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08405A -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08405A
CN118408405A CN202410875920.1A CN202410875920A CN118408405A CN 118408405 A CN118408405 A CN 118408405A CN 202410875920 A CN202410875920 A CN 202410875920A CN 118408405 A CN118408405 A CN 118408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te
hole
port
exchan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8759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博
沈卫立
邱德祥
石景祯
沈泽奇
张志龙
钱兵保
胡窕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8759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08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8408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08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芯体结构和端盖。壳体设有换热腔,芯体结构设于换热腔内,芯体结构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端盖可拆卸盖设于壳体上,当端盖与壳体固定连接,端盖与芯体结构抵接,从而对芯体结构进行挤压,以使得弹性管压缩,芯体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当端盖与壳体分离,弹性管回复原长,或在外力作用下,使得弹性管拉伸,从而使得连接同一弹性管的两块换热板相互远离,以便于对换热板上沉积的污垢进行冲洗,避免污垢在换热板上沉积过多,影响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壳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热交换设备,是以板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又称薄片换热器。
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物料经热侧进口进入芯体内部,换热后由热侧出口排出,换热流体经冷侧进口进入芯体内部,换热后经冷侧出口排出。物料和换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容易产生污垢,污垢易于在换热板片上沉积,从而影响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物料换热过程中容易在换热板片上形成污垢沉积,影响换热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芯体结构和端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所述芯体结构设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芯体结构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所述端盖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端盖可与所述芯体结构抵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以适于挤压所述芯体结构,使得所述弹性管压缩,所述芯体结构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分离,以使得所述弹性管回复原长或拉伸,所述芯体结构处于可清洗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换热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弹性管包括均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之间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波纹管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道;所述弹性管压缩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抵接,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均设有多个;
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沿竖直方向交替堆叠设置,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或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沿水平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呈波纹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呈波纹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背设置;
沿竖直方向,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凹槽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凹槽围合形成密封流道,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或沿水平方向,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凹槽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凹槽围合形成密封流道,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上开设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均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腔内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芯体结构之间,以适于对进入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的物料进行导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相对设置,所述导流件设有两个,且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错位布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件朝向所述芯体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分设于所述导流件的两端,若干个所述第三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且沿所述导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外缘厚度,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外缘厚度,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外缘厚度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外缘厚度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管回复或拉伸状态下,连接同一所述弹性管的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锁定件,所述壳体的外周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端盖的外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适于将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使得所述弹性管压缩。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板壳式换热器,壳体设有换热腔,芯体结构设于换热腔内,芯体结构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端盖可拆卸盖设于壳体上,当端盖与壳体固定连接,端盖与芯体结构抵接,从而对芯体结构进行挤压,以使得弹性管压缩,芯体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当端盖与壳体分离,弹性管回复原长,或在外力作用下,使得弹性管拉伸,从而使得连接同一弹性管的两块换热板相互远离,以便于对换热板上沉积的污垢进行冲洗,避免污垢在换热板上沉积过多,影响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另一纵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芯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提供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弹性管在原长状态下的芯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弹性管在拉伸状态下的芯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弹性管在压缩状态下的芯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芯体结构;3、端盖;4、导流件;5、锁定件;11、第三端口;12、第四端口;21、第一换热板;22、第二换热板;23、弹性管;31、第一端口;32、第二端口;41、第一定位槽;42、第二定位槽;43、第三定位槽;211、第一凸起;212、第一凹槽;221、第二凸起;22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芯体结构2和端盖3,所述壳体1内设有换热腔;所述芯体结构2设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芯体结构2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23;所述端盖3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端盖3可与所述芯体结构2抵接,所述端盖3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以适于挤压所述芯体结构2,使得所述弹性管23压缩,所述芯体结构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端盖3与所述壳体1分离,以使得所述弹性管23回复原长或拉伸,所述芯体结构2处于可清洗状态。
具体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壳体1设有换热腔,芯体结构2设于换热腔内,芯体结构2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23,端盖3可拆卸盖设于壳体1上,当端盖3与壳体1固定连接,端盖3与芯体结构2抵接,从而对芯体结构2进行挤压,以使得弹性管23压缩,芯体结构2处于工作状态,当端盖3与壳体1分离,弹性管23回复原长,或在外力作用下,使得弹性管23拉伸,从而使得连接同一弹性管23的两块换热板相互远离,以便于对换热板上沉积的污垢进行冲洗,避免污垢在换热板上沉积过多,影响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芯体结构2的长度大于换热腔的深度,以使得当端盖3与壳体1连接时,端盖3对芯体结构2造成挤压,以使得弹性管23压缩,连接同一弹性管23之间的两块换热板抵接,提高换热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端盖3与芯体结构2可为固定连接,当将端盖3与壳体1分离时,可一同将芯体结构2带出清洗,安装时可通过将端盖3与壳体1锁定,实现对芯体的安装,减少定位,提高拆装效率。
