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1936C - 接收器 - Google Patents

接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1936C
CN1211936C CNB011401559A CN01140155A CN1211936C CN 1211936 C CN1211936 C CN 1211936C CN B011401559 A CNB011401559 A CN B011401559A CN 01140155 A CN01140155 A CN 01140155A CN 1211936 C CN1211936 C CN 12119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eiver
data
intrinsic
pub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01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6792A (zh
Inventor
坂田毅
伊藤快
松浦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6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6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19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9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2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distribution of identical information via plural systems
    • H04H20/24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ion of identical information via broadcast system and non-broadcast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9End-user terminal functiona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 H04N21/25841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involv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cl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84Client identification by a unique number or address, e.g. serial number, MAC address, socket 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2Retrieving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e.g. from a broadcast channel and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Addressing
    • H04N21/6405Multi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45Structuring of content, e.g. decomposing content into time se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8Linking data to content, e.g. by linking an URL to a video object, by creating a hotspot
    • H04N21/8586Linking data to content, e.g. by linking an URL to a video object, by creating a hotspot by using a UR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62Autho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e.g. by paying; Registering the use of a subscription channel, e.g. billing
    • H04N7/165Centralised control of user terminal ; Registering at cent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8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broadcast information itself
    • H04H20/93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broadcast information itself which locates resources of other pieces of information, e.g.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传统上没有提供一种有效混合广播特点和通讯特点的设备以发送和接收一条信息,所以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成本被不利地提高并且不利地花费很长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其内容是利用广播和专为特定群体的通讯发送并接收被从发送端馈送到接收端的信息、以及关于各种指令存在/不存在的信息,以控制终端功能和各种指令本身。

Description

