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3683A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3683A CN1253683A CN98804605A CN98804605A CN1253683A CN 1253683 A CN1253683 A CN 1253683A CN 98804605 A CN98804605 A CN 98804605A CN 98804605 A CN98804605 A CN 98804605A CN 1253683 A CN1253683 A CN 12536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unit
- receiver
- transmission
- transmitter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70/00—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 Y10S370/912—Packet commun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70/00—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 Y10S370/912—Packet communications
- Y10S370/913—Wireless or ra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ARQ协议来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接收机请求所期望的传输单元,而发射机根据该指令发送传输单元,重复请求和传输直至接收机从每个分组中测量到的质量超过预定质量水平,则将要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本发明还涉及一个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ARQ协议的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一个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连接,给发射机-接收机对由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构成,而要在双向无线连接中传输的数据被插入到发射单元中。
发明背景
电路交换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通过提供一个预定传输容量给连接来在用户之间建立一个连接。在连接的整个过程中,该连接独占地使用该传输容量。从而,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诸如基于GSM的GSM900/DCS,1800/PCS和1900系统和使用CDMA技术的US无线系统都是电路交换系统。分组交换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通过传输分组中数据来在用户之间建立连接,分组中除了实际数据以外还包括地址数据和控制数据。几个连接可以同时使用一个传输连接。由于分组交换技术很适合于数据传输,而数据传输对于交互式计算机是必需的,其中所要传输的数据是突发地产生的,所以在过去数年中对尤其是由于数据传输的分组交换无线系统进行了研究。因此它不需为传输的整个过程,而只需为分组的传输来保留数据传输连接。这使得当构建和使用网络时,可以节约成本和容量。
于1968年,在夏威夷大学结合ALOHA项目开始了分组无线网络的研究,其中使用无线连接将远端设备连接到中央计算机处。在GSM的被称为GPRS(一般分组无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中,在分组无线网络上集中了特殊的注意。具体对于诸如UMTS(通用移动电话系统)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了使得可以进行分组交换的解决方案。GPRS使用以下将讨论的ARQ协议的基本形式或更先进的形式。
ARQ(自动重复请求)协议指其中将被传输的信息的重新传输使得可以通过改善其误码率来改善将被传输的数据的可靠性的一个进程。根据该协议,如果接收机认为所接收的数据不可靠,则接收机向发射机发送一个请求重新传输已传数据的请求。数据的不可靠性可以通过例如检验所接收分组的校验和来发现。直到现在,该协议主要由于固定网络。与无线网络有关的主要问题是在无线连接中由于传输的信道容易衰落。衰落(瑞利衰落)指沿多径传输的信号分量以相反的相位进入接收机,从而它们将部分地相互抵消。在此情况中,接收信号的能量和质量都显著减弱。除了正常的背景噪声,接收被由在相同或相邻信道中的无线连接引入该无线连接的干涉所干扰。干涉和衰落的影响可能偶尔会如此有害,使得无线信道衰落,即其质量变得如此差,从而在该信道中传输的信息不能被识别。另一方面,偶然衰落的信道偶尔也具有非常好的质量。
ARQ基本协议的一种更先进的形式是混合ARQ,它使用ARQ与FEC(前向误差校正)的组合。FEC意味着所要传输的信息使用误差校正编码来编码。根据由混合-ARQ协议发展而来的改进型II混合-ARQ协议,对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该数据被分为几个数据块,而首先被传输的数据块包括以未编码形式或以稍微编码形式传输的数据。如果接收机认为第一数据块错误,则接收机请求发送下一个数据块。在后续的数据块中,将要传输的数据块与第一数据块不同地编码。通过组合数据块的信息,接收机可以将编码数据解码而发现原始数据。所要传输的数据可以例如使用1/2-卷积编码来编码,从而数据量加倍。
使用分组交换的各种应用要求非常低的误码率,例如一些数据传输服务甚至要求10-9的误码率。这种应用的例子有打算用于医疗目的的诊断数据的无线传输和打算用于某些服务的命令的无线传输。
当数据在一个偶尔衰落的无线连接上传输时,可以通过增加插入卷积编码来改善信号质量,从而可以利用卷积编码来校正它们。当重新传输被用于校正错误时,插入过程应很短,使得能够快速地调整信道的变化而避免由于很少的错误子段而传输大量的无错误数据。另一方面,由于信道条件的影响被平均化,所以插入可以从较长的插入益处中受益。
但是当所要求重新传输的单位数据短于插入过程时,有效地将重新传输和插入组合在一起是一个问题。当应要求重新传输时,可能知道是否其后可以通过对卷积编码进行去插入和解码而校正错误。如果在卷积编码的去插入和解码之后,在所接收的分组中还发现错误,则属于该插入过程的所有传输单元必需重新传输,因为在解码之后,将不再知道哪一个传输单元是错误的。
例如,在与上述的GPRS有关的建议中,在四个连续GSM帧上执行插入过程,由于重新传输请求的返回信道位于每第五个GSM帧中。由于前面所述的问题,在GSM的GPRS中的插入过程已由在电路交换数据传输中所用的19个传输单元减少到4个传输单元,这样减弱了插入的错误平均影响。甚至在此情况下,即使只有一个传输单元已包含错误,所有四个传输单元都必须重新传输。
与上述ARQ协议有关的主要问题是在其中使用的信令无效。在已知的信令中,指示出整个分组。由于没有错误的所传数据也需要重新传输,因此这种解决办法没有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以消除上述问题的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这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实现,在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ARQ协议来传输分组交换数据,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一个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连接,而该发射机-接收机对由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形成,而在该双向无线连接上传输的数据被插入到传输单元。根据本发明,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接收机定购所要的传输单元,而发射机根据定购来发送传输单元,重复定购和传输直至接收机由每一分组测量到的质量超过预定的质量水平,则要被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
