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3014A -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3014A
CN1203014A CN96198467A CN96198467A CN1203014A CN 1203014 A CN1203014 A CN 1203014A CN 96198467 A CN96198467 A CN 96198467A CN 96198467 A CN96198467 A CN 96198467A CN 1203014 A CN1203014 A CN 1203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unit
bead
structures according
fa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8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G·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03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3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个用于冷却电子设备(10)的结构,其中电子设备安置在具有装置(11,12)的支架结构(1′)中,这些装置将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与支架相连的冷却单元(13,14),其中每一个冷却单元的设计可以保证通过对流将热能传送到支架和设备周围的空气中。冷却单元1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垂直定位且依次放置的冷却突缘(14a,14b)和一个风扇单元(20),该单元可以根据需要向冷却单元和冷却突缘提供加压空气流,因而增加了热能从冷却突缘到周围空气的传导能力。风扇单元(20)安置在支架单元(1′)的侧面,位于冷却单元(14)的旁边或部分在其内部。风扇单元(20)可以为在冷却单元的突缘(14a,14b)之间形成的每一间隔提供了加压空气流(A);加压空气流(A)被限制在与支架单元(1′)相对的冷却单元突缘部分所在的区域内。为数个平行间隔(22)产生的空气流(A)沿着向上的方向流动。

Description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冷却电子设备或一组电子组件的结构,其中电子设备安置在支架或支架结构中。
支架结构具有将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与支架相连的冷却单元的装置。
冷却单元的设计能够保证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送到支架和设备周围的空气中。
冷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垂直定位且依次放置的冷却突缘。
本发明利用了风扇单元,当必要时,风扇单元能够为冷却单元和冷却突缘提供加压空气流,由此提高了将热能从冷却突缘扩散到周围空气中的能力。
现已具有几种不同的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实施方案,该设备安置在具有将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与支架相连的冷却单元的装置的支架结构中。
通过设计和修正冷却单元使之能够通过对流将足够的热能传送到支架和设备周围的空气中,具有辅助冷却突缘的冷却单元可以提供所需的冷却能力。
众知的是利用风扇单元可以连续或暂时地提高热辐射能力,风扇单元可以为冷却单元和冷却突缘提供所需的加压空气流。
作为技术背景的实例,我们参考了下列出版物:DE-C2-32 28 368
这个出版物描述了一种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可以产生加压空气流的风扇单元。
下面是结构的具体描述,两路输入空气流通过上端(31)开口和下端(32)开口,相对空气流被封闭在导管中,以便沿共同的冷却单元(33)的冷却突缘流动。风扇单元安置在冷却突缘的中央区域。AT-B-384 343
该出版物的描述如下,冷却突缘(5)可以由分离墙片(13)包围起来,形成封闭的冷却导管。风扇单元(16)连接到冷却导管的低端,加压空气流可以沿完整的冷却导管流过。SE-B-85 013393-6
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可以产生加压冷却空气流的风扇单元。
该出版物更加具体地描述了一种电子材料封装,其中封装(1)内部产生的热能通过内和外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传递到外部环境中。至少部分地增大封装外壳的表面积可以增加外壳的热辐射能力。因此,外壳优选地呈波浪形(5),除此之外,其表面上还具有凹槽。提供这样的封装只需要使用简单的覆盖物(9)和风扇系统,利用加压空气流,就可以得到高效的热交换器。US-A-2,268,772
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可以产生加压冷却空气流的风扇单元。
空气通过喷嘴(87)进入具有大量的用于从系统内部排热的排气孔的冷却系统(90)。包括系统在内的包装安置在设备外壳的一侧。US-A-5,040,095
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可以产生加压冷却空气流的风扇单元。
需要特别指出,热能通过波纹状的顶部(35)和边嵌板扩散到周围空气中。DE-C2-4,209,477
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结构使用了可以产生加压冷却空气流的风扇单元。
风扇结构(21)用于产生沿冷却突缘(18)流动的空气流。
作为背景技术的其它例子,我加们将参考在一些出版物中指出和描述的技术,例如EP-A1-0 564 315;EP-A2-0 449 150;US-A-4,758,924;US-A-5,237,486;和DE-C2-3 717 009。
本发明申请的更加详细的描述指出,当电子设备包括一个用于电话交换机的、并装有用户板的主分布式结构时,电子设备瞬时产生的热能直接对应于和取决于瞬时负载,这意味着峰值时段的热能辐射比正常电话交换密度时段要多得多。
