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2093C - 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2093C CN1262093C CNB031585019A CN03158501A CN1262093C CN 1262093 C CN1262093 C CN 1262093C CN B031585019 A CNB031585019 A CN B031585019A CN 03158501 A CN03158501 A CN 03158501A CN 1262093 C CN1262093 C CN 126209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ter
- multileaving
- information
- data
- lin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984642 Cu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50 habit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100),它包括控制服务器(1)、多个中继路由器(21~25)和多个访问路由器(31~34)。移动通信系统(100)经由通过移动终端(51)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11)到达移动终端(51)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来多点传送数据。控制服务器(1)进行以下控制:伴随着移动终端(51)或通信对象终端(11)的移动,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由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化的移动通信系统,存在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在UMTS中,使用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为无线通信线路的多路复用方式,作为移动终端的移交方式,提供有软移交(分集移交)。
在该软移交中,采用了加入者线延长方式,多点传送移动终端处于点分集状态时的数据的路由器(以下称作“多点传送点”)在通信中不变。因此,即使移动终端移动时,数据必须经由多点传送点后,发送到位于移动目标的移动终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一3G TR25.832“Manifestations of Handover andSRNS Relocation”。
上述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采取以下概略表示的动作。即移动终端在通信开始时使用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成为多点传送点的SRNC(Serving RNC)。另外,当在SRNC属下的无线基地电台(NB:Node B)间移动终端进行移交(Intra-RNC移交)时,数据对移动终端连接的各NB,直接从SRNC多点传送。
另一方面,当移动终端在不同的RNC属下的NB间进行移交(Inter-RNC移交)时,数据经由SRNC后,再经由移动目标的RNC(DRNC:Drift RNC)向移动目标的NB发送。须指出的是,以往技术中的RNC和SRNC对应于本发明中的中继路由器,NB对应于访问路由器。
在上述现有使用UMTS的加入者线延长方式的分集移交控制中,当为Intra-RNC移交时,从SRNC对连接为星型的各NB多点传送数据。因此,在使用最佳线路(最短线路)进行数据发送的意义上并没有问题。但是,当为Inter-RNC移交时,存在着对SRNC属下的NB直接发送数据的情况和从SRNC经由DRNC对DRNC属下的NB发送数据的情况。
在向相关的Inter-RNC移交时,为了使用最短线路进行数据发送,对SRNC和DRNC双方,有必要进行以移动交换局(MSC: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或SGSN:Serving GPRS SupportNode)为多点传送点的数据发送。但是,在向DRNC发送数据时,经由SRNC的线路冗长,导致浪费网络资源。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即在UMTS(3GPP R99)中,分集移交的实现所需的复杂的各种控制成为SRNC进行的方法。为了简化控制,不使在通信中控制分集移交的点(路由器)从SRNC移动。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说明所述问题点。图1(a)和图1(b)是表示与UMTS的分集移交时的移动终端的移动对应的路由样子的图。在图1(a)和图1(b)中,CN111是通信对象终端,MSC/SGSN121是移动加入者交换机(MSC或SGSN),RNC131、132分别是无线网络控制装置,NB141、142、143、144、145、146分别是无线基地电台,MN151是移动终端。
在这些图中,假定CN111位于比MSC/SGSN121更高级的状况。RNC131、132进行无线资源的控制或MN151移动时的移交控制。在RNC131、132上把多个NB连接成星型。
MN151连接在NB上,进行通信。当点分集时,MN151同时连接在多个NB上,通过众所周知并惯用的点分集接收技术,最大比合成从各NB发送的下降信号,实现更高质量的接收环境。
图1(a)是表示MN151连接在NB142和NB143上的Intra-RNC分集移交的样子的图,图1(b)是表示MN151连接在NB142、NB143、NB144上的Inter-RNC分集移交的样子的图。在两图中,MN151在通信开始时使用的RNC(即SRNC)是RNC131。
如图1(a)所示,当为Intra-RNC移交时,MN151连接的NB142、143都存在于一个RNC(RNC131)的属下。因此,从CN111向MN151发送的数据如箭头A11所示,首先经由MSC/SGSN121,路由到多点传送点的SRNC(RNC131)。接着,从RNC131多点传送的数据如箭头A12、A13所示,直接发送给NB142、143,所以在路由线路上不存在冗长的部分。
而当图1(b)所示的Inter-RNC移交时,MSC/SGSN121-SRNC(RNC131)-NB142、143的路由线路如箭头B11、B12、B13所示,与Intra-RNC移交的线路同样。而给位于与移动目标的MN151进行通信的DRNC(RNC132)属下的NB144的数据如实线箭头B14所示,经由SRNC,并且通过DRNC进行路由。
即与从MSC/SGSN121直接向DRNC发送数据时相比,在路由线路上产生冗长部分。为了排除该冗长部分,如虚线箭头B15所示,给NB144的数据有必要由MSC/SGSN121多点传送。但是,如上所述,在现有UMTS中,多点传送点固定在1个RNC上,所以存在必然发生冗长部分的难点。
作为解决相关难点的一个方法,考虑到使RNC以外的节点也具有多点传送数据的功能。但是,此时,选择提供没有冗长性的路由线路的多点传送点的方法成为问题。总选择最佳的多点传送点在蜂窝网络那样具有计划的树结构的网络中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象一般的IP网络那样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的拓扑(连接形态)的网络中,是困难的。
另外,最佳的多点传送点根据MN151对网络的连接位置和它的通信对象的CN111对网络的连接位置而变化。例如,图1(a)的,最佳的多点传送点是RNC131,但是在图1(b)中,RNC131和MSC/SGSN121变为最佳的多点传送点。
因此,在与移动终端的移动目标相应的各路由线路上,希望预先设定最佳的多点传送点。但是,预测移动终端的全部移动目标,网罗(掌握)路由线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与网状结构同样,在树结构的网络中,很难预先静态地设定最佳的多点传送点。因此,确立当移动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按照其位置来使多点传送点动态地变化的方法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发现最佳的多点传送点并使多点传送点动态地变化,来排除冗长线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和服务器装置;
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和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以下控制: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而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连接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该服务器装置包括: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和服务器装置,并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
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装置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而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的控制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连接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该服务器装置包括: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来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服务器装置和移动终端,并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例如信息包)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来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多点传送点)动态地变化的控制。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中,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和服务器装置,并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的控制步骤。
在此,在路由器中包含中继路由器和访问路由器。另外,多路移交状态是以下说明的三个状态内的任意的状态。即三个状态是移动终端连接在多个访问路由器上,收发同一数据的状态(软移交状态);从多个访问路由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同一数据,但是移动终端只从其中一个访问路由器接收数据的状态;在网内数据以多径路由,但是对移动终端,从多个访问路由器中的一个访问路由器发送数据,移动终端只从该一个访问路由器接收数据的状态。
根据这些发明,伴随着移动终端或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发现最佳的多点传送点,并且动态变更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多点传送点),由最佳路由器多点传送数据。结果,排除了冗长线路的高效的资源使用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希望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连接在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上,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包括: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希望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步骤;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步骤。
在此,接收线路信息要求的路由器例如是网关路由器、访问路由器、路由器。具体而言,当在与移动终端存在的网(本网)不同的网(其他网)中存在通信对象终端时,接收线信息要求的路由器是位于通信对象终端和移动终端间收发的数据的路由线路上的本网一侧的网关路由器。另外,当通信对象终端存在于本网中时,接收线信息要求的路由器是本网的访问路由器或本网的路由器。
根据这些发明,服务器装置根据从路由器取得的线路信息的比较结果,能动态为多点传送选择最佳路由器。服务器装置对选择的路由器指示数据的多点传送,排除了冗长线路的高效的资源使用成为可能。
须指出的是,代替服务器装置,路由器可以根据线路信息的比较结果,动态选择最适于多点传送的路由器。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向通过所述通信对象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各线路信息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分别以最短线路进行路由选择,在各线路信息通过的路由器中,相应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依次记录(追加击路)在各线路信息中,所述各访问路由器通过参照所接收的相应各线路信息,取得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和最短线路上的通过顺序。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包括: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向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的步骤;各线路信息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分别以最短线路进行路由选择,在各线路信息通过的路由器中,把相应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记录在各线路信息中,所述各访问路由器通过参照所接收的相应各线路信息,取得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和最短线路上的通过顺序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根据以最短线路路由的线路信息,决定从通信对象终端到各访问路由器的数据的通信线路。因此,与各访问路由器对应的各多点传送点也存在于所述最短线路上,排除了利用可变的多点传送点的数据发送时的冗长线路。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从起点开始对每个跃距依次进行比较;关于相应比较对象的跃距,如果全部线路中通过的路由器相同,则进行有关下一跃距的比较;通过同一路由器的线路不另外存在的线路的1跃距前的(所有线路上同一的)路由器作为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而选择后,在把所述线路除外的前提下,通过重复所述比较和选择处理,直到比较对象的线路变为1以下,或终点(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跃距的比较结束之前,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其他路由器。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在所述选择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从起点开始对每个跃距依次进行比较;关于相应比较对象的跃距,如果全部线路中通过的路由器相同,则进行有关下一跃距的比较;把通过同一路由器的线路不另外存在的线路的1跃距前的路由器作为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而选择后,在把所述线路除外的前提下,通过重复所述比较和选择处理,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其他路由器,直到比较对象的线路变为1以下或终点的跃距的比较结束之前。
根据这些发明,通过比较从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检测到各线路中重复的部分线路。而且,根据该检测结果,把重复线路内最靠近移动终端的路由器作为最佳的多点传送点而选择。把已经选择了多点传送点的线路除外,通过重复这些比较和选择处理,有关两个访问路由器当然能选择最佳的多点传送点,有关在3以上的访问路由器之间进行多路移交的移动终端,能选择最佳的多点传送点。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开始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并且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对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进行解除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在所述指示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开始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并且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对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进行解除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
根据这些发明,从现行的多点传送点到新的多点传送点的切换成为可能。即实现了多点传送点的可变控制。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服务器装置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以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为契机,依次实施所述取得处理、所述选择处理和所述指示处理。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所述服务器装置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以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为契机,依次实施所述取得处理、所述选择处理和所述指示处理。
须指出的是,在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中包含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数的增加或减少。