本发明还涉及一个用于在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使用ARQ协议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一个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连接,而该发射机-接收机对由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形成,而在该双向无线连接上传输的数据被插入到传输单元。根据本发明,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网络单元和/或用户终端包括一个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分组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传输,即接收机定购所要的传输单元,而发射机根据定购来发送传输单元,重复定购和传输直至接收机由每一分组测量到的质量超过预定的质量水平,则要被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几个大优点。无线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有效。
本发明允许使用可以使传输更加有效的不同方法。也即,可以重新传输和组合在检测之前的低质量传输单元。这使得可以几乎完全消除有害的衰落,甚至好到使得传输信道容量接近于AWGN(平均白高斯噪声)的理想信道容量。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其中复用模式为,即在相邻小区中使用相同载波和时隙的系统。
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与本发明的方法相同的优点。很清楚,优选的实施例和详述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所希望的技术效果。
附图简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所示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和1B为本发明的接收机的例子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子的流程图,
图3为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的数据传输的例子,图3A为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图3B为在接收端的数据处理,而图3C为与传输有关的信令。
发明详述
本发明可以用于所有其中使用分组交换进行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术语“传输单元”指一个用于双向无线连接上的传输单元,它是在ISO的七层OSI模型的第一层(即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层1协议数据单元)。例如,在TDMA系统中,传输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DMA时隙。在CDMA系统中,传输单元可以是一个具有一个或多个扩展码的限定期间。在FDMA系统中,传输单元可以是一个具有一个或多个频率的限定期间。在使用几个多路访问方法的混合系统中,传输单元可以是上面例子的任何组合。一般地说,传输单元是可以在传输路径,即无线连接上指示出的任何资源。
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在使用ARQ协议的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在上下文中,该网络部分指该网络的一个固定元件,例如一个基站,基站控制器,移动服务交换中心,或这些元件的不同组合。一个用户终端可以是,例如一个移动站,一个车载电话,或一个使用WLL(无线本地环)的电话。该发射机-接收机对由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构成。该网络部分的功能可以是发射机和接收机,而用户终端类似地也可以用这两种功能。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有一个双向无线连接。传输单元可以用于在双向无线连接上的数据传输。
图1A和1B为本发明的接收机的简要框图。该图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方框,但是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一个普通接收机也可以具有其他几种功能和结构,而不需要在上下文中更多地进行描述。实际上,接收机可以是,例如一个已根据本发明修正的GSM系统的标准接收机。
由一个天线100所接收的一个信号经由射频部分102和A/D转换器104被提供给一个信道匹配滤波器106和一个信道评估器108。信道评估器108的结果被提供给信道匹配滤波器106和自校正计算112。该结果也提供给一个质量部分110,其中传输单元所接收的质量被评估。使用与传输单元组合在一起的加权装置118,120可以基于其质量值而被加权。组合装置122用于构成组合的传输单元,而组合装置124被用于提供组合传输单元的自校正值。在信号检测部分126中检测一个信号,从该检测部分出来,例如当使用编码和插入时,已检测和接收的符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符号提供给装置128,其中分组被解码和去插值,所得到的结果是最初传输的数据130。接收机也包括一个控制部分114,它控制不同装置的操作。该控制部分114还包括一个内存116,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存储于其中。加权装置118,120和组合装置122,124是可选的,因为传输单元的组合是用于改善本方法性能的可选功能。
原始发送的传输单元和重新发送的传输单元以及它们的自校正值一起存储在控制部分114的存储器116中。当传输单元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时,传输单元和相应的自校正值在组合装置122,124中组合并提供给检测部分126,在此检测所接收的符号。所要求的质量水平意指高到足以消除偶然信道衰落的质量。一个传输可能对于一些传输单元是足够的,但另一方面,如果条件恶化,可能必须进行数十次的重新传输。
图1A示出了上述的接收机,其中在检测前测量传输单元的质量。图1B相应地示出了一个在信号已被检测后检测传输单元的质量的接收机。因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图1B的接收机的功能是基于图1A的解释,所以不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图1B。
本发明所要求的改变是指向控制部分114。虽然甚至图1A和1B都没有显示出这一改变,由控制部分114到发射机之间有一个连接,即,控制部分114通过发射机要求所要的传输单元。从而发射机根据要求发送传输单元。重复要求和传输直至接收机从每一分组中测量到的质量都超过预定的质量水平,则将要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到接收机。质量可以在信号被检测之前或之后测量,如图1A和1B所示。在示例说明本发明的下面例子中,质量在信号检测之前被测量。
