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0499A -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0499A
CN1210499A CN97192036.2A CN97192036A CN1210499A CN 1210499 A CN1210499 A CN 1210499A CN 97192036 A CN97192036 A CN 97192036A CN 1210499 A CN1210499 A CN 1210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layer
belt conveyor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20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206C (zh
Inventor
彼得·B·卡杜
约翰·C·霍默三世
罗伯特·J·托罗克
威廉·J·尼森
利奥伊德·T·卢道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X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Sig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Signal Corp filed Critical General Sign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10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2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02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with series of eyes or the like, interposed and linked by a pin to form a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一条具有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14)的传送带;一层负荷装载层(15),它随传送带的总长而共同伸展;与负荷装载层(15)相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加强层(16),此第一和第二加强层(16)相应地毗邻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14)而放置;以及一个铰接接头(30),它具有若干第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其中,每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包括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26,27),它们相应地毗连位于相应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14)的传送带相应侧面而放置,以及一条能将第一穿孔平板(26)与第二穿孔平板(27)连接的回线(24);至少一个紧固装置(28),它能贯穿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中的孔及传送带;以及一个铰链销钉(31),它贯穿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的回线(24)。

Description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接头的传送带,在这种带中,环形带借助一个接头和一对紧邻接头放置的短加强层构成,这种带在测重进料器中尤为有用。
在论及传送带,特别在论及具有称重功能的测重进料器系统中的传送带时,最重要的是传送带需特别柔韧,这样,在称重区中重量的固有冲击能通过传送带被完全传输掉。当然,最柔韧的传送带是完全由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的传送带。但是,由于在传送带上的应力,必须用一层纤维层,最好是诸如聚酯或人造纤维的坚韧纺织纤维层,加强传送带。
自测重进料器系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引入之后,生产者坚信,为保持精度(即正确度或可重复性)为±0.5%,则进料器操作者只应使用环形传送带,即一种不含机械拼接片的传送带。对含机械拼接片传送带的主要担心是担忧拼接片对称重平台,即称重滚辊和负荷传感器的冲击会使其受到损坏,并变得不精确。但是,绝大多数进料器操作者又受到与更换环形带有关的价格和停机时间的困扰,因此又替代环形带而应用拼接式传送带。
目前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拼接式传送带,但是如以下将讨论的,它们都各有缺陷。本发明人研究了拼接式传送带及它们对进料器精度的影响。本发明人观察到的第一件事是,传送带经常难于“跟踪滚动”。有时,传送带在一侧要长于另一侧,即成一个锥形截面,而不是圆柱形截面。而另一些传送带的骨架层又缺乏均匀性,从而沿它们长度出现皱褶,或其边缘的平直度与其滚动中心线相比有变化。另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沿传送带移动中心线位于底部的V形导向件的滑移。这种结构的传送带V形导向件先向上、向外移动,然后向下,进入或主动皮带轮或导轮,或两者的凹槽中,从而变换传送带张力分布。本发明人发现,当进料器使用呈现这些状态的传送带时,这些进料器一般讲难于(或不可能)进行标定,或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不能保持它们的标定。
本发明人发现的有关拼接式传送带的另一件事是,皮重标定循环期间测得的重量不单独是传送带的重量,而是重量和一些负荷的叠加,这些负荷是由于传送带的刚度和不均匀性引起的力矩通过传送带传输产生的。传送带的这一“表观重量”总是大于传送带的刻度重量,其增加的范围对旧的或“其它来源”的传送带高达12-15%,而对本发明的单层拼接式传送带则只为1%。本发明人还发现,影响传送带表观重量的因素很多,在某些传送带上重量变化的范围很广。但是,传送带越均匀,观察到的表面重量的变化就越小。