可以知道,电话交换峰值时段的最大密度不会持续一个完整时段。实际周期可能很短。
可以指出,利用加压空气流冷却电子设备并不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加压空气流还会传播灰尘。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对流方法进行冷却是优选的。
作为本发明的显著特征,可以利用众知的、金属的吸热能力随其体积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
可以知道,沿着表面流动的加压空气流倾向于沿着表面轮廓流动。
对于上述的背景技术,应该考虑一个技术问题,即利用简单的装置创造这样一种条件,在该条件下可以简单地对安置在支架结构中并且其产生的热能随时间会发生显著变化的电子设备进行冷却:首先是通过对流冷却,其次是利用风扇单元冷却,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灰尘的传播,同时也减少了产生的噪音。
应当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即创造出一种冷却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数条电话线分布在印刷电路板组件上,同时根据特定的热容量调整冷却单元的体积和外形,可以考虑到电话交换量随时间的变化。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通过调节冷却单元的大小而创造出这样一种条件,即使处于峰值交换时段,同时环境空间中的周围空气温度还异常地高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是令人满意的。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使用风扇单元的重要性,其中要显著地延长风扇的寿命,且不需要使用空气过滤器。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将一个或多个风扇单元安装到具有冷却单元的支架结构中,使它/它们能够放置在支架结构和冷却单元之间,且距离支架结构端面和冷却单元端面的高度为特定高度。
对于背景技术,必须考虑一个技术问题,即认识到将风扇单元放置在支架单元一侧、紧靠或部分位于冷却单元内部的重要性。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布置风扇单元以便为在冷却突缘之间形成的每一部分空间提供或多或少的连续加压空气流的重要性和相关的优点,还要认识到必须把加压空气流限制在包括面对着支架结构的冷却单元突缘部分的区域内。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使加压空气控制的对流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结构中以便冷却具有冷却突缘的电子设备的可能性。
必须作为技术问题的是要实现简化,即利用同一风扇单元为几个空间提供多路平行加压空气流,以及使这些空气流沿着表面轮廓流动并由此产生一种外部对流空气流的复合排气,来实现简化。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设置在相邻突缘之间的距离和一个或多个选定空间的突缘宽度,以及调整这些距离,这样,加压空气流主要被限制在空间的内部区域,这些气流沿着平行的部分或表面向上流动,例如“U”型。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允许冷却单元容纳几路平行突缘的重要性,这些突缘从支架结构向外定向,并且从与支架相连的基板延伸出去,基板的部分功能是作为风扇单元托架。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为部分地处在基板上、部分处在支架单元上的风扇单元形成一个托架,托架的剖面凹成圆形,这样设计是为了支撑圆柱形风扇单元。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在基板上具有凹槽的优点,及其先决条件和尺寸大小,这是为了使凹槽能通过基板并部分地进入突缘,由此为突缘和相邻基板之间的每一股加压空气流形成了出气孔。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在“峰值时段”允许对冷却单元的热存储容量和材料进行调整,以便存储热能,进而使冷却单元的温度低于预定值的重要性。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这样作的重要性和相关优点,即平时允许风扇单元产生连续的、对于热传导并不重要的加压空气流,而当温度达到上限参数时,激活温度监视装置,使风扇单元产生更加强劲的、对于热扩散很重要的加压空气流。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风扇单元低速(rpm)运行将产生相对不重要的加压空气流。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对于安置电子设备的单一支架结构,仅使用一个风扇单元的重要性,以及允许风扇单元与支架和基板相互配合,并放置在一个相对于支架的、合适的经选择的高度水平上的重要性。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使用几个安装在不同高度的风扇单元和根据已有的温度分布或温度变化激活一个或多个风扇单元的温度监视装置的重要性。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认识到将相邻突缘间的距离设置为10-25mm,以便在冷却单元内部形成一个或多个间隔,以及将突缘宽度设置为30-100mm的重要性。
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要表示一种专门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电子设备包含在1995年4月20日提交的瑞典专利申请95 01455-1给出的、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类型中。
