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6869C - 集中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中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6869C
CN1206869C CN 01808090 CN01808090A CN1206869C CN 1206869 C CN1206869 C CN 1206869C CN 01808090 CN01808090 CN 01808090 CN 01808090 A CN01808090 A CN 01808090A CN 1206869 C CN1206869 C CN 12068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group
concentrator apparatus
terminal group
control ex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8080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3908A (zh
Inventor
G·普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423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3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68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68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58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 H04Q3/60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for connecting to satellites or concentrators which connect one or more exchange lines with a group of local lines
    • H04Q3/605Arrangements in the satellite or concentra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Interface Circuits In Exchange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关于用户电路(S1、S2)的至少一部分,对集中器装置(DE)的控制例(J00-J11)分配相应于有关用户电路分布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群(SLA、SLB)。每个控制例(J00-J11)分配给它的用户群(SLA、SLB)的端口进行的那些用户连接。控制例(J00-J11)对终端群和/或交换系统的处理器GP、CP模拟所述交换系统(DVS)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集中器装置(LD0、LD1)的工作。

Description

集中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交换系统中的集中器装置,具有多个用户电路,所述用户电路各有多个用户端口,具有可以经之连接多个终端群的终端群接口,还具有至少两个控制例(Steuerinstanz)。
这种技术的集中器装置及具有这种集中器装置的数字交换系统是公知的,例如在本发明人的公知的EWSD系统的范围内。下面为了较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基本任务,以EWSD系统为例加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及其任务;特别是在其它的交换系统上进行的传输对于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集中器装置,一般地称为DLU(数字线路单元),前置于交换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群LTG(用户线/中继群),并且经一或多个连接接口--也称PDC(主数字载体:Primary Digital Carrier)与之连接。在外围方,一个集中器装置中设有多个同样的用户电路-也称为SLM(用户线路模块),所述用户电路在集中器装置中实现用户连接端口。所述的集中器装置起把所述多个用户线路汇总到所述终端群的一些少量的连接接口中,在此可以附加地对待处理的比特率进行浓缩,例如在PCM30接口的情况下浓缩到每连接接口2Mbit/s。为了控制集中器功能,基于系统可靠性的集中器装置具有两个所谓DLUC(DLU控制)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按负荷分配的模式控制用户电路。
公知的所谓DLU16集中器装置支持带有16个用户端口的用户电路即所谓的SLM16,这在型号中已经指明。向一个DLU16集中器装置的交换方为总共两个终端群的连接设置四个连接接口,一个终端群各有两个接口;例如用PCM30或者PCM24接口来实现连接接口。按照公知的电路概念为每个控制单元各分配一个终端群;从而由按照这种分配确定的集中器装置的控制单元进行终端群的控制。
在最近的,称为DLUG或者DLU32的发展阶段中,应当开始改装为具有32个用户端口的用户电路,也就是所谓的SLM32,这相当于把最多1000个端口的翻一番达到最多2000个端口;同时应当把可接在集中器装置的终端群的数量加一倍,相应地把集中器装置的PDC接口数量加一倍,以相应地提高通信吞吐量。
在把EWSD系统装备成DLU32系统的范围内,除了安装DLU32系统的硬件和固件,还改装成具有32个用户端口的用户电路,此外,还要求安装用于控制、管理和保养EWSD的协处理器(CP:协处理器)及群处理器(GP:群处理器)的新软件,所述协处理器及群处理器起控制终端群装置的作用。这种软件改装涉及到极大的花费,相反地硬件和固件往往要快得多地准备就绪。此外还往往是,把硬件(包括固件)作为与软件分开的产品提供和销售,以仅部分地把DLU16改装成DLU32等等。往往在客户方面还希望,尽管接受了新的硬件,却不接受新的应用程序系统。