最简单的,本发明可以用一个软件来实现,其中控制部分114是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或一个通用处理器,而本方法的步骤是由软件来实施的方法。本发明还可以用例如包括HW部分的离散逻辑电路或用ASICS(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图2是一个更详细地显示本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步骤200:接收机要求所要的传输单元。从而接收机知道数据是怎样被组织的,如下所述。
步骤202:独立地检查接收的每个传输单元的质量。从而接收机已检查了至少一个传输单元。如果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质量水平相一致,则处理过程进到步骤214,其中检测信号。
步骤204:存储接收的传输单元。所接收的传输单元没有足够好的质量,从而存储它用于进一步的处理。
步骤206:发送一个基于传输单元质量而形成的重新传输请求。现在请求发射机重新传输其质量未满足所要求质量水平的相同传输单元。接收重新发送的传输单元。这可以在请求之后立即或稍后执行。
步骤208:形成一个组合传输单元。通过将后面接收的传输单元与最初接收的传输单元组合而形成组合传输单元。
步骤210:检查组合传输单元的质量。实际上,这是与步骤202中相同的检查步骤。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在步骤202中检查最初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而在本步骤中检查组合的传输单元的质量。该单元包括最初接收的传输单元和此后接收的原始发送单元的所有重新传输单元。如果组合的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质量水平相一致,则可以检测出信号。如果组合的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质量水平不相一致,则处理过程返回212到步骤204,其中存储最后接收的传输单元,此后重复重新传输过程。
步骤214:检测信号,即处理传输单元,该单元可以是最初发送的传输单元或是组合的传输单元。在此步骤已被执行之后,可以完成对感兴趣的传输单元的处理。然后,例如,可以接收随后的传输单元,并从步骤202开始其处理过程。
在步骤200中所提到的要求和在步骤206中所提到的重新传输请求都是本发明的请求,而它们的结构优选的是相似的。
在步骤204,208和210中所称的低质量传输单元的存储,传输单元的组合以及质量测量都是不必要的功能。在最简单的实施例中,可以删除所接收的低质量的传输单元,或可以请求重新传输多次直至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足够好。然而,所述的组合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改善来本方法的性能。
在本方法中,步骤之间的执行次序不相关,但是步骤的次序可以改变并可以加入新步骤。唯一有关联的事物是在一个请求消息中接收机可以要求几个甚至来自于不同分组的已以所期望方式拾取的传输单元。
本发明尤其适合于其中所要传输的分组被插入和编码的数据传输。为了简明起见,假设在下一个实例中,一个分组形成一个插入间隔。实际上,一个分组可以包括几个插值间隔。首先,所要传输的数据被预定分组大小的几部分。每一分组的数据例如通过卷积编码被插入和编码。也可以形成一个CRC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于是每一分组被单独分为传输单元。一个分组包含在至少一个传输单元中。发射机通知接收机将要以从前所协议的方式发送的数据的结构。该通知信息包括例如分组的数目,传输单元的数目,分组的编号,传输单元的编号,和可能其他信息。发射机由接收机接收关于其中传输单元应以此传输的顺序的信息。接收机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请求重新传输分组或传输单元。从而,接收机的功能主要由接收机来控制。
在接收端,程序和上述的相同,除了当信号已被检测时,分组被去插入和解码。基于分组的质量,可以确定是否请求重新发送分组的传输单元。图2也示出了该实施例。
步骤200:首先,接收机接收数据的结构。基于此,接收机知道发射机是如何将数据组织到分组和传输单元中和使用哪一类型识别数据。一些数据可以预先组织,例如在发射机和接收机都知道的系统控制数据中。接收机以所期望的顺序排列传输单元。该顺序使用一个预定的排序算法来形成。排序算法的构造可以变化。根据最简单的算法,传输单元以请求进行排序。根据另一算法,将来自每一分组的第一传输单元排列在第一位,其次是第二传输单元,等等。这具有以下优点,信道的偶然衰落不会影响相同分组的所有传输单元。事实上,这是一种在传输单元之间的插入。这种插入将误差分散到一个更长期间上,改善了接收机的性能。该排序算法还定义了排序策略,即是否立即将所有传输单元排序,或是否仅仅对一定数量的传输单元进行排序,在接收到传输单元之后确定是否对新传输单元排序或重新传输已接收的传输单元。
如上所述地执行步骤202,204,206,208和210。
在可进到检测214之前,至少一个分组的传输单元应已被接收,使得可以对分组解码。如果使用根据类型II混合-ARQ协议的卷积编码,甚至部分传输单元也已足以对分组进行解码。
步骤216:去插入和解码分组。传输单元的质量好到足以去插入和解码分组。
步骤218:检查分组是否有错。现在,通过检查CRC校验和来检查分组中是否有错误。如果分组中有错误,则返回220步骤200,其中,例如根据排序算法要求对低质量传输单元的重新传输。如果在分组中没有错误,则可以处理最初传输的数据,它们可以提供给要求该分组的应用。接着,可以检查是否所有数据据都已被处理。用户知道发射机将发送多少分组或传输单元。如果所有数据都已处理,则该过程不必继续。如果不是这种情况,返回步骤200,其中,例如根据排序算法,请求更多的分组或丢失的分组。
图3示出了一个分组如何根据本方法传输的例子。在图3A中,发射机300将待发送的数据分为分组。第一分组302包括数据12和第二分组包括数据34。这两个分组都被进一步分为传输单元。第一分组302被分为两个传输单元。第一传输单元310包含数据1而第二传输单元312包含数据2。第二分组304被相应地分为两个传输单元。第一传输单元314包含数据3而第二传输单元316包括数据4。为了简明起见,在本例子中描述将被传输的数据的数据尽可能地简单,当然,实际中的数据可能复杂得多。为了简明起见,未描述分组和传输单元所要求的数据结构,和可能的插入和编码的使用。
在图3B中,X轴表示时间而Y轴表示质量。质量指传输单元的测量质量和分组的测量质量。传输单元的测量质量和分组的测量质量相互不成比例,它们放在同一Y轴上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传输单元的质量通常通过测量传输单元的信噪比而确定,而分组的质量通过检查分组的CRC来确定。
首先接收机要求和一次接收所有的传输单元310,312A,314A,316。两个传输单元310,316满足传输单元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0。两个传输单元312A,314A由于在无线信道上的突然衰落而不满足质量水平320,从而重新传输312B,314B。现在根据本发明组合的传输单元312B和312A,314B和314A的质量超过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0。从而可以对分组去插入和解码。由分组314B,314A和316形成的分组304的质量超过一个分组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2,从而它准备用于处理。由分组310,312B和312A形成的分组302的质量低于一个分组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2,从而分组的坏传输单元312重新传输312C。现在,组合传输单元312C,3142,312A显然超过一个传输单元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0,从而当由传输单元310,312C,312B和312A形成的分组320被去插入和解码时,检测其质量超过一个分组所要求的质量水平322。从而发射机最初发送的数据300现在可以在接收端解码。
