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2141A -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2141A
CN1252141A CN98803954A CN98803954A CN1252141A CN 1252141 A CN1252141 A CN 1252141A CN 98803954 A CN98803954 A CN 98803954A CN 98803954 A CN98803954 A CN 98803954A CN 1252141 A CN1252141 A CN 1252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recording medium
data
reco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3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见知代子
山田正纯
吉田顺二
重里达椰
仓野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93489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1847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694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2498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34861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32886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34863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3289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2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2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58Isochronou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13Details of arch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16Details of conversion of file system types or forma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82Tape devi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0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tapes
    • G11B20/120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tapes with transverse tracks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79Direct read-after-write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2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6Insert-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1Packet processing; Packet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117Interconnection of audio or video/imaging devi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接收数据在记录媒体上写入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在记录文件时将文件加以分割、记录,生成涉及文件的文件管理信息与涉及分割的各文件的管理信息并加以记录。又根据记录媒体初始化时使用的记录装置的ID和开始初始化的日期时间信息生成用于识别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存储于记录媒体,使其能够确认记录媒体是否与现在保持着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对应。还预先记录好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使得重放记录媒体的任何部分都能得到它,从而缩短确认所需要的时间。

Description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 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数字数据作为文件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记录文件的方法,以及管理记录媒体的管理方法。
还涉及管理及访问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文件用的文件系统的文件处理方法。
又涉及在计算机中从通过例如传输线路接收的数据包取出数据,在能够自由选择记录数据的位置的记录媒体上写入的方法,以及程序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已有的VCR那样的数据记录装置在视频/音频信号上附加辅助信息,并以下面所述结构实现。
图25是已有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方框图,11是视频信号变换器,12是音频信号变换器,13是辅助信息处理器,14是变换数据输入器,15是记录信号处理器,16是控制器,17是第1选择器,18是第2选择器,19是磁头,20是记录媒体。
在这里以由家用数字VCR协商会(HD DIGITAL VCR CONFERENCE)实施了标准化的DV(Digital Video Cassette)为例。在DV中,可以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记录,又可以输入压缩的视频信号加以记录。
首先,用视频信号变换器11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预定的变换,同时用音频信号变换器12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预定的变换。根据输入控制器16的指示,辅助信息处理器13生成规定的辅助信息,将第2选择器18连接于A侧,再用第1选择器17一边进行切换一边用记录信号处理器15将输入的经过变换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及生成的辅助信息格式化为记录信号,用磁头19记录于记录媒体20。
作为辅助信息,有记录的信号的形式(现行方式/高析像度方式、帧频率、声音的取样频率、取样位宽度等)和处理方法、时间代码、关于编辑/拷贝状态的信息、表示程序的记录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信息、记录的程序的内容/结构/标题、或用于寻找开头的搜索键等各种信息,除了必要的信息外,只要选择记录即可。
又,在变换数据输入器14输入与进行了视频信号变换器11进行的规定变换后的信号相同格式的视频信号、与进行了音频信号变换器12进行的规定变换后的信号相同格式的音频信号、以及辅助信息,将第2选择器连接于B侧,用记录信号处理器15将输入的经过变换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及辅助信息格式化为记录信号,用磁头19记录于记录媒体20。
也可以用输入到变换数据输入器14的经过变换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及生成的辅助信息的一部分与利用编辑等手段在视频信号变换器11得到的信号、在音频信号变换器12得到的信号、用辅助信息处理器13生成的信号组合。
变换数据输入器14不仅收发各种信号,而且也可以收发提供给数据记录装置的指示。
在这里,如果在视频信号变换器11进行完变换,则视频信号仅是数字数据的位流,如果从变换数据输入器14以规定的格式输入一般数据,则不仅能够记录视频信号,而且能够记录一般的数据。
在上述数据记录装置中,记录的信号以即使修正也不会对图像的质量发生影响的视频信号为前提,在对1个字节的错误也不能容许的一般数据进行记录时纠错能力是不够的。
因此,也可以在记录后进行对记录的内容加以确认(Verify),对记录不正确的数据重新进行记录的确认操作。但是,利用这样的已有的文件单元进行确认/重新记录时,在文件的规模大的情况下,重新记录的可能性变大,即使重新记录,也存在记录时所需要的时间太长,记录媒体使用量太大等问题。
又,上述VCR那样的数据记录装置中,在以短时间调查记录于录像带内的内容时,只能使用对录像带高速搜索的方法。也就是说,只重放记录媒体的一部分时,不能对整个记录媒体所记录的内容进行识别。
又,在前一次记录或重放与接着的记录操作之间装置的操作者换记录媒体时,由于在本来不应该记录的地方记录了数据,所以有时写入的数据会覆盖在别的记录媒体的记录数据上,就产生被覆盖的数据不能再次恢复或是似乎已记录的数据去向不明的情况。
又,上述VCR那样的数据记录装置中,以重放时发生错误能够修正的视频信号为主,但是将其使用于一个字节的错误也不能容许的一般数据的记录,就有使用由于反复进行记录、重放、搜索等操作而损伤的磁带时纠错能力不够的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实现一般数据的记录时,利用引入文件系统的方法,不仅这些一般的数据,而且记录于DV的视频信号的位流数据,如果能够作为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的OS管理的文件处理,则是非常有用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的文件系统已经由国际申请号为PCT/JP98/03166的申请提出。
另一方面,在个人计算机(下称PC)包含有用于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可以把统一的数据作为文件访问。上述VCR那样的数据记录装置,例如DV,其记录容量,对于60分钟的磁带(小型盒式磁带)约为12GB。正在将磁带的长度做成4.5倍的标准盒式磁带的使用、磁带厚度的减小、利用狭窄的磁道间距(Track pitch)得到的高密度记录加以标准化,可记录非常大容量的数据,如果可以由计算机将这些数据作为文件处理,将是有用的。
还有,在新构筑管理DV的数据的文件系统时,如果能够一边考虑磁道媒体是连续的,一边对DV那样的图像简单地进行特有的处理(例如由用户进行的视频数据的编辑工作),则能够成为非常有用的系统。
在这里,将上述对图像的特有的处理列举如下。
(1)文件的分割(例如,将长时间的记录分割为几个场面(scene)),
(2)文件的修整(删除前后的不要的部分),
(3)文件的联接(例如插入标题),
(4)文件的删除,还有
(5)在由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记录媒体之间进行的文件的拷贝或移动等。
例如,管理硬盘(HDD)的文件系统有FAT32制式,但是在FAT32制式中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4GB。而在DV的情况下即使是60分钟的磁带也能够存在12GB的文件,用已有的技术是不可能将这种文件从DV拷贝到HDD的。
另一方面,随着PC性能的提高,对视频、音频数据那样的实时处理的数据已经采取PC进行处理。用于实时处理的数据的传输接口(下称I/F)有IEEE1394制式。在IEEE1394制式中,有以大致定期的间隔经常持续传输数据的、称为Isochronous(等时)传输的同步型传输形态,使用这种传输形态可以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数据。
在DV装有IEEE1394 I/F,如果与装有IEEE1394 I/F的PC连接,则能够在PC与DV之间传输数据。传输的视频和音频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
作为标准记录媒体,PC中具有HDD,在PC接收从DV经过IEEE1394发送的数据,将接收的数据写入HDD,借助于此,能够在PC获得用DV拍摄的数据。
Isochronous(等时)传输要而言之是不作初始交接(hand-shake)持续传输位流数据的形态,不保证接收的数据的前头与作为DV的记录单元的帧(Frame)同步。亦即在开始接收时接收的数据包不一定是帧前头的数据包。又,在传输时所传输的数据包缺少或数据包的数据有错误时也不重新发送数据包,因此接收的数据有可能缺少。而且必须每一固定间隔(8000时隙/秒)的时隙传送1个数据包,载送数据的数据包与没有数据的空数据包(无效数据包)混合传送。
为了在PC捕获这样的数据,通常认为需要以接收缓存器暂时保存接收的数据,然后一边整形为帧单元一边写入HDD。
但是,DV的数据即使只有视频数据本身也有25Mbps(NTSC/PAL制式的情况),再加上音频信号、辅助数据和各种首部,就成了28.8Mbps的数据流,因此在PC中以上述方法在HDD进行写入处理时发生帧的遗漏的可能性很大,维持数据的可靠性同时稳定地进行这样的处理就成了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各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效率记录文件的文件记录方法与数据记录装置。
又,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对记录媒体进行识别、管理的盒带管理方法与数据记录装置。
鉴于上述各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例如磁带等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中,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文件分割、修整、联接、删除、以及在不同的文件系统管理的记录媒体之间进行文件的拷贝或移动的文件处理方法。
鉴于上述各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计算机中对高速传输的数据高效率地进行规定的数据整形,并进行记录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1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是一种文件记录方法,是将文件分割为多个分割文件,将所述分割文件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生成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与分别涉及所述各分割文件的信息,将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和涉及所述分割文件的信息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上。
又,本发明的第6项(对应于权利要求6)是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具备
在文件的数据量超过规定的基准时,将所述分割为多个分割文件,生成有关所述文件及所述分割文件的信息,将所述分割文件的数据与所述双方的信息变换为记录格式的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由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然后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对所述记录媒体进行重放,并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及检错的重放手段,以及
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获得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得到所述各分割文件的数据及所述双方的信息,判断是否正确记录所述各分割文件的数据,将该判断结果通知所述格式变换手段的逆格式变换手段。
又,本发明的第10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0)是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根据能够识别用以将记录媒体初始化的记录装置的记录装置识别信息和开始所述初始化的日期时间信息,生成识别所述记录媒体用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将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存储于所述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为涉及记录媒体的信息。
又,本发明的第11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1)是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将用于识别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多个地方。
又,本发明的第15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5)是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一旦对进行过初始化的记录媒体再次进行初始化时,继承在所述再度初始化之前生成的、识别记录媒体用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又,本发明的第18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8)是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具备
根据识别对记录媒体进行初始化时使用的记录装置的记录装置识别信息与开始所述初始化的日期时间信息,生成作为涉及所述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包含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手段、
将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变换为每一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格式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并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将记录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所述记录媒体加以重放,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及检错的重放手段、
将所述文件、与该文件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逆变换为原来的格式的逆格式变换手段、
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提取每一所述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提取手段,以及
保持涉及该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判断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提取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与上述保持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包含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手段。
又,本发明的第19项(对应于权利要求19)是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将表示记录媒体的可靠性的媒体可靠性信息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为涉及所述记录媒体的信息。
又,本发明的第23项(对应于权利要求23)是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具备
将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有关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变换为每一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识别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格式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并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将记录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所述记录媒体加以重放,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及检错的重放手段、
将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逆变换为原来的格式的逆格式变换手段,以及
保持所述逆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涉及该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在对所述记录媒体进行访问时,将作为构成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的媒体可靠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状态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手段。
采用所述本发明,在例如大容量的文件的情况下,则进行文件分割,在记录媒体上可以把大容量的文件作为适当容量的文件进行处理,借助于此,可以使刚记录后确认是否正确记录用的时间达到最低限度,又可以使确认时要重新记录的数据为文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从而能够进行高效率的数据记录。又,例如在对磁带进行重放时在一个记录数据块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另一记录数据块也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变得较小,因此,作为记录的数据,纠错能力大大改善。
又,采用上述本发明,例如,在记录媒体之间生成不一致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将其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记录于记录媒体,借助于此判明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则能够可靠地识别记录媒体,能够防止发生在错误的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致命故障。还有,例如借助于在整个记录媒体记录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只对记录媒体的一部分进行重放,就能够得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而且例如利用对媒体可靠性信息的管理,可以进一步减少记录的数据变得不能重放的危险,可以大幅度改善纠错能力。
又,本发明的第24项(对应于权利要求24)是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将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记录原文件的区域分割为从第1子区域到第N子区域N个子区域,
