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2463A - 对混合式充气器内气体流动的控制 - Google Patents
对混合式充气器内气体流动的控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2463A CN1222463A CN98123953A CN98123953A CN1222463A CN 1222463 A CN1222463 A CN 1222463A CN 98123953 A CN98123953 A CN 98123953A CN 98123953 A CN98123953 A CN 98123953A CN 1222463 A CN1222463 A CN 12224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air conditioning
- charge air
- mixing
- propel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8—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 B60R21/272—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instantaneous release of stored pressurised ga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the gas just before or during liberation, e.g. hybrid infl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可充气安全系统的混合式充气器。该混合式充气器的结构使推进剂和其它可燃材料燃烧产生的热燃气与带冷压缩介质的其他可燃材料在贮存气体壳体内的有效混合。燃气与压缩介质的混合提供了一种具有相当均匀的成分和温度的输出气体。
Description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可充气安全系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混合式充气器。
在汽车可充气安全系统的充气器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压缩纯气体式充气器,纯推进剂式充气器以及混合式充气器。当然每一种上述类型的充气器都有其设计上的许多考虑。在所有三种系统中,两个主要的设计考虑是空气/安全囊必须在预定时间内膨胀到预定尺寸以使其运行生效。因此,大量的研制工作就被投入到如何在充气器和空气/安全囊之间建立流动通道方面以及如何把产生的流体流动提供给空气/安全囊以实现上述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混合式充气器中,同时利用了一种贮备压缩气体的释放和一种发热材料例如推进剂的点火操作,其建立通向空气/安全囊的流动通道的方式和点燃推进剂的方式都必须符合上述目标。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充气气体进入空气/安全囊提供了一条新颖的通道的可充气安全系统的混合式充气器。该混合式充气器有一个贮存着合适的压缩介质(例如,流体和/或气体)的充气器壳体和一个贮存着合适的气体/热发生材料或推进剂以加强进入可充气安全系统的空气/安全囊的流动的气体发生器。一开始由一个封闭盘(或出口封闭装置)把混合充气器和空气/安全囊隔开。设置了一个起动(或起动器)总成,其包括了至少一种在期望或要求系统起动时即被点燃的可燃材料。来自起动总成的燃烧产物与推进剂直接接触并将其引燃。来自起动总成的这些相同的燃烧产物还推动一射体穿过这个特有的封闭盘从而引起通过充气器壳体内的出口从充气器到空气/安全囊的流体流动。
混合充气器包括一个与气体发生器运行相关的混合装置以使起动总成内可燃材料的燃烧产物,燃烧推进剂生成的气体,和/或压缩介质(统称为“充气气体”)相互混合。该装置使得充气气体先沿着第一方向流动然后再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第一和第二方向都相对于充气器壳体的纵向轴线而定位。
在一种结构中,该混合装置包括一个在靠近气体发生器处开始并沿着充气器壳体的纵向长度延伸的内罩。一个沿充气器壳体的纵向长度延伸一较短距离的外罩也可以从内罩沿径向向外布置以促进混合。内、外罩一起形成了一环形出口。
混合装置能提供具有大体上均匀的成分和温度的由充气器壳体出口排出的充气气体。起动总成起动之前压缩介质具有与充气器壳体外部环境温度大致相同的温度,这一点将很重要。来自起动总成的燃烧产物和燃烧推进剂生成的推进剂气体(统称为“燃气”)在其生成时有较高的温度。混合装置使热燃气和冷压缩介质有效混合并且因此使热量迅速地由热燃气传给压缩介质。混合装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充气器起动后从充气器壳体排出的充气气体的温度能被充分地或按期望地降低。在那方面,这种混合被期望用来消除位于充气气体流动通道内的排出口腐蚀(和变大)的可能性和/或充气气体排出充气器壳体的出口时或之后产生火焰的可能性。
射体除了冲开第一封闭盘以引起进入空气/安全囊的流体流动之外还能提供密封作用。射体可被设置在气体发生器的一端内并且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封闭盘对齐成直线。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射体结构和/或射体与气体发生器上射体冲开第一封闭盘前经过的那一端之间的相互关系,射体能把气体发生器的这一端封闭。通常期望它能有助于迫使推进剂气体和/或其它来自起动总成的燃烧产物在通过被冲开的第一封闭盘排出充气器之前由气体发生器流入贮存气体壳体。当某种能产生可燃推进剂气体的推进剂被使用时,会减小这些推进剂气体在空气/安全囊内燃烧的可能性,并且会有助于它们在充气器壳体里面更有效地燃烧。
一个传输管可被布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里面并且与气体发生器壳体隔开一定距离。全部推进剂都被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与传输管之间的空间里,并且该传输管包括一组开口。起动总成的输出先被导入传输管内,然后又通过传输管上的开口流出去点燃推进剂。这减少了起动总成的起动对推进剂结构完整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传输管也可用来引导起动总成的输出到上述的射体并推动它穿过第一封闭盘。