为了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从用于冷却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结构开始,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安置在具有将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与支架相连的冷却单元的装置的支架结构中,每一冷却单元可以通过对流将热能传送到支架和设备周围的空气中。至少有一个冷却单元具有垂直定向的、且依次放置的冷却突缘,风扇单元能根据需要为冷却单元和冷却突缘提供加压空气流,因而增加了将热能从冷却突缘扩散到周围空气中的能力。
对于这种结构,本发明指出,风扇单元放置在支架单元的侧边,与冷却单元相邻或部分地位于冷却单元的内部。风扇单元能给在冷却单元突缘之间形成的每一间隔提供弱加压空气流。加压空气流被限制在与支架单元相对的冷却单元突缘的区域内。产生的空气流在很大的空间内向上流动。
本发明提出的、在发明思想范围内的方案指出,相邻突缘间的距离和用于一个或多个的给定间隔的突缘宽度主要用于把加压空气流限制在间隔的内部区域,并使之沿平行的、例如“U”型的部分或表面向上流动。
冷却单元必须包括几个相对于支架定位的、从与支架相关的基板伸出的平行突缘,该基板部分地用作风扇单元的托架。
此外,本发明指出,托架部分地形成在基板上和部分地形成在支架上,该支架具有用于支撑圆柱型风扇单元的圆形凹槽的剖面。
此外,本发明指出,基板上的凹槽必须适合于穿过基板并部分地进入突缘,因而形成了加压空气的开口。
另外,本发明指出,可以调整用于冷却单元的特定热能存储容量和材料以便在峰值时段储存热能,使冷却单元的温度不会超过预定值。
本发明还指出,风扇单元可以产生连续的、对于热传导并不重要的加压空气流;然而,当冷却单元内的温度达到上限参数时,将激活温度监视装置,使风扇单元产生强劲的、对于热扩散很重要的加压空气流。
本发明还指出,将单个风扇单元安置在邻近基板的支架上,并且将风扇单元放置在一定高度水平以获得所需冷却效果是可能的。
本发明甚至指出,将几个风扇单元安置在不同高度水平上。这些单元由根据存在的温度分布或变化来驱动风扇单元的温度传感或监视装置来激活。
此外,本发明指出,为了在冷却单元内部形成间隔,相邻突缘之间的距离设置在10和25mm之间,优选地是在15和20mm之间。相似地,突缘宽度设置在30和120mm之间,优选地是在60和100mm之间。
此外,本发明建议,在用于电话交换的主分布式结构中使用专门为冷却电子设备而设计的结构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与上面详述的瑞典专利申请有关的设计。
作为对一个或多个支架结构中的电子设备进行冷却的结构的特征,其主要优点是产生这样一种条件,首先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送到空气流中,风扇单元产生连续的、对于热传导并不重要的加压空气流;然而,当冷却单元内的温度超过上限参数时,将激活风扇单元,使之产生强劲的、对于热扩散很重要的加压空气流。
根据本发明,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列出了结构的主要典型特征。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的当前建议方案,根据本发明,电话交换机包括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其中:
图1在第一透视图中表示出一种机柜,该机柜用于数个线性电路模块、用于电话交换的线性电路连接端子的指向中央的定位柱和两个用于电话交换的用户连接端子的侧柱;
图2从第二、相反的透视图表示出同一机柜;
图3表示出与风扇单元相连的机柜的水平剖面图,其中出于示例的目的,风扇单元位于机柜的外部;
图4表示出电话交换密度在24小时的周期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实例,以及能量的积累随时间的变化;
图5表示出其实施方案包括尺寸适合本发明的冷却突缘和基板的冷却单元的剖面图;
图6为了示例空气流如何分布,表示出一个固定在支架侧边的冷却单元的纵剖面图;
图7表示出与风扇单元相邻的区域的纵剖面图。
参照图1和2,它们表示出了包括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的机柜的两种不同视图。
我们称作参照1的机柜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相对的支架侧边1a、1b,以及一个主分布相关的支架侧边1c。
从另外一个支架侧边1d,可以按照本文件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方式插入和移动几个模块。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概念,每一模块可以包含电路板组件,而每一组件还可以包括几行的,例如八行,用于电话交换机的电路连接。
图1表示了几个固定在支架上的用户接头。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对应的接头按行排列并且在2列中彼此重叠地放置。图1还表示了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且固定在支架1’上的几行电路接头。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对应的接头按行排列,并且安置在列3中。
图1和2示例出,两个用户连接端子安置与线性电路连接端子3构成的列相邻的列中,形成分别用2和2′标记的两列。
优选地,连接端子2a、3a、2a′将由在每一端子内部具有预定接头数量的标准和/或已知的连接端子构成。
连接端的2、3、2′列彼此间挨得很近。利用所需的主分布式导体(跳线),连接端子可以具有预定线性电路接头的用户接头电连接。
通常地,跳线的数量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每个连接的用户板必须使用两个物理导体来电气连接自己的线性电路板。
因为这种连接方法是已知的,我们不将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图1示出了这种单个的主分布式导体。导体以已知方式与其接头相连。
模块10中具有预定数目的--在示例的实施方案中为8个--已知类型的电话交换线性路板,该模块支撑在其表面上安置了分离元件的电路板。
当用于电话交换机时,本发明需要大量的、通过主分布式结构和导体23、用于连接处于用户板上的线性电路的用户导体。
在实际应用中,主分布式结构需要几个模块。然而,考虑到每个模块均与模块10相同,下面,我们将仅讨论该模块。
