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5265A - 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5265A
CN1245265A CN99117978A CN99117978A CN1245265A CN 1245265 A CN1245265 A CN 1245265A CN 99117978 A CN99117978 A CN 99117978A CN 99117978 A CN99117978 A CN 99117978A CN 1245265 A CN1245265 A CN 1245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ston
expansion valve
slid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1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53C (zh
Inventor
H·K·彼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foss AS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AS filed Critical Danfoss AS
Publication of CN1245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3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the fluid pressure, e.g. by the pressure of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3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the fluid pressure, e.g. by the pressure of the refrigerant
    • F25B41/335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the fluid pressure, e.g. by the pressure of the refrigerant via diaphragms

Abstract

公开了带有一阀件的膨胀阀,该阀件与一个设置在阀壳内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阀座配合,并可相对于阀座沿同一轴线由一操纵装置沿一个方向驱动,而由一个复位装置沿相反的方向驱动,阀件连接于第一压力表面结构,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第一压力表面结构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一压力表面,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阀口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二压力表面,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阀口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

Description

膨胀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阀件的膨胀阀,该阀件与一个设置在阀壳内在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阀座配合,并可相对于阀座沿相同的轴线由一操纵装置沿一个方向驱动并由一复位装置沿相反的方向驱动。
从Danfoss A/S公司出版物“带有固定阀孔的恒温膨胀阀”,1995年8月版中可得知这种膨胀阀。
这种恒温膨胀阀用于将制冷剂喷入蒸发器,精确说,通常与制冷剂的过热无关。对于控制和调节原理而言有多种选择。在从所述公司的出版物得知的这种膨胀阀中,膨胀阀的开度被调节,使得制冷剂的过热仍然或多或少是恒定的。
在夏季操作中采用了某些系统,以便将热量从建筑物内部或室内传送到室外。在所谓冬季操作中,则反向操作该系统,使热量从外向内传送。
最初,为此目的采用了两个逆平行连接的膨胀阀。这种方案较为复杂,因此提高了成本。在上述公司的出版物中,建议了仅采用一个沿两个方向操作的膨胀阀。但是,蒸发器的静态过热在两种使用形式中是不同的乃是一个缺陷。这例如归因于这样的事实:当制冷剂通过阀沿一个方向流动时,制冷剂的压力沿开口方向作用在阀上,因此当制冷剂沿相反方向流过时此压力不能得以利用。此压力甚至导致阀件更有力地关闭。这对系统的效率和容量可能有负面影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某些性质与膨胀阀的操作方向无关。
在引言中所述的那种膨胀阀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阀件连接于第一压力表面结构,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第一压力表面结构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一压力表面,当闭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阀口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二压力表面,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阀口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