数据的多点传送点存在于通信对象终端和移动终端间的线路上,所以当通信对象终端是不变更位置的固定终端时,在变更了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时进行多点传送的变更是有效的。因此,服务器装置通过以该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为契机,依次实施所述取得处理、所述选择处理和所述指示处理,能以恰当的定时进行多点传送点的动态控制。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正在进行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线路信息要求;相应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所述线路信息要求,以此为契机,从所述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正在进行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线路信息要求的步骤;相应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所述线路信息要求,以此为契机,从所述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以来自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要求为契机,开始成为用于选择最佳的多点传送点的契机的线路信息的发送。因此,与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位置相应的灵活性高的多点传送点选择成为可能。例如,伴随着移动终端的移动,能迅速对应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变更了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接收了所述线路信息的各访问路由器在所述线路信息中记录访问路由器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相应的线路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包括:接收了所述线路信息的各访问路由器在所述线路信息中记录访问路由器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相应的线路信息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服务器装置不仅能识别从通信对象终端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也能容易识别多点传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因此,对多点传送点,能迅速通知多点传送目标。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保持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内的信息(多点传送目标),多点传送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停止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包括: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保持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内的信息(多点传送目标),多点传送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步骤;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停止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接收了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路由器不仅把本路由器作为新的多点传送点而选择,而且能容易识别接收的给移动终端的数据的多点传送目标。另外,接收了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路由器伴随着从多点传送点把本路由器除外,能容易识别应该停止以后接收的给移动终端的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意思。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当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接收了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复制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数的所述数据,向各多点传送目标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包括:当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接收了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复制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数的所述数据,向各多点传送目标发送数据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作为多点传送点的路由器能同时向多点传送目标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与接收的给移动终端的数据同一的数据。据此,从各访问路由器向移动终端发送多个同一数据。移动终端通过合成接收这些数据,更可靠的数据接收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线路信息要求包含相应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应该为所述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多个访问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所述线路信息要求包含相应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应该为所述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多个访问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根据这些发明,连接在通信对象终端上的路由器能容易识别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成为数据目标的移动终端和应该为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多个访问路由器。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线路信息包含相应线路信息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线路信息表示的线路的起点的路由器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所述线路信息包含相应线路信息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线路信息表示的线路的起点的路由器识别信息。
根据这些发明,各路由器能容易识别线路信息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成为数据目标的移动终端、数据的发送源的通信对象终端和连接在通信对象终端上的路由器(线路的起点)。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希望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所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更希望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所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根据这些发明,接收了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路由器能容易识别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多点传送的起动是有关给哪个移动终端的数据、接收的数据的多点传送目标。另外,接收了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路由器能容易识别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多点传送的停止是有关给哪个移动终端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所述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连接在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上,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包括: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步骤;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步骤。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参照了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从属于网络使用的OSPF的各管理区的至少一个路由器取得由该路由器所属的管理区生成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根据需要把记录在该链接状态数据库中的各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之间的全部成本值变更为比0大的同一值,从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表示该路由器是路由器的起点的意思的起点探索响应,通过把该起点探索响应表示的路由器作为起点,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生成最短跃距树(最佳线路),通过参照该最短跃距树,把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及其通过顺序作为线路信息而取得。
同样,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为了实现参照了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的线路信息的取得,在所述取得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从属于网络使用的OSPF的各管理区的至少一个路由器取得由该路由器所属的管理区生成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根据需要把记录在该链接状态数据库中的各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之间的全部成本值变更为比0大的同一值,从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表示该路由器是路由器的起点的意思的起点探索响应,通过把该起点探索响应表示的路由器作为起点,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生成最短跃距树(最佳线路),通过参照该最短跃距树,把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及其通过顺序作为线路信息而取得。
根据这些发明,根据从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取得线路信息。因此,在服务器装置取得线路信息时,不需要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收发或更新线路信息的处理。据此,减小了网络内的节点的处理负载和通信负载。结果,不但能减少网络的负载,而且排除了本发明课题的冗长线路的高效的资源使用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对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起点探索要求;该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用该路由器接收所述起点探索要求,以此为契机,把记录了该路由器的识别信息的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对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对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起点探索要求的步骤;该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用该路由器接收所述起点探索要求,以此为契机,把记录了该路由器的识别信息的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对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的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与来自访问路由器的起点探索要求对应的起点探索响应从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向服务器装置发送。服务器装置通过接收该起点探索响应,能容易把握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时所需的起点的路由器。服务器装置生成以该路由器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通过参照该最短跃距树,能取得线路信息。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希望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包含:该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希望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包含:该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根据这些发明,在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通信对象终端发送的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它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因此,起点探索要求一定经由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通过接收起点探索要求,能容易把握该要求是有关以哪个移动终端为到达点的线路的。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包含该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探索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数据发送方法中,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包含该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探索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根据这些发明,从接收了起点探索要求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发送给服务器装置的起点探索响应中包含它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因此,服务器装置通过接收起点探索响应,能容易把握该响应是有关哪个移动终端和哪个通信对象终端间的线路的。另外,在起点探索响应中还包含作为探索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因此,通过接收起点探索响应,能容易把握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时所需的起点是哪个路由器。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a)是用于说明现有UMTS中的Intra-RNC移交的图。图1(b)是用于说明现有UMTS中的Inter-RNC移交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连接在2个访问路由器上时,在通过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选择多点传送点之前的过程的图。图2(b)是用于说明实施多点传送之前的过程的图。
图3是表示控制服务器的功能上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移动终端连接在2个访问路由器上时的线路信息表的数据存储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线路信息的比较处理的程序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增加了时,在通过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选择多点传送点之前的过程的图。图6(b)是用于说明实施多点传送之前的过程的图。
图7是表示访问路由器增加了时的线路信息表的数据存储例的图。
图8(a)是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减少时,在通过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选择多点传送点之前的过程的图。图8(b)是用于说明实施多点传送之前的过程的图。
图9是表示访问路由器减少了时的线路信息表的数据存储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由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的线路信息要求的过程的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由实施例3的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移动终端一侧的线路信息要求的过程的图。图11(b)是用于说明发送通信对象终端一侧的线路信息要求的过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移动终端连接在两个访问路由器上时,由实施例4的移动通信系统实施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过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4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具体处理的程序框图。
图14(a)是表示实施例4的区0的LSDB信息的图。图14(b)是表示区1的LSDB信息的图。图14(c)是表示区2的LSDB信息的图。
图15(a)是表示实施例4的区0的LSDB信息的成本值都设定为1的样子的图。图15(b)是表示实施例4的区1的LSDB信息的成本值都设定为1的样子的图。图15(c)是表示实施例4的区2的LSDB信息的成本值都设定为1的样子的图。
图16(a)是表示根据图15(a)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1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图16(b)是表示根据图15(b)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图16(c)是表示根据图15(c)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5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17是表示连接图16(a)-图16(c)所示的各最短跃距树而生成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连接的访问路由器增加了时,由实施例4的移动通信系统实施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过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当移动终端连接的访问路由器减少了时,由实施例4的移动通信系统实施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过程的图。
图20是表示连接图16(a)和图16(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而生成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由实施例5的移动通信系统发送起点探索要求的过程的图。
图22(a)是用于说明由实施例6的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移动终端一侧的起点探索要求的过程的图。图22(b)是用于说明发送通信对象终端一侧的起点探索要求的过程的图。