混合充气器可有多个室。充气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总成。第二壳体总成与第一壳体相互连接并布置在第一壳体内(例如,同轴地布置)。第二壳体总成包括内设有某种合适的气体/热发生材料或推进剂的第一室。第二室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总成之间的空间形成并且在静态或充气器起动前包含某种合适的压缩介质。第二室与第一室一直处于稳定的流动联通状态,从而第一室也包含着压缩介质。
第二壳体总成还包括一个第三室。第一封闭盘与第三室相联,并且提供了空气/安全囊与充气器之间最初时的隔离。第三室可与第二室流体流动联通,但与第一室大体上隔离。这样以来,当推进剂在第一室内点燃,推进剂气体便由第一室流入第二室,然后再流入第三室。第一封闭盘被冲开后,从充气器到空气/安全囊的流动便形成了。
第二壳体总成可包括一中心壳体,它具有一个侧壁及两个开口端。充气器起动总成被设置在中心壳体的一个开口端的里面,将该开口端封闭住,并恰当地被固定在那里(例如,用焊接)。一个隔板被设置在中心壳体内部(例如,通过压装)从而形成了第二壳体总成的第一室以及起动总成。一个扩散器总成被设置在中心壳体的另一开口端里面并将其封闭住,并恰当地被固定在那里(例如,用焊接)。因隔板与中心壳体相接且其上面没有开口,所以隔板大大地限制了任何实际的流体从第一室直接流入第三室。而且,用压装的方法把隔板装进中心壳体内,这也使推进剂在所有焊接工作完成之后被装进中心壳体内,焊缝都位于接近推进剂的地方。
图1是一个汽车可充气安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一个混合充气器实施例的截面图:以及
图3是另一个混合充气器实施例的截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这些附图有助于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特点。在这方面,本发明涉及汽车可充气系统的混合充气器。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既使用贮备的压缩气体又使用气体和/或热生成推进剂的充气器。各种型式的混合充气器在授予Hamilton等人的美国专利NO.5,230,531中被公开,此外还有于1996年7月11日公开的待审美国专利申请NO.08/680,273中提出的标题为“混合充气器”的申请,这两个专利都转让给了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其全部公开部分在此用于参考并被包容。
图1示出了一个汽车可充气安全系统的实施例。该可充气安全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探测器14,充气器26,以及空气/安全囊18。当探测器14检测到要求空气/安全囊膨胀的条件(例如,某一预定的减速)时,一个信号被发给充气器26,它于是将其内的气体或其它合适的流体释放出,并通过导管22充入空气/安全囊18。
图2所示的充气器50是一个混合充气器,并可用于图1中的可充气安全系统以代替充气器26。
该混合充气器50包括圆筒形充气器体或贮存气体壳体54,其内含某种合适的压缩介质58(例如,某种压缩流体以及包括一种或多种液体和/或一种或多种气体);圆筒形气体发生器62,其内含某种合适的气体/热生成材料或推进剂66用以加强进入空气/安全囊18(图1)的气体流动,(例如,至少大约85%的用于增加系统充气能力的热量来自推进剂66的燃烧);既用以释放压缩介质58(通过在充气器50和空气/安全囊18(图1)之间设置一流动通道)又用以点燃推进剂66的起动总成70;以及用以引导从充气器50到空气/安全囊18(图1)的气体流动的扩散器74。充气器50最好使用枪式推进剂和/或混合推进剂以及一种多元压缩介质(例如,一种成分是氧气,其余成分至少有一种惰性流体(例如,气体/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照这样,充气器50还包括一个后燃管78,其被置于扩散器74的“上游”以使气体流在通过扩散器74排出充气器50之前充分燃烧。
充气器50的某些部分限定了一个压力容器,因为在静态或起动总成70起动之前,这些部分包含着压缩介质58。一般地,起动总成70封闭了贮存气体壳体54的一端,它包括了第一条焊缝82,该焊缝把贮存气体壳体54和起动总成70的起动总成壳体86连接在一起并且形成了一条密封带。贮存气体壳体54的另一端被分别由焊缝90和94焊接到贮存气体壳体54上的后燃管78和扩散器74来封闭。压缩介质58通过贮存气体壳体54壁面上的填料口98被引入完全装配好的充气器50内。当适量的压缩介质58被装入充气器50时,填料口98被一个密封塞102封闭,该密封塞被恰当地固定在贮存气体壳体54上(例如,一个置于填充口98之内和/或之上并被压装和/或焊接在那里的钢球)。
静态时,压缩介质58被贮存在充气器50内部的多个室内,这些室以某种方式相互联通从而形成一个流动通道用于工作时使气体排出充气器50。气体发生器62包括一个气体发生器壳体106,该壳体同轴地布置在贮存气体的壳体54内并形成第一室110。推进剂66贮存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的该第一室110。与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一室110流动互联的是静态或起动总成70起动前包含着压缩介质58的第二室114。第二室114的一部分由贮存气体壳体54和气体发生器62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另一部分由贮存气体壳体54和后燃管78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一室110和第二室114之间的流动互联自始至终存在,从而在静态或起动总成70起动之前,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的第一室110也包含着压缩介质58。
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包括第一端部118和第二端部122。气体发生器壳体62的第一端部118与起动总成70的一部分相接并被该部分封闭,该部分有助于静态时充气器50内的压缩介质58的保留,这一点将在下面更为详细地讨论。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二端部122具有比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一端部110稍大的直径,敞口,并且沿后燃管78的一部分径向向外布置。这一空间可以视为第二室114的一部分或者视为第二室114和由带孔套管130形成的第三室126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一部分。
