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511C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4511C
CN1274511C CNB021025495A CN02102549A CN1274511C CN 1274511 C CN1274511 C CN 1274511C CN B021025495 A CNB021025495 A CN B021025495A CN 02102549 A CN02102549 A CN 02102549A CN 1274511 C CN1274511 C CN 12745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mentioned
record portion
tape deck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2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7082A (zh
Inventor
池田浩二
松尾浩之
曾我美淳
立川雅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17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1984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179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2613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179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1979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45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5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2Two or more complete typewriters coupled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由在记录纸(4)上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部(2)、向记录部(2)供给记录纸(4)的供纸部(3)所构成的第1~第3记录单元(11~13),通过并行驱动进行记录可以在(2)个以上记录纸上分担进行图像数据的处理。排出部(5)在给定的纸箱(51~56)上按自由的排列重叠方式载置由不同记录单元(11~13)记录的记录纸(4)。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中保存图像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利用网络连接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用户可以利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中的任一个(例如,特开平11-316671)。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用户通过网络向任一个记录装置输出图像数据,在记录装置中进行图像记录。
然而,近年来,对图像记录的高速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1台记录装置上实现多种水平的图像记录速度,成本极高。为此,在上述网络环境中,为了让用户可以使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例如将图像数据分割,所分割的图像数据分别输出给各自的记录装置,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实现图像记录的高速化。
但是,在上述网络环境中,通常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相互设置在分离的地方。为此,上述用户在用上述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进行图像记录时,必须到各记录装置跟前回收已图像记录完毕的记录介质,实际上很繁杂。在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虽然可以高速进行图像记录,但适用上不方便。
又,近年,随着处理彩色文档的情况增加,当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向记录纸上喷出墨水的喷墨方式时,记录黑白图像时和记录彩色图像时,要变更记录装置的使用方式,即变更墨水的种类,或者变更记录纸,以便可以分别最佳记录上述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
为此,在制作混合有黑白图像的页和彩色图像的页的文档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2种方法。
其一,采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的方法,其使用方式是对于黑白图像的页,在最适合黑白图像的记录装置中制作,而对于彩色图像的页,在最适合彩色图像的记录装置中制作。
其二,采用一个记录装置的方法,首先,记录装置设置最适合黑白图像的使用方式制作黑白图像的页,然后,将记录装置变更成最适合彩色图像的使用方式制作彩色图像的页。
但是,在采用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的方法中,如上所述,用户必须到各记录装置跟前回收已图像记录完毕的记录纸,极为繁杂,使用不方便。并且,为了让所回收的已记录完毕图像的记录纸按希望的次序排列,用户必须进行重新排列。
另一方面,在采用一个记录装置的方法中,上述用户每次都必须变更该记录装置的使用方式,极为繁杂。进一步,用户也必须重新排列已记录完毕图像的记录纸。
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方便的记录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1,以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构成的记录装置作为对象,包括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2个以上的记录部、向上述各记录部供给上述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个的供给部、将从上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别排出的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保存的排出部。
上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构成为通过在相互不同的上述记录介质上并行进行图像记录,可以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担处理。
上述排出部可以构成为将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上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进行保存。在此,「记录介质的自由的排列」是指,当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记录相互不同的图像时,该记录介质排列成用户指定的排列。因此,当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记录相同的图像时,该记录介质的排列没有限制,怎样排列均可。
这样,通过并行驱动2个以上记录部,在上述2个以上记录部中可以并行在相互不同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由于,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担处理。因此,根据所驱动的记录部的数量可以缩短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实现记录的高速化。并且,在同等记录速度的情况下,与由一个记录部的记录装置实现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成本。
然后,通过上述排出部构成为将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上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进行保存,用户不需要经过2个以上的记录装置回收记录介质,只要取出保存在上述排出部中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束)即可。也就是说,即使并行驱动2个以上记录部,对于用户而言和使用一个记录装置时的情况相同。为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记录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又,在各记录部中图像数据的分担,也可以构成为由记录装置自动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将分割的图像数据分配给各记录部,或者用户指定分配给各记录部。
上述排出部包括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之间移动、载置从各记录部排出的记录介质的箱体,通过根据在各记录部中记录图像结束的时刻移动上述箱体,将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上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在该箱体上。
这样,并行驱动2个以上记录部,在该2个以上记录部中分别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这时,排出部的箱体根据在各记录部中记录图像结束的时刻在2个以上记录部之间移动。这样,在该箱体上,依次载置从各记录部排出的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这样,在一个箱体上,形成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的记录介质束。为此,用户只要取出该记录介质束即可。由此,用户不需要进行重新排列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的所谓繁杂的事情,可以提高记录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又,与此不同,上述排出部包括分别与2个以上的记录部对应载置从该记录部排出的记录介质的2个以上的箱体、在该2个以上的箱体之间让所载置的记录介质移动的移动装置,将在上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分别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通过被载置在与各记录部对应的箱体上同时上述移动装置将上述记录介质移动到指定的箱体上,使其在该箱体上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
这样,并行驱动2个以上记录部,在该2个以上记录部中分别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这时,排出部中2个以上的箱体上分别载置从与此对应的记录部排出的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移动装置将载置在上述各箱体上的记录介质移动到指定的箱体上。又,该「指定箱体」可以是2个以上的箱体中的任一个箱体。这样,在一个箱体(指定箱体)上,形成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的记录介质束。为此,用户只要取出该记录介质束即可,其结果,可以提高记录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当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的任一个不能进行图像记录时,可以用其他可以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部替代不能进行图像记录的该记录部,对记录介质进行图像记录。本发明,特别是可以提高网络环境中的记录装置的使用方便性的发明。
即,在网络环境中,通常,用户在远离记录装置的设置场所的地方,对记录装置通过网络输出图像数据。为此,例如当发生没有墨水和调色剂、或者记录介质卡纸、或者记录部本身出现故障等情况时,即使上述记录装置的记录部不能进行图像记录,但用户不掌握这种情况。这时,不能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部原样放置,而出现不处理图像数据的情况。为此,其他用户即使输出新的图像数据也不会处理,其结果,其他用户不能利用该记录装置。
在此,通过当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的任一个不能进行图像记录时,由可以用其他可以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部替代进行图像记录处理图像数据,用户输出的图像数据肯定会由任一个记录部处理。这样,可以消除上述网络环境下所产生的弊病,提高使用方便性。
向各记录部供给电源的电源插头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这样,容易进行包括2个以上记录部的记录装置的设置。
又,这样电源插头只设置一个时,各记录部分别构成为单元、并且可以相互重叠,在将上述作为单元的记录部进行重叠时,上述各记录部与电源插头能够进行电连接。
