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4507C -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4507C
CN1264507C CN 200410032491 CN200410032491A CN1264507C CN 1264507 C CN1264507 C CN 1264507C CN 200410032491 CN200410032491 CN 200410032491 CN 200410032491 A CN200410032491 A CN 200410032491A CN 1264507 C CN1264507 C CN 12645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cal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dicine
cell
skullcap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324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8040A (zh
Inventor
刘新华
潘福生
胡祖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324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4507C/zh
Publication of CN1548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8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45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45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黄芩提取物特别指具有黄酮母体结构的提取物,可以是黄芩素,也可以是黄芩甙,还可以是两者的混合物及其黄芩提取物制成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利用黄芩提取物制备的抗鼻咽癌药,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并具有强烈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无明显作用;并且它还具有抑制鼻咽癌内部血管生成,特别是在缺氧环境下的血管再生,从而有效地切断鼻咽癌的血液供应,使其变性坏死,显著地抑杀移植鼻咽癌的生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它对治疗或预防鼻咽癌的药物的制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芩提取物的用途,特别是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南方各地区有,文件统计发病率高达10-25/10万人口,比其它国家高出20倍左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估算,全世界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中国。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采用化学治疗,目前统计显示,疗效并不理想,它只适应于:(1)晚期病人的综合治疗;(2)根治放疗后复发转移状态时;(3)主要起增敏作用;(4)用于根治放疗前或放疗后,缩小局部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率。特别是化疗后虽然肿瘤消退率增加,但其毒副作用很大,对局部皮肤、粘膜反应极其血象和消化道反应严重,产生其它并发症。
由于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鼻咽腔周围解剖关系复杂,目前的治疗都以放射治疗为主,但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在放疗后,因肿瘤局部复发、未控制或发生远处转移而在5年内死亡。特别是,由于鼻咽腔周围的血管网络密集,神经系统复杂,通过放疗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副反应和并发症,主要有:(1)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心慌、白细胞下降;(2)口腔、鼻腔、鼻咽等粘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伴疼痛和下咽困难;(3)皮肤溃烂久而不愈;(4)由于咀嚼肌和颞颌关节艘受照射所致,鼻咽癌放疗后有半数以上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5)放疗会使唾液腺受损,牙齿供血血管受损,口腔环境改变,牙齿受损;(6)产生放射性颌骨炎、骨坏死;(7)放疗后局部软组织纤维化,血运和淋巴回流差,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来势凶,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8)导致放射性脑神经损伤,特别是舌下神经损伤最多,轻者影响病人生存质量,重者可导致死亡等。
综上所述,由于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伴有极大的副反应及并发症,即使通过放疗结合化学治疗,其5年生存率也仅30-50%左右。生存5年以上者,对于后期的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而且还易复发。这些手段都是在鼻咽癌产生后的一种强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来治疗鼻咽癌,更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黄文、无芩等。根据现有文献的报道,黄芩的药理功效味苦,性寒,功能泄实火,除湿热,解毒,止血,安胎,对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并有除热,解毒,镇静,降压,利胆,利尿,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肠管蠕动等作用。黄芩的丙酮提取物还可望成为保存加工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黄芩的根、叶提取物有抗溃疡活性。
黄芩提取物中的黄芩素和黄芩甙,现有文献报道其药理作用为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保肝利胆作用;降压、利尿、镇静、解热作用;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传染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铅中毒、清热解毒、胸闷呕恶、肺热咳嗽、胎动不安及疮毒等。就黄芩甙,也有局限于针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研究报告。但这些研究都还处在非常前期,对于黄芩提取物的抗癌作用机理也不甚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备具有高效,无毒副作用的抗鼻咽癌药物中应用黄芩提取物,即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应用黄芩提取物所制备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鼻咽癌。黄芩提取物特别指具有黄酮母体结构的提取物,可以是黄芩素,也可以是黄芩甙,还可以是两者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两者的配比可以是任意配比来进行混合。所述的黄芩提取物,可以是黄芩提取物制成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如用以下的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酒石酸、乙酸、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等类似酸加成盐;需要时可加合适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乙醚、四氢呋喃等类似物。黄芩提取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口服、注射给药,如粉剂、颗粒剂、片剂、小丸、胶囊、乳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所述的制剂可用常规方法来制备。