最理想的传送带是具有相当的柔韧性、良好的滚动能力和均匀度,能保持原有的抗拉强度(诸如呈现于普通环形带的)、抗磨损性(或磨损寿命)及价格。
普通的双层传送带已应用了多年,并通过将其厚度保持于0.31吋左右,而使其柔韧。人造纤维由于其柔韧性似乎是理想的骨架纤维。但是,对某些传送带生产者而言人造纤维有些问题,因而最终聚酯成为选中的纤维。特定传送带厚度是柔韧性和磨损寿命之间的妥协;磨损寿命是传送带纤维层和其负荷装载面之间的橡胶厚度的直接结果。
双层传送带的一般结构是由两层每吋100磅的纤维层构成(大致厚度为 1 32 吋),它们由橡胶带(大致厚度为 3 64 吋)加以连接,并在传送带底部覆盖一层厚为 1 16 吋的橡胶,在顶部覆盖一层厚为 5 32 的橡胶。这两层纤维层及放置于其间的 3 64 吋的橡胶起梁的作用,为传送带添加刚度。
图1说明了一种普通的拼接式传送带。这种拼接头是由从一卷预硫化橡胶带上切割下一定长度的橡胶带段制成的。橡胶带尽可能切割成方方正正的,而装备于端部之上的紧固件则如图1所示地就地钉住或铆住。因此,替代与传送带表面位于齐平的紧固件,在传送带的每侧都形成了一个鼓包,从而,当它在称重滚辊上移过时,与传送带产生干扰。因此,当一条拼接式传送带移动通过称重进料器时,突出的紧固件平板迅速磨掉在进料器排放处接触传送带顶部表面的进料器传送带清除器(即刮板)。位于传送带底部的突出紧固件平板会引起以下问题:(a)当它通过称重平面中三个滚轴中的每一个滚轴时,都会提升负荷;以及(b)在向上移过滚轴时,它冲击称重滚轴。此外,这样的拼接部分还会在两个拼接的半段的接头处引起传送带柔韧性的不连续。
试验已表明,当负荷通过称重平面中三个滚轴中的每一个滚轴时,由于负荷提升会造成误差,而这一误差只有当此条传送带在横越传送带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张力时,才会是恒定的。而这一情况只有当了解传送带张力均匀分布的重要性之后,设计和生产出的传送带才会如此。在向上移过滚轴过程期间,由于对称重滚轴冲击引起的误差是传送带速度的函数。因此,它不是恒定的,从而对进料器的可重复性增添了误差。由于传送带柔韧性不连续产生的误差是来自拼接处与称重平台中三个滚轴中每一个滚轴的中心线对准时刻的表观重量的脉冲。已表明脉冲是传送带张力的线性函数。而任一支承滚轴上产生的脉冲是负的,其符号与称重滚轴上产生的脉冲的符号相反,并具有较小的量。各种传送带的试验已表明,脉冲的抵销程度随时间和传送带张力而变化,因此,它不是一个常数,因而也对进料器的可重复性添加了误差。
特别当传送带具有特征如“铰接接头”的接头时,即使传送带是加强的,在接头处传送带也可能产生故障。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传送带紧固件卡钉穿过纺织纤维“梳出”造成的。
通过以下说明可看到,在传送带上的铰接接头是一种机械接头,它经常被用于传送带不能只要滑移越过其滑轮的端部就可组装,而必须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情况。通常,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的,即先按一定长度切下传送带,然后在每一端部固定一列传送带紧固件。这种传送带紧固件是可买到的,并由例如在1993年8月10日授权的Herlod的美国专利5234101公开的技术中可很好的了解到。这样的紧固件包括一个U形部分,它具有一条回线,在两侧带有传送带啮合穿孔平板。接头卡钉通过平板而打入,并戳穿包括位于其内侧的骨架层在内的传送带。
在应力作用下,卡钉有可能纵向通过纤维从传送带伸出或梳出,就像梳子梳过头发一样。因而出现名词“梳出”。这将造成传送带在接头处的故障。
过去为对付这种“梳出”风险,曾应用了连续多层骨架层。例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接头就是。传送带包括一对负荷装载层2和3,其间放置着一层橡胶11。传送带端部4和5被切断,在每一端部安装了一列传送带紧固件6。传送带紧固件6是U形的,它具有一个圈7和两块平板(8,9)。平板(8,9)打有孔,用于安放卡钉101,卡钉101戳穿包括骨架层2和3在内的传送带1,并在侧面用外露的尖端钉住。这样的传送带很耐用,但是,由于双层,因而对有些用途,它们不够柔韧。
需要一种带铰接传送带接头的、高度柔韧的传送带,它能可靠地经受不断变化的拉力和长时间运转的应力,并不会有上述“梳出”现象。更有甚者,本发明人已求出,负荷约为两倍的单层(即强度为每吋200磅的单层相对强度为每吋100磅的两层)可负载相同的传送带拉力,同时在柔韧性方面得益甚多,更不用说,由于消除了内橡胶层能使传送带厚度减少 3 64 吋。本发明提出的单层拼接式传送带比普通的两层拼接式传送带要远为柔韧,且只约为0.26吋厚。本发明的传送带结构还展示了一个改进相当多的特征,即由称重平台指示的表观重量增加。
另外,还发现,本发明提出的单层传送带的拉伸强度等同于原有的两层传送带的拉伸强度。此外,由于制作单层传送带的橡胶及单层传送带的厚度与两层传送带的相同,因此其抗磨损性也基本相同。更有甚者,本发明的单层传送带和双层传送带一样滚动良好,且其生产成本基本相同。
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它包括一条具有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的传送带;一层负荷装载层,它随传送带的总长共同伸展;与负荷装载层相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加强层,它们相应地毗邻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而放置;以及一个铰接接头,它包括若干第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其中,每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它们相应地毗连位于相应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的传送带相应侧面而放置,以及一条能将第一穿孔平板与第二穿孔平板连接的回线;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它能贯穿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中的孔及传送带;以及一个铰链销钉,它贯穿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回线。
