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6963C -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6963C
CN1226963C CN01816411.0A CN01816411A CN1226963C CN 1226963 C CN1226963 C CN 1226963C CN 01816411 A CN01816411 A CN 01816411A CN 1226963 C CN1226963 C CN 1226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ing station
bar portion
biological tissu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164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6437A (zh
Inventor
北村信夫
上村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268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10432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6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6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6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69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16Endoscopic cutting instruments, e.g. arthroscopes, resect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78Operations on blood vessels
    • A61B2017/00783Valvuloplas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2017/0237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heart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2017/320052Guides for cutting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aser Surgery Devic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用于在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时支承进行切削的患部,迅速且正确地施行手术。该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具有呈直棒状的杆部,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支承台,以及固定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辅助部,上述支承台这样构成,即通过回转可以成为位于上述杆部的侧部的支承位置和位于上述杆部前端的延长线上的待机位置,在上述支承位置上,上述支承台的表面构成支承面,该支承面的面积比上述杆部的断面积大,在上述待机位置上,上述支承台与上述辅助部抵接,由上述支承台和上述辅助部的结合体形成圆滑的外周面。

Description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修复心脏瓣膜病患的瓣膜形成术中用高速回转的电动锉刀切削一部分肥厚组织时,为了辅助切削而使用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心脏瓣膜病患的治疗方法中,有用人造瓣膜置换瓣膜症患者的患病心脏瓣膜的瓣膜置换术和对患病心脏瓣膜进行修复形成的瓣膜形成术。前者的瓣膜置换术随着人造瓣膜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一直在临床上应用。最近,尽管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成绩稳定,但现在使用的人造瓣膜并不理想,考虑到人造瓣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和手术后必须进行的抗血液凝固疗法,还难以说是完善的治疗方法。因此,瓣膜置换术不是完善的理想的方法,希望将瓣膜置换术作为最终的选择,将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瓣膜的手术方式、即瓣膜形成术(瓣膜修复术)作为第1选择。在瓣膜形成术方面,现在一直进行用手术刀的瓣膜切除手术〔以下,称为切片(Slicing)法〕,但用现有的方法,手艺上难度大,难以形成期望的瓣膜,效果也不稳定。
于是,本发明者们开发了使用电动锉刀对活体组织的肥厚部分等不要部分进行切削的技术〔以下,称为锉磨(Rasping)法〕。关于初期阶段的该技术和方法,发明者在手术:第44卷第8号1063~1068页(1990年)、肺和心:第38卷第4号282~287页(1991年)中已经揭示。在继这些著作中记述的实验性研究之后进行临床应用时,只用切片法无论如何也不行的、瓣尖的中腹凹面的形成也是可能的。因此,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结果。但是,锉磨法尚存在需解决的问题,必须从在该技术中使用的软件、硬件两方面加以改进。