所述的具有黄酮母体结构的黄芩提取物,其黄酮母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Figure C20041003249100051
所述黄芩素,又叫黄芩甙元,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分子量270.25,可由黄芩甙水解得到。
黄芩素的结构:黄酮母体结构上5,6,7三个氢基-H被羟基-OH取代。
黄芩甙的结构是:黄酮母体结构上5,6二个氢基-H被羟基-OH取代,7位的羟基-OH与葡萄糖醛酸缩合,即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
本发明所述的黄芩提取物在制备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公开了黄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新用途。黄芩提取物,特别是黄芩素对鼻咽癌细胞有明显的抑杀作用。
细胞凋亡是普遍存在于细胞生物体内的一种自发、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生物体维持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的固有机制,这一机制若有障碍或发生异常,就有可能引发肿瘤或其它病变,肿瘤是一种细胞凋亡过慢而增殖过多的疾病,如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就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外,当肿瘤直径在1-2平方毫米大小时,由于瘤体中心部缺氧,肿瘤细胞会产生血管生成因子,这样,肿瘤可得到其自生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通过对该新血管增殖的抑制,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继续生长,因此,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寻找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及其具有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物质。
而本发明的研究发现,黄芩提取物中黄芩素,其特殊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分裂和增生,并具有强烈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无明显作用;另一主要作用是抑制鼻咽癌内部血管生成,特别是在缺氧环境下的的血管再生,从而有效地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变性坏死。特别是在离体细胞培养实验中,表现为对鼻咽癌细胞释放血管生长因子的抑制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此外,在活体动物(裸鼠)实验中,发现能够显著地抑杀移植肿瘤的生长,最高有效达99%,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黄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发掘了黄芩提取物,特别是黄芩素和黄芩甙在鼻咽癌治疗和预防药物的生产领域中的新用途。本发明的黄芩提取物,特别是黄芩素、黄芩甙制备的药物毒性低,对人体无副作用。本发明的黄芩提取物、特别是黄芩素、黄芩甙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本发明对于鼻咽癌治疗和预防这一难题的早日攻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以下结合对比药理实验以及结果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的描述。
实验结果1:
如图1所示,该图片是黄芩提取物中的黄芩素(baicalein)诱导癌细胞核裂解,细胞凋亡始于细胞核的裂解。图中显示鼻咽癌细胞经黄芩素处理2天后出现明显的细胞核裂解(右图中箭头所指)。黄芩素对正常细胞无此作用(左图)。此实验采用DAPI免疫染色法(特殊细胞核染色法)。Control是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细胞。
实验结果2:
如图2所示,该照片是黄芩素诱导鼻咽癌细胞的凋亡情况。该实验采用特殊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tunel Stain)。此方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佳细胞凋亡鉴定手段,凋亡或正在凋亡的细胞经染色后呈显黄色或橘黄色,而正常细胞则呈显红色。照片显示鼻咽癌细胞经黄芩素(baicalein)处理3天后诱导了这些细胞的凋亡,而经同样处理的正常细胞则不受影响。
实验结果3:
如图3所示,该照片是黄芩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该实验采用特殊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tunel stain).凋亡或正在凋亡的细胞经染色后呈现黄色,而正常细胞则呈现红色。图片中显示了两种血管内皮,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动脉内批皮细胞(HAEC),经黄芩素(baicalein)处理3天后诱导了这些细胞的凋亡,control为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细胞。
实验结果4:
如图4所示,该图是黄芩素抑制鼻咽癌细胞释放血管生长因子的实验状况。
实验方法:1×105鼻咽癌细胞被种植在直径为15mm的培养盘上,培养液含有10%小牛血清。24小时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液换成无血清培养液。换液后24小时开始加药。经不同时间处理后,将培养液收集起来,用ELISA测定培养液中血管生长因子的含量,所测得含量需经实际细胞数校正。鼻咽癌细胞经黄芩素处理2天后,血管生长因子释放明显减少。在缺氧的环境中(1%O2),黄芩素抑制作用尤其显著。
实验结果5:
如图5所示,该照片显示黄芩素抑制裸鼠上移植鼻咽癌内的血管生成状况。
实验方法:先将鼻咽癌细胞株接种在裸鼠皮下。自第2周开始,黄芩素经皮下给药,每周3次。实验持续至第12周,每周测量一次肿瘤的表面积。实验结束后,将肿瘤自裸鼠上分离下来,经化学固定和冰冻切片后,用八因子作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图片中棕色片段即为肿瘤血管断面。左图样本取自未用药组,右图样本取自用药组,用药剂量1mg/kg体重,可见血管数量明显减少。
实验结果6:
如图6所示,该表是黄芩素(baicalein)抑制鼻咽癌细胞的DNA分裂情况。图中可见鼻咽癌细胞经黄芩素处理后,处于DNA合成期(S phase)的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合成前期(G0/G1)的细胞数则明显增加。由于这些细胞在G0/G1积累,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该细胞的增生。实验方法:鼻咽癌细胞经黄芩素处理后,再经荧光标记,最后用细胞周期分析法对处于各个不同分裂期内的细胞数进行定量测定,对所测得的数值占总细胞数的比值进行比较而得到上图表。
实验结果7:
如图7所示,该图表是黄芩素(baicalein)、黄芩甙(baicalin)和对照组用苡仁提取物(wogonin)抑杀鼻咽癌细胞的疗效比较。在离体性别培养实验中,黄芩素、黄芩甙和苡仁提取物均有抑杀鼻咽癌细胞的作用,但作用强度略有差异。相对强度:黄芩素>黄芩甙>苡仁提取物。
结果实验8:
如图8、图9所示,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了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和前列腺素的合成。COX-2是一种催化前列腺素生成的酶,该酶以及它的产物前列腺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黄芩素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它的这些抑制作用而起到抑杀癌细胞的作用。实验方法:图8采用West Blot Analysia法测定COX-2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右边数字指出COX-2蛋白质的分子量。图9采用ELISA法测定由鼻咽癌细胞释放至培养液中的前列腺素的含量,并用实际细胞数作校整后作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9:
如图10所示,该表是黄芩素抑杀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剂量曲线。曲线1表示正常细胞,曲线2表示乳腺癌细胞,曲线3表示鼻咽癌细胞。
实验方法:三种实验细胞株均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1×105细胞被种植在直径为15mm的培养盘上,培养液含有10%小牛血清。24小时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液换成无血清培养液以避免血清中存在的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换液后24小时开始加药。加药5天后作细胞计数。计数前先用台潘兰将细胞染色以排除已死亡细胞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曲线中每一点为3次实验的平均值。
从曲线中可见,用药浓度为0.1开始起效果(20%抑制),浓度为0.5μg/ml时,鼻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为50%。而当浓度达到10μg/ml时,抑制可达95%。黄芩素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作用。可见黄芩素可以有效地抑杀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的生长。
实验结果10:
如图11、图12所示,表达了黄芩素抑杀活体动物上移植鼻咽癌的生长。实验方法:先将鼻咽癌细胞株接种在裸鼠皮下,经1-2周后肿瘤开始生长。黄芩素皮下注射自第二周开始,每周3次。实验动物被随机分成3个实验剂量组合一个对照组,每组10个裸鼠。实验持续至第12周,每周测量一次鼻咽癌肿瘤的表面积。实验结束后,将鼻咽癌肿瘤自裸鼠上分离下来,并做保存处理以备用作药理,免疫组化及生化检查。如图11显示了黄芩素抑杀移植肿瘤的计量曲线。如图12显示了黄芩素对移植肿瘤有明显抑杀效果。
实验结果11:
下述实验是黄芩素(baicalein)和黄芩甙(baicalin)单独用药或混合用药时对离体培养的鼻咽癌细胞和乳房癌细胞的作用比较。
实验方法:1×105鼻咽癌细胞和乳房癌细胞被种植在直径为15mm的培养盘上,培养液含有10%小牛血清。24小时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液换成无血清培养液以避免血清中存在的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换液后24小时开始加药。加药5天后作细胞计数。计数前先用台潘兰将细胞染色以排除已死亡细胞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图13中每一点为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图14是黄芩提取物对鼻咽癌细胞和乳房癌细胞作用比较。
实验结果:
如图13、图14所示,黄芩素和黄芩甙均能有效抑杀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的生长,但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小计量用药时(小于1.0ug/ml),两种药物的作用相似,而当剂量增加至5ug/ml时,黄芩素的抑制作用可达99%,当剂量为10ug/ml时,黄芩素的抑制作用可达99。5%。黄芩素和黄芩甙混合用药时(1∶1),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小剂量时有轻度增加,但剂量增大后,其作用大于黄芩甙(单独用药),但小于黄芩素(单独用药)。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黄芩提取物用于制备抗鼻咽癌药物,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分裂,并具有强烈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无明显作用;并且还具抑制鼻咽癌内部血管生成,特别是在缺氧环境下的血管再生,从而有效地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变性坏死。特别是黄芩素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鼻咽癌的药物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黄芩素(baicalein)诱导鼻咽癌细胞核裂解实验照片;
图2是黄芩素诱导鼻咽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照片;
图3是黄芩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照片;
图4是黄芩素抑制鼻咽癌细胞释放血管生长因子的实验状况照片;
图5是黄芩素抑制裸鼠上移植鼻咽癌内的血管生成状况;
图6是黄芩素(baicalein)抑制鼻咽癌细胞的DNA分裂情况;
图7是抑杀鼻咽癌细胞的疗效比较;
图8是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了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
图9是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情况;
图10是黄芩素抑杀活体动物上移植鼻咽癌的生长;
图11是黄芩素抑杀移植肿瘤的计量曲线;
图12是黄芩素对移植肿瘤的抑杀效果;
图13是黄芩素(baicalein)和黄芩甙(baicalin)单独用药或混合用药时对离体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比较;
图14是黄芩提取物对鼻咽癌细胞和乳房癌细胞作用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提供黄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首先水煎煮黄芩粗粉两次,加酸调至PH1-2,70-80保温,静置12-24小时,过滤。沉淀物加水搅拌使成混悬液,用碱调PH7-7.5至溶解后,加乙醇搅拌,过滤。过滤液即为具有有效黄芩提取物成分的黄芩提取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利用现有商品黄芩甙用于制备抗鼻咽癌的药物,称取黄芩甙(市售)300克,甘露醇75克,枸橼酸钠250克,以常规的粉针制备工艺制成1000支粉针,每支含黄芩甙300mg,作为抗鼻咽癌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将黄芩甙水解后得到黄芩素,称取100克黄芩素原料,加入乳糖66g,预胶化淀粉64g,微晶纤维素66g,硬脂酸镁3g,按常规制片工艺制得片剂1000片,相当于每片含黄芩素100毫克,作为抗鼻咽癌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将黄芩甙与黄芩素按重量1∶1混匀。称取100克混合原料,加入乳糖66g,预胶化淀粉64g,微晶纤维素66g,硬脂酸镁3g,以常规的胶囊制备工艺制得1000粒胶囊,每粒胶囊含有黄芩甙与黄芩素混合物100mg,作为抗鼻咽癌药。

