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774C - 一种pcr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r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0774C CN1220774C CN 03101874 CN03101874A CN1220774C CN 1220774 C CN1220774 C CN 1220774C CN 03101874 CN03101874 CN 03101874 CN 03101874 A CN03101874 A CN 03101874A CN 1220774 C CN1220774 C CN 122077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cr
- linker
- primer
- dna
- pcr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R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末端转移酶将基因组DNA加Poly d(T)n尾;2)将DNA片段用产生3’-突出端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产生3’突出末端DNA片段;3)利用DNA聚合酶,以产生3’突出末端的DNA片段为模板与已知序列区的特异引物进行单向PCR反应;4)单向PCR反应特异靶目标DNA的3’-末端多附加一个A碱基、然后与带有3’-T尾的T-linker连接;5)以已知区特异引物和T-linker内的引物扩增目标DNA分子。本发明PCR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通用性强、重复性好、一次扩增片段较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多种目的的染色体步查,如转基因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鉴定、基因未知区段新基因的分离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中的一种PCR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PCR步查法获得插入位点的毗邻序列较传统的建库筛选相比,操作简便、快捷且成本低廉,是分离与已知序列毗邻的未知序列或新基因的首选实验方法。现有的PCR步查法,如inverse PCR、连接介导PCR、TAIL-PCR等存在着方法过于复杂、受酶切位点的限制、扩增的片段小(达不到研究者所要求的长度)、特异性差等弊端,常常扩增不到研究者所需要的DNA片段。
目前用于分离与已知序列毗邻的未知序列的PCR方法已报道有几十种,按其采用的原理,可归纳为如图1所示的三种:
1、反向PCR(Inverse PCR)(Triglia T et al.,1988;Ochman H et al.,1988;Arveiler B et al.,1991;Huang SH 1994;Akiyama K et al,2000):将未知序列端反折回来,与已知序列相连接,再用已知序列上的两引物作PCR。反向PCR主要有两个技术问题:(1)要求在已知序列和未知序列端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当一端没有或两端皆没有合适的酶切位点时,反向PCR不适用。(2)当两端皆存在合适的酶切位点时,反向PCR也不十分有效,因为连接反应多发生于分子间,分子内连接(环化)的几率很小。
2、连接介导的PCR(ligation-mediated PCR)(Mueller PR et al.,1989;PfeiferGP et al.,1989;Rosenthal A et al,1990;Dai SM et al,2000)。连接介导的PCR是在未知序列端连接上一个接头,用已知序列端的特异引物和未知序列端的接头引物作PCR扩增。这类PCR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特异性差,虽然已发展了多种用于这类PCR的接头(如图2所示),以提高其特异性,但这些接头的采用并未显著地改善这类PCR方法的特异性。
3、随机退火的PCR(randomly primed PCR)(Frohman MA et al,1988;Loh EYet al,1989;Ohara O et al,1989;Shyamala V et al,1989;Parker JD et al,1991;Liu YG et al.,1995;1995):这类PCR也有两个技术问题,1)这类PCR要求在未知序列端有简并引物(arbitrary degenarated primer)的结合位点,而实际情况是在很多情况下在未知序列端缺乏简并引物的结合位点。2)非特异性扩增问题十分突出,在多数情况下非特异性扩增掩盖了特异性扩增,从而得不到所需要的特异性PCR扩增产物的条带。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特异性、高成功率的PCR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一种PCR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末端转移酶将基因组DNA加Poly d(T)n尾;
2)将DNA片段用产生3’-突出端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产生3’突出末端DNA片段;
3)利用DNA聚合酶,以产生3’突出末端的DNA片段为模板与已知序列区的特异引物进行单向PCR反应;
4)单向PCR反应特异靶目标DNA的3’-末端多附加一个A碱基、然后与带有3’-T尾的T-linker连接;
5)以已知区特异引物和T-linker内的引物扩增目标DNA分子。
上述方法可以称为T-linker PCR。
通过末端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加Poly d(T)尾,可以消除基因组DNA在提取过程中所造成的物理性断片的5’-突出末端和平末端结构。
单向PCR反应,可在较高的温度和Taq酶的作用下只复制含有已知区特异引物靶基因的DNA片段(特异DNA模板)。
单向PCR反应中特异靶目标DNA的3’-末端多附加一个A碱基(3’-A),可以使不具有已知区特异引物结合位点的其他DNA片段(非特异DNA模板)分子保持不变。在特异靶目标DNA的3’-末端多附加一个A碱基(3’-A),不具有已知区特异引物结合位点的其他DNA片段(非特异DNA模板)则无法附加3’-A,可保持分子不变。
所述与T-linker特异性连接是利用T4 DNA连接酶,将新复制的具有3’-A末端的靶目标DNA片段与接头(T-linker)特异性连接,形成靶目标DNA分子与T-linker(A/T)相连接的特异DNA分子。
