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172A -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器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 Google Patents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器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172A
CN1200172A CN96197633A CN96197633A CN1200172A CN 1200172 A CN1200172 A CN 1200172A CN 96197633 A CN96197633 A CN 96197633A CN 96197633 A CN96197633 A CN 96197633A CN 1200172 A CN1200172 A CN 1200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weight
we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7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27C (zh
Inventor
小又力
苏耒平
村松光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0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26Counterweights; Poise-weights; Sets of weights; Holders for the reception of weigh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8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incorporation in vehicles
    • G01G19/1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incorporation in vehicles having electrical weight-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01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weigh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构造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不再需要砝码等多余的工序和机械以及危险的作业、可以按照所需要的任意变化量改变其重量的重物容器。它具有呈其内部可以存储液体的中空箱形的容器主体61,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61的上部61b上的注水口61c,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61的下部的排水口61f,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61的侧部61d的、表示与该容器主体61内的液体的贮存量相对应的值的刻度61e,而且至少在前述容器主体61的侧部61d中形成前述刻度61e的侧部61d部分是由可以看见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件形成的。

Description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进行 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各个传感元件原样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构造表示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特性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该数据库在求解对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特性之间的偏移,以及对由车辆结构造成的、呈各个传感元件的载荷相关系数变化的车辆特性等进行修正用的修正值时使用,利用诸如应变式计量传感器等的重量计测用的若干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的总和计测出诸如卡车等车辆的装载重量;本发明还涉及特别适用于利用该方法构造前述数据库时使用的重物容器。
背景技术
车辆装载重量的计测主要以卡车等大型车辆为对象,其目的是防止由于过载等原因而导致回转等交通事故,以及促使车辆产生劣化等问题。
过去对车辆装载重量的计测是将作为计测对象的车辆载到称为地秤的台秤上进行的,但是这种方法由于设备较大而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受可以设置的台秤台数的限制而不能对较多的车辆实施计测,而且设置所需要的费用也比较高。
近年来已经发明出了搭载在车辆本体上进行装载重量计测用的装载重量计测装置。
举例来说,原有的车辆搭载型装载重量计测装置是将诸如应变式计量传感器等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设置在介于承载车箱的前、后、左、右位置处与前部、后部处的两个车轴的左右两端部之间的与呈圆弧状的板簧之间的适当位置处,并且通过对与施加在前、后、左、右各个传感元件的载荷成比例并通过从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的总和,计测出装载重量。
然而在采用上述的装载重量计测装置测量车辆的装载重量时,是原封不动的使用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的,然而由于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之间存在有偏差,所以即使在车箱上的载荷重心位于车箱的大体中央位置处,载荷重量从货物及至车箱均匀地加到各传感元件上,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实际上也成为与施加在该传感元件上的载荷对应的值不一致的其它值,因此有时也不能由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合计中得到载置在车箱上的重物的正确的装载重量。
而且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还将受到由车辆构造确定的车辆特性的影响。
因此在用若干个传感元件计测车辆的装载重量时,必须要一个个地根据输出特性和车辆特性对传感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的修正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用的修正值,以及与车辆特性对应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值的计算,可以将在承载车箱上的装载重量做为已知值,并求解出用以使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的合计值成为与已知的装载重量相吻合的值时的系数,特别是与有关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对应的修正值,还需要通过使承载状态时的承载车箱的重心与无载状态时的车箱的重心相吻合的方式,对承载状态进行调整而求出。
因此无论是对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特性以及与车辆特性对应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值的求解,每次都需要对承载车箱上的重物重量进行增减。
换句话说就是,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值的计算,是算出与各个传感元件重量对应的输出特性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库化,进而根据该数据库求解出各个传感元件的修正值,或是修正公式,因此如上所述,一边缓缓的增减车箱上的承载重量,一边使增减后的装载重量也通常保持为已知,进而读取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以构造出数据库。