采用这种构成,阀件被卸除了来自两个阀口的制冷剂压力,这样几乎只有操纵装置和复位装置施加的力作用在阀件上。所以,操纵装置只需施加足以克服复位装置的反作用力的力即可。因此,阀件处于平衡状态。第一阀口内的压力作用在第一压力表面上,因此试图从阀座上升高阀件并打开阀,但同时第一阀口内的压力沿动作的相反方向作用在第一压力表面上,也就是说作用在该压力表面上的压力试图沿关闭的方向移动阀件并关闭阀或保持它关闭。因此,第一阀口内的压力沿相反方向以同样的力作用。所以它对阀的开启特性,即从阀座上升高阀件,设有影响。另一方面,第二阀口内的压力同样作用在第二压力表面上并试图从阀座上升高阀件,但同时第二阀口内的压力也作用在另一个第二压力表面上,试图将阀件再次压到阀座上。结果,就第一和第二阀口内的压力而言阀件处于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不仅与在阀关闭时相关,而且也与阀件升离阀座时相关。但对关闭状态而言,解释更为简单。
阀件最好连接于一个平行于轴线导向的滑动件。所以这是一个允许阀件往复运动的简单方法,这确保阀件相对于阀座总是正确地对准。
第一压力表面结构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最好由一个以密封方式导向的活塞相互分隔开,其中一旦阀件运动,在活塞和互补的密封表面之间就会实现相对运动。借助于活塞,更准确说借助于由活塞和互补的密封表面形成的密封区,在第一和第二阀口之间就可达到压力的分隔。这样,一方面保持了阀的功能,即在两个阀口之间形成或维持一定的压力关系,另一方面它确保了相应阀口内的压力能够到达两个压力表面结构的压力表面。由于密封区是可动的,即使在阀件完成打开或关闭运动时也能保存密封。
该结构也能使滑动件构造成相对于阀壳没有密封,这样就可以在这两个零件之间形成一个压力平衡通道或路径。这就使压力从一个阀口,通过滑动件,到另一侧,并从该侧卸除滑动件的应力。滑动件甚至可以留有间隙地在阀壳内导向。
活塞上最好固定有一个密封,该密封贴靠互补的密封表面。该密封可以具有较简单的结构,这是因为它环绕活塞的圆周。这种活塞密封本身从其它申请是已知的。
尤其优选的是该密封呈活塞环组件的形式。活塞环组件环状地环绕活塞。它安装简单并在操作中高度可靠。
活塞环组件最好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的预张紧密封唇部。该密封唇部形成与互补的密封表面的接触并确保在密封组件处压力不能从一个阀口通到另一个阀口。
尤为优选的是密封唇部设置在两个带唇环上,它们是相同的但以不同的方向安装。由于在组件中只需保持一种带唇环,所以简化了结构。密封唇部可以由具有低摩擦系数的与互补密封表面配合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考虑聚四氟乙烯(PTFE),Teflon之类的塑料。
带唇环最好具有径向支承表面。径向支承表面能吸收侧向力,这样即使在载荷下密封唇部也受到保护。
尤为优选的是在这种连接中支承表面形成在环上,在其端面上带唇环相互叠置。因此该有双重功能。它们沿径向和轴向保持两个带唇环稳定。
与活塞一起,密封唇部最好形成环形空间,它们沿移动的方向敞开。沿移动方向在活塞前面建立的压力使得密封唇部以更大的力压抵在互补的密封表面上。这就改善了密封特性,这恰是在高压的情况下所希望的。
最好,活塞环组件由一个夹持盘支承。活塞环组件沿轴向可毫无困难地支承在活塞上,例如支承在周向凸起上,但如果希望在组装时利用活塞环组件的过渡扩张,沿另一方向的相应支承就变得困难。这里支承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方案。在将活塞环组件推到活塞上之后可将支承盘放置在位,然后固定地保持活塞环组件。而且,它支承活塞环组件,即它能径向稍微伸出活塞上的相关支承表面。这种夹持盘可由金属制成,例如不锈钢。
活塞环组件也可以包括一个沿周向分开的活塞环,在压力下该活塞环最好径向扩张。由于它具有在周向上重叠的端部,所以在周向上可获得闭合的密封。
滑动件最好在阀壳内导向,以形成一个压力平衡路径,该路径连接于第二阀口。此压力平衡路径允许第二阀口内的压力通过滑动件到另一侧,并因此从该另一侧卸除滑动件上的应力。以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滑动件为第二阀口提供压力平衡,而不需在阀壳内有附加的通道。例如可以通过留有一定间隙地在阀壳内导向滑动件,以形成压力平衡路径。作为选择,可以通过在周向上的一处或几处整平滑动件,以形成压力平衡路径。最后,也可以在滑动件的表面上设置轴向延伸的槽。所有这些措施在滑动件上均可容易地实现。对阀壳的相应机加工也是可能的,但在制造时需作出更大的努力。尽管如此,机加工一个容纳滑动件的阀孔仍远比设置分立的通道简单。
活塞最好固定地设置在阀壳内并伸入滑动件,活塞在滑动件内限定了一个压力腔,当阀关闭时此压力腔连接于第一阀口。压力腔的横截面积与阀座的横截面积相应。如果第一阀口内的压力现在作用在阀件上,那么它也沿相反的方向作用在压力腔的相应端面上。但由于带有密封组件的活塞在压力腔内使之后退,所以第一阀口内的压力不能进一步传递。但是第二阀口内的压力同样也作用于滑动件的两个端面上,使得滑动件就压力而言处于完全平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最好通过一个活节表面结构支承在一个轴上。这就使滑动件在阀壳内可略微倾斜,而不会损害与活塞和滑动件相关的密封。活塞仍可保持其轴线平行于滑动件的轴线。当压力平衡路径是通过留有间隙地在阀壳内导向的滑动件形成时,这一点尤为有利。
活塞与轴的连接最好能够吸收拉伸和压缩力。由于压力可以从第二阀口通过滑动件传递到连接点,在逆向环境下就存在活塞被轴升高的危险。这可通过仅吸收拉伸和压缩力的连接来防止,但该连接允许活塞相对于轴倾斜的一定的灵活性。
在一种特别简单的结构中,该连接可以由一个弹簧垫圈形成,该垫圈插入一个由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和轴上的第二环形槽封闭的环形空间内。如果弹簧垫圈相对于两个环形槽中的一个有一定的间隙,就允许活塞相对于轴作倾斜运动,但拉伸力可以从活塞传递到轴上,反之亦然,这样就可保护活塞以防脱离轴而上升。
滑动件最好呈杯形筒的形式,在其封闭端设置有阀件。结果,杯形筒的开口端可用以容纳各种功能性部件,例如用以容纳活塞。但这里的术语“筒”不应解释为其直径必须大于其深度。它仅用来表示阀件是中空的并沿一个方向敞开。
与活塞一起界定了压力腔的一中空的缸体最好插在该该杯形筒内。然后可以很精密地制造该压力腔,而同时不必以相应的精度制造整个滑动件。中空缸体也可以具有其它材料性质,例如比滑动件大的机械强度,这样压力腔内的压力就不会必然导致滑动件的变形,而这种结果会使滑动件在阀壳内卡住。这种结构使得滑动件的结构有很大的自由度。