按本发明生产的传送带在其整个长度上都特别柔韧,但也特别能抗拒上述紧固装置(如卡钉或铆钉)纵向穿过传送带端部的“梳出”。
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上的回线最好成叉指放置。穿孔平板相对相关的加强层而放置,并使其顶部表面与传送带的外表面取取齐。第二穿孔平板相对负荷装载层而放置,并使其底部表面被包含在传送带第二弹性层之内。
此外,第一弹性层可设置在负荷装载层和加强层之间,其中第一弹性层也起封装第一和第二加强层的作用,而第二弹性层可相对第一和第二加强层、围绕负荷装载层表面而设置。
负荷装载层位于传送带底部和顶部表面之间距离的约30至40%之间。第一和第二弹性层各自占传送带总厚度的约50%和25%。加强层的厚度最好为负荷装载层的一半,并位于传送带顶部表面以下约15至40%的距离处。更有甚者,加强层从其相应的紧固装置纵向伸展出来的距离约为穿孔平板长度的 2 1 2 至3倍。每一加强层远离相应传送带端部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即它具有锯齿形边缘,此边缘具有若干边靠边相对设置的角度。
负荷装载层的强度要比加强层约大90至110%。例如,负荷装载层的强度最好在每吋180至220磅之间,而加强层的强度最好在每吋90至110磅之间。
每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最好在它们的末端附近在一个角度下向内弯向传送带,从而提供了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对传送带的附加啮合。
紧固装置贯穿传送带端部紧固件以及紧邻相应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穿孔平板远端的传送带。
本发明提出的拼接式传送带的替代性实施例包括(1)这样的一些传送带,其中负荷装载层采用粘接剂加以处理,这种粘接剂能使负荷装载层的经纱和纬纱之间产生粘接,(2)这样的一些传送带,其中负荷装载层的每个端部折弯在其自身之上,从而使负荷装载层在其端部的强度加倍,和(3)样的一些传送带,其中负荷装载层的每个端部都加以热焊接,从而引起层端的经纱和/或纬纱之间产生粘接。
发明的其余目的和特征将由以下包括附图在内的说明中更为清晰,但所有公布的是本发明的非限定性实施例。
图1是现技术中已知的一种具有铰接接头的传送带的片断纵向截面;
图2是一种具有本发明接头实施例的传送带的片断纵向截面;
图3是每一加强层远离图2中铰接接头的端部锯齿形边缘的片断放大截面图;而
图4是本发明接头实施例的片断顶视平面图。
图2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传送带10,它具有铰接接头30和销钉31。传送带10包括两个传送带端部14,用以限定铰接接头30的中心。如图所示,传送带10包括一层单独的负荷装载层15,它可以是编织的纺织纤维,并涂敷有粘接剂、覆盖有橡胶或合成橡胶。
本发明的本质是一对加强层16,它们也是编织纤维制成的,围绕铰接接头30的相对侧边而放置,其只在部分传送带10上延伸。每一加强层16的长度被选成仅延伸于卡钉28之外,其距离大致为孔板长度的 2 1 2 至3倍,从而使加强层16对传送带10的柔韧性只有最小的影响。
传送带10被封装在其外表面涂敷着橡胶的、并与单独的负荷装载层15相结合的橡胶层20之内,橡胶层20可占传送带10的厚度的约4至50%。橡胶层40也伸展于连续层15和加强层16之间。橡胶层20和40最好热补至连续层15和加强层16上,以便在其间形成一个紧凑而牢靠的连接。
图2所示的传送带是本发明人发展的,其各种物理特征对称重进料器的称重精度具有甚微的影响,或没有影响。一个特别重要的物理特征是,紧固件平板26的顶表面与传送带10的顶部边界齐平,而紧固件平板27的底表面则包含在传送带10的底部边界之内。负荷装载层15的中心线约位于传送带10的底部与顶部间距离(A)的36%(B)处。顶部和底部橡胶层或表层20分别占传送带10的厚度的约50%(D)和约25%(C)。加强层16(即破碎器带)约为负荷装载层15厚度的一半,并位于自传送带10顶部表面向下的约15-40%(F)距离处。
紧固件平板26和27在传送带10之上伸展,并在距离铰链30约为传送带10厚度的 2 1 2 至3倍距离处被钉住,其中距离为传送带10厚度的3倍是受推崇的。紧固件平板26和27在它们末端附近弯曲,由于它们扎入传送带10的表面,从而提供了额外的啮合。卡钉28的尺寸超过在现有技术中应用的卡钉,并在传送带10硫化之前钉牢。拉伸力是这样通过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传送至传送带纺织层15的,即通过卡钉28啮合进入负荷装载层15和加强层16,并由加强层16通过橡胶层40传向底部负荷装载层15;通过在紧固件平板26之下的、由硫化形成的,和围绕紧固件平板27、也是由硫化形成的橡胶层20。
在接头30的结构中,一列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装备在每一传送带端部14上。每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最好包括一个U形部分或回线24,以及位于两侧的紧固件平板26和27,它们设计成平整地倚靠在传送带端部14的相对表面上。紧固件平板26和27是有孔的。然后卡钉28以它们的尖端穿过孔和传送带10,包括负荷装载层15和虽强层16的纤维在内,进行安装。卡钉28的尖端以此技术熟知的方法在它们的顶端钉牢于其上。
最后,如图4所示,形状为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中双环的U形部分或回线24叉指放置,一根铰链销钉或拼接钢丝31按熟知的方法通过U形部分或回线24而拧入。
在最佳实施例中,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中的孔的位置应仅可能靠近紧固件平板26和27的远端,即仅可能远离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的环。这使骨架层15和16有更长的“肌肉”长度以吸收卡钉的拖拉张力。此外,卡钉28的直径最好选成仅可能大。在一个实际装备中,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是Flexco 187型紧固件,而卡钉28是Flexco 310型卡钉。
已经发现,即使加强骨架层16不如负荷装载层15那样坚固,它也可构成足够的加强。例如,在一个实际的结构中,负荷装载层15的强度为每吋200磅,而加强骨架层16材料的强度只为每吋100磅。