因此,当进行输出修正值的求解作业时,需要缓缓的增减承载车箱上的装载重量,并且使增减后的装载重量通常为已知的,所以需要将重量为已知的砝码等重物,以使各个传感元件均匀承受载荷的方式载置在承载车箱上的一个位置或几个位置处,而且每当对计测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作为数据取入结束时,还需要再按相同的数量增减各个位置处的重物。
这种要设置在承载车箱上使用的砝码,由于重量、外形均比较大,为了进行搬运和在车箱上进行增减作业,必须另外设置叉车和吊车等传送机械,从而需要比较多的工序和器材,而且在使用吊车时,还需进行砝码吊挂等危险作业。
而且由于上述的每一个砝码的重量均是已经确定了的,用此重量限制着载荷增减的变化量,举例来说,一般不能用比一个砝码的重量更小的变化量来算出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变化,如果需要进行这种作业时,就必须要准备若干种类重量不同的砝码。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构造对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输出特性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简单的工序构造出表示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传感元件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用于求出用来根据各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和车辆特性修正计测车辆装载重量的应变式计测传感器等载荷计测用的多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的修正值;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了一种特别适合于实施这一数据库构造方法时使用的、不再需要砝码等多余的工序和机械以及危险作业的、可以按照所需要的任意变化量进行重量变化的重物容器。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发明所述的载重计测用的传感元件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构筑方法是一种根据由各传感元件输出特性的偏差和上述车辆的结构决定的车辆特性,修正配置在支承车辆车箱的上述车辆部分上的多个载重计测用传感元件的输出,构筑在求出此修正值时使用的,表示上述各传感元件输出特性的输出特性修正用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减载置在前述承载车箱上的重物容器内的液体量,将包含着这种液体的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作为已知量进行增减;每当增减前述重物容器中的液体量时,相关连地采集、记忆、存储该液体的量与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中的至少一个和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
而且,本发明的第2发明所述的、构造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即还可以在前述承载车箱上以沿前述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分别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前述多个重物容器,在各个重物容器的重量彼此相等的状态下,与前述重物容器内的液体的量和该重物容器的重量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连地采集、记忆、存储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
为了实现前述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3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该重物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呈其内部可以存储液体的中空箱形的容器主体;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上部的注入口;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下部的排出口;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的、表示与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的量相对应的值的刻度;而且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至少形成前述刻度的侧部部分,是由可以看见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形成的。
而且,本发明的第4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在前述容器主体下端的至少三个以上的角部分别安装有可以转动,进而可以使该容器主体移动的小脚轮。
而且,本发明的第5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在前述容器主体的各个角部和前述小脚轮之间分别夹装设置有减振器,这种减振器可以相对于该小脚轮的接地面沿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伸缩,从而可以抵抗由前述容器主体和该容器主体内的前述液体所施加的载荷,并且对前述容器主体相对于小脚轮沿离开前述接地面的方向施加弹性力。
而且,本发明的第6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即还可以使前述减振器的构成为在前述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达到预定量时收缩并使前述容器主体与前述接地面相接触,同时还设置有在前述容器主体与前述接地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限制前述减振器收缩用的收缩限制部件。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1发明所述的构造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增减重物容器内的液体量,来增减包括重物容器内的液体的该重物容器的已知重量,所以不再需要象原有的使用砝码的场合那样,另外设置叉车和吊车等的传送机械,进行麻烦的砝码增减操作,而且即使不预先准备多种不同重量的砝码,也可以按照所需要的任意改变量方便地改变施加至各个传感元件的重量,从而可以容易的构造出表示相应于这一变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变化用的数据库。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2发明所述的构筑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则可以用重量彼此相等的多个重物容器,使施加在承载车箱上的重量保持均衡,从而可以容易的采集包含着由车辆构造确定的车辆特性影响的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重量变化,并使其数据库化。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3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则用设置在箱形容器主体的一侧部的刻度,便可以方便的确认存储在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而且由于可以预先确认容器主体自身的重量和液体的比重,所以可以容易地由用刻度定出的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求出容器主体整体的重量。