接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广播装置和通讯装置接收信息的接收器。
背景技术
作为接收器有两种类型,即接收广播并观看和收听接收到的广播内容、如利用传统的电视接收器,和利用一对一通讯装置获取数据并用于电子邮件如英特网终端的接收器。
发明内容
广播装置有一个能够低成本地同时发送具有相同内容的大量信息的特点,而在选定一个特定的团体之后发送数据的通讯装置有一个能够向每个接收终端发送固有信息的特点。换言之,可以通过广播低成本地接收相同内容的信息,而同时通过一对一的通讯接收对接收器固有的信息。但是,没有这样一种常规的装置,即其中的这些特点对于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有效地结合,导致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成本被不利地提高,并且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不利地需要很长时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通过利用广播和通讯发送和接收内容的结构,其中内容是从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信息和关于用于控制终端功能的各种指令存在/不存在以及各种指令本身的信息。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原理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三模式中永久信息和可变信息的一个具体实例;
图3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三模式中由永久信息和可变信息合成的信息的一个具体实例;
图4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通讯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5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通讯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7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8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中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通讯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9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七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七模式的原理图;
图11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12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三模式中永久信息和可变信息的一个具体实例;
图14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中的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通讯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5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16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六模式中的流程图;
图17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七模式中的接收器的功能框图;
图18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四模式的实施例原理图;
图19是执行本发明的第六模式中指令存在信息的原理图;
图20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第六模式中接收指令存在信息的接收器上显示的图标的一种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执行本发明的模式。
<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
如图1所示,在此描述的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是一种能够通过广播和通讯获取信息的接收器。如果通过广播把对于多个接收器公共的信息发送给这些接收器,则这些接收器接收公共信息并还通过通讯接收对接收器固有的固有信息。接收器可以是连接到电话线、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如蜂窝电话和个人数字助手(PDA)的电视设施。
本发明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优点基本上是相同的,无论是通过相同的装置还是通过不同的装置提供广播和通讯。此处,广播一般指“允许信息直接被公众接收的无线通讯或有线通讯”,而通讯指除广播以外的电子通讯。因此,可以理解成前者特征在于向很多的以及不是特定的人群发送信息,后者的特征在于在特定的人群中发送信息。
具体地说,此接收器是一种这样的接收器,包括广播接收部,接收通过广播装置发送的数据;数据接收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广播接收部接收对于多个接收器公共的公共信息;数据接收部接收对于接收器所固有的固有信息。即固有信息意味着在接收器群中被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接收器所使用。