有几种用于检查传输单元和分组质量的方法。可以对于传输中的传输单元和分组分别形成CRC误差校验和。该校验和用于在接收端检查传输单元和/或分组是否包括错误。还可以使用其他形成校验和的方法。可以通过形成传输单元的一个误码率来确定质量。一个已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还可以通过利用训练序列形成传输大拿单元C/I比例(载波/干扰)而确定。例如,这可以通过所述一已知训练序列基于在信道评估器108中估计的信道的脉冲响应来相关而实施。在该相关值与包含于实际接收的传输单元中的训练序列的差别确定了已接收信号的噪声和干扰。这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y=x*h+I+N
这里,*代表一个算术卷积运算符,y为所接收的信号,x为所发送的信号,h为信道冲击响应,I为干扰而N为噪声。这使得信噪比,即C/I的比值能够计算;C为所接收的训练序列的能量。上文中,我们给出了一些如何能确定传输单元或分组的质量的例子。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如何用于测量质量的现有方法。例如,该质量也可以在检测之后通过比较所接收的训练序列和检测的训练序列来确定。
因为信号在一个方向上传输,而控制信息,例如重新传输请求在另一个方向上传输,所以本发明的方法要求一个双向传输路径。基本要求是,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在它们各自终端处利用一个标识符来明确地指出每一个传输单元(L1-PDU-ID=层1协议数据单元标识)。发射机应可以对接收机所作的用于传输单元的标识进行解码,使得当接收机给出任何标识数据时,发射机知道它对应于哪一个传输单元的标识数据。
在下文中,我们将给出当使用上行传输路径,即从用户终端向网络部分传输信息时,协议是如何被处理的一个例子。该发射机,即用户终端,请求传输一定量的数据的能力。该一定量可以由可直接翻译为所需传输单元的数量的一个数目来表示。在接收到一个请求之后,网络部分将一个标识符(RID=保留标识)分配该用户终端用于数据的传输。
同时,该用户终端监听其上通知资源的分配的信道(CCH=控制信道)。在CCH上,网络部分通知在哪一个事务信道(TCH)上允许传输哪一个RID。用户终端也监听一个要求信道(FO=前向要求),其上网络部分通知哪一个传输单元和在哪一个其上用户终端具有一个特定的RID的TCH上应被传输。换句话说,用户终端监视其在CCH上的自身的RID的产生,并通过注意其自身的RID,它由FO发现它应在TCH上产生哪一个产生单元。它当然可以分配几个TCH,这里,用户终端在所有TCH上将传输单元发送给网络单元。
用户单元由在FO上请求的L1-PDU-ID推测哪些传输单元将不再请求重新传输,即当网络部分接收到它们时,其质量已足够好,或通过组合传输单元实现足够好的质量。从而,用户终端可以控制其接收缓存器,即从其缓存器中清除不需要的传输单元。相应地,网络部分知道它将不再需要哪些传输单元,从而它可以控制其自身的传输缓存器。如上所述,继续传输直至已传输完总的数据量。
随后的例子相应地描述了当在下行方向,即从网络部分向用户终端传输数据时,是如何处理一个协议的。该发射机,即网络部分,通知接收机它将用于传输一定量数据的标识符(RID)。该一定量数据还可以被通信。
用户终端开始监听CCH,其上网络部分通知在每一个TCH上传输单元传输到哪一个RID。网络部分还在FO上传输,其上它通知哪些传输单元将在哪一个TCH上传输。用户终端还监听指令分配信道(FOS=前向指令调度),其上网络部分通知与某一RID有关的用户终端被允许在哪一个FO上传输一个指令。不强制使用FOS,在此,用户终端知道它应在哪一个FO和在何时传输一个指令。
在FO上,用户终端传达网络部分应在它已被分配的TCH上传输的L1-PDU-IDs。网络部分还由在FO或其他信道上给出的信息推测将不再要求哪些传输单元,从而它可以从其传输缓存器中清除这些传输单元。用户单元知道它将不再要求哪些传输单元,从而它可以控制其接收缓存器。
考虑到协议处理,图3B中所述的数据传输以例如图3C中所示的方式实施。假设发射机是用户终端而接收机是网络部分。从而上行传输路径的情况也可以用于这种情况。用户终端请求350用于发送传输单元310,312,314,316的能力。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网络部分分配一个具有数值1001的RID给用户终端。网络部分在CCH上传达354具有数值1001的RID可以在具有数值25的TCH上传输。用户终端还监听TCH关于网络部分传达356用户终端应在具有数值25的TCH上传输其L1-PDU-ID为310,312,314,316的传输单元。接着,用户终端在具有数值25的TCH上发送358,360,362,364所请求的传输单元。则网络部分在FO上传达它请求在具有数值25的TCH上重新发送传输单元312和314。用户单元发送368,370所请求的传输单元。最后,网络部分在FO上再次请求重新发送传输单元312,而用户终端执行374这一请求。从而,完成传输过程并可以释放所保留的传输能力。
下面将描述的选项是关于两个传输方向的。发射机可以在前面的传输已完成之后请求用于传输新的一定量数据的额外能力,从而为此指令获得一个新的RID。发射机还可以在前面的传输完成之前请求额外的能力,从而可以为传输分配一个新的RID,或同意利用已分配的RID传输所要求数量的数据。
指令和信道分配信令一样可以在FO上被CRC-保护。从而不需要在实际传输单元中包含一个指令的L1-PDU-ID。如果在该指令的接收端没有通过该CRC检查,则不传输所请求的传输单元。这样,该指令的发射机未接收到所请求的传输单元并将此在后续的指令中考虑。指令的低质量可以用其他方法检测。
传输单元可选地不包含编号或其他任何标识数据。在此情况下,接收机可以基于指令,已知的信道分配和一个传输算法来标识所接收的传输单元。
传输单元的排序可以是一个与用于双向无线连接上的传输的事务信道的分配相独立的处理过程。网络部分可以在它作为一个发射机和当它作为一个接收机时负责所有信道的分配。基于预定的信息和/或从接收机所接收的信息,发射机知道应监听哪一个指令信道和什么定时适于监听。
在所述实施例中,对于两个传输方向来说,最基本的是发射机将数据的结构告知接收机和接收机请求所期望的传输单元或分组。在一个指令中,可能选择性地指出几个分组中的传输单元。也即,接收机可以随机地请求传输单元。然而,为了更有效地传输,通常由一个算法来控制请求。
除了前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协议的实现还包括几个将在下面描述的选择性改进。
接收机可以请求只重新传输未满足所要求质量水平的那些传输单元。在此,首先重新传输那些具有最低质量的组合传输单元的传输单元。如果分组在此之后仍然不能被正确地解码,则还将请求重新传输其他的传输单元。
一个重新传输请求或一个传输单元的请求可以包括该传输单元的质量值。该质量值是发射机和接收机先前达成协议的指示一个传输单元的质量的方式,例如质量值可以由0到n进行量化。例如可以等效于如下:0=未传输,1=非常低的质量,2=相当低的质量,…,n=非常高的质量。这样的优点是发射机可以根据质量值的顺序来发送传输单元。从而,首先传输根本未传输的传输单元,接着是具有非常低质量值的传输单元。接收机不需要给出一个其中它希望接收传输单元的限定顺序。因为首先传输最差的传输单元,所以该接收机可以正确解码一个分组的能力增加。对一个分组的请求或一个重新传输请求还可以相应地包含该分组的质量值。
接收机可以在它已成功地处理了一个传输单元或一个分组之后通知发射机。这意味着接收机可以随时尝试对可能的编码和插入进行解码和检测误差校验和。如果没有错误地成功进行解码,则发射机可以由该类消息推测它不再需要重新尝试属于所感兴趣的分组中的传输单元,虽然这有一个请求重新传输它们的有效请求。该功能也是取消消息的一种类型。
接下所述的过程的优点在于,该协议可以很好地容忍由于衰落所带来的干扰。上述的协议还可以这样实现,即使得接收机的请求保持有效直至接收机取消它。在那种情况下,发射机一直发送传输单元,直至它接收到不再需要发送接收单元的消息。如果它的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发射机不需要注意这种取消消息,发射机将继续发送下面的传输单元。当发射机接收到一个明确的取消消息,它开始发送下面请求的传输单元。在接收机已发送了取消消息之后,接收机不知道当发射机已接收到该消息时,该取消消息的质量是否足够好。从而接收机保持等待下一个传输单元。当传输单元到达时,这有三个可能:
1)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的质量水平不一致,接收机不能识别传输单元的L1-PDU-ID。由于它不知道哪一个传输单元是它所要的,所以接收机不能将所接收的传输单元与所组合的传输单元相组合。从而,在接收机的存储器中有前面组合的传输单元和一个未识别的传输单元。接收机保持等待下一个传输单元。
2)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的质量水平相一致而它的L1-PDU-ID与前面传输的所识别的传输单元。现在,接收机推断发射机没有接收到一个明确的取消消息,从而它将发送一个新的取消消息。接收机将该传输单元与前面组合的传输单元相组合。现在很显然地,它们必然与最近接收的已识别的传输单元相似,在先接收的不可识别的传输单元还与前面的组合传输单元相组合。
3)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与预定的质量水平相一致而它的L1-PDU-ID与前面识别的传输单元不同。现在接收机推断发射机接收到一个明确的取消消息而最近接收的传输单元是下一个传输单元。接收机可以将在先接收的可识别传输单元与前面组合的传输单元相组合,并将所组合的传输单元传输到协议的上层由于进一步处理。同时,接收机开始收集新的传输单元。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在附图中所示的实例进行了描述,显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公开的发明范围内以几种方式进行修改。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在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该移动通信系统包含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一个双向无线连接,该发射机-接收机对包括该网络部分和该用户终端,在双向无线连接上传输的数据被插入到传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接收机请求所期望的传输单元,而发射机根据该指令发送传输单元,重复请求和传输直至接收机从每个分组中测量到的质量超过预定质量水平,则将要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一个传输单元的请求包括该传输单元的质量。
3.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将数据的结构告知接收机。
4.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请求指令中选择性地指示至少两个不同分组的传输单元。
5.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只发送所请求的传输单元。
6.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定算法和根据请求发送传输单元。
7.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当请求消息的质量与预定质量水平相一致时,才执行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请求消息的质量通过检查请求消息的CRC来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重新传输请求消息直至请求消息通过CRC检查。
10.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单元的请求是一个与对用于在双向无线连接上传输的事务信道的分配相独立的过程。
11.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部分用作一个发射机和用作一个接收机时,它负责所有信道的分配。
12.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由从接收机接收到的信息中发现接收机不再需要传输单元,从而发射机由它的传输缓存器中删除那些传输单元。
13.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基于预定信息与/或从接收机接收到的信息知道发射机应监听哪一个请求信道和什么定时信号适于监听。
14.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单元不包括编号或其他标识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机基于已知的信道分配,请求和一个传输算法来识别传输单元。
16.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机基于从传输单元的质量值请求传输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过程中对每一个传输单元与/或分组形成其CRC误差校验和,该校验和用于在接收端检查该传输单元与/或分组是否包含误差。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训练序列形成传输单元的C/I比来确定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传输单元的误码率来确定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的质量。
20.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机将所接收的传输单元相组合并测量所组合的传输单元的质量。
21.一种用于在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使用ARQ协议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含一个网络部分和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在网络部分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一个双向无线连接,该发射机-接收机对包括该网络部分和该用户终端,在双向无线连接上传输的数据被插入到传输单元中,其特征在于,网络部分与/或用户终端包括一个控制部分(114),它被配置用于以这种方式控制分组交换,使得接收机请求所期望的传输单元,而发射机根据该指令发送传输单元,重复请求和传输直至接收机从每个分组中测量到的质量超过预定质量水平,则将要传输并包括分组的数据由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I971811A FI103541B (fi) | 1997-04-28 | 1997-04-28 | Menetelmä pakettikytkentäisen datan siirtoon matkapuhelinjärjestelmäss ä |
FI971811 | 1997-04-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3683A true CN1253683A (zh) | 2000-05-17 |
Family
ID=854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804605A Pending CN1253683A (zh) | 1997-04-28 | 1998-04-27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89003B1 (zh) |
EP (2) | EP0988731B1 (zh) |
JP (1) | JP2001522552A (zh) |
KR (1) | KR20010020371A (zh) |
CN (1) | CN1253683A (zh) |
AT (1) | ATE317186T1 (zh) |
AU (1) | AU7047198A (zh) |
BR (1) | BR9809007A (zh) |
DE (1) | DE69833369T2 (zh) |