而且当容器主体内部排空时,重物容器自身的重量比较轻,故易于传送,因此可以不再采用像原有的使用砝码的场合那样另外设置叉车和吊车等传送机械,并且可以安全的进行传输,而且重物容器的重量增减可以通过由注入口向容器主体内注入液体和由排出口排出容器主体内的液体的方式方便地进行。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4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则还可以通过转动位于容器主体下端的至少三个以上的角部处的各个小脚轮的方式,使容器主体由接地面处抬起而容易移动。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5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则还可以利用减振器的弹性力,使容器主体由小脚轮的接地面处离开,从而可以更方便地用小脚轮实施对重物容器的传送。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6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则还可以当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量时,使减振器收缩,进而使容器主体与接地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通过在重物容器的重量达到一定重量时通过使容器主体与接地面相接触,固定住重物容器,而且由于在这一状态下还可以通过收缩限制部件限制减振器的收缩,所以可以防止由于不断的收缩而使减振器承受过大的负载而受到损伤和损坏。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形式的重物容器的斜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重物容器上的小脚轮部分的说明图,其中图2(a)表示重物容器处于排空状态,图2(b)表示重物容器盛有预定量的水的状态;图3是图2所示的小脚轮的变形结构例的说明图;图4是使用图1的重物容器构筑与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输出特性有关的数据库的程序的说明图;图5为说明配置有装载重量计测装置中的传感元件的车辆部位的示意图,其中的装载重量计测装置的传感元件可以通过根据用图4的程序构造的数据库求出的修正值对输出进行修正,而且其中的图5(a)为侧面图,图5(b)为平面图;图6为表示将如图5所示的板簧支撑在车辆承载车架上用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7为表示设置在图6所示的钩环销内的传感元件的剖面图;图8为用部分方框图表示如图7所示的传感元件构造的电路图;图9为表示可以根据如图7所示的传感元件的输出计算出车辆的装载重量的装载重量计的正面图;图10为表示如图9所示的微型计算机中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
最佳实施形式
下面参考附图1至附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首先参考图5说明配置装载重量计测装置中的传感元件用的车辆部位的示意图,其中的装载重量计测装置是以构造对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为对象,在构造的过程中使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重物容器。
图5(a)示出了车辆的侧面图,图5(b)示出了车辆的平面图,如图所示车辆1具有车轮3、承载车架5以及承载车箱7。
前述的车轮3为设置在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的六个车轮,前部的两个车轮和中部及后部的四个车轮分别沿前、中、后部的车轴9的车辆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由其两端支撑着。
前述承载车箱7支撑在前述承载车架5上,而且是在该承载车架5的前、中、后部的左右侧具有间隔的位置处,通过板簧11由前述的前、中、后车轴9的左右两端处支撑着。
图6示出了将图5所示的板簧支撑在车辆承载车架上用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由图中可见,前述的板簧11与带形的弹簧板相重叠,并在地面侧形成略呈突起的圆弧形,其纵向方向的两端由两个托架13支撑着,后者安装在与承载车架5的前、后侧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特别是板簧11的位于车辆1后侧的端部,还利用设置在托架13和板簧11之间的钩环15,以可以相对于托架13摇动的方式支撑着。
而且图中的参考标号17表示以可以摇动方式连接着托架13和卸扣销钩15用的钩环销(相当于支撑着承载车箱的车辆部分)。
在具有这种结构构成的车辆1中,载荷计测用的传感元件21(相当于传感器)配置在连接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的前述六个托架13和与钩环15的前述各个钩环销17内。
在本实施形式中,前述的各个传感元件21由磁致伸缩型传感器构成,图7示出了设置在如图6所示的钩环销内的传感元件的剖面图,正如图所示,它安装在保持部件19的腹梁19a处,而保持部件19收装在由前述钩环销17的一端沿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孔17a内。
对于前述传感元件21为磁致伸缩型的场合,传感元件21还嵌入在前述腹梁19a处形成的收装孔(图中未示出)中。
配置在前述的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的六个钩环销17内的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共六个传感元件21如图8中的方框图所示,分别由传感器23和电压/频率变换部(以下称为V/F变换部)25构成。
前述的传感器23由磁致伸缩元件23a和以该磁致伸缩元件23a为磁路的变压器23b构成。
前述V/F变换部25具有与前述变压器23b中的一次线圈相连接的振荡器25a、与变压器23b中的二次线圈相连接的检波器25b,以及与这一检波器25b相连接的V/F变换回路25c。
前述传感元件21的构成为,响应由振荡器25a给出的输出信号而使电流流入变压器23b的一次线圈,从而在变压器23b的二次线圈上感应出交流电压,用检波器25b将这一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进而用V/F变换回路25c将这一直流电压变换为与该电压值成比例的频率脉冲信号,并输出至外部。
在前述振荡器25a和变压器23b中的一次线圈之间还连接有高电阻值的电阻25d,利用这一电阻25d可以使在前述变压器23b的一次线圈中感应出的交流电压的电压值,即使振荡器25a的输出信号稍有变化也不发生变化。
由前述检波器25b进行的、将在变压器23b中的二次线圈上感应出的交流电压向直流电压的变换,可以通过将这一交流电压乘上产生于电阻25d两端处的电压,对这一结果进行检波,减少包含在交流电压中的噪音成分来实现。
而且在前述传感元件21中通过向磁致伸缩元件23a施加的载荷会导致该磁致伸缩元件23a的导磁率的变化,因此在由于来自振荡器25a的输出信号而使在变压器23b的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的交流电压发生变化时,由V/F变换回路25c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也会产生增大或减小的变化。
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正面图给出的、配置在装载重量计31内的微型计算机(下面简称为微机)33,实施根据配置在前述的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的六个钩环销17内的前、中、后部的左右两侧的六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对车辆1的偏载重量进行检测和对装载重量进行计测。
在前述的装载重量计31的前面31a处还设置有表示由微机33计测出的装载重量用的、例如由七部分发光二极管组构成的装载重量显示部37,显示载荷偏置状态的、三个表示重量左偏、重量均衡、重量右偏的载荷显示灯40a~40c,表示被计测的装载重量超过了预定的最大装载重量的过载显示灯41,报告载荷偏置状态和过载状态用的报警蜂鸣器43,偏置调整值设定键45,过载重量值设定键47,0~9数字按键53,复位键54,以及设置键55。
如图10所示,前述微机33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装置)33a、RAM(Random Access Memory)33b和ROM(Read-Only Memory)33c构成。
前述CPU33a分别与即使电源供给中断也不会丢失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35、偏置调整值设定键45、过载重量值设定键47、0~9数字键53、复位键54、设置键55直接连接,而且还通过输入接口33d与前述各个传感元件21、响应车辆1的行进而产生行进脉冲的行进传感器57相连接。
