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8866C -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点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点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8866C
CN1278866C CNB011121238A CN01112123A CN1278866C CN 1278866 C CN1278866 C CN 1278866C CN B011121238 A CNB011121238 A CN B011121238A CN 01112123 A CN01112123 A CN 01112123A CN 1278866 C CN1278866 C CN 12788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af spring
recess
paper
print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21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0926A (zh
Inventor
小林修
德永晴彦
伊藤清志
伊藤正行
薮亮辅
古川重信
三浦广司
田崎勋
滨场圭二郎
川村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0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0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88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88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2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2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ballistic, e.g. using solid balls or pel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2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2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print wires
    • B41J2/235Print head assemblies
    • B41J2/245Print head assemblies line print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2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2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print wires
    • B41J2/235Print head assemblies
    • B41J2/25Print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2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2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print wires
    • B41J2/27Actuators for print wires
    • B41J2/28Actuators for print wires of spring charge type, i.e. with mechanical power under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Landscapes

  • Impac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在这种具有于前端部设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板簧和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销构件冲打沿规定方向输送的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所构成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中,其特征在于,销构件由固定于板簧上的保持台、和保持于该保持台上并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相接触的球形冲打体构成。

Description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 以及点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具备该打印头的点式打印机、以及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由通过色带在用纸上给予机械冲击来进行印制的冲击式打印机已得到普及。在冲击式打印机中,有将活字原样打入的活字方式、和将文字与图形等以点(像素)集合表现的点阵方式。
图11是表示点阵方式冲击打印机、即点式打印机的打印头及其近旁的概略模式图。在该打印机上,夹着色带3相对着可自由转动被支承着的压纸辊1配设打印头2。色带3从色带盒4供给。在压纸辊1与色带3之间,可插入用纸C。用纸C,靠压纸辊1的转动,沿图11中的上下方向(以下叫“Y”向)被输送。另外,打印头2连同色带盒4一起沿与用纸输送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以下叫“X”向)由图中未示出的步进马达驱动可往复运动。
如图12所示,该打印头2具有多个用于冲打用纸C与色带3的销50,各销50固定于可弹性变形的板簧6上。销50由棒状超硬金属丝做成,比如直径约0.2mm,长约3mm左右。销50的基端比如用银焊固定于板簧6上。
