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8530A - 通过pbx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过pbx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8530A
CN1208530A CN96199156A CN96199156A CN1208530A CN 1208530 A CN1208530 A CN 1208530A CN 96199156 A CN96199156 A CN 96199156A CN 96199156 A CN96199156 A CN 96199156A CN 1208530 A CN1208530 A CN 1208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ll
pbx
state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all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9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61C (zh
Inventor
A·彭德瑟
G·H·基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58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 H04Q3/62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for connecting t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04Q3/622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1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narrowband networks, e.g. N-ISDN, PSTN, X.2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04M3/546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Abstract

将作为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124*)的操作逻辑增强为包含将其从作为主叫方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124*)接收的直接内向拨号数据呼叫转接到作为接受转接方的耦合在同一PBX(18)上的兼容装设的第三通信接口装置(124*)的逻辑。也将作为原始主叫方及接受转接方的第二与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增强为包含与第一通信接口装置合作来实现转接的逻辑。最好分别用提供给第二与第三、第一与第三及第一与第二通信接口装置的增强来进一步增强第一、第二与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以允许三个通信接口装置的各个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成为其呼叫受到转接的主叫方、转接者被叫方以及接受转接者被叫方。

Description

通过PBX转接数据呼叫的 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含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的也称作调制解调器的通信接口装置。
随着计算机及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在不同传送类型上进行数据通信与/或声音与图象交换,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设备装设有通信接口装置,从传统的DCE到POTS连接的同时声音与数据(SVD)调制解调器,到基于ISDN的接口装置。在这一上下文中,数据处理设备也称作数据发送设备(DTE)。
通常,两个通信接口装置通过按照除了其它事务之外通常支配载波信号的传输的数据通信协议联合建立连接而将两个DTE互连在一起。不能在规定的时帧中接收来自另一方的这一载波信号,大多数接口装置认为是丢失连接。此外取决于协议的完善程度,两个接口装置可能联合建立数据传输率、数据块因子、数据交换带不带纠错、与/或压缩/解压及压缩/解压技术等。
今天,借助于现代专用接入小交换机(PBX)的直接内向拨号能力,DTE通过直接呼叫兼容的通信接口装置能通过其通信接口装置实际上启动与具有位于PBX“后面的”兼容通信接口装置的另一DTE的数据通信。然而,由于通常在比PBX转接呼叫所用的时间短得多的时间内需要载波信号,与直接向内拨号话音呼叫不同,被叫DTE不能使其通信接口装置将呼叫转接到也具有连接在同一PBX上的兼容地装设的通信接口装置的又另一DTE上。
经验显示对于许多现代数据与/或话音应用,希望能将这一直接向内拨号数据呼叫从一个被叫DTE转接到具有连接在同一PBX上的兼容装设的通信接口装置的另一DTE。如下面将更详细地公开的,本发明达到这一与其它理想的结果。
增强了作为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包含通过PBX将其从作为主叫方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所接收的直接向内拨号数据呼叫转接到耦合在同一PBX上的作为接受转接方的兼容地装设的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逻辑。同时增强作为始发主叫方及接受转接方的第二及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以包含与第一通信接口装置合作来实现转接的逻辑。
更具体地,为了使作为主叫方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能适应它所启动的直接向内拨号数据呼叫被转接的目的,如果第二通信接口装置为调制解调器,则将其操作逻辑增强或在被通知正在转接该呼叫时临时暂停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信号。另一方面,如果第二通信接口为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依从接口,则将其操作逻辑增强成临时暂停期待来自被叫方的帧同步信号。如果在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时也通知作为主叫方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承担协议的丢失,则也将作为主叫者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增强成在它恢复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时启动再训练(retraining)过程。
此外,为使作为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能转接它所接收的直接内向拨号数据呼叫的目的,将其操作逻辑增强为通知作为主叫方的第二通信接口装置这一转接,取决于作为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的“主”DTE是否具有对希望的接受转接方的“主”DTE的替代连接,而通不通知它在恢复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时承担协议丢失。还将作为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增强为通知其“主”DTE用于处理该数据呼叫的操作参数,从而如两个“主”DTE具有替代连接时允许将信息提供给作为接收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主”DTE。最后,将作为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一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进一步增强成通知PBX接收转接方的身份。
