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5477C -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5477C
CN1215477C CNB01116378XA CN01116378A CN1215477C CN 1215477 C CN1215477 C CN 1215477C CN B01116378X A CNB01116378X A CN B01116378XA CN 01116378 A CN01116378 A CN 01116378A CN 1215477 C CN1215477 C CN 12154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ined block
link
staggere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63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4075A (zh
Inventor
川嶌哲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4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54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4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7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for managing gaps between two recordings, e.g. control data in linking areas, run-in or run-out fields, guard or buffer zo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Abstract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用户数据同时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进行链接,并且在记录介质上写入指示这个事实的信息。在读出用户数据时,通过参照识别信息可以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因此,不需要过多的在其他情况下对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是需要的流出块。在数据链接时,在流入块中丢失数据的部分利用正确的数据填充,因此可以正确地读出流入块,从而不需要过多的在其他情况下所需要的流入块。

Description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 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出写在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数据,同时链接在预置单元中的数据的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写入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链接在预置单元中的数据的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外径约120mm和厚度约1.2mm的光盘作为记录介质,并通过物镜聚会的光投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表面从光盘中读出或向光盘写入信号的CD(小型密致光盘)系统已经很普及。
CD系统一开始就被发展为用于数字音频数据的记录和重放系统。由于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地接受,迄今为止各种类型的CD系统已被建义用于各种用途。
近来,个人计算机日溢被普通家庭用作信息处理装置。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其中记录着个人计算机中处理的数据的被称为“CD-ROM(只读存储器)”的只读光盘已变得很普及。
另外,已经开发出诸如CD-R(可记录)之类的可记录光盘和诸如CD-RW(可重写)之类的可重写光盘,并作为与CD-ROM可互相交换的光盘已被使用在实际之中。
数据是利用称之为“轨迹同时(Track At Once)”方法写入一个轨迹的各单元的并且是利用称之为“分组数据写入”方法写入小于轨迹的单元的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而记录在CD-R和CD-RW上的。当无论是“轨迹同时”方法还是“分组数据写入”方法被用于记录数据到CD-R和CD-RW上时,在各轨迹之间或各分组数据之间提供多个数据链接块,根据预定的链接规则,每个数据链接块是一个数据被连续记录的单元。也就是说,在利用“轨迹同时”方法或“分组数据写入”方法记录数据的情况下,数据将是利用多个附加在每个将被连续写入数据单元上的数据链接块写入的。
为什么多个数据链接块被附加在各轨迹或各分组数据之间的原因是CD-R和CD-RW采用一种称为“CIRC(交叉交错里德-索罗门码)”卷积型交叉码的方法并且由于CIRC交错的原因数据不连续发生在链接位置。亦即,在数据的链接位置提供数据链接块作为保护区,在互相链接交错数据中保护区防止数据差错。
添加或附加的数据链接块对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并且当读出数据时被去掉。因此,数据链接块的数量应当希望尽可能地少。
但是,为了对写入数据正确地链接交错数据,或对读出的数据正确地检测,当达到对用户数据为无意义的数据链接块时或当没有更多的数据链接块时,例如,具有当前格式的CD-R和CD-RW,实际中每个连续写入的数据单元需要7个数据链接块(14千字节)。
近来,具有比具有当前格式的CD-R和CD-RW更高记录密度的光盘正在发展中。在这样的具有高记录密度的光盘中为了有更高的脉冲串纠错能力,已经进行研究增加CIRC交错方法中的交错长度。但是,可以预期到,随着这种交错长度的增加,交错的链接将会要求大大地增加这种数据链接节块的数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该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能够利用少量的数据链接块正确地读出相互链接的数据,并且提供的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能够利用减少数量的数据链接块正确地链接数据。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数据重现方法来实现,该方法用于读出已被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数据,该数据是利用附加在作为记录单元的每个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数据链接块进行交错的,并按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进行链接,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数据并去交错这样读出的数据;
通过检查该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数据,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和
通过去掉数据链接块产生读出数据。
在上述数据重现方法中,因为通过检查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即使数据链接块的数量被设置得小,也使得数据可以被正确地读出。
另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用于读出已经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数据的数据播放器来实现,该数据与附加在每个作为一个记录单元的固定长度分组数据上的数据链接块进行交错,并链接在数据链接块中的链接位置上,按照本发明的该设备包括:
用于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数据的装置;
用于去交错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数据的装置;和
从去交错的数据去掉数据链接块产生读出数据的装置。
在上述数据播放器中,读出信号产生装置通过检查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
在这种数据播放器中,通过数据读出装置读出已经被写入记录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中的数据。由数据读出装置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的数据被馈送到去交错装置进行去交错。因此,去交错的数据被馈送到数据产生装置,在该装置中数据链接块将被从馈送的去交错数据中去掉,产生读出数据。读出数据产生装置通过检查馈送的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并且去掉数据链接块,产生读出的数据。
因为读出数据产生装置通过如上所述检查馈送的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即使数据链接块的数量被设置得小,数据播放器也可以正确地读出数据。