这样,只通过2个以上单元状记录部相互重叠,就可以构成记录装置的电源供给回路。为此,使得包括2个以上记录部的记录装置的设置更加容易。
进一步,这样电源插头只设置一个时,例如2个以上的记录部优选构成为通过调节各记录部中图像记录的动作时序,使在上述各记录部中成为最大消耗功率的时刻各不相同。这样,即使记录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记录部,也可以降低其额定功率。
又,也可以构成为向记录部供给电源的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电源开关只设置一个,通过接通上述电源开关的操作可以向所有记录部供给电源。
这样,只需要操作一个电源开关,就可以切换所有记录部的使用与不使用,提高使用方便性。
又,与此不同,也可以构成为向记录部供给电源的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电源开关与各记录部对应设置,通过接通上述电源开关的操作可以向对应的记录部供给电源。
为此,例如,当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的任一个不能进行图像记录时,或者只想使用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的任一个时,用户可以操作对应每个记录部的电源开关,对不使用的记录部不供给电源。其结果,在提高使用方便性的同时,可以省电并提高安全性。
又,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一个显示记录部动作状态的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构成为可以显示所有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与此不同,也可以构成为包括2个以上与各记录部对应、显示记录部动作状态的显示装置,上述各显示装置构成为可以显示对应的记录部的动作状态。在此,作为「记录部的动作状态」,例如可以举出记录介质卡纸,没有墨水或者调色剂、或者记录部故障等。
这样,当采用一个显示装置显示所有记录部的动作状态时,用户只需要观察该显示装置就可以把握所有记录部的动作状态,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一方面,当采用与各记录部对应的显示装置显示各记录部的动作状态时,用户通过观察上述显示装置,可以容易理解哪一个记录部处于怎样的动作状态。
又,也可以构成为向记录部供给电源的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电源开关与各记录部对应设置,上述显示装置构成为,当与该显示装置对应的记录部的电源开关处于断开时,仍然可以显示该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这是多用户共同使用记录装置时有效的发明。例如当发生故障时电源开关断开后的记录部的显示装置,可以显示该记录部处于故障状态。为此,用户观察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容易理解电源开关断开的理由。
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不采用液晶板那样的电显示器,通过采用机械进行显示,即使电源开关关断时,也可以显示该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进一步,也可以包括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担处理图像数据的第1模式、上述各记录部单独处理图像数据的第2模式的2个动作模式。
即,例如,即使在多个用户共同利用记录装置时,也会存在一个用户想独占使用一个记录部的情况。这时,通过以第2模式让上述记录装置动作,只要让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的任一个记录部进行图像记录即可。另一方面,这之外的情况时,只要以第1模式让上述记录装置动作即可。在第1模式中,由于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担处理图像数据,可以进行高速图像记录。又,上述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切换可以由用户指定。例如,在记录装置中,设置一个作为用户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入部的第1输入部,同时在每个记录部上设置第2输入部,当从第1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时,以第1模式让记录装置动作,另一方面,当从第2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时,以以第2模式让记录装置动作。这样,用户通过从上述第1以及第2输入部的任一个输入图像数据,就可以进行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切换。
这样,通过包括第1和第2模式的2个动作模式,可以实现记录装置的使用方式多样化。通过让用户适当选择这多样的使用方式,可以提高记录装置的方便性。
然而,例如在特开平4-73666号公报中,记载有将对记录纸进行图像记录的单元状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的记录装置。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在上述那样具有2个以上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中,也可以考虑将该2个以上的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的构成。
又,上述各记录单元,可以考虑构成图像数据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吐墨水在该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构成的喷墨方式。
然而,喷墨式记录单元,需要为贮藏向记录纸喷吐的墨水的墨盒。又,当墨盒内的墨水耗尽时,需要用新墨盒交换空墨盒。这样,在喷墨式记录单元中需要墨盒交换等特有的维护作业。为此,当将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构成记录装置时,有必要构成为容易更换各记录单元内的墨盒。
第2发明正是来自上述观点的发明,具体讲,以根据图像数据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吐墨水在该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构成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作为对象,将包括具有分别喷吐上述墨水的喷墨头的记录部的2个以上单元状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
然后,在上述各单元状记录部的侧部上形成对各单元状记录部进行维护作业的开口部。
这样,通过将包括具有分别喷吐上述墨水的喷墨头的记录部的2个以上单元状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可以节省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空间。
又,通过在各单元状记录部的侧部上形成开口部,即使2个以上单元状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所有单元状记录部的内部都可以开放。这样,即使对于例如最下端配置的单元状记录部,也很容易进行维护作业。
也可以包括可开闭各单元状记录部的开口部的开闭盖,上述开闭盖在每一个单元状记录部上设置。
又,上述开闭盖对2个以上单元状记录部也可以设置一个。
在此,上述「对各单元状记录部的维护作业」,例如当各单元状记录部包括贮藏向喷墨头供给的墨水的墨盒时,也可以作为更换该墨盒的作业。
又,当各单元状记录部包括与喷墨头一体设置的子墨盒和与该子墨盒连接的主墨盒时,「对各单元状记录部的维护作业」,也可以作为更换上述主墨盒的作业。
进一步,当各单元状记录部包括收容记录介质并且向记录部供给所收容的记录介质的供给部时,「对各单元状记录部的维护作业」,也可以作为向上述供给部补充上述记录介质的作业。
当包括2个以上构成喷墨式的单元状记录部并且在各单元状记录部的每一个中包括墨盒时,必须进行更换每个记录部中的墨盒的作业,很繁杂,使用不方便。
第3发明正是来自上述观点的发明,具体讲,以根据图像数据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吐墨水在该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构成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作为对象,包括具有分别喷吐上述墨水的喷墨头的2个以上记录部、贮藏向上述喷墨头供给的墨水的一个墨盒。
这样,即使喷吐墨水的喷墨头在2个以上,由于贮藏墨水的墨盒只有一个,可以消除更换每个记录部中的墨盒那样繁杂的作业。
这样,当针对2个以上喷墨头只设置一个墨盒时,各喷墨头和墨盒必须通过输墨管相互连接。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在各喷墨头喷出墨水所产生的压力(负压),墨盒内的墨水被吸入到上述喷墨头中。
然而,根据各喷墨头和墨盒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差,可以改变在各喷墨头墨水吸入的压力。为此,例如当2个单元状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时,会存在在墨水吸入上产生障碍的问题。这时,有可能降低记录单元中所记录的图像的质量。
为了消除该问题,通过让2个以上的记录部在水平方向并排配置,上述各记录部的喷墨头也可以配置成相对于该喷墨头的墨盒的高度位置相互大致相同。
这样,在各喷墨头的墨水吸入的压力相互之间大致相同。使得在各喷墨头的墨水吸入可以圆滑进行,其结果,可以避免图像质量的降低。
另一方面,当2个以上的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时,也可以包括将上述2个以上记录部各自的喷墨头中墨水的吸入压力调节成相互之间大致相同的调节装置。
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时,喷墨头的相对于墨盒的高度位置不同,对每个喷墨头的墨水吸入的压力也可能不同,调节装置可以将各喷墨头中墨水的吸入压力调节成相互之间大致相同。这样,使得各喷墨头中墨水的吸入压力相互之间大致相同。
该调节装置也可以如以下构成。即,各喷墨头和墨盒之间通过相互不同的输墨管相互连接,上述墨盒在上下方向被分割成与上述各输墨管对应的2个以上的墨室。同时相邻一对墨室之间通过开闭阀相互连通。然后,调节装置由在上述墨室上设置的、位于使与上述各喷墨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相互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的、上述各输墨管的安装口、和至少在上述喷墨头喷吐墨水时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开闭阀所构成。
这样,各记录部中的喷墨头和与之对应的墨室的安装口在上下方向的距离相互大致相同。又,设置了各安装口的各墨室,通过在喷吐墨水时让开闭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成为相互独立的墨室。这样,使得各喷墨头中墨水的吸入压力相互之间大致相同。
也可以构成为使2个以上的开闭阀在喷墨头不喷吐墨水时被控制成分别开闭不能使所有开闭阀同时处于开通状态。
这样,在不喷吐墨水时,对2个以上开闭阀进行开闭控制,让2个以上墨室之间错开时间相互连通。为此,即使墨盒包括2个以上的墨室,可以成为与只有一个墨盒时相同的构成。
又,例如2个以上开闭阀全部同时处于打开状态,让2个以上所有墨室之间相互连通,由于2个以上墨室在上下方向并排构成,位于最下侧的墨室中墨水的压力(从墨盒向喷墨头流入方向的压力)增高。这样,有可能从通过上述安装口和输墨管连接的喷墨头泄漏墨水。
为此,通过开闭控制不让所有开闭阀同时处于打开状态,可以抑制各墨室(特别是位于最下侧的墨室)中墨水压力的上升。这样,可以避免从喷墨头泄漏墨水。
在喷墨式记录方式中,周知的构成是喷墨头在对记录介质作往返运动的同时喷吐墨水的串行方式。
在这种串行记录方式所构成的记录部中,伴随上述喷墨头的往返运动由于惯性力而产生振动。为此,2个以上串行记录单元如果在上下方向重叠配置,由于作往返运动的喷墨头在2个以上,伴随往返运动有可能振动进一步增大。因此,有必要找出避免该问题的对策。
第4发明正是来自上述观点的发明,具体讲,以根据图像数据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吐墨水在该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构成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作为对象,包括具有分别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往返运动的同时喷吐上述墨水的喷墨头的2个以上记录部。
然后,上述2个以上记录部在上下方向上叠层配置成让该喷墨头相互在同一方向上作往返运动,上述各记录部构成为通过让各记录部的喷墨头以相互不同的相位作往返运动来降低由于该喷墨头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振动。
这样,通过让各喷墨头以相互不同的相位作往返运动,伴随各喷墨头的往返运动的惯性力相互均衡。这样,可以降低由上述喷墨头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振动。
进一步,也可以让各记录部构成为,在不进行图像记录时,使该喷墨头以与正在进行图像记录的其他记录部的喷墨头的往返运动不相同的相位并且不进行喷吐墨水作往返运动。
即,例如,在2个以上记录部中当进行图像记录只有1个记录部时,则只有1个喷墨头作往返运动。这时,不能均衡由喷墨头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惯性力,因而不能降低振动。因此,为了均衡惯性力,有必要让2个以上的喷墨头作往返运动,为此,当进行图像记录作为往返运动的喷墨头只有1个、本身不能均衡其惯性力时,让通常不进行图像记录就作往返运动的喷墨头,以与正在进行图像记录作往返运动的喷墨头的往返运动不相同的相位,进行往返运动。这样可以均衡惯性力。
