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3925C -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3925C
CN1213925C CNB011431741A CN01143174A CN1213925C CN 1213925 C CN1213925 C CN 1213925C CN B011431741 A CNB011431741 A CN B011431741A CN 01143174 A CN01143174 A CN 01143174A CN 1213925 C CN1213925 C CN 12139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forementione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ransfer roller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31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8914A (zh
Inventor
松冈弘树
梅田和良
峰岸清次
为永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8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8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39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9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65G13/071Roller driving means with frictional enga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02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04Drums, rollers, or wheels
    • B65G23/08Drums, rollers, or wheels with self-contained driving mechanisms, e.g. motors and associated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用机械方式抑制传送装置上的运送物的倒落。在设有产生旋转动力的发动机及连接传送辊的连接部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上,在发动机与连接部之间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摩擦辊传递机构,该机构设有太阳辊,配置在太阳辊的周围与太阳辊转动接触的行星辊,行星辊与其内周面转动接触的环形辊以及与行星辊的公转分量同步的传送器。与此同时,以太阳辊,环形辊,传送器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输入旋转动力的输入部件,以其中的另一个作为输出旋转动力的输出部件,把剩下的一个作为固定部件。

Description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驱动传送装置的传送辊的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以及将该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和传送辊组装起来的驱动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运送各种各样物品的传送装置不论在工业领域的各个场合都被广泛采用。
这种传送装置一般配备有多个传送辊,其中的一个乃至多个传送辊由传送辊用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这里,被驱动的传送辊和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加在一起被称作驱动辊装置。
同时,在传送装置的概念中,包括传送辊本身与物品接触直接运送型传送装置,以及将传送带卷绕在多个传送辊上、传送带运送物品型传送装置。
近些年来,实现了使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容纳在传送辊内部的马达传动辊型的驱动辊装置。这样,从外部完全看不见马达等,因此,除了使传送装置小型化,轻量化之外,同时还可以使设计更加功能化,而且使在工厂中的生产线在外观上更加整齐干净。
图8表示这种驱动辊装置。这种驱动辊装置10,其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下面称之为驱动装置)16被容纳在传送辊12中的筒体部14的内侧,起到马达传动辊的作用。
驱动装置16配备有作为发动机的一种的马达18,设置在该马达18中的齿轮减速机20,以及连接到筒体部14上、将齿轮减速机20的输出传递给传送辊12的连接部22。在马达18的外壳24的后部侧一体设置支承轴24a,它被固定在外部构件(在所有的附图中均省略:例如该外部构件可以是传送机架)。在外壳24的内部设置两个轴承28,它们可自由旋转地支承马达轴30。
齿轮减速机20为具有第一~第三单行星齿轮机构32,34,36的三级减速机构,各单行星齿轮机构32,34,36具有太阳齿轮T,行星齿轮Y,环形齿轮R,以及行星架(carrier)C。这里,在齿轮箱38上成一整体地形成有整个环形齿轮R,旋转动力被输入到太阳齿轮T上,由行星架C输出旋转动力。齿轮箱38被固定在马达18的外壳24上。
