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3747C - 多重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重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3747C
CN1203747C CN 01142280 CN01142280A CN1203747C CN 1203747 C CN1203747 C CN 1203747C CN 01142280 CN01142280 CN 01142280 CN 01142280 A CN01142280 A CN 01142280A CN 1203747 C CN1203747 C CN 12037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mentioned
control circuit
central siphon
radi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422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1332A (zh
Inventor
黄文喜
林国正
林祖亮
雷宗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da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 011422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03747C/zh
Publication of CN1411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1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37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37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散热装置,其包含一散热器及一风扇单元。此风扇单元可形成于散热器上或是嵌入于此散热器中以减少厚度。此风扇单元具有串联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其中第一风扇更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第二风扇更具有一第二控制电路,当第一风扇故障时,第二控制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以提高转速。本发明克服了公知技术中散热效果不佳,不具有备用功能的缺陷,其结构简单,噪音低、散热效率高,当一风扇发生故障时,另一风扇将会提高转速,从而增加了备用功能。

Description

多重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多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效能的不断提高,散热装置或系统已成为现行电子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因为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若不加以适当地散逸,轻则效能减低,重则会导致电子装置的烧毁。因此,会产生高热的电子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的表面或侧面通常会附有一散热装置以散逸其所产生的热能。
一种公知散热装置10如图1a所示,具有一风扇50以及一散热器60。且此风扇50固定于散热器60的上表面上,而该散热器60的下表面贴附于一欲散热装置(未显示,例如一中央处理器)上。此公知散热装置10的缺点至少包含:(1)散热效果不符需求;(2)不具有备用(redundant)功能,其理由分别详述如下。
请参阅图1a,此公知散热装置10仅有单一个风扇50,所以当此风扇50发生故障时,此公知散热装置10将因无法迅速散逸热能而导致欲散热装置烧毁。
由于电子装置功能的提高,仅单凭一个风扇已经无法满足功能日益增加的电子装置对散热效率的要求。于是公知技术提出以堆叠的两个风扇50a及50b来增加散热效率的设计。如图1b所示,公知技术为使散热装置10具有备用功能,增加另一额外的风扇50b于风扇50a上,然而,如此会因两个风扇间的相互干扰,而使整体无法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并增加噪音。或者是,如图1c所示,公知技术使用一更大的风扇50c,然而此举却无法兼顾散热效果及备用功能。
因此,在该技术领域中亟需一种新颖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重散热装置以兼顾散热效果及备用功能。
本发明的多重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及一风扇单元。其中此散热器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此风扇单元形成于散热器上,且具有一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此框架包含一基座、一外壁及复数个肋条。其中,此基座具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一第一轴管及一第二轴管。此第一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此第二轴管藕合于上述第二风扇。此第一风扇及上述第二风扇被外壁所环绕。此复数个肋条由基座延伸至外框。
在本发明中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可相互因应彼此的故障而提高转速。使本发明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具有相互连动的关系。此第一风扇更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以及一第一讯号输出端,上述第二风扇更具有一第二拉制电路以及一第二讯号输出端。其中该第一讯号输出端耦合于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讯号输出端耦合于该第一控制电路。该第一讯号输出端及该第二讯号输出端所输出的讯号表示转速是否正常的讯号。例如当转速正常时,该讯号为逻辑”1”,且当转速异常时,该讯号为逻辑“0”。但是当转速正常时,该讯号亦可为逻辑“0”,当转速异常时,该讯号为逻辑“1”。
当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均正常时,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均会以低转速运转。然而,当其中有一风扇故障时,另一风扇将会提高转速。例如,当第一风扇故障时,该第二控制电路会根据第一讯号输出端所输出的讯号而提高第二风扇的转速,藉以补偿所损失的散热能力。为达到此目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至少必须可以一高转速或一低转速运转,至少必须为一双转速风扇。
另外,为降低噪音及增进散热效率,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的转向相反。如此,将可抵消切线方向的风速,使得轴向的风量更为集中。
本发明的多重散热装置还可以为包含一散热器、一第一风扇、一第二风扇以及一支架。其中,此散热器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及由该导热鰭片所定义的一凹槽。此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以堆叠或轴向串接方式形成于该凹槽中而嵌入于该散热器。
此支架更具有一基座、一外框及复数个肋条。此基座上具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一第一轴管及一第二轴管。此第一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此第二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二风扇。此复数个肋条由基座延伸至外框。
本发明上述结构中的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亦可相互因应彼此的故障而提高转速。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结构简单,噪音低、散热效率高,当一风扇发生故障时,另一风扇将会提高转速,从而增加了备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一公知散热装置;
图1b另一公知散热装置;
图1c再一公知散热装置;
图2a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b本发明的电路方框图;