参照图4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凸起211,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凸起221,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凹槽212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凹槽222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弹性管23包括均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之间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二凹槽222和所述第二波纹管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道;所述弹性管23压缩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抵接,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芯体结构2受到挤压,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相对运动,从而对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进行压缩,第一凸起211和第二凸起221相对抵接,从而在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换热流道,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位于第二换热流道内;所述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二凹槽222和所述第二波纹管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相互间隔,在工作状态下,物料和换热流体分别流经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通过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之间的导热,实现热量传递,以实现稳定换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板21、所述第二换热板22、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均设有多个;
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沿竖直方向交替堆叠设置,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或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沿水平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
具体说明,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可沿竖直方向交替堆叠设置,或沿水平方向交替堆叠设置,当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沿着竖直方向交替堆叠设置时,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下一所述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从而使得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之间形成密封流道;当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沿水平方向交替堆叠设置时,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后一所述换热板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从而使得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之间形成密封流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均呈波纹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12和所述第二凹槽222均呈波纹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12和所述第二凹槽222相背设置;
沿竖直方向,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所述第二凹槽222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所述第一凹槽212围合形成密封流道,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或沿水平方向,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所述第二凹槽222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所述第一凹槽212围合形成密封流道,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上开设有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所述第一端口31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口32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31和所述第二端口32均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连通。
具体说明,物料从第一端口31流入,依次流经第一凹槽212、第一通孔、第一波纹管、第三通孔、第二凹槽222、第四通孔、第二波纹管和第二通孔,从第二端口32流出,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端口31与第一通孔相对,第二通孔与第二端口32相对,从而延长第一换热流道,实现物料的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换热流体从而第三端口11进入,流经第二换热流道后,从第四端口12流出,通过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的导热,实现对物料和换热流体的热流传导。
可以理解的是,当物料从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进出时,换热流体从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进出;当物料从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进出时,换热流体从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进出。
参照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腔内的导流件4,所述导流件4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芯体结构2之间,以适于对进入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的物料或换热流体进行导流。
具体说明,导流件4设于壳体1内壁与芯体结构2之间,以使得壳体1内壁与芯体结构2之间形成夹层通道,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与夹持通道连通,从而对从流经第一端口31和第四端口12的物料或换热流体进行导流,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相对设置,所述导流件4设有两个,且与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错位布设。
具体说明,导流件4设有两个,且与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错位布设,以在换热腔内形成第一换热夹层和第二换热夹层,第三端口11与第一换热夹层连通,第四端口12与第二换热夹层连通,当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相对设置时,可延长物料或换热流体流经第二换热流道的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4朝向所述芯体结构2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41、第二定位槽42和第三定位槽43,所述第一定位槽4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42分设于所述导流件4的两端,若干个所述第三定位槽43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1和第二定位槽42之间,且沿所述导流件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槽4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外缘厚度,所述第二定位槽42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外缘厚度,所述第三定位槽43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外缘厚度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外缘厚度之和。
具体说明,第一定位槽41用于安装位于芯体结构2的一端部的第一换热板21,第二定位槽42用于安装位于芯体结构2另一端部的第二换热板22,第三换热板用于固定两个相互抵接的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从而多个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的外缘厚度一致时,第一定位槽41的宽度与第二定位槽42的宽度一致,第三定位槽43的宽度为第一定位槽41/第二定位槽42宽度的两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管23回复或拉伸状态下,连接同一所述弹性管23的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当弹性管23回复原长或拉伸状态下,连接同一弹性管23的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宽度间距为10-20mm。此时通过高压水枪对换热板进行冲洗,通过实现对相邻两块换热板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清洗污垢的效率,保证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板壳式换热器还包括锁定件5,所述壳体1的外周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端盖3的外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定件5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适于将所述端盖3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以使得所述弹性管23压缩。
具体说明,该锁定件5为螺栓,锁定件5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适于将端盖3固定在壳体1上,以使得弹性管23压缩,芯体结构2处于工作状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设有换热腔;
芯体结构(2),设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芯体结构(2)包括若干换热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弹性管(23);
端盖(3),可拆卸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端盖(3)可与所述芯体结构(2)抵接,所述端盖(3)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以适于挤压所述芯体结构(2),使得所述弹性管(23)压缩,所述芯体结构(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端盖(3)与所述壳体(1)分离,以使得所述弹性管(23)回复原长或拉伸,所述芯体结构(2)处于可清洗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21)和第二换热板(22),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凸起(211),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凸起(221),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设有若干第二凹槽(222);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凹槽(212)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凹槽(222)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弹性管(23)包括均设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之间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连接,以适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二凹槽(222)和所述第二波纹管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道;所述弹性管(23)压缩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抵接,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一端面之间形成第二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所述第二换热板(22)、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均设有多个;