加强骨架层16在其远离接头30的端部的切口最好应用锯齿形剪床来制作,以便形成一个层16的锯齿形切口(图3),从而层纤维能最好地横越并沿着传送带宽度切断。已发现,这一举措能将应力分布在更大的面积上,从而避免橡胶在加强骨架层16的端部发生开裂和破裂。
本发明满足铰接接头30具有强耐“梳出”性的要求,同时,在相同的接头使用寿命下,传送带比现技术的传送带更柔韧。这种柔韧性在传送带用于称重功能的结构中特别受到重视。
本发明的新型拼接式单层传送带10在强度和精度两方面都包含了若干综合权衡。理想的说来,负荷装载层15应放置在通过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旋转中心的作用线上。如图2所示,偏移(E)引入了一个力矩,因而当拉力作用于传送带10时,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的旋转中心将移动,以便与拉力向量对准,这样,歪斜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使之沿其竖直中心线向下。这一歪斜形成一个对拉力敏感的凸起,因此,引入一个潜在称重误差的新来源。
为达到最大的强度,负荷装载层15必须尽可能远离卡钉28的未支承的中心,这样,产生于卡钉28上的接触点和或紧固件平板26或27之间的力矩将为最小。施加在共轴位形上的卡钉28由于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的弯曲和拉出而失效,从而使拼接失效。由于这些试验的结果,并知道,难于做到将负荷装载层15紧挨紧固件平板27而放置,因此,将卡钉28改换成具有较大横截面,也即具有较大强度的卡钉。将负荷装载层15移向传送带10的中心线还会降低上橡胶层的厚度,而此厚度是延长传送带10的磨损寿命所必须的。但加强层16通过分担一些拉力起了帮助作用,从而加强了拼接,同时产生一个与通过偏移E产生的力矩反向的力矩,这有助于稳定接头30。
最后,传送带10的底部表面覆盖了一薄层橡胶20(即0.01吋厚),这在它通过称重进料器系统(未表示)的称重滚轴之上时,有助于保持平稳的接运和退却。橡胶层20最好用一层比加强层16更薄的纤维层加强。当传送带10进行硫化时,通常用于夹持拼接钢丝31(或杆)的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的内周边用一根具有相同直径的杆加以填充,此杆在硫化之后很容易去除。这可使橡胶填充它能填充的所有开口空间,不然的话,会使细的
Figure A9719203600131
粒通过传送带10落于其中,从而不必要地沾污了传送带10的的底部表面。
本发明人设想了许多阻止“梳出”的替代方案,有一些获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但大多数由于加强层16的生产方便而放弃了。这些替代方案包括对负荷装载层15进行化学处理,以便在经线和纬线之间产生结合。这种结合将阻止“梳出”。此外,将纺织层15的端部在其本身之上折回一吋左右,这样,在紧固件之下也获得每吋200磅的强度,并获得了纬(即横向)纱的挡板。换言之,不向外打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22,纬纱就不能移动。
最后,采用一把热刀来切割聚酯纺织层15也可达到相同目的。这时,经纱的端部将粘合,有时还可能与最靠外的纬纱粘合,这又能阻止“梳出”。
虽然本发明是用一个实施倒加以表示的,但它只受限于下述权利要求的措辞,而它可通过加大权利加以扩展以排除等效物原则的被盗用。

Claims (20)

1.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
一条传送带,该传送带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一层负荷装载层,该层随传送带总长共同伸展;与所述负荷装载层相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层各自基本毗邻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而放置;以及
一个铰接接头,该铰接接头包括:若干第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每一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它们各自毗邻位于相应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的所述传送带相应侧面而放置,以及一条能将所述第一穿孔平板与第二穿孔平板连接的回线;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它能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中的孔及所述传送带;以及一个铰链销钉,它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所述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件还包括一层放置在所述负荷装载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的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也起封装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层的作用;以及一层第二弹性层,该弹性层相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层、围绕所述负荷装载层的表面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上的所述回线是叉指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装载层和所述加强层是由一种纤维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或是人造纤维,或是聚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平板相对相关的加强层而设置,并使其顶部表面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取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平板相对所述负荷装载层而设置,并使其底部表面包含在所述传送带的所述第二弹性层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装载层位于所述传送带底部和顶部表面间距离的约30至4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层相应占所述传送带总厚度的约50%和25%。