另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数据记录方法来实现,该方法通过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数据的每个单元附加数据链接块,交错已被附加上数据链接块的数据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而写入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存储在链接位置后的数据链接块中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和
通过附加存储的数据到后续的数据上,链接被交错的数据。
如上所述,因为存储数据链接块中在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该数据由于交错将跨越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并且通过附加存储的数据到后续数据上链接被交错的数据,所以这种数据记录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利用减少数据链接块的数量进行交错数据的链接而使数据丢失。
另外,通过提供一种数据记录器可以实现上述目的,该数据记录器写入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按照本发明该数据记录器包括:
用于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每个数据单元附加数据链接块的装置;
用于交错已经附加数据链接块的数据的装置;
用于写入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按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的装置;
在上述数据记录器中,数据写入装置存储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并且通过附加存储的数据到后续的数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
在该数据记录器中,数据链接块附加装置附加各个数据链接块到将被记录在连续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每个数据单元的数据上。具有由数据链接块附加装置附加上数据链接块的数据被馈送到交错装置,在该装置中将被进行交错。然后,由交错装置交错的数据被馈送到数据写入装置,并由数据写入装置写入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在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进行链接。此时,数据写入装置存储数据链接块中在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由交错装置的交错该数据跨越链接位置而被安置。为了链接后续的数据,数据写入装置在后续数据上附加存储的数据,亦即,数据链接块中在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由交错器的交错该数据跨越链接位置。
因为数据写入装置存储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并且附加该存储的数据到后续数据上,从而链接交错的数据,所以该数据记录器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降低数据链接块的数量链接交错数据使数据丢失。
另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数据记录方法实现,该方法通过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每个数据单元上附加数据链接块,交错已附加数据链接块的数据并且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而写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按照本发明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现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和
通过附加重现的数据到后续数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
因为重现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位于跨越在链接位置,并且如上所述通过附加重现的数据到后续数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利用降低数据链接块链接交错数据而丢失数据。
另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数据记录器来实现,该数据记录器写数据到记录介质的记录区,按照本发明的该数据记录器包括:
用于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每个数据单元上附加数据链接块的装置;
用于交错已附加上数据链接块的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写入数据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按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的装置。
在上述数据记录器中,数据写入装置重现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该越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并且通过附加重现数据到后续数据上链接交错的数据。
在该数据记录器中,数据链接块附加装置附加数据链接块到将被记录在连续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每个单元上。具有由数据链接块附加装置附加上数据链接块的数据被馈送到交错装置,在该装置中数据将被交错。然后,由交错装置交错的数据被馈送到数据写入装置,并由数据写入装置写入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被链接。此时,数据写入装置重现数据链接块中在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由交错器的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为了链接后续的数据,数据写入装置在后续数据附加该重现数据,即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由交错器的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
由于数据写入装置重现数据链接块中链接位置后的一个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该链接位置而被安置,并附加重现的数据到后续数据,从而链接交错的数据,该数据记录器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利用降低数据链接块链接交错数据而丢失数据。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从CD-R(可记录光盘)写入数据和/或读出数据的光盘驱动器的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CD-R的基本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尺寸上放大了的CD-R的光盘基底部分的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CD-R中数据结构的例子,其中
图3A表示包含多个区段的CD-R的记录区;
图3B表示包含多个轨迹的一个区段;
图3C表示包含多个数据分组的一个轨迹;和
图3D表示包含多个数据块的一个数据分组;
图4表示附加在各分组数据之间的数据链接块的例子;
图5表示将被记录在图1的CD-R的数据帧结构;
图6表示将被记录在图1的CD-R的数据的数据块结构;
图7表示用户数据的数据结构;
图8表示子码的数据结构;
图9是利用108EFM帧的最大延迟交错数据的链接的示意图,表示在块同步信号“Block Sync”的前沿之后按26EFM帧进行数据链接的一种数据链接;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的方框图,表示光盘驱动器的结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性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利用光盘驱动器将数据写入到CD-R和/或从CD-R中读出。
如图1所示,CD-R包括120mm外径和1.2mm厚度由聚甲基丙烯酸甲树酯(PMMA)或聚碳酸酯(PC)构成的光盘基底101。光盘基底101具有通过旋压涂敷有机-染料记录材料的记录层102。记录层102具有形成在上面的例如金(Au)或银(Ag)的反射层103,和反射层103具有通过旋压涂敷形成在上面的例如紫外线-可凝固树酯(ultraviolet-settable resin)的保护层104。
在这种CD-R中,当利用根据待写入数据(记录数据)调制的写激光照射记录层102时,记录层102与邻近记录层102的光盘基底101之间相互作用,其中激光照射区在光盘基底101与记录层102之间的边界将产生变异,因此不可挽回地形成对应于记录数据的斑痕串。利用读出激光照射斑痕串并检测出其反射的变化,可以读出写入CD-R的数据。