将从记录部排出的已完成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保存的排出部,当具有2个以上的箱体时,可以作为将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按照每部或者每页进行分类的分类器使用。即,如果将从上述排出部排出的记录介质按照每部或者每页载置在相互不同的箱体上,就可以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
又,当记录装置被连接到网络上时,多个用户共用上述记录装置,通过每一个用户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相互不同的箱体上载置记录介质,就可以构成具有按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的新功能的上述分类器。
然而,即使将分类器构成为按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如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输出图像数据的用户通常在远离上述记录装置的场所。为此,用户并不一定立即取走载置在上述箱体上的已完成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而会在上述箱体中放置记录介质一定时间。其间,如果其他用户不断向记录装置输出图像数据,结果在所有箱体上都会载置记录介质。
然后,当在所有箱体上都载置有记录介质时,如果向记录装置输出新图像数据,或者在从任一个箱体上中取走记录介质之前停止图像记录,或者在已经载置有记录介质的箱体上继续排出有关新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如果是从任一个箱体上中取走记录介质之前停止图像记录,由于用户必须从任一个箱体上中取走记录介质,很繁杂。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已经载置有记录介质的箱体上继续排出有关新的记录介质,则不能起到按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的分类器的作用,无论怎样在使用上都不方便。
又,当2个以上箱体在上下方向并排配置时,考虑到便于用户随意使用,新输出的记录介质希望在上下方向并排的箱体中处于最上端的箱体上载置。但是,由于用户取走载置在箱体上的记录介质是不规则的,在最上端的箱体并不一定就会处于空状态。为此,在向记录装置输出新图像数据时,有关该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必须被排出到上下方向并排的箱体中处于空状态的箱体上。为此,用户难以判定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载置在哪一个箱体上,使用上不方便。
第5发明正是来自上述观点的发明,具体讲,以包括载置分别的记录介质并向上的载置面的2个以上的箱体的、通过将在记录部中记录完图像的上述记录介质载置在上述不同箱体的载置面上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分类的分类器作为对象。
然后,包括在上述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的移动装置。在此,2个以上箱体可以在上下方向排列,也可以水平方向排列。
这样,由于移动装置在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当在指定箱体上处于载置记录介质的状态时,通过将该记录介质移动到其他箱体上,可以让上述指定箱体处于空的状态。为此,例如在向记录部输出新图像数据、有关该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要从记录部排出时,首先,在上述指定箱体处于空的状态的基础上,只要在指定箱体上载置记录介质即可。这样,上述新排出的记录介质(最新纪录介质)肯定可以载置在指定箱体上。
又,通过移动装置移动记录介质,可以避免在所有箱体上都载置记录介质的情况发生。为此,在按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时,可以消除任一个箱体为空之前停止记录,或者在已经载置有记录介质的箱体上不继续排出记录介质的情况发生。在此,通过移动记录介质而成为空状态的所指定的箱体,设定成用户容易取走记录介质的箱体(例如2个以上箱体在上下方向并排时,最上端的箱体)即可。这样,新排出的记录介质肯定可以载置在用户容易取走记录介质的箱体上,可以进一步增加用户使用上的方便。
又,在将上述指定箱体上的记录介质通过上述移动装置移动到另一箱体上时,如果在要移动到的另一箱体上已经载置有记录介质,则只要将另一箱体上的记录介质通过移动装置移动到又一箱体上即可。这样,指定箱体一直处于空状态,按每一输出文档都可以在不同箱体上载置记录介质。这样,用户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在哪一个箱体上,增加使用上的方便。
当上述2个以上的箱体在上下方向并排配置时,所述移动装置也可以构成为让在上述各箱体的载置面上的记录介质移动落下到其下侧的箱体上。
作为移动落下记录介质的移动装置,也可以由可以在相互临近形成各箱体的载置面的临近状态和相互分离能让记录介质落下的分离状态之间相互移动的、相对向配置的一对壁部件所构成。
与此不同,移动装置也可以由可在各箱体的一侧端部被轴支撑形成该箱体的载置面的状态和能让记录介质落下的状态之间相互转动的壁部件所构成。
进一步,移动装置也可以由可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伸展形成各箱体的载置面的伸展状态和相互分离方向收缩能让记录介质落下的收缩状态之间伸缩的、相对向配置的一对壁部件所构成。
又,移动装置,通过采用落下记录介质的方式在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新输出的记录介质一直被载置在最上端的箱体上,当从上下方向排列的箱体的上端向下端对每一输出文档按新的顺序排列记录介质而构成分类器时,也可以在2个以上箱体中最下端的箱体的下侧设置保管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保管部。
这样,在记录部中进行记录后经过长时间的记录介质,从最上端的箱体向最下端的箱体依次移动。这时,而最下端的箱体上所载置的记录介质,进一步可以移动到其下侧的保管部中。这样,可以避免2个以上箱体的所有都载置记录介质的情况发生,可以进行按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介质进行分类,而且从记录部新排出的记录介质被载置在最上端的箱体上。
上述保管部,也可以由在2个以上箱体中最下端的箱体兼作为保管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保管部的方式构成。
进一步,由移动装置在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时,也可以在各箱体上或者各箱体附近设置有特定载置在该箱体的载置面上的记录介质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该各显示装置构成为可以根据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变更显示内容。
这样,即使在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用户如果观察上述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可以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
如果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上述各显示装置,显示「A」~「E」中的任一符号,同时当用户向记录部输出图像数据时,将上述「A」~「E」中的任一符号(例如符号「A」)向用户报告。同时,在载置有关上述用户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的箱体相对应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符号「A」。
然后,通过上述移动装置,显示符号「A」的箱体上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另一箱体上时,与其移动目的地的另一箱体对应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符号「A」,而显示上述符号「A」的显示装置则显示符号「A」以外的符号。这样,通过采用在各显示装置上变更与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对应的显示内容的构成,即使移动上述记录介质,用户可以在与显示符号「A」的显示装置所对应的箱体上判断出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这样,即使在2个以上箱体之间移动记录介质,用户也可以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第6发明,以将载置分别的记录介质并向上的载置面的2个以上的箱体并排配置的、通过将在记录部中记录完图像的上述记录介质载置在上述不同箱体的载置面上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分类的分类器作为对象,上述各箱体构成为通过移动可以变更该箱体的并排顺序。
这样,通过采用各箱体通过移动可以变更该箱体的并排顺序的构成,例如,从记录部新排出记录介质时,通过将没有载置记录介质的箱体移动到指定排列位置,可以让处在指定排列位置上的箱体一直保持空的状态。
这样,已经记录完图像的记录介质,可以排出到处在指定排列位置上的箱体(空状态的箱体)上,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在此,上述各箱体也可以按每一输出文档以新顺序排列记录介质,进行移动。这样,用户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在哪一个箱体上,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这样,在移动各箱体的构成中,也可以让各箱体包括在箱体移动时能按压住载置在该箱体的载置面上的记录介质的按压装置。
即,如果在载置记录介质的状态下,移动各箱体,例如由于风等原因,记录介质有可能从箱体的载置面上飞出。为此,通过由按压装置压住记录介质,在移动载置了上述记录介质的箱体时,可以确切地防止该记录介质从载置面上飞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传动架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成为可载置记录纸的状态的纸箱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成为可载置记录纸的状态的纸箱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成为可移动记录纸的状态的纸箱、与图3对应的图。
图6是表示成为可移动记录纸的状态的纸箱、与图4对应的图。
图7是表示记录装置的电源供给电路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对应于各图像形成单元、设置了电源开关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与图7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设置了共同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对应于各图像形成单元、设置了显示装置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与图9对应的图。
图11是表示针对每个记录单元设置了开闭盖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侧面图。
图12是表示设置了开闭盖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与图11对应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各记录单元中表示传动架往返运动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同一图像时的记录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相互不同图像时(其一)的记录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相互不同图像时(其二)的记录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制作2部不同图像的2个以上的记录纸所构成的文档时的记录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针对每个记录单元设置了纸箱的记录装置的构成、与图1对应的图。
图19是表示移动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移动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移动装置的另一构成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在各记录单元中具有公共主墨盒的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将主墨盒的构成放大后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将各记录单元沿水平方向排列配置所构成的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具有一个记录单元的记录装置的构成、与图1对应的图。