本发明的任务是,指出改装成新的用户电路-部件的方法,特别是,这种方法应当能够把用户端口的数量加倍(或者多倍),而不因此对处理器及终端群的处理硬件或者软件以及交换系统的中心部件进行改变。
所述任务借助于说明书前序部分提到技术的集中器装置解决,其中,根据本发明,控制例对终端群和/或交换系统的处理器模拟所述交换系统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集中器装置的运行,以及,关于用户电路的至少一部分,每个控制例分配一群用户端口的群,相应于有关用户电路分布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群,这里把不同用户电路的彼此相当的用户端口划分到同一个群,并且把每个控制例安排为处理经分配给它的用户端口群进行的那些用户连接。
所述用于数字交换系统(DVS)中的集中器装置具有多个用户电路,所述用户线路各有多个用户端口(SLP),具有可以经之连接多个终端群的终端群接口,还具有至少两个控制例,其特征在于,
控制例对终端群和/或交换系统的处理器模拟所述交换系统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集中器装置的运行,关于用户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对每个控制例分配一群用户端口,相应于有关用户电路的用户端口分布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群,这里把不同用户电路的彼此相当的用户端口划分到同一个群,并且把每个控制例安排为处理经分配给它的用户端口群的用户端口进行的那些用户连接,至少设置两个控制装置,并且给每个控制装置分配相同数量的控制例,其中用户端口群的数量与一个控制装置所分配的控制例的数量相当,以及终端群组合的数量与分配给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的数量相当,并且相应于把终端群划分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组合,给每个控制例分配一个终端群组合,并且安排每个控制例按自身的集中器装置的方式控制各自所分配的终端群组合的终端群。
通过这个解决方案可以用很小的代价避免前文所述的缺点。此外还减少了由于引进新的部件带来的风险,因为实行本发明只改变了交换系统的部分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以用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设两个,例如用一些部件担当的,控制装置,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分配相同数量的控制例,在此用户端口群的数量与一个控制装置所分配的控制例的数量相当。
如果附加地相应于把终端群划分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组合,每个控制例分配一个终端群组合,并且每个控制例按自身的集中器装置的方式控制各自所分配的终端群组合,这是有利的。这使得能够相应于原来计划的用户通信范围划分终端群,而不必限制总的范围。在此可以有利地设置至少两个控制装置,并且每个控制装置分配相同数量的控制例,其中,终端群组合的数量与分配给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的数量相当。
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每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的数目是两个。
在另一个同样有利的变型中,每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数是四个。
此外,如果控制例的总量是偶数并且至少是四个,并且每两个控制例共同模拟一个集中器装置的运行,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为了保证较高的运行可靠性。然而这当然不排除在本发明的其它特别的实施型中总数不是偶数。
同样地,借助于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集中器装置的数字交换系统解决所提出的任务。
下面借助于一个实施例及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涉及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协处理器的EWSD系统。在此参照为理解本发明所需要的附图,这些附图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部件的示意图,其中:
图1是具有两个根据本发明的逻辑DLU的集中器装置;而
图2是具有四个逻辑DLU的图1所示的集中器装置的变型。
图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集中器装置DE以及与之连接的数字交换系统DVS的部件,所述的数字交换系统在此例中是EWDS系统。本实施例的集中器装置DE在其硬件方面与被称之为DLUG或者DLU32的公知类型相一致,这些类型安排用于使用SLM32型用户电路的集中器装置,但是也能够用于DLU16系统的SLM16电路运行。如前所述,集中器装置DE可采用的数量已经是四,对于DLU16加以了扩展,因为后者只为每个集中器装置设置了两个终端群。
在交换方面,这在图中是右侧,所述的集中器装置DE经连接连接接口PDC连接终端群L0、L1、L2、L3,这些终端群再连接交换系统DVS的中心部件ZE。连接接口PDC例如是用所谓的V93接口实现的,该系统与#7字符读出系统工作相似。在集中器装置的方面连接接口PDC采用接口部件DUU实现,该部件DUU在总体上构成所谓的数字接口单元DIU(Digital Interface Unit)。中心部件ZE包含:中心耦合网络SN(“交换网络”)、用于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和协调交换功能及所属任务的协处理器CP,以及其它在显然对本发明没有意义因此也就没有示出的部件。每个终端群含有如图1中只以第一终端群L0示出的,群处理器GP,其任务是控制终端群中和直接分配给它的外围元件的运行;终端群的其它部件,例如群耦合网络(群交换)在图中没有示出。终端群L0...L3和中心部件ZE特别是在其软件方面,与其16端口系统一致。