图23(a)是表示根据15(c)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AR3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图23(b)是表示根据15(a)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5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图23(c)是表示根据15(b)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24是表示连接图23(a)-图23(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而生成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25(a)是表示根据15(a)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图25(b)是表示根据15(c)的LSDB信息生成的以RT25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图26是表示连接图25(a)和图25(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而生成的最短跃距树的图。
符号的说明。
1-控制服务器;11-CN(通信对象终端);21、22、23、24、25-RT(中继路由器);31、32、33、34-AR(访问路由器);51-MN(移动终端);100、200、300、400、500、600-移动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2(a)是表示在MN51连接的网络(以下,称作“本网”)内的路由器上连接着CN11时应用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的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100具有控制服务器1、多个RT21-25、多个AR31-34、MN51。CN11连接在本网内的中继路由器RT21上。
在此,把发明的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表示如下。控制服务器1对应于服务器装置,CN(CorrespondentNode)11对应于通信对象终端,RT(RouTer)21-25对应于中继路由器,AR(AccessRouter)31-34对应于访问路由器,MN(MobileNode)51对应于移动终端。以下,根据需要把RT和AR综合记做路由器。
MN51在与CN11的通信开始时,只使用AR32作为访问路由器,从CN11发送给MN51的数据以箭头Y1表示的最短线路路由。AR32是基于MN51的通信开始时使用的访问路由器,所以移动通信系统100并不一定要实施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须指出的是,即使假设实施了时,因为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也只是AR32,所以不选择多点传送点。
接着,如果基于MN51的来自AR33的电波接收成为可能,则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变为2个,所以进行多点传送点的选择。
在此,因为控制服务器1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100的构成要素,并且是多点传送点的动态控制的主要实施主体,所以详细说明它的结构。图3是表示控制服务器1的功能上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控制服务器1至少包括:线路信息取得部2、线路信息表3、多点传送点选择部4、多点传送相关信息存储部5和多点传送指示部6。
线路信息取得部2从AR32和AR33取得分别汇总在AR32和AR33中的来自RT21的线路信息,存储到线路信息表3中。
在线路信息表3中,把由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作为终点的最短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作为跃距,按线路存储。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是指路由器的IP地址、MAC地址等。
多点传送点选择部4参照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的按线路的跃距,选择提供从CN11到AR32、33的最短线路的多点传送点。
在多点传送相关信息存储部5中,把由多点传送点选择部4选择的多点传送点和多点传送目标产生相关,作为多点传送相关信息,可更新地保持。
多点传送指示部6对由多点传送点选择部4选择的多点传送点指示给MN51的数据的多点传送。
下面,说明转移到MN51同时使用AR32、33进行数据接收的状态(多路移交状态)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和多点传送的样子。
(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首先,参照图2(a)说明控制服务器1取得线路信息前的步骤。MN51伴随着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3,如果检测到访问路由器的使用状况的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3)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2、AR33)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CN11)的识别信息(参照A1)。在此,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指通信对象终端的IP地址等。
AR33如果在A1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AR32、AR33、CN11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通知起动了CN11和MN51之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意思。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例如IP地址)、AR32、AR33、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该通知(A2)。
控制服务器1在A2中如果接收到从AR33发送的MN51、AR32、AR33、CN11的识别信息,就认识到已经启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等待来自各访问路由器(AR32、AR33)的线路信息的发送。
在A3中,AR33参照在A1中接收的CN11的识别信息,向CN1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该线路信息要求中包含有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即MN51的识别信息、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AR32、AR33的识别信息。须指出的是,也可以等待A2的通知处理的结束,实施该发送处理,也可以与A2的通知处理并行实施。
线路信息要求路由给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是连接在自己属下,所以在线路信息要求到达RT21的时刻,就接收线路信息要求(A4)。
接着,RT21参照在A3中接收的AR32、33的识别信息,向AR32、33双方发送线路信息。在该线路信息中包含有数据发送源的CN11的识别信息、数据发送目标的MN51的识别信息、RT21自身的识别信息。各线路信息进行路由,以便取得用于到达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各线路信息首先发送给RT22(A5和A6)。RT22判别从RT21接收的信息是否为线路信息,并且在各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2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发送该线路信息。即线路信息从RT22向RT23、RT24发送(A7和A8)。
以下同样,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4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4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2发送该线路信息(A9)。另外,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3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3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RT25发送该线路信息(A10)。RT25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5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3发送该线路信息(A11)。
所述处理的结果、各线路信息到达各线路的终点即AR32和AR33。在AR32、33,在接收的线路信息中追加自身的识别信息。然后,AR32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A12)。同样,AR33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A13)。据此,记载了从RT21到AR32的最短线路和从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的线路信息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
在此,图4是表示存储了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的线路信息的线路信息表3的结构例的图。如图4所示,在线路信息表3中按线路(线路1、线路2)存储着把由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作为终点的最短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单,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与路由器的附图参照符号同一。
更具体而言,线路信息表3具有线路1存储区3a和线路2存储区3b。在线路1存储区3a中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四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即RT21、RT22、RT24、AR32。在线路2存储区3b中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五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即RT21、RT22、RT23、RT25、AR33。
(线路信息比较步骤)
下面,参照图5说明控制服务器1参照线路信息表3比较线路信息的步骤。图5是用于说明线路信息比较处理的程序框图。
线路信息的比较处理从第一跃距即线路信息的起点的路由器开始。在图5的步骤S1中,判定成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是否存在2以上。当判定的结果为存在2以上时,向步骤S2转移,当为1以下时,向步骤S7转移。
在步骤S2中,判定成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数与之前比较的跃距中成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数相比,是否减少了。但是,在除去后面描述的步骤S4中的线路的除外引起的减少部分的基础上,进行该判定。当判定结果为未减少时,转移到步骤S3,为减少了时,转移到步骤S8。
在步骤S3中,判定现在比较的跃距中的各线路上的通过路由器(RT或AR)的同一性,判定是否存在通过与本路由器同一的路由器的线路不另外存在的线路(以下称作“孤立线路”)。当判定的结果为存在孤立线路时,转移到步骤S4,当不存在时,转移到步骤S6。
在步骤S4中,在之前比较的跃距之前,各线路的通过路由器同一,在现在比较的跃距中,通过路由器改变,所以判断为位于各跃距间的路由器是多点传送点。换言之,通过之前比较的跃距,把各线路通过的RT或AR作为多点传送点选择。另外,有关来自该多点传送点的数据的多点传送目标,为所述孤立线路的最终跃距的访问路由器、孤立线路以外的线路内任意一个线路的最终跃距的访问路由器。把孤立线路从比较对象的线路除外,转移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判定从比较对象去除了所述孤立线路的结果剩下的比较对象线路数是否存在2以上。当判定结果为存在2以上时,转移到步骤S6。而当为1以下时,判定为没必要进行进一步比较,把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处理而选择的全部多点传送点作为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中的多点传送点而选择,线路信息比较处理结束。
在步骤S6中,比较对象的跃距进入下一跃距,再次实施步骤S1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7中,把之前比较的跃距中各线路上的通过路由器(这在各线路间必然为同一)作为多点传送点选择。作为从该路由器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选择剩下的线路的最终跃距的访问路由器。因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数是一个,所以由一系列的比较处理选择的全部多点传送点作为线路信息比较步骤的多点传送点而选择,线路信息的比较处理结束。
在步骤A8中,把相当于之前比较的跃距的各线路上的通过路由器(这在各线路间必然为同一)作为多点传送点而选择。作为从该路由器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选择相当于剩下的线路的最终跃距的访问路由器。因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数存在2以上,所以转移到步骤S3,继续进行线路信息的比较步骤。
下面,说明作为上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的具体处理例,图4所示,根据线路信息表选择多点传送点的过程。
1.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从第一跃距RT21开始。
2.第一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是图2(a)所示的A5和A6所示的2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3.比第一跃距还靠前的跃距不存在,相当于比较的线路数与之前的跃距的线路数相比没减少的情况。因此,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4.如果从图2(a)所示的线路A5观察,则线路A6通过路由器RT21,如果从线路A6观察,则线路A5通过同一路由器RT21,不存在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5.转移到相当于第二跃距的RT22,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6.此时,比较线路数是图2(a)的A7和A8所示的2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7.比较线路数依然与第一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8.此时,如果从图2(a)所示的线路A7观察,则线路A8通过路由器RT22,如果从线路A8观察,则线路A7通过同一路由器RT22,不存在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9.转移到相当于第三跃距的RT24和RT23,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10.此时,比较线路数是图2(a)的A9和A10所示的2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11.比较线路数依然与第二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12.如果从图2(a)所示的线路A9观察,则线路A10不通过同一路由器,如果从线路A10观察,则线路A9不通过同一路由器,出现了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4(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13.相当于之前的跃距(第二跃距)的RT22选择为多点传送点。另外,从RT22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孤立线路即线路A9的最终跃距的AR32和孤立线路即线路A10的最终跃距的AR33。把孤立线路即线路A9和孤立线路即线路A10从比较对象除外,转移到步骤S5(与图5的步骤S4对应)。
14.在步骤S4中,把线路A9和线路A10从比较对象除外,因为比较对象的线路数相当于图2(a)所示的线路A11的一线路即不存在2以上的情况,所以线路信息比较步骤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中,选择RT22作为多点传送点(图2(b)的加了斜线的中继路由器),作为从该多点传送点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AR32和AR33。
(指示步骤)
在指示步骤中,控制服务器1对各路由器发出指示,使由线路信息比较步骤选择的多点传送点向决定的多点传送目标多点传送数据。下面,参照图2(b)说明指示的步骤。
控制服务器1根据由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取得的信息、此前保持的信息,决定指示多点传送功能的起动和停止的信息的发送目标,并且有关多点传送点,更新保持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MN51使用AR33前已经使用的多点传送点不存在,控制服务器1也认识到此。因此,没必要发送指示多点传送功能的停止的信息,可以把指示多点传送功能的起动的信息(以下称作“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向多点传送点发送。
因此,控制服务器1,向RT22发送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图2(b)的箭头B1)。在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中包含有多点传送的数据的目标MN51的识别信息、多点传送目标AR32和AR33的识别信息。
RT22如果从控制服务器1接收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就把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中包含的各种信息(例如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起动多点传送功能。即以后RT22在接收了给MN51的数据时,把该数据复制,向AR32、33双方的访问路由器发送。
另外,控制服务器1有关多点传送点变更保持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有关MN51,以前使用的多点传送点不存在。因此,把有关现在时刻的MN51的多点传送相关信息更新为“点:RT22,多点传送目标:AR32、AR33”,并存储。
在此,假定从CN11发送给MN51的数据,经由RT21到达了RT22(图2(b)的箭头B2)。
RT22如果接收给MN51的数据,就参照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各种信息(例如,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复制所述数据,向AR32、AR33多点传送。据此,数据以最短线路到达AR32、AR33(图2(b)的箭头B3、B4)。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100中,从多个中继路由器RT21-RT25中选择RT22作为多点传送点。据此,数据通过没有冗长部分的最佳线路进行路由,直到到达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AR32、AR33。MN51通过使用多个访问路由器(AR32、AR33)接收所需的数据(图2(b)的箭头B5、B6),能取得多路移交的利益。
图6(a)是表示从图2(b)所示的状态,转移到MN51除了AR32、33,还使用AR34进行数据接收的状态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的图。即MN51在追加AR34的使用前,从CN11给MN51的数据在RT22被多点传送给AR32、33,在图2(b)的箭头B2-B6所示的线路上路由。在此,MN51也能从AR34接收电波,如果变为新使用AR34的多路移交状态,就进行以下说明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