前述CPU33a还通过输出接口33e分别与前述的装载重量显示部37、各个表示重量左偏、重量均衡、重量右偏用的载荷显示灯40a~40c、过载显示灯41以及报警蜂鸣器43相连接。
前述RAM33b具有存储各种数据用的数据区域和进行各种处理作业用的操作区域,而且在上述ROM33c中存储有CPU33a进行各种处理动作用的控制程序。
前述NVM35中存储有由与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相对应的复位调整值和特性修正值的各种表,表示设置在车辆1上的载荷的左右方向的偏置的大小及方向的、求解后述的车辆载荷偏置值p(单位=%)时使用的、各个车轴9所固有的加权系数q1~q3,相对于偏置调整及其特征修正后的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合计值的增益修正值表,重量换算公式,载荷过载的重量值,以及有关左、右方向上的载荷偏置的判定值等等。
前述的偏置调整值表中的调整值在六个传感元件21在车辆1毛重状态下各自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没有偏移,所以该调整值可以通过在车辆1毛重状态下的设定处理,对各个传感元件21进行设定。
各个传感元件21的调整值为各个传感元件21在毛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与作为装载重量=0吨时的脉冲信号的基准频率、即200Hz之间的差值(单位为Hz),所以该调整值的具体范围在+170Hz~-500Hz之间。
因此可以利用这一调整值进行偏置调整的传感元件21,在毛重状态下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值在30Hz~700Hz的范围内。
前述的特性修正值表中的特性修正值,为与施加至各个传感元件21上的载荷和输出脉冲信号相关的特性的修正各个传感元件21之间偏差用的修正值。这些特性修正值可以在将传感元件21配置在钩环销17内之前,对各个传感元件21分别设定。
各个传感元件21的特性修正值是将表示加在传感元件21上的载荷与输出脉冲信号关系的斜率,乘上与表示基准特性的斜率一致用的,各个传感元件21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的修正系数。
前述传感元件21在输出脉冲信号的频带中,具有其脉冲信号的特性从某种特性变化到另一种特性,在这样的非直线型的特性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一个个传感元件21设定适用于相邻接的变化点之间的频率区域的多个特性修正值。
前述各个车轴9所固有的加权系数q1~q3是将由偏置调整和特性修正后的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求得的,表示施加在每一个车轴9上的载荷向左右方向偏置的大小和方向的、后述的车轴载荷偏置值p1~p3(单位=%),按照对各个车轴9上的载荷分布比例进行加权的加权系数,可按照车辆1的构造预先设定。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设定为前部车轴9的加权系数q1=0.1,中部车轴9的加权系数q2=0.2,后部车轴9的加权系数q3=0.7。
前述的增益修正值表区域中的增益修正值表,是与六个传感元件21实际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的合计值和与在六个传感元件21上施加的载荷相对照的各个传感元件21原本应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的合计值之间的偏差相对应地用于对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进行修正并进行增益调整的增益修正值表。
存储在增益修正值数表内的第一至第六个修正值Z1~Z6,分别为在各车辆1上施加载荷时,特别是所施加的载荷向左右方向、即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偏置情况,为相应于重量左偏、重量均衡、重量右偏这三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时,与在前一次装载重量计测后,通过意味着车辆是否行进的行进后、行进前中的任一种的组合适当地选择出的。
前述第一、第三和第五修正值Z1、Z3、Z5的求解方式为,在使车辆1行进之前,载荷均等地施加在承载车箱7上的各个传感元件21上的位置,以及使施加至各个传感元件21上的载荷为重量左偏、重量右偏的位置,依次搭载上已知重量的重物(图中未示出),求出在各种搭载状态下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的合计值,然后再用与前述重物重量相对应的各个传感元件21原来应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合计值来除。
而且前述第二、第四和第六修正值Z2、Z4、Z6的求解方式为,在车辆1行进前,在载荷均等地施加在承载车箱7上的各个传感元件21上的位置,以及使施加至各个传感元件21上的载荷为重量左偏、重量右偏的位置,依次搭载上已知重量的重物(图中未示出),在该状态下使车辆1行进并再次停止后,求解出各种搭载状态下的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合计值,然后再用与前述重物重量相对应的各个传感元件21原来应输出的脉冲信号的频率合计值来除。
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与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特性相关的数据库的构造作业进行说明,在求解前述的特性修正值表中的特性修正值和第一至第六这六个修正值Z1~Z6时需要使用到这一数据库。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作为前述重物使用的注水箱式重物容器的斜视图,图中的参考标号60表示的是本实施形式中的重物容器,具有呈中空箱状的容器主体61,以及分别安装在该容器主体下部的四个角部的小脚轮63。
例如,前述的容器主体61可以用强化塑料薄膜等透明材料,或是看得见内部的半透明树脂材料形成,在安装前述小脚轮63的下部四个角部部分处还形成有其大小可以收装这种小脚轮63的凹部61a(相当于容器主体的角部)。
在前述容器主体61的上侧面61b(相当于容器主体的上部)的大体中央位置处还形成有可以向其内部注入水的注水口61c(相当于注入口),在容器主体61的一个侧部面61d(相当于容器主体的侧部)处还形成有表示向内部注水时保存在其内部的水量的刻度61e,在这一刻度61e的下方的前述侧部面61d的位置处,还形成有排出内部的水用的排水口61f(相当于排出口),在这一排水口61f处还安装有适当的、由诸如软质橡胶制造的、兼用作水密封材料的水栓(图中未示出)。
可以用与容器主体61内是否蓄积着水无关地、可以保持为如图所示的通常为有棱角的形状的固体,形成至少包含着前述凹部61a的容器主体61的下部的部分。
而且容器主体61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形式的箱形,也可以为圆柱形和形状不定的袋形等各种形状。
前述容器主体61的尺寸最好为当内部盛满水时,重物容器60的重量大小例如只为1吨是所希望的。
正如图2(a)所示,前述小脚轮63由在该框架63a的上部向上方开放的圆筒形接受部件63b形成为一体的、收装在这一接受部件63b处的盘簧63c,以及由前述容器主体61上的凹部61a的底侧面61g处突起设置的、其前端插入前述盘簧63c内的旋转轴61h构成减振器65。
前述减振器65在容器主体61内没有水的排空状态下,可以如图2(a)所示,利用盘簧63c的弹性力,在接受部件63b的上端与凹部61a的底侧面61g之间形成间隙H,并且通过该间隙H使容器主体61的底面61j从小脚轮63的接地面G处向上方离开。另一方面,当容器主体61内保存的水达到预定量以上时,由于容器主体61和其内部水的自重将对抗盘簧63c的弹性力而使旋转轴61h插入接受部件63b中,从而如图2(b)所示,使凹部61a的底面61g与接受部件63b的上端部相密接,同时使容器主体61的底面61j与小脚轮63的接地面G相密接。
而且在如图2(a)、(b)所示的减振器65处,接受部件63b相当于收缩限制部件。
正如图3所示,前述减振器65也可以将向下方打开的圆筒形接受部件61k安装在凹部61a的底面61g,其构成为在其内部收装着盘簧63c,而且将由小脚轮63的框架63a的上端部突出设置的旋转轴63d贯穿插入在该盘簧63c的内部。
图3中的参考标号63e是表示接受突出设置在旋转轴63d的外侧周面上的盘簧63c用的凸缘,在如图3所示的减振器65中,接受部件61k和凸缘63e相当于收缩限制部件。
下面参考图4,对采用若干个前述重物容器60构造与前述的传感元件21的输出特性相关的数据库的程序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在前述车辆1的承载车箱7上按横向两列、纵向五列横纵等间隔的设置有10个前述重物容器60,而且在车辆1的一侧还配置有供水泵70和水槽80。