中空缸体的外壁和杯形筒的内壁最好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其内设置一复位弹簧。中空缸体和滑动件然后一起形成了一个复位弹簧的导向件,它同样提高了膨胀阀的操作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择的结构中,活塞设置在滑动件上并具有一个贯穿它并平行于运动方向的通道。压力,或更具体说在相应压力下的流体,能够从活塞的一侧穿过通道到达另一侧,并达到相应的压力平衡。
在这种连接中尤为优选的是活塞设置在离开滑动件的阀座的另一侧上,并通过一个杆连接于滑动件。在这种设置中,活塞可直接设置在致动装置附近,如一膜盒上。从第一阀口沿敞开方向作用在阀件上的压力沿相反方向作用在活塞上。由于活塞分别通过杆连接于阀件和滑动件,所以可达到相应的压力平衡。第二阀口内的压力通过滑动件传递到滑动件“之下”,即远离阀件的滑动件的一侧。所以第二阀口内的压力沿关闭方向作用在滑动件的整个横截面积上。第二阀口内的压力沿颠倒的方向作用在滑动件上未被阀座覆盖的环形区域上。然后缺少的表面面积由活塞的另一侧提供。压力可以通过穿过活塞的通道到达该表面面积。
在第三选择中,该活塞可设置在阀座上与与滑动件相同的一侧,并设置在内置于阀壳内的导向件中。正如在第一结构中,活塞限定了一个压力腔,其中的压力就是第一阀口内的压力。对于第二阀口处的压力而言,在滑动件上有两个尺寸相同但沿相反方向作用的表面。
阀件最好与滑动件形成一个件。它可以用与滑动件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与滑动件整体地模制。但作为选择,它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构成并通过适当的措施固定连接于滑动件,例如通过翻边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参照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膨胀阀的第一种结构,
图2是滑动件的放大视图,
图3是活塞的放大视图,
图4是活塞环组件的第一种结构,
图5是活塞环组件的第二种结构,
图6示出不带活塞环组件的活塞,
图7示出了一根轴,
图8示出了一活塞环的第一种可选择结构,
图9示出了一活塞环的第二种可选择结构,
图10示出了膨胀阀的第二种结构,
图11示出了膨胀阀的第三种结构。
膨胀阀1有一第一阀口2和一第二阀口3。制冷剂可从第一阀口2流到第二阀口3,或者相反从第二阀口3流到第一阀口2。这里是通过阀座4和阀件6的共同操作来控制所述流动的,其中阀座4设置在膨胀阀的阀壳5内。阀件6可以沿轴线7离开或朝向阀座4移动。对阀件6的控制是借助于本身已知的波纹管件8实现的,波纹管件8通过一个位于图纸平面之外的一个阀杆9作用在阀件6上。设置有一个复位弹簧10以将阀件6朝阀座4复位。波纹管件8由一个示意性示出的温度传感器11控制,为此目的传感器11通过一毛细管线12连接于波纹管件8。将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第二阀口3处并非是绝对必需的。
在本实施例中,阀件6是一滑动件13的一部分,滑动件13留有阀隙地设置在内置于阀壳内的导向件14内,并可沿轴线7位移。滑动件13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连接于第二阀口3的阀座4的侧面。因此,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就可到达滑动件13的远离阀座4的侧面。
阀件6有一个贯穿它的通道15。通道15将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传递到压力腔16,该压力腔16沿周向由一个中空缸体17包围,而在其开口端19处(图2)则由一活塞18封闭。当阀关闭时,也即当阀件16处于阀座4上时,第一阀口12中的压力进入压力腔16,但由于活塞18所提供的密封,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仍与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隔绝。该压力是在活塞的另一侧上。压力腔16的剖面以及其面对阀件6的端面20与阀座4环绕的阀件6的端面21在尺寸上相同。因此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作用在阀件6的两侧上并作用在与之连接的滑动件13上。鉴于这些压力比,滑动件就压力和力而言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作用在一侧,如上所述作用在滑动件13的下侧22上,事实上作用在未被活塞18覆盖的一个环形区域上。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也作用于其上的相同尺寸的环形面23确保滑动件3就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而言也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第一阀口2和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分别作用于其上的指向相反的表面在尺寸上是相同的这一说法并不意味着必须精确地满足数字意义上的等式。例如由阀座4的有限宽度造成的较小的差别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相等的程度只需,使得不同压力产生的作用于滑动件13上的力非常小即可,从而使得对滑动件13的移动的控制最终完全由起操作装置作用的波纹管件8和起复位装置作用的复位弹簧10实现。采用这种结构,膨胀阀1的控制特性就变得与制冷剂的流向无关。也就是说,制冷剂是从第一阀口2流到第二阀口3还是从第二阀口3流到第一阀口2就不再重要。在各种情况下较高的压力有助于最终变得与阀的打开无关,也即与滑动件13的位移无关。
图2示出阀件6由几个零件组成,即一个通过插件25固定在滑动件上的密封环24。插件25在其远离密封环24的端部26处被弯折,并且同时将中空缸体17锁定在位。同样,滑动件13在其上端27被弯折,以将密封环24锁定在位。所以,不仅有可能将滑动件13与阀件6构造成一个零件,如图所示,而且也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制造它们,这样就不需要采取固定措施。
与滑动件13一起,中空缸体17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42,其内插入复位弹簧10。这样,在一定的轴向长度上复位弹簧10被导向。