第一单行星齿轮机构32的太阳齿轮T直接形成于马达轴30的端部上,借此输入马达18的动力。此外,在第三单行星齿轮机构36的行星架C上设置齿轮减速机20的输出轴40。连接部22,在圆盘状平板部22a的中心上形成圆筒状的突起22b,输出轴40插入固定在该突起22b上,平板部22a的周围通过螺栓22c被固定在筒体部14上。结果,马达18的动力借助齿轮减速机20减速,进而通过连接部22传递给传送辊12。
在该连接部22的突起22b的外周面上设置轴承41,以此保持齿轮箱38的输出侧。
传送辊12的筒体部14的轴向两端用圆形面板42,44覆盖。
在一个侧面板42的中心上形成贯通孔42a,于其上设置轴承46。因此,侧面板42(传送辊12的一端)由支承轴24a可自由旋转地支承。
另一个侧面板44同样也形成贯通孔44a,其上设置轴承48。然而,与内部的驱动装置16构成另外的构件的独立支承轴50贯通该轴承48,该独立支承轴50固定在外部构件26上。从而,另一个侧面板44(传送辊12的另一端)由独立支承轴50可自由转动地支承。
在马达18的支承轴24a上形成配线引入通路,由通过该通路的的配线52向马达18供电。由于马达18自身由支承轴24a固定在外部构件26上,所以驱动传送辊12时的反作用转矩由该支承轴24a承受。
如上所述,通过作为马达传送辊功能的驱动辊装置10的旋转,可一面直接运送物品一面驱动传送带。
这种驱动辊这种10或者作为其一部分的驱动装置16,借助齿轮啮合可靠地传递动力。因此,由于转矩传递能力高,特别适合于运送重的物体的场合。
但是,近年来,作为运送物越来越多样化,另外,搬运这些物品的环境和传送装置必须具有的功能也正在发生变化。随之而来,上述驱动辊装置10等不能充分适应的情况不断增加。
运送物并不一定局限于以稳定状态(低重心状态)载置于传送装置上,例如,有时需将细长杆等高重心的物品直立载置。在这种情况下,当传送装置的运送速度的加速度(绝对值)过大时,运送物很容易倒落,必须将传送线暂时停止。此外,在原封不动地把运送物载置于传送装置上的状态下使传送线暂时停止时,必须从零速度再起动并过渡到高速运转状态存在运送物再次倒落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除驱动装置16之外,有必要采用变频器(频率控制器),在起动时以低加速度持续低速运转,慢慢地提高速度再变换到一定的高速旋转。然而,变频器价格非常高(几乎和起动辊装置10价格相同),故使整个装置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一般说来,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马达18的起动转矩比稳定运转时转矩大,例如,近年正在很多场合成为主流产品的高效率马达等的起动转矩为额定转矩的四倍。没有变频器或者即使同时结合使用变频器,起动时的转矩总是变大,故运送物经常倒落。
进而,在正在运转的传送装置上突然载置重物时,或者突然从传送装置上搬下重物时,传送机侧的旋转负载突然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这种负载变化直接传递到起动辊装置10上,因此存在承受反作用转矩的支承轴24a容易损伤的问题。同时,由于装置负载变化通过该支承轴24a直接传递到外部构件(机架)上,所以会从机架上产生振动和噪音,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机架必须具有增大的刚性。
如上所述,当以这种驱动辊装置10满足近年来的市场需求时,会导致整个成本大大增加。
此外,在运送细的构件等情况下,传送辊12的轴向长度W最好尽可能短以便减轻重量。但是,如从图7可以看出的,其轴向方向的长度W由于受到容纳在内部的驱动装置16尺寸的制约,从而其缩短便有一定的限度。
作为这一原因,可以列举出将齿轮箱18“向轴向方向延长”而安装轴承,同时在连接部侧也对马达18及齿轮减速箱20进行支承的“双支承状态”。这也是从强度的角度出发,难以仅用支承轴24a以单侧支承状态支承马达18及齿轮减速箱20的原因。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考虑很容易看出,即,假定没有轴承41的话,由于马达18在悬臂状态下会弯曲,要维持马达轴30与输出轴40(传动齿轮C)的同轴性是极其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从机械上防止急剧加速和减速的驱动装置,另外,使驱动辊装置中传送辊的轴向长度更加紧凑。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即在设有产生旋转动力的发动机,连接到传送装置的传送辊上将前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该传送辊的连接部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中,在前述发动机与前述连接部之间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有摩擦辊传递机构,该机构设有太阳辊,配置在该太阳辊的周围且与该太阳辊转动接触的行星辊,以及该行星辊与其内周面转动接触的环形辊。
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到在传送装置中运送物的倒落等问题隐含在通常为齿轮优点的“通过啮合可以达到可靠地转矩传递”中。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发动机的转矩(特别是起动转矩、制动转矩)直接传递给传送辊,所以起动时和制动时,运送物容易倒落。即,转矩地传递过于直接,反而变成了缺点。
因此,在本发明中,着眼于在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下面称之为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摩擦辊传递机构。这种摩擦辊传递机构与齿轮的啮合不同,由于它是借助在各辊之间产生的摩擦传递动力的,所以经常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产生滑动。换句话说,借助滑动传递动力。
