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8267C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8267C
CN1248267C CN 200310118122 CN200310118122A CN1248267C CN 1248267 C CN1248267 C CN 1248267C CN 200310118122 CN200310118122 CN 200310118122 CN 200310118122 A CN200310118122 A CN 200310118122A CN 1248267 C CN1248267 C CN 12482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ar
arm
shell
switch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81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5079A (zh
Inventor
田中稔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5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5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2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2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生产率良好,并且低成本、操作性好的开关。其具备:前面设置有开放部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位于所述开放部内,在所述外壳上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杆;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可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接点,所述可动接点具有支撑部和自由端侧可以以该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的臂部,在所述杆转动时,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臂部的自由端侧通过所述杆的按压而被转动,从而进行接点的切换。因此,可动接点可被安装在外壳上,与可动接点被安装在杆上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动接点的安装简便,生产率良好。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电子机器的开关。
背景技术
对现有开关的附图进行说明,则图8是现有开关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9是现有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下面,根据图8、图9对现有开关的结构进行说明。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箱形外壳51具有:埋设了由金属板构成的一对固定接点52的底壁51a,从该底壁51a的周围向上方延伸的侧壁51b,被设置在该侧壁51b上的用于固定的突起51c,以及被设置在相对向的一对侧壁51b的上端部的、用于支撑轴的孔51d。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杆53具有:三角板状的操作部53a,被设置在该操作部53a下方的板状部53b,被设置在该板状部53b下方的突部53c,被设置在操作部53a的一端侧的轴部53d,以及被设置在该轴部53d下方的切入部53e。
此外,该杆53中,在板状部53b位于外壳51的开放部,且操作部53a向外壳51的外部突出的状态下,将轴部53d插入孔51d中,由此杆53被安装为可以以轴部53d为支点转动。
“コ”字形的安装部件54具有:在中心部位设置有切口54a的上面板54b,和设置有凹部54c且从上面板54b弯折的弯折片54d。
该安装部件54,在切口54a中插通操作部53a,且用上面板54b覆盖外壳51的开放部的状态下,将弯折片54d的凹部54c钩搭在突起51c上,从而被安装在外壳51上。
此外,在安装部件54被安装到外壳51上时,上面板54b位于杆53的板状部53b的上部,从而阻止杆53向上方的转动。
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大致“V”字形的可动接点55,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5a,从基部55a的一端弯折的弯折部55b,从该弯折部55b延伸的臂部55c,跨过该臂部55c和弯折部55b而形成的切口55d,以及被设置在臂部55c的自由端部的接点部55e。
该可动接点55,基部55a的前端部被钩搭在切入部53e上,并且弯折部55b在绕着突部53c的状态下被钩搭在突部53c上,从而被安装到杆53上。
此外,在可动接点55被安装到杆53上时,接点部55e可以弹性接触固定接点52,并且,在杆53以轴部53d为支点转动时,可动接点55的整体通过切入部53c和突部53c,与杆53一同转动。
另外,可动接点55一转动,接点部55e就与固定接点52接触或分离,进行接点的切换,另外,一解除杆53的转动操作,杆53就通过臂部55c的弹性恢复到碰到安装部件54的原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45573号公报。
现有开关中,可动接点55被钩搭在杆53的切入部53e和突部53c上,使得可动接点55通过两处钩搭部进行转动,因而,产生了可动接点55的安装麻烦,生产率低的问题。
另外,可动接点55的整体进行转动操作,因而,产生了开关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可动接点55中,被设置在臂部55c的前端部上的接点部55e在固定接点52上滑动,因而,必须使杆53进行较大移动,杆53的可移动量变大,不仅产生大型化的问题,其操作性也会变差。
另外,为了杆53的安装及制动必须具有安装部件54,存在部件数量多、成本高、生产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生产率高,并且成本低、操作性好的开关。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其具答:前面设置有开放部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位于所述开放部内,在所述外壳上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杆;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可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接点,所述可动接点具有支撑部和自由端侧能够以该支撑部为支点转动的臂部,在所述杆转动时,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臂部的自由端侧通过所述杆的按压而被转动,从而进行接点的切换所述固定接点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臂部的所述杆接触位置之间接触或分离。