每一模块10都有一个将印刷电路板10’(未示出)包裹在内的金属外壳10c,例如铝制外壳,电路板通过模块接头10d与外部电气相连,并且具有线性电路连接针和端子3a’。
尽管电路板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但是下面的描述仅限于具有线性电路的印刷电路板。
每一模块10可以通过以已知方式固定在支架1’上或者构成其一部分的平行导轨11、12插入和移出。具体地说,导轨固定到支架侧边1a、1a上。具有冷却突缘的冷却单元13、14也固定在这些侧边1a、1b上。
当插入模块时,模块10的前沿表示为与连接端子10e匹配、且分配有线性电路的模块接头10d。当模块10全部插入时,接头与匹配的连接端子、电话交换机接头电气相连;例如端子3a。
注意,与模块连接的接头10d必须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用于连接端子3a的接头电气相连,由此通过利用跳线连接用户板,使其与外部相连。
模块10和导轨11、12在一定程度上机械地相互作用,使模块内部单元产生的热能可以传导到支架侧边1a、1b以及侧边上的冷却单元或冷却突缘13,14。
发热的分离元件10a、10b,例如变压器,二级管,和晶体管,将放置与面对导轨11、12的区域相邻的电路板10′上。
材料的厚度,及其在外壳或模块中的分布,经设计可以通过导轨令人满意地传送热能。
因而,改变外壳10c的厚度,以及导轨11、12的长度和宽度是可能的。
外壳和其它部分的厚度必须保证温度的变化不会超过给定参数,甚至较短的高载荷时期中也是如此。例如,小于30分钟的时期。
此外,为了防止电磁干涉(EMI),外壳10c是完全密封的。
模块甚至可以装备一个或多个表面扩大部分。
一个表面扩大部分的例子是从模块10的边缘10g上的连接端子10d突出来的冷却突缘10f。
此外,我们看到模块10的线性电路连接端子必须能与另一模块15中的接头相连。反过来,模块15表示出与线性电路连接端子3a电气相连的连接端子15a。
附加模块15包括在端子中接头之间形成的简单连接,或包括电路连接和/或电路结构;例如过电压保护。
图3示例了相对应的导轨11、12以已知方式直接固定在邻近的冷却突缘上。腿12a、12b的长度和宽度经调整以便提供理想的热扩散能力。
在腿12a、12b之间的距离经调整仅稍稍超过模块10的厚度。
此外,图1表示了如何使用风扇单元20;风扇被表示在支架结构或机柜1的外部。
图2表示了一个固定在支架结构中的、用于风扇单元的凹槽或托架21。凹槽或托架占据了相当于两个模块大小的空间。
特别是,从图3中可明显地看到,风扇单元20安置在支架单元1′的侧边,并且与具有多个突缘的冷却单元14相邻或部分地处于其内部,其中的两个突缘用14a和14b表示。
当全部插入支架单元时(未画出),风扇单元20可以为在冷却单元14的突缘之间形成的每个间隔提供加压空气流。在突缘14a和14b之间显示了一个这样的间隔22。风扇单元20具有加压空气流可以沿其通过的轨道或柱20a。因为画出的风扇类型是基于已知技术的,所以这里将不足详细地描述。
在通过突缘14a和14b之间的开口22a后,通过柱20a的部分加压空气流进入间隔22。
这样,风扇单元20可以为在冷却单元的突缘之间的每一间隔提供加压空气流。然而,加压空气流被限制与支架单元1′相对的冷却单元突缘部分所在的区域内。为这些大量间隔而产生的空气流将沿向上的方向流动。图6和7详细地示例了这种概念。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种概念,相邻突缘14a、14b的间距“b”和一个或多个所选间隔的突缘(见图5)宽度用于限制加压空气流的流动,使其主要保持在间隔的内部,在其中它沿着例如“U”型的平行部分或平行表面向上流动。
冷却单元14表示了几个平行突缘,从支架1向外定位,从部分地用于支撑风扇单元20的单元支架基板14c延伸出来。
部分形成在基板14c上和部分在支架1′上的支撑架的剖面具有一个呈圆形的凹槽,用于支撑辅助的圆柱型风扇单元20。
在图5,6和7中可以十分详细地看到的基板上的凹槽,可以通过基板并部分地进入突缘。
冷却单元14及其材料的具体热容量处于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调节冷却单元及其材料的热容量以便在高峰时段存储热能,确保冷却单元的温度不会超过预定值。
风扇单元20能够产生连续的、对于热扩散并不重要的加压空气流;然而,当温度达到上限参数时,可以激活温度监测装置,使风扇单元产生对于热扩散十分重要的加压空气流。
通过使风扇单元以较低的速度(rpm)运行,这是可能做到的。
本发明还指示出,仅使用相对于支架和基板安置在选定高度的单一风扇单元是可行的。
所选的高度取决于热能沿冷却单元14的预期分布。可以建议的是风扇单元位于预期温度很高的区域下面。
发明还指出,利用几个安置在不同高度的风扇单元是可能的。一个或多个这样的风扇单元可以由温度传感装置根据已有的或预期的温度分布独立地激活。
图4表示了一个十分简化的、电话交换密度在24小时的周期中是如何分布的图形。可以清楚地看到的是确定的峰值时段,例如09:00-09:30和15:00-15:30。
图6根据图5,表示了固定在支架侧边上的冷却单元14的部分纵剖面图。加压空气流“A”用实线表示;对流空气流“B”用虚线表示。
在更加连续的自适应空气流“A”中,空气流“A”的速度对应于或者至少基本上对应于对流空气流“B”。
这是普通的情况。根据室内温度和冷却效果,对空气流“A”和“B”进行调节,以便达到所需的冷却效果。在某些应用中,有可能完全消除空气流“A”。给定的空气流结构几乎不会传播灰尘。
探测冷却突缘14b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1连接到测量电路62中,通过导体63为该电路提供了设定值或代表室温的值。
当传感器61产生一个过高值时,通过导体64激活风扇单元20内部的驱动电机,以便启动风扇或增加它的转速(rpm),进而产生更强劲的加压空气流“A”。
空气流“A”沿着其轮廓呈U型的侧表面流动。空气流倾向于严格地沿着表面向上流动,同时在空气流“A”和“B”互相混合的区域只具有很弱的涡流。
加压空气流“A”流入腔室65。然后,气流通过冷却装置66,返回到风扇单元20。
测量电路62利用已知的方法,根据温度的不同为风扇单元20指定一个具体的转速(rpm)。
数个传感器61、61′等以及数个风扇单元的使用均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根据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的每个风扇单元。
图5和7指出,基板14c上的凹槽“a”的深度处于7和30mm之间,最好是10mm。相邻突缘14a、14b的间距为15-20mm。突缘14a、14b的宽度“c”为80mm。