需要指出,交换系统DVS当然还可以有其它的终端群和/或集中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类型或者其它的),加上所属的部件;这些部件基于使图示简洁的原因没有示出。
作为外围元件,所述集中器装置DE设有用户电路S1、S2、S16,以及其它的图中未示的部件,例如检测单元(TU)或者应急控制装置(SASC);特别是单元S1、S2、S12,代表多个连接在集中器装置DE上的用户电路。这些用户电路按公知的技术经总线PCB、CN与集中器装置DE的主部件连接;在图1示出PCM-总线PCB,经该总线以例如4Mbit/s(相应于DLU16系统)或者8Mbit/s(DLU32/SLM32)传输有用信息和载波信息,并且示出了控制总线CN(控制网络),用于以187kBit/s或375kBit/s在用户电路和集中器装置(以及经集中器装置的终端群)之间交换控制信息。PCM-总线PCB的连接按公知的方式经中间耦合器TSID(DLU用的时隙接口),所述的中间耦合器TSID用作空间/时间级执行PCM-总线-信道(分配给用户电路)与PDC总线信道(分配给终端群)之间的无阻塞转换。
用户电路S16是SLM16型的,该型有16个用户端口,这些端口从0至15编号;此型号的用户电路,不论是为模拟还是数字用户线路设置,在此都不要求特别的改装。与此相反,用户电路S1、S2是SLM32型并且与相应有32个用户端口以0至31的编号;对于此型号,尽管集中器装置是作为DLU32设置的,而交换方的部件L0、...、L3、CP却不是,因此对于这些用户电路需要根据本发明的特殊措施。
在集中器装置DE中,如众所周知,设有两个控制单元DC0、DC1用于控制集中器装置的功能。根据本发明,这两个控制单元DC0、DC1对于协处理器CP和群处理器GP表现得象两个不同的集中器装置系统。由于这两个集中器系统不是物理存在的,而只是在控制和管理的(“逻辑的”)的层次上,所以也可以称之为“逻辑DLU”;在图中这些逻辑DLU用虚线画的矩形象征,标以号码LD0、LD1.每个这种逻辑DLU,相对终端群L0、...、L3用LD0、LD1代表,并且对EWSD系统的中心部件是自身的DLU16型集中器装置。
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DC0、DC1方面各设有两个控制装置一例J00、J01和J10、J11。在该实施例中这些层J00、...、J11由控制单元DC0、DC1以软件方式作为逻辑层进行控制,在下文中因此简称为控制例。每个逻辑DLU的LD0(LD1)各分配这两个控制单元的一个逻辑例J00、J10(J01、J11)。每个控制单元DC0(DC1)的控制例J00、J10(J01、J11)的数量因而相当于逻辑DLU  LD0、LD1的数量;相反地,每个逻辑DLU LD0、LD1有若干控制例,在此例中是两个,并且因此对于处理器GP、CP表现为具有“整”套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把有关的用户电路的用户端口划分为群,其中每个群从属有相同组的用户电路的端口;各端口组大小是相同的,并且从而端口群也适宜地是相同大小的。各群分别分配一个集中器装置的控制单元。附加地把终端群按组合划分,所述的组合适当地各由相同的许多终端群构成,并且各分配一个控制单元。与此分配相应地,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相应地分配给的用户端口群,并且用于控制所属的成员终端群组合的终端群,按照集中器装置的方式安排成逻辑DLU。
在此例中把四个终端群L0..L3作为两个组合LL0、LL1考虑,其中组合LL0分配给第一逻辑DLU LD0,而另一个组合LL1分配给第二逻辑DLU LD1。与DLU16的结构相应,每个终端群L0、L1、L2、L3各经两个连接接口P00、P01、P10、P11、P20、P21、P30、P31与各自分配的的逻辑DLU连接。接口的分配还可以与图1相比以等同的方式通过接口部件DUU的相应分枝对逻辑DLU LD0、LD1产生。
相应地在SLM32用户电路S1、S2把32个用户端口划分为两个批量SLA、SLB,即一方为端口0至15,而另一方是端口16至31,并且这两个批量各分配群一个逻辑DLU LD0及LD1。从而,彼此相当的组的和构成一个用户电路的群,其中由一个逻辑DLU LD0或LD1控制各个分配了的群的用户电路。当然,用户端口的划分也可以另外地进行;例如许多其它可能性之一是把端口0、2...、30分配给第一群,而1、3、...31分配给第二群。
从而对于处理器CP、GP不是有一个集中器装置而是两个装置,也就是两个逻辑DLS,其中经这些逻辑DLU和16端口用户电路SLA、SLB、S16进行对用户端口的访问。
经过对逻辑DLU的分配得到用户端口群的固定分配,所述用户端口群由对SLM32用户电路的16个端口的批量组成,各分配在一个终端群组合中。由此从这样的用户电路S1、S2不能独立于有关端口号地访问终端群;而是必须例如从第一端口群SLA(端口号0至15)的一个端口出发进入相应组合LL0的终端群。相反地,相应于协处理器CP或者群处理器GP也是这样。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优点,还适用于把DLU32集中器装置设置成用一个控制装置(DLUS)操作两个所分配的终端群并且一个SLM32用户电路有对四个终端群的通道的情况,因为每个集中器装置设有两个控制单元。这样可以简单地实施集中器装置DE和用户电路之间的总线。根据本发明,逻辑DLUC单元各自作为一个终端群组合LL0或LL1的系统工作,其中用户电路S1、S2分别控制所分配到的端口0至15或16至31的连接。
通过根据本发明一个控制单元DC0(DC1)有对加倍的(或者多倍)终端群组的通道的情况,可以达到较高的故障保险;同时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两个(或者多个)逻辑DLU,从而不须放弃作为本发明优点的对控制装置的加倍。
所示的实施例可以毫无困难地扩展为设置两个以上的控制例,例如四个控制例的情况,这种情况同样包含在本发明中。这种变型在图2中示出。在这种一个交换装置DVS或者集中器装置DE安排四个逻辑DLU LD0′、LD1′、LD2′、LD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DC0′、DC1′、方面各运行四个例J′,其中各把两个例如图2所示地分配给一个逻辑DLULD0′...、LD3′。每个逻辑DLU各分配群四个终端群之一。这种情况下,每个终端群L0′、...、L3′各代表一个本身的终端群组合LL0′、...、LL3。用户端口的划分相应地这样进行:的每个用户电路中构成四个组SLG′,例如0-7、8-15、16-23和24-31。其余方面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前文所述。