图26是表示分类器的另一构成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A,该装置包括根据图像数据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纸4上的记录部2、2个以上由向该记录部2供给记录纸4的供给部3所构成的大致箱状的记录单元(在该图中为第1~第3记录单元11~13共计3台),并且包括收容在上述各记录部2上记录了图像、并从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排出的记录纸4的排出部5。
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可以在上下方向(Z方向)重叠,在上述记录装置A中,上述3台记录单元11~13从上到下按照第1、第2、第3的顺序在Z方向重叠构成。在该各记录单元11~13的侧部上,形成有排出在上述记录部2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的排出口11a~13a,该3台记录单元11~13配置成与该排出口11a~13a相同的侧面开口。
上述排出部5具有2个以上载置记录纸4的纸箱(在该图中有第1~第6纸箱51~56共计6个),各纸箱51~56,对于在Z方向重叠的第1~第3记录单元11~13,配置在上述排出口11a~13a的开口侧的侧面。
又,记录单元11~1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3台。而且,排出部5的纸箱51~56的数量也不限定于6个。
又,供给部3,没有必要针对上述记录单元11~13的每一个设置,但至少设置一个上述供给部,也可以构成为从一个供给部向各记录单元11~13的记录部2供给记录纸4。
在上述记录装置A中,当需要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4上进行图像数据的处理时,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记录部2针对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并行进行图像记录,同时上述排出部5使在上述相互不同的记录部2上进行了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按指定的排列顺序重叠。对此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记录部的构成>
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中的记录部2,在喷墨方式的构成中,是将黑色、黄色、蓝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墨水喷吐在记录纸4上进行彩色图像记录的喷墨头21。
该喷墨头21,图中未画出,为压电驱动装置,其构成是通过按指定的时序驱动该压电驱动装置、将分别收容上述各颜色墨水的各压力室中的墨水从喷头喷出的联机实时方式。而且,上述喷墨头21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构成。
上述喷墨头21,如图2所示,被支撑固定在传动架23上。该传动架23构成为由沿主扫描方向(图2所示的X方向)延伸的传动轴22导引,在该X方向作往返运动。这样,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的传动轴22沿同一方向(X方向)配置,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传动架23)在同一方向的X方向上作往返运动。
又,在上述传动架23上,安装有分别贮藏向上述压力室供给上述各种颜色墨水的预备墨盒24a~24d。各预备墨盒24a~24d通过输送管分别与分别贮藏上述各种颜色墨水的主墨盒25a~25d(参见图1)连接。因此,上述记录装置A为针对各个记录单元11~13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子墨盒24a~24d和主墨盒25a~25d的构成。又,当上述主墨盒25a~25d的内部贮藏的墨水耗尽时,可以更换新的主墨盒25a~25d。
又,作为向喷墨头21供给墨水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只设置安装在传动架23上与该传动架23一体作往返运动的墨盒,从该墨盒直接向喷墨头21供给墨水的构成。
又,以夹持上述喷墨头21的方式,分别在与上述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图1以及图2中的Y方向)的两侧上,配置向Y方向输送记录纸4的排纸侧以及供纸侧的输送滚轮26a、26b。各输送滚轮26a、26b由一对滚轮构成,通过让该一对滚轮夹持上述记录纸4、向Y方向输送记录纸4,让该记录纸4通过上述喷墨头21的下侧。
依据这样的构成,上述记录部2,在传动架23向X方向移动,上述记录纸4向Y方向移动的同时,面向上述记录纸4喷吐上述墨水,在上述记录纸4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
<供给部的构成>
上述供给部3包括收容多张记录纸4的供纸托盘(图中未画出)、将收容在该供纸托盘中的记录纸4一张一张送出的送纸滚轮32。从上述供纸托盘送出的记录纸4通过连接上述送纸滚轮32和供纸侧的输送滚轮26b的供纸通道33,被输送到上述输送滚轮26b。
又,在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排出口11a~13a附近,设置有使已记录图像的记录纸4从上述排出口11a~13a排出的排出滚轮6。
<排出部的构成>
上述排出部5,按照从上到下第1~第6的顺序,在Z方向并排设置第1~第6纸箱51~56,各纸箱51~56,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升降装置,分别可以在Z方向移动。这样,上述各纸箱51~56在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排出口11a~13a之间移动,收容从各记录单元11~13排出的记录纸4。
上述各纸箱51~56,如图3~图6所示(在图中为第1纸箱51),具有朝上的载置面71a,形成为由载置记录纸4的载置底壁71、从该载置底壁71的X方向两侧端部向上延伸、限制载置在载置底壁71上的记录纸4的下落的限制侧壁72、72所构成的托盘形状。又,在图3~图6中,以下以面向纸面的左侧称为X方向左侧,以面向纸面的右侧称为X方向右侧。
由上述载置底壁71的Y方向两侧端部和上述限制侧壁72、72构成框状的框体74。另一方面,上述载置底壁71的Y方向中央部由位于X方向左侧的左侧折曲部件73a、位于X方向右侧的右侧折曲部件73b的一对可伸缩的部件所构成。
上述折曲部件73a、73b具有多个Y方向延伸的棒状芯材75,在相邻一对芯材75、75之间配置的折叠件76相互连接该一对芯材75、75。
在上述框体74上形成有从载置底壁71沿限制侧壁72延伸的导引槽74a,上述各芯材75的Y方向两端部插入到该导引槽74a内。这样,上述各芯材75可以沿上述导引槽74a在X方向和Z方向移动。又,在上述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a固定在X方向左侧的限制侧壁72上所形成的导引槽74a的上端部上,另一方面,在上述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b固定在X方向右侧的限制侧壁72上所形成的导引槽74a的上端部上。
依据这样的构成,在上述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中的芯材75处于相互远离的上述各折曲部件73a、73b的伸展状态下,在上述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c和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d,在上述载置底壁71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以指定小间隔相互隔开配置。这样,由上述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形成载置记录纸4的载置面71a(参见图3以及图4)。
相反,在上述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中的芯材75处于相互接近的上述各折曲部件73a、73b的收缩状态下,在上述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c和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d,分别位于X方向左侧以及右侧的限制侧壁72附近。这样,上述载置面71a的部分处于开放状态(参见图5以及图6)。
这样,通过构成各纸箱51~55的载置底壁71的、可伸缩的一对折曲部件73a、73b,构成让载置在各纸箱51~55的载置面71a上的记录纸4从该各纸箱51~55上落下而移动的移动装置5a。
以下说明使上述各折曲部件73a、73b伸缩的构成。在上述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c和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d上分别设置安装片77a,同时在上述框体74上,在X方向左端部上设置第1滑轮78a,在X方向右端部上设置第2滑轮78b。
然后,在上述2个安装片77a内、左侧折曲部件73a的安装片77a上安装线材部件77b的前端,从该安装片77a沿X方向左侧配置,然后卷绕在上述第1滑轮78a上沿X方向右侧配置。上述线材部件77b的根端卷绕在上述第2滑轮78b上,在上述线材部件77b中,在上述第1以及第2滑轮78a、78b之间的中间部分安装在上述右侧折曲部件73b的安装片77a上。又,在上述线材部件77b中,在安装在上述右侧折曲部件73b的安装片77a上的安装部分和上述第2滑轮78b之间,安装拉伸弹簧77c。
在上述第2滑轮78b上,设置与上述第2滑轮78b的侧周面卡接的止挡78c。该止挡78c构成为具有与第2滑轮卡接的卡接状态和从该第2滑轮退出的非卡接状态(参见图3的箭头),在上述卡接状态下限制第2滑轮78b的转动,相反,在非卡接状态下上述第2滑轮78b由图中未画出的发条可以反时针方向转动。
与上述第2滑轮78b相隔指定间隔配置第3滑轮79a,在该第2以及第3滑轮78b、79a之间卷绕驱动皮带78d。通过该驱动皮带78d将上述第3滑轮79a的转动传递给上述第2滑轮78b。
上述第3滑轮79a包括卷绕上述驱动皮带78d的滑轮部、与该滑轮部具有相同的转动轴心并与该滑轮部一体转动而构成的齿轮部。该齿轮部与相对于上述各纸箱51~55在X方向右侧的侧方沿Z方向延伸配置的定时皮带79b啮合。该定时皮带79b卷绕在Z方向上相互隔离的一对滑轮79c、79c之间,该一对滑轮79c、79c中的一个为驱动滑轮,上述定时皮带79b绕反时针方向转动(参见图3的箭头)。
又,在上述第3滑轮79a上安装弯曲成L字状的曲柄78e的一端部,该曲柄78e以弯曲部为中心可以摇动。这样,上述第3滑轮79a,通过上述曲柄78e的摇动,具有与上述定时皮带79b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从该定时皮带79b退出的隔开状态(参见图3的箭头)。上述曲柄78e的摇动控制,由安装在该曲柄78e的另一端部(与上述第3滑轮79a的安装侧夹持上述弯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上的电磁阀78f以及拉伸弹簧78g进行,通常由上述拉伸弹簧78g使上述第3滑轮79a处于隔开状态而确定上述曲柄78e的摇动位置。另一方面,当上述电磁阀78f动作时,让上述第3滑轮79a处于啮合状态而确定上述曲柄78e的摇动位置。
然后,使上述第3滑轮79a处于啮合状态下,上述定时皮带79b反时针方向转动,第3滑轮79a则顺时针方向转动,由驱动皮带78d让第2滑轮78b也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在该第2滑轮78b上卷绕线材部件77b,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c向X方向左侧移动,相反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d向X方向右侧移动。随着各芯材75c、75d的移动,其他芯材75也移动。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的各芯材75处于相互挡接而上述各折曲部件73a、73b处于收缩状态。这样,载置面71a的部分处于开放状态(参见图5以及图6)。
在让该载置面71a的部分处于开放状态的各折曲部件73a、73b的收缩状态下,在上述第3滑轮79a处于隔开状态之后,当止挡78c处于与上述第2滑轮78b卡接的卡接状态时,由于限制了上述第2滑轮78b向反时针方向转动,上述载置面71a的部分仍处于开放状态。
当上述止挡78c从上述第2滑轮78b退出处于非卡接状态时,上述第2滑轮78b由于发条反时针方向转动,卷绕在该第2滑轮78b上的线材部件77b放出。这样,左侧折曲部件73a中的X方向右端的芯材75c向X方向右侧移动,相反右侧折曲部件73b中的X方向左端的芯材75d向X方向左侧移动,同时其他芯材75也移动。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的各芯材75处于相互远离而上述各折曲部件73a、73b处于伸展状态。这样,成为形成载置面71a的载置状态(参见图3以及图4)。依据这样的构成,可以让各折曲部件73a、73b伸缩。
在上述第1~第6的各纸箱51~56中,如图1所示,该纸箱51~56上设置有检测是否载置有上述记录纸4的检测装置51a(在图中只画出了设置在第1纸箱51上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51a例如可以包括向上述记录纸4发光的发光部、接受上述记录纸反射的反射光的接收部,由根据反射光的有无检测记录纸的有无的所谓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所构成。
<其他部分的构成>
(记录装置A中的输入部的构成)