在锉磨法中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提供为使锉磨法容易进行的辅助装置。用锉磨法时,通过前端部的锉刀的高速回转来去除一部分肥厚的组织。在实施锉磨法时为了可容易地进行手术,必须具有辅助用的支承瓣膜等活体组织的装置。即,这是为了在用回转锉刀对患部进行切削期间,使切削部位不离开或摇晃,可牢固地支承患部的缘故。这种支承装置必须可容易地插入手术所必须的部位。
另外,对不要的活体组织必须进行切削去除,但对需要的其它组织必须保留下来。因此,最好具有确认瓣膜尖端厚度的机构,以便可以边确认瓣膜肥厚部分和较薄部分、边只对需去除的部分进行切削。但是,为了测量瓣膜的厚度,如果很费事和花很多时间,不实际手术时是不合适的。反之,即使简便,若确认厚度的精度低,则不能使用。因此,希望迅速且简便、而且可按需要程度正确地确认瓣膜厚度的装置作为支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该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在实施锉磨法时用于支承活体组织而使手术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是为了辅助对活体组织不要部分进行切削的手术而支承一部分活体组织的装置,具有:呈直棒状的杆部,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支承台,以及固定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辅助部,上述支承台这样构成,即通过回转可以成为位于上述杆部的侧部的支承位置和位于上述杆部前端的延长线上的待机位置,在上述支承位置上,上述支承台的表面构成支承面,该支承面的面积比上述杆部的断面积大,在上述待机位置上,上述支承台与上述辅助部抵接,由上述支承台和上述辅助部的结合体形成圆滑的外周面。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还具有投光装置,上述杆部是中空的,形成有内腔,上述支承台具有透光性,上述投光装置包括在前端具有照射部的光导纤维和连接在上述光导纤维的基端上、供给光用的光供给部,上述光导纤维插入上述杆部的内腔中,基端从上述杆部的基端侧延伸而与上述光供给部连接,前端的上述照射部留置在上述支承台的内腔中。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上述杆部是中空的,还配备有牵引钢丝,该牵引钢丝通过上述杆部的内腔,其一端与上述支承台连接,通过用上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部进行牵引,上述支承台便回转而成为上述支承位置。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对上述支承台施加力,赋予使其向上述待机位置方向回转的回转力。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上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部与配置在上述杆部的基端部附近的操作柄连接,用上述操作柄对上述牵引钢丝赋予牵引力。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还具有检测光量用的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在上述杆部上,被支承成位于上述支承台的上方,利用上述光传感器可检测通过上述光导纤维透过支承台照射的光。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上述光传感器可在上述杆部上滑动,而且可以在上述杆部的轴向上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固定。
本发明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中,上述支承台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在特定方向上容易透过光,在除此以外的方向上难以透过光。
由于杆部是直棒状的、故即使在需切削的活体组织位于较深部位的场合也可容易地插入,施行手术。另外,将杆基端部保持在开胸器上,这样,可以将支承装置配置在手术区域附近而不会产生干扰。弯曲成钩针形状的钩部,即使手术区域是窄小的部位,也可以将钩部插入,可以使支承台从活体组织的切除部前侧位于切除部里侧。这样,可以从里(内)侧支承活体组织。而且,通过将支承装置轻轻地拉到眼前侧,便将患部从里侧拉出来,易于进行切削。
支承台的大小根据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变化,故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切削心脏瓣膜时使用的场合,在可以插入瓣膜间隙的范围内,最好支承台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采用从钩部前端部的连接部胀大或扩径的支承台,则可以进行支承,使在切削中组织不会离开、或不会切削患部以外的组织。并且,可以将患部拉到容易施行手术的场所。
这里,所谓支承台的最大断面积,系指用垂直于钩部前端部的钩部的轴的面切断支承台时形成的断面的最大断面积。所谓连接部的断面积,系指用垂直于(钩部的)轴的面切断与支承台连接的钩部前端部时的断面积。另外,所谓钩部断面的平均断面积,系指用垂直于钩部的轴的面切断钩部各部分的各断面之平均断面积。若支承台和钩部的断面实际上是圆形的,则上述的断面积也可以作为断面的直径。
由于必须用支承装置从里侧将患部提升起来,故最好钩部的长度比杆部伸长的长度大。
另外,通过将光照射在切削部位上,可以边确认厚度、边切除活体组织患部。
由于支承台由透光性材质制成,故从光照射部照射的光通过支承台的与钩部连接面相反侧的照射面进行照射。该支承装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不仅牢固地支承活体组织,而且在用高速回转的锉刀切削患部时,可以边确认切削程度、边施行手术,并且容易插入目标部位。