在另一个变型中,例如可以从图1的集中器装置DE着手,每个控制例J00、...J11实现一个逻辑DLU,从而同时有四个逻辑DLS。
当然,逻辑DLS的数量或者控制单元的控制例的数量,以及分配给一个DLU的控制例的数量都可以不同于所示的实施变型,而不会因此偏离本发明。
在这方面可以看出,在一个集中器装置组件中存在可以不划分成两个逻辑DLU的群件,例如所述的检测单元TU(测试单元),因为例如它们支持逻辑DLU的整体功能(譬如检测功能)而既可以仅分配给一个DLU,也可以一起分配给两个DLU分配。由于对多于一个逻辑DLU请求同一个资源可能产生的冲突,例如在协处理器经两个逻辑DLU LD0、LD1请求的测量时的检测过程序列中产生的冲突,在控制单元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只要有关的运行装置被一个控制单元占据,则把由另一个控制单元(或者,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的控制单元,时由其余的有关控制单元)发出的请求搁置到不再占据所述的运行媒体的时候再执行。一起涉及一个SLM电路所有用户用户端口的故障,例如断电,由所有分配到的逻辑DLS作为故障进行处理并且在处理器CP方面当作所述这些DLU的故障加以处理。
使用本发明,通过转变成具有加倍(或者多倍)的用户端口数量的集中器装置或者用户电路,能够在转变成集中器装置时得到交换系统的分级地改换交换系统。这降低了引入新部件时产生的风险,因为这时保留了迄今采用的部件的较大的部分;这里所述的情况有利地得出:在处理器GP、CP的软件与集中器装置的硬件之间不构成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此外分级改换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较早地使用应用新的,经济的硬件,也就是新的DLU和SLM系统,即使是还不可能或者不想升级处理器软件的时,例如在制造厂商还没有结束对该软件的研发,或者客户推迟更换软件,不论是由于价格原因、兼容性原因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Claims (5)

1.一种集中器装置(DE),用于数字交换系统(DVS)中,具有多个用户电路(S1、S2、S16),所述用户电路各有多个用户端口(SLP),具有可以经之连接多个终端群(L0、...、L3)的终端群接口(P00、P01、...P31),还具有至少两个控制例(J00、J01;J10、J11),其特征在于,
控制例(J00、J01;J10、J11)对终端群和/或交换系统的处理器(GP、CP)模拟所述交换系统(DVS)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集中器装置的运行,关于用户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对每个控制例  分配一群用户端口,相应于有关用户电路的用户端口分布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群(SLA、SLB),这里把不同用户电路的彼此相当的用户端口划分到同一个群,并且把每个控制例(J00、J01;J10、J11)安排为处理经分配给它的用户端口群(SLA、SLB)的用户端口进行的那些用户连接,
至少设置两个控制装置(DC0、DC1),并且给每个控制装置分配相同数量的控制例,其中用户端口群(SLA、SLB)的数量与一个控制装置(DC0、DC1)所分配的控制例(J00、J01;J10、J11)的数量相当,以及终端群组合(LL0、LL1)的数量与分配给一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J00、J01;J10、J11)的数量相当,并且
相应于把终端群(L0、...、L3)划分到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组合(LL0、LL1),给每个控制例(J00、J01;J10、J11)分配一个终端群组合(LL0、LL1),并且安排每个控制例按自身的集中器装置的方式控制各自所分配的终端群组合的终端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装置(DC0)的控制例的数量是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装置的控制例的数量是四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例的总量是偶数并且至少是四个,并且每两个控制例共同模拟一个集中器装置的运行。
5.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器装置(DE)的数字交换系统(DVS)。
CN 01808090 2000-08-22 2001-07-27 集中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8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0141075 DE10041075A1 (de) 2000-08-22 2000-08-22 Konzentratoreinrichtung
DE10041075.8 2000-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3908A CN1423908A (zh) 2003-06-11
CN1206869C true CN1206869C (zh) 2005-06-15

Family

ID=765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8080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869C (zh) 2000-08-22 2001-07-27 集中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206869C (zh)
BR (1) BR0109157A (zh)
DE (1) DE10041075A1 (zh)