以下说明上述记录装置A中的其它部分的构成。在图中虽然未画出,在记录装置A中,作为输入图像数据的输入部,设置有第1输入部和第2输入部,用户可以选择从该第1和第2输入部中的任一个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当在上述第1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时,以由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记录部2)11~13分担进行处理的第1模式让记录装置A动作,当在上述第2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时,以由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单独进行处理的第2模式让记录装置A动作。这样,当某一用户想独占一个记录单元11~13进行使用时,上述用户从第2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另一方面,这之外的情况时,从第1输入部输入图像数据,由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分担图像数据,实现高速图像记录。
又,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中的任一个不能进行图像记录时,例如在任一个记录单元11~13中,当记录纸4产生卡纸时,或者墨水耗尽时,可以选用可进行图像记录的其他记录单元进行图像记录。这样,当输入图像数据时,肯定有其中任一个记录单元11~13在进行处理,可以避免不进行图像数据处理的情况发生。
(记录装置A中的电源供给部的构成)
又,上述记录装置A的电源供给电路,为如图7所示的构成,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下面,设置有向下方凸出的与该第1记录单元11的各部2、3电连接的凸状电极11b。相应,在第2记录单元12上,在其上面设置有开口的凹状电极12c,同时在其下面设置有向下方凸出的与该第2记录单元12的各部2、3电连接的凸状电极12b。又,在第3记录单元13上,在其上面设置有与该第3记录单元13的各部2、3电连接、同时与供给电源的电源插头14电连接的、开口的凹状电极13c。上述各凸状电极11b、12b插入凹状电极12c、13c中相互成电连接。这样,在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依次重叠构成时,将上述各凸状电极11b、12b插入凹状电极12c、13c中,使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与上述电源插头14电连接。
这样,在记录装置A只需要设置一个电源插头14,容易进行2个以上记录单元11~13构成的记录装置A的设置。
又,由于只需要使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重叠,就可以使各记录单元11~13与上述电源插头14电连接,使得上述记录装置A的设置更加容易进行。
又,在上述电源插头14和上述第3记录单元13的电极13c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15,这样,通过接通该电源开关15的操作,可以向上述所有记录单元11~13的各部2、3供给电源。
这样,由于只需要操作一个开关,就可以切换确定所有记录单元11~13的使用和不使用,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又,上述电源开关也可以不设置在电源插头14和上述第3记录单元13的电极13c之间,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构成为在各记录单元11~13中的电极11b、12b、12c、13c和各记录单元11~13的各部2、3之间设置电源开关11d~13d,通过接通各电源开关11d~13d的操作,向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供给电源。
这样,用户对各记录单元11~13的每一个操作电源开关11d~13d,对于不使用的记录单元11~13可以不供给电源。这样可以达到省电以及安全的目的。
上述记录装置A可以构成为通过调整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进行图像记录的动作时刻,使各记录单元11~13消电量大的时刻相互错开,这样,可以降低上述记录装置A的额定功率。
(记录装置A中的显示装置的构成)
进一步,在上述记录装置A中,如图9所示,设置有显示装置16。该显示装置16显示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例如显示在供纸部3中没有记录纸4的情况(“无纸”)、在供纸部3或者记录部2中产生卡纸的情况(“卡纸”)。该显示装置16也可以显示例如“第2单元无纸”的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所有的动作状态。
又,与其不同,可以如图10所示,在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中的每一个中设置显示装置11e~13e,在各显示装置11e~13e上显示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又,上述显示装置16、11e~13e例如可以采用液晶板构成。
这样,当采用一个显示装置16显示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时,用户只需要观察一个显示装置16就可以把握所有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
当采用显示装置11e~13e显示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时,用户通过观察各显示装置11e~13e,可以容易把握各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
又,显示装置16、11e~13e并不限定由液晶板构成。
又,在采用图8所示的通过接通各电源开关11d~13d的操作向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供给电源的构成的同时,采用如图10所示的由各显示装置11e~13e显示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的构成时,也可以让上述显示装置11e~13e,在对应的记录单元11~13的电源开关11d~13d断开时,显示上述记录单元11~13的动作状态。这时,例如让其包括电池,利用电池的电力进行显示。
这样,例如当发生故障时电源开关11d~13d断开后的记录单元11~13的显示装置11e~13e,可以显示该记录单元11~13处于故障状态。为此,用户容易理解电源开关11d~13d断开的理由。这样的构成,对于多用户共同利用记录装置A时特别有效。
(有关各记录单元11~13的维护的构成)
在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中,如图11所示,在其侧部形成有开口部11f~13f,由该开口部11f~13f,使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内部开放。这样,可以进行上述主墨盒25a~25d的交换作业、向供纸部3补充记录纸4的作业等针对各记录单元11~13的维护作业。
在上述各开口部11f~13f中,设置有在各开口部11f~13f的下端缘部轴支撑的开闭盖11g~13g。这样,上述开闭盖11g~13g通过转动可以成为关闭上述开口部11f~13f的状态和打开上述开口部11f~13f的状态(参见该图的箭头)。
这样,通过在各记录单元11~13的侧部设置开口部11f~13f,可以针对在Z方向重叠的第1~第3的任一个记录单元11~13,容易进行上述主墨盒25a~25d的交换作业、补充记录纸4的作业等维护作业。
又,上述开闭盖,也可以不在各记录单元11~13的开口部11f~13f的每一个上设置,例如图12所示,只设置一个从第1记录单元11的上端部延伸到第3记录单元13的下端部、可以打开和关闭各开口部11f~13f的开闭盖17。该开闭盖17,由第3记录单元13的开口部13f的下端缘部轴支撑其下端部,通过转动可以成为关闭所有上述开口部11f~13f的状态和打开所有上述开口部11f~13f的状态(参见该图的箭头)。
(有关各记录单元11~13中喷墨头21的动作的构成)
上述记录装置A,如图13所示,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传动架23)为在Z方向并排配置并且相互在同一方向(X方向)上作往返运动的构成。为此,伴随上述传动架23的往返运动,由于惯性力使得记录装置A振动。并且,上述3个传动架23以相同相位作往返运动时,上述振动进一步增大。
为此,在上述记录装置A中,采用让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传动架23以相互不同的相位作往返运动的构成(参见该图的箭头)。这样,伴随各传动架23的往返运动的惯性力达到平衡,可以降低由上述传动架23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振动。
又,例如,在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中,当只有第1记录单元11进行图像记录时,只有该第1记录单元11的传动架23作往返运动。这时,不能抵消惯性力,因而不能降低振动。当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单元的数量(作往返运动的传动架的数量)不能抵消惯性力时,例如只有第1记录单元11进行图像记录时,让第2以及第3记录单元12、13中至少一个的传动架23,即便是不进行图像记录也要针对上述第1记录单元的传动架的往返运动、以不同的相位并且不喷出墨水的形式作往返运动。这样,可以获得惯性力的平衡,可以降低由上述传动架23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振动。
<记录装置A中的记录动作>
以下通过具体例说明在上述记录装置A中、在2个以上记录纸4上进行图像数据记录的动作。
(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同一图像的情况)
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4上记录同一图像时,如图14所示,并行驱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和第2记录单元12,对于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并行进行图像记录。这时,在排出部5中,第1纸箱51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同时第2纸箱52位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并且,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均处于可载置记录纸4的载置状态。这样,分别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分别载置在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上(参见该图的P11)。
这样,当在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上载置了必要数量的记录纸4时,如上所述,收缩上述第1纸箱51的左侧以及右侧折曲部件73a、73b,开放载置面71a的部分。这样,上述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4落到第2纸箱52上(参见该图中的点虚线箭头),在该第2纸箱52形成记录纸4束(参见该图的P12)。
这样,通过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在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上并行进行图像记录,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4上的图像数据由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分担进行处理。这样,根据所驱动的记录单元11~13数量,可以缩短记录所需要的时间,实现记录的高速化。并且,在同等记录速度的情况下,与由只有一个记录部的记录装置来实现时的情况相比较,具有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的记录装置可以以低成本实现图像记录的高速化。
又,排出部5,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上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分别载置在第1和第2纸箱51、52上,然后通过移动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4,最终在第2纸箱52上载置所有的记录纸。这样,只需要取出在上述第2纸箱52上的记录纸4的束即可。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获得了和利用一个记录装置时相同的利用环境,可以大幅度提高记录装置A的方便使用。
又,分别在2个以上记录纸上记录同一图像时,也可以只让第1纸箱51位于配置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下侧的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从第1记录单元11排出的记录纸4直接落在上述第1纸箱51上。
(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不同的图像的情况(其一))
作为在2个以上记录纸上记录不同图像的情况,以混合有黑白图像页和彩色图像页的文档时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5进行说明。在该图中,收容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的墨水以及记录纸4a、4b的种类相互不同,上述第1记录单元11最适合于记录彩色图像,而第2记录单元12最适合于记录黑白图像。