如图1和2所示,例如在光盘基底101的数据记录区螺旋形地形成有摆幅导槽的摆动槽105。对应于摆动槽105的记录层102的部分被设置作为记录轨迹,沿着该轨迹将记录经纠错编码和EFM调制的用户数据等。因此,相邻摆动槽105之间的间隔被取为如图2所示在该CD-R的轨迹间距TP。
摆动槽105被形成为有点像正弦波的摆动。由于这种摆动,FM调制的位置信息,即指示在盘上的绝对位置的时基信息,作为ATIP(按预置槽的绝对时间)摆动信号进行记录。
当CD-R按预定速度旋转时,被记录的ATIP摆动信号具有例如22.05KHz的中心频率。ATIP摆动信号的一个扇区与用户数据的一个数据扇区(2352字节)相一致,并且在用户数据的数据扇区与ATIP摆动信号的扇区同步地被建立的同时,该用户数据被写入CD-R。
CD-R的数据结构被表示在图3A到3D。如图3A到3D所示的数据结构是利用称为“分组数据写入”方法写入CD-R的一个分组数据的各个单元的例子。
正如从图3A所看到的那样,CD-R的数据记录区包括:功率校准区(PCA)111、节目存储器区(PMA)112和以从光盘内圆的接近中心开始的这种次序的多个区段112a、113b和113c。
在PCA区111,校准写激光功率。这个区还包括实际进行实验写的测试区,和这个测试区的使用状态被记录的计数区。在PMA区112中,预先存储诸如记录的数据模式、写开始和写结束位置之类的信息。仅在数据记录时,这些PAC和PMA区111和112是需要的。在记录完成以后,在数据读出期间光驱动器的拾取中将不访问这些区。
多个区段113a、113b和113c的每个包括以从光盘内圆的接近中心开始的这种次序的引入区114、节目区115和引出区116。
引入区114用于读出写入节目区115的数据,并具有写入引入区TOC(内容表)信息等类似信息。在数据读出时,光拾取可以通过读出写入引入区114的TOC信息立刻访问所期望的记录轨迹。引出区116将具有记录在光盘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位于沿光盘的最外周的区段113c的引出区116用作缓冲区,防止光盘的光拾取出界。
节目区115实际上具有写入其中的用户数据。如图3B所示,每个由轨迹号“TNO”鉴别的数据轨迹被记录在对应于在其中记录有数据号的这个区。在如图3B所示的例子中,一个区段包括3个数据轨迹117a、117b和117c。
对应轨迹号“TNO”的数据轨迹117a、117b和117c的每个被分配包含两个区,每个区具有如图3C所示的“索引”。具有索引“00”的区118将具有TD(轨迹描述符)信息,该信息是写入其中的轨迹信息。另外,具有索引“01”的区119具有分组数据120的各个单元中的用户数据。亦即,用户数据是连续写在具有索引“01”的区119的每个分组数据120的。注意当用户数据被写入一个分组数据的各个单元中时,可以利用一个分组数据具有长度固定为32个数据块的固定长度分组数据方法或一个分组数据在长度上是可变的可变长度分组数据方法。通过例子的方式采用固定长度分组数据方法在本说明书中写入用户数据。
分组数据120包括多个数据块121。当光盘驱动器访问光盘上的用户数据时,数据块121成为一个访问单元的一个数据块,并且通常包含用户数据的2352字节。注意数据块121也被称为“数据扇区”。
数据块121具有附加在上面的用于链接这个分组数据120与相邻分组数据120之间需要的多个数据链接块。根据预定的链接规则,设置每个数据链接块122作为保护区,以防止由于用户数据的交错用户数据在链接位置上丢失。如图3D所示,数据链接块122包含附加在分组数据120的首部的链接块123、多个设置在接着链接块123的流入块(run-inblock)124,和多个附加在分组数据120的尾部的流出块125。更具体地,一个在先分组数据120与该在先分组数据120之后的分组数据120通过包含附加在先分组数据120的尾部的流出块(run-out block)125、数据链接块123和附加在尾随分组数据(trailing packet)120首部的流入块124的多个数据链接块122将被互相链接。
图4表示在一位置上一种数据结构的例子,在该该位置上,根据在具有当前格式的CD-R中所采用的链接规则,分组数据120被互相链接。在这个如图4所示的例子中,2个流出块125被附加在在先分组数据120的尾部和1个链接块123和4个流入块124被附加在尾随的分组数据120的首部。因此,包含例如32个数据块121的分组数据120利用7个数据链接块122互相链接。
数据链接块122对于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并在数据读出时去掉。根据具有当前格式的CD-R的链接规则,如上所述7个数据链接块被附加到每个分组数据120上,并且在如上所述一个分组数据120包含32个数据块的情况中,约18%(7/39)这样大的区不能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当数据链接块122进一步增加时,不可用于记录用户数据区的比例还要大。因此,希望将数据链接块122的数量被设置得尽可能地小。
因此,在本发明中数据链接块122的数量被设置得尽可能地小。从而可将数据链接块的总数仅设计为3,数据链接块可以包括:一个链接块123、一个流入块124和流出块125。对此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接下来,下面将描述记录CD-R的数据格式。记录在CD-R上的用户数据在被写入光盘之前经称为“CIRC(交叉交错里德-索罗门码)”的卷积型交叉纠错编码,并还经EFM(8-14调制)。
在CIRC纠错编码中,数据利用按24字节(12码字)的每个数据单元进行里德-索罗门码(C2码)编码和4字节奇偶校验位(Q奇偶校验位)被附加到编码数据上。对总数28字节的用户数据和Q奇偶校验位的进行交错,并且然后经里德-索罗门码(C1码)编码,并且另外4字节奇偶校验位(P奇偶校验位)被附加到编码数据上,因此提供总数为32字节的数据。
如上所述,4字节Q奇偶校验位和4字节P奇偶校验位被附加到由CIRC纠错编码的24字节用户数据上,提供32字节的数据。2字节帧同步信号“Frame Sync”和1字节子码“Subcode”被附加到32字节数据上,形成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一个帧,如图5所示。
上述子码“Subcode”包括8个信道P到W,并且用于每个信道的一个比特(总共一个字节)被插入每个帧。在总数98帧中的各子码就完成一段数据。如图6所示,一个数据块(数据扇区)是一个访问单元,在这个数据块中光盘驱动器将访问由98帧构成的子码,通过这些帧子码完成一个数据单元。
包含在一个数据块中的用户数据总数是2352字节(24字节乘98),并且如图7所示,包含在其首部的12字节块同步信号“块同步”和4字节的“块首部”。在“块首部”中,其3个字节被分配为“块地址,并且”其余(1字节)被分配作为指示块的属性的“模式字节”。
另外,如图8所示,包含在一个数据块中的子码总数是98字节的数据,该数据的前2个字节被分配给子码同步信号“S0、S1”。其余的96字节被分配给信道P到W,这些信道中P和Q被用于访问属于子码的数据块,并且信道R到W被用于记录偶然的数据。
按上述数据安排的例如32个数据块被用作一个分组数据120,并且通过数据链接块122将在分组数据120的各个单元中的数据写入CD-R。
如上所述,数据被写入CD-R之前将经CIRC交错。CIRC交错分别对总数28字节0、D、2D、…、27D给予附加4字节Q奇偶校验位数据的延迟。“D”是用于CIRC交错的延迟参数并对具有当前格式的CD-R的写和读的数据设置为4(帧)。因此,经CIRC交错并然后写入CD-R的数据将被延迟最大108(=27×4)帧。
为了正确地写入CD-R的数据记录区,由于CIRC交错例如数据最大延迟108帧,通过链接这些数据,使得用户数据不丢失,根据如上所述的链接规则将被写入分组数据的各个单元的数据具有附加到其每个分组数据120上的数据链接块122。
下面将描述应用到具有当前格式CD-R上的链接规则。按照应用到具有当前格式CD-R上的链接规则,数据应当从一个链接块的子码同步信号“S0、S1”前沿按26EFM帧的位置进行链接。EFM帧是数据传输的一个单元并且它同样作为与上述数据块一起形成的帧。为什么数据链接位置不是参照块同步信号“块同步”的前沿确定的,而是由子码同步信号“S0、S1”前沿确定的原因是,因为块同步信号“块同步”也要进行交错,而在交错以后不能被读出。注意,数据链接位置允许有±4个EFM帧的移位,而且为了解释简单起见链接规则是在假设不存在这种数据链接位置的移位下描述的。
根据应用在具有当前格式CD-R的链接规则,两个流出块将被写入前面数据的尾部,在该数据后面的链接块中的上述链接位置处将停止数据写入,在该链接块中的上述链接位置处重新开始数据写入,并且在4个流入块以后,写入后续用户数据。注意,根据链接规则,允许在用于重新启动数据写入(利用最小延迟编码器的数据编码之前)的同步信号的“块同步”的前沿与包含在数据块中的子码同步信号“S0、S1”之间存在+36/-10EFM块的移位。但是,该链接规则将根据块同步信号“块同步”的前沿与子码同步信号“S0、S1”之间不存在这种移位的假设进行描述。“最小延迟编码器”意味着除了由交错引起的有意延迟之外没有任何电路延迟的编码器。
根据上述链接规则,当数据区相互链接时,两个流出块将被设置在在前面数据的尾部,并且一个链接块和4个流入块被设置在尾随数据的首部。因此,利用这些7个数据链接块将进行链接用户数据。
要求7个之多的数据链接块用于链接数据,以便防止由于CIRC交错在链接位置上丢失用户数据并在数据读出时正确地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亦即,正如前面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因为数据链接块对于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在数据读出时,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必须被正确地检测,并且数据链接块必须被从CD-R的读出数据序列中去掉,以产生读出数据。