在图7中示意地表示了摩擦辊传递机构的传递转矩与滑动之间的关系(实线A)。作用在摩擦辊传递机构上的转矩为零时,滑动也为零,随着转矩的增大滑动以连续状态(以曲线的状态)增大,可传递的转矩也有一定的限度(将其称之为最大传递转矩)。如从该关系可以看出的,在从任何一侧输入较大的转矩时,由于摩擦辊的滑动在输入—输出之间会产生旋转速度差,因此,起到“缓冲器”的作用。在齿轮传递结构的情况下,如图7的虚线B所示,在滑动总保持零的情况下(这里的所谓“滑动”不是指齿面之间的滑动,而是指输入—输出间的旋转速度的滞后),输入转矩直接地传递到输出侧,成为对与之匹配的机械造成冲击的原因。
例如,在驱动传送辊的情况下,发动机起动时的转矩传递给传送辊,存在于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摩擦辊传递机构,借助其滑动对于转矩的传递起着“缓冲器”的作用。从而,由于抑制了起动转矩的突然增大,因此能够抑制运送物的倒落。这不仅限于起动时,而且在急剧减速时情况也一样。
下面对本发明更详细地研究。发动机的起动转矩与传送辊负载转矩之差(起动转矩—负载转矩),作为加速转矩被用作使传送辊的旋转进行加速。当该加速转矩过大时(即,起动转矩过大时),传送辊的旋转急剧加速,运送物会倒落。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摩擦辊传递机构滑动,起到“缓冲器”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发动机侧的输出转速而言,传送机侧并不一定变成预定的转速(输出转速/增减速比)。由于滑动,因此随着发动机侧的转速增加,传送机侧的转速稍稍延迟增加。然后,摩擦辊传递机构的滑动量慢慢地降低,最后,传送辊侧也过渡到正常运转。
这样,通过摩擦辊传送机构的缓冲起动功能,对于向稳定状态的过渡,在发动机侧与传送辊侧之间产生时间差,以此可抑制运送物的倒落。
相反,例如在传送机侧施加任何外部冲击且传送辊的负载变化时,可以防止所述负载转矩直接传递到发动机侧。这也是由于摩擦辊传递机构对于转矩的传递具有作为缓冲器的功能的缘故。假定,当负载转矩突然增大并直接传递给发动机时,随着转速降低,发动机侧的转矩也增大并急剧加速。结果,由于急剧减速、急剧加速连续进行,所以运送物容易倒落。然而,如本发明所述,当中间加装面板辊传递机构时,在负载转矩突然增大时,其滑动也增大,而起到缓冲器的作用,传送机侧转速的降低对发动机侧没有直接影响,只施加包括(增大的)滑动量的间接影响。因此,可以防止转矩的突然变化,从而能够比较顺利地过渡(恢复)到稳定状态。
进而,如从上面的结果可以得知,由于作用在发动机~传送辊之间的转矩的变化得到缓和,所以传递到固定该发动机的外部框架上的振动也降低。结果,减轻了发动机与外部机架的连接部的负担,同时,也不必增大外部机架的刚性(以防止振动),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路径中,除摩擦辊传递机构之外,也可以加入其它增减速机。换句话说,若在动力传递路径的某个部位处加装摩擦辊传递机构,则可以获得上面所述的作用。
在上面所述的发明中,进而将前述发动机的额定转矩向前述传送辊传递时的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的滑动率优选地设定为大于0.1%且小于1.0%。这样,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使传送辊侧的速度偏差(延迟)落入上述范围内。此外,该滑动率为摩擦辊传递机构的输出部件的理想转速(输入转速/增减速比)与实际转速之差(滑动量)相对于理想转速的比例(%)。
前面已经论述了摩擦辊传递机构具有缓冲器功能,但是,必须考虑到该功能与传送装置的驱动能力的平衡。因此,在上述发明中,相对于前述传送装置在正常运转时的负载转矩的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的输出部件变换值T,将该摩擦辊传递机构的极限传递转矩P优选地设定为P>1.0*T。该极限传递转矩是将摩擦辊传递机构可以传递的极限转矩变换成输出部件的值。例如,为了测定该极限传递转矩,向输入部件输入旋转动力,在输出部件侧通过制动等以逐渐增大的方式施加制动转矩时,滑动逐渐增大,在直到滑动过渡到无限大(输出变换的转动为零)期间内,该制动转矩的最大值就是极限传递转矩。这样,由于超过传送装置正常运转时的负载转矩,所以(在正常运转时)能够可靠地驱动传送辊。
以上所述为驱动传送辊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但如果把这种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和传送辊制成一个整体的话,则可以获得“驱动辊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用马达作为发动机,同时,使该马达、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以及前述连接部容纳在前述传送辊中的筒体的内周侧内,从而使传送辊起到具有马达传递辊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其结构优选为,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的输出部件固定在前述连接部上的同时,通过将该摩擦辊传递机构的固定部件固定在前述马达外壳上,前述摩擦传递辊机构支撑前述马达的输出侧。
在这种驱动辊装置中,马达的后面侧由支撑辊固定在外部构件上。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则设置另外的专用轴承将其前面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连接部上。仅此一点,就使驱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同时也使传送辊本身在轴向方向加长。