FI (1) | FI103541B (zh) |
WO (1) | WO1998049796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4833C (zh) * | 2001-08-22 | 2007-07-04 | 西门子公司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无线电台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1168A (en) | 1997-11-13 | 2000-08-08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efficient retransmission using symbol accumulation |
FI110986B (fi) * | 1997-11-14 | 2003-04-30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edonsiirtokapasiteetin optimaaliseksi hyödyntämiseks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
JP3754824B2 (ja) * | 1998-01-26 | 2006-03-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出力装置 |
US6445717B1 (en) * | 1998-05-01 | 2002-09-03 | Niwot Networks, Inc. | System for recovering lost information in a data stream |
FI105734B (fi) | 1998-07-03 | 2000-09-29 | Nokia Networks Oy | Automaattinen uudelleenlähetys |
DE19901622A1 (de) * | 1999-01-18 | 2000-07-20 |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 Drahtloses Netzwerk |
FI106493B (fi) * | 1999-02-09 | 2001-02-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pakettimuotoisen datan luotettavaksi siirtämiseksi |
FI991351A (fi) | 1999-06-11 | 2000-12-12 | Nokia Networks Oy | Radiojärjestelmän verkko-osan lähettimen tehonsäädön suorittaminen |
FI111319B (fi) | 1999-06-21 | 2003-06-30 | Nokia Corp | Yhteydenmuodostusmenetelm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
GB9930618D0 (en) | 1999-12-24 | 2000-02-16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Measuring efficiency of data transmission |
US7088701B1 (en) * | 2000-04-14 | 2006-08-08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control in a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434459B1 (ko) * | 2000-06-27 | 2004-06-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의 전송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
EP1170898A3 (en) * | 2000-07-06 | 2002-04-24 | Texas Instrument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FR2819661B1 (fr) * | 2001-01-15 | 2003-03-28 | Nortel Networks | Procede et dispositifs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avec mecanisme d'acquittement |
US20020094810A1 (en) * | 2001-01-17 | 2002-07-18 | Hassan Hassan I. |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 selective ARQ based on signal quality |
US20030023915A1 (en) * | 2001-07-30 | 2003-01-30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030039226A1 (en) * | 2001-08-24 | 2003-02-27 | Kwak Joseph A. | Physical laye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
CN1225875C (zh) * | 2001-09-29 | 2005-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层实现数据重传的方法 |
US7079856B2 (en) * | 2002-04-05 | 2006-07-1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Data flow control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mobile station |
US6693910B2 (en) * | 2002-06-28 | 2004-02-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of an H-ARQ reordering buffer in a receiver |
JP3499548B1 (ja) * | 2002-07-01 | 2004-02-2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受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EP1381181A1 (en) * | 2002-07-09 | 2004-01-14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hybrid ARQ packet combining |
KR100493158B1 (ko) * | 2002-09-17 | 2005-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적응적 하이브리드 arq 방법 및 적응적 하이브리드arq 시스템에 있어서 데이터 송수신방법 |
US7299176B1 (en) * | 2002-09-19 | 2007-11-20 | Cisco Tech Inc | Voice quality analysis of speech packets by substituting coded reference speech for the coded speech in received packets |
US20050224596A1 (en) * | 2003-07-08 | 2005-10-13 | Panopoulos Peter J | Machine that is an automatic pesticide, insecticide, repellant, poison, air freshener, disinfectant or other type of spray delivery system |