(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首先,说明控制服务器1取得线路信息前的步骤。MN51如果检测到AR34被追加到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访问路由器使用状况的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就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2、33、34)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参照C1)。
AR34如果在C1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通知起动了CN11和MN51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意思。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AR32、AR33、AR34、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该通知(C2)。
控制服务器1在C2中如果接收到从AR34发送的识别信息,就认识到已经启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等待来自各访问路由器(AR32、AR33、AR34)的线路信息的发送。
在C3中,AR34参照在C1中接收的CN11的识别信息,向CN1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该线路信息要求中包含有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即MN51的识别信息、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AR32、33、34的识别信息。须指出的是,也可以等待C2的通知处理的结束,实施该发送处理,也可以与C2的通知处理并行实施。
线路信息要求路由给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是连接在自己属下,所以在线路信息要求到达RT21的时刻,就接收线路信息要求(C4)。
接着,RT21参照在C3中接收的AR32、33、34的识别信息,向AR32、33、34全体发送线路信息。在该线路信息中包含有数据发送源的CN11的识别信息、数据发送目标的MN51的识别信息、RT21自身的识别信息。各线路信息进行路由,以便取得用于到达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各线路信息首先发送给RT22(C5、C6和C7)。RT22判别从RT21接收的信息是否为线路信息,并且在各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2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发送该线路信息。即从RT22发送的线路信息经由RT24,到达AR32(C8),经由RT23和RT25,分别到达AR33、AR34(C9和C10)。
具体而言,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4向线路信息中追加RT24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2发送该线路信息(C8)。另外,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3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3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RT25发送该线路信息。RT25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5自身的识别信息,向到AR33的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3发送该线路信息(C9)。同样,RT25在线路信息中追加记录RT25自身的识别信息,向到AR34的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4发送该线路信息(C10)。
所述处理的结果、各线路信息到达各线路的终点即AR32-AR34。在AR32-AR34中,在接收的线路信息中追加自身的识别信息。然后,AR32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C11)。同样,AR33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C12)。同样,AR34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C13)。经过这些发送处理,记载了从RT21到AR32的最短线路、从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从RT21到AR34的最短线路的线路信息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
在此,图7是表示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的线路信息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的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在线路信息表3中,按线路把由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作为终点的最短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作为第一-第五跃距存储。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单,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与路由器的附图参照符号同一。
具体而言,线路信息表3除了线路1存储区3a和线路2存储区3b,还具有线路3存储区3c。在线路1存储区3a中,作为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四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RT21、RT22、RT24、AR32”。在线路2存储区3b中,作为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五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RT21、RT22、RT23、RT25、AR33”。在线路3存储区3c中,作为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五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RT21、RT22、RT23、RT25、AR34”。
(线路信息比较步骤)
下面,说明控制服务器1参照线路信息表3比较线路信息的步骤。须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中实施的线路信息比较处理与参照图5的程序框图说明的线路信息比较处理同一。因此,省略了它的说明,并且作为线路信息比较步骤的具体处理例,说明根据图7所示的线路信息表选择多点传送点的过程。
1.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从作为第一跃距RT21开始。
2.第一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是图6(a)的C5-C7所示的3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3.比第一跃距还靠前的跃距不存在,相当于比较的线路数与之前的跃距的线路数相比没减少的情况。因此,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4.图6(a)的C5-C7都通过同一路由器RT21,不存在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5.转移到相当于第二跃距的RT22,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6.此时,比较线路数是图6(a)的C8-C10所示的3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7.比较线路数依然与第一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8.此时,图6(a)C8-C10都通过同一路由器RT22,不存在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9.转移到第三跃距的RT24和RT23,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10.此时,比较线路数是C8-C10所示的3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11.比较线路数依然与第二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12.在该时刻,线路C8与线路C9以及C10不通过同一路由器,所以出现了孤立线路(图7的线路1)。因此,转移到步骤S4(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13.把之前的跃距(第二跃距)的RT22选择为多点传送点。另外,从RT22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相当于孤立线路即线路C8的最终跃距的AR32和另外的线路内任意一线路的最终跃距(例如AR33)。把孤立线路即线路C8比较对象除外,转移到步骤S5(与图5的步骤S4对应)。
14.在步骤S4中,把线路C8从比较对象除外,但是,比较对象的线路数依然为线路C9、C10,即相当于存在2以上的情况。因此,再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5对应)。
15.转移到相当于第四跃距的RT25,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16.比较线路数存在图6(a)的C9和C10所示的2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17.比较线路数除去孤立线路的除外引起的减少部分,依然与第三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18.如果线路C9观察,则线路C10通过路由器RT25,如果从线路C10观察,则线路C9通过同一路由器RT25,不存在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6(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19.转移到相当于第五跃距的AR33和AR34,转移到步骤S1(与图5的步骤S6对应)。
20.此时,比较线路数存在线路C9和C10所示的2线路,所以转移到步骤S2(与图5的步骤S1对应)。
21.比较线路数依然与第四跃距中的比较线路数没变化,即不减少,所以转移到步骤S3(与图5的步骤S2对应)。
22.在该时刻,线路C9、C10分别变为孤立线路。因此,转移到步骤S4(与图5的步骤S3对应)。
23.把之前的跃距(第四跃距)的RT25选择为多点传送点。另外,从RT25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相当于孤立线路即线路C9的最终跃距的AR33和相当于孤立线路即线路C10的最终跃距的AR34。把孤立线路即线路C9和C10从比较对象除外,转移到步骤S5(与图5的步骤S4对应)。
24.在步骤S4中,把线路C9和线路C10从比较对象除外,没有比较对象的线路,即相当于不存在2以上的情况,所以线路信息比较步骤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中,选择RT22和RT25作为多点传送点(图6(b)的加了斜线的中继路由器。另外,作为从RT22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AR32和AR33,作为从RT25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为AR33和AR34。
(指示步骤)
在指示步骤中,控制服务器1对各路由器(RT或AR)发出指示,使由线路信息比较步骤选择的多点传送点向决定的多点传送目标多点传送数据。下面,参照图6(b)说明指示的步骤。
控制服务器1根据由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取得的信息、此前保持的信息,决定指示多点传送功能的起动和停止的信息的发送目标,并且有关多点传送点,更新保持的信息。
在此,MN51使用AR34前已经使用的多点传送点是RT22,RT22的多点传送目标是AR32和AR33。这些信息保持在控制服务器1中,与由所述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决定的最新多点传送点之一,也包含该多点传送目标,是同一的。
因此,控制服务器1没必要向RT22发送多点传送停止多点传送功能的信息(以下称作“多点传送停止要求”)。须指出的是,也可以发送(图6(b)的箭头D1)新的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也可以不发送。即使不发送时,只要RT22不接收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就继续多点传送功能。
接着,控制服务器1向新的多点传送点的RT25发送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图6(b)的箭头D2)。在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中包含有多点传送的数据的目标即MN51的识别信息和多点传送目标的AR33和AR34的识别信息。
RT25如果从控制服务器1接收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就把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中包含的各种信息(例如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起动多点传送功能。
另外,控制服务器1有关多点传送点,更新保持的信息。即控制服务器1把现在时刻的MN51的多点传送相关信息更新为“点:RT22,多点传送目标:AR32、AR33”以及“点:RT25,多点传送目标:AR33、AR34”,并存储。
在此,假定从CN11发送给MN51的数据,经由RT21到达了RT22的情况(图6(b)的箭头D3)。
RT22如果接收到给MN51的数据,就参照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各种信息(例如,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复制所述数据,向AR32、AR33多点传送。据此,给AR32的数据通过RT24以最短线路到达AR32(图6(b)的箭头D4)。而给AR33的数据通过RT23以最短线路向着AR33,但是在途中经由RT25(图6(b)的箭头D5)。
接收了经由RT23的数据RT25参照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复制所述数据,向AR33、AR34多点传送。据此,各数据从RT25以最短线路到达AR33、AR34(图6(b)的箭头D6、D7)。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100中,即使由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增加时,也从多个中继路由器RT21-RT25中选择RT22、RT25作为最佳的多点传送点。据此,数据通过没有冗长部分的最佳线路,多点传送到达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AR32、AR33、AR34。MN51通过同时使用多个访问路由器(AR32-AR34),接收所需的数据,能取得多路移交的利益(图6(b)的箭头D8、D9、D10)。
图8(a)是表示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中,MN51中止AR32的使用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的图。即MN51在中止AR32的使用前,从CN11给MN51的数据在RT22和RT25中多点传送给AR32、33、34,以图6(b)的箭头D3-D10所示的线路路由。在此,如果由于MN51和AR32间的电波状态恶化等原因,MN51中止AR32的使用,变为只使用AR33、AR34的多路移交状态,则开始以下说明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
(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首先,说明控制服务器1取得线路信息前的步骤。
在E1中,MN51中止AR32的使用。须指出的是,该中止处理可以在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的最初实施,也可以在选择了新的多点传送点后实施。
MN51如果检测到伴随着AR32的使用中止的访问路由器的使用状态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3、AR34)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参照E2)。
AR34如果在E1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通知起动了CN11和MN51之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意思。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AR33、AR34、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相关的通知(E3)。
控制服务器1在E3中如果接收到从AR34发送的识别信息,就认识到已经启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等待来自各访问路由器(AR33、AR34)的线路信息的发送。
在E4中,AR34参照在E2中接收的CN11的识别信息,向CN1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该线路信息要求中包含有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即MN51的识别信息、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AR33、AR34的识别信息。须指出的是,也可以等待E3的通知处理的结束,实施该发送处理,也可以与E3的通知处理并行实施。
线路信息要求路由给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是连接在自己属下,所以在线路信息要求到达RT21的时刻,就接收线路信息要求(E5)。
接着,RT21参照在E4中接收的AR33、34的识别信息,向AR33、34双方发送线路信息。在该线路信息中包含有数据发送源的CN11的识别信息、数据发送目标的MN51的识别信息、RT21自身的识别信息。各线路信息进行路由,以便取得用于到达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各线路信息首先发送给RT22(E6和E7)。RT22判别从RT21接收的信息是否为线路信息,并且在各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2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发送该线路信息。即从RT22发送的线路信息经由RT23、RT25,分别到达AR33、AR34(E8和E9)。
具体而言,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3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3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RT25发送该线路信息。另外,接收了线路信息的RT25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5自身的识别信息,向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3发送该线路信息(E8)。同样,RT25在线路信息上追加记录RT25自身的识别信息,向到AR34的最短线路上的下一路由器的AR34发送该线路信息(E9)。
