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632C - 卡的装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的装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632C
CN1183632C CN00811413.7A CN00811413A CN1183632C CN 1183632 C CN1183632 C CN 1183632C CN 00811413 A CN00811413 A CN 00811413A CN 1183632 C CN1183632 C CN 11836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aforementioned
accommodation section
handl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14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9123A (zh
Inventor
长谷川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9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9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36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6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locking the inserted car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配备有:设置在主体及盖中任一个上的卡容纳部,设置在其中的另一个上、且与容纳在卡容纳部的卡接触、同时将该卡向卡容纳部一侧推压的端子,在构成与卡容纳部连通的卡插拔口的一部分的同时与容纳在卡容纳部的卡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在容纳卡时将卡向限制部推压,在拔出卡时将卡经过前述卡的插拔口弹出到外部的加载机构。

Description

卡的装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携带式电话机等的接触装置,特别是涉及可自由装卸地保持用户识别模数(SIM)卡的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卡的装卸装置外观的透视图。在图中,1表示由沿着SIM卡(下面简称为“卡”)C插入方向延伸的一对导向构件2构成的卡安装装置的主体,3表示跨越一对导向构件2形成的卡容纳部,4表示由一对导向构件2的一个端部之间形成的卡插拔口,该插拔口4与上述卡容纳部3形成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卡容纳部3的下部,于一对导向构件2之间设置与卡C接触用的多个端子5。6为将端子5与例如携带式电话机等的外部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用的外部端子。在主体1的卡容纳部3上配备截面为倒L形、可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箭头A1方向,A2方向)往复自由滑动的盖7。8是为了将盖7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用的操作杆。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安装卡C时,通过将操作杆8向箭头A2的方向操作,盖7靠近卡插拔口4一侧,将卡C沿箭头A1的方向从卡插拔口4向卡容纳部3插入。这时,卡C由设在盖下侧的卡合机构(图中未示出)卡合,利用盖7加以保持。
然后,将操作杆8向箭头A1的方向操作,将卡C保持在卡容纳部3的规定位置处。在该保持位置处,卡C通过端子5与外部装置进行电连接。
反之,在拔出卡C时,将操作杆8向A2方向操作,通过使盖7返回到卡插拔口4一侧,解除卡C与外部装置的电连接,使卡C的一部分从卡插拔口4中露出,用手指拉出卡C的一部分。
一般说来,在上述卡的装卸装置中,是中间经过端子5向卡C上通电,但在通电过程中装卸卡C时,即进行所谓“带电插拔”时,携带式电话机等的电路及卡C有破损的危险。因此,为了只在卡C被安装时才进行通电,如图1所示,在主体1上设置判断卡C是否容纳在卡容纳部3的规定位置上的检测机构9。
但是,在这种结构的现有技术的卡的装卸装置中,由于在卡C的装卸方向(箭头A1及A2的方向)上没有保持卡C的结构,所以,例如在与作为外部装置的携带式电话机等一起落下时,卡C在从卡容纳部3的规定位置瞬时地沿箭头A2的方向移动后,会立即返回到该规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卡C返回到该规定位置,还可能由上述检测机构9误认为在规定位置不存在卡C。由于当产生这种误认时,会停止向卡C供电,所以会造成例如暂时不能使用携带式电话机等外部装置等不便之处。
作为消除这种不便之处的携带式电话机,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629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电池安装位置处设置卡的装卸装置的结构。
但是,在该公报所描述的结构中,每当进行卡的装卸时,都必须将电池卸下来,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获得一种卡的装卸装置,该装置不必卸下电池,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的外力也能可靠地保持卡、并且可以防止关于有无容纳卡的误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为一种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为,配备有:设置在前述主体及前述盖中任一个上的卡容纳部;设置在前述主体及前述盖中的另一个上、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内的前述卡接触的、将前述卡前述卡容纳部一侧推压的端子;在构成与前述卡用容纳部连通的卡插拔口的一部分的同时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内的前述卡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容纳前述卡时将前述卡向前述限制部推压,拔出前述卡时通过前述卡插拔口将前述卡弹出到外部的第一加载机构。这样,由于能够可靠地将卡保持在卡容纳部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的外力,也可以防止由于卡的弹出造成的带电插拔。