对于上述多个接收器公共的信息此处是指例如这样一种内容,如全国性的新闻节目,全球标注时间信息,发现对于多个接收器共有的节目缺陷时接收器的维护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器共同收看和收听的全国性广播节目的目录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多个接收器是公共的。如果这些信息在一条通讯线上发送,则它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最好利用广播装置发送并接收公共信息。
对于接收器固有的信息被称作对于每个接收器固有的专用信息,如限定在接收器所处区域的局域信息,用于从作为公共信息接收的环球标准时间信息计算接收器当前所处位置处的时间的时差信息(该信息在接收器本身绕地球运动时有用,包括接收器本身处于飞机上的情形),接收器所固有的维护信息,或关于只在接收器所处的区域中可以接收到的广播信息的信息。此处提到的固有信息不必唯一地限定,固有信息是不被所有接收器所公共的信息。因此,如果信息为多个接收器所共有,如大量接收器的一个分组,但是并非对所有的接收器所共有,则该信息可被称作固有信息。因为固有信息通过通讯发送到每个接收器,所以它倾向于花费较高的通讯成本。但是,接收器通过广播接收公共信息,并且只对不包括在公共部中的固有信息使用通讯装置。有鉴于此,它花费的成本低于接收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所有信息所需的花费。如果把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合并成一条信息,常规的接收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全部信息。考虑到这一点,以此种模式执行本发明的接收器优于常规的接收器之处在于部分地使用低成本的广播。
图4表示此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发送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发送器0401包括一个公共信息广播部0402和一个固有信息发送部0403。公共信息0408通过利用广播装置从公共信息广播部0402广播,并通过接收器0400的广播接收部0406接收。
另一方面,固有信息0409通过通讯装置0405从发送器0401的固有信息发送部0403发送到接收器0400,并被接收器0400的数据接收部0407接收。公共信息0408从储存公共信息的公共信息存储部(未示出)施加给公共信息广播部0402。固有信息0409从储存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存储部(未示出)施加给固有信息发送部0403,并且固有信息产生部(未示出)产生固有信息等。
广播装置0404可以包括例如有线广播和英特网广播以及地面电波广播和卫星广播。构成这种广播的信号既可以是数字信号也可以是模拟信号。通讯既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通讯包括各种类型的通讯,如使用公共线路如电话线的通讯和使用专用线路的通讯。通讯还包括通过连接线的通讯和使用数据包通讯或蜂窝通讯的通讯。
图5表示执行本发明的该模式的一种改型。在此改型中,作为向接收器0500发送公共信息0509和固有信息0510的元件,提供一种发送公共信息0509的广播设备0501和发送固有信息0510的通讯设备0502,并且这些设备单独地提供。广播设备利用广播装置0505从公共信息广播部0503广播公共信息,而通讯设备0502利用通讯装置0506从固有信息发送部0504发送固有信息。在接收器中,广播接收部0507接收公共信息,并且数据接收部0508接收固有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单独地或整体地提供公共信息发送端和固有信息发送端。另外,发送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的元件可以由多种器件构成。因此,多个公共信息部和固有信息部足以联合到一起构成总的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例如,一个公共信息可以被两条公共信息完成。
图6a和图6b是表示在此接收器中的一个处理流程图。首先,在图6a中,判断是否有被广播的公共信息(步骤S0601)。如果没有公共信息,则接收器设置为待机状态。如果有公共信息,则接收器接收被广播的公共信息(步骤S0602)。如果此公共信息需要例如通过通讯装置的固有信息,则接收器也开始由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步骤S0603),通过通讯接收固有信息数据(步骤S0604)并完成该处理过程。
开始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意味着把接收器设置在可通讯状态并把数据发送请求发送给发送端。例如在拨号英特网连接的情况下,接收器通过拨通远端的计算机而连接到远端的计算机,并且接收器把数据请求信号发送给要通过远端的计算机发送数据的服务器。
如图6b所示,可以执行下列处理。判断是否有被广播的公共信息(步骤S0601)。如果没有公共信息,则接收器设置到待机状态。如果有公共信息,则接收器接收被广播的公共信息(步骤S0602),开始接收通过通讯装置的数据(步骤S0603),接收通过通讯装置的固有信息数据(步骤S0604),并合成接收到的公共信息和接收到的固有信息(步骤S0605)。
要合成信息,则把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读到一个文件中。这对于通过合并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形成完整的重要信息是有利的。用于此项处理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由接收器读出,从而允许接收器执行该处理。或者,可以通过通讯装置或广播装置把该程序下载到接收器,从而允许接收器执行该项处理。对于处理流程的描述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因此不做重复的叙述。
图7表示这样一种方式,即用作接收器的两个终端(终端01具有ID=01,终端02具有ID=02)通过广播接收作为公共信息的固有信息接收指令,根据作为公共信息的固有信息接收指令向各个通讯设备请求固有信息,并且从各个通讯设备接收固有信息。