再者,为了使作为接受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三通信接口装置能接受转接的呼叫的目的,将其初始化逻辑增强成在其“主”DTE的控制下将其本身初始化成特定的操作参数组。还将作为接受转接者被叫方的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初始化逻辑增强成如果它在应答呼叫之前已这样初始化了其本身时便跳过用于建立这些操作参数的“标准”的信号交换与协商。
最后,最好将第一、第二与第三通信接口装置的操作逻辑分别用提供给第二与第三、第一与第三及第一与第二通信接口装置的增强进一步增强,以允许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三个通信接口装置中的各个作为其呼叫被转接的主叫方、转接者被叫方以及接受转接者被叫方。
现将用在附图中示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示出结合本发明的教导的示例性DTE网;
图2示出图1的DTE的一个实施例;
图3a-3c示出图2的通信接口装置的三个实施例;以及
图4a-4c示出主叫方、被叫方(转接方)及接受转接方通信接口装置的每个改进操作流程的一个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彻底理解,提出了特定的数目、材料及配置。然而,对于熟悉本技术的人员显然本发明可不用这些特定的细节实施。在其它实例中,为了不致使本发明不清楚,省略或简化了公知的特征。再者,为了便于理解,将一些方法步骤作为独立步骤描述,然而,不应认为这些步骤是必须与次序相关的。
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结合本发明的教导的示例性DTE网。如所示,示例性DTE网包含DTE12、14及16。DTE14及DTE16耦合在PBX18上。此外,对于示出的实施例,DTE14及16耦合在替代连接上,这里示出为局域网(LAN)20。DTE12通过公用交换网22及PBX18与DTE14或DTE16进行数据通信。
公用交换网22可以是通用电话交换网(GSTN)或ISDN或诸如此类,这取决于包含在DTE12、14及16中的通信接口装置的类型。通信接口装置可以是模拟或SVD调制解调器,在这一情况中,公用交换网22会在GSTN。换言之,DTE12至DTE14或16之间的连接为POTS连接。反之,如果通信接口装置是基于ISDN的,则公用交换网22会是ISDN。DTE12至DTE14或16之间的连接为ISDN连接。
图2示出图1的DTE12、14及16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所示,DTE12、14或16包含互相耦合的处理器102、高速缓冲存储器104、存储器106、存储器控制器108及处理器总线110,如图所示。再者,DTE12、14或16包含耦合在标准I/O总线126及高速I/O总线118上的I/O控制器112。耦合在标准I/O总线126上的有大容量存储器120、键盘122(包含诸如鼠标器等光标控制装置)及通信接口装置124。耦合在高速I/O总线118上的有诸如显示器与/或摄象机等视频I/O装置116及诸如麦克风与扬声器等音频I/O装置114。
通信接口装置124结合有下面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教导。其它元件执行它们的传统功能,它们的构造是公知的不再描述。基于下面的描述,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会理解,不带某些示出的元件或增加其它元件都可实践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旨在表示本技术中已知的广阔类别的DTE,其中包含但不限于基于Intel体系结构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此外,应指出虽然通信接口装置124是作为主DTE的“内部”独立装置示出的,本发明也可实践在DTE外部的独立通信接口装置上。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仍将耦合的DTE称作“主”DTE。再者,随着集成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期本发明也能实践在诸如具有综合通信接口功能的I/O控制器等“复合功能装置”上。
图3a-3c示出图2中所示的通信接口装置的三个示范性实施例。图3a的通信接口装置124a旨在表示广阔范畴的传统模拟调制解调器,各具有到“主”DTE的其余部分的UART接口152、用于控制该装置的整体操作的微控制器154、用于发送与接收数据的数据泵156以及用于实际将数据作为电信号放置在线路160上的DAA158。
图3b的通信接口装置124b旨在表示广阔范畴的SVD调制解调器,除了UART152、微控制器154、数据泵156及DAA158之外各个还具有用于传送数字化声音信号去往与来自“主”DTE的块传送接口162、用于压缩与解压数字化声音信号的集成声音压缩/解压电路164及用于向微控制器154提供某些声音与/或数据操作控制信号的起始音调检测器166。声音与数据是在微控制器154的控制下多路复用的。
图3c的通信接口装置124c旨在表示广阔范畴的基于ISDN的通信接口装置,除了微控制器154之外,还各拥有第一块传送接口162a(用于传送声音)、声音压缩/解压电路164、分别用于传送图象与数据(包含命令)的两个附加块传送接口162b及162c及用于编码与解码视频信号的视频CODEC168。声音与图象/数据也在微控制器154的控制下多路复用。
在各例中,微控制器154包含有用于以适合于所支持的连接的类型的方式操作通信接口装置124a-124c的初始化及操作逻辑,它包含用于联合建立连接与数据通信协议的初始化与操作逻辑。数据通信协议的特定实例包括POTS连接的ITU的V.42及ISDN连接的V.120。再者,初始化与操作逻辑与本发明的教导结合用于支持下面要更全面描述的通过PBX的直接向内拨号数据呼叫的转接。除外本发明的教导,通信接口装置124a-124c是本技术中公知的,并将不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4a-4c分别示出本发明在主叫方、转接者被叫方及接受转接者被叫方中的教导。如图4a中所示,和在先有技术中一样,作为主叫方的通信接口装置124a、124b或124c(此后为124*)启动直接内向拨号数据呼叫到被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步骤202。这两个通信接口装置124*按照它们两者都支持的诸如ITU V.24或V.120等协议联合建立包含数据通信协议的连接,步骤204。除了其它事务,这两个通信接口装置124*联合建立数据率、是否要采用纠错、是否要采用压缩/解压、及如果需要时压缩/解压技术或字符串等。建立了连接与数据通信协议时,这两个通信接口装置124*代表它们的主DTE12及14进行交换数据。
然而,按照本发明,增强了通信接口装置124*的操作逻辑,当作为主叫方工作时,检测来自被叫方的正在转接直接内向拨号数据呼叫的通知,步骤206。在一个实施例中,通知中包含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在转接完成时是否应承担协议丢失,下面要更全面地描述。这一通知可用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若呼叫是用ITU的V系列协议之一进行的则通过XID帧。如果未检测到通知,操作逻辑便和在先有技术中一样进行,并且在检测到终止条件时最终终止呼叫,步骤216。