根据上述结构,若位于外部则施行手术时会产生干扰的投光装置和光导纤维被插入支承装置的内腔而不露出来。因此,容易将支承装置插入活体组织内。另外,对于载置在支承台上的活体组织,使光从里面侧透过,可以根据透过光确认切削部位的厚度,故可以防止切削不足或过分切削。
根据这种结构,将活体组织支承装置插入活体患部时,可以使支承台位于待机位置而易于插入,而且在施行手术时使支承台位于支承位置,可以从切削部位里面侧、用大面积的支承台确实地支承活体组织。
通过用牵引钢丝的另一端进行牵引,支承台便回转而选择支承位置。
这样,通过光导纤维透过支承台照射的光,可以利用光传感器进行检测。最好,光传感器在杆部上可以滑动,而且在杆部轴向上的所希望位置上可以固定。
上述活体组织支承装置适合于在用高速回转的锉刀进行活体组织的部分切削的手术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
图2A~图2C是将图1的装置分解后一部分用断面表示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形式2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
图4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实施形式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支承台一例的俯视图,图4B是其正视图。
图5A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图5B是其俯视图。
图6A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图6B是其俯视图。
图7A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图7B是其俯视图。
图8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正视图。
图10A是表示支承台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10B是其侧视图。
图11A是用局部剖面表示实施形式2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图11B为其俯视图。
图12A是表示图11的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支承台的俯视图,图12B为其正视图。
图13A是表示图11的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杆部之正视图,图13B为其俯视图,图13C为与支承台组合后的正视图。
图14A是表示图13的支承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之俯视图,图14B为其正视图,图14C为其它状态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形式5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形式6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
图17是为了参照本发明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形状和尺寸用的概略正视图。
图18A是对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棱形支承台进行分解后从正面里侧看的示意图,图18B为其侧视图,图18C为从上方看该棱形支承台的俯视图。
图19A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枕形支承台的概要的后视图,图19B为其侧视图。
图20是示意性表示插入了本发明支承装置的心脏瓣膜的间隙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形式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加以说明。
(实施形式1)
图1表示实施形式1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该装置具有支承件1和投光装置5。支承件1由直棒状的杆部2、钩针状的钩部3、以及可自由装卸地嵌在钩部3上的支承台4构成。投光装置5具有照射光的照射部6、产生并供给光的光供给部7、以及为将来自光供给部7的光传递给照射部6的光导纤维8。照射部6是将传递来的光照射到光导纤维8外面的部位,由透光材质制成。也可以像透镜那样,具有聚光功能地形成。照射部6安装在支承台4的附近。
图2是对图1的装置分解后所示的图。图2A表示投光装置5,图2B表示支承件1。图2C表示支承台4的表面、即照射面15的形状。
如图2B所示,支承台4具有嵌合部14。钩部前端部13制成中空的,将嵌合部14嵌合在这里,这样,可以将支承台4可装卸地、且可回转地连接在钩部3上。通过将支承台4设成可装卸的,可以根据目的和患部的状态,安装后述各种形式的支承台,并且可以更换。另外,将支承台4设成相对于钩部3可自由回转,这样,可支承别的部位,或变更患部的支承状态。在不希望支承台4相对于钩部3可装卸或可回转的场合,也可以设成防止其中任意一种功能的装置。例如,设置防止回转机构、或设置防止脱落机构等,便可以限制任一种功能。