广播设备向两个终端的接收器广播公共信息。终端01和02接收公共信息再分别向通讯设备要求包括它们个人的ID信息的固有信息。根据接收到的ID信息,每个通讯设备向具有ID的终端发送专用的固有信息。作为终端的每个接收器接收固有信息。在英特网通讯的情况下,一个数据包单元的头部包括信息发送到的接收器的英特网地址。构成网节点的路由器根据包含在此头部中的英特网地址在英特网上设置一条路径,并把包括固有信息的数据包输送给目标接收器。
在本例中,对下列处理流程给予描述,其中接收公共信息,并且如果需要,再由通讯装置接收固有信息。接收器中的处理流程不必限定于此。也可以由通讯装置执行在接收公共信息之前接收固有信息的操作,并且如果需要,再由广播装置执行接收公共信息的操作。也可以并行地接收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以此模式执行本发明的接收器不仅可以用在公共信息与固有信息具有一种彼此需要的关系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在公共信息与固有信息彼此没有关系的情况下。
<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
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是一个具有与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相同结构的接收器。此模式的特点在于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提到的公共信息是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时必需的公共信息。另外,其特点还在于在第一模式中提到的固有信息是接收器的固有信息,并且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时是必需的。另外,与第一模式相比,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的特点在于包括一个写入部,用于写入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
图8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二模式中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发送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8所示,发送器0801包括一个公共信息广播部0802和一个用于发送接收数据时必需的固有信息的固有信息发送部0803。利用广播装置0804把公共信息从公共信息广播部0802发送到接收器0800,并利用通讯装置0805把接收数据所必需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接收器0800 。
在接收器0800中,公共信息广播被广播接收部0806接收,具体地说,被调谐器、RF模件等接收。接收数据所必需的从通讯装置0805发送的固有信息被数据接收部0807接收。数据接收部0807例如是一个调制解调器和调制解调器的驱动器。公共信息以及接收数据时所必需的固有信息通过写入部0810写入到存储部(未示出)。存储介质不必一定包含在接收器0800中,可以包含在写入部0810本身中。存储部可以包括磁性记录介质,磁光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只读存储器等。CD、DVD、RAM、ROM、FD(软盘)、HDD(硬盘驱动器)等都相应于存储部。
如果此写入部0810包括存储部,则存储部可以是永久性的或非永久性的,并且当接受的数据不必非写到相同的存储部时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是必需的。可以提供多个写入部,并且当接受数据可以不从相同的写入部写入时公共信息和固有信息是必需的。
当接受数据例如是用于通讯的各种设置信息(如用于通讯的远端计算机的拨号)、关于通讯团队的地址信息、通讯协议信息、关于将要接受的数据大小的信息(从而确定接收器是否包括一个具有足以储存数据的容量的存储装置)、关于通讯数据的类型的信息(从而确定例如接收器是否具有能够收看图像文件等的应用)等时,公共信息是必需的。
当接收数据例如是分配给每个终端的识别码(该码用于显示信息服务的水平并且当接收数据时通知发送端被发生数据的类型等)、分配给终端的通讯的地址(例如在局域网中网络的地址)、分配给每个终端的邮件地址等时,对于接收器固有的信息是必需的。
这些信息条通过写入部0810记录在存储部等上,并且当接收从存储部读出的数据时使用该信息。
图11是在此接收器中的处理流程图。首先,判断是否有公共信息,即是否接收到公共信息。如果有公共信息被接收到,则接收被广播的公共信息。如果没有接收到公共信息,则把接收器设置在待机状态直到被接收的公共信息到达为止。
当接收到公共信息时,通过写入部写入公共信息。被写入公共信息的元件是存储部。存储部可以设置在接收器中或其外部。另外,写入部本身可以包括存储部。
接下来,通过通讯装置开始数据的接收。数据接收的开始可以通过接收公共信息(如包含在公共信息中的通讯开始指令)触发,或者可以独立于公共信息的接收而进行。如果通过通讯装置开始数据的接收,则接收固有信息数据并且将固有信息写入。被写入固有信息的存储部可以与被写入公共信息的存储部相同或不同。当数据的写入结束时,该处理过程则完成。
图12是原理性地表示接收器(终端)接收一个地址的方式,其中从该地址处通过广播取来数据并且通过通讯从该地址处取来数据。此处可以说从该处取来数据的地址通过广播由接收器获得,并且当接收器接受通讯装置的数据时该地址是必需的信息。
获得从该处取来数据的地址(如WWW.abcde.ne.jp)的接受设备需要数据的地址。例如,此处通讯设备馈送数据,该数据表示接收器终端的标准资源定位(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WWW.abcde2.ne.jp。此接收的数据通过写入部写入,由此把终端的标准资源定位(URL)定义为WWW.abcde2.ne.jp。然后利用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此接收器可以作为终端标准资源定位(URL)接收目的地是WWW.abced2.ne.jp的数据。
此处,接收器获得被取来数据的地址。被取来数据的地址可以说是接收器的固有信息并且当该数据被通讯装置接收时是必需的。
<执行本发明的第三模式>