在各个重物容器60和前述供水泵70之间在图中虽然分别用一根线所示,但分别用两根软管71、71连接着,其中的一根软管71用于将重物容器60的容器主体61上的排水口61f与供水泵70的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而另一根软管71用于将容器主体61上的注水口61c与供水泵70的排水口(图中未示出)相连接。
在连接着重物容器60的排水口61f的软管71的外侧周部与排水口61f的内侧周部之间的间隙由图中未示出的水密封材料封住,以防止其漏水。
在这种状态下,可以通过用供水泵70由供水箱80向各个重物容器60内供水,或是由各个重物容器60向供水箱80排水的方式,使各个重物容器60的容器主体61内的水量分别相等或是按规定量增减,通过将频率和此时各个重物容器60的重量、或内部水量取入图中未示出的计算机中,将不同水量时的各个传感元件21输出的信号存储在外部或内部的存储装置内,这样便可以构造出与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特性相关的数据库。
而且也可以不采用供水泵70,而是一边观察各个重物容器60上的刻度61e,一边用手动的方式增减各个重物容器60的容器主体61内的水量。
随后考虑到前述数据库中的各种水量时的各个传感元件21彼此之间的输出频率差,及各个传感元件21的配置方式等、利用预定的修正值计算公式使用前述计算机求解出前述各个传感元件21的每个特性修正值,以及前述第一至第六共六个修正值Z1~Z6,并且将它们存储在前述的装载重量计31的NVM35中。
然而这一数据库的构造以及求解前述特性修正值、第一至第六这六个修正值Z1~Z6的处理操作,也可以不采用前述的图中未示出的计算机,而是在前述装载重量计31的ROM33C中存储必要的程序,并且按该程序操作CPU33a,用微机33完成这一作业。
如果采用具有这样构成的本实施形式的重物容器60,则通过调节存储在容器主体61内部的水量,可以将重物容器60的重量调节为任意值,而且可以通过对水量的调整,按细小的变化量增减重物容器60的重量。
也可以省略掉安装在容器主体61的下部四个角部处的小脚轮63,但是如果安装有这种小脚轮63,在重物容器60的设置、去除时则可以排空容器主体61内部的水而减轻其重量,利用减振器65而使容器主体61的底面61j呈从小脚轮63的接地面G处向上方离开的状态下,通过小脚轮63的转动而简单地完成,而不再需要采用特别的器械进行危险的作业。
当容器主体61内存储有超过预定量之上的水量时,利用容器主体61的重量和内部充满水的重物容器60的自重,压缩减振器65的盘簧63c,而使容器主体61的底面61j与小脚轮63的接地面G相密接,这样的结构可以省略,或者改变为在小脚轮63上拆装的车轮止动组件等。
然而如果采用上述的结构构成,使重物容器60的重量重到某种程度,便可以将重物容器60固定在承载车箱7等接地面G上,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凹部61a的底面61g将与接受部件63b的上端部相密接,从而使减振器65从接地面G所承受到的反向力由整个容器主体61分散承担,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前述反向力(载荷)集中在一个位置处而对重物容器60造成损害。
减振器65本身也可以被省略掉,但是当设置有减振器65时,可以用盘簧63c的弹性力减轻施加在小脚轮63的支轴上的载荷。
对于利用上述的数据库和用该数据库计算出的前述特性修正值和第一至第六这六个修正值Z1~Z6的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的修正处理,以及根据该修正处理后的各个传感元件21的输出计算出装载重量的具体说明虽然省略,有关这一部分内容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本申请人在先提出的日本特愿平7-58899号给出的装载重量计算装置中说明过的内容。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在容器主体61的一侧面61d上形成刻度61e和排水口61f的,但是也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侧面上分别形成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还可以完全省略掉刻度61e。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在容器主体61的下部的四个角部通过减振器65安装、配置有小脚轮63构成的,但是也可以省略掉减振器65,或是与减振器65一起省略掉小脚轮63。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整个容器主体61是由透明材料或可以看得见内部的半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但是也可以仅仅用透明材料或可以看得见内部的半透明树脂材料构成刻度61e和其周围的侧面61d的部分,而且还可以用看不见内部的不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其它的侧面61d部分。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将增益修正用的修正值Z1~Z6和特性修正值作为不同类型的值,但是也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一种修正值,在构筑归纳为该一种修正值的计算用的数据库时,也可以使用前述重物容器60。对于这种场合,当传感元件21的特性随输出脉冲信号的频带的变化而变化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对增益调整用的各个修正值Z1~Z6设定为相应于每一个频带为不同的值。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对将传感元件21配置在钩环销17内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传感元件21的配置位置例如是,转向节的主轴内部(对于设置有操作轮的场合),或是从另一个承载车箱7侧向车轮3侧施加载荷的车辆1的部分处,则不限于本实施形式所示的配置位置可以是任意的。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车轮3为六个轮,车轴9为前、中、后三个轮轴,所以设置了六个传感元件21,然而对于车轮3为四轮,车轴9为两轴的车辆等,即对于具有除了六轮之外的车轮的车辆的情况,其构成可以为采用与车轮数目相对应的传感元件21,因此本发明当然也可以适用于除了六轮之外的车轮数的车辆。
而且在本实施形式中,传感器采用的是磁致伸缩式传感元件21,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形式的重量计测传感器,而且按照载荷偏置和装载重量计测前车辆1是否在行进而进行增益调整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本实施形式中采用的传感元件21的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还可以为电压、电流电平、重量换算后的重量值等与传感器的不同构成相吻合的其它的参数值。
而且存储在重物容器60的容器主体61内的液体也并不仅限于本实施形式中所采用的水,还可以为比重比水重或比水轻的液体,只要其比重已知,可以由刻度61e所确认的存储量求出其液体重量,将其补充容器主体61的重量并进行总体的重量管理。
工业应用性
由如上所述可知,如果采用第1发明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载量计测用传感元件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构筑方法,是在求出按照由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特性的偏差和车辆的构造确定的车辆特性,对配置在支撑着车辆承载车箱的前述车辆部分上的多个载重计测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时需要使用到这些修正值时使用的,构造表示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输出特性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包括:增减设置在前述承载车箱上的重物容器内的液体量,以包含着这种液体的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为已知进行增减;每当增减前述重物容器中的液体的量时,将这一液体的量和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中的至少一个和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相关连地进行采集、记忆、存储。