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在卡插拔口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有罩盖。这样,由于能够可靠地将卡保持在卡容纳部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的外力,也可以防止由于卡的弹出造成的带电插拔。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还备有将由第一加载机构造成的将卡向限制部的推压解除用的操作机构。这样,由于不必直接触及卡就可以进行卡的装卸,所以可以改善卡装卸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在卡容纳部的一部分上设置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特征形状部分接触的棱。这样,可以限制卡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为一种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为,配备有:设在前述主体及前述盖中任一个上的卡容纳部;构成在向该卡容纳部的宽度方向偏移位置处和该卡容纳部连通的卡插拔口的一部分、还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中的前述卡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在前述卡容纳部内卡合前述卡的卡合机构;以及将由前述卡合机构卡合的前述卡的一部分移动到与前述限制部接触的位置处的操作机构。这样,由于能够把卡可靠地保持在卡容纳部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外力,也可以防止因卡脱出造成的带电插拔。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还配备有将卡合机构向与卡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加载的第二加载机构。这样,由于能够可靠地将卡合卡的卡合机构保持在卡容纳部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的外力时,也可以防止由于卡的脱出造成的带电插拔。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还配备有将卡合机构中间经过卡插拔口弹出到外部的第三加载机构。这样,不必直接接触卡就可以进行卡的装卸,因此可以改善卡装卸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在卡合机构上设置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特征形状部分接触的棱。这样,可以限制卡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在卡容纳部上设置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特征形状部分接触的棱。这样,可以限制卡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为一种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为,配备有:可在前述空间内插拔、且具有容纳卡的卡容纳部的保持器;将该保持器保持在前述空间内的锁定机构;解除由该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的解除锁定机构;在拔出前述卡时将前述保持器弹出到外部的加载机构。这样,由于不必直接触及卡就可以进行卡的装卸,可以改善卡装卸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特征为,在卡容纳部的一部分上设置在容纳卡时与卡的特征形状部分接触的棱。这样,可以限制卡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a)至图3(c)是表示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卡安装前的状态的图示,图3(a)是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3(b)是图3(a)的b-b线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侧视图。
图4(a)至图4(c)是表示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卡安装状态的图示,图4(a)是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4(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卡的装卸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装载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卡的装卸装置携带式电话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形成于图8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形成于图8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卡插入时或拔出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卡的装卸装置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卡的装卸装置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卡的装卸装置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9的卡的装卸装置主体内的安装有卡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5(a)至图1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0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卡安装状态的图示,图15(a)是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15(b)是图15(a)的b-b线剖视图,图15(c)是图15(a)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可在图15(a)至15(c)中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内进行插拔的保持器的透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下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式进行说明。