第二室114和第三室126之间的流动联通由至少一个最好是一组径向布置在带孔套管130上且常开的带孔套管开口134形成。带孔套管130与后燃管78及气体发生器62相互连接。带孔套管130的一端被恰当地固定在气体发生器62的第二端部的壁面或隔板或喷嘴板138上,该喷嘴板138把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例如,用一个弯曲的互连部分)内的第一室110的一端给封闭或大致封闭住(在一些实施例中留有微小间隙)。带孔套管130的对顶端通过焊缝142与后燃管78的一端互相连接。为了密封第三室126以保存静态时或起动总成70起动前第一室110,第二室114以及第三室126内的压缩介质58,第二封闭盘146被设置在后燃管78的一端和带孔套管130之间并由焊缝142将其保持在这一位置上。第二封闭盘146构成了充气器50和空气/安全囊18(图1)之间的主要隔离物并可表征为输出盘。
应注意,第二封闭盘146的特征在于其被设置在充气器50内部的某一中间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封闭盘146被设置在贮存气体壳体54里面大致居中的部位。假定贮存气体壳体54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1。在一个实施例中,上面所指的第二封闭盘146的中间位置可表征为位于距贮存气体壳体54两端至少40%L1之处。
在第二封闭盘146以下面将详述的一种方式被冲开或打开后,后燃管78便与第三室126联通。进而后燃管78再与包括一组扩散口150及一个扩散屏154的扩散器74联通。从扩散器74排出的流体于是被导入空气/安全囊18(图1)。后燃管78和扩散器74是充气器50外部通道的一部分。请注意,后燃管78与扩散器74相联的一端有一个发散的端部158,其直径大于后燃管78与第二封闭盘146相接的那一端。这一发散端部158降低了流动气体排出充气器50时的速度。
第一室110再次位于气体发生器62之内,并且更为具体地由一个同轴布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62内部的空心传输管162和一个紧贴着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内表面及传输管162的外表面而定位的环形保持架166来限定。推进剂66在传输管162(例如,用以减小点火过程中损坏推进剂66的潜在可能性)的外面沿径向布置在保持架166和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上与起动总成70接近的第一端部118之间。
至少一个,典型地是一组气体发生器排出口170被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上,从而使贮存气体壳体54和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之间的流动始终互通,并且特别是与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的装有推进剂66的第一室110流动互通。这种排出口170定位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上且在保持架166和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一端118之间。推进剂66燃烧产生的气体的大部分和来自起动总成70的任何气体通过气体发生器排出口170流出气体发生器壳体106以增强进入空气/安全囊18(图1)的流动,不过一些气体流经喷嘴板138与扩散器74内的气体混合。为了减少燃烧的推进剂对充气器50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可能性,一个挡屏174可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内部且至少在气体发生器的排出口170之上。
推进剂66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被包括起动总成壳体86的起动总成70点燃。起动总成壳体86在第一条焊缝82处被连接到贮存气体壳体106上,并且在第二条焊缝178处被连接到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一端部118上,并且最好被密封,因为静态时或起动总成70起动前贮存气体壳体54和气体发生器壳体106都内含压缩介质58。起动总成壳体82保持着一个提供燃烧产物以引燃推进剂66的起动器182(例如,一个电起动点火器或其它适合的烟火装置)。为了将起动器182与充气器50内的压缩介质58隔离开,并为了密封充气器50,第一封闭盘186被设置在气体发生器70和起动器182之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这一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把第一封闭盘186布置在气体发生器62的第一端壁(它被弯曲压到传输管162的一端上)和起动总成壳体86的一端部之间,这两端部由焊缝194相互连接在一起。
圆筒传输管或壳体162被相对于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同轴地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并且与起动器182对齐以接收由起动总成70起动时产生的燃烧副产物或充气气体的“流动”。推进剂66再次被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106内的第一室110中,或者沿径向设置在传输管162的外面。这样以来,传输管162减小了起动总成70起动时对推进剂66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这主要是通过减小起动器182起动时产生的压力波或冲击弄碎推进剂66的颗粒从而会改变推进剂66的燃烧特性的可能性而实现。为了将起动总成70产生的燃烧产物传递给推进剂66从而通过在那里直接接触以点燃推进剂66,至少一个,最好一组传输管开口198被设置在传输管162的管壁上。这些传输管开口198可沿径向环绕着传输管162设置并沿传输管162的长度轴向隔开。