这样便可以通过增减重物容器内的液体量,来增减包括重物容器内的液体的重物容器的已知重量,所以不再象原有的使用砝码的场合那样,需要另外设置叉车和吊车等传送机械,进行麻烦的砝码增减操作,而且即使不预先准备多种不同重量的砝码,也可以按照每个任意改变量方便地改变加在各个传感元件上的重量,从而可以容易的构造出表示与该变动对应的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变化用的数据库。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2发明所述的、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构筑方法,则还可以在前述承载车箱上以沿前述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分别为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前述重物容器,在使各个重物容器的上述重量彼此相等的状态下,与前述重物容器内的液体的量和该重物容器的重量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连地采集、记忆、存储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所以通过重量彼此相等的多个重物容器,便可以使施加在承载车箱上的重量保持均衡,从而可以容易的采集包含着由车辆构造确定的车辆特性影响的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重量变化,使其数据库化。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3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则其构成可以具有呈其内部可以存储液体的中空箱形的容器主体;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上部的注入口;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下部的排出口;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的、表示与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的贮存量相对应的值的刻度;而且至少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中形成前述刻度的侧部部分,是由可以看见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部件形成。
因此,利用设置在箱形容器主体的一个侧部上的刻度,便可以方便的确认存储在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而且可以预先确认容器主体自身的重量与液体的比重,所以利用该刻度便可以容易的由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求出容器主体整体的重量。
而且当容器主体内部排空时,重物容器自身的重量比较轻,故易于传送,因此不再需要采用在原有的使用砝码的场合所需要另外设置的叉车和吊车等传送机械,便可以安全地进行传输,而且重物容器的重量增减可以通过由注入口向容器主体内注入液体和由排出口排出容器主体内的液体的方式方便地进行。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4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由于其构成为在前述容器主体下端的至少三个以上的角部还分别安装有可转动而使该容器主体移动的小脚轮,所以通过转动各个小脚轮,便可以使容器主体由接地面处抬起而方便地移动。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5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由于其构成为在前述容器主体的各个角部和前述小脚轮之间还可以分别夹装设置有减振器,而这种减振器可以相对于该小脚轮的接地面沿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伸缩,从而可以抵抗由前述容器主体和该容器主体内的前述液体所施加的载荷,并且对前述容器主体沿相对于小脚轮为离开前述接地面的方向施加弹性力,所以利用减振器的弹性力,可以使容器主体由小脚轮的接地面处离开,从而可以更方便的用小脚轮的转动实施对重物容器的传送。
而且,如果采用本发明第6发明所述的重物容器,还可以使前述减振器的构成为在前述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达到预定量时收缩并使前述容器主体与前述接地面相接触,而且还可以设置有在前述接地面处于与前述容器主体相接触的状态下限制前述减振器的收缩用的收缩限制部件。
因此,当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量时减振器会收缩,使容器主体与接地面相接触,从而可以通过在重物容器的重量达到一定重量时使容器主体与接地面相接触,固定住重物容器,而且由于在这一状态下可以通过收缩限制部件限制减振器的收缩,所以还可以防止由于不断的收缩而使减振器连续承受过大的负载而受到损伤和损坏。

Claims (6)

1.一种构造表示上述各传感元件的输出特性的输出特性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该数据库在求解修正值时使用,该修正值用以按照由各个传感元件输出特性的偏差和车辆的构造确定的车辆特性,对配置在支撑着车辆承载车箱的前述车辆部分上的多个装载重量计测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其特征在于:
增减载置在前述承载车箱上的重物容器内的液体量,以包含该液体的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为已知进行增减,
每当增减前述重物容器中的液体的量时,将这一液体的量和前述重物容器的重量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与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相关连地采集、记忆、存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元件的输出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承载车箱上以沿前述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分别以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前述重物容器,在使各个重物容器的前述重量彼此相等的状态下,与前述重物容器内的液体的量和该重物容器的重量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连地采集、记忆、存储前述各个传感元件的输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呈其内部可以存储液体的中空箱形的容器主体;
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上部的注入口;
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下部的排出口;
形成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的、表示与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的贮存量相对应的值的刻度;
而且至少在前述容器主体的侧部上形成前述刻度的侧部部分,是由可以看见该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的透明或半透明部件形成的。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容器主体下端的至少三个以上的角部还分别安装有可转动而使该容器主体移动的小脚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容器主体的各个角部和前述小脚轮之间还分别夹装设置有减振器,这种减振器可以相对于该小脚轮的接地面沿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伸缩,从而可以抵抗从前述容器主体和该容器主体内的前述液体所施加的载荷,并且对前述容器主体沿相对于上述小脚轮从前述接地面离开的方向施加弹性力。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减振器的构成为在前述容器主体内的液体量达到预定量时收缩并使前述容器主体与前述接地面相接触,而且还设置有在前述接地面处于与前述容器主体相接触的状态下限制前述减振器的收缩用的收缩限制部件。