在此,并行驱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和第2记录单元12,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中进行彩色图像页的记录,而在第2记录单元12中进行黑白图像的纪录,针对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并行进行记录。这时,在排出部5中,第1纸箱51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同时第2纸箱52位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并且,不言而喻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均处于可载置记录纸4的载置状态。这样,分别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a、4b分别载置在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上(参见该图的P21)。
然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进行了第2张记录纸4b的图像记录,并被排出到第2纸箱52上(参见该图的P22)。
然后,在上述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4a,如上所述,下落到第2纸箱52上,让相互不同纸张种类的记录纸4a、4b重叠(参见该图的P23)。
最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进行了第3张记录纸4b的图像记录,并被排出到第2纸箱52上,这样在第2纸箱52上形成按所希望的次序重叠排列黑白图像的记录纸4b和彩色图像的记录纸4a后的状态的记录纸4的束(参见该图的P24)。
这样,通过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可以缩短记录所需要的时间,实现记录的高速化。
进一步,第1和第2纸箱51、52和移动装置5a,可以在第2纸箱52上形成按所希望的次序重叠排列的记录纸4的束。这样,只需要取出在上述第2纸箱52上的记录纸4的束即可,可以大幅度提高记录装置A的方便使用程度。
(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不同的图像的情况(其二))
(其二)为不利用移动装置5a的方法。参照图16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第1记录单元11最适合于记录黑白图像,而第2记录单元12最适合于记录图彩色像。
然后,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中,在记录纸4b上进行图像记录(黑白图像的记录),向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的第1纸箱51排出记录纸4b(参见该图的P31)。在该第1记录单元11中进行图像记录的同时,在第2记录单元12中也在记录纸4a上进行图像记录(彩色图像的记录),由于彩色图像的记录比黑白图像的记录的记录速度要慢,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中已经在2张记录纸4b上记录完图像的时刻,在上述第2记录单元12中还没有在1张记录纸4a上记录完图像。
然后,在上述第2记录单元12中进行图像记录结束后,让上述第1纸箱51移动,使其位于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然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将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a排出到第1纸箱51上(参见该图的P32)。
然后,让上述第1纸箱51移动,使其再次位于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第1记录单元11将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b排出到第1纸箱51上(参见该图的P33)。在该第1记录单元11中开始进行第3张记录纸4b的图像记录的时刻,也可以根据在第2记录单元12中图像记录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只需要根据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图像记录结束的时刻移动第1纸箱51,在第1纸箱51上形成按所希望的次序重叠排列记录纸4a、4b的束。
特别针对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图像的记录速度差别大的时候有效。而对整个记录装置A而言,不会降低记录速度。
(制作2部不同图像的2个以上记录纸所构成的文档的情况)
作为制作2部不同图像的2个以上记录纸所构成的文档的情况,以制作2部混合有黑白图像页和彩色图像页的文档时的情况为例,参照图17进行说明。在该图中,第1记录单元11最适合于记录黑白图像,而第2记录单元12最适合于记录彩色图像。
首先,并行驱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和第2记录单元12,针对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a、4b并行进行记录。这时,在排出部5中,第1纸箱51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同时第2纸箱52位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这样,分别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a、4b分别载置在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上(参见该图的P41)。
然后,分别将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移动到上方的避让位置上,使第3纸箱53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的排出口11a的位置,同时第4纸箱54位于上述第2记录单元12的排出口12a的位置。和上述相同,并行驱动上述第1记录单元11和第2记录单元12,针对相互不同的记录纸4a、4b并行进行记录。这样,分别在上述第1和第2记录单元11、12中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纸4a、4b分别载置在上述第3和第4纸箱53、54上(参见该图的P42)。
然后,通过移动装置5a,使上述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4a下落到第2纸箱52上,同时,使上述第3纸箱53上的记录纸4a下落到第4纸箱54上。这样在上述第2和第4纸箱52、54上形成按所希望的次序重叠排列黑白图像的记录纸4b和彩色图像的记录纸4a后的状态的记录纸4的束(参见该图的P43)。这样,用户只需要取出在上述第2和第4纸箱52、54的记录纸4的束即可。
这样,通过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可以缩短记录所需要的时间,实现记录的高速化。同时,通过第1和第2纸箱51、52和移动装置5a,容易制作2部不同图像的2个以上记录纸所构成的文档。其结果,可以大幅度提高记录装置A的方便使用程度。
又,通过并行驱动2个以上的记录单元11~13缩短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时,记录部2的记录形式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只要是能在记录介质(记录纸4)上进行图像记录,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进一步,在[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同一图像的情况]和[分别在2个以上的记录纸上记录不同的图像的情况(其一)]中,排出部5也可以不采用由升降装置在Z方向可单独移动的第1~第6纸箱51~56所构成。例如如图18所示,,可以针对各记录单元11~13的每一个设置一个纸箱57。
<有关纸箱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9~图21说明在各纸箱之间移动记录纸4的其他构成。
(其一)
图19是表示各纸箱51~56(在图中的第1以及第2纸箱51、52)由截面为L字状的第1以及第2的一对壁部件81a、81b所构成。该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1a、81b相当于上述第1纸箱51中的一方限制侧壁72和载置底壁71的X方向的大致一半所构成,上述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1a、81b相对向配置,形成一个托盘状的纸箱51。
然后,上述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1a、81b可以在X方向移动成为形成上述第1纸箱51的载置面71a的接近状态和打开该载置面71a的部分可以让记录纸4落下的离开状态(参见该图的箭头)。当上述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1a、81b处于离开状态时,载置在该第1纸箱的载置面71a上的记录纸4向下方落下,载置在第2纸箱52上。
(其二)
图20是表示各纸箱51~56(在图中的第1以及第2纸箱51、52)由构成一方限制侧壁72和载置底壁71的X方向的大致一半、截面为L字状的第1以及第2的一对壁部件82a、82b所构成。上述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2a、82b中形成载置底壁71的板状部分在形成上述限制侧壁72的部分的下端部(第1纸箱51的两侧端部)处由轴支撑。该板状部分可以绕轴转动,成为形成上述第1纸箱51的载置面71a的状态和打开该载置面71a的部分可以让记录纸4落下的状态(参见该图的箭头)。这样,通过转动上述第1以及第2的壁部件82a、82b中载置底壁71的形成部分,打开该载置面71a的部分,载置在该第1纸箱的载置面71a上的记录纸4向下方落下,载置在第2纸箱52上。
又,各纸箱也可以如图21所示构成。即,将上述第1以及第2的一对壁部件的形状变更,第2的壁部件83b中形成载置底壁71的部分沿X方向延伸到X方向左侧的限制侧壁72附近。这样,该部分在形成X方向右侧的限制侧壁72的部分的下端部(第1纸箱51的一端部)处由轴支撑。上述第2的壁部件83b中形成载置底壁71的部分可以绕轴转动,成为形成上述第1纸箱51的载置面71a的状态和打开该载置面71a的部分可以让记录纸4落下的状态(参见该图的箭头)。这时,通过转动上述第2的壁部件83b中形成载置底壁71的部分,载置在该第1纸箱的载置面71a上的记录纸4向下方落下,载置在第2纸箱52上。
又,图中虽然未画出,也可以和上述相反,第1的部件中沿X方向延伸到X方向右侧的限制侧壁72附近形成底壁部件(壁部件)。这样,在该第1部件中形成载置底壁71的板状部分(壁部件)在形成上述X方向右侧的限制侧壁72的部分的下端部(第1纸箱51的一端部)处由轴支撑。
<有关墨盒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22~图23说明有关墨盒的其他构成。该构成,不采用在每个记录单元11~13中具有主墨盒25a~25d的方式,而是让各记录单元11~13共有主墨盒27(27a~27d)。又,由于上述记录装置A的其他构成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在此省略其说明。
上述主墨盒27根据每种颜色分别设置,并配置在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的侧部。然后,图中虽然未画出,各种颜色的主墨盒27a~27d针对每个记录单元11~13采用不同的输墨管,与设置在记录部2的传动架23上的各种颜色的子墨盒24a~24d连接。
上述各主墨盒27,如图23所示,沿Z方向延伸设置,其上端位于上述第1记录单元11,其下端位于上述第3记录单元13,并且在Z方向被分割成分别与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对应的3个墨室28a~28c。
上述各墨室28a~28c分别具有可挠性,在该3个墨室28a~28c内,相邻一对墨室28a~28c之间通过开闭阀29c、29d相互连通。
然后,在上述各墨室28a~28c中设置安装上述输墨管的安装口28d~28f,该3个安装口28d~28f在Z方向按给定间隔并排设置。这样,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与相对应的各安装口28d~28f之间上下方向的距离H1~H3,相互之间基本上相同。
在上述各墨室28a~28c的侧方上通过介入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体29b配置板状的可动壁部29a并与各墨室28a~28c挡接。该可动壁部29a可以向上述墨室28a~28c侧移动(参见该图的箭头)。
然后,说明上述开闭阀29c、29d的开闭控制,该2个开闭阀29c、29d在喷墨头21喷出墨水时均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上述各墨室28a~28c为相互独立,其结果,在喷出墨水时在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上所产生的吸入压力,相互之间基本上相同。这样,可以圆滑地向喷墨头21供给墨水,避免降低各记录单元11~13中的图像记录的精度。即,利用设置在上述各墨室28a~28c上的各输墨管的安装口28d~28f和喷出墨水时分别处于关闭状态的开闭阀29c、29d,构成可以调节各喷墨头21上所产生的吸入压力保持基本相同的调节装置7。
又,由于喷出墨水时上述各墨室28a~28c为相互独立,会出现任一墨室28a~28c中的墨水比其他墨室28a~28c少的情况。这时,通过让上述弹性体29b弹性变形,随着墨水的减少各墨室28a~28c的容积减少。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负压(从子墨盒24a~24d向墨盒27流入墨水方向的压力)。又,在上述各墨室28a~28c中即使产生负压,如果可以由子墨盒24a~24d缓解压力消除上述负压的产生状态,也可以不需要上述弹性体29b。