接下来将对执行本发明的模式给予描述,该模式是一种包括广播接收部和用于通过通讯接收数据的数据接收部的接收器。通过广播接收部接收的数据是永久信息,其内容不随时间变化,并且通过数据接收部接收的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可变信息。
在执行本发明的此模式中接收器的功能框图基本与图4或图5所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模式中的情形相同。接收器的特点在于通过广播接收器的信息是永久信息,它是一种具有其内容不随时间变化这一属性的类型的信息,接收器的特点还在于有数据接收部接收的信息是具有其内容随时间变化这一属性的类型的信息。
图13表示永久信息和可变信息的一个实例。例如,永久信息可以由日本的图像映射例证,并且可变信息可以由每个地区的天气信息例证。此外,永久信息可以由快车道地图例证,对应于快车道的可变信息可以由此快车道地图上每条道路的交通拥挤信息例证。另外,拥挤信息可以由商业街地图的图像例证,对应于商业街的可变信息可以由每个商店的廉价销售例证。
图2a和图2b,是表示用作永久信息和表示地图上每个区域的天气的可变信息的地图信息的原理图。地图信息只由构成地图、如位图映射信息的数据组成。此地图信息不随时间变化。另一方面,  可变信息是标注在此地图信息中的每个区域的天气信息,并表示每个区域中的天时是晴、雨、多云等。此可变信息包括表示由位图映射信息构成的地图上的位置的信息和有关的天气信息。此信息是天气信息,并且因此此信息的内容随着时间变化。通过将永久信息和可变信息集中并合成,所谓的天气标记增加到地图上并且由此完成一个可视地代表每个区域天气的天气图。
图3是一个表示每个区域中天气的视图,它是一个通过把图2a中所示的永久信息和图2b中所示的可变信息合成为整体信息的有意义的信息。因为日本的地图图像不随时间改变,所以足以把信息从一个广播设备如广播卫星向国际范围内的接收器广播。另一方面,因为每个区域的天气信息随时间变化,所以只有变化的信息可以从每个区域中的一个气象站通过通讯传递到每个接收器。此处,将永久信息与可变信息合成意味着将这两项信息写入到一个文件中,并从两项信息中产生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信息。如果在接收器中将图2a的永久信息与图2b的可变信息合成,则完成如图3所示的整个日本的天气图。
同样,永久信息可以由高速公路地图例证,可变信息可以由从每条道路上的一个传感器发送的关于每条道路上的交通拥挤信息例证。拥挤信息可以由商业街地图的图像例证,可变信息可以有每个商店的实时廉价销售信息例证。
<执行本发明的第四模式>
另外,执行本发明的第三模式中的接收器可以这样构成,使得广播接收部接收构成超级文本的数据,并且数据接收部接收表示超级文本链接的链接信息。此处通过假设文本的一部为一个节点而获得超级文本,相关的节点包含在多个文本中,由此产生链接,并且在节点之间操作,由此使得接收器能够有效地获得信息。或者,可以把多媒体数据的一部设置为一个节点。多媒体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动态图像、文本文件、声音等。在执行本发明的此种模式中,每个节点的链接可以不仅由固定的链接构成,而且也可以由表示被数据接收部接收的链接的信息构成,由此实现动态链接。因此,每次数据接收部接收链接信息,都可以从相同的节点改变链接。
图18表示以上的一个实例。例如,由代表每个区域的宾馆导向信息的超级文本构成的数据可以接收作为永久信息,并且关于节点的链接定位信息可以是代表季节性食物信息的链接,其中节点是一个在每个餐厅由“季节性食物”表示的字母部。然后,可以把表示链接信息的数据施加到数据接收部,使得每个餐厅的“季节性食物”在夏季链接到指向夏季食物的地方,在冬季链接到指向冬季食物的地方,等等。
<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
在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中,接收器的广播接收部接收指令存在信息,接收器的数据接收部根据指令存在信息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指令信息。“指令信息”在此处是指迫使接收器执行特定操作的信息,通过此信息启动接收器的特定功能的被迫操作。另外,“指令存在信息”是指通知接收端有一条指令信息的信息,指令信息就是接收器将通过通讯装置去接收。此指令存在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服务器的识别信息,该服务器是一个发送端或是被发送的指令的识别器。关于作为发送端的服务器的识别信息可以包括标准资源定位(URL)信息等,其中储存了被发送的信息。另外,被发送的指令的识别器表示如用于记录电视节目或收音机节目的记录保留指令被发送或电源接通指令被发送。通过这样,可以提前为将要发送的指令准备接收器。如果该信息是一条记录保留信息,则检查存储装置的容量是否充足。如果该信息是接通电源信息,则检查设备是否连接到电源。
图14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本模式中接收器以及发送器和发送装置的功能框图。如图14所示,发送器1401包括一个指令存在信息广播部1402和一个指令信息发送部1403。指令存在信息广播部1402通过广播装置1404向接收器1400广播指令存在信息1408,并且指令信息发送部1403通过通讯装置1405向接收器1400发送指令信息1409 。
指令存在信息1408通过广播装置1404施加到接收器1400的广播接收部1406。接收指令存在信息1408的接收器1400根据此指令存在信息1408开始通讯。如果通讯已经建立,则接收器1400继续通讯并接收指令信息1409。指令信息1409被接收器1400的数据接收部1407接收。
如果指令存在信息1408包括关于服务器地址的信息,其中服务器是指令信息1409的发送端,则接收器1400开始与服务器通讯,指令信息1409被查阅的同时发送到该服务器。数据接收部1407接收指令信息1409,并且由接收的指令信息1409表示的指令由接收器1400执行。此指令由接收器1400的指令执行部1410执行。
图15表示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中接收器的处理流程。如图15所示,接收器1400首先判断是否有一个指令存在信息(步骤S1501)并等待,直到指令存在信息到达为止。如果有指令存在信息,则接收器1400接收信息(步骤S1502),开始接收数据的通讯(步骤S1503),并且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存在信息接收指令信息(步骤S1504)。当接收指令信息时,接收器1400执行包含在接收到的指令信息中的指令(步骤S1505)并完成处理过程。