为了正确地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一个将被读出的块应当被判断是数据链接块。亦即,如果数据链接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则它可以从数据序列中去掉,正确地产生读出数据。
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按照在具有当前格式的CD-R中的上述链接规则实现的数据链接。注意在图9中,在经CIRC交错之前的数据状态表示在图的每个部分的上部,而在经4(帧)延迟参数D交错后的数据状态被表示在下部。另外,如在图9的下部表示的,在被这样交错后的数据中,数据序列将经C2码的纠错是由斜箭头A表示的,而数据序列将经C1码的纠错是由垂直箭头B表示的。在图9中,示出了在子码同步信号“S0、S1”的前沿之后的26EFM帧的位置上数据链接的示意性的表示,这种表示是在假设用于重新启动数据写入的块同步信号“块同步”的前沿与包含在数据块中的子码同步信号“S0、S1”一致的情况下。
正如前面已经描述的那样,利用4(帧)延迟参数D的交错的数据最大将具有108EFM帧的延迟。当数据在26EFM帧的位置从子码同步信号“S0、S1”的前沿被链接时,在写停止(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写后停止”)之前数据中第二流出块的后一半将在链接位置之后,这样在这个范围中的数据将丢失。因此,因为所有第一流出块在链接位置之前,它们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因此第二流出块将不能正确读出。但是,因为写后停止的用户数据在第一流出块的前面,所以它可以被正确地读出。
另一方面,在数据写之后的数据被重新启动(下文中将被称为“写后重新启动”),因为从包含在多达链接位置的第108EFM帧的范围内包括在写停止位置之前和也在之后已经被交错的数据,将不能被正确地读出,并且使得第一流入块将不能被正确地读出。但是,第二和后续的流入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当然,写后重新启动的用户数据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因为它们是在第四流入块之后。
如上所述,该链接规则是这样的,即当链接的数据已经被利用4的延迟参数D和108EFM帧的最大延迟进行交错时,用户数据当然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并且至少一个流出块和一个流入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另外,提供可能大于实际要求的流入块的数量,使得当读出写后重新启动数据时,保证它们之间位置重新同步。
因为每个数据链接块是没有写入用户数据的数据块,即,该数据块对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仅是用于光盘驱动器正确地检测对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数据链接块的位置,最后从CD-R读出数据序列中去掉数据链接块并输出读出的数据。
如果最后一个流出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并且检测出该流出块的“块首部”中的“模式字节”,因为“模式字节”包含如上所述的指示块属性的信息,该块可以判断为一个流出块,即,将被检测到光盘驱动器已经到达数据链接块。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流出块将没有被正确地读出并且没有“模式字节”可以从第二流出块中检测。但是,因为第一流出块被正确地读出,当已经到达数据链接块时,通过检测在第一流出块中的“模式字节”光盘驱动器可以进行检测。
另外,如果最后一个流入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并且在流入块的“块首部”中的“模式字节”可以被检测,则该块可以被判断为一流入块并且可以在没有更多数据链接块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流入块将不能被正确地读出并从该第一流入块中没有“模式字节”可以被检测出。但是,因为第二和后续的流入块被正确地读出,所以当没有更多的数据链接块时,通过检测在第二和后续的流入块中的“模式字节”,光盘驱动器可以进行检测。
如上所述,在数据读出时,如果光盘驱动器可以进行检测,当已经达到数据链接块和当没有更多的数据链接块时,它将能够正确地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从CD-R读出数据序列中去掉数据链接块并且产生读出数据。
但是,因为数据链接块对用户数据是无意义的,所以数据链接块的数量希望应当尽可能地小。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为了防止尚未停止的正在写的任何用户数据的丢失,应当仅提供第二流出块,并且当光盘已经到达数据链接块时,提供第一流出块,使得可能进行检测。因此,如果在没有读出第一流出块而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则当光盘驱动器已经到达数据链接块时,将不需要第一流出块并因此可以降低数据链接块的数量。
按照本发明,通过附加数据链接块到每个预定量的用户数据上使得可能预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从而降低流出块的数量。亦即,如果将附加有数据链接块的用户数据的量被设置为常数,则通过在监视用户数据块的“块首部”中的“块地址”的同时读出数据可以预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因此,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的第一流出块是不需要的并且因此仅一个流出块可以被用作数据链接块。
更具体地,在数据被写入在“分组数据写入”中的具有例如32数据块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个单元的情况下,数据写入一个分组数据的各单元,数据链接块被附加到用户地址的32数据块上。因此,通过检测在每个分组数据中的第32个用户数据块的位置,同时监视在每个用户数据块中的“块地址”,将知道第32个时间块后面接着一个数据链接块并因此当该数据链接块到达时可以正确地进行检测。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定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通过在CD-RD的数据记录区中写入用来确定用户数据已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的识别信息到并在数据读出的时刻读出该识别信息,这种确定是可能的。注意,希望应将指示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长度信息(例如,32个数据块)也包括在这种识别信息中。
例如,在数据写在CD-R的所有数据记录区中的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的各单元中的情况下,这种识别信息可以被作为来自摆动槽105的ATIP摆动信号写入CD-R中,该摆动槽例如是在位于沿如图3A所示光盘的最内圆的区段113a的导入区114而形成的。亦即,来自在导入区114提供的来自摆动槽105的ATIP摆动信号除了指示光盘的绝对位置的时基信息外还包含指示偶然的信息(incidental information)的“特殊信息”。分配作为“特殊信息”的帧具有“保留”部分。用于确定用户数据已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可以被包含在“保留”部分中。
另外,在数据写在CD-R的所有数据记录区中的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的情况下,用于确定用户数据已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可以被包含在写入PMA112的一个子码的Q信道中。在写入PMA112的一个子码的Q信道,存在定义一个指示光盘ID的项。因为该指示光盘ID的项包含一个“保留”部分,所以用于确定用户数据已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各单元中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该“保留”部分。
在固定长度分组数据各单元中的数据写入在CD-R数据记录区的一个整个区段中的情况下,指示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写入该区段的导入区114的子码的Q信道中。亦即,因为在写入导入区114的子码Q信道中定义了指示TOC信息的项和指示TOC信息的项具有一个指示该区段的记录格式的部分,所以指示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这个部分中。
另外,在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的数据写入一个区段的节目区115的一个数据轨迹的情况下,指示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可以包含在作为写入具有索引“Index”“00”的数据轨迹的118的TD(轨迹描述符)中。
通过将指示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和在数据读出时读出该识别信息事先写入到CD-R的数据记录区,可能确定该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和根据确定的结果预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因此,没有必要检测数据链接块位置的流出块,因而数据链接块的数量可以相应地降低。