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沿竖直方向交替堆叠设置,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或所述第一换热板(21)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2)沿水平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第二端面的外缘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二端面的外缘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11)和所述第二凸起(221)均呈波纹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12)和所述第二凹槽(222)均呈波纹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凹槽(212)和所述第二凹槽(222)相背设置;
沿竖直方向,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所述第二凹槽(222)与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所述第一凹槽(212)围合形成密封流道,上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下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或沿水平方向,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所述第二凹槽(222)与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所述第一凹槽(212)围合形成密封流道,前一所述第二换热板(22)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及相邻的后一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密封流道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上开设有第一端口(31)和第二端口(32),所述第一端口(31)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口(32)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口(31)和所述第二端口(32)均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
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第三端口(11)和第四端口(12),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腔内的导流件(4),所述导流件(4)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芯体结构(2)之间,以适于对进入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的物料进行导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相对设置,所述导流件(4)设有两个,且与所述第三端口(11)和所述第四端口(12)错位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4)朝向所述芯体结构(2)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41)、第二定位槽(42)和第三定位槽(43),所述第一定位槽(4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42)分设于所述导流件(4)的两端,若干个所述第三定位槽(43)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1)和第二定位槽(42)之间,且沿所述导流件(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定位槽(4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外缘厚度,所述第二定位槽(42)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外缘厚度,所述第三定位槽(43)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1)的外缘厚度与所述第二换热板(22)的外缘厚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23)回复或拉伸状态下,连接同一所述弹性管(23)的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件(5),所述壳体(1)的外周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端盖(3)的外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定件(5)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适于将所述端盖(3)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以使得所述弹性管(23)压缩。
CN202410875920.1A 2024-07-02 2024-07-02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Pending CN118408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75920.1A CN118408405A (zh) 2024-07-02 2024-07-02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75920.1A CN118408405A (zh) 2024-07-02 2024-07-02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08405A true CN118408405A (zh) 2024-07-30

Family

ID=9200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875920.1A Pending CN118408405A (zh) 2024-07-02 2024-07-02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0840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0688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Mathur Achint P.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1071047A (zh) * 2006-04-20 2007-11-14 株式会社聚源 热交换器制造方法
RU2418253C1 (ru) * 2009-09-28 2011-05-10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арфенов Сильфон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05748063U (zh) * 2016-07-02 2016-11-30 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烧碱中间冷却器
CN205980877U (zh) * 2016-07-28 2017-02-22 恒丰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侧流程板壳式换热板以及多流程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
CN10869259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冲板的可拆板壳式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0688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Mathur Achint P. Shell an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1071047A (zh) * 2006-04-20 2007-11-14 株式会社聚源 热交换器制造方法
RU2418253C1 (ru) * 2009-09-28 2011-05-10 Ю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арфенов Сильфон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05748063U (zh) * 2016-07-02 2016-11-30 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烧碱中间冷却器
CN205980877U (zh) * 2016-07-28 2017-02-22 恒丰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侧流程板壳式换热板以及多流程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
CN10869259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防冲板的可拆板壳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6389B (zh) 一种换热器
CN112325673A (zh) 换热器
CN118408405A (zh)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CN212058425U (zh) 一种具有良好余热回收功能的烧碱换热板式换热器
CN219640746U (zh) 换热器
CN220018272U (zh) 一种防泄漏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9626816U (zh) 电芯模组
CN100422684C (zh) 一种用于热回收的多介质冷凝器水室的装置
CN109974509A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212931138U (zh) 一种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14095664U (zh) 钎焊复合夹管的板翅式换热器
CN106855369B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036401U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101749971A (zh) 全焊式波纹型板管换热器
CN210664036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17275753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器及其平板型换热板体
CN218410850U (zh) 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器及可多系统高效平板型换热板体
CN216769854U (zh) 一种制冷机的热交换装置
CN101539376A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20818675U (zh) 一种双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20187488U (zh) 一种排管式热交换器
CN210220768U (zh) 一种组合式冷凝器
CN216115473U (zh) 汽水混合型乏汽余热回收器
CN217330817U (zh) 一种用于污水源热泵的z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20339170U (zh) 一种热交换组件及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