US7352725B2 (en) * | 2003-08-21 | 2008-04-01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radio system |
US7590094B2 (en) * | 2003-09-25 | 2009-09-15 | Via Telecom Co., Ltd. | Tristate requests for flexible packet retransmission |
JP2005123755A (ja) * | 2003-10-15 | 2005-05-12 | Nec Corp |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適応変調制御方法 |
JP2007509560A (ja) * | 2003-10-23 | 2007-04-12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データの符号化および再構築 |
JP4268076B2 (ja) * | 2004-03-09 | 2009-05-2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対向装置 |
KR100989314B1 (ko) * | 2004-04-09 | 2010-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JP2005311717A (ja) * | 2004-04-21 | 2005-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復号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受信機 |
KR100713394B1 (ko) * | 2004-06-16 | 2007-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일련번호와 타임스탬프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패킷들의 재정렬 방법 및 장치 |
US7717342B2 (en) | 2005-08-26 | 2010-05-18 | Hand Held Products, Inc. | Data collection device having dynamic access to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
USRE47489E1 (en) * | 2006-08-29 | 2019-07-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tting method |
US20130201904A1 (en) * | 2010-08-27 | 2013-08-0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Handover of Connection of User Equip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44655A1 (fr) | 1989-03-17 | 1990-09-21 |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dans un reseau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par voie radioelectrique et systeme pour lequel est mis en oeuvre le procede |
FI87616C (fi) | 1991-04-05 | 1993-01-2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Foerfarande foer att styra funktionen hos ett paketkopplat cdma-datanaet foer styrning av saendarnas och mottagarnas funktion |
GB2264846B (en) | 1991-09-20 | 1995-11-15 | Motorola Inc | Extended error correction of a transmitted data message |
FI92125C (fi) | 1992-10-30 | 1994-09-26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 |
FI98426C (fi) | 1994-05-03 | 1997-06-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digitaalisen aikajakomonikäyttöön TDMA perustuvan solukkojärjestelmän ilmarajapinnassa |
FI98427C (fi) | 1994-06-08 | 1997-06-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Järjestelmä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eri bittinopeuksilla TDMA-solukkojärjestelmässä |
US5487068A (en) * | 1994-07-29 | 1996-01-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providing error correction using selective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in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114178B (fi) | 1995-01-09 | 2004-08-31 | Nokia Corp | Radiokapasiteetin dynaaminen jakaminen TDMA-järjestelmässä |
US5677918A (en) | 1995-07-28 | 1997-10-1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fficient error correction in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17689A (en) * | 1995-10-10 | 1998-02-1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for transport of ATM cells over a wireless link |
US5968197A (en) * | 1996-04-01 | 1999-10-19 | Ericss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covery |
US5802051A (en) * | 1996-06-10 | 1998-09-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ultiplexing of voice and data minicells |
FI103540B1 (fi) * | 1997-04-28 | 1999-07-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pakettikytkentäisen datan siirtoon matkapuhelinjärjestelmässä |