在没有从喷墨头21喷出墨水时,分别控制上述开闭阀29c、29d不让2个开闭阀29c、29d同时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可以使上述3个墨室28a~28c错开时间相互连通,成为与只有一个墨盒时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又,在不喷出墨水时,根据上述各墨室28a~28c中的墨水量移动可动壁部29a,以减少各墨室28a~28c的容积。这样,可以确切地从上述各墨室28a~28c向子墨盒24a~24d供给墨水。同时,上述各墨室28a~28c中的墨水可以全部向子墨盒24a~24d供给。
又,不使2个开闭阀29c、29d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也是因为防止从喷墨头21泄漏墨水。即,上述墨盒27,由于是由2个以上墨室28a~28c在Z方向并排构成,如果2个开闭阀29c、29d处于同时打开状态,设置在位于最下侧的墨室28c上的安装口28f中的压力(从墨盒27向子墨盒24a~24d流入墨水方向的压力)增高。这样,有可能从喷墨头21泄漏墨水。为此,通过开闭控制不使上述2个开闭阀29c、29d同时处于打开状态,可以抑制位于最下侧的墨室28c内的压力上升。其结果,可以防止从喷墨头21泄漏墨水。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第3记录单元11~13在Z方向重叠配置,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的主墨盒27的高度位置相互不同。对此,如图24所示,如果将上述第1~第3记录单元11~13在水平方向上并排配置,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和主墨盒27在上下方向的距离H4相同。这样,不需要设置调节装置7。各记录单元11~13的喷墨头21中的吸入压力相互之间相同。其结果,可以避免降低各记录单元11~13中的图像记录的精度。
<排出部5作为分类器使用时的实施方式>
当排出部5具有2个以上纸箱51~56时,该排出部5可以作为按照每部或者每页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的分类器5使用。又,该排出部5可以作为按照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的分类器5使用。
这样,当排出部作为分类器使用时,由于在该排出部5的各纸箱之间可以移动记录纸4,可以实现以下所示的动作。
以下说明排出部5作为按照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的分类器5使用时的动作。
又,排出部作为分类器使用时,记录装置A,以上述各记录单元11~13单独处理图像数据的第2模式动作。这与只具有一个记录单元的记录装置具有相同的构成。在此,为了便于理解,如图25所示,以具有一个记录单元11的记录装置P为例说明分类器5的动作。
如图25所示,该记录装置P,包括记录部2、向该记录部2供给记录纸4的供纸部3。又,上述分类器5包括2个以上具有载置在上述记录部2中进行图像记录的、从排出口2a排出的记录纸4的向上的载置面71a(参见图3~图6)的纸箱(在该图中为第1~第5纸箱51~55共计5个)。该分类器5通过将上述记录纸4载置在上述相互不同纸箱51~55的载置面71a上,可以按照每页、或者每部、进一步按照图像数据的每一输出文档对上述记录纸4进行分类。又,在上述记录装置P中,和图1所示记录装置A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上述分类器5,按照从上到下第1~第5的顺序,在Z方向相互相隔给定间隔、并排设置第1~第5纸箱51~55。上述各纸箱51~55,通过图中未画出的升降装置,分别可以在Z方向移动。这样,按照每页、或者每部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时,对应于在上述记录部2中在记录纸4上记录完图像的时刻,依次使上述各纸箱51~55位于上述排出口11a的位置。这样,从上述排出口11a排出的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按照每页、或者每部载置在不同的纸箱51~55上,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
又,如果只是将记录纸4分类,也可以不采用使各纸箱51~55移动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的构成,例如,也可以设置从上述排出口11a通向各纸箱51~55的分别的排纸通道。这样,在上述记录部2中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按照每页、或者每部通过相互不同的排纸通道载置在不同的纸箱51~55上,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
然后,在上述第1~第5纸箱51~55中,如图25所示,设置检测在该纸箱51~55上是否载置有上述记录纸4的检测装置51a~55a。
又,在上述各纸箱51~55中,设置有作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部51b~55b。各显示部51b~55b可显示「A」~「E」。该显示部51b~55b上显示的符号「A」~「E」是用户向记录装置P输出图像数据时为特别指定排出记录了该图像数据的记录纸4的纸箱51~55的符号,该符号向输出了上述图像数据的用户报告。这样,通过所报告的符号和各显示部51b~55b上显示的符号,用户可以知道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纸4在哪一个纸箱51~55上。即,例如,如果向用户报告「A」的符号,则在显示了「A」的显示部51b~55b上的纸箱51~55上载置的记录纸4是该用户的。为此,用户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纸4。
又,上述显示部51b~55b,如后面所述,当在2个以上纸箱51~55之间移动所载置的记录纸4时,根据该移动相应改变显示。例如,当在显示部51b上显示了「A」的第1纸箱51上记录纸4移动到第2纸箱52上时,在该第2纸箱52的显示部52b上显示「A」,同时在上述第1纸箱51的显示部51b上显示「A」以外的符号「B」~「E」。
进一步,在位于Z方向最下端的第5纸箱55的下侧设置保管已经记录完毕的记录纸4的保管部58。又,也可以不另外设置上述保管部58,而让上述第5纸箱55兼作为保管部。
又,各纸箱51~55的构成和图3~图6所示纸箱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即,在各纸箱51~55中,设置有使载置在给载置面71a上的记录纸4可以从各纸箱51~55落下的移动装置5a。
以下,说明上述分类器5的动作。该分类器5可以按照每页或者每部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并且可以按照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当按照每页或者每部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时、如上所述,通过让上述第1~第5纸箱51~55依次位于记录部的排出口11a的位置,从上述排出口11a排出的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按照每页或者每部被载置在不同的纸箱51~55上。
另一方面,当按照每一输出文档对记录纸4进行分类,新输出的记录纸4只向第1纸箱51排出。然后,按照第1到第5的顺序,以每一输出文档的新次序,在各纸箱51~55载置记录纸4。
即,当用户向记录装置P输入图像数据时,记录部2按照上述图像数据在记录纸4上记录图像。同时,分类器5使第1纸箱51位于排出口11a的位置,从上述记录部2排出的记录纸4被载置在第1纸箱51的载置面71a上。然后,在上述第1纸箱51上形成记录纸4的束。这时,向输出上述图像数据的用户报告符号「A」,同时,在上述第1纸箱51的显示部51b上显示符号「A」。
然后,如果向记录装置P输入新的图像数据时,首先,通过设置在第1纸箱51上的检测装置51a,检测在第1纸箱51上是否载置有记录纸4。如果没有载置记录纸4(用户已经将记录纸4取走时的情况),让第1纸箱51位于排出口11a的位置,从上述记录部2排出的记录纸4被载置在该纸箱51的载置面71a上。
另一方面,当在第1纸箱51上载置有记录纸4(用户还没有将记录纸4取走时的情况),如上所述,通过移动装置5a让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落下,将该记录纸4移动到第2纸箱52上。这样,上述第1纸箱51处于没有载置记录纸4的空的状态。这时,在上述第2纸箱52的显示部52b上显示符号「A」,同时在第1纸箱51的显示部51b上例如显示符号「B」(参见图1)。然后,记录部2按照上述新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4上记录图像,并在第1纸箱51排出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这样,记录了新图像的记录纸4被载置在第1纸箱51上。而在第1纸箱51上的记录纸4以前排出的记录纸4被载置在第1纸箱51的下侧的第2纸箱52上。
进一步,如果向记录装置P输入新的图像数据时,当上述第1和第2纸箱51、52都载置有记录纸4时,将第2纸箱52的记录纸4移动到第3纸箱53上,而将第1纸箱51的记录纸4移动到第2纸箱52上,这样,上述第1纸箱51处于空的状态,在记录部2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4被载置在第1纸箱51上。
进一步,如果当上述第1~第5纸箱51~55都载置有记录纸4时,向记录装置P输入新的图像数据,将第5纸箱55的记录纸4移动到保管部58上,将载置在第1~第4纸箱51~54上的记录纸4分别移动到其下一个的第2~第5纸箱52~55上,让上述第1纸箱51处于空的状态,将新排出的记录纸4载置在第1纸箱51上。
这样,通过采用让新的记录纸4一直排出到第1纸箱51上的构成,例如可以避免在已经载置有记录纸4的纸箱上排出记录纸4,可以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由于是向用户最容易取出记录纸4的纸箱、第1纸箱51上排出记录纸4,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
又,在2个以上纸箱51~55之间移动记录纸4时,设置在各纸箱51~55上的显示部51b~55b根据上述记录纸4的移动改变显示。为此,通过观察上述各显示部51b~55b上的显示,用户可以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纸4在哪一个纸箱上。
(有关分类器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26是表示有关另一实施方式的分类器5,该分类器5的构成,在通过移动上述各纸箱52~55可以改变在Z方向上并排配置得第1~第5纸箱51~55的并排位置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又,记录装置P中的记录部2和供纸部3的构成,由于与上述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分类器5中设置有各纸箱51~55可以位于上述记录部2的排出口11a的位置的排纸侧区域91、相对于该排纸侧区域91在X方向侧方上述各纸箱51~55不可能位于上述排出口11a的位置的升降侧区域92。上述各纸箱51~55在上述排纸侧区域91和升降侧区域92之间可以沿X方向独立移动,同时在上述排纸侧和升降侧区域91、92中,可以沿Z方向独立移动。
这样,上述分类器5,例如可以将按照从上到下第1、第2的顺序排列第1和第2纸箱51、52的状态,变更到按照从上到下第2、第1的顺序排列第1和第2纸箱51、52的状态。即,使在排纸侧区域91中位于最上端的第1纸箱51沿X方向移动到位于升降侧区域92。然后,在该升降侧区域92中,将该第1纸箱51沿Z方向移动到第2纸箱52的下侧。最后,让第1纸箱51沿X方向移动到位于排纸侧区域91,在排纸侧区域91中,成为按照从上到下第2、第1的顺序排列第1和第2纸箱51、52的状态(参见该图中的箭头以及双点虚线)。
这样,通过改变各纸箱51~55的排列顺序,例如,当在位于最上端的第1纸箱51上载置有记录纸4的情况下向记录装置P输入新的图像数据时,如上所述移动第1纸箱51。同时在排纸侧区域91将第2纸箱52向上方移动,让该第2纸箱52作为位于最上端的纸箱,向该第2纸箱52排出记录纸4。
这样,将记录纸4针对每一输出文档从上到下按照新的顺序排列,移动上述各纸箱51~55。这样,新排出的记录纸4处于最上端的纸箱中,可以一直向没有载置记录纸4的纸箱排出。又,用户可以容易发现有关自己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在哪一个纸箱上,可以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
又,在可以移动载置有记录纸4的各纸箱51~55的构成中,可以设置按压上述记录纸4的按压装置51c(在该图中只画出了设置在第1纸箱51上的按压装置51c)。作为该按压装置51c,可以由在上述限制侧壁72的上端部轴支撑的大致板状的部件构成。通过让该各部件51c向第1纸箱51的内侧转动,在该板状部件51c和上述第1纸箱51的载置面71a之间夹持记录纸4。通过设置这样的按压装置51c,可以确切地避免在移动上述各纸箱51~55时,该纸箱51~55的载置面71a上所载置的记录纸4由于风等原因而飞出纸箱的情况发生。

Claims (18)

1.一种记录装置,是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记录装置包括: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2个以上的记录部、
向所述各记录部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个的供给部、
保存从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别排出的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部;
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通过在相互不同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并行进行图像记录,可以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对图像数据分担进行处理,