复位弹簧10支承在(图3)一个支承环28上,该支承环28安装在一活塞承载件29上,承载件29然后支承活塞18。支承环28相对于活塞承载件29是可动的。
活塞18的第一实例以放大的比例示于图4中,以解释由该活塞所实现的密封。
中空缸体17的径向内侧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密封表面30,活塞环31靠抵于其上。活塞环31的一个轴向端支承在活塞18上的一个台阶32上。它的另一端由一个例如由不锈钢制成的夹持垫圈33保持,垫圈33弹性地啮合在活塞18上。
活塞环31有两个密封唇部34,35,最好由例如聚乙氟乙烯(PTEE,Teflon)之类的塑料制成。密封唇部34,35具有倾斜的截面。它们指向活塞18的两个轴向运动方向(相对于滑动件13看)。它们各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36,37,在活塞环31该侧上的压力即作用于其上。压力使得密封唇部34,35以相对较大的力压靠在互补的密封表面30上,因此有助于获得一满意的密封。
在图4中,活塞环31为单件结构。图5示出了一个变化的实施例,其中活塞环是呈活塞环组件31’的形式并包括两个相同的带唇环38,它们面向相反的方向位于活塞上。在此特定情况下带唇环38不仅有密封唇部34,还有一个径向支承表面39。径向支承表面39是环40的圆周表面。两个带唇环38在它们的环40处邻接。借助于支承表面39,可保护活塞环组件31’免受侧向载荷。
图8和9示出了活塞环的其它选择方案。这里,密封是呈分开的活塞环47,48的形式。活塞环47,48被进入的压力向下压并靠抵在台阶32上,并同时径向扩张。这一方案从成本上讲很有效率。由于滑动件13在导向件14内有间隙地导向,所以滑动件13相对于轴线7的角度准直状态可能略有改变。为确保活塞18相对于滑动件13保持准直,活塞承载件29(图6)装在一个轴41上。轴41在阀壳5内是可调节的,即其轴向位置(相对于轴线7)可以通过旋转而改变。
轴41在面向活塞承载件29的端部,有一个锥形的或倒圆的承载表面43。活塞承载件在其面向轴41的端部有一个相应的容纳开孔44,这样它就可以相对于轴41在一定限度内倾斜。当然,倾斜的角度很小。
为了确保轴41和活塞承载件29之间的轴向连接,轴41在承载表面43下方有一环形槽45。在开孔44内设有一个相应的环形槽46。然后在环形槽45内可插入一弹性垫圈。当将轴41插在活塞承载件29内时,该弹簧垫圈被活塞承载件29的开孔入口处一斜面压缩,然后该弹性垫圈锁定在槽46内。这里没有示出弹性垫圈。如果弹簧垫圈在两个环形槽45,46中的至少一个上有一小的轴向间隙,那么这种连接就提供了供倾斜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它不仅能吸收压缩力,还能吸收拉伸力。例如当来自第二阀口3的压力通过活塞承载件29下方时,会产生这种拉伸力。
图10示出了膨胀阀101的另一实例。与图1中相同的零件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相应的零件用增加100的参考号表示。
在这一结构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在滑动件113上获得力的平衡,该滑动件同样留有间隙地在导向件114内导向。
滑动件113通过杆49连接于活塞50,活塞50相对于轴线7同轴地设置在阀壳105内的缸体51内。可以用与图4和5所示的相同方式将活塞50相对于缸体51密封。活塞50和杆49两者均有一贯穿它们的通道115。滑动件113向下敞开,即在远离阀座4的一侧敞开。
在此实例中,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作用在阀件106上未被阀座4覆盖的区域。活塞50有相同尺寸的横截面积。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因此也作用在活塞50上,但沿相反的方向。由于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滑动件113与活塞50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另一方面,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作用在阀座4之外的环形表面23上。由于该压力能够传递通过滑动件113到滑动件113的下侧,所以它沿相反的方向作用在滑动件113的整个横截面积上,尽管如此,它也通过通道115传递到活塞50的顶侧,这样,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也向下作用在整个横截面积上(活塞50+环形表面23的面积)。因此,就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而言滑动件113也处于平衡状态。
复位弹簧10被可摆动地(由于滑动件113的倾斜的能力)支承在轴141上。复位弹簧10的张力因此可以改变。
图11示出了膨胀阀201的第三实例,其中与图1所示的零件相同的零件用相同的参考号表示,相应的零件用增加200的参考号表示。
阀壳5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
滑动件213留有间隙地在导向件214内导向。但一个封闭压力腔216的插入件52通过螺纹拧入该导向件214。一个复位弹簧10设置在压力腔216内,这样通过支承一个支承环218的轴241可对之进行调节。
通道215贯穿滑动件213的长度。滑动件213的下端以活塞218的形式伸入插入件52。可以采用图4和5所示的相同方法相对于插入件52密封活塞218。
在该结构中,来自第一阀口2的压力一方面可作用在阀件206未被阀座4覆盖的表面21上。该压力可以通过通道215传递到滑动件213的相反的端面上。在此,可利用相同尺寸的表面20,这样滑动件213就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而言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可传递通过滑动件213到超出活塞的下侧22,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沿相反方向作用在尺寸相同的上侧23。因此,滑动件213就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而言也处于平衡状态。