在隔着上述分割得到的第i-1子区域(1<i≤N)与第i子区域的边界的两侧位置中,将所述第i-1子区域一侧的位置定为所述第i-1子区域的记录结束位置,
在隔着上述边界的两侧位置中,将所述第i个子区域一侧的位置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的记录开始位置,
将上述被分割为N个的子区域作为N个新文件处理。
又,本发明的第26项(对应于权利要求26)是一种文件处理方法,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记录原文件的区域内,将从所述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记录的第1数据的记录部分刚结束后的位置定为所述原文件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
在所述原文件的区域内,将到所述记录结束位置为止记录的第2数据的记录部分开始之前瞬间的位置定为所述原文件的新的记录结束位置,
根据所述确定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新的记录结束位置对所述原文件进行修整。
又,本发明的第28项(对应于权利要求28)是一种文件处理方法,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文件作为第1文件到第N个文件(N≥2)N个连续以上升顺序记录的情况下,
将所述N个文件作为由所述第1个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所述第N个文件的记录结束位置规定的一个新文件处理。
又,本发明的第30项(对应于权利要求30)是一种文件系统的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系统将在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管理及访问,并且将靠近端部处记录的所述文件的记录结束位置后面的邻接位置作为数据终端位置加以保持,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新的文件时,从所述数据终端位置开始进行记录,该文件处理方法在删除所述记录媒体上靠近端部处记录的最新文件时,与删除所述最新文件同时,使所述数据终端位置返回到所述最新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以此删除所述最新文件。
又,本发明的第33项(对应于权利要求33)是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处理方法所处的情况为采用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M个字节的第1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1记录媒体与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L(M>L)个字节的第2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2记录媒体,将文件规模为K(M≥K>L)字节的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而且该文件处理方法在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将所述源文件分割为各文件规模均为L字节以下的的N个子文件,将所述分割的N个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
又,本发明的第36项(对应于权利要求36)是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处理方法所处的情况为采用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M个字节的第1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1记录媒体与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L(M>L)个字节的第2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2记录媒体,将文件规模为K(M≥K>L)字节的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而且该文件处理方法在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作成合计文件规模为K字节的N个文件,将所述源文件分割为N个部分,拷贝到所述N个文件上。
采用上述本发明,例如在分割磁带上记录的文件时,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的拷贝、移动,因此能够在瞬间进行文件的分割、修整、联接、删除。又,例如在删除磁带上最后记录的文件时,删除的区域在新记录文件时得到再度利用,因此能够减少在文件删除时不能使用的区域的增加。
又,采用上述本发明,例如在把大容量的文件拷贝于HDD时,利用一边自动分割文件一边进行拷贝的方法,或是利用自动分割文件后进行拷贝的方法,可以在最大能处理文件规模不同的2个记录媒体之间进行拷贝。
又,本发明的第38项(对应于权利要求38)是一种计算机中将接收数据写入记录媒体的写入方法,所述计算机具备通过传输线路接收由数据部与添加信息部构成的数据包的第1接口、能够自由选择记录数据的位置的记录媒体、将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媒体的第2接口、暂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控制所述第1接口及所述第2接口的操作的处理器,以及连接所述第1接口、所述第2接口、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的总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接口将接收的所述数据包逐次通过所述总线写入所述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数据部的内容,对所述第2接口指示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所述数据部的记录位置,
所述第2接口通过总线从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数据包读出所述数据部,并写入所述记录媒体的、所述处理器所指示的所述记录位置。
采用上述本发明,例如写入接收缓存器的数据中,需要的数据不传送到别的缓存器进行重新整形,就可以直接写入硬盘,因此能够一边进行数据的整形,并且一边高速度进行写入处理。
附图概述
图1是第1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在第1实施形态生成、记录的文件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3是第2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第3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5是第4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6(a)及图6(b)是以第4实施形态所管理、生成并记录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图7是第5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第6实施形态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9(a)是用于说明第7实施形态中的文件的分割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文件分割处理之前的图。
图9(b)是用于说明第7实施形态中的文件的分割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文件分割处理之后的图。
图10是第7实施形态的文件分割方法的流程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第8实施形态的文件的修整的一个例子的图,是修整之前的图。
图11(b)是用于说明第8实施形态的文件的修整的一个例子的图,是修整之后的图。
图12是第8实施形态的文件的修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第9实施形态的文件的联接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合并之前的图。
图13(b)是用于说明第9实施形态的文件的联接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合并之后的图。
图14是第9实施形态的文件联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5(a)是表示第10实施形态的文件的删除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删除之前的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第10实施形态的文件的删除的一个例子的图,是删除之后的图。
图15(c)是表示第10实施形态的文件删除后,记录第3文件的情况下的状态图。
图16是第10实施形态的文件删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11实施形态的装置之间的文件的拷贝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第11实施形态的装置之间的文件的拷贝方法的流程图。
图19(a)是用于说明第12实施形态的装置之间的文件的拷贝的一个例子的图,是表示文件分割处理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9(b)是用于说明第12实施形态的装置之间的文件的拷贝的一个例子的图,是表示文件分割处理及分割过的文件的拷贝处理的状态的图。
图20是第12实施形态的装置之间的文件的拷贝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第13实施形态的计算机的方框图。
图22是第13实施形态的、将数据写入HDD的操作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3(a)~图23(c)是从DV输出的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4(a)~图24(c)是第14实施形态借助于程序实现本发明的说明图。
图25是已有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符号说明
21                   数据控制装置
26a、26b             数据录放装置
22                   文件管理部
23                   命令/状态处理器
24、44               文件数据处理器
25                   数据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部
27                   数据录放装置的输入输出部
28                   控制器
29                   数据处理器
30                   记录媒体
31                   2次写入处理器
41                   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
42                   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
301                  处理器
302                  存储器
303                  总线
304                  IEEE1394接口
305                  SCSI接口
306                  DV
307                  HDD
308                  从DV306输入的数据
309                  只从数据308取出必要的部分的数据
310                  确保于存储器302的接收缓存器
311                  PC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数据控制装置21与数据记录装置26a及26b的方框图,22是文件管理部,23是命令/状态处理器,24是文件数据处理器,25是数据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部,27是数据录放装置的输入输出部,28是控制器,29是数据处理器,30是记录媒体。数据录放装置26b与数据录放装置26a是具有相同的传输功能的装置。
首先,数据控制装置21或是把数据的记录、重放、状态查询及其他命令发送到数据录放装置26a或26b,或是接收发送来的状态,并且进行记录的数据的发送、重放数据的接收。
文件管理部22是利用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对记录媒体30上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的手段。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是关于记录媒体30生成、管理的信息组,是由有关记录媒体30的媒体信息(参照图6(a))与对于在记录媒体30记录的各文件生成的文件信息(参照图2)构成的。
命令/状态处理器23按照来自文件管理部22的文件读出/写入及其他指示,生成向数据录放装置26a或26b发送的命令,并根据需要处理接收的状态
文件数据处理器24处理实际文件数据。对每一文件生成文件信息,将文件数据与文件信息重新排列成规定的格式。如果是超过规定的容量的文件,就将文件分割为多个,生成对于原来的大容量文件的文件信息与对于各分割的文件的文件信息。
还有,设如上所述作为文件数据处理器24的处理对象的数据,例如作为以往VTR用而拍摄的位流数据,利用规定的文件系统预先进行处理,以便能够作为文件处理,(参照国际申请号PCT/JP98/03166的申请)。
输入输出部25为了进行命令/状态的收发和数据的收发,进行数据控制装置21内的命令/状态及数据的形式的变换、以及与数据录放装置26a和26b连接的传输线路上的命令/状态及数据形式的变换。
数据录放装置26a按照数据控制装置21发送的命令,接收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记录、重放的数据的发送、状态的通知等。实际上,输入输出部27进行收发、解释发送的命令,根据命令指示数据的记录、重放等。又,在对状态有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处理以获得该信息。控制器28按照输入输出部27的指示,进行在记录媒体30上记录或从记录媒体重放用的机构运作控制。
数据处理器29在得到记录操作的指示时,对从输入输出部27输入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调制等规定的处理,变换为能够在记录媒体30上记录的形式记录于记录媒体30上。
在记录后,为了确认是否进行了正确记录,文件管理部22通过命令/状态处理器23指示进行重放操作,对从记录媒体30重放的信号用数据处理器29进行规定的解调、数据块检测、纠错译码的处理,并通过输入输出部27、输入输出部25将传输的信号输入文件数据处理器24,在文件数据处理器24确认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记录。
确认的方法可以是将全部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核对总和。还可以考虑纠错译码的状况。
确认结果,判定为没有正确记录时,进行再次将该分割的文件记录于记录媒体30的操作。
又,与对文件进行记录的同时,更新记录媒体30上记录的文件的文件信息(对各文件生成的文件信息的一个例子示于图2)以及关于记录媒体30的媒体信息构成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
例如在记录媒体是磁带时,可以在对文件进行记录之后接着记录记录媒体管理信息。
图2所示的文件信息的内容可以举出下述内容。左端的数字是各信息被分配的区域的字节地址。如果是m,则是1字节的信息,被分配于第m+1字节。如果是n~n+(x-1),则是x字节的信息,被分配于(n+1)字节到(n+x)字节。
(1)表示正在处理什么的信息(Entry ID):
000:这表示文件(File),用于1个文件作为1个文件处理的情况下。
001:这表示文件(File),用于1个文件(母文件)被分割为多个文件处理的情况下。该项目(Entry)不具有要记录作为数据的实体。
010:这表示分割文件,在Entry ID=001的文件实际上被分割为k个文件的情况下,k个分割文件各个都具有Entry ID=010的项目。与该入口对应的数据实际上记录于数据帧(Data frame)。
011:这表示目录(Directory),用于记述目录(或文件夹)的结构,不具有要记录作为数据的实体。
(2)数据(文件)的记录位置(Rec.Pos.):
这是前头帧的物理地址(对于每一磁道生成的序列编号)、前头帧的逻辑地址(只添加于记录有效数据的帧的编号),以及用于确定帧内的位置的信息(Track NO.、BlockNO.、Byte NO.,即磁道编号、数据块编号、字节编号)。在没有被记录的实体的EntryID=001或011的情况下,该数值无效。
(3)校验次数(VerifyCnt):
这是指明在第几次实现记录的信息。在没有被记录的实体的Entry ID=001或011的情况下,该数值无效。
(4)文件系统信息的规模(FSInfoSize):
通常,文件不仅是其数据,还以文件名/目录名、文件规模、日期时间信息(文件作成的日期和时间、文件更新的日期和时间、最后的访问的日期和时间等)、文件属性(只读、隐式、系统文件、目录等)等为依据由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在记录文件时也必须记录这些文件系统信息。在这个规模信息中,指定文件系统信息的数据量。借助于指定,可以记录因文件系统而不同的文件系统信息,而且以可变长度处理文件名/目录名。
(5)文件的分割数目(Division Num.):
Entry ID=000时,未使用
Entry ID=001时,分割文件的总数(分割为k个时设定为k)
Entry ID=010时,分割文件的顺序(分割为k个时分别设定为0~k-1)
Entry ID=011时,未使用
(6)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信息(FSInfo):
将上述文件系统用于管理的文件所涉及的信息保持原来的数值用作FSInfo。
但是,对于分割的文件,也可以把文件系统的信息原封不动地使用于作为EntryID=001记述的原文件所涉及的信息。关于作为Entry ID=010记述的各分割文件,该分割文件的文件名也可以在生成该分割文件的原文件的文件名上添加表示分割的顺序的信息构成,文件规模也可以设定为各分割文件的规模。
数据控制装置21的文件数据处理器24从文件管理部22对指示要记录的文件接收文件系统所具有的信息,作成该文件的文件信息,通过输入输出部25发送到数据录放装置26a进行记录。
使用图2所示的文件信息,如果是大容量的文件,就将该文件加以分割,以便能够在记录媒体上将大容量文件作为容量合适的文件处理,借助于此,在确认记录是否正确时,不必像以往的方法那样对整个大容量文件进行确认,在本发明中是对容量小的分割文件进行确认,因此可以缩短总体上所需要的时间。
又,在对记录进行确认,判明没能进行正确记录时,将不正确的部分重新记录,以得到正确的内容,但是不必像以往的方法那样将整个大容量文件重新记录,可以减少记录媒体的使用量,减少记录媒体的磨损、疲劳。
还有,上述文件的分割处理是以高效率地进行记录为目的的,被记录的数据是否处于分割状态,或者,如果是分割着的,又是如何分割的,这一类的信息用户是没有必要知道的。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将在下面加以叙述(例如第7实施形态等)的根据用户的清楚的指示进行的作为视频数据的编辑工作的文件分割处理。
第2实施形态
在第1实施形态中,为了提高纠错能力,在数据记录之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确认,在没能正确记录的情况下显示再次进行记录时的文件信息的结构,而在第2实施形态中则说明利用2次写入提高纠错能力的情况。
图3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结构的方框图。这是在第1实施形态增加2次写入处理器31而成的,2次写入处理器将数据重新排列,以使要记录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位置两次从输入输出部25送出。
下面以家用数字VCR协商会(HD DIGITAL CONFERENCE)标准的DV(DigitalVideo Cassette)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DV,已规定装置之间传输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的格式。以150个数据块长度为80字节的传输数据块(DIF block)构成的传输序列(DIF sequence)为基本单元,该传输序列(DIF sequence)传输10个即构成1帧份额的信息。表1是帧内的第1个DIFsequence。Header是所传输数据的信息,SBC是子代码信息,VAUX是视频辅助信息,Ax是音频信息,此外的x,y的组表示配置于磁道x的记录数据块y的视频信息。其余的9个DIF sequence具有磁道编号依序巡回移动的内容。
表1
数据块顺序号   数据块内容 数据块顺序号   数据块内容 数据块顺序号   数据块内容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HeaderSBC0SBC1VAUX0VAUX1VAUX2A02.546.278.810.04.1082.556.288.820.14.1092.566.298.830.24.110A12.576.308.840.34.1112.586.318.850.44.1122.596.328.860.54.113A22.606.338.870.64.1142.616.348.880.74.1152.62     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     6.358.890.84.116A32.636.368.900.94.1172.646.378.910.104.1182.656.388.920.114.119A42.666.398.930.124.1202.676.408.940.134.1212.686.418.950.144.122A52.696.428.960.154.1232.706.438.970.164.1242.716.448.98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     0.174.125A62.726.458.990.184.1262.736.468.1000.194.1272.746.478.1010.204.128A72.756.488.1020.214.1292.766.498.1030.224.1302.776.508.1040.234.131A82.786.518.1050.244.1322.796.528.1060.254.1332.806.538.1070.264.134
1个传输数据块(DIF block)是77字节的数据添加3字节的传输首部(DIF header)的数据块,如上所述,10个由150个数据块构成的传输序列(DIF sequence)合在一起构成1帧NTSC制式的视频/音频信号。
对从传输的1个传输数据块(DIF block)得到的77字节的数据添加同步码型、地址及纠错码,构成1个记录数据块。同步码型是在重放时用于分开记录数据块的固定码型。地址是用于识别记录的数据块的ID编号。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从10个传输序列(DIF sequence)生成10条磁道,各磁道记录于磁带上。对磁带进行重放时,进行逆处理,可以从10条磁道的数据生成10个传输序列(DIF sequence)进行传输。
在这里,根据以下述C语言记载的步骤,将能够记载于1帧中的640个数据块(i=0,…,4:j=0,…,127)的数据在传输序列上分配于编号seq0的序列的blk0传输数据块(DIF block)和编号seq1的序列的blk1传输数据块(DIF block)。
int i,j;
int d0,d1,loc_sb1;
int seq0[5][128],seq1[5][128],blk0[5][128],blk1[5][128];
for(i=0;i<5;i++)(