另一方面,因为从写后重新开始的链接位置数据的108 EFM帧包括数据写已经停止之前已经进行交错的数据,所以通过C2码序列的纠错不能正确地进行并因此数据不能被正确地读出。
另外,通过数据的前一半的C1码序列的纠错不能正确地进行并因此数据不能被正确地读出。更具体地,为了链接交错的数据,仅包括在交错以后链接位置之前的那些数据被写入CD-R。亦即,在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因为这些数据在数据写之前被停止(下文将被称为“预写入停止数据”),所以来自链接块的顶部的数据的26个EFM帧被进行交错,并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被交错和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的数据,仅在链接位置之前的那些被写入CD-R。接下来,在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链接位置以后完成被交错的数据,即在链接块以后的26EFM帧的数据被进行交错和作为写后重新启动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
此时,按照写停止之前进行交错和配置在缓冲存储器并且由于交错实际上是在链接位置以后的数据将对应于在数据重新开始写入以后的前一半数据。因为该数据已经被按预写入停止数据进行了处理,所以它将不再按照写入后停止数据处理并因此前一半数据将丢失。因此,经交错和配置在缓冲存储器的写入后重新开始的数据的后一半是具有数据存在的部分(实际上填充“0”数据)。当这种写入后停止数据被写入CD-R并被链接时,包含没有数据的C1序列在重新启动数据写入以后读出数据时,不能正确地经受纠错,并且不能正确地进行读出。更具体地,在图9的例子中,因为在第一流入块范围内包含许多作为C1序列的没有数据的部分,所以该第一流入块将不能被正确地读出。
按照上述考虑的链接规则,提供4个流入块,这样即使当利用“4”和长达108 EFM帧最大延迟的延迟参数D,进行了交错的数据的第一流入块也不能被正确地读出,当没有数据链接块时,也能正确检测第二和后续各流入块的读出,并且在数据写入重新启动以后在数据读出时,允许正确地重新同步是可能的。
在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流入块的正确读出使得有可能降低流入块的数量。按照上述链接规则,在读出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时,至少提供4个流入块用于正确重新同步。但是,实际上,已经知道通过强的纠错读出数据的可靠性被保持得非常高,并且这样,如果流入块刚好在用户数据之前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几乎正确地重新同步是可能的。根据本发明,这种安置是通过正确读出第一流入块而实现的,图9所示的例子中的正确读出第二和后续流入块的这样一种安排是不需要的,因此流入块的数量被降低为1。
为了正确地读出第一流入块,当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时,没有数据的部分应当用正确的数据填充,并且在数据写重新启动以后该填充被写入CD-R和进行链接。该“正确”数据是指作为预写入停止数据交错的数据并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但由于交错该数据实际上是在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因此,用例如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的预写入停止数据的正确数据填充没有数据的部分,当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时,附加的已经存储的预写入停止数据应当被存储,以提供一个数据序列,并且该数据序列被写入CD-R。
更具体地,在数据写入被停止以后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的预写入停止数据应当留在缓冲存储器,,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应当被配置在预写入停止数据已经被配置的缓冲存储器中,为防止丢失跨越链接位置的数据而提供一数据序列,并仅将在链接位置以后的数据被写入CD-R和进行链接。
通过防止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被丢失和链接该数据,可以正确地读出一个所提供的流入块。亦即,流入块的数量可以被限制为一个。
在上述例子中,因为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的预写入停止数据将被留在缓冲存储器,所以数据写入被停止以后,上述方法不能应用到在数据写入被停止后和重新启动前缓冲存储器将被更新的情况下。例如,在数据写入停止前和重新启动前,数据将被记录在任何其它盘上的情况下,因为预写入停止数据不能留在缓冲存储器中,所以上述方法不能应用。
当配置写入后重新启动的数据时,为了利用正确数据填充没有数据的部分,预写入停止数据被交错和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但当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时由于该数据的交错实际是在链接位置之后的,所以是可以重新产生的。
在当前的标准中,它被定义为数据链接块应当仅包括数据链接块的“块地址”、“模式类型”和指示记录器的类型的“记录器ID”,按照需要该记录器已经被写入数据链接块。亦即,各数据链接块中有意义的块仅是“块地址”、“模式字节”和“记录ID”。如果这些是可以重新产生的,各数据链接块中的数据也是可以重新产生的。
在数据被重新写入之后,这些数据中的“块地址”、“模式字节”是可以容易产生的,即使它们已经被按照预写入停止数据处理。亦即,因为“块地址”可以通过从尾随数据块的“块地址”脉冲分频确定并且将丢失数据的数据链接块的类型总是相同的,例如,在图9的例子中,第二流出块将总丢失数据,它能够始终产生对应于数据链接块类型的“模式字节”。
“记录器ID”应当是通过在数据写入停止前在数据链接块中读出一次数据而重新产生的并且其数据是不丢失的,并且在重新启动数据写入之后重新产生与读出的数据是一样的数据。但是,如上所述在流出块的数量最小的情况下,在某些情况中“记录器ID”不能在数据写入停止前(下文将被称为“预写入停止数据链接块”)从数据链接块中读出数据。
另外,“记录器ID”可以不包含在作为预写入停止数据处理的数据链接块(流出块和链接块)的数据中。因为“记录器ID”是按需要选择写入的,它可以定义为“记录器ID”应当仅包含在作为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处理的数据链接块(流入块)的数据中。在这种情况下,它仅是被重新产生的“块地址”和“模式字节”,并且因此它们容易被重新产生。
按照上述被重新产生的数据随着例如写入后重新启动的数据一起进行交错并配置在缓冲存储器。因此,跨越链接位置的整个数据序列将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中。通过仅写入链接位置以后的数据到CD-R数据并链接该数据,第一和后续的流入块可以正确地被读出并且流入块的数量可以被限制为1。
正如在上文已经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发明预写入停止用户数据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并且读出用于确定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预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因此例如降低流出块的数量为1。另外,通过在数据链接块中存储或重新产生数据,由于交错该数据将跨越在链接位置并且该数据将作为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将被丢失,所以将该存储的或重新产生的数据附加到将被作为写入后重新启动数据处理的数据中,以便防止数据的丢失,使流入块的数量例如降低到1。因此,利用组合上述方法,数据链接块的数量可以被降低到最小为3:一个链接块;一个流入块和一个流出块。因此,对于用户数据无意义的链接块的数量可以被相当大的降低并且对应于数据链接块数量的降低,用户数据可以有更多的记录容量进行记录,因此用户数据可以被有效地记录。
接下来,下面将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图10表示光盘驱动器结构的例子。在图10中,光盘驱动器用标号1表示。这个光盘驱动器1被构成为将数据写到记录光盘(CD-R)和/或从该记录光盘读取数据。该驱动器将数据写到CD-R,同时在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链接这些数据并读出在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写入CD-R的数据以读出数据。
如图所示,光盘驱动器1包括以标号10表示的数据记录系统并且该系统将馈送到主计算机或类似设备的数据记录到CD-R100,以及包括以标号20表示的数据重放或读出系统并读出记录在CD-R100上的数据并馈送读出的数据到主计算机或类似设备。
数据记录系统10具有输入端11,来自主计算机或类似设备的的数据(用户数据)被馈送到输入端。在输入端11馈送的用户数据被首先馈送到格式化电路12。