采用这种结构,摩擦辊传递结构的输出部件被固定在连接部上(这里也包含着输出部件与连接部成为一个整体的含义)。即,这种摩擦辊传递结构具有各辊之间转动接触的结构,由于它具有可以作为轴承的功能,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相当于在连接部上设置了轴承。因此,如果将摩擦辊传递结构的固定部件(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地)固定马达外壳上的话,就意味着马达的前面侧由轴承(摩擦辊传递结构)加以保持。
结果,不必另外的专用轴承,从而简化了驱动装置,减轻了装置重量。同时,可以使传送辊在轴向方向更短,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灵活地改变其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驱动辊装置的传送装置的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驱动辊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III-III线所示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形式的驱动辊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形式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该驱动装置的另外的例子的图示;
图7是用于示意地说明本发明的摩擦辊传递机构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现有驱动辊装置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0、210…驱动辊装置
112、21、312…传送辊
116、216、316…传送辊用驱动装置
118,218,318…马达
122、222…连接部
150、250、350…摩擦辊传递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和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形式的驱动辊装置110的总体结构。此外,除下面具体说明的部分外,由于它们和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驱动辊装置10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所以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构件,通过将其最后两位数赋予和该驱动辊装置10的相同的符号,故省略了对它们的结构和作用的说明。
该驱动辊装置110可以用作传送转置100的一部分。传送装置100配备有不具备驱动功能的多个旋转辊102,上述驱动辊装置110,卷绕于它们之上的传送带104,从下方保持该传送带104的传送面104a以防止传送带弯曲的传送台106。这里,作为运送物,假定为多个细长的杆108以直立状态载置。同时,各旋转辊102及驱动辊装置110被设置在外部框架126上。
驱动辊装置110如图2所示,设有传送辊112及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设有产生旋转动力的(作为发动机的一种的)马达118,连接到传送辊112的筒体114上以将马达118的旋转力传递给传送辊112的连接部122。
进而,在马达118与连接部122之间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摩擦辊传递机构150。摩擦辊传递机构150如图3所示,配备有太阳辊152,配置在太阳辊152周围、与太阳辊152转动接触的行星辊154,行星辊154与其内周面转动接触的环形辊156,与行星辊154的公转分量同步的行星架160。
太阳辊152设置在马达118的马达轴130上,与马达轴130一起旋转。环形辊156由螺栓162固定在马达118的外壳124上。同时,在行星辊154的中心插入销164,该销164的一端固定在行星架160上。因此,行星辊154的公转分量与行星架160的旋转通过销164同步进行。
即,在这里,太阳辊152为输入部件,环形辊156为固定部件,行星架160为输出部件,从而具有了减速功能。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输入旋转动力的输入部件,把其中的另一个作为输出旋转动力的部件,把剩下的一个作为固定部件,进行各种组合。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把动力传动给筒体部114的连接部122与行星架160是一体的。即,也可以考虑在该连接部122上设置摩擦辊传动机构150。结果,具有动力传动功能的摩擦辊传动机构150本身成为轴承支承了马达118的输出侧(前面侧:马达轴130的前端侧)。由于马达118的后面侧通过凸出设置在外壳124上的支承轴124a被支承在外部构件(框架)126上,因此,马达118成为“双支承’的。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连接部122与行星架160由一个部件构成,但是,只要两者结合起来就足够了,它们也可以用单独的构件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的结果是,使传送辊用前端装置116容纳在传送辊112中的筒体114的内周面侧内,传送辊112具有作为马达传动辊的功能。