  for(j=0;j<128;j++){

   loc_sb1=(j+64)%128;

   d0=(int)((j+1)/26);

   dl=(int)((loc_sb1+1)/26);

   seq0[i][j]=(i+d0*4)%10;

   seq1[i][j]=(i+5+d1*4)%10;

   switch(d0){

   case0:

    blk0[i][j]=j*5+3;

    break;

   case1:

    blk0[i][j]=(j-25)*5+1;

    break;

   case2:

    blk0[i][j]=(j-51)*5+0;

    break;

   case3:

    blk0[i][j]=(j-77)*5+2;

    break;

   casc4
				
				<dp n="d17"/>
    blk0[i][j]=(j-103)*5+4;

    break;

   default:

    blk0[i][j]=0;

    break;
  }

  switch(d1){

   case0:

    blk1[i][j]=loc_sb1*5+3;

   break;

   case1:

    blk1[i][j]=(loc_sb1-25)*5+1;

    break;

   case2:

    blk1[i][j]=(loc_sb1-51)*5+0;

    break;

   case3:

    blk1[i][j]=(loc_sb1-77)*5+2;

    break;

   case4:

    blk1[i][j]=(loc_sb1-103)*5+4;

    break;

   default;

    blk1[i][j]=0;

    break;
  }
 }
}
按照上述顺序,则将每两个分配到相同数据的数据块,以由同步码型、地址、数据、纠错码构成的记录数据块为单位,记录于记录媒体上。又,记录相同数据的2个记录数据块配置为分别由不同的磁头记录,并且记录相同数据的2个数据块在相对于作为记录媒体的磁带的宽度方向配置得间隔磁带的记录部分的长度以上的距离上。
在记录媒体是磁带的情况下最成问题的差错是下面所述的4种:
(1)磁带行走时灰尘垃圾等在磁带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的伤痕,
(2)磁头进行扫描时由于磁头的移动而在磁带的扫描方向上形成的伤痕,
(3)磁头堵塞造成读出效果不良(可以使用磁头清洗剂使其恢复功能),以及
(4)附着于磁带上的垃圾、磁性材料的脱落、磁带表面的突起等引起的斑点。
一旦发生(1)的差错,在磁带的宽度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的记录数据块有可能同时被破坏。一旦发生(2)、(3)的错误,处于相同的磁道的记录数据块有可能同时被破坏,一旦发生(2)、(4)的错误,则处于相邻磁道的记录数据块有可能同时被破坏。
因此,按照本实施形态所示的步骤进行配置,借助于此,在磁带上,被分配相同数据的2个传输数据块用不同的磁头进行记录,并且被分配在磁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相距数据记录部分的长度的一半以上的距离的记录数据块,重放时一记录数据块出错的情况下,另一记录数据块也同时出错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作为记录的数据块,也大大改善了纠错能力。
还有,在第1及第2实施形态,数据控制装置21即使是在对多个数据录放装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本发明。又,在指示数据录放装置26a进行记录的同时,也可以指示数据录放装置26b进行重放,进行文件的拷贝/移动。
数据录放装置26a和数据录放装置26b可以是相同规格的装置,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规格的装置。
上述实施形态的文件信息是一个例子,例如关于记录位置的信息和文件系统信息的保持方法,不管采取怎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形态
又,在将数据控制装置21与数据录放装置26合为一个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原封不动地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这一实施形态示于图4。这时也可以采取把数据控制装置21与数据录放装置26a合为一个装置,连接数据录放装置26b的结构。
第4实施形态
在第4实施形态中将对利用对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管理及记录能够识别记录媒体,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的情况加以说明。
图5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结构方框图。这是在第1实施形态的基础上增加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及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并且以文件数据处理器44置换文件数据处理器24而成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及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分别生成关于各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保持包含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文件数据处理器44与文件数据处理器24一样是进行实际文件数据处理(文件信息的作成、格式变换等)的装置,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不需要具有文件数据处理器24所具有的文件的分割处理功能。
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对现在正在进行处理的、能够记录于记录媒体30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进行管理、保持。亦即在进行初始化时对初始值进行设定,保持该初始值,在换上新的记录媒体30时,读出记录媒体30上记录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该内容。又,与数据的记录、重放操作同步地对需要更新的项目进行更新。例如该记录媒体的余留容量在每一次新进行记录时都需要进行更新,如果追加文件,则也追加该文件的文件信息。
在使用新的记录媒体时,在进行文件数据的记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初始值进行设定、记录的记录媒体初始化操作。如果没有初始值,则不可能使用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进行记录媒体管理。
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在记录媒体初始化时生成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信息的一部分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如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处理被记录于记录媒体30外,还保持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利用将记录媒体30上记录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值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中保持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值加以比较的方法,可以确认是否换上记录媒体30。亦即在对记录媒体30进行访问时,从记录媒体30重放出信号,在数据处理器29进行解调、记录数据块的检测、纠错译码等重放信号处理,用文件数据处理器44提取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与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保持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加以比较即可。
为了使用于确认记录媒体30的替换,记录媒体识别信息需要对每一记录媒体设定固有值,下面对其设定方法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进行初始化时,命令/状态处理器23通过输入输出部25、输入输出部27,对数据录放装置26a进行查询装置本身固有的识别编号的处理,将该数值通知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又,文件管理部22将与要进行初始化的日期和时间有关的日期时间信息通知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器41根据数据录放装置26a的固有识别信号与日期时间信息生成记录媒体识别信息,通知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设定进行初始化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初始值。如果将记录装置/初始化日期时间加以组合进行指定,则不能用相同的记录装置同时进行不同记录媒体的初始化,因此不同的记录媒体不具有完全一致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在家用数字VCR协商会的DV中,决定了用IEEE1394 I/F进行传输。根据IEEE1394的规定,各装置具有作为每一装置的固有值的称为Node Unique ID(节点唯一ID)的识别编号,该识别编号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又,作为日期时间信息,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结构体File time(文件时间)那样的以64位表达年/月/日/时/分/秒的信息。
图6(a)表示媒体信息的一个例子。左端的数字与图2的情况一样,表示各信息被分配的区域的字节地址。下面对图6(a)所记载的内容加以说明。
(1)Tape ID(磁带ID):
这是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2)Format versio(格式版本):
这是本发明那样的文件的记录用的记录格式的版本编号。借助于该数值,可以使各种信息的追加、变更、删除、记录位置的移动等的Version up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借助于这一数值,可以了解到是以什么样的版本进行记录的,从而可以清楚了解到各数据所指示的信息,各信息是某一数值意味着什么。
(3)Farmware version(固件版本):
这是数据录放装置的处理内容(Farmware)的版本编号。根据故障/功能的改进/其他情况,在处理内容变更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数值。
(4)Software version(软件版本):
这是数据控制装置的处理内容(不管是软件、固件、还是硬件)的版本编号。根据故障/功能的改进/其他情况,在处理内容变更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数值。
(5)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
这是表示在接着对文件进行记录时从哪一个位置开始进行记录的信息。也可以作为表示记录媒体中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记录开始位置的信息使用。例如在使用DV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绝对磁道编号(Absolute track no.)的数值表示该位置。
(6)管理信息空白区域:
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有效信息量因所管理的文件的数目等的不同而不同。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可以由在这里说明的媒体信息与图2所示的文件信息构成,例如在将信息以前头对齐配置的情况下,接着追加信息时必须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追加。以此为目的的信息是管理信息空白区域信息。
(7)媒体类型:
这是关于记录媒体的形状、种类的信息。例如,如果记录媒体是磁带,则表示盒式磁带的尺寸、磁带的种类、记录容量等。如果是像VHS、DV那样的能够改变磁道间距的记录媒体,则该信息也能够记录。
又,在记录媒体是磁带的情况下,往往不能立即对记录媒体30所记录的媒体信息进行访问。因此在对文件的数据进行记录时,如果同时在辅助信息(每一数据的记录单元(帧或磁道)随着数据生成及记录的信息)中包含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进行记录,则对记录媒体30的任何部分进行重放都总能够得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记录媒体30的替换。
这时,在例如记录媒体是DV时,如果将辅助信息配置于一个或多个传输数据块(DIF block)或记录数据块进行记录,则借助将分配相同辅助信息的数据块配置于磁道的不同位置进行记录,可以避免因为平行于磁带的长度方向发生的伤痕造成的差错而得不到辅助信息的情况发生。
图6(b)所示的是记录于整条磁带(例如磁带上的多处)的辅助信息的一个例子。下面说明该图所示的内容。
(1)Tape ID(磁带ID):
这是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2)Frame type(帧类型):
这是用于识别通常记录着文件的帧、记录着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帧、作为用于保证汇编记录的精度的缓存区域记录无效数据的帧等的信息。
(3)File ID(文件ID):
这是用于利用设定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有关的数值的方法防止记录着的文件数据与文件信息的组合发生混乱的。
(4)Logical frame no.(逻辑帧编号)
这是记录有效数据的帧的逻辑地址。
利用将上述信息记录于整个帧的方法,在对磁带的任何部分进行重放的情况下都能够确定与磁带有关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而且能够清楚了解所记录的是什么样的数据。
一旦在记录媒体30记录了数据之后,从该记录媒体的开头起要记录另一数据时,必须再次进行初始化。因此,在用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2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再次设定初始值时,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如果原封不动地使用最初进行初始化时生成的数值,则对相同的记录媒体不再提供2个以上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不会引起所进行的识别操作的混乱。