空气流“A”通过一个截面呈方型或基本上呈方型的管子,并在其中聚集后流入腔室65。
图5指出,相邻突缘的间距“b”是10-25mm,例如16mm,以便在冷却单元内部形成间隔或沟槽22。突缘宽度“c”处于30-120mm之间,最好处于50-100mm之间,例如60-90mm。
根据本文前面提到的瑞典专利申请,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代表了本发明的一个应用。
明显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示例的实施方案,而且可以在下面的权利要求所阐明的在本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其中电子设备安放在具有将所述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与支架相连的冷却单元中的装置的支架结构中,每一冷却单元通过对流将热能传送到支架和设备周围的空气中;至少一个冷却单元包括垂直定向且依次放置的冷却突缘,和可以根据需要为冷却单元和冷却突缘提供加压空气流的风扇单元,由此增加热能从冷却突缘向周围空气扩散的能力,其中风扇单元安置在冷却突缘区域内,其特征是风扇单元安置在支架单元的侧面,并安置在冷却单元的侧边或部分地处于其内部;风扇单元可以为在冷却单元的突缘之间形成的每一间隔提供加压空气流;加压空气流的流动被限制在面对支架单元的冷却单元突缘所在的区域;为数个间隔而产生的空气流沿向上的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相邻突缘的间距和用于一个或多个给定间隔的突缘宽度主要用于限制加压空气流在间隔内部区域流动,并使它沿平行的,例如呈“U”形的截面或表面向上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冷却单元包括数个平行突缘,由支架向外定位,从具有部分功能为风扇单元托架的支架基板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结构,其特征是托架部分地形成在基板上、部分地形成在支架中,并且具有用于支撑圆柱形风扇单元的圆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结构,其特征是在基板上的凹槽透过基板,并部分地进入突缘。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可以在“峰值时段”调节冷却单元及其材料的热容量,使之储存热能,进而确保冷却单元的温度不会超过预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的结构,其特征是风扇单元用于产生对于热扩散并不重要的第一加压空气流;当温度达到上限参数时,激活温度监测装置,使风扇单元产生对于热扩散很重要的第二加压空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一个风扇单元固定在支架和基板上,该风扇单元安置在相对支架的特定高度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结构,其特征是数个风扇单元固定在不同的高度水平,温度监测装置根据已有的温度分布或温度的变化来激活一个或多个风扇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为了在冷却单元内部产生间隔,相邻突缘的间距位于10和25mm之间,突缘宽度位于30和120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是电子设备和支架单元由用于电话交换机的主分布式结构组成,包括一个支架,数个安装在支架上且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开关板接头,和数个属于电话交换线性电路的、安装在支架上且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接头;其中连接端子相互靠得很近,并且利用所需的主分布式导体连接给定的、具有特定电话交换接头的开关板接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结构,其特征是有数个预定数目的电话交换线性电路被连接到一个模块;每一模块可以通过平行导轨从支架单元插入和移出;模块的前缘部分--在模块滑入支架时确定的--显示了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线性电路接头,这些连接端子在模块完全插入时与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连接端子的电话交换接头电气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结构,其特征是导轨直接与支架冷却突缘相互接触或由其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结构,其特征是热辐射分立元件安放置处于面向导轨的区域内部的模块上或与该区域相邻的模块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结构,其特征是每一模块由将具有分立元件的电路板包裹起来的金属覆盖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结构,其特征是材料厚度和/或材料厚度在覆盖层内的分布有利于通过导轨将热能传送到冷却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结构,其特征是覆盖层是密封的用以防止电磁干扰(EMI)。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结构,其特征是模块具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增大物。
19根据权利要求2的结构,其特征是加压空气流倾向于严格地沿表面向上流动,同时在加压空气和对流空气之间的区域具有微弱的涡流。
CN96198467A 1995-10-02 1996-10-01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Pending CN1203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503403A SE506415C2 (sv) 1995-10-02 1995-10-02 Arrangemang för att kyla elektroniska utrustningar