另外,在驱动辊装置110中,由摩擦辊传动机构对马达118的额定转矩进行转矩变换而传递到传送辊112上时(行星架的正常运转时),优选地将该摩擦辊传动机构150的滑动率设定在0.1%以上、且在1.0%以下。这种设定可以通过一面调节太阳辊152,行星辊154,环形辊156的过盈量一面改变润滑油(这里大多称之为防止油),同时改变各摩擦辊的轴向宽度来实现。当把滑动率设定在1.0%以上时,虽然缓冲功能增大,但向正常运转的过渡较慢。当把滑动率设定在0.1%以下时,则造成过度质量要求,而且由于表面压力增大而造成产品寿命缩短。
另外,在这种驱动辊装置中,相对于将传送装置100正常运转时的负载转矩转换成摩擦辊传递机构150的输出部件(这里为行星架160)的转矩值T,该摩擦辊传递机构150固有的极限传递转矩P应被设定为P>1.0*T。另外,该极限传递转矩是把开采辊传递机构150能够传递的最大转矩在行星架160侧变换成的转矩值。此外,为了把滑动率抑制在0.2%左右以下,相对于输出转矩变换值T,该摩擦辊传递机构的极限传递转矩P为P>2.3*T,为使滑动率在0.1%以下,使P>4.0*T。在实际上,如已经说过的,由于滑动率在0.1%以下的使用是不现实的,所以优选的范围为4.0*T>P>1.0*T。
下面对驱动辊装置110及其内部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传送辊用驱动装置(下面称之为驱动装置)116中,摩擦辊传递机构150加装在动力传递路径内。结果,摩擦辊传递机构150通过其自身的“滑动”对于转矩的传递起到作为“缓冲器”的作用。例如,马达118起动时的转矩传递到传送辊上时,由于通过滑动吸收起动转矩的突然增高,所以可以抑制杆108的倒落。这并不局限起动时,在急剧减速时情况也一样。特别是,最近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的高效马达,其起动转矩是额定转矩的四倍,在这种情况它特别有效。
具体地说,利用本驱动装置116,由于摩擦辊传递机构150滑动起到作为“缓冲器”的作用,所以传送辊112转速的增加稍滞后于马达118侧的转速增加。其结果是,不用控制即可获得机械上顺利的加速特性(缓冲起动功能)。
此外,例如在向传送装置110的传送带104施加任何一种外部冲击、传送辊112的外部负载变化时,应防止该负载转矩直接传递到马达118上。这也是由于摩擦辊传递机构150对于转矩的传递具有作为缓冲器作用的缘故。具体地说,在负载转矩突然增大时,摩擦辊传递机构150的“滑动”增大,起着缓冲器的作用,结果,由于传送辊112的转速降低,包括(已增大的)滑动量被间接地传递,所以,可以抑制因马达118的强制急剧减速所造成的突然的转矩变化,能够比较顺利地再次转换(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的那样,由于缓和了作用在马达118~传送辊112之间的转矩的变化,因此也降低了传递到固定了该马达118的外部框架上的振动。其结果是,在减轻马达118中支承轴124a的负担的同时,外部框架126的刚性也不必提高到(为了防振)所要求的程度以上。
此外,由于摩擦辊传递机构150的滑动率被设定在0.1%以上且1.0%以下。所以,在马达118正常运转的场合,传送辊112侧的速度滞后落入上述范围之内。此外,由于相对于传送装置100正常运转时的负载转矩的行星架160变换值T,将摩擦辊传递机构150的极限传递转矩P设定为P>1.0*T,所以,可使传送装置100的运送能力更加稳定。
当对驱动辊装置110的整体进行研究时,该摩擦辊传递机构150作为使各辊152,154,156相互转动接触的结构具有“轴承”的功能。因此,即使不设专用的轴承,马达118的前面侧也由摩擦辊传递机构150保持,与后面侧的支承轴124a一起由所谓“双支承结构”来支承马达118。结果,简化驱动装置116的结构减轻了装置的重量,另外与以往相比,可缩短传送辊112的轴向尺寸W中可能的最小尺寸W1。结果,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在更广范围内灵活地改变传送辊112的长度。
同时,在该第一种实施形式中,只说明了在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一个摩擦辊传送机构150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该摩擦辊传递机构150的前段侧或后段侧(或者两侧)装入其它的增减速机构。
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二种实施形式的驱动辊装置210那样,在行星架260连接到连接部222上的第一个摩擦辊传递机构250的更前段侧,也可以设置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个摩擦辊传递机构270。同时,图中虽没有示出,但相对于该摩擦辊传递机构,在其前段侧或后段侧,也可以连接正交型齿轮机构(伞齿轮组,双曲线齿轮组等),进而,也可以连接简单行星齿轮机构等。
所述第二个摩控辊机构270配备有连接到马达218的马达轴230上的太阳辊272,配置在其周围的行星辊274,固定在外壳224上的环形辊276,以及在与行星辊274的公转分量同步旋转的同时、与第一摩擦辊传递机构250的太阳辊252连接的行星架278。此外,对于其它结构,由于它们和第一种实施形式中驱动辊装置110相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部分采用了和所述驱动辊装置110中后两位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当进行这种两段以上的组合时,不言而喻进一步增大了减速比,特别是行星架278本身被支承在也具有轴承功能的第一及第二摩擦辊250,270之间,可极大地降低噪音。同时,在假定这两者都是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制成的情况下,由于在各齿轮上形成啮合间隙(包含齿隙),所以该传动齿轮等会剧烈振动而使噪音增大。
此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形式中,说明了使驱动装置容纳在传送辊内部的情况,但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它的一个例子,在图5中表示出了根据第三种实施形式的传送辊装置316。