另外,作为第2解决方案,所述杆通过所述臂部恢复到原位置。
另外,作为第3解决方案,所述杆具有: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轴支撑部,从该轴支撑部延伸形成的操作部,以及在该操作部的前端部与所述轴支撑部之间,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按压部;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臂部来进行转动。
另外,作为第4解决方案,在所述操作部设置了可以收容所述臂部的自由端部侧的凹部。
另外,作为第5解决方案,所述杆的所述轴支撑部在所述外壳上被揿钮式(ズナツプ止め)固定,从而该杆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另外,作为第6解决方案,在以所述轴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所述操作部时,以所述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的所述臂部的转动方向设为与所述操作部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另外,作为第7解决方案,在所述操作部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在所述轴支撑部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平坦面,使所述平坦面接触到所述外壳,从而阻止所述杆的恢复方向的转动。
另外,作为第8解决方案,所述固定接点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形成,在所述外壳上设置了阻止所述固定接点的接点部的移动的壁部。
另外,作为第9解决方案,形成箱形的所述外壳内被所述壁部分隔而具有至少两个分隔室,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分隔室内。
另外,作为第10解决方案,所述杆的所述操作部设置成堵住所述开放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为了表示本发明开关的内部而将其一部分切除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开关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的第1操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的第2操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杆与可动接点的移动的说明图;
图8是现有开关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9是现有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开关的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开关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为了表示本发明开关的内部而将其一部分切除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开关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的第1操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的第2操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的杆与可动接点的移动的说明图。
下面,根据图1~图7对本发明开关结构进行说明: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箱形外壳1具有:底壁1a,从该底壁1a的两侧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壁1b,连接着该一对侧壁1b的上端部的上壁1c,设置在前面部的开放部1d,以及,以堵住与该开放部1d对向的背面侧的方式被设置的背面壁1e。
另外,外壳1具有:由底壁1a、侧壁1b、上壁1c以及背面壁1e围成的空间部1f;被设置在该空间部1f中,将空间部1f分隔为至少两个分隔室的壁部1g;在靠近上壁1c的位置,以相对向的状态被设置在与侧壁1b之间的切口1j,以及被并排设置在开放部1d侧的底壁1a上的多个凹部1k。
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2,具有:位于下部的第1基部2a,从该第1基部2a的一端弯折成直角的第2基部2b,在该第2基部2b的一端弯折成“U”字形的支撑部2c,从该支撑部2c延伸的、大致呈“ㄑ”字形的臂部2d,在支撑部2c与臂部2d的自由端部之间的臂部2d上设置的接点部2e,从第1基部2a向前方延伸的第1端子部2f,从第1基部2a向直角方向延伸的第2端子部2g,以及从第1基部2a的两侧向直角方向的一对弯折翼片2h。
该可动接点2从第2基部2b侧开始收容到空间部1f的一侧分隔室内,并将第2端子部2g插入切口1j中。
此外,可动接点2的第2基部2b被按入空间部1f内部后,在第2基部2b与背面壁1e接触或者位于靠近处的状态下,可动接点2被安装到外壳1内。
这时,第2端子部2g被切口1j保持,并且,一对翼片2h位于凹部1k内,可动接点2被定位在外壳1上,此外,支撑部2c与外壳1的孔1h同样地成为位于上壁1c侧的状态,且臂部2d的自由端部成为延伸到开口部1d侧的状态。
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固定接点3,具有:位于下部的第1基部3a,从该第1基部3a的一端弯折成直角的第2基部3b,在该第2基部3b的一端弯折成“U”字形的支撑部3c,从该支撑部3c延伸的臂部3d,从臂部3d的自由端部向直角方向延伸设置的接点部3e,从第1基部3a向前方延伸的第1端子部3f,从第1基部3a向直角方向延伸的第2端子部3g,以及从第1基部3a的两侧向直角方向的一对弯折翼片3h。
该固定接点3从第2基部3b侧开始收容到空间部1f的另一个分隔室内,并将第2端子部3g插入切口1j中。
此外,固定接点3的第2基部3b被按入空间部1f内部后,在第2基部3b与背面壁1e接触或者位于附近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接点3被安装到外壳1上。
这时,第2端子部3g被切口1j保持,并且,一对翼片3h位于凹部1k内,固定接点3被定位在外壳1上;此外,支撑部3c与外壳的孔1h同样地成为位于上壁1c侧的状态,且被设置在臂部3d的自由端部上的接点部3e成为位于开口部1d侧的状态。
另外,在固定接点3被安装时,接点部3e在与可动接点2的接点部2e相对向的状态下,向接点部2e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接点部3e比接点部2e更靠近前方侧(开放部1d侧),接点部3e或者臂部3d成为可接触壁部1g。