支承台4的大小根据用途和使用方法而有变化,故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例子,以下对为了用于心脏瓣膜切削手术而希望的样式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支承装置1从心脏瓣膜19之间的间隙18插入钩部前端部进行使用,故从插入容易度来说,支承台4较小为好。但是,使支承台与心脏瓣膜19的里侧接触而用回转锉切削表侧的切削部位17时,若支承台较小,不能有效地作为压住机构起作用。另外,对大范围的患部进行切削时,必须根据情况改变支承的位置,很麻烦。因此,用于切削心脏瓣膜时,在可插入瓣膜的间隙18的范围内,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的支承台为好。根据支承台的最大断面积与连接部的断面积之比作规定时,最好(支承台的最大断面积)/(连接部的断面积)为2~40,在5~20范围内更好。
(实施形式2)
图3表示实施形式2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在该实施形式中,光导纤维8穿插在杆部2和钩部3的内腔中,形成于光导纤维8前端的光照射部6配置在钩部前端部13附近。光导纤维8的基端与光供给部7结合在一起。光供给部7是光源,同时还具有作为控制机构的功能,可以调节光照射、停止及照射强度。
为了设成这样的结构,如图2B所示,将杆部2和钩部3做成中空结构。将构成投光装置5的要素、即光导纤维8插入它们的内腔中。从杆部2的基端侧插入形成有照射部6的光导纤维8的前端部,使照射部6到达支承台4附近,使照射部6与嵌合在钩部前端部13上的支承台4抵接。照射部6在这种状态下放置在钩部前端侧13的内腔中。
支承台4由透光性材质制成。因此,从照射部6照射的光通过与支承台4的嵌合部14相反侧的照射面17进行照射。
将光导纤维8和照射部6穿插在支承件1的内腔中使用时,可以边用支承台4支承着活体组织,边从支承台4的正下方进行光照射。这样将光从背面侧照射在载置于支承台上的活体组织上,利用透过表面的透过光,确认活体组织的厚度,可以边确认切削程度、边进行手术。另外,由于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配置光导纤维8和照射部6用的场所,故可以使装置紧凑,容易插入目标部位。即,若投光装置5位于外部,则进行手术时会产生干扰,但插入支承件的内腔不露出来的话,容易将支承装置插入活体组织内。
利用透过光确认厚度的方法只要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即可。用肉眼进行确认虽然是最简便的,适用范围也广,但成为相对的或不明确的确认方法。但是,若厚度确认方法需要特殊的器械时则难以采用,故希望简便且可保证客观判断的方法。这样,利用透过光边确认活体组织的厚度、边切削,可以防止因切削不足或过分切削而引起的事故。
关于支承台4的透光性,制成只在特定方向上或只对特定表面易透光,在除此以外的方向上难以透光时,可以使光只集中地照射在需切削的活体组织上,故容易确认厚度等。
如上所述,只要光供给部7包含位于与照射部6分离的位置、可控制光的照射强度和照射的开始、停止的控制装置,则手术人员可在手边接通、断开光照射,并且根据手术区域的需要可改变光的强度,故很方便。或者也可制成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和种类,以便于容易看清活体组织及其厚度。最好光供给部7简便而体积不大,使手术人员在手边就可以操作。例如,作为投光装置,可以采用将直径2~3.5mm的光导纤维连接在插入有干电池的圆筒状光供给部上,形成有将光照射在光导纤维前端部上的照射部的装置。在该装置上,例如在光供给部的上部可以设置开关,该开关通过回转可以转换光的强弱控制及照射的接通、断开。对该投光装置的照射部和光导纤维两者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使照射部和光导纤维能插入中空的支承件内,并且容易操作。
本发明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不局限于上述形式,但由于上述原因,最好光导纤维插入支承件的内腔中。在本实施形式中,杆部2和钩部3由中空的金属导管构成。支承件1在进行手术时在支承活体组织且拉伸状态下使用。因此,如果支承件的刚性小到这样使用便容易变形的程度,则不合适。但是,为使患部和手术区域一致,往往使杆部2弯曲而进行调整,故杆部2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通过人力可以产生塑性变形那种程度的刚性。如果在比该值小的应力下可产生塑性变形,则在手术中会产生变形,是不理想的。因此,杆部2或钩部3可以根据用途设成不锈钢制造的,或设成用人力可以产生塑性变形的铝、其它金属制造的。另外,根据支承件的厚度,还可以调整重量和塑性变形性能。
最好,图17所示的杆部2的长度L1比将曲线状的钩部变成笔直状后的伸长时的长度L2要长,为2×L2≤L1≤3×L2则更好。最好支承台用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异丁烯酸甲酯树脂、醋酸乙烯树脂等透光性优良的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聚氯乙烯树脂、聚烯烃、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其它的改善了透光性的树脂成形物。
图3所示的杆部2和钩部3的形状和尺寸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可以与需治疗的活体组织和手术人员的嗜好相一致地适当进行变更。
(实施形式3)
作为上述实施形式中所示的支承台4的形状,可根据目的和对象,如图4-图10所示,选择各种形状。
图4所示的支承台4a具有扁平球(枕型)状的形状。图4A所示为其正面形状,图4B所示为侧面形状。在切削心脏瓣膜侧部的场合,该支承台4a是一般最容易使用的支承台。可以支承成对较大范围的患部可以切削。
图5所示的支承台4b具有碗形的形状。图5A所示为其侧面形状,图5B所示为其平面形状。该支承台4b适合用于需切削患部的肥厚部分的厚度大,呈圆形的场合。
图6所示的支承台4c具有棱形的形状。图6A所示为其侧面形状,图6B所示为平面形状。在切削心脏瓣膜尖端部的场合,即使在窄的部位,该支承台4c也容易进行支承。
图7所示的支承台4d具有梨形的形状。图7A所示为其侧面形状,图7B所示为平面形状。该支承台4d适合于上述肥厚部分较小时的切削。这是因为对附近的正常组织误切削的可能性小的缘故。另外,具有这种形状时,即使患部为复杂的形状也可以适应。