起动总成70还包括某种合适的点火/助燃材料200以提高起动总成70的能力(例如,一种RDX/铝助燃材料,由89%(重量)的RDX和11%(重量)的铝粉组成,也可加入约0.5%(重量)到约5.0%(重量)的羟脯氨酰纤维按比例代替约0.5%(重量)到约5.0%(重量)的RDX和铝)。点火/助燃材料200可布置在起动器182和推进剂66之间并与起动器182的排出口或输出口对齐。起动器182的起动点燃其可燃材料,然后可燃材料再点燃点火/助燃材料200。起动器182和/或点火助燃材料200的燃烧产物于是穿过传输管162和其传输管开口170直接接触到推进剂66从而点燃推进剂66及其类似物。由于点火/助燃材料200是粉末状,它被装在一个薄壁杯204内。该杯204被设置在传输管198的一端部里面,(例如,被压装在那里)。传输管162传递推进剂66着火后的燃烧产物。
起动总成70的起动不仅点燃了推进剂66,而且还通过冲开再次作为充气器50和空气/安全囊18之间的主要隔离物的第二封闭盘146在充气器50和空气/安全囊18(图1)之间形成一个流动通道。在这方面,起动总成70还包括一个射体/阀208。该射体/阀208的一部分设置在传输管162与点火/助燃材料200相反的一端内,与起动器182和点火/助燃材料200对齐,其最初由一个剪切环212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上,穿过气体发生器壳体106的第二端壁伸出传输管162的端面,与第二封闭盘146轴向对齐,并且与第二封闭盘146隔开。一般地,起动总成70(起动器182和/或点火/助燃材料200)的燃烧产物被部分地导入下游穿过传输管162,施加给射体/阀208一个力将剪切环212“折断”并驱使射体/阀208穿过第二封闭盘146。这使压缩介质58,推进剂/充气气体以及其它燃烧产物从第二室114流经带孔套管开口134进入第三室126,然后穿过被冲裂的第二封闭盘146流入后燃管78,再进入扩散器74从而排出充气器50流向空气/安全囊18(图1)。
起动总成70的射体/阀208除了按所描述的方式起动充气器50的流动之外,还提供密封功能。具体地讲,射体/阀208迫使第一室110内的推进剂/充气气体和其它来自起动总成70的燃烧产物通过气体发生器排出口170流出气体发生器62并进入第二室114,尽管有些气体流经喷嘴板138与扩散器74内的气体混合。这是由射体/阀208的结构和/或射体/阀208与气体发生器62相连接的方式所决定的。射体/阀208包括第一锥形头216,该头指向起动器182并且其最大直径近乎等于但仍稍小于传输管162的内径从而使得射体/阀208可在传输管内相对滑动。射体/阀208还包括第二锥形头222,该头指向第二封闭盘146并且其最大直径小于第一头216的最大直径。连接第一头216和第二头222的是包括第一主体段230和第二主体段234的主体226。第一主体段230与气体发生器62的第二端壁138滑动连接,而第二主体段234从第一主体段230延伸超出第二端壁138与第二头222相连接。第二主体段234的直径小于第一主体段230的直径。
静态或起动起动总成70起动前,射体/阀208由剪切环212保持在某一固定位置。环形剪切环212安装在第一主体段230上形成的凹槽内。剪切环212还被保持在气体发生器62的第二端壁138和传输管162的端部之间。一旦起动总成被起动,来自起动器182和点火/助燃材料200的点火燃烧产物便施加给射体/阀208一个力,其大小足以剪断剪切环212从而使得射体/阀208被推动穿过第二封闭盘146。射体/阀208仅由这些点火燃烧产物驱动,并不由推进剂66的燃烧驱动。射体/阀208继续由起动总成70的燃烧产物沿轴向推进直到第一头216挨上气体发生器的第二端壁138。由于第一头216的直径超出了第二端壁138上射体/阀208通过的孔或开口的直径,因此,第一头216封闭了第一室110,从而使得绝大部分充气气体通过气体发生器排出口170流出气体发生器62并进入第二室114,然后按上面所描述的方式排出充气器50。第一室110内由于推进剂66燃烧产生的压力维持射体/阀208的密封接触状态。
图3示出了另一个可用于图1中可充气安全系统10的混合式充气器的实施例。该混合充气器300区别于图2中的混合充气器50的地方在于,混合充气器300的结构使得来自点火/助燃材料200和推进剂66燃烧的热燃烧气体与冷压缩介质58能够有效地混合。这种混合能使充气气体以比较均匀的成分和温度从扩散器146输出进入空气/安全囊18。至于充气器起动后的温度,所期望的是用来充胀空气/安全囊的充气气体的温度能被充分地控制或降低以避免充气器壳体内包括气体通道的某些金属部件发生腐蚀的可能性。当要求起动后的充气器有相对高的输出时,降低温度是合适的。用一个60升的罐测试具有代表性的混合充气器可确定出一个相对高的输出。用这样的罐使混合充气器起动时,罐内形成大于500MPa的相对高的输出,并随着混合充气器的起动该输出在罐内进一步发展。当这样的相对高的输出出现时,临近混合充气器出口的温度高于1000℃(例如至少1100℃)。结果,连同产生相对高的输出和这样的相关温度的混合充气器一起,可以期望实现降低充气器壳体出口处的充气气体温度。
用一个内罩304可以实现所期望的混合以降低温度,该内罩(a)沿径向布置在后燃管78的外面,沿径向布置在气体发生器壳体316外壁(也称为外罩)的里面,并且相对于贮存气体壳体54的纵向轴线308而对称,以及(b)最好从临近气体发生器302的一点延伸到超出第二封闭盘146的某一点处。由后燃管78和充气气体通过后燃管78排出贮存气体壳体时所必须的内罩304形成一环状空间312,作为第二室114的一部分。内罩304的长度“L2”最好在约0.25到0.75倍的贮存气体壳体54的长度之范围内。
推进剂66和点火助燃材料200产生的燃烧气体所流经的从第一室110到第二室114的另外一个通道318被设置用以补充由气体发生器出口170形成的从第一室110到第二室114的流动通道。形成流动通道318的有:环形保持架320和气体发生器壳体316内壁之间的第一间隙,气体发生器壳体316的开口端320和第二端壁138之间的第二间隙,以及由气体发生器壳体316的第二端122和第二端壁138形成的环形出口322。气体发生器壳体316的第二端122在第二封闭盘146前面终止。
混合充气器300的运行与图2中的混合充气器50的运行相类似。探测器14(图1)发出一个信号给起动总成70,起动器182点燃点火/助燃材料200。点火/助燃材料200的高温燃烧产物引燃推进剂66,产生出高温高压气体。由点火/助燃材料的点火燃烧产物形成的高温高压燃烧气体迫使射体/阀208向贮存气体壳体54的扩散器端运动,因此冲开第二封闭盘146并且封闭第一室110和第三室126间的通道。一个O形圈330防止起动总成70边缘的燃烧气体倒流及其造成的该气体从贮存气体壳体54内的溢出。
第一部分高温燃气通过气体发生器排出口170被向外推入第二室114,而第二小部分燃气则沿着辅助流动通道318被向外推入第二室114。第一部分燃气进入第二室114时流速下降,而第二部分燃气则沿着流动通道316流速增加。结果,燃烧气体和压缩介质中的紊流被引到气体发生器302的第二端122附近,在那里低速第一部分燃气和高速第二部分燃气相互混合。在紊流流动条件下,燃烧气体和压缩介质之间会发生某些混合。