格式化电路12按照预定格式分块和分组从输入端11馈送的数据。一个数据块例如包含2352个用户数据字节,并且一个分组数据包含例如32个数据块。分组数据是连续写入CD-R的数据的最小单元并且数据将不以小于分组数据的任何单元写入CD-R。注意,在“分组写入”中数据是写入一个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数据可以按可变长度分组数据方法写入,在该方法中包含在一个分组数据中的数据块的数量是可变的。但是,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1是这样设计的,即数据是按固定长度分组数据方法写入的,该方法中数据写入包含在一个分组数据中的数据块中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提供在光盘驱动器1的格式化电路12是按例如32数据块分组从输入端11馈送的用户数据。另外,格式化电路12产生用于确定用户数据是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序列中嵌入该识别信息。
由格式化电路12分块和分组的用户数据被馈送到链接块附加单元13。
在光盘驱动器1中还提供控制器14的控制,链接块附加单元13将用于数据链接所必须的数据链接块附加到从格式化电路12馈送的用户数据的每个分组数据中。更具体地,链接块附加单元13将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附加到例如每个分组数据的首部,同时将一个流出块附加到每个分组数据的尾部。然后,具有这样附加在分组数据上总共3个链接块的数据被馈送到在光盘驱动器1上的CIRC编码器15。
如图10所示,CIRC编码器15包括C2编码器、交错器和C1编码器。CIRC编码器15在控制器14的控制下对从链接块附加单元13馈送的数据进行CIRC(交叉交错里德-索罗门码)纠错编码。
从链接块附加单元13馈送的数据首先被馈送到C2编码器。C2编码器对在24字节(12码字)的每个数据单元处提供的数据进行里德-索罗门编码(C2编码)并附加4字节奇偶校验(Q奇偶校验)到编码数据上。因此,用户数据和4字节(Q奇偶校验)的总共28字节被馈送到交错器,在交错器中数据将进行交错。
交错器具有其中设置“4”(帧)的延迟参数D并将被选择用于数据写入到正常密度CD-R。当交错器被馈送以具有附加上Q奇偶校验的数据时,它交错例如具有108帧(27×4帧)最大延迟的数据。
这样交错的数据被馈送到C1编码器。C1编码器在28字节的每个数据单元中附加Q奇偶校验的数据进行里德-索罗门编码(C1编码)并还附加4字节奇偶校验(P奇偶校验)到编码数据。
经过CIRC纠错的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并且然后被馈送到EFM调制电路17,在该电路将经受EFM调制(8-14调制)。因此经EFM调制的数据被馈送到写控制器18。
写控制器18在控制器14的控制下产生对应于写入CD-R100的记录信号,并馈送该记录信号到光拾取头50。
根据从写控制器18馈送的记录信号,光拾取头50在CD-R100的记录区形成对应于将被写入数据的坑(斑痕)行。因此,从主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馈送的用户数据和指示识别信息的各种信息将被记录到CD-R。
为了链接数据,控制器14控制光盘驱动器1的每个部件的操作,使得在交错前的一级的链接位置前的数据作为预写入停止数据处理。亦即,进行交错前在链接位置前的数据将被CIRC编码器15中的交错器进行交错并被配置在连接到CIRC编码器15的缓冲存储器16中。仅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的数据序列的实际位于链接位置前的一个数据被馈送到EFM调制器17,在该调制器进行EFM调制,并由写控制器18变换为记录信号和馈送到光拾取头50。因此,实际在链接位置前的数据将被写入CD-R的数据记录区。
为了重新启动在被停止一次的数据写入,控制器14控制光盘驱动器1的每个部件的操作,使得在一个交错步骤前的在链接位置后的数据作为后写入重新启动数据处理。此刻,在后写入重新启动的前一半,由于交错将会丢失位于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控制器14控制光盘驱动器1的每个部件的操作,使得没有数据的部分将被填充以正确的数据。
更具体地,控制器14将保留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的预写入停止数据,直至数据写入重新启动。当后写入重新启动数据由CIRC编码器15中的交错器进行交错并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时,在其上附加有保留的写入停止数据,并且作为数据序列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的数据序列中的数据,仅在链接位置后的数据被馈送到EFM调制电路17,在该调制器中将对该数据进行EFM调制。被EFM调制的数据由写入控制器18变换为记录信号,该信号将被馈送到光拾取头50。因此,链接位置后的数据将被写入到CD-R100的数据记录区,而无任何数据丢失。
注意,当后写入重新启动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时,利用正确数据填充没有丢失数据的部分的情况下,控制器14可以控制光盘驱动器1的每个部件的操作,重新产生丢失数据,亦即,当后写入重新数据被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时,数据在链接位置之后作为后写入停止数据处理,并附加重新产生的数据到配置在缓冲存储器16中的后写入重新启动数据上。
在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1中,因为当链接数据时,在链接位置后的没有数据被丢失的数据被写入CD-R数据记录区,所以正确的数据链接是可能的,即使包含在数据链接块中的流入块的数量被限制为1。因此,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1将数据记录到CD-R100,能有效地记录用户数据。
另一方面,在数据重放系统20中,作为在CD-R100中的坑(斑痕)行记录的信号被光拾取头50读出并馈送到重放放大器21。根据从光拾取头50馈送的信号(从光电变换产生的电压信号),重放放大器21产生读出信号(RF信号)、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等。
由重放放大器21产生的读出信号被二进制化电路、时钟提取电路等(未示出)变换为数字信号,并被馈送到EFM调制电路22。另外,由重放放大器21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被馈送到伺服控制器(未示出)。根据这些聚焦和跟踪误差信号,伺服控制器将提供对光拾取头50的聚焦和跟踪伺服控制。
被馈送到EFM解调电路22的数字数据(读出数据)在电路22中EFM被解调,然后馈送到CIRC解码器23。
CIRC解码器23是对应于在数据记录系统10中的CIRC编码器15设置的。它包括:C1解码器;去交错器和C2解码器。在控制器14的控制下,CIRC解码器23对从EFM解调电路22读出的数据进行CIRC纠错。
从EFM解调电路22读出的数据被馈送到C1解码器,在该解码器中经受利用C1码的纠错。其为小差错的主要的随机差错将由C1码纠错进行校正。已经由C1解码器进行C1码纠错的读出数据被馈送到去交错器,该去交错器将对该读出数据进行去交错。
去交错器具有例如设置为“4”(帧)的延迟参数D。当去交错器被提供以附加有Q奇偶校验的数据时,它利用例如108帧(27×4帧)的最大延迟对该数据去交错。
由去交错器去交错的读出数据被馈送到C2解码器。C2解码器利用C2码对去交错的读出数据进行纠错。其为大差错的主要突发差错将利用C2码纠错进行校正。已经在C2解码器中经受利用C2码纠错的读出数据将被馈送到链接块跳跃电路24。
在控制器14的控制下,链接块跳跃电路24从被CIRC解码器23纠错的读出数据中去掉数据链接块。亦即,馈送来自CIRC解码器23的读出数据,链接块跳跃电路24去掉附加到每个分组数据的首部的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以及附加到分组数据的尾部的一个流出块。
此时,由控制器14提供的读出指示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来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亦即,根据用户数据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的识别信息进行检查,控制器14识别已经被附加到例如32个数据块的每个用户数据块上的数据链接块,并且监视在先用户数据块的“块地址”,从而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
另外,数据链接块的流入块是利用不丢失的数据写入到CD-R100,使得该块可以被正确地读出。因此,流入块的位置可以参照在流入块中的“模式字节”进行检测。因此,控制器14可以正确地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从前面流出块到最后流入块的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并且允许链接块跳跃电路24去掉数据链接块。
由链接块跳跃电路24去掉其中数据链接块的读出数据被馈送到数据提取电路25。由数据提取电路25提取的用户数据被传送到输出端26,并且馈送到主计算机或类似设备。
在按照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1的数据重放系统20中,读出写在CD-R100中的识别信息,检查已经被写入固定长度分组数据的各单元中的用户数据,从而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并如上所述正确地去掉数据链接块。这样,即使在数据链接块中的流入块被限制为1,也可以正确地读出数据。
如上所述,通过例子的方式已经描述从具有当前格式的CD-R中的写和读。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例,而可有效地应用于从具有不同格式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写入和读出。