CN96197633A 1995-08-25 1996-08-15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器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7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615/1995 1995-08-25
JP7217615A JPH0961227A (ja) 1995-08-25 1995-08-25 積載重量計測用センシング素子の出力補正用データベースの構築方法及び重り容器
JP217615/95 1995-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172A true CN1200172A (zh) 1998-11-25
CN1111727C CN1111727C (zh) 2003-06-18

Family

ID=1670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7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727C (zh) 1995-08-25 1996-08-15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器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209382B1 (zh)
EP (1) EP0887630B1 (zh)
JP (1) JPH0961227A (zh)
KR (1) KR100251232B1 (zh)
CN (1) CN1111727C (zh)
CA (1) CA2230187C (zh)
DE (1) DE69630541T2 (zh)
WO (1) WO19970085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934A (zh) * 2012-04-28 2012-09-12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转运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4414A4 (en) * 1997-11-25 2001-10-24 Choon Loong Cho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LOAD
US20050155188A1 (en) * 2004-01-16 2005-07-21 King-Sheng Wang Caster vibration-proof structure of a suitcase
US7331209B2 (en) * 2004-10-04 2008-02-19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Transducer acceleration compensation with frequency domain amplitude and/or phase compensation
JP4491357B2 (ja) * 2005-03-02 2010-06-30 カヤバ システム 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台車構造
US8227713B1 (en) * 2008-04-04 2012-07-24 Startrak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Llc Railcar weighing system
US7681431B2 (en) * 2007-04-12 2010-03-23 Ncr Corporation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scale
KR100882485B1 (ko) 2007-08-10 2009-02-09 주식회사 큐리오텍 하중측정장치
DE102008024406A1 (de) * 2008-05-20 2009-11-26 Gütegemeinschaft Solarenergieanlagen e.V. Prüfsystem für gerahmte PV-Module in Schräganordnung
US8700260B2 (en) 2009-03-30 2014-04-15 Lord Corporation Land vehicles and systems with controllable suspension systems
US9658122B2 (en) 2012-05-18 2017-05-23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Transducer acceleration compensation using a delay to match phase characteristics
CN108279063B (zh) * 2018-04-28 2020-07-31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移动式机械电子秤
CN115027834B (zh) * 2022-06-23 2024-04-12 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等效标准砝码的液体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2263A (en) * 1879-12-02 Improvement in liquid-measuring cans
US411269A (en) * 1889-09-17 Weighing-car for testing railway-track scales
US2294574A (en) * 1941-07-18 1942-09-01 Abbott Lab Container for light-unstable solutions
US2620662A (en) * 1950-05-29 1952-12-09 Worthington Corp Water gauge sight glass
US2916916A (en) * 1956-12-20 1959-12-15 Charles H Holsclaw Well testing apparatus
US2903993A (en) * 1958-02-12 1959-09-15 Rautio Vilho Visual gauge for oil filters
US3396573A (en) * 1965-09-22 1968-08-13 Galion Jeffrey Mfg Co Calibration of belt conveyor scales
US3439524A (en) * 1966-04-27 1969-04-22 Railroad Machinery Dev Corp Automatic weighing scale calibration
US3783690A (en) * 1972-02-11 1974-01-08 J Bridegum Level indicator for water tank of recreational vehicle
GB1485841A (en) 1974-02-22 1977-09-14 Ici Ltd Polyester composition
JPS5542276Y2 (zh) * 1974-04-20 1980-10-03
JPS5576928A (en) * 1978-12-06 1980-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Weight for load test
DE3015378A1 (de) * 1980-04-22 1981-10-29 Otto Anton 2807 Achim Schwimmbeck Fahrbare einrichtung zum eichen von gross-waagen
US4549267A (en) * 1983-06-10 1985-10-22 Drabouski Jr Stephen J Moment stability system for large vessels
US4614477A (en) * 1983-06-27 1986-09-30 Hagenbuch Roy George 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volumetric loading of a truck body