在所有实例中,引导通过滑动件的路径可以并非由提供间隙的导向件形成。滑动件也可以在一侧上或在几个点处是平的,或者设置轴向槽。当然,导向件上也可设置相应的槽。
如上所述,不仅在膨胀阀的关闭状态达到平衡状态。当阀件提升远离阀座时,在相关表面20-23处会作用其它压力,但沿相反方向的表面上作用的这些压力最终具有相同的大小,这样即使阀打开就这些力而言也达到平衡状态。

Claims (28)

1.一种带有阀件的膨胀阀,该阀件与一个设置在阀壳内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阀座配合,并可相对于阀座沿同一轴线由一操纵装置沿一个方向驱动,而由一个复位装置沿相反的方向驱动,其特征在于阀件(6,106,206)连接于第一压力表面结构(20,21),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22,23),第一压力表面结构(20,21)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一压力表面,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阀口(2)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22,23)包括尺寸大致相同并沿相反方向的第二压力表面,当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阀口(3)内的压力作用于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阀件(6,106,206)连接于一个平行于轴线(7)导向的滑动件(13,113,2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力表面结构(20,21)和第二压力表面结构(22,23)由一个以密封方式导向的活塞(18,118,218)相互分隔开,其中一旦阀件(6,106,206)运动,在活塞(18,118,218)和一互补的密封表面(30)之间就会产生相对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滑动件(13,113,213)相对于阀壳没有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滑动件(13,113,213)留有间隙地在阀壳内被导向。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18,118,218)上固定有一个密封,该密封贴靠互补的密封表面(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是呈活塞环组件(31,31’)的形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环组件(31,31’)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的预张紧密封唇部(34,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密封环组件(31,31’)具有两个取向相反的密封唇部(34,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密封唇部(34,35)设置在两个带唇环(38)上,这两个带唇环是相同的但从不同的方向安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带唇环(38)有径向支承表面(39)。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支承表面(39)形成在环(40)上,在环(40)的端面上带唇环(38)相互叠置。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与活塞(18)一起密封唇部(34,35)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36,37),它们沿运动的方向敞开。
14.如权利要求7至1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环组件(31)由一夹持盘(33)支承。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环组件包括沿周向分开的活塞环(47,48)。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在压力下活塞环(47,48)径向扩张。
17.如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滑动件(13,113,213)在阀壳(14,114,214)内被导向,从而形成一个连接于第二阀口(2)的压力平衡路径。
18.如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18)固定地设置在阀壳(5)中并伸入滑动件(13),活塞(18)在滑动件(13)内限定了一个压力腔(6),当阀关闭时该压力腔连接于第一阀口(2)。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18)通过一个活节表面结构(43)支承在轴(41)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带有轴(41)的活塞(18)包括一种能吸收拉伸和压缩力的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由一弹簧垫圈形成,该垫圈插入一个由活塞(18)上的第一环形槽(46)和轴(41)上的第二环形槽(45)封闭的环形空间内。
22.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的任一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滑动件(13)是呈杯形筒的形式,在其封闭端设置有阀件(6)。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一中空的缸体(17)插在该杯形筒内,该缸体(17)与活塞(18)一起界定了压力腔(16)。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中空缸体(17)的外壁和杯形筒的内壁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42),其内设置一复位弹簧(10)。