实施形式1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3(a)至图3(c)是表示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在安装卡之前的状态的图示,图3(a)是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3(b)是图3(a)的b-b线剖视图,图3(c)是图3(a)的侧视图,图4(a)至图4(c)是表示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在卡的安装状态时的图示,图4(a)为图2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4(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侧视图。对于该实施形式1的结构部件中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在图中,10为例如利用ABS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板状主体,11为盖,该盖与主体10之间形成容纳卡C的空间S,同时,其上还具有卡容纳部12,13为形成于盖11的端部上且与空间S连通的卡插拔口,14为构成卡插拔口13的一部分且防止容纳在卡容纳部12内的卡C脱落的限制部,15是形成于面对卡容纳部12的主体10的下面、与容纳在容纳部12内的卡C接触、同时将卡C向容纳部12一侧推压的端子,该端子15连接到外部端子6上。16是一个弹簧(第一加载机构),它安装在主体10的端缘下垂部的内侧,且在容纳卡C时,将卡C向限制部14推压,同时,当卡C拔出时,中间经过卡插拔口13将卡C弹出到外部,17是在拔出卡C时,为了用手指操作卡C的退出部分,形成于构成卡插拔口13的一部分的盖11上的凹部。此外,在主体10的端部上,设置有判断卡C是否容纳在卡容纳部12内的检测机构9,在卡容纳部12内设置检测机构9的探测器9a。此外,将矩形的卡C的一角切除,构成作为特征形状的倾斜部Ca。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把卡C插入时,从卡插拔口13将卡C插入到空间S内。在空间S中,由于卡C被主体10侧的端子15向盖11一侧推压,所以通过继续进行插入操作将其引导到卡容纳部12内并将其收容。这时,在卡容纳部12内,卡C在被端子15继续向盖11一侧推压的同时,被弹出用弹簧16推压到卡插拔口13附近的限制部14上,通过用该限制部14将卡C卡止,卡C被可靠地保持在卡容纳部12内。
其次,在拔出卡C时,将手指插入到盖11的凹部17内,将容纳在卡容纳部12内的卡C的露出的端部轻轻地推出到主体10一侧。借此,卡C的露出的端部由限制部14的卡止被解除,利用弹出用弹簧16使卡C从插拔口13弹出到外部,将其拔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式1,通过在卡容纳部12内设置限制部14及弹出用弹簧16,能够把卡C可靠地保持在容纳部12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外力,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卡C的脱出引起的带电插拔。
在该实施形式1中,通过利用弹出用弹簧16进行卡C的保持,不必重新再设置保持用的加载机构,具有可以减少部件数目的效果。同时,在该实施形式1中,通过利用作为卡接触器用的端子15将卡C推压向卡容纳部12一侧,不必再另外设置推压用加载机构,具有减少部件数目的作用。
在该实施形式1中,是将卡容纳部12设置在盖11一侧上,但也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一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端子15具有作为将卡C向卡容纳部12一侧推压的机构的作用,必须将其设置在盖11侧的对向面上。
实施形式2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的卡的装卸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对于该实施形式2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本实施形式2的特征在于,设置闭塞卡插拔口13的罩盖18。在有异物进入盖11的凹部17内时,卡C有可能被推出卡插拔口13,无意中被弹出用弹簧16推出。因此,通过用罩盖18封闭卡插拔口13可以防止卡C的脱落。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2,由于通过设置将卡插拔口13闭塞的罩盖18,能够把卡C可靠地保持卡容纳部12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外力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卡C的脱落造成的带电插拔。
实施形式3
图6表示装载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的卡的装卸装置的携带式电话机的外观的透视图。对于该实施形式3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的说明。
这种实施形式3的特征在于,在携带式电话机20的背面20a一侧设置解除由限制部14造成的对卡C的卡止的操作钮19。在携带式电话机20的背面20a上形成有矩形孔21,在该孔21内可自由出没地设置操作钮19。通过按压该操作钮19将卡C推压到主体10一侧。此外,22是可自由伸缩地安装在携带式电话机20端部上的天线,23是用于卸下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携带式电话机20的背面侧的电池(图中未示出)的开关。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当按压操作钮19时,卡C的一部分被推压到主体10一侧,解除由限制部14造成卡止,借助弹出用弹簧16卡C从卡插拔口13向外部弹出而将其拔出。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3,通过设置操作钮19,不必直接触及卡C就可以进行卡C的装卸,所以,可以改善卡C装卸的操作性。
实施形式4
图7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对于该实施形式4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4的特征在于,在构成形成于盖11一侧的卡容纳部12的一部分的主体10的内壁上设置与作为卡C的特征形状的倾斜部Ca接触的棱24。即,当卡C的其它三个角在卡容纳部12内与棱24接触时,由于不能将卡C再向内插入,所以可以使插入者了解到这是卡C的错误插入方向,从而可以促使将卡C向正确方向插入的插入作业。