如图13所示,板簧6从平板状基体部8的一端面8a延伸出多个、在X方向并列设置。在设于板簧6的多个销50之中的相邻两个销50,在Y向离开相当于印刷析像度的间距。
如图12所示,上述基体部8支承于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以螺栓安装于第二支架12上。第二支架12通过永久磁铁24支承第三支架13。在第三支架13上卷绕着对应于各板簧6的多个线圈14。另外,第三支架13,其一端部13a与板簧6相对地配置。而且在图中,28是用于卷绕线圈14的线圈骨架,30是用于在线圈14中流过电流的印刷电路板,31是连接端子,33是散热风扇。
如这样构成,在永久磁铁24、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板簧6、和第三支架13中构成磁性回路;板簧6通常由永久磁铁24的吸引力弹性挠起,成为与第三支架13的一端13a相接触状、或离开微小间隙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基于从印刷电路板30来的控制信号在线圈14中有选择性的流过电流,抵消了作用于板簧6(它对应于选定的线圈14)的永久磁铁24产生的吸引力。这样,板簧6即由其弹性回复力向压纸辊1一侧突发地位移,销50通过色带3冲打用纸C。其结果,色带3上的冲打处的油墨附着于用纸C上,进行了印刷。
如上所述,相邻两销50,在Y向离开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间距,这种情况下,如销50是12个,在打印头2沿X向单行线移动情况下,在用纸C上,在Y向12个点区域被打印,由此,可望提高印刷效率。
但是,在上述点阵式打印机中,可以用例如160dpi(每英寸点数)或180dpi的析像度来进行印刷。通常,在X向由对打印头2进行移动控制,可以以上述印刷析像度进行印刷。另一方面,由于在Y向销50以对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离开设置,为实现上述印刷析像度,必须提高销50设置位置精度。即,必须将销50相对板簧6进行高精度定位。
在现有打印头2中,是将规定长度的微细超硬金属丝对板簧6基本成直角地焊装来设销50。如依这种方法,将销50相对板簧6高精度安装成了困难。由这种方法,有关各销50安装位置,在X向也好在Y向也好都要提高精度,在操作性上有问题,为此要花费很多作业时间。另外,一般上述超硬金属丝比较昂贵,现用的销50,成了增加零件成本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在上述事实基础上构思出来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可以对板簧更精确定位的销构件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具备该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的点式打印机、和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手段。
由本发明第一方案所提供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具有前端部设置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弹簧、和使该板簧向规定方向瞬间位移的位移装置,由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销构件冲打在规定输送方向输送的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而构成,其特征在于,销构件由固定于板簧上的保持台、和保持于保持台并接触油墨供给构件的球形冲打体构成。
最好是在保持台前端面形成凹部,在凹部内面固定球形冲打体。更好一点是凹部内面形成为圆锥形等锥形状。
如依这种构成,由于用于冲打用纸与色带的销构件由球体与保持它的保持台构成,在保持台上形成的凹部内面上固定着球形冲打体,因此可确实地特定冲打用纸等的冲打体位置。这时,由于在保持台的前端面上,例如由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等在比较精确的位置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固定的球体也可高精度被定位。因此,可将球体对板簧的相对位置设定于所望的位置,可在用纸上的正确位置形成点。
如依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板簧沿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各凹部,在每个板簧上,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在用纸输送方向错动规定长度形成。
如依这样构成,由于固定着球形冲打体的凹部很容易地形成于适当位置,在每个板簧上,在保持台前端面使凹部错动规定长度形成凹部。因此,固定于凹部的球形冲打体也可以随其错动规定长度配置,由此,可使各球形冲打体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冲打用纸等。
最好将球形冲打体直径做成0.3~0.4mm。
由本发明第二方案提供的打印头,具有在前端部设置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板簧、和使该板簧向规定方向瞬间位移的位移装置,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销构件冲打到沿纵向输送的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销构件由固定于板簧上并在前端面形成凹部的保持台、和保持于该保持台凹部的冲打体构成;冲打体具有切去球形构件一部分的形式。
最好是,凹部内面形成为锥状。
如依这样构成,由于在保持台形成的凹部内面固定冲打体,可确实地特定冲打体位置,而且,例如由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等比较精确地切去球形构件一部分来形成冲打体,故可将冲打用纸等的冲打点高精度定位。因此,可在用纸的正确位置形成点。
另外,如依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沿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板簧;各冲打体,以每一板簧冲打体的与油墨供给构件的接触部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沿用纸输送方向错动规定长度的方式切去其一部分。