3’-末端突出一个T碱基(3’-T)的T-linker可根据扩增的DNA,采用常规引物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如:
5’---GTAGGTGTGTGGAGGATGCTGAGCGAGGT-3’
3’-TCATCCACACACCTCCTACGACTCGCTCCA-5’等均可。
所述扩增反应是以已知区特异引物和T-linker内的引物扩增目标DNA分子。所述扩增反应优选为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两轮扩增反应;所述第一轮扩增反应是以已知区第一特异引物(S1)和T-linker内第一引物(W1)扩增目标DNA分子;所述第二轮扩增反应是以已知区内侧第二特异引物(S2)和T-linker内侧第二引物(W2)进一步扩增目标DNA分子。
为了根据两个内侧特异引物(S2、S3)所扩增DNA片段的大小差异来辨认PCR产物是否为特异性分子,所述第二轮扩增反应中,用已知区内侧第三特异引物(S3)与T-linker内侧第二引物(W2)作平行的第二轮扩增反应。
T-linker PCR是基于特异性连接的PCR技术,连接方式为T/A连接。T-linker PCR与连接介导的PCR方法比较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前者将接头3’-末端的T碱基特异性地连接到目标DNA分子尾端的A碱基,故特异引物S和接头引物W之间的PCR扩增特异性很高。而后者接头与所有的DNA分子间皆发生连接反应,两个接头引物WP之间PCR扩增反应极大地影响或掩盖了目标DNA分子的扩增。
T-linker PCR与现有PCR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通用性强、重复性好、一次扩增片段较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
T-linker PCR可广泛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多种目的的染色体步查,如转基因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鉴定、基因未知区段新基因的分离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步查PCR方法的原理图
图2为连接介导PCR方法所采用的接头方式示意图
图3为T-linker PCR的原理图
图4为T-linker PCR与连接介导PCR方法比较图
图5为T-linker PCR方法对S8下游基因的第一步PCR扩增DNA片段电泳图
图6为T-linker PCR方法对S8下游基因的第二步PCR扩增DNA片段电泳图
图7为转基因水稻S8-1下游基因步查结果的图示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本发明的PCR方法对转基因水稻S8-1下游基因进行步查分析。
以S8尾端的3个特异性引物dw1、dw2、dw3向S8的下游作walking,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I、II、III为引物dw1、dw2、dw3,I和II之间有216bp的距离,II和III之间有174bp的距离;A、B、C、D为5μg的S8-1基因组DNA分别经7.5、11、15、30U的Hha I酶切30分钟后连接T-linker,并作T-linker PCR扩增;1、2、3、4分别为扩增获得的特异片段F1(1.0kb)、F2(0.8kb)、F3(0.6kb)和F4(<0.2kb)。前三个分别对应S8基因的三个拷贝S8a、S8b、S8c,F4为三者共有的一段载体片断。结果表明采用4碱基限制性内切酶HhaI的不同浓度进行不完全酶切(7.5-30U/5μgDNA,30分钟)后,T-linker PCR得到的条带相似,说明酶切完全与否对T-linker-PCR扩增的影响不大。经对F1、F2和F3作多序列比较(alignment)并与GenBank进行数据比较分析(blast)结果:
F1(1.0kb):1bp-558bp为载体序列,第558核苷酸之后的序列为S8-1水稻基因组中S8a的毗邻序列。该序列毗邻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第559-705核苷酸,与E.coli的trfA相似(98%),另一部分为第706-966核苷酸,与E.coli的gapC基因相似(98%),步查结果的图示分析如图7所示。
F2(0.8kb):载体序列,来源于S8b。
F3(0.6kb)和F3’(0.6kbdU):F3和F3’两者序列相同(F3比F3’多80bp),来源于S8c。F3的1-364bp为载体序列,364bp之后为S8c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毗邻序列,与E.coli的一段基因组序列相似(98%),为putative NADH dehydrogenase nuoG(推测的NADH脱氢酶nuoG),步查结果的图示分析如图7所示。
以第一步得到的F2(0.8kb)的尾端序列再次设计合成3个特异性引物dw8、dw9、dw10:
dw8:5’-GCTGCAAATGTTACTGAATACAAGTATGTCC-3’
dw9:5’-TTATGAACTTTCCTTTATGTAATTTTCCAG-3’
dw10:5’-GGCTGCCATTTTTGGGGTGAGG-3’
沿S8b继续向S8的下游作PCR步行,获得10个特异片段,结果如图6所示。对其中的3个大片段:F5(2.0kb)、F6(1.6kb)和F7(1.2kb)进行了测序。经分析证明它们分别来源于S8b、S8b-2和S8b-3。
将F5、F6和F7作多序列比较(alignment)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blast),步查结果的图示分析如图7所示。
F5(2.0kb):载体序列,为S8b在片段F2下游的延伸序列。
F6(1.6kb):1bp-900bp为载体序列,第901bp-1616bp为S8b-2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毗邻序列,该序列为人、拟南芥、水稻、E.coli、鼠等物种共有的转座序列。
F7(1.2kb):1bp-965bp为载体序列,第966bp-1213bp为S8b-3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毗邻序列,第1004bp-1213bp与杂交水稻基因组(华大)的contig329的一段相同(99%),但GenBank中找不到与插入序列同源的序列。
Claims (4)
1、一种PCR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末端转移酶将基因组DNA加Poly d(T)n尾;
2)将DNA片段用产生3’-突出端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产生3’突出末端DNA片段;