根据该实施形式4,通过在卡容纳部12内设置棱24,可以限制卡C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实施形式5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9是表示形成于图8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卡安装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形成于图8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卡插入时或拔出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对实施形式5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5的特征在于,它与卡容纳部12和卡插拔口13向卡C的厚度方向错开的实施形式1等不同,这里,卡容纳部12和卡插拔口13向卡C的宽度方向错开。即,在主体10一侧,在卡C的宽度方向上稍离开卡插拔口13的位置处设置卡容纳部12,将构成卡插拔口13的一部分作为限制部14。在卡容纳部12内设置在与卡C卡合的状态下可以沿卡C的插拔方向(箭头A1及A2的方向)及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箭头B1及B2的方向)移动的作为卡合结构的框架25。框架25是同时保持卡C的短边及和该短边邻接的长边的大致为L形的构件,由设置在卡容纳部12内壁上的弹簧26(第二加载机构)始终向箭头B1方向加载。而且,框架25中靠近卡插拔口13的部分在具有和卡C的倾斜部Ca对应的形状的同时,该部分还构成为将从卡插拔口13插入的卡C向卡容纳部12引导的导向部27。导向部27在卡C插入时退避到邻接形成于主体10一侧上的卡插拔口13的框架的退避口28内,确保加大卡插拔口13的开口。进而,在框架25上安装操作该框架25移动用的操作杆29。该操作杆29的下部与弹簧26接触,其上部从形成于盖11上的大致为L形的操作孔30中突出到外部。该操作孔30由沿箭头A1方向及A2方向延伸的第一操作槽30a和沿箭头B1方向及箭头B2方向延伸的第二操作槽30b构成。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插入卡C的情况下,将操作杆29从操作孔30的第二操作槽30b向第一操作槽30a移动,在向箭头A2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接受卡C的插入。这时,当将卡C沿箭头A1的方向从插拔口13插入时,卡C与框架25卡合。其次,当从第一操作槽30a向第二操作槽30b操作操作杆29时,框架25被弹簧26向箭头B1的方向加载,卡C的长边部与检测机构9接触、且推压其一个角14直到它与限制部14接触为止,容纳在卡容纳部12内。由于卡C的一部分与限制部14接触,所以即使有下落冲击等外力作用卡C也不会从插拔口13脱出。
其次,在拔出卡C的情况下,当克服弹簧26的加载力向箭头B2的方向操作操作杆29时,解除卡C的一角与限制部14的接触。然后,向箭头A2方向操作将与框架25卡合的卡C引导到卡插拔口13附近。在这种状态下,可用手指取出卡C。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5,通过采用将卡C装载在框架25上、并运送到可用限制部14卡止的位置处的结构,能够可靠地把卡C保持在卡容纳部12内,所以,即使受到下落冲击等外力,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于卡C的脱出造成的带电插拔。
在该实施形式5中,通过设置操作杆29,由于不必直接触及卡C就可进行卡C的装卸,从而可以改善卡C装卸的操作性。
在该实施形式5中,通过设置弹簧26,将框架25向与卡的插入方向正交的箭头B1的方向加载,可以在把与框架25卡合的卡C的一角与限制部14接触的状态下可靠地保持在容纳部12内
此外,在该实施形式5中,是将卡容纳部12设置在主体10一侧,但不言而喻,也可以将其设在盖11一侧。
实施形式6
图11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卡的装卸装置主体内的安装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该实施形式6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6的特征在于,在实施形式5中的框架25的弯曲部分上设置与作为卡C的特征形状的倾斜部Ca接触的弯曲部31。即当卡C的其它三个角在卡容纳部12内与框架25的弯曲部31接触时,由于卡C不能再向里插入,所以可以令插入者理解卡C的插入方向是错误的,可以促使沿正确的插入方向进行卡C的插入作业。
根据该实施形式6,通过在配置于卡容纳部12内的框架25上的弯曲部31,可以限制卡C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实施形式7
图12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对于该实施形式7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7的特征在于,在限制部14上设置与作为卡C的特征形状的倾斜部Ca接触的突起部32。即,在卡C的另外三个角在卡容纳部12内与突起部32接触时,不能将卡C进一步再插入,不能将卡C运送到卡容纳部12的规定位置,特别是不能将卡C运送到与检测机构9接触的位置,所以可以使插入者了解到卡C的插入方向是错误的,可以促使以正确的方向进行卡C的插入操作。
根据该实施形式7,通过在卡容纳部12内的限制部14上设置突起部32,可以限制卡C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实施形式8
图13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的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结构的平面图。对于本实施形式8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的结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8的特征在于,在卡容纳部12内设置作为始终对与卡C卡合的框架25向箭头A2方向加载的第三加载机构的弹簧33。即,在拔出卡C的情况下,当克服弹簧26的加载力向箭头B2的方向操作操作杆29时,卡C的一角与限制部14的接触被解除,由弹簧33将框架25向箭头A2的方向加载,即使不操作操作杆29,也可以把卡C从卡插拔口13中拔出。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8,由于通过设置弹簧33可以通过框架25从卡插拔口13中将卡C很容易地弹出,从而可以改善卡C装卸的操作性。
实施形式9