SE9503403-9 1995-10-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3014A true CN1203014A (zh) 1998-12-23

Family

ID=2039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8467A Pending CN1203014A (zh) 1995-10-02 1996-10-01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982618A (zh)
EP (1) EP0853868A1 (zh)
JP (1) JPH11513535A (zh)
KR (1) KR19990063965A (zh)
CN (1) CN1203014A (zh)
AU (1) AU7151896A (zh)
SE (1) SE506415C2 (zh)
TW (1) TW313745B (zh)
WO (1) WO19970133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306C (zh) * 2001-09-26 2007-05-02 穆丹制造公司 电子设备的模块化冷却系统及其冷却组件
CN104365187A (zh) * 2012-05-03 2015-02-18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电信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501455L (sv) * 1995-04-20 1996-10-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fonväxeltillhörigt korskopplingsarrangemang
US6637231B1 (en) * 2002-06-28 2003-10-28 Sun Microsystems, Inc. Field replaceable packaged refrigeration heat sink module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611428B1 (en) 2002-08-12 2003-08-26 Motorola, Inc. Cabinet for cooling electronic modules
US7500911B2 (en) * 2002-11-25 2009-03-10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Exhaust air removal system
US7752858B2 (en) * 2002-11-25 2010-07-13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Exhaust air removal system
US7033267B2 (en) * 2003-05-13 2006-04-25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Rack enclosure
US7112131B2 (en) * 2003-05-13 2006-09-26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Rack enclosure
US20050061013A1 (en) * 2003-09-10 2005-03-24 Bond Richard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devices that in use generate unwanted heat
US7339490B2 (en) * 2004-06-29 2008-03-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dular sensor assembly
US7862410B2 (en) * 2006-01-20 2011-01-04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Air removal unit
US7681410B1 (en) * 2006-02-14 2010-03-23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Ice thermal storage
US20090138313A1 (en) 2007-05-15 2009-05-28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facility power and cooling
US8197124B2 (en) * 2009-02-05 2012-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 flow measurement tool for a rack mounted assembl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EP2627938B1 (en) 2010-10-15 2018-09-05 Swagelok Company Push to connect conduit fitting with ferrule
US9952103B2 (en) 2011-12-22 2018-04-24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Analysis of effect of transient events on temperature in a data center
CN103249275A (zh) * 2012-02-07 2013-08-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
FR2989861A1 (fr) 2012-04-20 2013-10-25 No Rack Baie de serveurs informatiques
JP6651453B2 (ja) 2013-10-24 2020-02-19 スウエイジロク・カンパニー 単動押し式接続導管継手
KR102534555B1 (ko) 2015-04-23 2023-05-18 스와겔로크 컴패니 고정부를 갖는 단일 동작의 푸시 연결식 도관 피팅