<执行本发明的第六模式>
以下对执行本发明的第六模式的接收器的描述基本上与对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的描述相同,并第六模式的特点在于指令存在信息是是否有电子邮件、即邮件的信息,还在于指令信息包括邮件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邮件迫使接收器执行的操作是把包含在此指令信息中的邮件内容储存到预定的存储部。因此,接收器的指令执行部从接收到的指令信息中获得邮件的内容,并以此方式把该邮件的内容储存为可以由应用软件读取。另外,因为指令存在信息是表示是否有邮件的信息,所以指令信息不必仅是表示有一个邮件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没有接收到邮件的信息。要提供这种信息,包含在被接收的广播中的信号的特定位可以是“1”或“0”。如果没有接收到邮件,则服务器通过通讯装置发送邮件的邮件获取操作不启动,但是可以执行建立与其它服务器通讯的过程。例如,可以接收储存在特定服务器中的新信息。
图16是表示在执行本发明的此种模式中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6所示,表示有一个邮件被接收到的指令存在信息从广播设备发送,并且接收器接收此信息。根据表示邮件存在的信息,接收器对一个服务器发出一个指令信息请求,其中该服务器是发送接收到的邮件的通讯设备。正常地,要发出一项指令信息请求,接收器的地址、识别码等被同时发送,由此允许通讯设备指定与通讯设备通讯的接收器。接收到规定接收器地址的指令信息的请求、即邮件请求的通讯设备把一个指令信息的邮件发送给由指定的地址表示的接收器。
在以上描述中,指令存在信息是关于接收器的信息。但是,关于多个接收器的指令存在信息的组合信息可以广播到多个接收器。
如图19所示,例如,  关于三百万个接收器的指令存在信息可以以3Mbit(3兆)描述并广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接收器将补偿信息保持在3兆位并根据补偿信息判断电子邮件是否到达。在图19中,补偿信息是“3”,以致于接收器取回第四位的信息。因为第四位是“1”,所以它表示电子邮件到达接收器。如果这样,接收器可以显示一个表示邮件达到的图示,从而通知用户邮件已到达,如图20所示。
注意到,补偿信息可以提前储存在每个接收器中或通过通讯发送。另外,该图示正常地可以储存在每个接收器中。
<执行本发明的第七模式>
执行本发明的第七模式基本上与执行本发明的第五模式相同,其特点在于指令存在信息是关于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还在于指令信息包括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信道、时间段等)。
记录保留意味着接收器或由接收器控制的设备的记录功能的保留,如提前指定记录开始的时间以把通过广播接收到的内容记录到存储设备上,或指定并编程记录时间的长度。
图17表示执行发明的本模式的功能框图。通过广播发送表示一个记录保留的信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即指令存在信息,并且一个广播接收部1701接收此信息。如果此接收到的信息包括关于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存在的信息,则从接收请求信号发送部1703发送一个接收请求信号1705,请求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接收此接收请求信号1705的通讯设备通过通讯发送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对于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1706的接收部、即接收器1700的数据接收部1704接收此信息。接收到的信息是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1706,即指令信息。此指令信息被馈送到指令执行部1702,从而允许执行部1702执行记录保留。
具体地说,执行当接收到被记录内容的识别信号时设置记录计时的程序或开始记录的程序,以及在接收到被记录内容的结束信号时完成记录的程序。在后一种情况下,因为该程序不是为时间设置而制定,所以该程序能够有利地确保记录。计时记录内容开始得比计划的程序时间稍晚或稍早。
图10表示一个处于户外的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利用执行本发明的模式的技术向家里的接收器禁止记录保留的原理视图。
如图10所示,如果从个人携带的移动电话进行保留,则指定进行记录保留的接收器的终端ID和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如内容ID、记录开始时间和记录结束时间,并且把记录保留信息发送给记录保留内容。接收记录保留信息的记录保留中心广播接收器的ID和关于记录保留存在的信息。因为是广播发送的信息,所以该信息也被广播到有不同终端ID(ID=02,03)的接收器,如图10所示。因为具有01终端ID的接收器可以根据被广播的指令存在信息认出关于记录保留存在的广播信息是被指向接收器本身的信息,所以接收器对通讯设备要求通过通讯的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该通讯设备把记录保留信息提供给接收器。即,接收器请求指令信息。接收到指令信息请求的通讯设备向通过通讯装置发出请求的接收器(终端ID=01)发送指令信息该指令信息是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此接收器的数据接收部接收包括此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的指令信息,并把指令信息馈送给指令执行部,使得指令执行部执行记录保留。具有非01的终端ID的接收器认出关于记录保留存在的广播信息不是指向它们,并且因此不要求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
