分区的方法
CN1253861C (zh)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以及信息记录/重放方法
RU2003133983A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CN1679087A (zh)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以及将信息记录在该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和/或从该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再现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7054247B2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with wobbled groove having wobble period based on multi-frequency shift keying
CN1271614C (zh) 光盘抖动信号的解调方法及其装置
KR20040071676A (ko) 광 디스크 매체, 데이터 기록방법, 및 데이터 기록장치
KR20040099944A (ko) 디스크 트랙 성형에 의해 부가 정보가 기록된 디스크형기록 매체와, 이를 위한 디스크 트랙 성형 방법, 및 이를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JP2003223762A (ja) 符号化復号方法、記憶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8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aft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entee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