图8所示的支承台4e具有简单的球形形状。该支承台4e适合于肥厚部分较小、且患部容易跟随支承台的场合。
图9所示的支承台4e具有倒碗形的形状。该支承台4e适合用于将患部切削至较薄的场合。
图10所示的支承台4g具有葫芦型形状。该支承台4g在用平面和单纯的球面不能跟随活体组织的场合使用。图10A为从上方(杆侧)看葫芦形支承台4g的俯视图,图10B为支承台4g的侧视图。
总之,支承台设定成这样的形状、尺寸,即在用高速回转的锉刀切削时,从切削面的里侧作为接触部件起使用,可稳定地支承活体组织,可使活体组织不离开地进行手术。
(实施形式4)
图11表示实施形式4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图11A为用部分剖面表示的正视图,图11B为俯视图。但,图11B表示图11A的A-A断面上去掉上部后的状态。
支承件包括直棒状的中空杆部20和固定在其前端部上的支承台21。投光装置的构成与图3所示的实施形式2一样,具有穿插在杆部20的内腔中的光导纤维22、形成于该光导纤维22前端的光照射部6、以及连接在光导纤维22基端上的光供给部7。
支承台21由大致呈圆筒形的棱镜构成,其周面部23固定在杆部20上。支承台21的中心轴与杆部20的轴相平行,支承台21的上表面24是平坦的。符号25是光导纤维插入孔,光导纤维插入孔25通过开口部26与外部连通。支承台21的上表面构成支承面,其面积比杆部20的截面积大。
光导纤维22通过开口部26插入光导纤维插入孔25内,前端的光照射部6配置在适合于光照射的位置上。光导纤维22卡在开口部26中,使其不容易从支承台21上脱落下来。
根据该实施形式,支承件容易插入患部,并且光导纤维可简单地插入支承件或从中拨出来。另外,构造也简单,故容易制造。
对于杆部20的尺寸,实际使用的是外径为3.5~8mm,内径为3~6mm,长度为150~300mm。壁厚取决于原材料,只要是0.5~2.0mm即可。
支承台21的上表面24只要具有可以支承心脏瓣膜的大小即可,若其它条件也考虑,适当地进行设定即可。对于支承台21的尺寸,作为一例,可以制成直径10~20mm圆筒形。对于支承台的厚度,没有特别的功能上的条件限制,考虑制造便宜等进行设定即可。另外,作为支承台21的形状,除了圆筒形以外,将方形的边缘去除角部而成的形状和长圆形也是实用的形状。
作为光导纤维22,采用外径2~3.5mm、长度300mm以上的光导纤维。光照射部6也可以对光导纤维22的前端加工而一体形成。另外,也可以不特别设置光照射部6,将光导纤维22的前端直接作为光照射部使用。
光导纤维22与支承台21的卡合既可以是固定方式也可以是自由装卸方式,只要适当地采用与使用方法相对应的卡合方法即可。例如,可以设成这样的构造,即相对于光照射部6或光导纤维22的直径,合适地设定开口部26的形状,这样,便可利用与光照射部6或光导纤维22的摩擦力进行卡合。
只要合适地决定杆部20的长度即可,但前端部约20mm的部分最好是柔性的。或者,若可塑性变形地构成,则使用时可调节成最佳的形状,很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对塑性变形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将整个杆部20制成柔性的或可塑性变形的,也可以用别的材料形成前端部,仅前端部具有这些性质。
图12和图13表示图11的支承装置的变形例。图12表示由棱镜构成的支承台31,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正视图。根据图12A的俯视图判断,支承台31的平面形状为长圆形。如图12B所示,其周边部32a的角部被去掉而成为圆滑的形状。侧面形成有保持用卡合槽33。下部设置有为插入光导纤维或光照射部用的插入口34。
图13表示具有棱镜夹35的杆部20。支承台31与该杆部20组合起来使用。图13A为正视图,图13B为俯视图。杆部20自身的构造与图11所示的杆相同。棱镜夹35的平面形状为具有部分切口的长圆环,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杆部20上。棱镜夹35具有与图12所示的支承台31的保持用卡合槽33进行卡合的形状和尺寸。支承台31卡合在棱镜夹35上的状态示于图13C。穿通杆部20配置的光导纤维22插入支承台31的下部。采用这样的构造,支承台31容易装卸。
在上述说明中,表示了棱镜夹35固定在杆部20上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棱镜夹35和杆部20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结合起来。例如,如图14A所示,设成在杆部20的前端设置轴承36,棱镜夹37的连接部37a支承在轴承36上的构造。这样,轴承36和连接部37a作为铰链起使用。如图14B、图14C所示,支承台31可以回转。使支承台31从图14B的状态向下方向回转90°而变成图14C的状态,这样,可以使支承台31位于杆部20的前端延长线上。在这种状态下,与图14B相比,支承装置前端部分的断面积较小。因此,如图20所示,将前端部从心脏瓣膜19之间的间隙18插入使用时,容易插入。而且,插入以后,使支承台31返回图14B所示的状态,则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承功能。
可以回转的角度根据支承台的形状等适当地进行设定,与此相对应,也可以适当选择可回转用的机构。
可通过光导纤维22赋予为使支承台31回转用的驱动力。即,使光导纤维22和支承台31的结合具有足够的强度,将从杆部20基端拉出光导纤维22的力给予支承台,使支承台31向下方回转而成为图14C的状态,通过给予推入力,便向相反方向回转,可以恢复到图14B的状态。
因此,在采用可相对移动的结构的场合,最好设成支承台31和杆部20的相互位置关系至少可保持图14B所示的状态。为此,例如,可以设置将光导纤维22卡合在杆部20基端上的机构。或者,也可以采用通过分别形成于支承台31和杆部20上的凹部和凸部的嵌合方式的卡合等通常采用的任一种方式。
(实施形式5)