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的厚度约为所述负荷装载层厚度的一半,并位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以下的约15至40%的距离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从其相应的紧固装置纵向伸展出来的距离约为所述穿孔平板长度的 2 1 2 至3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或是卡钉,或是铆钉。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在它们的末端附近在一个角度下向内弯向所述传送带,从而提供了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对所述传送带的附加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强层远离相应传送带端部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即它具有锯齿形边缘,此边缘具有若干边靠边相对设置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装载层的强度要比所述加强层约大90至110%。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装载层的强度约在每时180至220磅之间,而所述加强层的强度约在每时90至110磅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3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所述回线包括若干分隔布置的环,以及所述叉指放置的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环。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层占所述传送带厚度的约4至50%。
19.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
一条传送带,该传送带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一层负荷装载层,该层随所述传送带总长共同伸展,其中所述负荷装载层采用粘接剂或热焊接方法进行处理,这能使所述负荷装载层的经纱和/或纬纱之间产生粘接;以及
一个铰接接头,该铰接接头包括:若干第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其中每一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它们各自毗连位于相应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的所述传送带相应侧面而放置,以及一条能将所述第一穿孔平板与第二穿孔平板连接的回线;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它能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中的孔及所述传送带;以及一个铰链销钉,它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所述回线。
20.一种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
一条传送带,该传送带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一层负荷装载层,该层随所述传送带总长共同伸展,并具有各自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共同伸展的第一和第二层端部,其中每一所述层端部是弯折在其本身之上的,从而使所述负荷装载层在所述层端部处的强度加倍;以及
一个铰接接头,该铰接接头包括:若干第一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其中每一所述传送带端部紧固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它们各自毗连位于相应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的所述传送带相应侧面而放置,以及一条能将所述第一穿孔平板与第二穿孔平板连接的回线;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它能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穿孔平板中的孔和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负荷装载层的所述双层部分;以及一个铰链销钉,它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带端部紧固件的所述回线。
CN97192036.2A 1996-02-02 1997-01-29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0982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596,453 1996-02-02
US08/596,453 US5620085A (en) 1996-02-02 1996-02-02 Spliced conveyer belt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0499A true CN1210499A (zh) 1999-03-10
CN1098206C CN1098206C (zh) 2003-01-08

Family