反之,如果在步骤206中检测到转接通知,如果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为调制解调器便将操作逻辑增强成临时暂停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信号。另一方面,如果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为ISDN接口,则将操作逻辑增强成临时暂停期待来自被叫方的帧同步信号。对于所示的实施例,操作逻辑设定预定时间量的定时器,步骤208。在这一时段中,操作逻辑停止检测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步骤210。作为替代,操作逻辑忽略来自被叫方的载波信号的“延长的”缺席。在该时段结束时,操作逻辑恢复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步骤212。如果仍然没有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操作逻辑便终止呼叫。如果再一次检测到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且前面通知通信接口装置124*承担协议丢失,步骤214,则操作逻辑启动再训练过程,步骤204,否则操作逻辑简单地进行操作,似乎并未转接呼叫。
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临时暂停期待来自被叫方的载波/帧同步信号的时间量应充分长以便允许通过PBX转接该呼叫。可以根据经验确定实际时间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其设定在200ms上。
如图4b中所示,和先有技术中一样,作为被叫方,操作逻辑接受直接内向拨号数据呼叫,步骤222。如早先所述,两个通信接口装置124*联合建立连接及数据通信协议,步骤224。一旦建立了连接及数据通信协议,操作逻辑便如在先有技术中那样进行操作。
然而,按照本发明,该操作逻辑是增强成检测来自“主”DTE的指令将呼叫转接到接受转接者被叫方的,步骤226。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接受转接者被叫方标识,指令中还包含对呼叫的操作参数的请求。如果转接者通信接口装置124*的“主”DTE具有对接受转接者通信接口装置124*的“主”DTE的替代连接,它便请求操作参数。指令/请求可用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采用换码(escape)序列从正常数据通信量中消除指令/请求。如果未检测到这种指令/请求,操作逻辑便和先有技术中一样进行操作通信接口装置124*,并最终在检测到终止条件之一时终止呼叫,步骤228。
反之,如果在步骤226检测到转接该呼叫的指令,操作逻辑便进一步确定“主”DTE是否在前面已为该呼叫请求了操作参数。如果“主”DTE在前面未请求过操作参数,操作逻辑便通知主叫者通信接口装置124*正在转接呼叫,并且它应在转接结束时承担协议的丢失,步骤236。如果“主”DTE前面已请示过操作参数,操作逻辑便将操作参数提供给“主”DTE。步骤232。然后,操作逻辑通知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正在转接呼叫,但不告诉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在转接结束时它应承担协议的丢失,步骤234。在两种情况中,在通知主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时,转接者被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都通知PBX将呼叫转接到接受转接者被叫方通信接口装置124*。
如图4c中所示,和先有技术中一样,接受转接方通信接口装置124*响应来自其“主”DTE或振铃信号的命令,步骤242。在收到命令时,操作逻辑判定该命令是否要将通信接口装置124*初始化成一定的操作参数组,步骤246。如果该命令是为了这一初始化,操作逻辑便相应地初始化通信接口装置124*,步骤250。操作参数组是由“主”DTE提供的,后者从转接通信接口装置124*的“主”DTE接收它们。如果这是传统的命令之一,则操作逻辑和在先有技术中一样处理该传统的命令,步骤248。
另一方面,接收到振铃时,除了应答呼叫,步骤252,操作逻辑附加判定是否响应来自“主”DTE的请求已在前面将通信接口装置124*初始化为一定的操作参数组,步骤254。如果通信接口装置124*在前面尚未这样初始化,操作逻辑便和先有技术中一样进行联合建立连接及数据通信协议,步骤258。在建立数据通信协议时,操作逻辑也和在先有技术中一样进行操作通信接口装置124*,直到最终检测到呼叫终止条件而操作逻辑终止呼叫,步骤256。
然而,如果在步骤254检测到已响应来自“主”DTE的请求在前面已将通信接口装置124*初始化成一定的操作参数组,操作逻辑便不通过“协商”步骤而立即进行操作通信接口装置124*,如同已执行了这些步骤似的。类似地,操作逻辑将操作通信接口装置124*直到终止呼叫为止。
为了便于理解,相对于增强分开地描述了对操作逻辑的增强,以允许各种通信接口装置扮演主叫方、转接者被叫方及接受转接者被叫方。明显地,一个通信接口装置在一个时间点上可以是主叫方,在另一时间上为转接者被叫方而在又另一时间点上则为接受转接者被叫方。因此,通信接口装置124*最好设置有全部三种类型的增强,以便使通信接口装置124*能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扮演三种不同角色中的各种。
从而已描述了通过PBX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虽然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是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但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能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与范围内的修正与改变实践。从而本描述应认为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在本发明上的限制性的。

Claims (26)

1.一种包括通过通信连接始发及与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的被叫方进行数据呼叫的改进的操作逻辑的装置,其中的改进包括响应受到被叫方的通知正在将该数据呼叫转接到耦合在PBX上的接受转接方而临时暂停监视所述通信连接的丢失的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临时暂停监视所述通信连接的丢失的逻辑包括用于临时暂停监视载波信号的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用于临时暂停监视所述通信连接的丢失的逻辑包括用于临时暂停监视帧同步信号的逻辑。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的改进还包括如果该装置受到被叫方的通知在恢复监视所述通信连接的丢失时,承担协议的丢失,则在恢复监视所述通信连接的丢失时启动再训练过程的逻辑。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接口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计算机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装置。
8.一种设计成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通信连接接收及与主叫方进行数据呼叫的改进操作逻辑,其中的改进包括用于通知主叫方正在将该数据呼叫转接到耦合在PBX上的接受转接方的逻辑。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的改进还包括用于指令PBX将该数据呼叫转接到接受转接方的逻辑。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的改进还包括用于在绕过该PBX的另一通信连接上将多个操作参数传送给接受转接方,供该接受转接方与主叫方进行数据呼叫使用的逻辑。