例如,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具有例如记录密度约为具有当前格式的CD-R的一倍的高密度CD-R。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这样的高密度CD-R的数据写入和读出。为了提高对应于高记录密度的突发差错的校正能力,在CIRC交错中的延迟参数D被设置为7帧。因此,交错将在较宽的范围产生作用,并且防止用户数据的丢失,作为数据链接块需要2个流出块。但是,按照本发明,不需要增加用于检测数据链接块位置的数据链接块的数量,这样,仅要求包括2个流出块和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的总数4个数据链接块被附加到高记录密度CD-R上。
另外,本发明可有效地应用到可重写光盘CD-RW上。CD-RW是一种利用相位变化进行数据记录的记录介质并且它的记录格式几乎与CD-R相同。因此,类似于上面已经描述过的光盘驱动器构成的光盘驱动器可以支持为可重写光盘的CD-RW。但是,因为CD-RW的反射率比CD-R低,这样需要附加地提供可以放大弱信号的AGC(自动增益控制器)。
正如在上面已经描述的那样,本发明可以利用降低数据链接块的数量来处理数据,这样本发明允许有效地记录用户数据并正确地读出记录的用户数据。

Claims (17)

1.一种数据重现方法,用于读出已被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数据,该数据利用附加到作为记录单元的每个固定长度分组数据上的数据链接块进行交错,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进行链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数据,并且去交错该数据;
通过检验该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数据而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并且
利用去掉数据链接块产生读出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来检验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4.一种数据播放设备,用于读出已经被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的数据,该数据利用附加到作为记录单元的每个固定长度分组数据上的数据链接块进行交错,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进行链接,该设备包括:
用于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数据的装置;
用于去交错从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读出的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从去交错的数据中去掉数据链接块以产生读出数据的装置;其中
所述读出数据产生装置通过检验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来检测数据链接块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根据写入记录介质的数据来检验数据是以固定长度分组单元写入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
8.一种数据记录方法,通过在连续写入到数据记录区的每个数据单元上附加数据链接块,交错被附加数据链接块的数据,并在数据链接块中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而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链接块中的一个由于交错而被跨越该链接位置地安置的数据,;并且
通过将存储的数据附加到后续的数据上来链接交错的数据。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10.一种数据记录设备,用于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的数据记录区,该设备包括:
用于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每个单元中附加数据链接块的装置;
用于交错已经附加有数据链接块的数据的装置;
用于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的装置;
所述数据写入装置存储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链接块中的一个由于交错而被跨越该链接位置地安置的数据,并通过将存储的数据附加到后续数据上来链接交错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
13.一种数据记录方法,通过在连续写入数据记录区的数据的每个数据单元上附加数据链接块,交错被附加有数据链接块的数据,并在数据链接块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而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现在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链接块中的一个由于交错而被跨越该链接位置地安置的数据;和
通过附加重现的数据到后续的数据而链接交错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15.一种数据记录设备,用于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该设备包括:
用于在连续写入到数据记录区的每个单元中附加数据链接块的装置;
用于交错已附加有数据链接块的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将数据写到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区同时在数据链接块中的链接位置链接交错的数据的装置;
所述数据写入装置重现在链接位置之后的数据链接块中的一个由于交错而被跨越该链接位置地安置的数据,并通过将重现数据附加到后续数据上来链接交错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至少一个流入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数据链接块包括一个流出块、一个链接块和一个流入块。
CNB01116378XA 2000-04-14 2001-04-13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54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8513/2000 2000-04-14
JP2000118513A JP2001297536A (ja) 2000-04-14 2000-04-14 データ再生方法、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並びにデータ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075A CN1324075A (zh) 2001-11-28
CN1215477C true CN1215477C (zh) 2005-08-17

Family

ID=1862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637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5477C (zh) 2000-04-14 2001-04-13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17574B2 (zh)
EP (1) EP1146513A3 (zh)
JP (1) JP2001297536A (zh)
KR (1) KR100697751B1 (zh)
CN (1) CN1215477C (zh)
MY (1) MY127319A (zh)
TW (1) TW561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9617B1 (ko) * 2001-05-24 2007-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기록재생기의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JP2003067929A (ja) * 2001-08-29 2003-03-07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3846249B2 (ja) * 2001-09-28 2006-11-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US6774486B2 (en) * 2001-10-10 2004-08-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Circuit boards containing via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KR100833227B1 (ko) 2001-12-17 2008-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매체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DE60321336D1 (de) * 2002-05-20 2008-07-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scher datenträger und verfahren zum aufzeichnen von daten auf diesem