如这样构成,可通过切除冲打体形成与油墨供给构件的接触部。由此,在每一板簧上,由于可错动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故可将各冲打体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冲打到用纸等上。另外,对于冲打体来说,由于例如用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直接切除球形构件,故可更进一步提高冲打体的冲打点位置精度。
最好是,切去一部分之前的球形构件的直径做成0.6~0.8mm。
由本发明第三个侧面所提供的点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由本发明第一方案所提供的打印头;如采用该点式打印机,可以起到与本发明第一与第二个方案的打印头同样的作用效果。
由本发明第四方案所提供的点式打印机打印头制造方法,是在可弹性变形板簧前端部具有销构件、使该板簧向规定方向瞬间位移、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销构件冲打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而构成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销构件的制作中,具有在板簧前端部安装保持台后、在保持台前端面的特定位置形成凹部的工序,和在保持台前端面上形成的凹部中固定球形构件的工序。
如依上述制造方法,由于凹部的形成可在将保持台安装于板簧之后进行,例如在制作印刷析像度不同的打印头的情况下,直到保持台安装于板簧上的制作可以以相同工序进行。另外,由于凹部例如可以由精密机械加工装置高精度制成,故不特别需要保持台相对板簧的安装精度。因此,可有效进行制作作业。另外,在制作印刷析像度不同的打印头时,可使用通用零件,故可抑制零件成本增高。
另外,在销构件制作中,也可以使用具有如下三工序的方法;将前端面上形成凹部的保持台安装于板簧前端部的工序;在保持台前端面形成的凹部中固定球形构件的工序,以及切削球形构件一部分形成具有与油墨供给构件的接触部的冲打体的工序。或者也可以,由具有在板簧前端部安装保持台后、在保持台前端面形成凹部的工序代替,将前端面上形成凹部的保持台安装于板簧前端部的工序。
如依上述制作方法,由于可在将保持台安装于板簧上之后进行切削球形构件的作业,比如在制作印刷析像度不同的打印头时,可以以相同工序进行直至将保持台安装于板簧上的制作。因此,可高效率地进行制作作业。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与优点,可以参照附图由以下的详细说明得到进一步了解。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的概略构成图;图2表示板簧与基体部,(a)是平面图,(b)是(a)的B-B向视图;图3是第三支架立体图;图4是表示球体固定于保持台凹部中的状态之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保持台凹部与固定于该凹部的球体、和与其相邻的保持台凹部、固定于该凹部的球体之相对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保持台安装于板簧状态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在前端面形成凹部的保持台与固定于该保持台的球体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头之切去一部分的球体和保持该球体的保持台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在前端面形成凹部的保持台与固定于该保持台的球体之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切去一部分球体、和与其相邻的切去一部分的球体相对关系的图;图11是表示点式打印机打印头及其近旁的概略立体图;图12是现有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概略构成图;图13是表示现有板簧与基体部,(a)是平面图,(b)是(a)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申请发明之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点式打印机的打印头及其近旁的概略构成图。在该点式打印机中,与现有的点式打印机一样,如图11所示,与可转动支承着的压纸辊1相对地配置着打印头2。在打印头2的近旁,围着它设置了色带盒4。色带盒4可依次向打印头2的压纸辊1一侧供给色带3。在压纸辊1与色带3间可插入用纸C,该用纸C借助压纸辊1的转动按图1中的上下方向即Y方向被输送。另外,由图中未示出的步进马达可使打印头2与色带盒4沿与用纸C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即X方向往复移动。
如图1所示,打印头2由多个销构件5、多个板簧6与位移机构7构成;其中多个销构件5用于以点单位对着用纸C与色带3进行冲打,多个板簧6支承销构件5,位移机构7用于瞬间位移这些板簧。
板簧6,比如由SK材料等的硬质碳素工具钢钢材构成,如图2所示,它可弹性变形地从大致平板状的基体部8的第一缘部8a延设。在本实施例中,板簧6设有12片,各板簧6相对于基体部8等间隔(例如节距4.445mm)设置。基体部8的第一缘部8a相对于与其相对的第二缘部8d稍有倾斜,从第二缘部8d到各板簧6的前端部之长度依次不同。在基体部8上分别形成安装孔8b、8c。
如图1所示,位移机构7由支承延设上述板簧6的基体部8的第一支架11、支承永久磁铁的第二支架12、对板簧6作用磁性的第三支架(线圈支架)13、和设于第三支架13上的多个线圈14所构成。
第一支架11由大致成平板状的磁性体构成,在大致平行于用纸C的输送方向即平行于Y方向配置。第一支架11,在打印头内部侧表面具有凹陷部16,与该凹陷部16相邻形成了窗部17。上述板簧6配置成:整体沿着凹陷部16,且销构件5的一部分可穿过窗部17可冲打色带3与用纸C。第一支架11与基体部8一起由螺栓18固结于第二支架12上。