Claims (1)

1.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黄芩提取物为黄芩素或黄芩甙或黄芩素与黄芩甙的混合物。
CN 200410032491 2003-04-08 2004-04-06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50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2491 CN1264507C (zh) 2003-04-08 2004-04-06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09941 2003-04-08
CN03109941.6 2003-04-08
CN 200410032491 CN1264507C (zh) 2003-04-08 2004-04-06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8040A CN1548040A (zh) 2004-11-24
CN1264507C true CN1264507C (zh) 2006-07-19

Family

ID=3437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324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507C (zh) 2003-04-08 2004-04-06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450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4763A (zh) * 2017-07-24 2017-11-10 武汉大学 黄芩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鼻咽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8040A (zh) 2004-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57808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复方制剂及制备和应用
CN115120689A (zh) 欣力康复方制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264507C (zh)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85914A (zh) 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0977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
CN100446761C (zh)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食道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276751C (zh) 黄芩提取物在制备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0544736C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858359B (zh) 一种含有醇溶性且非水溶性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制药用途、治疗方法和制备方法
CN1839855A (zh) 人参皂苷f1的医药用途
CN1256957C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含桑白皮、苦荞麦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0566743C (zh) 一种抑制肿瘤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76C (zh) 一种抗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3060A (zh) 治疗细胞学分类腺癌的中药
CN1548142A (zh) 一种改善糖耐量和治疗糖尿病及肥胖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21238A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自由基损伤和调节免疫的天然生物反应调节剂
CN108743796B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1237C (zh) 可调节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的保健品
CN109248169B (zh) 一种三萜皂苷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产品中的应用
CN101028311A (zh) 中药卷柏的新用途
CN1286480C (zh) 一种复方丹参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90031A (zh) 预防肿瘤转移的天然药物
CN116549511A (zh) 川蛭通络制剂在制备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4758282A (zh) 小檗碱用于制备治疗柯萨奇病毒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CN116492423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angzhou Huadong Pharmaceutical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ssignor: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10.15 to 2013.10.15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833000208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pplication of skullcap root extract in preparing medicin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1118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10.15 TO 2013.10.15;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KANGRUN PHARMACEUT

Effective date: 20081118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W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ANGZHO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IOENGINEERING INST. CO., LTD., HANGZHOU EAST-CHINA MEDICINE GROU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1 Moganshan Road No. 866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1 Moganshan Road No. 866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