图3a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b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第一风扇  120、第一控制电路  130、第一讯号输出端
200、第二风扇  220、第二控制电路  230、第二讯号输出端
300、散热器    310、导热鰭片    320、凹槽    510、基座
520a、第二轴管 520b、第一轴管   530、外壁    550、肋条
600、外框      610、基座   620a、第二轴管  620b、第一轴管
650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下面的说明文字中辅以附图做更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的多重散热装置置于一欲散热装置(未显示,例如一中央处理器)的表面上以散逸其所产生的热能。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a,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多重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300及一风扇单元。其中此散热器300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thermallyconductive cooling fin)310,此导热鰭片由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的材质所组成。此风扇单元形成于散热器300上,且具有复数个风扇,例如第一风扇100及一第二风扇200。更详细地说,此框架500更具包含一基座510、一外框530及复数个肋条550。其中,此基座510具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一第一轴管520b及一第二轴管520a。此第一轴管520b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100,此第二轴管520a耦合于上述第二风扇200。使此第一风扇100及一第二风扇200以堆叠或串联方式形成于此框架500中。另外,此第一风扇100及上述第二风扇被外壁530所环绕。此复数个肋条550由基座510延伸至外壁530。
请参阅图2a。此散热器300用以初步地将欲散热装置的热能导引至一较大的散热面积,再藉由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的吹拂将散热器300的热能传导至背景环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可相互因应彼此的故障而提高转速。使本发明的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具有相互连动的关系,且上述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一转速及第二转速,第一风扇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二控制电路,当上述第一风扇故障时,该第一控制电路输出一讯号至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控制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以提高第二转速。其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b的电路方块图。此第一风扇100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120以及一第一讯号输出端130,上述第二风扇200具有一第二控制电路220以及一第二讯号输出端230,如熟悉此技艺的人士所知,使用一般具有讯号输出入接脚(pin)的控制IC,即可实现本发明。其中该第一讯号输出端130耦合于该第二控制电路220;该第二讯号输出端230耦合于该第一控制电路120。该第一讯号输出端130及该第二讯号输出端230所输出的讯号为表示转速是否正常的讯号。例如当转速正常时,该讯号为逻辑“1”,且当转速异常时,该讯号为逻辑“0”。但是当转速正常时,该讯号亦可为逻辑“0”。当转速异常时,该讯号为逻辑“1”。
请参阅图2b,当第一风扇100与第二风扇200均正常时,第一风扇100与第二风扇200均会以低转速运转。然而,当其中有一风扇故障时,另一风扇将会提高转速。例如,当第一风扇100故障时,该第二控制电路会因应于第一讯号输出端130所输出的讯号而提高第二风扇200的转速,藉以补偿所损失的散热能力。为达到此目的,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至少必须可以一高转速或一低转速运转,即至少必须为一双转速风扇。
另外,为降低噪音及增进散热效率,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的转向相反。如此,将可抵消切线方向的风速,使得轴向的风量更为集中。
第二实施例
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多重散热装置包含一散热器300,复数个风扇以及一支架600。其中,此散热器300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310及由该导热鰭片310所定义的一凹槽320(如图3b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此风扇的数量以2个为例(但不限定),例如具有一第一风扇100及一第二风扇200。此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以堆叠或串联方式形成于此凹槽320中而嵌入于该散热器300,如此将可以大幅地以减少此多重散热装置的厚度。值得注意的是此凹槽320的形状配合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的形状。此散热器300用以初步地将欲散热装置的热能导引至一较大的散热面积,再藉由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的吹拂将散热器300的热能传导至背景环境中。并且上述导热鰭片310由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的材质所组成。
请参阅图3a及图3b,此支架600具有一基座610,一外框630及复数个肋条650。此基座610上具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一第一轴管620b及一第二轴管620a。此第一轴管620b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100,此第二轴管620a耦合于上述第二风扇20。此外框630由上述导热鰭片310所支撑。另外,此复数个肋条650由基座610延伸至外框630。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亦可相互根据彼此的故障而提高转速。其实施方式如第一实施例所述,故不再赞述。
另外,为降低噪音及增进散热效率,第一风扇100及第二风扇200的转向相反。如此,将可抵消切线方向的风速,使得轴向的风量更为集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本领域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变化或修改,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构思及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下列元件:
一散热器,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
一风扇单元,设置在该散热器上,该风扇单元具有一框架、一第一风扇以及一第二风扇,其中该框架包含: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轴管及一第二轴管,该第一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该第二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二风扇,以使第一风扇及一第二风扇轴向串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含:一外框,环绕上述第一风扇及上述第二风扇;及
复数个肋条,由该基座延伸至该外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一转速及第二转速,且第一风扇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二控制电路,当上述第一风扇故障时,该第一控制电路输出一讯号至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控制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以提高第二风扇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风扇及上述第二风扇的转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鰭片由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的材质所组成。