所述处理的结果、各线路信息到达各线路的终点即AR33和AR34。在AR33、34,也在接收的线路信息中追加自身的识别信息。然后,AR33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E10)。同样,AR34把完成的线路信息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E11)。据此,记载了从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和从RT21到AR34的最短线路的线路信息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
在此,图9是表示把汇总到控制服务器1的线路信息存储到线路信息表3中的状态的图。如图9所示,在线路信息表3中,按线路,把由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作为终点的最短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作为第一-第五跃距存储。
具体而言,线路信息表3具有线路1存储区3b和线路2存储区3c。在线路1存储区3b中,作为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五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RT21、RT22、RT23、RT25、AR33”。在线路2存储区3c中按照通过顺序存储有从第一跃距(起点)到终点跃距(第五跃距)通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即“RT21、RT22、RT23、RT25、AR34”。
(线路信息比较步骤)
下面,说明控制服务器1参照线路信息表3比较线路信息的步骤。须指出的是,由本步骤实施的比较处理与参照图5的程序框图说明的线路信息比较处理同一,所以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在该线路信息比较步骤中,选择RT25(在图8(b)的加了斜线的中继路由器)作为多点传送点。另外,决定AR33、AR34为从RT25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
(指示步骤)
在指示步骤中,控制服务器1对各路由器发出指示,使由线路信息比较步骤选择的多点传送点向决定的多点传送目标多点传送数据。下面,参照图8(b)说明指示的步骤。
作为前提,有关中止AR32的使用以前的多点传送点RT22,从这次的多点传送点除外,所以控制服务器1对RT22发送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图8(b))的箭头F1)。在该多点传送停止要求中包含由多点传送的数据的目标MN51的识别信息。
RT22如果从控制服务器1接收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就停止有关MN51的多点传送功能,删除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保持的信息。
RT25从MN51中止AR32的使用以前继续作为多点传送点工作,并且多点传送目标也不变化。因此,控制服务器1没必要对RT25发送新的多点传送起动要求。须指出的是,新的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可以发送(图8(b)的箭头F2),也可以不发送。即使不发送时,只要RT25不接收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就继续多点传送功能。
另外,控制服务器1更新有关多点传送点保持的信息。即控制服务器1把现在时刻的MN51的多点传送相关信息更新为“点:RT25,多点传送目标:AR33、AR34”,并存储。
从CN11发送给MN51的数据依次经由RT21、RT22、RT23到达RT25(图8(b)的箭头F3)。
RT25如果接收到给MN51的数据,就参照保持在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多点传送目标的信息,复制所述数据,向AR33、AR34多点传送。据此,给AR33的数据从RT25以最短线路到达AR33(图8(b)的箭头F4)。而给AR34的数据从RT25以最短线路到达AR34(图8(b)的箭头F5)。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100中,即使由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减少时,也从多个中继路由器RT21-RT25中选择RT25作为最佳的多点传送点。因此,数据通过没有冗长部分的最佳线路,多点传送到发送目标的访问路由器AR33、AR34。MN51通过同时使用多个访问路由器(AR33、AR34),接收所需数据,能取得多路移交的利益(图8(b)的箭头F6、F7)。
(实施例2)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假定作为通信对象终端的CN11连接在与作为移动终端的MN51同一的网络(本网)的中继路由器RT21上的情况。而在本实施例中,假定CN11连接在与MN51不同的网络(以下称作“其他网”)的路由器上。
图10是表示CN11连接在其他网上时的多点传送点选择的一个过程的图。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与参照图2(a)说明了的移动通信系统100的结构同样,所以对各构成要素采用了同一的符号,并且省略了结构的图示和详细说明。有关控制服务器的主要部分结构也同样与参照图3说明了的控制服务器1的结构同样,所以对各构成要素采用了同一的符号,并且省略了结构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实施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200与移动通信系统100的差异。如图10所示,CN11连接在构成其他网的路由器网R上,RT21是连接本网和其他网的本网一侧的网关内的一个。移动通信系统200中,不是直接连接在CN11上的路由器,而是位于本网的最终通过点的路由器(RT21)接收线路信息要求,结果,成为线路信息的发送源的路由器变化,仅此点与移动通信系统100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MN51使用AR32和AR33与存在于其他网中的CN11进行通信时,以追加AR34的使用为例。首先,与图6(a)的C1所示的处理同样,如果MN5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4,就从MN51向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AR32、AR33、AR34的识别信息、现在使用的CN11的识别信息。
然后,从AR34向CN1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但是当从本网向其他网发送线路信息要求时,成为本网内的最终通过点的路由器(RT21)即连接本网和其他网的本网一侧的网关路由器接收该线路信息要求。须指出的是,当存在多个网关路由器时,在多个网关路由器中,位于连接MN51和CN11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即当线路信息要求以最短线路路由到CN11时位于该线路上的网关路由器接收线路信息要求。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线路信息要求以图10的箭头G1所示的线路路由后,由存在于从MN51到CN11的最短线路上的网关路由器RT21接收(参照G2)。然后,RT21向各AR32、33、34发送线路信息,实施上述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线路信息比较步骤、指示步骤。
结果,选择RT22和RT25作为多点传送点(图10的加了斜线的中继路由器)。另外,决定AR32、AR33作为从RT22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决定AR33、AR34作为从RT25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这样,本发明的多点传送点的动态控制也能应用于连接在彼此不同的网上的终端间。
(实施例3)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中,作为通信对象终端的CN11是固定终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假定CN11是与MN51存在于同一网络(本网)内的移动终端的情况,即在移动终端彼此间收发数据的情况。
图11(a)是表示作为移动终端的CN11连接在本网的路由器上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的一个过程的图。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与参照图2(a)说明了的移动通信系统100的结构同样,所以对各构成要素采用了同一的符号,并且省略了结构的图示和详细说明。有关控制服务器的主要部分结构也同样与参照图3说明了的控制服务器1的结构同样,所以对各构成要素采用了同一的符号,并且省略了结构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实施例3的移动通信系统300与移动通信系统100的差异。在本实施例中,以MN51和CN11在通信开始时分别只使用AR31和AR34,CN11在追加第二个访问路由器之前(或CN11与多路移交不对应时),MN51追加AR32的使用(参照H1)的情况为例。
首先,与图6(a)的C1所示的处理同样,如果MN5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2,就从MN51向AR32发送现在使用的AR31、AR32的识别信息、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然后,通过图11(a)的箭头H2所示的线路,从AR32向CN1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在到达了连接在CN11上的AR34的时刻,由AR34接收(参照H3)。
然后,AR34向AR31、32发送线路信息,实施上述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线路信息比较步骤、指示步骤。结果,选择RT24作为多点传送点(图11(a)的加了斜线的路由器)。另外,决定AR31、AR32作为从RT24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这样,本发明的多点传送点的动态控制也能应用于连接在同一网上的多个移动终端间。
接着,图11(b)是表示从图11(a)所示的状态,CN11追加了AR33的使用(参照J1)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的图。首先,与图6(a)的C1所示的处理同样,如果CN1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3,就从CN11向AR33发送现在使用的AR33、AR34的识别信息、现在正在通信的MN51的识别信息。然后,通过图11(b)的箭头J2所示的线路,从AR33向MN51发送线路信息要求。
在该时刻,作为从MN51向CN11发送数据时的多点传送点,已经选择了RT24。因此,线路信息要求自身与给MN51的数据同样,发送给AR31、AR32双方,从而担心数据的发送控制变得繁杂。因此,线路信息要求如果由对发送目标的MN51的多点传送点RT24接收(参照J3),则只从RT24发送线路信息,解除了相关的担心。
然后,RT24向各AR33、AR34发送线路信息,实施上述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线路信息比较步骤、指示步骤。选择RT25作为从MN51给CN11的多点传送点(图11(b)的加了斜线的路由器)。另外,决定AR33、AR34作为从RT25开始的多点传送目标。
如上所述在移动通信系统300中,当移动终端与本网内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的收发时,由数据的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的多点传送点接收线路信息要求。据此,即使在与处于多路移交状态,并且已经选择了多点传送点的移动终端的通信中,也能应用本发明的多点传送点的动态控制。
须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1-3所述的形态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首选的一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在实施例1-3中,控制服务器为从路由器等其他节点独立的构成要素,但是也可以是任意的节点具有控制服务器1的功能。具体而言,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移动终端在最初发送了信息的访问路由器中,能实现服务器功能。接收了线路信息的路由器(RT或AR),换言之线路信息的发送源的路由器实现服务器功能。
另外,在实施例1-3中,线路信息是以来自访问路由器的线路信息要求为契机而发送的。但是,也可以按照以下说明的顺序,开始线路信息的发送。即移动终端对控制服务器1或网内的其他服务器(以下总称为“服务器”)发送线路信息要求。接着,接收了线路信息要求的服务器管理网的拓扑,判别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然后,该服务器与判别了与通信对象终端的连接的路由器,指示线路信息的发送。
当通信对象终端存在多个时,移动终端向访问路由器通知全部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然后,移动通信系统有关各通信对象终端独立实施上述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线路信息比较步骤、指示步骤。据此,有关多个通信对象终端,也能对各通信对象终端选择最佳的多点传送点。
(实施例4)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控制服务器1通过实际接收记载了从路由器到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的线路信息,取得线路信息。但是,在这些形态中,伴随着基于MN51的移交的次数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内的线路信息的收发次数增加,有可能给网络带来很多负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通过使用存储在由路由协议之一的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生成的链接状态数据库(以下称作“LSDB”:Link State Data Base)中的信息,不接收线路信息,就取得线路信息。
在此,LSDB是具有由OSPF生成的图表结构的数据库,记载了管理区内的路由器的连接关系和向链接发送数据时的成本。在通常状态下,任意管理区内的全部路由器具有有关该管理区的同一LSDB。例如,存在于区0内的全部路由器RT21-RT25保持区0的LSDB,其内容都一样。因此,当有必要取得某管理区的LSDB内的信息(以下,称作“LSDB”信息)时,就可以从属于该管理区的一个路由器取得LSDB信息。
图12是表示CN11连接在本网内的路由器上时应用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样子的图。在移动通信系统400中,使用OSPF作为路由协议,该管理区如图12所示,分割为区0(主干区)、区1、区2等3个管理区。
MN51在开始与CN11的通信时,只使用AR32作为访问路由器,从CN11发送给MN51的数据以箭头Y2所示的最佳线路路由。AR32是基于MN51的通信开始时使用的访问路由器,所以移动通信系统400并不一定实施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须指出的是,即使假定实行了时,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只是AR32,所以不选择多点传送点。
接着,如果MN51变为能接收来自AR33的电波,则MN51使用的访问路由器变为2个,所以进行多点传送点的选择。
控制服务器1的功能结构与图3所示的结构同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线路信息取得部2具有与实施例1不同的功能。即线路信息取得部2从存在于区0、区1、区2等各管理区内的路由器(例如RT23、AR32、AR33)取得各管理区的LSDB,根据该信息生成最短跃距树,从该树取得所需的线路信息,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有关本实施例的控制服务器1的其他构成部分,与实施例1的构成部分、功能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
下面,说明MN51转移到同时使用AR32、33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状态(多路移交状态)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
(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首先,参照图12说明控制服务器1取得线路信息前的步骤。MN51伴随着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3,如果检测到访问路由器的使用状况的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3)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2、AR33)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CN11)的识别信息(参照K1)。在此,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指通信对象终端的IP地址等。
AR33如果在K1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AR32、AR33、CN11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进行CN11和MN51之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起动要求。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例如IP地址)、AR32、AR33、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该要求(K2)。
控制服务器1如果接收到K2的起动要求,就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作为最初的步骤,首先实施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图13表示用于说明在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中实施的具体处理的程序框图。
在接收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起动要求的时刻开时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在图13的步骤S41中,控制服务器1等待来自通信对象终端CN11连接的路由器(在本实施例中是RT21)的起点探索响应,通过线路信息取得部2从属于各管理区0、1、2的任意路由器取得与该管理区对应的LSDB信息。
在步骤S42中,控制服务器1按照必要,有关由步骤S41取得的各管理区的LSDB信息,生成把记载的成本值全部变更为大于0的同一值的LSDB信息。有关未记载成本的部分不变更。在此,“按照必要”是只控制服务器1需要“最短跃距线路”的信息时。如果不变更成本值,进行以下的处理,则控制服务器1能取得“由OSPF生成的最佳(成本最小的)线路”的信息。这样,根据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内容,可以变更成本值,也可以不变更成本值。
在步骤S43中,通过线路信息取得部2判定是否接收了起点探索响应。该判定结果为未接收时,就转移到步骤S44,当接收了时,就转移到步骤S45。在步骤S44中,控制服务器1等待接收起点探索响应,如果接收到,就转移到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控制服务器1有关通过线路信息取得部2在S1中取得的LSDB信息自身或在S2中生成的LSDB信息,使用众所周知的Dijkstra的计算方法,生成从由所述接收起点探索响判明的起点观察的最短跃距树。
如上所述,通过在成本值都为同一值的LSDB信息中应用Dijkstra的计算方法,能与原来的成本值无关,生成跃距数纯粹最短的树。而如果把Dijkstra的计算方法应用于不变更成本值的原始的LSDB信息,就能生成“基于OSPF的最佳线路”的树。当从起点到终点的线路跨管理区时,控制服务器1暂时生成从起点到管理区的边界、从管理区的边界到管理区的边界、从管理区的边界到起点的最短跃距树,通过把这些树连接,生成包含从起点到终点的线路的最短跃距树。