11.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接口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计算机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装置。
14.一种设计成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通信连接上接收及进行与主叫方的数据呼叫的改进的操作逻辑,改进中包括如果在准备转接来自耦合在该PBX上的转接方的数据呼叫中已预先建立了操作参数,在应答该数据呼叫时跳过为进行数据呼叫而建立多个操作参数的若干建立步骤的逻辑。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的改进还包括用于在绕过PBX的另一通信连接上接收来自转接方的多个操作参数,以及在应答中,在准备转接来自转接方的数据呼叫中预先建立操作参数的逻辑。
16.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接口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计算机系统。
18.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陈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为通信装置。
19.一种使主叫方适应将该主叫方始发的数据呼叫从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被叫方转接到耦合在该PBX上的接受转接方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接收来自被叫方的正在将该数据呼叫从被叫方转接到接受转接方的通知;以及
(b)在应答中,临时暂停监视通信连接的丢失。
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陈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临时暂停监视载波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陈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临时暂停监视帧同步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陈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c),在恢复监视通信连接的丢失时启动再训练过程。
23.一种使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的被叫方将数据呼叫转接到耦合在该PBX上的接受转接方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导致始发主叫方临时暂定监视通信连接的丢失的呼叫转接通知提供给该数据呼叫的始发主叫方;以及
(b)指令该PBX在临时暂停期间完成将该数据呼叫转接到接受转接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3中所陈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进一步包括在执行所述指令之前,通过绕过该PBX的通信连接将多个操作参数提供给接受转接方。
25.一种使耦合在专用小交换机(PBX)上的接受转接方接受来自耦合在该PBX上的被叫方的数据呼叫的转接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应答该数据呼叫;
(b)判定在从被叫方转接该数据呼叫之前,是否已预先建立多个操作参数;以及
(c)如果已预先建立操作参数,便跳过用于建立操作参数的若干建立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5中所陈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进一步包括在应答该数据呼叫之前,接受来自被叫方的多个操作参数,以及在准备转接来自被叫方的数据呼叫中预先建立操作参数。
CNB961991569A 1995-12-21 1996-12-19 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1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577,914 1995-12-21
US08/577,914 US5793847A (en) 1995-12-21 1995-12-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ca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8530A true CN1208530A (zh) 1999-02-17
CN1166161C CN1166161C (zh) 2004-09-08

Family

ID=2431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61991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161C (zh) 1995-12-21 1996-12-19 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793847A (zh)
EP (1) EP0868809B1 (zh)
JP (1) JP2001516514A (zh)
CN (1) CN1166161C (zh)
AU (1) AU1351297A (zh)
CA (1) CA2241134C (zh)
DE (1) DE69634737T2 (zh)
TW (1) TW374277B (zh)
WO (1) WO1997023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7354B1 (en) * 1997-03-31 2004-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nection of a computer to a computer network via a telephone exchange
US5870457A (en) * 1997-06-30 1999-02-09 Mci World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modem call
US8856359B2 (en) 2005-06-29 2014-10-07 Qualcomm Connected Experiences, Inc. Caller-callee association of a plurality of networked devices
US8756328B2 (en) 2005-01-19 2014-06-17 Qualcomm Connected Experiences, Inc. Caller-callee association of a plurality of networked devices with direct dial through thin client
US8351419B2 (en) 2005-01-19 2013-01-08 Qualcomm Iskoot, Inc. Local access to a mobile network
US9479604B2 (en) 2006-01-30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phone book and network content links in a mobile device
US9232076B2 (en) 2007-01-08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roviding status message calling