第二支架12,和第一支架11一样也是由磁性体构成,它具有沿第一支架11表面延伸的安装面部20、从该安装面部20一端相对安装面部20倾斜延伸的倾斜面部21、和从倾斜面部21一端沿与安装面部20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水平面部22。在第二支架12的水平面部22上面,通过永久磁铁24设置第三支架13。
第三支架13与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一样,由磁性体构成。如图3所示,它由平板状基座部26、和对应于各板簧6从基座部26一端面26a成梳齿状延伸的多个突起部27构成。第三支架13配置成:其基座部26下面与永久磁铁24接触,同时各突起部27前端部27a的一部分可接触板簧6。在各突起部27上,如图1所示,对应于各板簧6的线圈14通过线圈骨架28被卷绕着。
线圈14两端,电气连接于形成用于在线圈4中流过电流的电气回路的印刷电路板30。在印刷电路板30上配置着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和用于给与和发送外部信号的端子31。在印刷电路板30上通过垫32安装着散热风扇33。由散热风扇33使线圈14中蓄积的热量散出,其一部分接触线圈14且由粘结剂固定于线圈14上。
如依上述构成,由永久磁铁24、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板簧6以及第三支架13形成了磁性回路。即,板簧6,在通常状态下由永久磁铁24的吸引力向第三支架13方向弹性挠曲,板簧6的背面、即不设销构件5的一面接触突起部27的前端部27a,或保持离开规定间隔(下边把这种状态叫做“回位状态”)。
从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向印刷电路板30送去控制信号时,印刷电路板30即有选择地在某一线圈14中流过电流。由此,在对应于流过电流的线圈14的板簧6上作用的磁铁吸引力被抵消。结果,板簧6即解除回复状态,依靠弹性恢复力,瞬间向用纸C位移,冲打用纸C与色带3。由此,在对应于色带3上的冲打处的油墨附着于用纸C,在用纸C上完成了点式打印。
其次,来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特征部分的销构件5。设于板簧6的前端部6a上的销构件5,如图4所示,由安装于板簧6上的保持台36、与保持于该保持台36上并与色带3相接触的冲打体35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冲打体为球形。保持台36和板簧6一样比如由SK等硬质碳素工具钢钢材构成,具有切削前端部的大致圆锥形。保持台36,其基端固定于板簧6上,在相对板簧6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
在保持台36的前端部36a上形成了大致成圆锥状的凹部37。凹部37,其内面37a做成锥形,以便可很容易地固定具有规定大小的球形冲打体35,其张开角度A设定约为90°~120°。该凹部37,比如由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精密加工而成。
球形冲打体35,比如可由94%的碳化钨与6%的钴材料组成的廉价超硬滚珠,其直径约为0.3~0.4mm,最好采用0.4mm。
在上述保持台36的凹部37上,在其内面37a的一部分固定着球形冲打体35。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成为销构件5的相对用纸C等的冲打点,球形冲打体35,其顶部35a从凹部37突出来地固定于内面37a。
这样,由于用于冲打用纸C与色带3的销构件5由球形冲打体35与保持它的保持台36所构成,在形成于保持台36的凹部37内面37a固定着球形冲打体35,可以特别可靠地特定冲打色带3等的球形冲打体35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在保持台36的前端面36a,凹部37比如可形成于由加工中心等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精密加工出来的位置,故可将球形冲打体35进行高精度定位。因此,可将球形冲打体相对板簧6的相对位置设于希望的位置,可在用纸C上的正确位置形成打点。
保持台36的前端面36a上形成的凹部37,如图5所示,在对相邻保持台36的凹部37在Y向错开规定长度位置形成。上述规定长度,对应于Y向的印刷析像度的点距P。因此,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的位置为仅与相邻球形冲打体35顶部35a的位置在Y向错开一个点距P。
例如,在将打印头2以160dpi(字节)的印刷析像度使用的情况下,点距P由25.4mm(1英寸)/160求得,约为0.1588mm。从而,为了设定印刷析像度为160dpi,使同一形状的凹部37相对相邻保持台36前端面36a沿Y向移动0.1588mm形成,可在各凹部37上安装同一形状的球形冲打体35。
这样,由于凹部37相对保持台36的平坦前端面36a、比如可由加工中心的精密机械加工装置形成,可形成在比较精确的适当位置。因此,在各保持台36的前端面36a中,凹部37可精确移位地被形成,可将配设于凹部37的各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对应每个板簧6错动规定长度。结果,在点式打印机动作时,各球形冲打体35可以以高精度的点距冲打用纸C等,可望提高印刷质量。
而且,在保持台36的前端面36a上,也可以代替形成于其上面的上述凹部37,来形成与球形冲打体35的直径大致相同直径的半球形凹部,或者也可以形成具有与球形冲打体35的直径大致相同的一边的略成长方形的凹部。这样,关于设在保持台36前端面36a的凹部37的形状,只要是能固定球形冲打体35,且能使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突出出来的形状就行,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限定。
下边来说明上述销构件5对板簧6的安装方法及凹部37的形成方法。首先,将前端面36a还未加工的保持台36铆固于各板簧6的前端部6a。详而言之,如图6所示,在形成于板簧6前端部6a的、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安装孔6b中插入形成于保持台36的基端的安装部36b,借对安装部36b前端铆固,可将保持台36固定于板簧6上。