图9是表示执行发明的本模式的流程图。首先,判断是否有关于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或指令存在信息(步骤S0901)。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发现没有这一信息,则把接收器设置在待机状态直到此信息到达。如果判定有关于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则接收器通过广播接收关于记录保留存在/不存在的信息(步骤S0902)。接下来,如果判定有这样的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步骤S0906),则接收器开始通讯以接收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步骤S0903)。如果判定没有表示记录保留的信息,则接收器完成该过程(步骤S0906)。之后,记录设备接收记录保留所必需的信息(步骤S0904),根据该信息执行记录保留(步骤S0905)并完成该过程。
如前所述,按照本发明,通过广播接收公共信息和指令存在信息,并再通过通讯装置接收对于每个接收器固有的信息以及固有指令信息。有介于此,不需要总是把通讯装置设置在待机状态,从而节省了通讯费。此外,可以有效地获得信息而无需占用通讯线。
另外,按照本发明,即使一个终端恒定地连结到一个持有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的服务器,也只有在接收到公共信息和永久信息之后才做出获取固有和可变信息的处理请求。有介于此,不需要以一定的间歇执行查询等,从而恒定地监视固有和可变信息的出现,与常规的设备一样。因此,可以减少终端上的查询加载并分散从多个终端向服务器的查询请求。虽然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和举证,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各种改型和变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出的各种细节,以上的各种改变和改型都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接收器,包括广播接收部,通过广播装置接收数据;和数据接收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接收部接收对于多个接收器公共的公共信息,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对于接收器所固有的固有信息,
所述接收器通过合成所述公共信息和所述固有信息生成一体的具有含义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信息是由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时所必需的公共信息;和
所述固有信息是由通讯装置接收数据时所必需的对于接收器所固有的信息,其特征还包括:
写入上述公共信息和上述固有信息的写入部。
3.一种接收器,包括广播接收部,通过广播装置接收数据;和数据接收部,通过通讯装置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接收部接收不随时间变化的永久信息,
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随时间变化的可变信息,
所述接收器通过合成所述永久信息和所述可变信息生成一体的具有含义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接收部接收构成超级文本的数据;和
所述数据接收部接收链接信息,该链接信息是表示超级文本的链接。
CNB011401559A 2000-11-30 2001-11-28 接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66335A JP2002169746A (ja) 2000-11-30 2000-11-30 受信装置
JP366335/00 2000-11-30
JP366335/2000 2000-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6792A CN1356792A (zh) 2002-07-03
CN1211936C true CN1211936C (zh) 2005-07-20

Family

ID=1883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01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1936C (zh) 2000-11-30 2001-11-28 接收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065036A1 (zh)
EP (1) EP1211828A3 (zh)
JP (1) JP2002169746A (zh)
CN (1) CN12119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4796A (ja) * 2002-01-30 2003-08-08 Toshiba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遠隔録画予約装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方法および遠隔録画予約方法
US20060063503A1 (en) * 2002-06-17 2006-03-23 Koninklikle Phillips Electronics Nv Receiver and tuner with electronically tuned filter
US7391300B2 (en) * 2005-06-03 2008-06-2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alert notifications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591295B2 (ja) * 2005-09-22 2010-1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の待ち受け方式と移動体通信装置
JP4692251B2 (ja) * 2005-12-01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クセスを提供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方法