在步骤S46中,控制服务器1参照由线路信息取得部2在步骤S45中最终生成的最短跃距树(最佳线路树),取得从起点到终点的线路。各线路是最短跃距线路(最佳线路),是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
下面,参照图12,从控制服务器1接收了K2所示的识别信息的通知的时刻继续说明上述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的具体处理例。在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是“最短跃距线路”的信息。
起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控制服务器1等待来自CN11连接的路由器(在实施例1中,RT21)的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取得各管理区的LSDB中存储的信息(LSDB信息)。即控制服务器1从RT23取得区0的LSDB信息(K3),从AR32取得区1的LSDB信息(K4),从AR34取得区2的LSDB信息(K5),作为对各路由器的LSDB信息发送要求的响应而接收(图13的S41)。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取得了全部管理区的LSDB信息,但是也可以不取得不要的管理区的LSDB信息。
另外,控制服务器1取得各LSDB信息的处理也可以等待起点探索响应的接收而开始。例如,可以从通过起点探索响应通知的起点的路由器(RT21)和由K2通知的终点的路由器(AR33)的关系,进行不取得判断为与这次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无关(起点终点间的最短线路不通过)的管理区的LSDB信息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而言,区0的LSDB变为图14(a)所示,区1的LSDB变为图14(b)所示,区2的LSDB变为图14(c)所示,只在位于连接关系中的项目中记载了值(X1-X19)。X1-X19的值是在对应的线路和方向上预先设定的成本值。控制服务器1在S1中把该信息作为LSDB信息取得。
在以下的步骤S42中,控制服务器1生成把在步骤S41中取得的LSDB信息的X1-X19的成本值都变更为大于0的同一值(在本实施例中“1”)的LSDB信息。图15(a)、图15(b)、图15(c)分别表示由步骤S42生成的各管理区0、1、2的LSDB信息。须指出的是,此时,有关在各路由器的LSDB中原来未记载值的项目(图14所示的X1-X19以外的项目),不变更。
而从MN51接收了K1的识别信息的AR33在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K2的起动要求的同时或其前后,向由K1通知的通信对象CN11发送起点探索要求(K6)。在该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有来自CN11的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MN51的识别信息。该起点探索要求路由到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连接在自己的属下,所以在起点探索要求到达了RT21的时刻,就接收起点探索要求(K7)。
RT21以K7的起点探索要求的接收为契机,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K8)。在该起点探索响应中包含有:K6的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的MN51的识别信息、作为探索的起点的本路由器RT21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43中,控制服务器1监视起点探索响应的接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时刻,已经从RT21接收了起点探索响应(K8)。因此,转移到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控制服务器1根据图15所示的LSDB信息,根据Dijkstra的计算方法生成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跃距树。该最短跃距树的起点是包含在起点探索响应K8中的RT21的识别信息,终点是包含在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起动要求K2中的AR32和AR33的识别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400中,从RT21到AR32的线路跨区0和区1,从RT21到AR33的线路跨区0和区2。控制服务器1预先识别:有关事实;位于区0和区1的边界的路由器(以下称作“边界路由器”)是RT24,位于区0和区2的边界的路由器是RT25的事实。因此,控制服务器1生成了以区0中的RT21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以区1中的RT2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和以区2中的RT25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后,通过连接各树,能生成从RT21到AR32、从RT21到AR33的最短跃距树。
即实施Dijkstra的计算方法的结果是区0(起点为RT21)、区1(起点为RT24)、区2(起点为RT25)的最短跃距树分别变为图16(a)、图16(b)、图16(c)所示的状态。如果用边界路由器RT24和RT25连接这三个最短跃距树,就生成了所需的最短跃距树(参照图17)。
在最后的步骤S46中,控制服务器1通过参照图17所示的树,判断从RT21到AR32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4、AR32”,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3、RT25、AR33”。与该判断有关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相当于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该线路信息如图4所示,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
其后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与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同样,所以省略了它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下面,说明图12所示的MN51转移到在AR32、AR33的基础上,还使用AR34进行数据接收的状态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图18是用于说明转移到相关状态后实施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图。
(线路信息取得步骤)
MN51如果检测到伴随着作为使用的访问路由器追加了AR34而引起访问路由器使用状况的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就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2、AR33、AR34)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图18的L1)。
如果AR34在L1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进行CN11和MN51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起动要求。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AR32、AR33、AR34、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该要求(L2)。
控制服务器1如果接收到L2的起动要求,就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作为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的最初步骤,首先根据图13所示的程序框图实施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下面,说明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中的具体处理。
起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控制服务器1等待来自CN11连接的路由器(在实施例中,RT21)的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取得各管理区的LSDB中存储的信息(LSDB信息)。即控制服务器1从RT23取得区0的LSDB信息(L3),从AR32取得区1的LSDB信息(L4),从AR34取得区2的LSDB信息(L5),作为对各路由器的LSDB信息发送要求的响应而接收(图13的S41)。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在线路信息取得步骤中取得了各部管理区的LSDB信息,但是在实施线路信息取得步骤时并不一定要取得LSDB信息。管理区的LSDB根据管理区内的链接成本质的变化和路由器的连接关系的变化而更新,但是有关路由器的连接关系,很难考虑频繁变化。因此,控制服务器1确保了必要的管理区的LSDB信息,当预想或保证路由器的连接关系信息(以及按照必要,成本值的信息)也能充分可靠(不变化)时,没必要从各路由器再度接收该LSDB信息,可以用已经保持的LSDB信息进行以后的处理。此时,控制服务器1有关最短跃距树(最佳线路树)也没必要生成,参照生成完毕的最短跃距树(最佳线路树)取得线路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控制服务器1再度从各管理区的路由器取得LSDB信息。在现在,LSDB信息变为图14(a)-图14(c)所示的状态。
控制服务器1如图13的步骤S42所示,生成把由步骤41取得的LSDB信息的X1-X19的成本值都变更为1的LSDB信息。此时生成的各管理区0、1、2的LSDB信息分别变为图15(a)、图15(b)、图15(c)所示的内容。须指出的是,此时,有关在各路由器的LSDB中原来未记载值的项目(图14所示的X1-X19以外的项目)不进行变更。
而从MN51接收了L1的识别信息的AR34在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L2的起动要求的同时或前后,向由L1通知的通信对象CN11发送起点探索要求(L6)。在该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有来自CN11的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MN51的识别信息。该起点探索要求路由到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连接在自己的属下,所以在起点探索要求到达了RT21的时刻,就接收起点探索要求(L7)。
RT21以L7的起点探索要求的接收为契机,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L8)。在该起点探索响应中包含有:L6的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的MN51的识别信息、作为探索的起点的本路由器RT21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43中,控制服务器1监视起点探索响应的接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时刻,已经从RT21接收了起点探索响应(K8),转移到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控制服务器1根据图15(a)-图15(c)所示的LSDB信息,根据Dij kstra的计算方法生成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跃距树。结果,MN51与图12所示的状态时同样,最终生成图17所示的最短跃距树。
在步骤S46中,控制服务器1通过参照所述最短跃距树,判断从RT21到AR32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4、AR32”,从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3、RT25、AR33”,从RT21到AR34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3、RT25、AR34”。与该判断有关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相当于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该线路信息如图4所示,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
其后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与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同样,所以省略了它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下面,说明图18所示的MN51中止了使用AR32的数据接收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图19是用于说明转移到相关状态后实施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的图。
(线路信息取得步骤)
MN51如果检测到伴随着AR32(M1)的使用中止的访问路由器的使用状况变化,为了起动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对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AR33、AR34)的识别信息和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图19的M2)。
AR34如果在M2中接收到从MN51发送的识别信息,就向控制服务器1进行CN11和MN51之间的通信线路中的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起动要求。通过综合收发所述识别信息的发送源的MN51的识别信息、AR33、AR34、CN11的识别信息,进行相关的要求(M3)。
控制服务器1如果接收到M3的起动要求,就起动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作为相关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处理的最初步骤,首先根据图13所示的程序框图实施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下面,说明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中的具体处理。
起动了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控制服务器1等待来自CN11连接的路由器(在实施例中,RT21)的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取得各管理区的LSDB中存储的信息。即控制服务器1从RT23取得区0的LSDB信息(M4),从AR34取得区2的LSDB信息(M5),作为对各路由器的LSDB信息发送要求的响应而接收(图13的S41)。
在此,也与图18所示的状态时同样,如果区0、区2的LSDB信息是充分可靠的,则控制服务器1可以不重新取得LSDB信息。此时,控制服务器1根据已经保持的LSDB信息(参照图14(a)和图14(c)),生成了图16(a)和图16(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后,把它们用边界路由器RT25连接在一起,生成图20所示的最短跃距树。或者,也可以从图16(a)和图16(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生成图20所示的最短跃距树。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从各管理区的路由器再度取得了LSDB信息,说明以后的处理。在现在时刻,LSDB信息变为图14(a)-图14(c)所示的状态。
控制服务器1如图13的步骤S42所示,生成把由步骤S41取得的LSDB信息的X1-X19的成本值都变更为1的LSDB信息。此时生成的各管理区0、1、2的LSDB信息分别变为图15(a)、图15(b)、图15(c)所示的内容。须指出的是,此时,有关在各路由器的LSDB中原来未记载值的项目(图14所示的X1-X11、X16-X19以外的项目)不进行变更。
而从MN51接收了M2的识别信息的AR34在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M3的起动要求的同时或前后,向由M2通知的通信对象CN11发送起点探索要求(M6)。在该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有来自CN11的数据发送目标的移动终端MN51的识别信息。该起点探索要求路由到CN11,但是RT21预先识别出成为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目标的CN11连接在自己的属下,所以在起点探索要求到达了RT21的时刻,就接收起点探索要求(M7)。
RT21以M7的起点探索要求的接收为契机,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M8)。在该起点探索响应中包含有:M6的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的MN51的识别信息、作为探索的起点的本路由器RT21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43中,控制服务器1监视起点探索响应的接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时刻,已经从RT21接收了起点探索响应(M8)。因此,转移到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控制服务器1根据图15(a)-图15(c)所示的LSDB信息,根据Dijkstra的计算方法生成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跃距树。结果,首先生成图16(a)和图16(c)所示的最短跃距树,最终生成用边界路由器RT25把这些树连接在一起的图20所示的最短跃距树
在步骤S46中,控制服务器1通过参照图20的最短跃距树,判断从RT21到AR33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3、RT25、AR33”,从RT21到AR34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为“RT21、RT22、RT23、RT25、AR34”。与该判断有关的最短线路和通过顺序相当于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该线路信息如图9所示,存储在线路信息表3中。
其后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与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中实施的各处理同样,所以省略了它的图示和详细说明。
(实施例5)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在实施例4中,假定CN11连接在本网的路由器RT21上的情况。而在本实施例中,假定CN11连接在其他网的路由器上的情况。
下面,参照图21说明实施例5的移动通信系统500与实施例4的移动通信系统400的差异。图21是表示CN11连接在其他网的路由器上时多点传送点的选择的过程。如图21所示,CN11连接在构成其他网的路由器网R上,RT21是连接本网和其他网的本网一侧的网关路由器的一个。
移动通信系统500中,接收起点探索要求并且成为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源的路由器不是直接连接在CN11上的路由器,此点与移动通信系统400不同。即在移动通信系统500中,位于本网的最终通过点的路由器(RT21)接收起点探索要求,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以MN51使用AR32和AR33与其他网中存在的CN11进行通信时,追加AR34的使用的情况为例。首先,与图18的L1所示的处理同样,如果MN5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追加了AR34,就向AR34发送现在使用的AR32、AR33、AR34和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