ID=2438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2036.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8206C (zh) 1996-02-02 1997-01-29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620085A (zh)
JP (1) JP2000504662A (zh)
CN (1) CN1098206C (zh)
WO (1) WO19970280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995A (zh) * 2019-05-23 2019-07-26 东莞众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生产用传送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3665B1 (en) 1999-05-10 2001-08-14 Spx Corporation Divergent inlet for bulk material feeder
ITBO20020062A1 (it) * 2002-02-05 2003-08-05 Attilio Rubino Giunzione per cinghia dentata adibita al trasporto e trasferimento diarticoli
DK1338825T3 (da) * 2002-02-14 2005-11-28 Mato Masch & Metallwaren Fastgöring af båndsamlere udformet af trådkroge til et bånd, samt fremgangsmåde dertil
DE102009044080A1 (de) * 2009-09-23 2011-04-21 Contitech Transportbandsysteme Gmbh Stahlseilfördergurt mit einem Verbindungsscharnier zum Koppeln zweier Gurtenden
JP5734071B2 (ja) * 2011-04-14 2015-06-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28042A1 (en) 2013-02-21 2014-08-28 Nv Bekaert Sa A splicing method for splicing the ends of a conveyor belt
EP3043079B1 (en) * 2015-01-09 2019-05-08 Vladislav Gloukhov Fastening device for sections of a sheet-like material
FR3082905B1 (fr) * 2018-06-26 2021-11-05 Fp Business Invest Dispositif de jonction pour bande transporte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99993A (fr) * 1954-02-09 1955-09-14 Perfectionnements aux agrafes pour courroies transporteuses et analogues
US2984594A (en) * 1957-08-06 1961-05-16 Russell Mfg Co Center pitch line belt
US3076736A (en) * 1960-04-29 1963-02-05 Raybestos Manhattan Inc Belt splicing
FR1278029A (fr) * 1960-10-24 1961-12-08 Michelin & Cie Perfectionnement apporté à la jonction des extrémités des courroies transporteuses
FR1323704A (fr) * 1962-03-01 1963-04-12 Goro éléments amortisseurs pour attaches de jonction de bandes transporteuses
GB1102993A (en) * 1966-02-04 1968-02-14 Hayden Nilos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asteners for conveyor and like belts
FR2109325A5 (zh) * 1970-10-12 1972-05-26 Kleber Colombes
US3737954A (en) * 1970-10-19 1973-06-12 C Tabler Connector for flexible belts
GB1386404A (en) * 1971-03-11 1975-03-05 Dunlop Ltd Power transmission conveyor and vehicle track belts
CH570317A5 (zh) * 1973-05-16 1975-12-15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US3998986A (en) * 1975-02-03 1976-12-21 Uniroyal Inc. Conveyor belt of rubber reinforced with stitch-bonded web fabric
US4031767A (en) * 1976-01-23 1977-06-28 American Biltrite Inc. Spliced belting
US4034617A (en) * 1976-01-23 1977-07-12 American Biltrite Inc. Stepped belting splice
FR2377560A1 (fr) * 1977-01-18 1978-08-11 Goro Agrafe de jonction pour le raccordement des extremites de bandes ou tapis transporteurs
US4344209A (en) * 1979-10-22 1982-08-17 Scapa Dryers, Inc. In-line clipper seam