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在例如以盒式磁带作为记录媒体使用,并建立对多个盒式磁带利用其各自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进行识别、管理的文件库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地说,这种方法对于识别信息是“a、b、c、d”的盒式磁带,在再度初始化时新生成、设定与最初生成的值“a、b、c、d”不同的“e、f、g、h”作为要设定的识别信息。因此也不发生对一个盒式磁带提供2个识别信息的情况,可以避免将一个盒式磁带看作2个盒式磁带的错误操作。
下面对在记录媒体30是例如盒式磁带的情况下利用只改写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更简单地再次进行初始化的方法进行叙述。
亦即,如上所述在对盒式磁带再次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下,在已经记录数据的磁道部分任何磁道都组合、记录有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因此如果采用已有的方法,则必须借助于以填充用的数据覆盖的方法完全消除记录着的数据后从开头起进行初始化操作,往往非常费时间。因此,利用只将记录以前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部分消除后记录新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方法可以缩短再度初始化所需要的时间。亦即消除以前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然后记录包含表示没有记录任何数据的信息新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从而不对以前记录的文件的数据是记录在磁带的什么地方进行管理。借助于此,实质上完成了初始化。因此将来要重新对数据进行记录时,终于用该新记录的数据覆盖记录着的数据。
在上述说明的数据记录装置中,生成记录媒体之间不一致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记录于记录媒体,借助于此,只要判明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就能够可靠地识别该记录媒体,可以防止发生在错误的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大故障。还在整个记录媒体上记录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从而只对记录媒体的一部分进行重放,就能够得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实施形态5
又,上述发明描述将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的结构,而在这里对利用登记媒体可靠性信息管理记录媒体的可靠性的第5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7表示数据块的结构。这是各数据块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情况,记录管理信息保持器43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进行保持、管理,这和第4实施形态的记录管理信息保持器42相同,但是具有处理媒体可靠性信息的功能。
在记录媒体是磁带的情况下,磁带行走时与传送辊、支柱等接触而在磁带表面形成的伤痕使得重放时发生的错误的量变多,最终发生错误太多而纠错不及的问题。必须在达到这种地步之前把握磁带表面伤痕的继续增加,因而将媒体可靠性信息作为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之一对记录媒体进行管理,在根据媒体可靠性信息检测出可靠性不良的记录媒体时,由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器43将该信息通知文件数据处理器44,文件数据处理器44则向例如使用者发出警告。进行从该记录媒体重放数据,但不在该记录媒体上记录数据等处理。
实际上作为媒体可靠性信息使用的数值取对磁带进行访问的次数,则大约是与磁带表面的伤痕的数量成正比的数值。例如在进行初始化时,所进行的操作是:
(1)倒带到磁带的前头,
(2)在完全没有配置数据的空白磁道进行记录,
(3)移动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
(4)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进行记录,
(5)移动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
(6)进行重放操作,以确认是否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进行了正确的记录。
因此,对磁带的访问次数至少有6次。而且作数据记录时进行了下述操作:
(1)向数据记录位置移动,
(2)进行数据记录,
(3)向数据记录位置移动,
(4)进行重放,以确认是否对数据进行了正确的记录。
这样,对磁带的访问次数为4次,但是在进行该记录操作的前后进行记录操作时也对磁带的这一部分进行访问,因此判定为8次。但是一旦追加8次访问操作的数值,则由于可以认为在接着刚进行的记录进行追加记录时肯定不对以前记录的部分进行访问,所以不需要另行追加8次访问操作的数值。
再度进行磁带的初始化时,由于磁带的表面状态没有变化,新记录管理信息的媒体可靠性信息将以前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存在的值作为初始值设定。
这样对媒体可靠性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几乎完全消除记录的磁带变得不能重放的危险性,大大改善纠错能力。
还有,在第4及第5实施形态中,数据控制装置21即使是在对多个数据录放装置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本发明。而且在指示数据录放装置26a进行记录的同时,也能够指示数据录放装置26b进行重放,对文件进行拷贝或使其移动。
数据录放装置26a和数据录放装置26b可以是相同规格的装置,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不同规格的装置。
第6实施形态
在采用数据控制装置21与数据录放装置26合为一体的装置时,也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和第5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如图7所示。这时也可以采用将数据控制装置21与数据录放装置26a合为一体,作为一个装置连接于数据录放装置26b的结构。
上述实施形态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和媒体可靠性信息的生成方法是一个例子,不管怎样的生成方法都能够使用本发明。
第7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9(a)~图9(b)及图10对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图9(a)~图9(b)是将DV的磁带上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一个例子,101是磁带,102是文件,103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的文件分割方法分割生成的第1文件,104是同样方法生成的第2文件。可以利用例如图2及图6所说明的那样的数据构成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构筑DV文件系统。
在DV文件系统中,记录文件102的位置(及规模)可以用在磁带101上的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表达。如果是DV,则附加从磁带的前头起每一磁道的绝对编号(Absolute track no.,以下简称ATN),利用这一数值可以确定记录开始位置。又,如果也同时对记录结束位置进行管理,则由于使用的磁道的数目是确定的,因此能够判定文件规模。或者如果对文件的规模进行着管理,则使用着的磁道的数目是确定的,因此能够判定记录结束位置。
图9(a)所示的文件102中,ATN=1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29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记录NTSC制式的图像时,1帧的数据记录于10条磁道,因此这是20000帧的数据。
下面对用户进行将作为例如上述文件102记录着的视频数据分割为2个文件这样的编辑的情况进行叙述。
也就是说,为了将上述文件102分割为第1文件103与第2文件104两个文件,需要对各文件生成文件信息,必须判明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或文件规模)。
因此,如果用户看着打印出时间码等的信息,或是看着显示重放图像的监视器(未图示)等,同时指定想要分割的位置(ATN=150000),则如图9(b)所示,第1文件103的记录开始位置是与文件102相同的ATN=100000,第2文件104的记录开始位置是分割位置ATN=150000,第1文件103的记录结束位置是与文件102相同的ATN=299999。
利用这样容易地得到各文件信息的方法,能够在图9(a)所示的分割位置将文件102分割为两个文件。如果在DV中是NTSC制式的图像,则两个文件分别是5000帧的数据和15000帧的数据。这时,文件102的分割只是用改变文件系统的文件表现方法实现,实际上完全不发生数据的拷贝,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分割。
图10以流程图表达文件分割算法的一个例子。在图10中,从步骤201开始处理,在步骤202指定想要分割的文件102及分割位置。任何指定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在步骤203判断分割位置是否在文件102的范围内。如果分割位置不是在文件102的范围内,就进入步骤208,作为“分割失败”结束分割处理。如果分割位置在文件102的范围内,就进入步骤204。
在步骤204,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删除文件102的文件信息,借助于此删除文件102。
在步骤205,生成第1文件103的文件信息,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上,以产生文件103。
在步骤206,生成第2文件104的文件信息,登记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上,以产生文件104。其后,在步骤207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的拷贝,因此能够在瞬间进行文件的分割。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将1个文件分割为2个,但是,分割为3个或3个以上的情况也可用本发明。
又,图9(a)~图9(b)所示的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及分割位置是一个例子,这些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
又,设记录媒体是磁带,但是其他记录媒体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录媒体具有由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文件的系统,该文件系统在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上记录一个文件,并且用其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表达文件。
又,在DV文件系统中,磁带上的文件用记录开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进行管理,但是也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
图10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最终能够适当改写的算法,就能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本实施形态被描写为一种方法,但是使图1与图4所示的结构中的文件管理部22具有本实施形态的功能,可实现进行上述文件分割的数据控制装置或数据录放装置。
第8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11(a)~图11(b)及图12对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图11(a)~图11(b)是与第7实施形态相同的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一个例子,101是磁带,111是文件,112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的文件修整方法新修正的文件(下称新文件),113a及113b是无效数据区域。
图11(a)所示的文件111,ATN=2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34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5000帧的数据。
为了部分分割该文件111前面的部分与后面的部分,必须修正文件111的文件信息,必须判明其记录开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
因此,如果用户和指定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述分割位置一样将想要修整的位置(ATN=220000、320000)指定作为分割位置,则如图11(b)所示新文件112的记录开始位置是切断文件的开始部分的位置ATN=220000,记录结束位置是切断的位置近前的ATN=319999。又,文件111的被切断删除的部分在文件111的开始侧成为无效数据区域113a,在文件111的结束侧成为无效数据区域113b。由文件系统管理的文件的数据,被记录的部分是有效数据区域,没有被记录的部分是无效数据区域。无效数据区域包含今后记录数据时能够使用的未使用区域。而且,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本发明第1数据的记录部分、第2数据的记录部分对应于本实施形态的无效数据区域113a、113b。
利用这样容易地得到文件信息的方法,能够在图11(a)所示的分割位置对文件111进行修整。在DV中,如果是NTSC制式的图像,则15000帧的数据变成10000帧的数据。这时,文件111的修正用在文件系统改变文件的表现方法实现,实际上完全不发生数据的拷贝,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分割。
图12以流程图表达文件修整算法的一个例子。在图12中,从步骤211开始处理,在步骤212指定想要修整的文件111及修整位置。修整的位置不必前后都指定,指定任何一方都可以。而且任何指定方法都可以。
在步骤213判断各修整的位置是否在文件111的范围内。如果分割位置不是在文件111的范围内,就进入步骤217,作为“修整失败”结束修整处理。如果修整位置在文件111的范围内,就进入步骤214。
在步骤214,对文件111的文件信息记录开始位置进行修正,然后重新记录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在只对后面的部分进行修整的情况下,跳过这一处理。