该驱动装置316与第二种实施形式中的驱动装置216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但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独立地设置在传送辊312的外侧。此外,对于在结构上和第二种实施形式的驱动装置216相同的构件中,采用其后两位与该驱动装置216相同的符号故省略了对它们的各个详细说明。
设在马达318上的第一及第二摩擦辊传递机构350,370将马达318的旋转动力减速并输出。在作为后段侧的第一摩擦辊传递机构350中的行星架360上,一体设置连接部380,该连接部连接到传送辊312上。即,在马达318~连接部380的动力传递路径中,加装第一及第二摩擦辊传递机构350,370。同时,在第一摩擦辊传递机构350的环形辊356上设置用于把该驱动装置316固定在外部框架326上的凸缘382。
此外,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316可进一步配备有皮带传递机构392。该皮带传递机构392配备有连接在连接部380上的第一皮带轮386,设置在固定于传送辊312上的第二连接部387上的第二皮带轮388,以及卷绕在第一和第二皮带轮386,388上的同步齿型带390。
在这种场合,在马达318~第二连接部387(由于在本发明中的所谓“连接部”指的是连接传送辊的部位,所以,这里第二连接部387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部”)的动力传递路径上,除第一及第二摩擦辊传递机构350,370之外,还存在着皮带传递机构392。
在这些驱动装置316中,(除马达传动辊特有的作用外)也可以获得和第一及第二实施形式中所示的驱动辊装置210,310几乎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借助摩擦辊传递机构的缓冲作用,即使不用变频器等速度控制装置,也可以实现稳定的运送,当然,也可以和变频器等联合并用。
另外,虽然在这里描述了第一~第三种实施例,但在不超出本发明主要思想的范围内,还存在将上述各部分等适当地组合构成的实施形式,进而,还存在着这里所描述的形式之外的各种实施形式。.此外,对在整个说明书中所述的构件的形式(功能,形状)仅仅是举出的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描述。
根据本发明,可借助机械作用稳定地对传送装置的运送物机械运送。

Claims (7)

1、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其包括:
发动机,用于产生旋转动力,
连接部(22,122,222),其连接到传送装置的传送辊(12,112,312)上,将前述发动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该传送装置的传送辊(12,112,312),
其特征为,
还包括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其设置在前述发动机与前述连接部(22,122,222)之间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中,
所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包括:
太阳辊(152,252,272);
行星辊(154,274),其配置在该太阳辊(152,252,272)的周围且与该太阳辊(152,252,272)转动接触;以及
环形辊(156,276,356),其允许所述行星辊(154,274)与该环形辊(156,276,356)的内周面转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其特征为,
在前述发动机的额定转矩被传递到前述传送辊(12,112,312)上时,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的滑动率被设定为在0.1%以上且1.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其特征为,
用T表示将前述传送装置正常旋转时的负载转矩,换算成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中的输出部件的负载转矩的值,以及
用P表示将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传递的极限转矩,换算成前述摩擦传递机构的输出部件的转矩的值,
将与换算值T对应的换算值P设定为:
4.0×T>P>1.0×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具有与前述行星辊(154,274)的公转分量同步的行星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其特征为,前述太阳辊(152,252,272),环形辊(156,276,356)及行星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输入旋转动力的输入部件,其中的另一个作为将旋转动力输出的输出部件,剩下的一个则为固定部件。
6、驱动辊装置,其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以及
通过该传送辊用驱动装置(116)驱动的前述传送辊(12,112,312),
其特征为,
还包括将用作前述发动机的马达,
前述马达、前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以及前述连接部(22,122,222)容纳在前述传送辊(12,112,312)中筒体的内周面侧,该传送辊(12,112,312)起马达传动辊的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辊装置,其特征为,