部分混合的压缩介质和燃烧气体(统称“充气气体”)沿着第一方向324流向贮存气体壳体54的扩散器端,然后再沿着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向贮存气体壳体54的起动总成端。第一和第二方向与贮存气体壳体54的纵向轴线308大致平行。环形出口312的受限的流动面积(即,进入环形出口312时流动面积的减少)造成燃气和压缩介质流动速度的增加并导致它们进一步的混合。与图1所示的混合充气器50相比,混合充气器300内通过第一室110的气体流动通道因设置了内罩304而长得多。流动方向的变化和带有变化的流动方向的较长的流动通道能够大大地防止充气气体排出扩散器146之后仍有火焰出现。
现在,充分混合的,大体上均匀的(在成分和温度上)压缩介质和燃气,或者充气气体,沿第三方向328通过带孔套管的开口134流入第三室126,并且流经后燃管78。第三方向328与第二方向326反向但与第一方向324同向。充气气体于是通过扩散器146流入空气/安全囊18(图1)。
该充气气体的温度比燃气的低得多。这能够防止因比较热的充气气体流入后燃管78而造成带孔套管开口134大小的改变(即,增大)。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说明和详细描述。但不因此对本发明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中。与上面的说明相关的种种变动和改进,以及本相关技术的技术和知识都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以上描述的实施例还旨在解释实施本发明的已知最好方法,并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按这些或其它实施例来使用本发明,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应用或使用的要求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改进。后附权利要求旨在用来包括本技术所允许的其它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充气气体流动的装置,包括:
具有一定纵向长度的充气器壳体;
与所述充气器壳体相连用以点燃推进剂的起动总成;
与所述充气器壳体相连用以产生推进剂气体的气体发生装置;
装在至少是所述充气器壳体内的贮存气体;
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装置运转关联的用以混合充气气体的装置,它至少包括推进剂气体及贮存气体之其一,用以混合的所述装置包括使充气气体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相对于所述充气器的所述纵向长度流动并且因而使临近所述开口装置的充气气体温度显著降低的装置;
用来堵塞充气气体通道直到所述起动器起动后的出口封闭装置;及
与所述充气器壳体相关用来接收来自所述混合装置的充气气体的出口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沿着所述充气器壳体的所述纵向长度从临近所述气体发生器装置处开始延伸的内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装置相连接的内罩,该内罩具有使所述内罩伸出所述出口封闭装置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起动器总成一起动,充气气体便离开所述气体发生器装置沿第一方向流向所述充气器壳体的一端,并且而后在排出所述出口装置之前沿着第二方向流向所述气体发生器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出口装置包括将要排出所述充气器壳体的充气气体的进口,并且其中所述混合装置控制充气气体的流动以有效地防止所述进口之尺寸的任何变化。
6.控制充气装置内气体流动的方法,包括:
给具有出口装置的混合充气器装备贮存气体;
使推进剂气体在所述混合充气器内生成;及
控制充气气体,包括至少推进剂气体及贮存气体之其一,沿着所述混合充气器的纵向长度在不同方向流动从而充分降低近所述出口装置处充气气体的温度;及
从所述出口装置排出充气气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步骤包括沿所述混合充气器的所述纵向长度设置一内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排出步骤包括冲开出口封闭盘以及所述控制步骤包括设置伸出所述出口封闭盘之外的内罩。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排出步骤包括接收进口内的充气气体以及所述控制步骤包括混合充气气体以降低由推进剂气体的热量决定的影响着进口的温度,从而有效地防止所述进口的尺寸的改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步骤包括延长充气气体排出所述混合充气器前所流经的通道从而有效防止充气气体排出所述混合充气器后因充气气体而有火焰出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77,963 | 1997-11-25 | ||
US977963 | 1997-11-25 | ||
US08/977,963 US6068292A (en) | 1997-11-25 | 1997-11-25 | Controlling gas flow in a hybrid inflat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2463A true CN1222463A (zh) | 1999-07-14 |
CN1116998C CN1116998C (zh) | 2003-08-06 |
Family
ID=2552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3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998C (zh) | 1997-11-25 | 1998-11-06 | 用于控制充气气体流动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068292A (zh) |
EP (1) | EP0919781B1 (zh) |
JP (1) | JPH11217054A (zh) |
KR (1) | KR19990045039A (zh) |
CN (1) | CN1116998C (zh) |
DE (1) | DE69813733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04475B (en) * | 1999-06-18 | 2002-10-01 | Daicel Chem | A mixed inflater having multi-stage expansions |