US5238537A (en) * 1981-09-15 1993-08-24 Dutt William H Extended nip press belt having an interwoven base fabric and an impervious impregnant
US4474289A (en) * 1982-05-05 1984-10-02 Joy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trol member for an elongatable conveyor belt
FR2566477B1 (fr) * 1984-06-26 1987-08-21 Goro Sa Axe flexible pour la reunion et l'articulation des agrafes de jonction d'un tapis transporteur
US4596540A (en) * 1985-07-15 1986-06-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Drive belt construction
DE3843872A1 (de) * 1988-12-24 1990-06-28 Mato Masch & Metallwaren Foerderbandverbinder
DE4004167C2 (de) * 1990-02-10 1994-05-19 Krupp Industrietech Gurt für Magnetscheider
DE4012877A1 (de) * 1990-04-23 1991-10-24 Continental Ag Loesbare verbindung fuer foerdergurte oder flachriemen
FR2664009B1 (fr) * 1990-06-27 1995-07-13 Goro Sa Agrafes pour la jonction des extremites d'un tapis transporteur et appareil pour la fixation de telles agrafes.
DE9016586U1 (de) * 1990-12-06 1991-02-21 Mühlen Sohn GmbH & Co., 7906 Blaustein Gurtverbindung für Fördergurte o.dgl.
DE4110818C1 (zh) * 1991-04-04 1992-09-17 Mato Maschinen- Und Metallwarenfabrik Curt Matthaei Gmbh & Co Kg, 6050 Offenbach, De
US5348143A (en) * 1993-05-13 1994-09-20 Flexible Steel Lacing Company Splice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belt en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995A (zh) * 2019-05-23 2019-07-26 东莞众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生产用传送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0504662A (ja) 2000-04-18
CN1098206C (zh) 2003-01-08
WO1997028071A1 (en) 1997-08-07
US5620085A (en) 1997-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06C (zh) 拼接式传送带组合件
US4518647A (en) Agricultural belting material
KR100970484B1 (ko) 부하 지지 조립체를 위한 조인트 구조물
US3772929A (en) Cog-belt &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AU593070B2 (en) Reinforced composite structure
JP2007084979A (ja) スチールコード及びゴム複合体
US4053547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ositive drive belt
JP2851377B2 (ja) 軌道敷設車または雪上車用ベルト軌道
US10858780B2 (en) Composite elevator system tension member
US4351432A (en) Conveyor belt
JP328364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用ハンドベルト
JP2002068653A (ja) 人員搬送用コンベヤベルト
EP0047739B1 (fr) Bande transporteuse pour materiaux
WO1997028071A9 (en) Spliced conveyer belt assembly
JPS5855944B2 (ja) 高耐久性無限軌道帯
US4003269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H09506065A (ja) 横方向の剛性を有するベルト
KR20010013039A (ko) 탄성 중합 복합 구조체
CA1161385A (en) Stretchable belt conveyor system and belt construction
US11661682B2 (en) Fabric and belt containing it for shear stressing applications
GB2082116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veyor belts
JP5511701B2 (ja) 荷重支持アセンブリの継目構成
JPH10506873A (ja) 改良型バケット・コンベヤ・チェーン
CA1238505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H0336108A (ja) コンベヤにおける無端帯の偏寄を防止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