JP2011129050A (ja) * 2009-12-21 2011-06-30 Sony Corp 受信装置、データファイル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58411B2 (ja) * 2010-03-12 2014-04-02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撮影画像表示装置、撮影画像表示方法、及び撮影画像表示方法によって出力される電子地図
CN102811131A (zh) * 2011-05-30 2012-12-05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2932393A (zh) * 2011-10-09 2013-02-13 广州盛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访问互联网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1314642B (zh) 2014-10-15 2024-03-19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1307A (en) * 1994-04-07 2000-02-01 Chan; Hark C.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KR100489288B1 (ko) * 1996-10-16 2005-05-17 겜스타 디벨럽먼트 코포레이션 텔레비전 시스템을 통한 인터넷 데이터 액세스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60268B1 (ko) * 1998-12-28 2007-09-20 톰슨 라이센싱 비디오 처리 장치를 작동하는 방법, 전자 메일 메시지에 응답하여 스케줄링 기능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전자 메일 메시지에 응답하여 스케줄링 기능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비디오 처리 장치
US6526580B2 (en) * 1999-04-16 2003-02-25 Digeo, Inc. Broadband data broadcasting ser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11828A3 (en) 2006-04-19
US20020065036A1 (en) 2002-05-30
JP2002169746A (ja) 2002-06-14
EP1211828A2 (en) 2002-06-05
CN1356792A (zh) 2002-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7C (zh) 为运动目标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232137C (zh) 广播网络及其相关的改进
CN1890973A (zh) 记录内容使用统计信息的系统及关联终端、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266890C (zh) 多路广播数字数据的装置、系统、方法和传送多路广播的程序
CN1389053A (zh) 通过信标的本地数据传输
JP4170985B2 (ja) ユーザデータメッセージ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加入者機器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050148325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service for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211936C (zh) 接收器
CN1842978A (zh) 提供业务选择和获得业务
US707904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
KR100708929B1 (ko) 방송망과 지상망의 연동에 의한 방송 및 데이터 서비스제공 방법
CN1992758A (zh) 交互式的交通信息提供方法和设备
CN1816190A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广播频道切换
CN1689344A (zh) 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389052A (zh) 通过信标的数据传输
CN1909703A (zh) 通信系统、方法和具有由消息控制的通信模块的双模式终端
CN1669268A (zh) 通过广播或多播通告信息业务
CN1389054A (zh) 通过信标的数据传输
CN101706826A (zh) 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实现终端轨迹回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56276A (zh) 无线网络信息提供方法
CN208836327U (zh) 一种公交车载智能机顶盒及多媒体播放系统
JP2004104482A (ja) 地上デジタル放送選局システム、該選局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地上デジタル放送受信端末・通信局・地上デジタル放送局、及び、地上デジタル放送選局方法
US6493559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SMSCB messages during GPRS/EDGE data transfer mode
CN1450750A (zh) 一种多播业务漫游的实现方法
CN101420656B (zh) 扩展手机电视业务接收范围的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