TW527294B (en) * | 1999-11-29 | 2003-04-11 | Daicel Chem |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and devices for the same |
TW495450B (en) * | 1999-12-07 | 2002-07-21 | Daicel Chem | Hybrid inflator |
JP2002120687A (ja) | 2000-10-19 | 2002-04-23 | Daicel Chem Ind Ltd | ハイブリッドインフレータ |
JP4587558B2 (ja) * | 2000-11-22 | 2010-11-24 |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インフレータ |
WO2002057120A1 (fr) * | 2001-01-22 | 2002-07-25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Airbag |
JP2002276896A (ja) * | 2001-03-14 | 2002-09-25 | Takata Corp | ストアーガスインフレータ |
US6601872B2 (en) * | 2001-08-16 | 2003-08-05 | Atlantic Research Corporation | Compact multi-level inflator |
US7134689B2 (en) * | 2001-11-30 | 2006-11-14 |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Inflator |
US6935655B2 (en) * | 2003-04-08 | 2005-08-30 | Autoliv Asp, Inc. | Pyrotechnic inflator for a vehicular airbag system |
US7588265B2 (en) * | 2004-04-12 | 2009-09-15 |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 Pressurized gas release mechanism |
US20050230948A1 (en) * | 2004-04-20 | 2005-10-20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Inflator with weld spatter collection |
US7338073B2 (en) * | 2004-08-18 | 2008-03-04 |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Inflator |
JP2006111257A (ja) * | 2004-09-17 | 2006-04-27 | Daicel Chem Ind Ltd | ガス発生器 |
US7654565B2 (en) * | 2005-06-02 | 2010-02-02 |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 Gas generating system |
US20070052224A1 (en) * | 2005-09-05 | 2007-03-08 |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 Gas generator |
US8376400B2 (en) * | 2006-04-21 | 2013-02-19 | Tk Holdings, Inc. | Gas generating system |
US7806436B2 (en) * | 2006-06-19 | 2010-10-05 | Tk Holdings, Inc. | Gas generating system |
JP5073337B2 (ja) * | 2007-03-28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点火器組立体 |
US7959185B2 (en) * | 2008-10-01 | 2011-06-14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Inflator bottle for combustible gas mixture |
EP2471692B2 (en) † | 2009-05-11 | 2022-01-05 |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 Gas generator for inflating a gas bag of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and method of inflating a gas bag |
US9321426B1 (en) | 2010-04-28 | 2016-04-26 | Tk Holdings, Inc. | Container for gas generant |
US9463341B2 (en) * | 2011-10-25 | 2016-10-11 | Kidde Technologies, Inc. | N2/CO2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propellant gas mixture |
JP6504963B2 (ja) * | 2015-08-05 | 2019-04-24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筒状ハウジング開口部の閉塞構造とガス発生器 |
US10054265B2 (en) * | 2016-11-29 | 2018-08-21 | Goodrich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eated gas cylinder assembly |
DE102017100857A1 (de) | 2017-01-18 | 2018-07-19 |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 Hybridgasgenerator,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ybridgasgenerators,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