前述摩擦混传递机构(150,250,350)的输出部件固定在前述连接部(22,122,222)上,同时,
通过将所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的固定部件固定在前述马达的外壳上,所述摩擦辊传递机构(150,250,350)支承前述马达的输出侧。
CNB011431741A 2000-09-19 2001-09-19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9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3560/2000 2000-09-19
JP283560/00 2000-09-19
JP2000283560A JP4474034B2 (ja) 2000-09-19 2000-09-19 コンベアローラ用駆動装置、駆動ロー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8914A CN1348914A (zh) 2002-05-15
CN1213925C true CN1213925C (zh) 2005-08-10

Family

ID=1876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31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925C (zh) 2000-09-19 2001-09-19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722493B2 (zh)
JP (1) JP4474034B2 (zh)
KR (1) KR100551021B1 (zh)
CN (1) CN1213925C (zh)
DE (1) DE10146138A1 (zh)
IT (1) ITMI20011958A1 (zh)
TW (1) TW4929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5167A (zh) * 2016-06-17 2019-03-01 德马泰克公司 电机驱动滚柱支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61256B4 (de) * 2002-12-20 2004-11-11 Windmöller & Hölscher Kg Bodenlegevorrichtung
US7048112B2 (en) * 2004-09-27 2006-05-23 Formigoni Jonathan E Food grade conveyor
JP2006199471A (ja) * 2005-01-21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WO2007006324A1 (de) * 2005-07-09 2007-01-18 Danfoss Drives A/S Transporteur
DE102005046763A1 (de) * 2005-09-29 2007-04-12 Siemens Ag Rollenantrieb und Rollentransporteinrichtung
DE102006054576A1 (de) * 2006-11-20 2008-05-21 Interroll-Holding Ag Trommelmotor
CN101303071B (zh) * 2007-05-08 2010-08-18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503450B2 (en) * 2007-08-13 2009-03-17 Magstar Technologies, Inc. Long roller slip conveyor
CA2619247C (en) 2008-02-05 2015-08-11 Alexander D. Kanaris Conveyor drive roller
DE102008022876A1 (de) 2008-05-08 2009-11-12 Itw Morlock Gmbh Tampondruckmaschine
DE102008023685A1 (de) * 2008-05-15 2009-11-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 für den Quergurt eines Quergurtsorters
US8302957B2 (en) * 2009-02-25 2012-11-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otor inside pick-up roller
DE102010019730B4 (de) * 2010-05-07 2017-10-19 Bizerba SE & Co. KG Trommelmotor
EP2664563A1 (en) * 2012-05-16 2013-11-20 ABB Technology AG Motor drive of a gearless belt conveyor drive system
CN102815566B (zh) * 2012-07-19 2015-10-21 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辊机构及瞬间提高其变速驱动辊的相对转速的方法
JP6299044B2 (ja) * 2012-07-31 2018-03-28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モータ内蔵ローラ
US8960809B2 (en) * 2013-02-25 2015-02-24 Joy Mm Delaware, Inc. Continuous miner mid-conveyor drive