WO (1) WO2002017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4980A1 (de) * 2002-09-26 2004-04-15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anordnung zur Übermittlung von zeitschlitzorientierten Informatio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480A (en) * 1985-04-03 1988-06-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systems connected to line concentrator sub-exchanges by connecting channels
EP0365905B1 (de) * 1988-10-28 1994-05-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ieb zentralgesteuerter Fermeldevermittlungsanla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041075A1 (de) 2002-03-21
BR0109157A (pt) 2003-04-22
WO2002017648A1 (de) 2002-02-28
CN1423908A (zh) 200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4762A (en) Telephony controller with functionality command converter
US5740365A (en) Personal service computer directly connected to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program structure for generating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structions and communicating those instructions to respe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56547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channel among multiple users
CA1319442C (en) Applications processor for a craft access system
US5682385A (en) Enhancement for a multiplexing tele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CN111858024B (zh) 一种实现终端智能接入的方法、云端和系统
CN1245374A (zh) 网络接口卡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206869C (zh) 集中器装置
CN1097371C (zh)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
US5812644A (en) Voic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telephone interface subsystem
CN1157035C (zh) 设置多链路捆绑用户服务器组的方法
CN1609819B (zh) 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接口的测试方法
CN115580634A (zh) 算力网络系统及算力网络系统的运行方法
Cisco Software and System Capacity
CN1710531A (zh) 网络打印系统和方法
CN111459654B (zh) 服务器集群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6337847B1 (en) Method and architectural model for handling a pool of hardware resources
CN1133303C (zh)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业务交换方法
CN1290308C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提供宽带接入的设备和方法
CN1133940C (zh) 通信方法
CN100515121C (zh) 对呼叫中心进行业务性能测试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7330443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CTI services or features v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hav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US20010055381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226371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ssembly carrier unit
EP1576836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to select a bearer link between an access network and a local excha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G

Effective date: 200805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509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OKIA COMMUNICATION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