JP6804374B2 (ja) * | 2017-04-04 | 2020-12-23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ガス発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453218A (fr) * | 1963-07-19 | 1966-06-03 | Specialties Dev Corp | Appareil générateur de mélanges gazeux servant à gonfler des dispositifs gonflables |
US3653684A (en) * | 1970-06-18 | 1972-04-04 | Gen Motors Corp | Pressure vessel valve assembly |
US3774807A (en) * | 1971-06-08 | 1973-11-27 | Ici America Inc | Gas-generating valve |
BE792344A (fr) * | 1971-12-06 | 1973-06-06 | Olin Corp | Appareil pour gonfler le sac gonflable d'un systeme de securitepour vehicule |
US3806153A (en) * | 1972-02-07 | 1974-04-23 | Olin Corp | Safety bag inflation for vehicles |
JPS49132733A (zh) * | 1972-04-17 | 1974-12-19 | ||
US3948540A (en) * | 1972-08-04 | 1976-04-06 | Eaton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flow fluid supply for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
US3895821A (en) * | 1973-06-01 | 1975-07-22 | Allied Chem | Inflation apparatus for safety device |
JPS5048637A (zh) * | 1973-07-05 | 1975-04-30 | ||
US3901530A (en) * | 1973-08-08 | 1975-08-26 | Allied Chem | Multiple mini hybrid with direct bag connection |
US3960390A (en) * | 1974-04-17 | 1976-06-01 | Eaton Corporation | Inflator |
US5230531A (en) * | 1990-10-22 | 1993-07-27 | Oea, Inc. | Gas generator ignition assembly using a projectile |
US5131680A (en) * | 1991-03-19 | 1992-07-21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Inflator assembly |
US5226667A (en) * | 1991-03-19 | 1993-07-13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Percussion igniter assembly |
US5199740A (en) * | 1991-06-10 | 1993-04-06 | Bendix Atlantic Inflator Co. | Hybrid inflator for air bag |
US5273312A (en) * | 1991-09-20 | 1993-12-28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Hybrid inflator having movable piston for releasing pressurized gas and conveying combustion products for ignition of secondary ignition material |
US5242194A (en) * | 1992-10-23 | 1993-09-07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inflator |
US5351989A (en) * | 1992-11-30 | 1994-10-04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Inflator assembly |
US5456492A (en) * | 1992-12-14 | 1995-10-10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Hybrid (augmented) gas generator |
EP0616927B1 (en) * | 1993-03-23 | 1997-11-19 | Trw Inc. | Inflator assembly |
US5360232A (en) * | 1993-09-14 | 1994-11-01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Filtration in hybrid inflators |
US5630618A (en) * | 1994-03-18 | 1997-05-20 | Oea, Inc. | Hybrid inflator with a valve |
US5602361A (en) * | 1994-03-18 | 1997-02-11 | Oea, Inc. | Hybrid inflator |
US5423570A (en) * | 1994-05-09 | 1995-06-13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Hybrid inflator with tortuous delivery passage |
US5538278A (en) * | 1994-06-14 | 1996-07-23 | Ad Astram Enterprises, Inc. | Ignition train apparatus for hybrid airbag inflators |
US5462307A (en) * | 1994-12-27 | 1995-10-3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Supplemental inflation restraint inflator |