然后,从AR34向CN11发送起点探索要求,但是当从本网向其他网发送起点探索要求时,成为本网内的最终通过点的路由器(RT21)即连接本网和其他网的网关路由器接收该起点探索要求。须指出的是,当网关路由器存在多个时,多个网关路由器中,位于连接MN51和CN11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即起点探索要求以最短线路路由到CN11时位于其线路上的网关路由器接收起点探索要求。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起点探索要求以图21的箭头N1所示的线路路由后,由存在于MN51到CN11的最短线路上的网关路由器RT21接收(N2)。然后,RT21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接收了该响应的控制服务器1实施在实施例4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在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这样,本发明也能应用于移动终端和通信对象终端连接在不同网上的情况。
(实施例6)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
在实施例4和5中,作为通信对象终端的CN11是固定终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假定CN11存在于本网时,即在移动终端彼此间收发数据的情况。
下面,详细说明实施例6的移动通信系统600和实施例4的移动通信系统400的差异。图22(a)是表示作为移动终端的CN11连接在本网的路由器上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的一个过程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以MN51、CN11在通信开始时分别只采用AR31、AR34,在CN11追加第二个访问路由器的使用前(或CN11与多路移交不对应时),如图22(a)所示,MN51追加AR32的使用(参照P1)的情况为例。
首先,与图18的L1所示的处理同样,如果MN5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中追加了AR32,就从MN51向AR32发送现在使用的AR31、AR32的识别信息、现在正在通信的CN11的识别信息。然后,通过图22(a)的箭头P2所示的线路,从AR32向CN11发送起点探索要求,在到达了连接在CN11上的AR34的时刻,由AR34接收(P3)。
然后,AR34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接收了该响应的控制服务器1实施在实施例4中说明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的起点是区2内的AR34,终点是区1内的AR31和AR32。另外,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线路跨区2、0、1。因此,控制服务器1为了生成各管理区的最短跃距树,必须分别有关区2把AR34作为起点,有关区0把与区2的边界路由器RT25作为起点,有关区1把与区0的边界路由器RT24作为起点。图23(a)-图23(c)中分别表示把这些路由器作为起点而生成的区2、0、1的最短跃距树。控制服务器1通过把这些树用边界路由器RT25和RT24连接在一起,生成图24所示的最短跃距树。
控制服务器1参照这些最短跃距树,取得必要的线路信息。然后,控制服务器1实施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结果,选择RT24作为多点传送点。
接着,图22(b)是表示处于图22(a)所示的状态的CN11追加(参照R1)AR33的使用时的多点传送点的选择样子的图。首先,与图18的L1所示处理同样,如果CN11检测到在使用的访问路由器追加了AR33,就向AR33发送现在使用的AR33、AR34和现在正在通信的MN51的识别信息CN11。然后,从AR33向MN51,通过图22(b)的箭头R2所示的线路发送起点探索要求。
此时,作为从CN11向MN51发送数据时的多点传送点,选择了RT24。因此,起点探索要求自身与给MN51的数据同样,向AR31、AR32双方发送,担心数据的发送控制变得繁杂。因此,线路信息要求如果由对发送目标的MN51的多点传送点RT24接收(参照J3),则只从RT24发送起点探索响应,解除了相关的担心。
然后,RT24向控制服务器1发送起点探索响应,接收了该响应的控制服务器1实施实施例4中说明的线路信息取得步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服务器1所需的线路信息的起点是RT24,终点是AR33和AR34。另外,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线路跨区0、2。因此,控制服务器1暂时生成以区0中的RT24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参照图25(a))和以区2中的RT25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参照图25(b)),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生成图26所示的最短跃距树。
控制服务器1参照该最短跃距树,取得必要的线路信息。然后,控制服务器1实施实施例1中详细描述的线路信息比较步骤和指示步骤。结果,选择RT25作为多点传送点。这样,本发明也能应用于移动终端间的数据收发。
须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4-6所述的形态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首选一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接收起点探索要求的路由器(RT或AR)也可以实现控制服务器的功能。此时,在起点探索要求中包含有移动终端现在连接的全部访问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另外,在实施例4-6中,起点探索响应以来自访问路由器的起点探索要求的接收为契机,发送给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从该起点探索响应决定最短跃距树的起点。但是,也可以按照以下说明的步骤决定最短跃距树。即首先,移动终端对控制服务器1或另外的服务器装置(以下总称为“服务器装置”)进行促使多点传送点选择处理的实施开始的通知。接着,以该通知的接收为契机,服务器装置从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的拓扑判别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决定该路由器为起点。然后,该服务器装置在起点探索响应的接收后实施与控制服务器1实施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发现最佳的多点传送点的同时使多点传送点呈动态地变化,就能排除冗长线路,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Claims (36)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和服务器装置;
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和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所述服务器装置进行以下控制: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而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向通过所述通信对象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
各线路信息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分别以最短线路进行路由选择,在各线路信息通过的路由器中,把相应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记录在各线路信息中,所述各访问路由器通过参照所接收的相应各线路信息来取得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和最短线路上的通过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从起点开始对每个跃距依次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中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当成为比较对象的跃距的、各线路信息中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彼此不同时,选择由成为该比较对象的跃距的前一个跃距决定的路由器作为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开始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并且,
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对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进行解除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以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为契机,依次实施所述取得处理、所述选择处理和所述指示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正在进行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线路信息要求;
相应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所述线路信息要求,以此为契机,从所述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收了所述线路信息的各访问路由器在所述线路信息中记录访问路由器自身的识别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相应的线路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起动要求,保持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内的信息,来多点传送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
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并停止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接收了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复制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数的所述数据,向各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信息要求包含该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所述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多个访问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信息包含相应线路信息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所述线路信息表示的线路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所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13.一种服务器装置,连接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1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中继路由器、多个访问路由器和服务器装置,并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使用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多点传送所述数据;
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装置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而使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动态地变化的控制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从各访问路由器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向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的步骤;
各线路信息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分别以最短线路进行路由选择,在各线路信息通过的路由器中,把相应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记录在各线路信息中,所述各访问路由器通过参照所接收的相应各线路信息,来取得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和最短线路上的通过顺序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选择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从起点开始对每个跃距依次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中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当成为比较对象的跃距的、各线路信息中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彼此不同时,选择由成为该比较对象的跃距的前一个跃距决定的路由器作为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指示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开始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并且,
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对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进行解除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以所述移动终端使用的访问路由器的变更为契机,依次实施所述取得处理、所述选择处理和所述指示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正在进行通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线路信息要求的步骤;
相应的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所述线路信息要求,以此为契机,从所述路由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发送线路信息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接收了所述线路信息的各访问路由器在所述线路信息中记录访问路由器自身的识别信息,并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相应的线路信息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并保持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内的信息,来多点传送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步骤;
伴随着所述路由器的选择,被排除在多点传送数据的路由器之外的路由器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停止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由所述选择部件新选择的所述路由器接收了发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复制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数的所述数据,并向各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发送数据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信息要求包含该线路信息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所述线路信息的发送目标的多个访问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信息包含相应线路信息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所述线路信息表示的线路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点传送起动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起动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多点传送目标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所述多点传送停止要求包含该多点传送停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包括:
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所述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来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由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
从属于网络使用的OSPF的各管理区的至少一个路由器取得由该路由器所属的管理区生成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
根据需要把记录在该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各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之间的全部成本值变更为比0大的同一值;
从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表示该路由器是线路信息的起点的起点探索响应;
通过把该起点探索响应表示的路由器作为起点,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来生成把该路由器作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
通过参照该最短跃距树,来把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及其通过顺序作为线路信息而取得。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对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起点探索要求;
该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用该路由器接收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并且以此为契机,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记录了该路由器的识别信息的所述起点探索响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包含:该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包含该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被探索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31.一种服务器装置,连接多个中继路由器和多个访问路由器,经由通过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对数据从通信对象终端到达所述移动终端所经过的线路上存在的路由器指示所述数据的多点传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伴随着所述移动终端或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移动,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来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部件;