其次,在保持台36的前端面36a上由加工中心等的精密机械加工装置加工出凹部37。这时,凹部37以固定于其上的球形冲打体35顶部35a在与其相邻的球形冲打体35顶部35a在Y向仅错动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P那样来形成。
具体而言,在基体部8上的比如安装孔8b中心点,设定基准点Q(参照图2)。基于该基准点Q,设定比如处于最左端的板簧6保持台36前端面36a的凹部37的形成位置;这样在被设定的形成位置形成凹部37。
接下来,设定该板簧6的右邻侧板簧6的凹部37形成位置。具体来说,如上所述,在印刷析像度为160dpi的情况下,各凹部37的形成位置设定为与相邻板簧6的凹部37形成位置在Y向相差约为0.1588mm。据此,在相邻保持台36前端部36a上形成凹部37。这样,直到处于右端的板簧6,错开形成位置地形成凹部37。且在X方向的凹部37的形成位置,使其与各板簧6的形成节距相一致,例如每隔4.445mm形成凹部。
而后,如图7所示,将球形冲打体35分别载置于各保持台36的凹部37中,例如用电阻焊的方法将球形冲打体35固定于各保持台36上。
这样,如要在各保持台36上沿Y向错开形成凹部37的话,可和对应于印刷析像度的总距P相一致地配置各球形冲打体35。因此,由图中未示出的步进马达驱动,打印头2沿X方向单向移动,在Y向即有12个点打印。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很容易地由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等将固定着球形冲打体35的凹部37形成于适当位置,在相邻保持台36前端面36a上可精确错开地形成凹部37。从而,比如以不同的印刷析像度制作该打印头2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对应于其印刷析像度。例如,在使印刷析像度成180dpi使用的情况下,由25.4mm(1英寸)/180求得点距约为0.1411mm。各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和相邻球形冲打体35的顶部35a错开约0.1411mm地形成各凹部37。
另外,由于凹部37的形成,可在将保持台36安装于板簧6上之后进行,即使印刷析像度不同,也可以以相同的工序进行直到将保持台36安装到板簧6上的制作。而保持台36相对板簧6的安装精度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制作作业。另外,即使印刷析像度不同,也可以使用通过零件,可抑制零件成本的提高。
而且,在图2上,由于各板簧6从基体部8的倾斜第一缘部8a延伸出来,保持台36Y向的位置实际上是错开的;但作为各保持台36,在其前端面36a的Y向长度是在凹部37的Y向错动容许程度长的使用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基体部8的第一缘部8a相对第二缘部8d不倾斜地形成。如这样,就有着板簧6单体容易成形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销构件40的剖面图。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销构件40由固定于板簧6且在前端面上形成凹部37的保持台36、和保持于该保持台36的凹部37中的冲打体41所构成。本实施例的冲打体41,具有切削球体一部分的形式。具体而言,冲打体41,原本为球体,切出上半部的周面41a,上半部成为具有弯曲的大致山形;而后,在冲打体41顶部41b近旁,以取齐各板簧6上的冲打体41高度为目的沿水平方向切削,形成切削面41c。该切削面41c成为相对色带3的接触部。关于其他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
在此再说明一下冲打体41对保持台36的安装方法与冲打体41的切削方法。如图9所示,在各板簧6的前端部6a铆固着保持台36。而后,在保持台36前端部36a上,由加工中心等的精密机械加工装置加工出凹部37。这时,关于凹部37的形成位置,并不要求像第一实施例凹部37形成位置那样严格的精度,而且也可以,在保持台36的前端部36a上形成了凹部37之后,将保持台36铆固于板簧6上。
而后,将成为冲打体的球形构件41载置于凹部37,比如以电阻焊等方法将该球形构件41固定于保持台36上。由于球形构件41在后面的工序中进行切削,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球体相比,其直径要大些,例如最好使用0.6~0.8mm,最合适为0.6mm左右。
在安装到保持台36之后,如图8所示,将球形构件41上半部表面41a使用比如具有金刚石砂轮的切削刀具的精密机械加工装置进行切削。这时,大致成山形部分的直径D,约为0.2mm。而后,为取齐各板簧6上的各球体高度沿水平方向切削冲打体41顶部41b,形成切削面41c。
而后,相邻的板簧6的冲打体41,如图10所示,以切削面41c在Y向错动相当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P地切削球形构件41上半部表面41a而形成。其结果,各板簧6上的各冲打体41,可在Y向错动相当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来冲打用纸C等。
这样,如依照第二实施例,由于借切削载置于保持台36上的球形构件41即可形成与色带3的接触部,即形成切削面41c。由此,可精确地将相邻销构件40的与色带3接触部错动相当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即,如依本实施例,由于例如用精密机械加工装置直接切削球形构件41,可进一步提高冲打体41的冲打点的位置精度,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作一原则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它具有在前端部设置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簧、和瞬间使该板簧朝向用纸位移的位移装置,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可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沿与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地配设多个,并且
上述销构件由固定于上述各板簧上、在前端面上形成有凹部且由碳素工具钢钢材构成的保持台和保持于该保持台的凹部的内面且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相接触的球形冲打体构成,