在步骤215,对文件111的文件信息的记录结束位置进行修正,然后重新记录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上。在只对前面的部分进行修整的情况下,跳过这一处理。在这一时刻文件111得以修正,形成新文件112。其后,在步骤21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移动,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修整。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图11(a)~图11(b)所示的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及修整位置是一个例子,这些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
又,设记录媒体是磁带,但是其他记录媒体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录媒体具有由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文件的系统,该文件系统在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上记录一个文件,并且用其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表达文件。
又,在DV文件系统中,磁带上的文件用记录开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进行管理,但是又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
图12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最终能够适当改写的算法,就可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本实施形态被描写为一种方法,但是在图1与图4所示的结构中的文件管理部22具有本实施形态的功能,以此可以实现进行上述文件分割的数据控制装置或数据录放装置。
第9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13(a)~图13(b)及图14对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图13(a)~图13(b)是与第7实施形态相同的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一个例子,101是磁带,121及122是文件,123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文件联接方法生成的文件。
图13(a)所示的文件121,ATN=4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46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7000帧的数据。文件122则ATN=47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55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8000帧的数据。亦即文件121及文件122被记录于磁带101上的连续区域。
为了联接这些文件以新生成文件123,需要生成文件123的文件信息,必须判明其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
如果像文件121与文件122那样,在磁带101上的连续区域记录,则可以把文件121的记录开始位置看作文件123的记录开始位置,把文件122的记录结束位置看作文件123的记录结束位置。
利用这样容易地得到文件信息的方法,能够如图13(b)所示生成文件123。这时,只是改变文件系统表现文件的方法,实际上完全不发生数据的拷贝或移动,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联接。
图14以流程图表达文件联接的算法的一个例子。在图14中,从步骤221开始处理,在步骤222指定想要联接的文件121及文件122。任何指定方法都可以。
在步骤223判断文件121及文件122在磁带101上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就进入步骤227,作为“联接失败”结束联接处理。如果连续,就进入步骤224。
在步骤224,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删除文件121及文件122的文件信息,以此删除文件121及文件122。
在步骤225,生成文件123的文件信息,记录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以此作成文件123。其后,在步骤22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移动,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结合。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是把2个文件联接成为1个,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于把3个以上的文件联接在一起的情况。
图13(a)~图13(b)所示的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是一个例子,这些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
又,设记录媒体是磁带,但是其他记录媒体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录媒体具有由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文件的系统,该文件系统在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上记录一个文件,并且用其记录开始位置与记录结束位置表达文件。
又,在DV文件系统中,磁带上的文件用记录开始位置和记录结束位置进行管理,但是又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及文件规模进行管理。
图14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最终能够适当改写的算法,就可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本实施形态被描写为一种方法,但是在图1与图4所示的结构中的文件管理部22具有本实施形态的功能,以此可以实现进行上述文件分割的数据控制装置或数据录放装置。
第10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15(a)~图15(b)及图16对本发明第10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图15(a)~图15(b)是与第7实施形态相同的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的一个例子,101是磁带,131及133是文件,132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文件删除方法删除的文件。
图15(a)所示的文件131,ATN=6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71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2000帧的数据。文件132则ATN=72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83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2000帧的数据。亦即文件121及文件122被记录于磁带101上的连续区域。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840000)如图6(a)~图6(b)所示,是表示记录下一文件时可从哪一个位置开始记录的信息。
要删除文件132时,只要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删除文件132的文件信息即可。一旦被删除,从记录文件132的ATN=720000到839999就成为无效数据区域,其他的文件如果记录于ATN=840000以下,则成为禁止使用区域。在这里,文件132是记录于最靠近磁带101端部的文件,即假定ATN=840000以下是未使用区域134a,则下一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设定于ATN=840000,上述使用禁止区域与未使用区域连续。如果使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移动到该使用禁止区域(ATN=720000)的前头,则该使用禁止区域变成图15(b)所示的未使用区域134b的一部分,变成能够使用。实际上接着记录第3个文件133时的状态如图15(c)所示。
这样,只是改变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就容易地得到文件的信息,以此能够删除文件132而不增加磁带上的使用禁止区域。这时,实际上完全不发生擦除数据的情况,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删除。
图16以流程图表达文件删除的算法的一个例子。在图16中,从步骤231开始处理,在步骤232指定想要删除的文件132。任何指定方法都可以。
在步骤233,从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删除文件132的文件信息,以此删除文件132。
在步骤234,如果文件132是记录在最靠近磁带101的端部处的文件,就进入步骤235。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23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在步骤235,对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的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的值进行修正,以此使得能够再次利用记录过文件132的区域。然后在步骤23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的擦除,因此能够在瞬时进行文件的删除。
还有,本实施形态中设磁带上的记录位置和规模是任意的的文件的数目是2个,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于记录一个以上任何数目的文件的情况。而且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又,其他记录媒体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录媒体具有由文件系统管理所记录文件的系统,该文件系统将在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及访问,并且把记录在最靠近端部的文件的后面紧接处作为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保持,在接着记录新的文件时,从下一文件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记录。
图16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记录媒体管理信息最终能够适当改写的算法,就可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本实施形态被描写为一种方法,但是在图1与图4所示的结构中的文件管理部22具有本实施形态的功能,以此可以实现进行上述文件分割的数据控制装置或数据录放装置。
删除的文件的近前不是文件,而是图11(b)所示的无效数据区域也可以。利用使下一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移动到无效数据区域的前头为止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第11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17及图18对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本实施形态对执行用户的命令时自动进行文件的分割的文件处理方法加以叙述。亦即,在这里进行文件的分割处理不需要用户清楚的指示。这一点不同于上述实施形态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分割时能够反映用户的意思。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图17是在具有不同的文件系统的装置之间进行文件拷贝的概念图,在图17中,101是磁带,141记录于磁带101上的文件,108是硬盘,142-1、142-2、142-3、142-4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文件拷贝方法从磁带101拷贝到硬盘108(下称HDD)上的文件。
对磁带101上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1TB,用管理HDD108上记录的文件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4TB(在文件系统是FAT32制式的情况下)。
图17所示的文件141,ATN=10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207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08000帧(=1小时)的数据。1帧是120000字节,因此文件的规模约为12GB。即使是HDD108的空闲容量大于12GB的情况下,也不能将文件141拷贝或移动到HDD108。
因此,对自动地一边分割4GB以上的文件141,一边将其拷贝到HDD108上的方法在下面加以说明。一旦在108生成的文件的规模达到3,240,000,000字节,就生成下一文件。
首先,从文件141的记录开始位置起在HDD108上的文件142-1上依序拷贝数据。在文件142-1的规模达到3,240,000,000字节的时刻,停止在文件142-1的记录,此后的数据记录于文件142-2。同样作成文件142-3、142-4。
3,240,000,000字节的数值在记录媒体为DV时,根据下面所述各种制式,其相当的帧数如下。
(1)在NTSC制式,由于1帧=120000字节,相当于27000帧。
(2)在PAL制式,由于1帧=144000字节,相当于22500帧。
(3)在HiVision(525行-60Hz)制式,由于1帧=240000字节,相当于13500帧。
(4)在HiVision(625行-50Hz)制式,由于1帧=288000字节,相当于11250帧。
因而,任何文件都可以形成完全分割成以帧为单元的数据流。利用分割为帧单元的方法,可以分别单独使用142-1、142-2、142-3、142-4,也可以将其组合使用。
图18以流程图表达将文件141从磁带101拷贝到HDD108的方法。图18中,在步骤241将变数n设定为1,开始进行处理。
在步骤242,如果文件141的规模等于或大于4GB,就进入步骤243。如果小于4GB,就进入步骤246。
在步骤243,从文件141的尚未拷贝的数据流的前头起拷贝到HDD108上,作为1个文件142-n。继续进行拷贝直到拷贝量达到规定的规模为止,或是达到文件141的文件结尾为止。
在步骤244,确认是否将文件141全部拷贝完。如果全部拷贝完,就进入步骤247。如果没有拷贝完,就在步骤245使变数n增加1,返回步骤243。