DE202014000757U1 (de) * 2014-01-30 2015-05-04 Interroll Holding Ag Trommelmotor für lärmempfindliche Umgebung
CN105205912A (zh) * 2015-09-30 2015-12-30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交易装置
US10558201B2 (en) 2016-09-09 2020-02-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oducts based upon demand
EP3510457A1 (en) * 2016-09-09 2019-07-17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ly producing different products on a single production line
CN109661366B (zh) 2016-09-09 2022-01-14 宝洁公司 用于独立地引导载具并且将容器和闭合件递送到单元操作站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79655B (zh) * 2020-07-24 2022-02-0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肉品系水力测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25119A (en) * 1930-03-06 1931-09-29 Crocker Wheeler Electric Mfg C Individual motor drive for roller conveyer rolls
US4275572A (en) * 1977-09-16 1981-06-30 Holmes Phillip R Torque limiting drive system
JP3426119B2 (ja) 1997-09-11 2003-07-14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内蔵ロー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5167A (zh) * 2016-06-17 2019-03-01 德马泰克公司 电机驱动滚柱支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146138A1 (de) 2002-05-02
ITMI20011958A0 (it) 2001-09-19
US6722493B2 (en) 2004-04-20
CN1348914A (zh) 2002-05-15
KR20020022580A (ko) 2002-03-27
JP4474034B2 (ja) 2010-06-02
JP2002087572A (ja) 2002-03-27
ITMI20011958A1 (it) 2003-03-19
US20020033320A1 (en) 2002-03-21
KR100551021B1 (ko) 2006-02-13
TW492940B (en) 200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3925C (zh) 传送辊用驱动装置及驱动辊装置
CN1292931C (zh) 混合驱动装置以及搭载该装置的汽车
CN1226821C (zh) 旋转电机
US20090000836A1 (en) Balanced Belt or Chain Drive for Electric Hybrid Vehicle Conversion
CN1095955C (zh) V形金属带式的连续可调传动装置
US20100199805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6014612B (zh) 偏心行星牵引驱动机械涡轮双增压器
CN101048608A (zh) 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
CN1835857A (zh) 混合动力车辆
CN1840373A (zh) 混合驱动装置
CN1891586A (zh) 货物传送装置
CN1453484A (zh) 平行轴减速机
CN1738984A (zh) 传动装置
CN1576085A (zh) 汽车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
CN106641109A (zh) 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
EP4417837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751172A (zh) 汽车鼓风机
CN1519490A (zh) 龙门吊车用减速器
CN207921252U (zh) 双阶行星轮无限连续换挡变速器
JP2005035379A (ja) 4輪駆動システム
CN108278337A (zh) 双阶行星轮无限连续换档变速器
US20240011541A1 (en) Speed reducer having self-locking function without ring gear, and self-locking method of speed reducer
CN220452686U (zh) 减速器、减速箱及车辆
RU2206468C1 (ru) Тяговый привод локомотива
WO2013053981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method and use of power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