上述各保持台的凹部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在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错开地按上述每个板簧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的内面形成为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球形冲打体的直径做成0.3~0.4mm。
4.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它具有在前端部设置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簧和使该板簧朝向用纸瞬间位移的位移装置,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可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沿与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地配设多个,并且
上述销构件由固定于上述各板簧上、且在前端面上形成有凹部的保持台和保持于该保持台的上述凹部的冲打体构成;
上述冲打体具有切除球形构件的一部分的形式,并且上述各冲打体按每个上述板簧,使其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相接触部分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在上述用纸输送方向错开地切除各球形构件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的内面形成为锥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球形构件直径为0.6~0.8mm。
7.一种点式打印机,具有打印头和压纸辊;上述打印头备有在前端部设置销构件的可弹性变形的板簧和瞬间使该板簧朝向用纸位移的位移装置,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可沿输送方向输送的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上述压纸辊通过上述用纸和上述油墨供给构件与上述打印头相对地配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沿与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地配设多个,并且
上述销构件由固定于上述各板簧上、在前端面上形成有凹部且由碳素工具钢钢材构成的保持台和保持于该保持台的凹部的内面且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相接触的球形冲打体构成,
上述各保持台的凹部相应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在上述用纸的输送方向错开地按上述每个板簧形成。
8.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制造方法,该打印机用打印头在并列配置多个、且可弹性变形的板簧的各前端部上具有销构件,通过使该板簧朝向用纸瞬间位移并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销构件制造中具有:
在上述各板簧前端部安装由碳素工具钢钢材构成的保持台之后,在上述各保持台前端面的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的工序;
在上述保持台的凹部中固定球形构件的工序。
9.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制造方法,该打印机用打印头在并列配置多个、且可弹性变形的板簧的各前端部具有销构件,通过使该板簧朝向用纸瞬间位移并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销构件制作中具有:
将前端面形成着凹部的保持台安装于上述各板簧前端部的工序;
在上述保持台的凹部中固定球形构件的工序;
上述球形构件中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的接触部以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对应地形成的方式切削上述球形构件的一部分的工序。
10.一种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制造方法,该打印机用打印头在并列配置多个、且可弹性变形的板簧的各前端部具有销构件,通过使该板簧朝向用纸瞬间位移并通过油墨供给构件使上述销构件冲打上述用纸来进行点单位印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销构件制作中具有:
在上述各板簧前端部安装保持台后,在上述保持台前端面形成凹部的工序;
在上述保持台的凹部固定球形构件的工序;
上述球形构件中与上述油墨供给构件的接触部以与印刷析像度的点距对应地形成的方式切削上述球形构件的一部分的工序。
CNB011121238A 2000-10-30 2001-03-29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点式打印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2788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0077/2000 2000-10-30
JP2000330077A JP3534062B2 (ja) 2000-10-30 2000-10-30 ドットプリンタ用印字ヘッド、それを備えたド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ドットプリンタ用印字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0926A CN1350926A (zh) 2002-05-29
CN1278866C true CN1278866C (zh) 2006-10-11

Family