在步骤246,由于文件141的规模小于4GB,用与拷贝通常文件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拷贝后,进入步骤247。
在步骤247,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将大容量的文件拷贝于HDD时,自动地对文件一边进行分割一边进行拷贝,借助于此,可以在能够处理的文件最大规模不同的2个记录媒体之间进行拷贝。
还有,本实施形态中将作为拷贝源的文件分割成规模分别为3,240,000,000字节的4个文件,但是只要分割的规模小于拷贝目的端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规模,可以是任意值,而且也不必做成相同规模,也不管分割的数目是几个,都能够使用本发明。
又,图17所示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是一个例子,这些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记录在HDD108上的位置也是任意的。
又,上面所述设从磁带拷贝到FAT32制式的文件系统管理的HDD上,但是只要管理作为拷贝源的记录媒体的文件系统与管理拷贝目的端的记录媒体的文件系统二者能够处理的最大文件规模不同,任何媒体都能够使用。
图18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最终在拷贝目的端将拷贝源的文件分割为多个文件进行拷贝的算法,就能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在本实施形态,图中所示的是将各文件记录于相同媒体HDD上,但是实际上文件被分散记录于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媒体、或不同的装置中。
作为将数据流加以分割,生成下一个文件的判断基准,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采用固定的规模,但是也可以采用固定的帧数,又,也可以在判断的基准中包含HDD的余留量校验。
还有,可以一边提供数据一边对辅助信息进行监控,在记录日期、时间不连续的位置(也可以是每经历规定时间的段落)进行分割,或是根据记录的内容(广告节目等)进行分割,此外还可以在清楚地判断为记录内容切换的位置进行分割。也可以对视频数据本身进行监控,检测出场面的变化,在场面变化的位置进行分割。
第12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19(a)~图19(b)及图20对本发明第12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图19(a)~图19(b)是在具有不同的文件系统的装置之间进行文件拷贝的概念图,在图17中,101是磁带,151是记录于磁带101上的文件,152-1、152-2、152-3、152-4、152-5是利用本实施形态的文件拷贝方法从磁带101拷贝到硬盘108(下称HDD)上的文件。
对磁带101上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是1TB以下,用管理HDD108上记录的文件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4GB(在文件系统是FAT32制式的情况下)。
图17所示的文件141,ATN=10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207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08000帧(=1小时)的数据。1帧是120000字节,因此文件的规模约为12GB。即使是HDD108的空闲容量大于12GB的情况下,也不能将文件141拷贝或移动到HDD108。
假定对磁带101上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1TB,对HDD108上记录的文件进行管理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文件的规模小于4GB(文件系统的制式是FAT32的情况下)。
图19(a)~图19(b)所示的文件151,ATN=2000000是记录开始位置,ATN=3079999是记录结束位置。在DV中,作为NTSC制式的图像,这是108000帧(=1小时)的数据。1帧是120000字节,因此文件的规模约为12GB。即使是HDD108的空闲容量大于12GB的情况下,也不能将文件151拷贝或移动到HDD108。
因此,在要将4GB以上规模的文件151拷贝或移动到HDD108时,首先自动地将文件151分割为多个文件152-n(n=1~5)。这时将各文件的规模做成小于4GB字节,在图19(a)~图19(b)的情况下,各文件的规模为2,160,000,000字节、3,240,000,000字节、2,592,000,000字节、1,080,000,000字节、3,888,000,000字节。
下面将分割的5个文件152-1、文件152-2、文件152-3、文件152-4、文件152-5依序拷贝在HDD108上,作成文件153-1、文件153-2、文件153-3、文件153-4、文件153-5。
至少在对文件进行分割时以帧为单位区分(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则任何文件都可以形成完全分割为帧单元的数据流。利用区分为帧单元的方法,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拷贝的文件142-1、142-2、142-3、142-4,也可以将其组合使用。
图20以流程图表达将文件151从磁带101拷贝到HDD108的方法。在图20中,从步骤251开始进行处理。
在步骤252,如果文件151的规模等于或大于4GB,就进入步骤253。如果小于4GB,就进入步骤255。
在步骤253,将文件151分割为规模分别小于4GB的n个文件152-1~152-n。分割的方法使用例如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文件分割方法。
在步骤254,分别将在步骤253分割作成的文件152-1-152-n拷贝到HDD108上,作成文件文件153-1~153-n后,进入步骤25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在步骤255,由于文件151的规模小于4GB,用与通常的拷贝文件方法相同的方法从磁带101拷贝到HDD108后,进入步骤256,作为“正常结束”告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将大容量的文件拷贝于HDD时,自动地对文件进行分割后进行拷贝,借助于此,可以在能够处理的文件最大规模不同的2个记录媒体之间进行拷贝。
还有,本实施形态中将作为拷贝源的文件分割为5个文件,规模分别以分钟为单位,记录于DV,但是如果分割的规模小于拷贝目的端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规模,则可以是任意值,而且也不必做成相同规模,也不管分割的数目是几个,都能够使用本发明。
又,图17所示的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是一个例子,这些位置是在磁带的哪一部分都没有关系,记录在HDD108上的位置也是任意的。
图20所示的算法是一个例子,只要是最终在拷贝源将拷贝源的文件加以分割,并在拷贝目的端拷贝各文件的算法,就能实现本实施形态的方法。
在本实施形态中,图中所示的是将各文件记录于相同媒体HDD上,但是实际上文件被分散记录于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媒体、或不同的装置中。
作为判断文件分割的位置的基准,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采用适当的规模,但是也可以采用固定的帧数,又可以在判断的基准中包含HDD的余留量校验。
还有,可以一边提供数据一边对辅助信息进行监控,在记录日期、时间不连续的位置(也可以是经历规定时间的段落)进行分割,或是根据记录的内容(广告节目等)进行分割,此外还可以在清楚地判断为记录内容切换的位置进行分割。也可以对视频数据本身进行监控,检测出场面的变化,在场面变化的位置进行分割。
第13实施形态
下面用图21及图22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图21是本发明第13实施形态的PC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301是处理器,302是存储器,303是总线,304是IEEE1394 I/F,305是SCSI I/F,306是连接于IEEE1394 I/F(304)的DV,307是HDD,308是从DV306输入的数据,309是从数据308只取出必要的部分的数据,310是存储器302中确保的接收缓存器,311是PC。
图22表示从接收缓存器310存储的数据中只取出数据部写入HDD307的操作的一个例子,324概念性表示HDD307上的文件。说明从DV306输入的数据308的结构。图23(a)是实际传输数据的数据包(称为Common Isochronous Packet,即公共等时数据包,简称CIP)的结构。在NTSC制式的DV数据或PAL制式的DV数据的情况下,一个CIP由6个DIF block(DIF数据块)331及首部(称为CIP header)构成。
图23(b)表示DIF block331的结构。在NTSC制式的DV数据或PAL制式的DV数据的情况下,规定为由3个字节的DIF header与77字节的数据部构成。
在图23(c),对在NTSC制式的DV数据的情况下1帧的数据由1500个DIFblock331构成加以说明。在PAL制式的DV数据的情况下,1帧的数据由1800个DIFblock331构成。就CIP而言,分别每一帧为250个或300个。
根据IEEE1394的规定,输出数据时各装置必须在1秒钟内有8000个的时隙中每一时隙送出1个CIP。1帧中能够使用的时隙在NTSC制式的情况下为(8000×1.001/30)=266.9333…个,在PAL制式的情况下为(8000/25)=320个。规定这个数目的差使用只用CIP首部构成的CIP(Null packt,即空数据包)进行调整。
图23(a)~图23(c)所示那样的数据作为数据流通过IEEE1394 I/F304输入。一旦接收到处理器301来的接收命令,就开始接收数据308,并通过总线303将接收到的数据308写入设在存储器302上的接收缓存器310。写入接收缓存器310的数据是例如图22所示的数据。
处理器301向SCSII/F305传送将写入接收缓存器310的CIP323中的数据部321写入HDD307上的文件324中的命令。这时处理器301根据包含于数据部321的DIF数据块的DIF首部的数值,对是1帧内的什么位置的数据,在文件324的什么位置写入合适进行计算,同时将计算出的位置传送到SCSI I/F305。例如在已经写入4帧数据的状态下,如果CIP 321a是现在想要写入的帧的前头起第5个CIP(前头的CIP看作第0号),则通知SCSI I/F305从文件的前头起算第482,400字节(482,400字节=120,000字节/帧×4帧+480字节/CIP×5CIP)开始写入。SCSI I/F305一旦从处理器301接收到写入命令,就通过总线303读出数据部321a,从文件324的被指定的位置、即从前头起算第482,400字节起进行写入。
下面对接收的全部CIP反复进行一边指定写入位置一边将各数据部(例如CIP323b、CIP323c的数据部321b、321c)写入HDD 307的处理。
利用上述操作,将写入于HDD 307的数据流以正确的帧单元重新排列,排除以空数据包为首的不需要的数据,即使是有缺少数据的情况也空出大小合适的间隔。又,对各数据字节进行的处理是对存储器(接收缓存器)写入1次、存储器(接收缓存器)与HDD之间的传输1次、对HDD的写入1次,可以把操作次数减少到最少,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进行高速处理。
还有,存储器302上设置的接收缓存器310的数目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又,以数据包传输的数据取为从按照NTSC制式或PAL制式的DV输出的数据,但是即使是从使用HiVision、EDTV等其他制式的DV输出的数据和MPEG等其他数据,也能够使用本发明。
又,IEEE 1394 I/F也可以是接收由数据部与首部构成的数据包的接口,DV也可以是输出由数据部与首部构成的数据包的别的装置。
又,SCSI I/F也可以是别的接口,而HDD可以是能够自由指定记录数据的位置的其他记录媒体。
第14实施形态
下面叙述本发明的程序记录媒体的一实施形态。
亦即,为了利用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等的程序实现上述实施形态的全部或一部分处理,将这些程序记录于软盘等记录媒体上进行输送,以此可以容易地在独立的其他系统实施。图24(a)~图24(c)对以软盘实施的情况加以说明。
图24(a)表示作为记录媒体主体的软盘的物理格式的例子。从外围到内圈作成同心圆状的磁道,在角度方向上分割为16个扇区。按照这样分割的区域记录程序。
图24(b)说明收容这种软盘的盒子。从左起分别表示软盘盒的正视图及其剖面图,还有软盘。这样将软盘收容于盒中,可以防止灰尘和外部冲击对软盘的影响,安全地输送软盘。
图24(c)对在软盘上录放程序的情况加以说明。如图所示,利用将软盘驱动器连接于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可以对软盘录放程序。软盘可以通过插入口装入软盘驱动器及取出。利用软盘驱动器将程序从计算机系统记录到软盘上,借助于此,将实现本发明的程序保存起来。为了实施本发明,软盘驱动器从软盘上读出程序,传送到计算机系统,产生实现本发明的环境。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软盘作为记录媒体进行说明,但是使用光盘也可实施本发明。又,记录媒体不限于此,IC卡、ROM、盒式磁带等,只要是能够记录程序的,同样能够实施。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如果是大容量的文件,则对该文件进行分割,从而能够在记录媒体上将大容量文件作为适当容量的文件处理,以此可以使记录刚结束时确认是否记录了的时间达到低限度,而且可以使确认要重新记录的数据为文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数据记录。又,重放时磁带上一记录数据块出错时,另一记录数据块也出错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作为记录的数据也大大改善了纠错能力。
又,采用本发明,例如生成记录媒体之间不一致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登记在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记录在记录媒体上,以此判明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则能够可靠地识别该记录媒体,可以防止在错误的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那样的致命故障发生。还有,利用在整个记录媒体上记录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方法,只要对记录媒体的一部分进行重放,就能够得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而且,利用对记录媒体可靠性信息的管理,可以几乎完全消除记录的数据变得不能重放的危险,大大改善了纠错能力。
又,采用本发明,在例如对磁带上记录的文件进行分割时,在磁带上完全不发生实际数据的拷贝/移动,因此可以在瞬间进行文件的分割、修整、联接、删除。在磁带上删除最后记录的文件时,删除的区域在新记录文件时得到再度使用,因此能够减少文件删除时不能使用的区域的增加。
又,采用本发明,在例如将大容量的文件拷贝于HDD的情况下,利用一边自动进行分割一边进行拷贝的方法,可以在最大能处理文件规模不同的两个记录媒体之间进行拷贝。
又,采用本发明,例如写入接收缓存器的数据中,需要的数据不传送到别的缓存器重新进行整形,就能够直接写入硬盘,因此能够一边进行数据的整形一边进行高速写入处理。