实施形式5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示于图15。该装置是在图14的装置上设置了检测透过活体组织的光量用的传感器的例子。
图15中,符号40是检测光量用的光传感器,利用结合部件41支承成位于支承台31的上方。结合部件41通过固定部42安装在杆部20上。固定部42呈圆筒形,在其内腔中穿插有杆部20。因此,固定部42在杆部20上可滑动。另外,在固定部42上设置有夹紧部件43,可以在杆部20的轴向所希望的位置上固定。根据通过固定部42固定在杆部20上的固定位置,来决定光传感器40与支承台31的表面距离。用光传感器40检测的信号通过电缆线44送入信号处理装置(未图示)。
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光导纤维22和支承台31传递的光对载置在支承台31上的活体组织进行照射。用光传感器40检测该光透过活体组织表面的透过光,根据其光量确认活体组织的厚度。必须预先测定好活体组织的厚度与用光传感器40检测的光量的关系。这样,只要用光传感器40检测透过光量,便可以在不需要熟练水平的情况下,边高精度地确认活体组织的厚度、边施行手术。
光传感器40的受光面与支承台31表面的距离因受各种条件的影响,设为大约2.3~4.7cm是合适的。
如本实施形式那样,将光传感器40安装在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上使用,具有可使光传感器40的受光面与支承台31表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一定的优点。而在将光传感器40与支承装置分开配置使用的情况下,难以使上述距离保持一定。结果,即使活体组织的厚度一定,用光传感器40检测出的光量也会有变化,难以高精度地检测厚度。
但,如上所述,光传感器40的受光面与支承台31表面的距离较短,故往往在施行手术时光传感器40产生干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最好设成这样的结构,即可设定成阻止固定部42相对于杆部20在轴向上移动、但可围绕轴回转的方式。这样,检测厚度时,使光传感器40围绕杆部20的轴回转而配置在支承台31的上方,在施行手术时,可以避开支承台31上的上方进行配置。
(实施形式6)
图16是实施形式6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的正视图。在该装置上,辅助部45固定在杆部20的前端。在辅助部45上设置有轴承46,支承着支承台47的回转轴47a。支承台47能够以回转轴47a为中心回转到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在支承台47上设置有牵引部47b,与牵引钢丝48的一端部连接。
牵引钢丝48与光导纤维22一样,通过杆部20的内腔进行配置,另一端部与操作柄49连接。操作柄49嵌合在滑动导向装置50的狭缝51内,沿着轴向可滑动。从滑动导向装置50拉出操作柄49,支承台47便通过牵引钢丝48向左回转。
在支承台47的回转轴47a附近设置有未图示的弹簧,这样,向右回转的力始终作用在支承台47上。因此,在没有通过牵引钢丝48的回转驱动力作用的情况下,支承台47被推压在辅助部45上,而成为图16中实线所示的状态。
支承台47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设成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形状。辅助部45的平面形状也设成一样的。这样,在图16中实线所示的闭合状态下,支承台47和辅助部45与杆部20的轴正交的断面非常紧凑。因此,可容易地插入活体患部。
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利用牵引钢丝48操作支承台47的开闭,故可以不增加光导纤维22的负担,并且也可以顺利地进行操作。
如以上各实施形式那样构成的支承装置插入活体患部,使支承台与活体组织的切削部位里面接触。这样,在从切削部位里面进行支承而使活体组织在施行手术中不脱离开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稳定的操作对切削部位进行切削。另外,杆部和钩部比支承台细,并且根据需要做成圆滑的形状,由于这样构成,可容易地插入活体的目标部位。因此,使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可以使用高速回转的锉刀容易、且正确地进行活体组织的切削。
以下,对于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表示其具体形状和尺寸的例子。
(实施例1)
对于图17所示形式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表示各部分尺寸的一个例子。杆部2的长度L1为150mm,钩部3伸长时长度L2为60mm,杆部2和钩部3都用φ3.5×φ5.0的不锈钢(SUS 304、SUS 316)中空管制成。钩部3的各部位的曲率:与杆部2连接的连接部9为R30,第1中间部10为R25,第2中间部11为R8,前端侧弯曲部12为R15。前端侧弯曲部12的切线与平行于钩部前端部13的轴而引出的直线所构成的角度α1为45°。
嵌在钩部前端部13上的支承台4设成图18所示的棱形,或图19所示的枕形。
图18A是从正面里侧看棱形的支承台4h的图。图18B是从侧面看的图。图18C是从上方(杆部基端部侧)看支承台的俯视图。如图18A所示,支承台4h上形成有嵌合部14,可以可装卸地嵌在中空的钩部前端13内。各部位的尺寸为:L3=20.0mm,L4=10.0mm,L5=7.0mm,L6=22.4mm,L7=φ3.5mm,L8=4.0mm。支承台4和嵌合部14的材质都为丙烯树脂,具有优良的透光性。
作为支承台的另一实施例,制作了图19所示的枕形支承台4i。图19A为正视图,图19B为侧视图。各部位的尺寸为:L9=10.0mm,L10=5.0mm,L11=φ3.5mm,L12=4.0mm。
(实施例2)