此外,通常,在可动接点2的臂部2d上设置的接点部2e上,固定接点3的接点部3e被按压而处于两者接触的状态,同时,固定接点3的接点部3e或者臂部3d成为从壁部1g离开的状态;并且,在操作可动接点2,臂部2d以支撑部2c为支点转动时,接点部2e、3e之间分开,同时接点部3e或者臂部3d接触到壁部1g上,从而进一步的移动被阻止。
由合成树脂的成型品构成的杆4,具有:大致扇形的操作部4a;被设置在该操作部4a的一端侧,且由向两侧突出的轴部构成的轴支撑部4b;在该轴支撑部4b和操作部4a的前端部之间,由被设置在操作部4a内侧的突部构成的按压部4c;与该按压部4c靠近并被设置在操作部4a内侧的凹部4d,以及,在向轴支撑部4b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在操作部4a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平坦部4e。
轴支撑部4b从开放部1d侧被按入一对侧壁1b之间时,一对侧壁1b向外方移位,之后,在轴支撑部4b嵌入孔1h中,且侧壁1b移位回原状态,从而该杆4倍可转动地安装到外壳1上。
即,杆4在外壳1上被揿钮式(スナツプ止め)固定,并且,在外壳1上被支撑的轴支撑部4b和可动接点2的支撑部3c,成为被设置在外壳1的上壁1c侧即相对于外壳1的同一侧的状态。
另外,杆4被安装完时,操作部4a以堵住开放部1d的方式位于开放部1d内,并且,可动接点2的臂部2d的自由端部侧接触到按压部4c,臂部2d的自由端部位于凹部4d内,从而由凹部4d收容臂部2d的自由端部。
另外,安装完杆4时,杆4被臂部2d按压而恢复,这时,如图4所示,平坦面4e与上壁1c面接触,从而杆4被阻止进一步的转动,同时,在支撑部2c与按压部4c(杆4)的接触位置之间,固定接点3的接点部3e与可动接点2相接触或分离。
下面,对具有该结构的本发明的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杆4未动作的图4的状态下,接点部2e、3e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成为接通(ON)状态。
若在该图4的状态下按压操作部4a,并以轴支撑部4b为支点转动杆4,则如图5所示,按压部4c克服可动接点2的臂部2d的弹性而移动,同时平坦面4e从上壁1c离开。
这时,杆4以轴支撑部4b为支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臂部2d也以支撑部2c为支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杆4与臂部2d的转动方向成为相同方向。
进而,一转动杆4,则如图6所示,臂部2d被按压部4c按压移动,接点部2e、3e之间成为分开的断开(OFF)状态,同时固定接点3的接点部3e或者臂部3d通过自身的弹性接触到壁部1g上,而被阻止进一步的移动,同时操作部4a的前端部碰到壁部1g,杆4的转动停止。
另外,在该图6的状态下,一解除杆4的按压,则杆4通过可动接点2的臂部2d被按压回原状态,如图4所示,平坦面4e与上壁1c面接触,阻止杆4的进一步的转动。
另外,在其间,接点部2e按压接点部3e,两者接触从而成为接通(ON)状态,同时接点部3e成为从壁部1g离开的原状态。
图7表示杆4与可动接点2的臂部2d的转动状态,杆4在角度A1的范围内转动,并且,臂部2d在角度A2的范围内转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开关,具备:前面设置有开放部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位于开放部内,在外壳上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杆;被安装在外壳上的、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以及,被安装在外壳上,且可以与可动接点接触或分开的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具有支撑部和自由端侧可以以该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的臂部,在杆转动时,可动接点的臂部的自由端侧通过杆的按压而被转动,从而进行接点的切换。
如上述,若将可动接点安装在外壳上,则与可动接点被安装在杆上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得到可动接点的安装简便且生产率良好的开关。
另外,转动可动接点的臂部,因而,与必须转动可动接点整体的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得到小型的开关。
另外,固定接点在臂部的支撑部和臂部的杆接触位置之间进行接触或离开,因而,与通过臂部的前端部与固定接点接触或离开的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使杆的移动量小的情况下进行接点的切换,可以提供一种小型且操作性良好的开关。
另外,杆通过臂部恢复到原位置,因而,不需要使杆恢复的其他部件,可以得到成本低且生产率良好的开关。
另外,杆具有:可转动地被轴支撑的轴支撑部,从该轴支撑部延伸形成的操作部,以及在该操作部的前端部与轴支撑部之间,设置在操作部上的按压部;用按压部按压臂部而进行转动,因此,可以得到准确进行接点切换的开关。
另外,在操作部上设置有可以收容臂部的自由端部侧的凹部,因而,凹部可以作为臂部的自由端部的退避部,且可以得到小型的开关。
另外,杆的轴支撑部在外壳上被揿钮式固定,由此,该杆被安装在外壳上,因而,可以得到组装简单且生产率良好的开关。
另外,杆的轴支撑部与臂部的支撑部相对外壳被设置在同一侧,在以轴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操作部时,以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的臂部的转动方向与操作部的转动方向相同,因而,臂部与操作部的转动范围变小,可得到小型开关。
另外,在操作部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在轴支撑部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平坦面,使平坦面接触到外壳上,从而限制杆向恢复方向的转动,因而,不需要现有的安装部件,故可得到部件数量减少且成本低、生产率良好的开关。
另外,固定接点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形成,在外壳上设置有阻止固定接点的接点部移动的壁部,因而,可以限制固定接点的移动范围,可得到以杆的少量转动可实现接点切换且准确切换接点的开关。
另外,形成箱形的外壳内被臂部分隔而具有至少两个分隔室,且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被设置在不同的分隔室内,因而,可以得到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安装容易且确保两者间绝缘的开关。
另外,杆的操作部以堵住外壳的开放部的方式被设置,因而,可得到可防止尘埃等异物的侵入,并准确进行接点切换的开关。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前面设置有开放部的、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外壳;
位于所述开放部内,在所述外壳上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杆;