Claims (43)

1.一种文件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文件分割为多个分割文件,将所述分割文件记录于记录媒体上,生成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和涉及所述各分割文件的信息,将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和涉及所述各分割文件的信息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至少包含文件分割的数目,并且涉及所述各分割文件的信息至少包含表示分割顺序的信息及关于分割文件的记录位置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文件作为分割文件记录于记录媒体上之后,对是否正确记录所述分割文件进行确认,判定为没有正确记录着时,对该分割文件重新进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的分割,以及涉及所述文件的信息和涉及所述分割文件的信息的生成,由操作系统管理(O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的分割在所述文件的数据量超过规定的基准的情况下进行。
6.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文件的数据量超过规定的基准时,将所述分割为多个分割文件,生成有关所述文件及所述分割文件的信息,将所述分割文件的数据与所述双方的信息变换为记录格式的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由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然后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对所述记录媒体进行重放,并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和检错的重放手段,以及
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获得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得到所述各分割文件的数据及所述双方的信息,判断是否正确记录所述各分割文件的数据,并将该判断结果通知所述格式变换手段的逆格式变换手段。
7.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包含同步码型、地址、数据及纠错码的同步数据块为单位,将多个分配有相同数据的数据块逐个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的多个数据块是2个,在所述2个数据块中数据配置成分别由不同的磁头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配上述相同数据的2个数据块,以作为记录媒体的磁带的宽度方向为基准,相隔所述磁带上的数据记录部分的宽度的一半以上的距离配置。
10.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能够识别用以将记录媒体初始化的记录装置的记录装置识别信息和开始所述初始化的日期时间信息,生成识别所述记录媒体用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将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存储于所述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为涉及记录媒体的信息。
11.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于识别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多个地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磁带构成所述记录媒体时,将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记录于由安放在旋转圆筒上的磁头形成的各磁道内的任何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每一所述磁道记录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位置都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磁带构成所述记录媒体时,将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记录于由安放在旋转圆筒上的磁头形成的多条磁道的每一最小记录单元。
15.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对进行过初始化的记录媒体再次进行初始化时,继承在所述再度初始化之前生成的、识别记录媒体用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磁带构成所述记录媒体时,一旦对进行过初始化的所述记录媒体再次进行初始化时,在至少将已经记录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删除之后,再记录新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或对所述记录媒体进行重放之前,进行读出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确认是否替换过的操作。
18.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识别对记录媒体进行初始化时使用的记录装置的记录装置识别信息与开始所述初始化的日期时间信息,生成作为涉及所述记录媒体的信息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包含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生成手段、
将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变换为每一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格式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并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将记录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所述记录媒体加以重放,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及检错的重放手段、
将所述文件、与该文件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逆变换为原来的格式的逆格式变换手段、
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提取每一所述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提取手段,以及
保持涉及该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判断由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提取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与上述保持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中包含的所述记录媒体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手段。
19.一种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示记录媒体的可靠性的媒体可靠性信息作为构成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记录于所述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为涉及所述记录媒体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为所述记录媒体的可靠性已经改变时,更新所述媒体可靠性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对进行过初始化的记录媒体再次进行初始化时,继承最新的媒体可靠性信息并加以记录。
22.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示所述记录媒体的可靠性的信息是对所述记录媒体访问的次数。
23.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有关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变换为每一最小记录单元都编入识别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格式信号的格式变换手段、
对所述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进行规定的记录信号处理并加以记录的记录手段、
将记录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数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所述记录媒体加以重放,进行规定的重放信号处理及检错的重放手段、
将所述文件数据、与该文件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从所述重放手段由所述记录媒体得到的所述记录格式信号逆变换为原来的格式的逆格式变换手段,以及
保持所述逆格式变换手段得到的涉及该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在对所述记录媒体进行访问时,将作为构成所述记录媒体管理信息的项目的媒体可靠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状态的记录媒体管理信息保持手段。
24.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记录原文件的区域分割为从第1子区域到第N子区域N个子区域,
在隔着所述分割得到的第i-1子区域(1<i≤N)与第i子区域的边界的两侧位置中,将所述第i-1子区域一侧的位置定为所述第i-1子区域的记录结束位置,
在隔着所述边界的两侧位置中,将所述第i个子区域一侧的位置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的记录开始位置,
将上述被分割为N个的子区域作为N个新文件处理。
25.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记录原文件的区域分割为从第1子区域到第N子区域N个子区域,
在隔着所述分割得到的第i-1子区域(1<i≤N)与第i子区域的边界的两侧位置中,将所述第i子区域一侧的位置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的记录开始位置,
将所述分割得到的第i子区域的规模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的文件规模,
将所述被分割为N个的子区域作为N个新文件处理。
26.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记录原文件的区域内,将从所述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记录的第1数据的记录部分刚结束后的位置定为所述原文件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
在所述原文件的区域内,将到所述记录结束位置为止记录的第2数据的记录部分开始之前瞬间的位置定为所述原文件的新的记录结束位置,
根据所述确定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新的记录结束位置对所述原文件进行修整。
27.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文件的规模识别的、原文件的区域内,将从所述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记录的第1数据的记录部分刚结束后的位置定为所述原文件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
将所述新的记录开始位置所需要的数据规模定为文件规模,
根据所述确定的新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所述确定的文件规模对所述原文件进行修整。
28.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识别的文件作为第1到第N个文件(N≥2)N个连续以上升顺序记录的情况下,
将所述N个文件作为由所述第1个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开始及所述第N个文件的记录结束位置规定的一个新文件处理。
29.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根据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文件的规模识别的文件作为第1到第N个文件(N≥2)N个连续以上升顺序记录的情况下,
将从所述第1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到第N文件的记录结束位置记录的数据的规模作为新文件的规模,
将所述N个文件作为由所述第1个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所述新文件的规模规定的一个所述新文件处理。
30一种文件系统的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系统将在记录媒体上的连续区域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管理及访问,并且将靠近端部处记录的所述文件的记录结束位置后面的邻接位置作为数据终端位置加以保持,在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新的文件时,从所述数据终端位置开始进行记录,
其特征在于,在删除所述记录媒体上靠近端部处记录的最新文件时,与删除所述最新文件同时,使所述数据终端位置返回到所述最新文件的记录开始位置,以此删除所述最新文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系统在要使记录媒体上所记录的文件不能访问时,不擦除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所述文件的数据,将所述文件设为已删除文件,从而不能访问。
32.根据权利要求3 1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系统在使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文件不能访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1)不擦除所述记录媒体上记录的所述文件的数据,将记录过所述文件的区域设定为完全不能访问的已删除文件,或是(2)将所述区域设定为通常不能访问,但是能够借助于恢复成为原来的所述文件再度访问的文件。
33.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处理方法所处情况为采用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M个字节的第1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1记录媒体与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L(M>L)个字节的第2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2记录媒体,将文件规模为K(M≥K>L)字节的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将所述源文件分割为各文件规模均为L字节以下的的N个子文件,
将所述分割的N个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文件系统在将所述第1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上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及访问时,所述文件以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所述文件的规模表示,
所述源文件的所述分割利用(1)在所述第1记录媒体将记录所述源文件的区域分割为从第1子区域到第N(N≥2)子区域的N个子区域,(2)作成记录开始位置设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1≤i≤N)的记录开始位置,文件规模设定为记录于所述第i子区域的数据规模的第i个新文件的方法进行。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文件系统在将所述第1记录媒体的连续区域上记录的数据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及访问时,所述文件以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及记录结束位置表示,
所述源文件的所述分割利用(1)在所述第1记录媒体将记录所述源文件的区域分割为从第1子区域到第N(N≥2)子区域的N个子区域,(2)作成记录开始位置设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1≤i≤N)的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结束位置设定为所述第i子区域的记录结束位置的第i个新文件的方法进行。
36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该文件处理方法所处情况为采用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M个字节的第1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1记录媒体与使用能够处理的文件规模为L(M>L)个字节的第2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的第2记录媒体,将文件规模为K(M≥K>L)字节的所述第1记录媒体上的源文件拷贝到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记录媒体上作成合计文件规模为K字节的N个文件,
将所述源文件分割为N个部分,拷贝到所述N个文件上。
37.根据权利要求24~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是磁带,数据的记录位置以提供给安放在转筒上的磁头形成的磁道的磁道编号表示。
38.一种计算机中将接收数据写入记录媒体的写入方法,所述计算机具备通过传输线路接收由数据部与添加信息部构成的数据包的第1接口、能够自由选择记录数据的位置的记录媒体、将数据写入到所述记录媒体的第2接口、暂时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控制所述第1接口及所述第2接口的操作的处理器,以及连接所述第1接口、所述第2接口、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的总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接口将接收的所述数据包逐次通过所述总线写入所述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根据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数据包的所述数据部的内容,对所述第2接口指示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所述数据部的记录位置,
所述第2接口通过总线从写入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数据包读出所述数据部,并写入所述记录媒体的、所述处理器所指示的所述记录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将接收数据写入记录媒体的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的数据部是对能够以预定的单位区分的数据进行分割形成的。
40.一种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利用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记录方法的各步骤的全部或一部分用的程序。
41.一种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利用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0~17、19~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媒体管理方法的各步骤的全部或一部分用的程序。
42一种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利用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24~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的各步骤的全部或一部分用的程序。
43一种程序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利用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将接收数据写入记录媒体的写入方法的各步骤的全部或一部分用的程序。
CN98803954A 1997-12-18 1998-12-16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Pending CN12521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8942/1997 1997-12-18
JP9348942A JPH11184791A (ja) 1997-12-18 1997-12-18 計算機における受信データの記録媒体への書き込み方法、及び計算機における受信データの記録媒体への書き込み方法を記載した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6947/1998 1998-02-27
JP4694798A JPH11249819A (ja) 1998-02-27 1998-02-27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ァイルの取り扱い方法、および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ァイルの取り扱い方法を記載した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13486198A JPH11328869A (ja) 1998-05-18 1998-05-18 ファイル記録方法とデータ記録装置
JP134863/1998 1998-05-18
JP13486398A JPH11328930A (ja) 1998-05-18 1998-05-18 カセット管理方法とデータ記録装置
JP134861/1998 1998-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2141A true CN1252141A (zh) 2000-05-03