KR20040016536A (ko) * 2002-08-17 2004-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재생 전용 광디스크의 어드레스 정보 기록방법과,그에 따른 고밀도 재생 전용 광디스크
AU2003256105A1 (en) * 2002-08-17 2004-03-03 Lg Electronics Inc.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method for recording address and/or servo information on the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data recorded on the high-density optical disc
KR100475094B1 (ko) 2002-09-16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픽업의 위치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KR100524931B1 (ko) 2002-09-25 2005-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의 영역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JP4337341B2 (ja) 2002-12-13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専用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JP4184210B2 (ja) * 2003-03-25 2008-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の正当性判断方法と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100860985B1 (ko) * 2003-05-23 2008-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딩 정보를 이용한 기록/재생 방법
CN1890742A (zh) * 2003-12-11 2007-01-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处理电路
TW200849240A (en) * 2007-02-19 2008-12-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layer optical discs
CN101576445B (zh) * 2009-06-03 2010-12-01 重庆大学 拟人记忆的结构健康监测失效传感器数据重现方法
CN108647357B (zh) * 2018-05-17 2023-01-3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6753B1 (fr) * 1989-12-29 1992-03-20 Europ Rech Electr Lab Procede de liaison des donnees lors de l'enregistrement de donnees codees sur un disque optique du type enregistrable.
JP3158474B2 (ja) * 1991-03-28 2001-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318841B2 (ja) * 1992-08-20 2002-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JP3440952B2 (ja) * 1993-02-24 2003-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747268B2 (ja) * 1995-01-30 1998-05-06 株式会社東芝 ナビゲーションデータに従ってデータを再生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データを備えたデータを記録媒体に記録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874211B2 (ja) * 1996-10-31 2007-01-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796858B2 (ja) * 1996-11-15 2006-07-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読出装置
JP3070494B2 (ja) * 1996-11-15 2000-07-31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3659555B2 (ja) * 1998-09-01 2005-06-1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99401A (ja) * 1998-09-22 2000-04-07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0251405A (ja) * 1999-02-26 2000-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46513A2 (en) 2001-10-17
KR100697751B1 (ko) 2007-03-21
US6917574B2 (en) 2005-07-12
TW561465B (en) 2003-11-11
EP1146513A3 (en) 2006-01-18
US20010050891A1 (en) 2001-12-13
CN1324075A (zh) 2001-11-28
KR20010098589A (ko) 2001-11-08
JP2001297536A (ja) 2001-10-26
MY127319A (en) 200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5477C (zh) 数据重现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133157C (zh)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083598C (zh) 重播有节目区及相应文件信息区之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CN1254819C (zh) 光盘缺陷的管理方法和光盘装置
CN1135632A (zh) 数据记录介质和使用该数据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装置
CN1183161A (zh) 光盘的替换处理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288232A (zh) 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再现方法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设备
CN1245690C (zh) 信息块连续区域的映射
CN1184633C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280821C (zh) 记录效率提高的光盘装置
CN1271499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20C (zh) 检查音频压缩数据记录差错的方法和设备
CN1365232A (zh) 记录有内容数据流的记录介质及其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
CN1303595C (zh) 小型光盘、在其上记录数据、重放其上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751352A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及再现方法
CN1677503A (zh) 数据再现设备和数据再现方法
CN1835109A (zh) 信息再现方法
CN1881453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791906A (zh) 纠错编码方法以及使用该编码方法记录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716423A (zh) 在或涉及光盘的复制保护方面的改进
CN1617251A (zh) 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905047A (zh) 图像再现设备及方法
CN1745417A (zh) 记录/再现设备、盘制造设备及其信息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