所述排出部包括分别与2个以上的记录部对应、载置从该记录部排出的记录介质的2个以上的箱体,在该2个以上的箱体之间让所载置的记录介质移动的移动装置;将在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中分别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通过被载置在与各记录部对应的箱体上,同时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记录介质移动到指定的箱体上,使其在该箱体上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
2.一种记录装置,是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记录装置包括: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2个以上的记录部、
向所述各记录部供给所述记录介质的至少一个的供给部、
保存从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别排出的已经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排出部;
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通过在相互不同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并行进行图像记录,可以在2个以上记录介质上对图像数据分担进行处理,
所述排出部包括在2个以上的记录部之间移动、载置从各记录部排出的记录介质的箱体,通过根据在各记录部中记录图像结束的时刻移动所述箱体,将分别在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上进行完图像记录的记录介质按自由的排列顺序重叠在该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记录部被收容在箱体中并分别构成为单元,并且可以相互重叠和分开,
向所述各记录部供给电源的电源插头只设置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状的记录部在进行相互重叠时,与电源插头能够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只设置一个电源开关,进行接通、断开切换向记录部提供的电源,
通过接通所述电源开关,可以向所有记录部供给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各记录部对应设置2个以上电源开关,进行接通、断开切换向记录部提供的电源,
通过接通所述电源开关的操作,可以向对应的记录部提供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以上的记录部,通过调节各记录部中图像记录的动作时序,使在所述各记录部中成为最大消耗功率的时刻各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显示装置,显示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显示所有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2个以上的显示装置,与各记录部对应、显示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所述各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对应的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各记录部对应设置电源开关,进行接通、断开切换向记录部提供的电源,
当与该显示装置对应的记录部的电源开关处于断开时,所述显示装置仍然可以显示该记录部的动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2个以上的记录部分担处理图像数据的第1模式、所述各记录部单独处理图像数据的第2模式的2个动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记录部具有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吐墨水的喷墨头,
该记录装置还包括贮藏向所述各喷墨头供给的墨水的一个墨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下方向叠层配置2个以上的记录部,
具备调节装置,将所述2个以上记录部各自的喷墨头中墨水的吸入压力调节成相互之间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喷墨头和墨盒之间通过相互不同的输墨管相互连接,
所述墨盒在上下方向被分割成与所述各输墨管对应的2个以上的墨室、同时相邻一对墨室之间通过开闭阀相互连通,
调节装置由在所述各墨室上设置的、位于让与所述各喷墨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相互相同的高度位置的、所述各输墨管的安装口、和至少在所述喷墨头喷吐墨水时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开闭阀所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个以上的开闭阀在喷墨头不喷吐墨水时被控制成分别开闭、不能让所有开闭阀同时处于开通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记录部具有分别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往返运动的同时喷吐所述墨水的喷墨头,
所述2个以上记录部在上下方向上叠层配置成使该喷墨头相互在同一方向上作往返运动,
所述各记录部构成为通过使各记录部的喷墨头以相互不同的相位作往返运动来降低由于该喷墨头的往返运动引起的振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记录部,在不进行图像记录时,使该喷墨头以与正在进行图像记录的其他记录部的喷墨头的往返运动不相同的相位作往返运动、并且不喷吐墨水。
CNB021025495A 2001-01-26 2002-01-25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5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17929 2001-01-26
JP2001017932 2001-01-26
JP2001017929A JP2002219840A (ja) 2001-01-26 2001-01-26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017903A JP2002226131A (ja) 2001-01-26 2001-01-26 ソータ
JP2001017903 2001-01-26
JP2001017932A JP2002219796A (ja) 2001-01-26 2001-01-26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8175 Division CN1762717A (zh) 2001-01-26 2002-01-25 分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7082A CN1367082A (zh) 2002-09-04
CN1274511C true CN1274511C (zh) 2006-09-13

Family

ID=2734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25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4511C (zh) 2001-01-26 2002-01-25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758545B2 (zh)
CN (1) CN127451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0889A (ja) * 2002-11-22 2004-06-1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ITVE20040006A1 (it) * 2004-02-11 2004-05-11 Systel Internat S P A Apparecchiatura di finissaggio per laboratori fotografici.
US7744632B2 (en) 2006-12-20 2010-06-29 Aesculap Implant Systems, Inc. Rod to rod connector
US20090141053A1 (en) * 2007-11-13 2009-06-04 Epic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rp. Prin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4932936B2 (ja) * 2009-11-17 2012-05-1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6555B2 (ja) * 2010-06-29 2015-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771319B2 (en) 2012-04-16 2014-07-08 Aesculap Implant Systems, Llc Rod to rod cross connector
US8828056B2 (en) 2012-04-16 2014-09-09 Aesculap Implant Systems, Llc Rod to rod cross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6441B2 (ja) * 1989-11-09 1997-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H0473666A (ja) 1990-07-12 1992-03-09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作成装置
US5596416A (en) * 1994-01-13 1997-01-21 T/R Systems Multiple printer module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device
US6657741B1 (en) * 1995-08-07 2003-12-02 Tr Systems, Inc. Multiple print engine system with selectively distributed ripped pages
US5764263A (en) * 1996-02-05 1998-06-09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process, apparatus, and materi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paper curl
JP3995874B2 (ja) * 2000-09-29 2007-10-24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01467A1 (en) 2002-08-01
US6758545B2 (en) 2004-07-06
CN1367082A (zh) 2002-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907C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供墨系统
CN1184529C (zh) 带有内部打印机的数字照相机装置
CN1960879A (zh) 供墨装置、记录装置、供墨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201694C (zh) 棒状化妆品卡匣
CN1313274C (zh) 一种墨盒与使用这种墨盒的打印机
CN1146836C (zh) 纸币整理机
CN1274511C (zh) 记录装置
CN1716131A (zh) 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程序
CN1138236C (zh) 纸币整理机
CN1608857A (zh) 片材处理系统
CN1669801A (zh) 喷墨打印机
CN2644162Y (zh) 利用非接触通信的装置及其消耗品盒
CN100340403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305676C (zh) 打印装置
CN1906037A (zh) 高速数字打印设备
CN1794105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659036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107766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50739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96111C (zh) 游戏机
CN2842916Y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1811613A (zh) 显影剂盒及其循环使用的方法
CN1213590C (zh) 图像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738714A (zh) 喷射液体的设备和方法
CN1762717A (zh) 分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