Family

ID=2746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3954A Pending CN1252141A (zh) 1997-12-18 1998-12-16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962866A1 (zh)
KR (1) KR20000071178A (zh)
CN (1) CN1252141A (zh)
TW (1) TW409223B (zh)
WO (1) WO199903159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4401C (zh) * 2003-07-24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文件管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1657856A (zh) * 2007-02-27 2010-0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发布方法、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CN101132508B (zh) * 2006-07-31 2012-05-3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与再现设备及方法,影像捕获与记录设备及方法
CN1833287B (zh) * 2003-06-11 2012-09-05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1248421B (zh) * 2005-08-26 2012-09-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方法
CN103179193A (zh) * 2013-02-21 2013-06-26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14007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写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1045B2 (ja) * 1998-11-02 2004-08-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636039B2 (ja) * 2000-06-26 2005-04-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声映像記録再生装置
CN100474431C (zh) * 2001-05-24 2009-04-01 索尼公司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US8682939B2 (en) * 2002-05-22 2014-03-25 Teac Aerospace Technologies, Inc. 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 using file segmentation to preserve the integrity of critical data
KR101049747B1 (ko) * 2003-03-17 2011-07-19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실시간 디지털 정보신호 스트림을 저장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GB2419221B (en) * 2004-10-14 2009-12-02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Tape drive apparatus
KR100714691B1 (ko) * 2005-05-04 2007-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파일 시스템에 추가 정보를 저장하고 관리하는 장치 및방법
JP4253348B2 (ja) * 2006-06-08 2009-04-0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と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配信センター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装置
KR100888967B1 (ko) 2007-09-10 2009-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매체 포맷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80243A2 (en) * 2011-11-28 2013-06-06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controller, storage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87140A (ja) * 1991-03-15 1992-10-12 Nec Software Ltd 複数物理ファイルに分割するためのファイル管理方式
JPH07141232A (ja) * 1993-11-15 1995-06-02 Hitachi Ltd ファイル格納管理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287B (zh) * 2003-06-11 2012-09-05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0394401C (zh) * 2003-07-24 2008-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文件管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1248421B (zh) * 2005-08-26 2012-09-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方法
CN101132508B (zh) * 2006-07-31 2012-05-30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与再现设备及方法,影像捕获与记录设备及方法
CN101657856A (zh) * 2007-02-27 2010-0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发布方法、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CN101657856B (zh) * 2007-02-27 2013-01-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发布方法、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
CN103714007A (zh) * 2012-09-29 2014-04-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写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714007B (zh) * 2012-09-29 2017-02-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写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179193A (zh) * 2013-02-21 2013-06-26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3179193B (zh) * 2013-02-21 2016-08-03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9223B (en) 2000-10-21
KR20000071178A (ko) 2000-11-25
WO1999031590A1 (fr) 1999-06-24
EP0962866A1 (en) 1999-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1462C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CN1252141A (zh) 文件记录、记录媒体管理、文件处理和对记录媒体写入接收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装置和程序记录媒体
CN1121035C (zh) 数据记录再现装置
CN1278335C (zh) 对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上的数据进行后期记录的方法
CN1238790C (zh) 接收并存储广播内容、响应用户请求使内容成为可利用状态的接收终端装置
CN100346418C (zh) 用于管理信息记录介质的缺陷的方法和设备
CN1643600A (zh) 允许更新缺陷列表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CN1556992A (zh) 记录装置、服务器装置、记录方法、程序、存储媒体
CN1383679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643605A (zh)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CN1808613A (zh)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及程序
CN1377502A (zh) Av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或用该记录装置和方法记录的盘
CN1942869A (zh) 组合存储器装置、数据写入方法和程序
CN1836284A (zh) 文件生成设备、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CN1194537C (zh) 数据访问位置定位方法
CN1438645A (zh) 格式转换和信息记录的装置、方法和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CN1564973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976427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871850A (zh) 再现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427991A (zh) 记录用格式、记录装置、重放装置
CN1457495A (zh) 信息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信息记录介质、程序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912851A (zh) 记录设备及其方法,程序产品,和程序记录介质
CN1674139A (zh) Av数据记录装置
CN1157981A (zh) 信息数据记录和重放装置
CN1627427A (zh) 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