制成图11所示形状的支承装置。杆部20的长度为250mm,外径为5.0mm,内径为3.0mm。作为投光装置,采用现有的尿管纤维,光导纤维22的直径为2.3mm。支承台21的棱镜可装卸且可更换,是长径为20mm、短径为10mm的长圆形平面,高度为14mm。光导纤维插入孔25的直径为3.1mm,深度为8.0mm。
以上的实施例是各部分尺寸的一例,当然,例示的各尺寸可适当调整。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采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在实施锉磨法时,可以支承活体组织而容易地施行手术,可以迅速且正确地进行活体组织修复手术。并且,可以边确认切削部、边进行手术,故可以在不依赖施行手术者的直觉的情况下高精度地进行操作。

Claims (8)

1.一种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是为了辅助对活体组织不要部分进行切削的手术而支承一部分活体组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呈直棒状的杆部,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支承台,以及固定在上述杆部前端上的辅助部,
上述支承台这样构成,即通过回转可以成为位于上述杆部的侧部的支承位置和位于上述杆部前端的延长线上的待机位置,
在上述支承位置上,上述支承台的表面构成支承面,该支承面的面积比上述杆部的断面积大,
在上述待机位置上,上述支承台与上述辅助部抵接,由上述支承台和上述辅助部的结合体形成圆滑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投光装置,上述杆部是中空的,形成有内腔,上述支承台具有透光性,
上述投光装置包括在前端具有照射部的光导纤维和连接在上述光导纤维的基端上、供给光用的光供给部,上述光导纤维插入上述杆部的内腔中,基端从上述杆部的基端侧延伸而与上述光供给部连接,前端的上述照射部留置在上述支承台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杆部是中空的,还配备有牵引钢丝,该牵引钢丝通过上述杆部的内腔,其一端与上述支承台连接,通过用上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部进行牵引,上述支承台便回转而成为上述支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支承台施加力,赋予使其向上述待机位置方向回转的回转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上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部与配置在上述杆部的基端部附近的操作柄连接,用上述操作柄对上述牵引钢丝赋予牵引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还具有检测光量用的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在上述杆部上,被支承成位于上述支承台的上方,利用上述光传感器可检测通过上述光导纤维透过支承台照射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上述光传感器可在上述杆部上滑动,而且可以在上述杆部的轴向上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上述支承台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在特定方向上容易透过光,在除此以外的方向上难以透过光。
CN01816411.0A 2000-07-27 2001-07-24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9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26886A JP2001104320A (ja) 1999-07-30 2000-07-27 医療処置用の生体組織支持装置
JP226886/00 2000-07-27
JP226886/2000 2000-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437A CN1466437A (zh) 2004-01-07
CN1226963C true CN1226963C (zh) 2005-11-16

Family

ID=1872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164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963C (zh) 2000-07-27 2001-07-24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81895A1 (zh)
EP (1) EP1304078A4 (zh)
JP (1) JP3773050B2 (zh)
CN (1) CN1226963C (zh)
AU (1) AU2001271084A1 (zh)
WO (1) WO20020095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7707A (ja) * 2002-09-12 2004-04-02 Showa Ika Kohgyo Co Ltd 脊柱固定システム用の椎体プレート
US20110046448A1 (en) * 2009-08-03 2011-02-24 Anthony Paolitto Cardiac tissue retractor with associated valve cusp depressor
CN103300938B (zh) * 2013-06-27 2015-05-2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经心房途径房室瓣膜反流动物模型制作装置