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部件;
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部件。
3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根据从所述路由器或所述访问路由器取得的OSPF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来取得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和由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各访问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信息的取得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选择部件比较通过所述取得部件取得的各线路信息,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选择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路由器的选择步骤;
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指示部件对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所述路由器,进行多点传送所述数据的指示的指示步骤。
33.根据权利要求14或32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取得步骤中,所述服务器装置的取得部件,
从属于网络使用的OSPF的各管理区的至少一个路由器,取得由该路由器所属的管理区生成的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信息;
根据需要把记录在该链接状态数据库内的各路由器或访问路由器之间的全部成本值变更为比0大的同一值;
从所述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接收表示该路由器是线路信息的起点的起点探索响应;
通过把该起点探索响应表示的路由器作为起点,使最短路径计算方法工作,来生成把该路由器作为起点的最短跃距树;
通过参照该最短跃距树,把从作为起点的所述路由器到作为终点的所述各访问路由器的最短线路上的路由器及其通过顺序作为线路信息而取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在多路移交状态下使用的任意的访问路由器向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对象的通信对象终端发送起点探索要求的步骤;
该通信对象终端连接的路由器用相应的路由器接收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并且以此为契机,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记录了相应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的所述起点探索响应的步骤。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点探索要求包含:相应的起点探索要求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点探索响应包含相应的起点探索响应的发送源和发送目标的识别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所述通信对象终端的识别信息、以及作为被探索的起点的路由器的识别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70715/2002 | 2002-09-17 | ||
JP2002270715 | 2002-09-17 | ||
JP038879/2003 | 2003-02-17 | ||
JP2003038879A JP4227433B2 (ja) | 2002-09-17 | 2003-02-17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912629A Division CN1881947A (zh) | 2002-09-17 | 2003-09-17 | 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1057A CN1491057A (zh) | 2004-04-21 |
CN1262093C true CN1262093C (zh) | 2006-06-28 |
Family
ID=31980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5850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093C (zh) | 2002-09-17 | 2003-09-17 | 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40139224A1 (zh) |
EP (1) | EP1404068B1 (zh) |
JP (1) | JP4227433B2 (zh) |
CN (1) | CN1262093C (zh) |
DE (1) | DE60333977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79322C (zh) | 2003-12-22 | 2010-01-0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utran传送网中处理宏分集的装置和方法 |
KR100612447B1 (ko) * | 2004-02-16 | 2006-08-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세스 라우터의 망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그 액세스 라우터 |
BRPI0511841A (pt) * | 2004-06-11 | 2008-01-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métodos de transferência de passagem de comunicaçã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e de processamento de mensagem de comunicação |
CN101771613B (zh) * | 2004-06-30 | 2012-11-0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US20060126563A1 (en) * | 2004-12-14 | 2006-06-15 | Sungsoo Kang |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hand-off of mobile terminal |
US7715842B2 (en) * | 2005-04-09 | 2010-05-11 | Lg Electronics Inc. | Supporting handover of mobile terminal |
KR101238993B1 (ko) * | 2005-08-25 | 2013-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트래픽 전송경로 재설정 방법 |
JP4681472B2 (ja) * | 2006-02-24 | 2011-05-1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トポロジ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トポロジ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トポロジ情報収集方法 |
US7949354B2 (en) | 2006-11-01 | 2011-05-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transport channel for node serving plural cells with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
CN101536580B (zh) * | 2006-11-16 | 2012-02-2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US8893209B2 (en) | 2009-03-31 | 2014-11-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election of a proxy device for a network |
JP5672779B2 (ja) * | 2010-06-08 | 2015-02-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
US9084152B2 (en) * | 2012-05-11 | 2015-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inter-radio-network-controller multiflow capability |
JP2014229166A (ja) * | 2013-05-24 | 2014-12-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事業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中継装置、データ位置管理装置 |
US9338057B2 (en) * | 2013-10-30 | 2016-05-10 | Netapp, Inc. | Techniques for search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 data center |
KR102300124B1 (ko) * | 2019-12-31 | 2021-09-08 | 이노뎁 주식회사 | 코어 vms와 엣지 vms를 구비한 모바일 엣지 컴퓨팅 기반의 영상 관제 시스템 |
CN112333281A (zh) * | 2020-11-16 | 2021-02-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23013038A1 (ja) * | 2021-08-06 | 2023-02-09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45877A3 (en) * | 1996-11-28 | 2002-03-27 |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ccomplishing handover with phase difference of frame sync signals corrected |
US6023461A (en) * | 1997-10-10 | 2000-02-08 | Nec Usa, Inc. | Handoff method for an ATM wireless network wherein both the switch and the mobile buffer cells and the mobile controls when the handoff will occur |
JP3786328B2 (ja) * | 1998-07-27 | 2006-06-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サーバ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EP1056258A1 (en) * | 1999-05-27 | 2000-11-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ata unit sending means and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6930983B2 (en) * | 2000-03-15 | 2005-08-1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Integrated circuits, systems, apparatus, packets and processes utilizing path diversity for media over packet applications |
US7068624B1 (en) * | 2000-02-25 | 2006-06-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route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raffi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301952B2 (en) * | 2000-04-06 | 2007-11-27 |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IP transfer network |
US20020150094A1 (en) * | 2000-10-27 | 2002-10-17 | Matthew Cheng | Hierarchical level-based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ing |
US20030026268A1 (en) * | 2000-11-28 | 2003-02-06 | Siemens Technology-To-Business Center, Llc | Characteristic routing |
US7333482B2 (en) * | 2000-12-22 | 2008-02-19 | Interactive People Unplugged Ab | Rout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for mobile IP |
CA2371432A1 (en) * | 2001-02-13 | 2002-08-13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y | Restoration of ip networks using precalculated restoration routing tables |
JP2003069617A (ja) * | 2001-08-27 | 2003-03-07 | Ntt Docomo Inc |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基地局、エッジルータ、中継ルータ、無線端末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US20040028064A1 (en) * | 2002-08-09 | 2004-02-12 | Alcatel | Stitching-extending MPLS tunnels to the customer interface |
-
2003
- 2003-02-17 JP JP2003038879A patent/JP42274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9-16 US US10/662,379 patent/US2004013922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9-17 DE DE60333977T patent/DE60333977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17 EP EP20030021027 patent/EP140406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9-17 CN CNB031585019A patent/CN126209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227433B2 (ja) | 2009-02-18 |
CN1491057A (zh) | 2004-04-21 |
US20040139224A1 (en) | 2004-07-15 |
EP1404068B1 (en) | 2010-09-01 |
JP2004166181A (ja) | 2004-06-10 |
DE60333977D1 (de) | 2010-10-14 |
EP1404068A2 (en) | 2004-03-31 |
EP1404068A3 (en) | 2009-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2093C (zh) | 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和数据发送方法 | |
CN1126411C (zh) | 通信系统、管理一个通信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的方法 | |
CN1262088C (zh) | 分组通信系统以及路径mtu发现方法 | |
CN1906904A (zh) | 路由器装置、通信装置、路由方法、路由程序及记录了路由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 |
CN1290352C (zh) |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站、接收站、中继站、通信路径决定方法 | |
CN1292604C (zh) | 节点查询方法、节点和移动通讯系统 | |
CN1134181C (zh) | 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251455C (zh) | 路由器和通信网络系统 | |
CN101032137A (zh) | 网络系统、节点及节点控制程序、网络控制方法 | |
CN1882119A (zh) | 一种实现电路域和分组域互切换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CN1881958A (zh) | 一种用户设备从分组域向电路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531282A (zh) | 分组中继装置 | |
CN1437413A (zh) | 通讯系统、通讯设备和通讯方法 | |
CN1914939A (zh) | 传输时间差测量方法和系统 | |
CN1853384A (zh) |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通信装置、归属代理装置、访问路由器信息服务器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
CN1437421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重排业务流模板的装置和方法 | |
CN1248519C (zh) | 通信系统、多播交换设备及通信方法 | |
CN1801814A (zh) |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 |
CN1663204A (zh) | 网关装置和在该网关装置中的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1047981A (zh) |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协商机制的系统和方法 | |
CN1525707A (zh) | 通讯系统,移动终端和传送设备 | |
CN1930486A (zh) | 定位系统 | |
CN1224177C (zh) | 用于在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多径信号的方法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 |
CN1706126A (zh) | 移动通信网络的测位系统和测位方法 | |
CN1533654A (zh) | 分组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