US5634661A (en) * | 1996-02-27 | 1997-06-03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Hybrid driver side inflator |
DE19631316B4 (de) * | 1996-08-02 | 2006-06-14 | Dynamit Nobel Gmbh Explosivstoff- Und Systemtechnik | Hybrid-Gasgenerator |
-
1997
- 1997-11-25 US US08/977,963 patent/US606829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
- 1998-10-09 JP JP10288098A patent/JPH11217054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8-11-03 EP EP98309001A patent/EP091978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1-03 DE DE69813733T patent/DE6981373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1-05 KR KR1019980047335A patent/KR1999004503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8-11-06 CN CN98123953A patent/CN11169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6068292A (en) | 2000-05-30 |
CN1116998C (zh) | 2003-08-06 |
JPH11217054A (ja) | 1999-08-10 |
EP0919781B1 (en) | 2003-04-23 |
DE69813733T2 (de) | 2004-01-29 |
DE69813733D1 (de) | 2003-05-28 |
KR19990045039A (ko) | 1999-06-25 |
EP0919781A2 (en) | 1999-06-02 |
EP0919781A3 (en) | 2000-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998C (zh) | 用于控制充气气体流动的装置和方法 | |
US5937635A (en) | Pulse detonation igniter for pulse detonation chambers | |
US20190093880A1 (en) | Pressure-gain combus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1970265B (zh) | 用于对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和方法以及气囊模块 | |
US5873240A (en) | Pulsed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 | |
US5615548A (en) | Dual rotor pulse detonation apparatus | |
US3815469A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launching missiles particularly antitank projectiles | |
CA2349149A1 (en) | Low nox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urning liquid and gaseous fuels | |
CA2021396C (en) | Chemical initiation of detonation in fuel-air explosive clouds | |
KR102697273B1 (ko) | 고진폭의 압력파를 발생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23086704A (ja) | 流体混合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6584761B2 (en) | MAPP gas fuel for flight vehicles having pulse detonation engines and method of use | |
RU2334916C1 (ru) |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воспламенитель | |
US20030137132A1 (en) | Hybrid gas generator | |
RU2477383C1 (ru) |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камеры раке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малой тяги | |
CN110318875B (zh) | 爆燃驱动喷射超高速舰艇、飞机发动机 | |
EP0906898A2 (en) | Hybrid inflator for air/safety bag inflation | |
CN117846819B (zh) | 一种连续爆轰发动机的预爆轰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RU2175743C2 (ru) | Способ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воспламен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219317058U (zh) | 旋转爆震发动机及其点火装置 | |
CN220453714U (zh) | 流化装置及旋转爆震发动机 | |
JP2707822B2 (ja) | ラムロケット | |
GB2286662A (en) | Combustion chamber with self-ignition | |
CN117053235A (zh) | 燃烧室装置及旋转爆震发动机 | |
US5121670A (en) | Ram accelera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