6、一种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下列元件:
一散热器,具有复数个导热鰭片,由该导热鰭片定义出一凹槽;
一支架,形成于该凹槽中且被该导热鰭片所支撑;
一第一风扇,形成于该凹槽中及该支架下;及
一第二风扇,形成于该凹槽中及该支架上,
其中该第一风扇及该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一转速以及一第二转速,且该第一风扇还具有一第一控制电路,该该第二风扇还具有一第二控制电路,当上述第一风扇故障时,该第一控制电路输出一讯号至该第二控制电路,该第二控制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以提高第二风扇的转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包含:
一基座,具有一第一轴管及一第二轴管;
一外框;及
复数个肋条,由该基座延伸至该外框;
其中该第一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一风扇,该第二轴管耦合于上述第二风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轴管及上述第二轴管朝相反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风扇及上述第二风扇的转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框由上述导热鰭片所支撑。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鰭片由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所组成的族群中所选出的材质所组成。
CN 01142280 2001-09-26 2001-09-26 多重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74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2280 CN1203747C (zh) 2001-09-26 2001-09-26 多重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42280 CN1203747C (zh) 2001-09-26 2001-09-26 多重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1332A CN1411332A (zh) 2003-04-16
CN1203747C true CN1203747C (zh) 2005-05-25

Family

ID=4676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422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747C (zh) 2001-09-26 2001-09-26 多重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0374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2293B1 (ko) 2008-01-17 2008-08-14 박태환 대추차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대추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467C (zh) * 2003-09-10 2007-02-1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系统
CN100398956C (zh) * 2003-10-30 2008-07-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冰箱的散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0335796C (zh) * 2004-02-04 2007-09-05 精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型备用风扇控制系统
US7128135B2 (en) * 2004-11-12 2006-10-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ling device using multiple fans and heat sinks
CN101163386B (zh) * 2006-10-13 2010-12-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方法与利用该散热方法的散热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CN101094583B (zh) * 2007-08-02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的冗余装置及散热系统的冗余方法
CN102112938A (zh) * 2008-07-31 2011-06-2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风扇的散热器
AT515828B1 (de) 2014-05-23 2022-02-15 Fronius Int Gmbh Kühlvorrichtung und Wechselrichtergehäuse mit einer solchen Kühlvorrichtung
WO2015180142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Hvac system and method
CN107061335B (zh) * 2017-01-03 2020-05-2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量自动补偿之控制模组及其风扇系统
CN111817661B (zh) * 2020-06-04 2022-06-0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以及光伏逆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2293B1 (ko) 2008-01-17 2008-08-14 박태환 대추차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한 대추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1332A (zh) 2003-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3747C (zh) 多重散热装置
CN2746439Y (zh) 多重散热模块改良结构
JP3680018B2 (ja) 多重散熱モジュール
US6135200A (en)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cooling unit with louvers
TWI260966B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20050030714A1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computer host
CN2681336Y (zh) 散热装置
CN1893037A (zh) 散热系统
CN2762348Y (zh) 散热器
CN215120398U (zh) 一种辅助水冷散热的电动机
CN2658442Y (zh) 离心式风扇散热模块
CN1216323C (zh) 多段温控风扇的控制方法及其电路
CN2514399Y (zh) 温差式散热器
CN2371587Y (zh) Cpu的散热器
CN2857218Y (zh) 具有较薄鳍片的散热装置
CN2489466Y (zh) 电子组件的散热装置
CN2875002Y (zh) 可组装式的散热结构
CN215419818U (zh) 一种机器臂用伺服器降温机架
CN2862609Y (zh) 散热器装置
CN211979570U (zh) 一种智慧城市用云计算主机高散热存储设备
EP1591871A1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computer host
CN2896662Y (zh) 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567644Y (zh) 可弯曲摆动的鳍片组
CN217486312U (zh) 一种高效降噪型驱伺服电机
CN2709688Y (zh) 散热模块及其风扇构件和风扇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