US9088641B2 (en) 2007-01-09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udio data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US9100501B2 (en) 2007-02-12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in a user-device environment
US8391848B2 (en) 2007-06-07 2013-03-05 Qualcomm Iskoot, Inc. Telecommunication call support for mobile devices with presence features
JP5821561B2 (ja) * 2011-11-21 2015-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呼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着信応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2377A (en) * 1983-07-18 1985-07-30 At&T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Data call transfer
US4697281A (en) * 1986-03-14 1987-09-29 Spectrum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Inc. Cellular telephon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4852151A (en) * 1988-02-24 1989-07-25 Hayes Microcomputer Products, Inc. Modem with call waiting
JPH0759011B2 (ja) * 1988-09-27 1995-06-21 エヌ・ティ・ティ・データ通信株式会社 Pbxダイヤルインによるモデムモードの整合装置及びその整合方法
US5473676A (en) * 1990-09-27 1995-12-05 Radish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Telephone handset interface for automatic switching between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JPH04185094A (ja) * 1990-11-20 1992-07-01 Toshiba Corp ボタン電話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516514A (ja) 2001-09-25
US5793847A (en) 1998-08-11
CA2241134A1 (en) 1997-06-26
EP0868809A1 (en) 1998-10-07
CA2241134C (en) 2002-02-19
EP0868809A4 (en) 1999-03-17
WO1997023083A1 (en) 1997-06-26
AU1351297A (en) 1997-07-14
TW374277B (en) 1999-11-11
DE69634737T2 (de) 2006-01-19
EP0868809B1 (en) 2005-05-11
DE69634737D1 (de) 2005-06-16
CN1166161C (zh) 2004-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99413A (en) Voice data modem, voice data method and voice data modem system
US6711160B2 (en) Packet network telephone interface system for POTS
US5228076A (en) High fidelity speech encod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22991A (zh) 使用同时话音数据调制解调器独立交换话音和数据的呼叫
CN1166161C (zh) 转接数据呼叫的方法与装置
EP0791278A4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POINT-TO-POINT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INTO A GATEWAY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WO1994021077A1 (en)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voice and data
JPH07202945A (ja) 単一のディジタ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通してディジタル及びアナログ装置と通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5495485A (en) Transmission of analog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across a single line
Cornell et al. Progress towards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services and signaling
WO1996004745A1 (en) 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serially transmitted data
US5799076A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connected parties having associated party processses
CN1108081C (zh)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多功能用户网络终端
CN1130093C (zh) 配置无线终端
US670783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grading a terminal to terminal lin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1993018607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video telephony
JP2788453B2 (ja) 通話モード切替え制御方式
CN1890953A (zh) 免提的调制解调器连接维持
JPH0888632A (ja) 多地点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多地点間通信方法
JP3258474B2 (ja) 遠隔会議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
JP3397246B2 (ja) 音声処理装置
US5600684A (e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for digital conferencing
JPH04160853A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方法及び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装置
JP2939684B2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課金装置
CN2382175Y (zh) 网际网络电话配接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