US6141784A (en) * | 1997-11-26 | 2000-10-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the retransmission of only an incorrectly transmitted portion of a data packet |
-
1997
- 1997-04-28 FI FI971811A patent/FI103541B/fi active
-
1998
- 1998-04-27 US US09/067,099 patent/US628900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4-27 AU AU70471/98A patent/AU7047198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8-04-27 KR KR1019997009993A patent/KR2001002037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8-04-27 DE DE69833369T patent/DE6983336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4-27 BR BR9809007-0A patent/BR9809007A/pt unknown
- 1998-04-27 CN CN98804605A patent/CN1253683A/zh active Pending
- 1998-04-27 AT AT98917162T patent/ATE317186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4-27 WO PCT/FI1998/000364 patent/WO1998049796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8-04-27 EP EP98917162A patent/EP098873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4-27 JP JP54663298A patent/JP2001522552A/ja not_active Ceased
- 1998-04-27 EP EP06075200A patent/EP1689111A1/en not_active Ceas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4833C (zh) * | 2001-08-22 | 2007-07-04 | 西门子公司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无线电台 |
CN101064686B (zh) * | 2001-08-22 | 2012-12-26 | 西门子公司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无线电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I971811A0 (fi) | 1997-04-28 |
FI103541B1 (fi) | 1999-07-15 |
KR20010020371A (ko) | 2001-03-15 |
EP0988731B1 (en) | 2006-02-01 |
EP1689111A1 (en) | 2006-08-09 |
FI971811A (fi) | 1998-10-29 |
DE69833369D1 (de) | 2006-04-13 |
EP0988731A2 (en) | 2000-03-29 |
JP2001522552A (ja) | 2001-11-13 |
WO1998049796A2 (en) | 1998-11-05 |
DE69833369T2 (de) | 2006-10-12 |
FI103541B (fi) | 1999-07-15 |
ATE317186T1 (de) | 2006-02-15 |
AU7047198A (en) | 1998-11-24 |
WO1998049796A3 (en) | 1999-02-04 |
BR9809007A (pt) | 2002-05-14 |
US6289003B1 (en) | 2001-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3683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 |
JP6247255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高速共有チャネルを用いた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サービス | |
CN1253682A (zh) | 移动通信系统里传输分组交换数据的方法 | |
RU240623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держки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х процессов гибрид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на повторную передачу (h-arq) в течение интервала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 |
CN1306834C (zh) | 从软切换区中的移动终端重发上行链路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77366C (zh) | 自动再发送请求 | |
EP2409539B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968073B (zh) | 用于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090213829A1 (en) | Expanded signaling capability for network element,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 |
CN10834729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100713356B1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
WO2010115295A1 (zh) | 请求重传方法、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1044710A (zh) |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短长度数据进行格式化和编码的方法 | |
WO2008127164A1 (en) | Multiple packet source acknowledgement | |
CN1902850A (zh) | Arq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891C (zh) | 移动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2957526A (zh) | 多重区块无线存取方法及其传送模块与接收模块 | |
CN1127866C (zh) | 无线系统中的分组交换数据传输 | |
WO2023143092A1 (zh) |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0143771A1 (en) | Bandwidth part (bwp) operations for new radio in unlicensed spectrum (nr-u) | |
KR20100115031A (ko)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피드백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