US4537150A (en) * 1984-02-13 1985-08-27 Bowers David L Data entry systems
GB8412460D0 (en) * 1984-05-16 1984-06-20 Schlumberger Electronics Uk Fluid level measurement
DE3424280A1 (de) 1984-07-02 1986-01-09 Fahrzeugbau Langendorf GmbH & Co KG, 4355 Waltrop Eichgeraetschaft fuer insbesondere mit strassenfahrzeugen befahrbare waagen
US4799558A (en) * 1987-06-12 1989-01-24 Toledo Scale Corporation Digital load shift compensation
US4928514A (en) * 1987-09-15 1990-05-29 Great Plains Industries, Inc. Calibration container
GB8727107D0 (en) * 1987-11-19 1987-12-23 Latimer Electronics Ltd Determining load weight of vehicle
DK134088D0 (da) * 1988-03-11 1988-03-11 Henning Moeller Nielsen Mobilt vejeanlaeg
GB2223594B (en) * 1988-08-13 1992-07-29 Nicholas Anthony Frase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oad testing systems
JPH0624424A (ja) * 1992-07-02 1994-02-01 Kuwabara Yasunaga 容器向き位置合わせ方法
DE4407066C2 (de) * 1993-03-04 1999-03-11 Yazaki Corp Dehnungssensor für eine Fahrzeuglastmeßvorrichtung
JPH06313740A (ja) 1993-03-04 1994-11-08 Yazaki Corp センシング素子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FI93058C (fi) * 1993-03-29 1995-02-10 Vesa Koivisto Menetelmä kuorman punnitsemiseksi
JPH06294679A (ja) 1993-04-12 1994-10-21 Eebitsuku Internatl:Kk 車両の積載重量計測システム
US5478974A (en) * 1993-05-17 1995-12-26 Hi-Tech Scales, Inc. On-board vehicle weighing system
JPH0885152A (ja) 1994-09-16 1996-04-02 Osaka Gas Co Ltd 樹脂管端部の閉塞方法
JP3454448B2 (ja) * 1995-04-11 2003-10-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積載重量計測装置
US5782524A (en) * 1995-06-30 1998-07-21 Heider; Merle J. Curved wall trailer construction
JP2973932B2 (ja) * 1996-06-25 1999-11-0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荷重測定装置
US5883337A (en) * 1997-03-24 1999-03-16 Consolidated Rai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employing strain gauge signals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s of moving railca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934A (zh) * 2012-04-28 2012-09-12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转运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87630B1 (en) 2003-10-29
US6412327B1 (en) 2002-07-02
CA2230187C (en) 2002-06-18
MX9801526A (es) 1998-10-31
CA2230187A1 (en) 1997-03-06
DE69630541D1 (de) 2003-12-04
KR19990044147A (ko) 1999-06-25
EP0887630A1 (en) 1998-12-30
KR100251232B1 (ko) 2000-04-15
CN1111727C (zh) 2003-06-18
US6209382B1 (en) 2001-04-03
WO1997008520A1 (fr) 1997-03-06
JPH0961227A (ja) 1997-03-07
EP0887630A4 (en) 1999-08-18
DE69630541T2 (de)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7C (zh) 构造对计测装载重量用的传感器元件的输出进行修正用的数据库的方法及其重物容器
FI78647C (fi) Anordning foer att foerhindra vaeltning av ett fordon i sidled.
US20160258118A1 (en) Road Surface Cond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Road Surface Condition Outputting Method, Road Surface Condition Determining Device and Road Surface Condition Output Equipment
CN1142889C (zh) 用于工业车辆的车轴摆动控制装置
JP2686843B2 (ja) 車両の積載重量の計測装置
CN1853017A (zh) 基础刚度值的确定
SE502079C2 (sv) Styrning av en packningsmaskin med mätning av underlagets egenskaper
CN1609566A (zh) 气体燃料的余量测量
CN109704249A (zh) 一种叉车过载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5946866A (zh) 一种汽车行驶状态预警方法
US201601688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round stiffness
CN204964238U (zh) 一种用于沉入物料中进行取样及检测的比重瓶
CN1642761B (zh) 为建筑用车辆推荐轮胎及现场计算该轮胎充气压力的方法与系统
CN109263615A (zh) 一种货运汽车车载静态物联网称重装置及水平举升物联网称重方法
CN209142107U (zh) 一种货运汽车车载静态物联网称重装置
JP2005114425A (ja) 車載計量装置
CN203116912U (zh) 一种主动平衡的三线扭摆法刚体动力学参数测试台
CN109580097A (zh) 一种拖拉机侧翻质心检测实验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CN85108836A (zh) 测量装在车辆上载荷净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34547B (zh) 机器配重调节系统
Hejtmánek et al. New approach to measure the vehicle centre of gravity height
CN106629513A (zh) 一种免爬设备
CN103149045A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三线扭摆法刚体动力学参数测试台
CN1673711A (zh) 主轴系统不平衡量的测量方法
CN218088805U (zh) 高精度叉车重量测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