25.如权利要求2至17中的任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50)设置在滑动件(113)上并具有一个贯穿它并平行运动方向的通道(115)。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50)设置在离开滑动件(113)的阀座(4)的另一侧上,并通过一个杆(49)连接于滑动件(113)。
27.如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活塞(218)设置在阀座(4)上与滑动件(213)相同的一侧,并设置在内置于阀壳内的导向件(52)中。
28.如权利要求2至27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阀件(6,106,206)与滑动件(13,113,213)形成一个件。
CN99117978A 1998-08-19 1999-08-18 膨胀阀 Expired - Lifetime CN11052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837556A DE19837556C1 (de) 1998-08-19 1998-08-19 Expansionsventil
DE19837556.5 1998-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265A true CN1245265A (zh) 2000-02-23
CN1105253C CN1105253C (zh) 2003-04-09

Family

ID=787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1797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5253C (zh) 1998-08-19 1999-08-18 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16574A (zh)
CN (1) CN1105253C (zh)
DE (1) DE19837556C1 (zh)
ES (1) ES2168183B1 (zh)
FR (1) FR2782547B1 (zh)
IT (1) IT1310682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307B (zh) * 2009-03-30 2011-09-28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热力膨胀阀
CN102589206A (zh) * 2011-01-14 2012-07-1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热力膨胀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9950B4 (de) * 2002-10-26 2004-08-12 Danfoss A/S Expansionsventil für Hochdruck-Kälteanlagen
US6868684B2 (en) * 2002-12-17 2005-03-22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Block valve with integral refrigerant lines
US20070044493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onics components employing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with selected portions of expansion structures coated with polytetrafluorethylene
DE102010017916A1 (de) * 2010-04-21 2011-10-27 Instrum Ag Druckregel-Ventilvorrichtung für die Zuführung von korrosiven Medien
CN102466377B (zh) * 2010-11-18 2014-10-29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阀
CN106763835B (zh) * 2015-11-24 2019-06-25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及其阀座组件、阀座芯
DE102021122949A1 (de) 2021-09-06 2023-03-09 Hanon Systems Gegendruckventil für Spiralverdich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5787A (en) * 1947-03-12 1952-05-06 Waldes Kohinoor Inc Retaining ring assembly
US2709118A (en) * 1955-02-07 1955-05-24 Ralph W Walsh Seals for pistons and the like
US3402566A (en) * 1966-04-04 1968-09-24 Sporlan Valve Co Regulating valve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3967782A (en) * 1968-06-03 1976-07-06 Gulf & Western Metals Forming Company Refrigeration expansion valve
US3738573A (en) * 1971-02-18 1973-06-12 Parker Hannifin Corp Expansion valve