WO2017141923A1 (ja) * 2016-02-15 2017-08-24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デバイスおよび処置方法
MY187421A (en) * 2016-05-03 2021-09-22 Livac IP Co Pty Ltd Hook and fenestration retractor
KR102564479B1 (ko) 2016-11-22 2023-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의 눈을 위한 3d 렌더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53740B (zh) * 2018-04-10 2022-03-01 苏州迈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用压板装置
JP7209976B2 (ja) * 2018-11-05 2023-01-23 安井株式会社 内視鏡下手術用照射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2328A (en) * 1988-01-25 1992-05-12 Refractive Laser Research & Development Program,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ser surgery
US5271385A (en) * 1990-03-29 1993-12-21 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oration Abdominal cavity organ retractor
JPH04193168A (ja) * 1990-11-27 1992-07-13 Katsumi Takahashi 心臓弁膜症手術用の弁の石灰化部分の探索、除去支援器具
US5370134A (en) * 1991-05-29 1994-12-06 Orgin Med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dy structure manipulation and dissection
US5584803A (en) * 1991-07-16 1996-12-17 Heartport, Inc. System for cardiac procedures
JPH05317318A (ja) * 1992-05-19 1993-12-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腹壁吊り上げ器
US6132451A (en) * 1995-06-07 2000-10-17 Eclipse Surgical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fiber for myocardial channel 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773050B2 (ja) 2006-05-10
EP1304078A1 (en) 2003-04-23
CN1466437A (zh) 2004-01-07
WO2002009590A1 (fr) 2002-02-07
US20030181895A1 (en) 2003-09-25
EP1304078A4 (en) 2006-03-22
AU2001271084A1 (en) 2002-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663C (zh) 外科手术用的切片机
CN1226963C (zh) 医疗处置用的活体组织支承装置
CN200948173Y (zh) 医疗装置
CN1285723A (zh) 眼外科系统和方法
CN1909859A (zh) 眼部复合微型插管
CN1764410A (zh) 外科手术牵引器系统
CN1863479A (zh) 多刀片牵开器
KR101773033B1 (ko) 치과시술용 보조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치과시술 시스템
CN1172635C (zh) 用于修复牙齿以便装配假齿套的牙钻组
CN1468080A (zh) 远端变窄的血管移植物
CN1859941A (zh) 具有弯曲段的导丝
CN1654007A (zh) 细隙灯显微镜
CN214968431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诊疗装置
CN101068500A (zh) 用于组织活检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
CN1895156A (zh) 医疗用胶囊的回收、搬送方法以及在其中使用的内窥镜装置
CN1290353A (zh) 用于切除组织的方法和设备
CN100345520C (zh) 超声波治疗器
CN210158716U (zh) 一种内置光学元件和防污染的激光手术或加工设备
CN112690773A (zh) 一种基于恒流源的口腔种植体检测定位装置和方法
CN214128493U (zh) 一种口腔科专用口腔检查装置
JP2009165640A (ja) 内視鏡用先端フー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内視鏡ユニット
CN21372184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神经内镜
CN219353874U (zh) 一种牙科用手持扫描定位器
CN213217778U (zh) 一种口腔手术定深金刚砂车针
CN211749518U (zh) 一种多功能肛肠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