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
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可与所述可动接点接触或分离的固定接点,
所述可动接点具有支撑部和自由端侧能够以该支撑部为支点转动的臂部,在所述杆转动时,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臂部的自由端侧通过所述杆的按压而被转动,从而进行接点的切换,
所述固定接点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臂部的所述杆接触位置之间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通过所述臂部恢复到原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具有:被可转动地轴支撑的轴支撑部,从该轴支撑部延伸形成的操作部,以及,在该操作部的前端部与所述轴支撑部之间,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按压部;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臂部来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部设置了可以收容所述臂部的自由端部侧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的所述轴支撑部在所述外壳上被揿钮式固定,从而该杆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轴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所述操作部时,以所述支撑部作为支点转动的所述臂部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操作部的转动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部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在所述轴支撑部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平坦面,使所述平坦面接触到所述外壳,从而阻止所述杆的恢复方向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点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板形成,在所述外壳上设置了阻止所述固定接点的接点部的移动的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形成箱形的所述外壳内被所述壁部分隔而具有至少两个分隔室,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分隔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的所述操作部设置成堵住所述开放部。
CN 200310118122 2002-12-02 2003-11-25 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0325 2002-12-02
JP2002350325A JP2004185925A (ja) 2002-12-02 2002-12-02 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5079A CN1505079A (zh) 2004-06-16
CN1248267C true CN1248267C (zh) 2006-03-29

Family

ID=32752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81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267C (zh) 2002-12-02 2003-11-25 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85925A (zh)
CN (1) CN1248267C (zh)
TW (1) TWI229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0177B1 (ko) 2008-10-08 2009-01-28 한라레벨주식회사 회로기판 단자대를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스위치
CN103531937A (zh) * 2013-09-25 2014-01-22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H12020000054A1 (en) * 2019-02-18 2021-08-23 Minda Industries Ltd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85925A (ja) 2004-07-02
TW200421370A (en) 2004-10-16
TWI229361B (en) 2005-03-11
CN1505079A (zh) 200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8796C (zh) 按钮开关及使用该按钮开关的输入装置
CN1216390C (zh) 电子设备的开关
CN1133188C (zh) 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通讯终端设备
CN1217360C (zh) 杠杆开关
CN1095181C (zh) 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CN1667769A (zh) 两段动作开关
CN1763881A (zh) 按钮开关
CN1838356A (zh) 复合操作型电子元件
CN1219744A (zh) 盖板的开关结构
CN1100333C (zh) 滑动开关
CN1694201A (zh) 摆动开关装置
CN1577671A (zh) 开关装置
CN1267945C (zh) 多向滑动开关
CN1873870A (zh) 键开关装置
CN1183568C (zh) 复合操作型开关装置
CN1248267C (zh) 开关
CN1221986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156864C (zh)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CN1265411C (zh) 按压开关和多方向输入装置
JPH0927235A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CN1221997C (zh) 按钮开关
CN1385998A (zh) 便携电话机及与其类似的机器装置的按键构造及其形成方法
CN1713321A (zh) 开关装置
CN1438664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249751C (zh) 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