US3699778A (en) * 1971-03-29 1972-10-24 Controls Co Of America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with rapid pressure equalizer
US4158437A (en) * 1974-12-16 1979-06-19 Danfoss A/S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for refrigeration plants
US4095742A (en) * 1976-08-26 1978-06-20 Virginia Chemicals Inc. Balanced single port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JPS60117070A (ja) * 1983-11-30 1985-06-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媒流量制御装置
US4632358A (en) * 1984-07-17 1986-12-30 Eaton Corpor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electrically operated expansion valve
US4750334A (en) * 1987-03-26 1988-06-14 Sporlan Valve Company Balanced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4852364A (en) * 1987-10-23 1989-08-01 Sporlan Valve Company Expansion and check valve combination
DE3829101A1 (de) * 1988-08-27 1990-03-01 Sueddeutsche Kuehler Behr Thermostatisches expansionsventil
DE4042074C1 (zh) * 1990-12-28 1992-01-09 Danfoss A/S, Nordborg, Dk
JP2000016068A (ja) * 1998-07-08 2000-01-18 Sanden Corp 温度自動膨張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307B (zh) * 2009-03-30 2011-09-28 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热力膨胀阀
CN102589206A (zh) * 2011-01-14 2012-07-1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热力膨胀阀
CN102589206B (zh) * 2011-01-14 2015-04-08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其热力膨胀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16574A (en) 2000-09-12
ES2168183B1 (es) 2003-12-01
ITTO990708A1 (it) 2001-02-11
ES2168183A1 (es) 2002-06-01
FR2782547B1 (fr) 2002-09-06
CN1105253C (zh) 2003-04-09
IT1310682B1 (it) 2002-02-19
FR2782547A1 (fr) 2000-02-25
DE19837556C1 (de) 2000-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53C (zh) 膨胀阀
CN101097000B (zh) 流动控制阀
KR100770757B1 (ko) 내 크리프 플라스틱 밸브
JPH0437320B2 (zh)
JP2005515384A (ja) 単一ピースパッキングを有するボール弁
WO2006064865A1 (ja) 電動式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CN104395660B (zh) 阀和用于阀的膜片
US10415719B2 (en) Valve and choke stem packing assemblies
CN1764879A (zh) 减压流体调节器
JPH07509304A (ja) バルブ
US6540052B2 (en) Damping valve, in particular for a vibration damper
JP6886949B2 (ja) 圧力調整弁
CN1500188A (zh) 滚动膜片控制阀
CN105190136A (zh) 旋转式阀装置
EP0491942B1 (en) Annular support for a seal for a tilt piston
US10330170B2 (en) Shock absorber
US9639093B2 (en) Self-aligning axially constrained regulator valve assembly
CN1481481A (zh) 配有减震器的液力弹簧
JP6952015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US10989317B2 (en) Two-way valve
US11248711B2 (en) Shut-off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device
US5219148A (en) Disc valve
JP7160369B2 (ja) 電動弁
RU2583488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штока привода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 приводами гидроклапана
CN105276248B (zh) 安全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