3)利用DNA聚合酶,以产生3’突出末端的DNA片段为模板与已知序列区的特异引物进行单向PCR反应;
4)单向PCR反应特异靶目标DNA的3’-末端多附加一个A碱基、然后与带有3’-T尾的T-linker连接;
5)以已知区特异引物和T-linker内的引物扩增目标DNA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反应为第一轮和第二轮两轮扩增反应;所述第一轮扩增反应是以已知区第一特异引物(S1)和T-linker内第一引物(W1)扩增目标DNA分子;所述第二轮扩增反应是以已知区内侧第二特异引物(S2)和T-linker内侧第二引物(W2)进一步扩增目标DNA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R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扩增反应中,用已知区内侧第三特异引物(S3)与T-linker内侧第二引物(W2)作平行的第二轮扩增反应。
4、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PCR方法在染色体步查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01874 CN1220774C (zh) | 2003-01-28 | 2003-01-28 | 一种pcr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01874 CN1220774C (zh) | 2003-01-28 | 2003-01-28 | 一种pcr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1263A CN1521263A (zh) | 2004-08-18 |
CN1220774C true CN1220774C (zh) | 2005-09-28 |
Family
ID=34281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018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774C (zh) | 2003-01-28 | 2003-01-28 | 一种pcr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2077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41514A1 (en) * | 2007-05-17 | 2008-11-27 | Wondergen Bio-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 System substitute pcr |
-
2003
- 2003-01-28 CN CN 03101874 patent/CN12207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1263A (zh) | 2004-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22200686B2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argeted depletion, enrichment, and partitioning of nucleic acids using CRISPR/Cas system proteins | |
US6054274A (en) | Method of amplifying the signal of target nucleic acid sequence analyte | |
US9194001B2 (en)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agging and identifying polynucleotides | |
JP4137996B2 (ja) | 核酸配列増幅方法,組成物及びキット | |
US8420319B2 (en) | Asymmetric adapter library construction | |
JP7033602B2 (ja) | ロングレンジ配列決定のためのバーコードを付けられたdna | |
WO2007087310A2 (en) | Nucleic acid analysis using sequence tokens | |
JP2011509095A (ja) | 核酸配列決定のための対をなすタグのライブラリーを製造する方法 | |
AU2018279112A1 (en) | Creation and use of guide nucleic acids | |
Good | Reduced representation methods for subgenomic enrichment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 |
US20210198660A1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guide nucleic acids | |
CN101067133A (zh) | 基于硫代修饰的连接酶非依赖性基因克隆方法 | |
CN105154556A (zh) | 实时荧光恒温指数扩增方法 | |
EP2432899A1 (en) | Sorting asymmetrically tagged nucleic acids by selective primer extension | |
WO2015126823A1 (en) | A method for single cell sequencing of mirnas and other cellular rnas | |
CN1220774C (zh) | 一种pcr方法 | |
CN1523110A (zh) | 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 | |
WO2024120262A1 (zh) | 一种可剪切环状引物及其试剂盒与扩增方法 | |
CN110438212B (zh) | 用于特定基因片段富集检测的酶切pcr试剂盒和方法 | |
CN118562933A (zh) |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靶向测序相结合的建库方法 | |
CN110951762A (zh) | 一种利用dITP进行基因随机突变的方法 | |
WO2005038026A1 (ja) | 変異のタイピング方法 | |
CN116716274A (zh) | 一种突变型Taq DNA聚合酶及其应用 | |
CN1807628A (zh) | 一种小麦耐盐基因 | |
WO2005010184A1 (ja) | 変異の検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