ID=1880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21238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8866C (zh) 2000-10-30 2001-03-29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点式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534062B2 (zh)
KR (1) KR100651116B1 (zh)
CN (1) CN1278866C (zh)
TW (1) TW501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6467B2 (ja) * 2006-12-01 2012-11-21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ドットラインプリンタ
CN102173212B (zh) * 2011-02-12 2013-07-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击锤及打击锤组件
CN102555447A (zh) * 2011-12-22 2012-07-11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打印机的打印头散热结构
JP5749697B2 (ja) * 2012-08-29 2015-07-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インパクトドッ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16471B (zh) * 2014-11-25 2018-02-16 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头组件以及带该打印头组件的打印机以及飞机用数据打印机
CN110696494B (zh) * 2019-10-29 2020-11-27 嘉兴市新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针式打印机打印头
CN116714371B (zh) * 2023-08-10 2023-10-20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防卡纸财务凭证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33490A (ko) 2002-05-07
CN1350926A (zh) 2002-05-29
JP2002127473A (ja) 2002-05-08
JP3534062B2 (ja) 2004-06-07
KR100651116B1 (ko) 2006-11-29
TW501987B (en) 2002-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561398A (en) Electromagnetic drive and mounting assembly
CN1278866C (zh) 点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点式打印机
EP1872954B1 (en) Impact printhead
US4447166A (en) Printing head of dot printer
US3802543A (en) Jewel bearings for printer heads and the like
EP0134557B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ot matrix print head
CN1165433C (zh) 具有单个衔铁部件的点阵打印头及其操作方法
US4389127A (en) High speed dot matrix impact printer
US4453840A (en) Actuator for a print wire
US3835975A (en) Printer head assembly
JPS60174657A (ja) 双方向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のキヤリツジ速度補償用偏向場傾動装置
JPS59194871A (ja) マトリツクス印字ヘツドの製作方法
JP2847899B2 (ja) ドットラインプリンタの印字ヘッド
EP0418268A4 (en) Dot matrix print head assembly
EP0065102B1 (en) Hammer and print elements in a dot matrix printer
US20060268045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print head of an ink jet printer
US4708501A (en) Electromagnetic hammer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a limited action spring force
JPS5992136A (ja) コイルばね製造機
CN1194864C (zh) 热敏头
CN218253437U (zh) 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
EP0990529A2 (en) Line printer hammer bank cover
CN212446342U (zh) 一种快换刮刀结构
CN1105650C (zh) 行式打印机打印锤罩盖
JP2792086B2 (ja) 印字装置
JPS58163674A (ja) 印字ヘツド用ガイドプレ−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XEROX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03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6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Xerox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