US10458582B2 (en) 2015-04-23 2019-10-29 Swagelok Company Single action push to connect conduit fitting with colleting
US10952352B2 (en) 2017-10-27 2021-03-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Assemblies including heat dispersing element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8772A (en) * 1963-03-26 1966-08-23 North American Aviation Inc Packaged electronic equipment
DE3228368C2 (de) * 1982-07-29 1985-03-1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Gehäuse für elektrotechnische Geräte
JPS59158389U (ja) * 1983-04-08 1984-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SE447440B (sv) * 1985-03-21 1986-11-10 Asea Ab Anordning vid en for elektrisk materiel avsedd kapsling
AT384343B (de) * 1985-04-16 1987-10-27 Siemens Ag Oesterreich Gehaeuseanordnung fuer belueftete geraete, vorzugsweise der leistungselektronik
US5040095A (en) * 1990-05-03 1991-08-13 Alcatel Na Network Systems Corp. Thermally controlled equipment cabinet
DE4209477C2 (de) * 1992-03-24 1994-10-13 Abb Patent Gmbh Stromrichtermodul mit Kühlflüssigkeits-Strömungsba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306C (zh) * 2001-09-26 2007-05-02 穆丹制造公司 电子设备的模块化冷却系统及其冷却组件
CN104365187A (zh) * 2012-05-03 2015-02-18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电信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10014885B2 (en) 2012-05-03 2018-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041521A (zh) * 2012-05-03 2018-12-18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电信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53868A1 (en) 1998-07-22
KR19990063965A (ko) 1999-07-26
SE506415C2 (sv) 1997-12-15
TW313745B (zh) 1997-08-21
WO1997013394A1 (en) 1997-04-10
JPH11513535A (ja) 1999-11-16
SE9503403L (sv) 1997-04-03
SE9503403D0 (sv) 1995-10-02
AU7151896A (en) 1997-04-28
US5982618A (en) 1999-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3014A (zh) 冷却电子设备的结构
CN1156207C (zh) 用于冷却电气组件的装置
CN101566325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82124C (zh) 安装在一个支承面上的光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13738B1 (ko) 조명 조립체 및 조명 조립체용 부품
CN10167676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73415C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安装构造
CN1673410A (zh) 适应热膨胀的喷头装备
CN1664255A (zh) 建筑机械
CN101208733A (zh) 发光阵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48826A (zh) 紫外线照射装置
CN1363024A (zh) 用于装在天花板上的盒式空调机
CN1806477A (zh) 支架机柜
CN103477149A (zh) 具有细长的散热器的固态照明装置
CN101251246A (zh) Led灯具及其散热方法
US20080239688A1 (en) Open rail card cage
CN101036280A (zh) 线性电动机冷却装置
CN105805701A (zh) 在照亮目标区域中用于独立瞄准和遮断步骤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138461C (zh) 在温控的非氧化气氛中波峰焊接印刷电路板元件的工艺
CN103032704B (zh) Led灯
CN1904689A (zh) 用于发光单元的辐射器,和背光装置
CN1105883C (zh)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CN101043804A (zh) 控制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643326A (zh) 热交换器和冷却系统
CN1167932C (zh) 变压器用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