图14是表示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9的卡的装卸装置的主体内安装有卡时的卡容纳部机构的平面图。对于该实施形式9的机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机构部件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9的特征在于,在卡容纳部12的内壁上设置具备有设于卡容纳部12的内壁上的弹簧26的功能以及检测机构9的功能的弹簧34。该弹簧34与弹簧26协同动作,在将框架25及卡C向箭头B1的方向加载的同时,判断卡C是否被收存到容纳部12内。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9,通过设置弹簧34,不必设置专门的检测机构9,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
实施形式10
图15(a)至图1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0的卡的装卸装置的卡的安装状态的图示,图15(a)是卡的装卸装置的仰视图,图15(b)是图15(a)的b-b线剖视图,图15(c)是图15(a)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可在图15(a)至图15(c)所示的卡的装卸装置内插拔的保持器的透视图。对于该实施形式10的结构部件中与实施形式1等的结构部件协同的部分赋予协同的标号,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该实施形式10的特征在于,它配备有:可在形成于主体10与盖11之间的空间S内插拔的、且具有容纳卡C的容纳部12的保持器35;作为将该保持器35保持在空间S内的锁定机构的弹簧36;作为解除由该弹簧36所进行的锁定的解除锁定机构的操作钮37;以及限制部38。保持器35大致由把持部35a与容纳在上述空间S内的板部35b构成,在该板部35b上形成卡容纳部12。在该实施形式10中的卡容纳部12上如图16所示,形成与卡C的倾斜部Ca相对应的棱12a。同时,在盖11的上侧中央部形成截面为矩形的大孔11a,在盖11的下侧中央部形成与大孔11a连通、且截面比大孔11a小的矩形的小孔11b。在这些大孔11a和小孔11b中配置上述操作钮37。限制部38是穿过上述空间S从操作钮37一直延伸到保持器插拔口39的板簧构件,大致由从保持器插拔口39弯曲突出的上部38a,与从钮37接触的下部38b以及于该下部38b和上部38a之间形成的、且与主体10的下表面接触的突起部38c构成。上部38a之所以是弯曲的,其目的是为了向保持器插拔口39插入保持器35或从保持器插拔口39中拔出保持器35更加容易。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保持器35插入的场合,在把卡C容纳到保持器35的卡容纳部12内之后,把持保持器35的把持部35a,将保持器35插入形成于限制器38与盖11之间的保持器插拔口39内。这时,保持器35被弹簧36压向盖11一侧,借此,将保持器35锁定在空间S内。
其次,在拔出保持器35的情况下,当把操作钮37向箭头D的方向推压时,限制部38的下部38b上升。这时,由于以限制部38的突起部38c作为支点,限制部38上推弹簧36,所以在解除弹簧36对保持器35的推压的同时,由弹出用弹簧16将保持器35向保持器插拔口39弹出。这时,由于限制器38的上部38a在操作杆37上推时下降,由该上部38a将保持器35的弹出速度急剧减速,所以可以避免保持器35从保持器插拔口39快速地弹出。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形式10,由于通过在保持器35上设置卡容纳部12,可不必直接触及卡C就可以进行卡C的装卸,所以可以改善卡装卸的操作性。
在该实施形式10中,通过在设于保持器35上的卡容纳部12内设置作为卡C的特征形状的倾斜部12a,可以限制卡C的插入方向,防止误插入。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卡的装卸装置,即使受到冲击等外力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卡,可以避免关于有无装卡的误判断。

Claims (11)

1、一种卡的装卸装置,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配备有:设置在前述主体及前述盖中任一个上的卡容纳部;设置在前述主体及盖中另一个上、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内的前述卡接触、同时将该卡向前述卡容纳部一侧推压的端子;在构成与前述卡容纳部连通的卡插拔口的一部分的同时还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内的前述卡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容纳前述卡时将前述卡向前述限制部推压,拔出前述卡时通过前述卡插拔口将前述卡弹出到外部的第一加载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插拔口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有罩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将由第一加载机构造成的将卡向限制部的推压解除用的操作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容纳部的一部分上设置了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倾斜部接触的棱。
5、一种卡的装卸装置,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配备有:设置在前述主体与前述盖中任一个上的卡容纳部;构成在向前述卡的宽度方向偏移位置处和该卡容纳部连通的卡插拔口的一部分,同时与容纳在前述卡容纳部内的前述卡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在前述卡容纳部内卡合前述卡的卡合机构;将利用该卡合机构卡合的前述卡的一部分移动到与前述限制部接触的位置处的操作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将卡合机构向与卡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加载的第二加载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将卡合机构经过卡插拔口弹出到外部的第三加载机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合机构上设置了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倾斜部接触的棱。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容纳部上设置了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倾斜部接触的棱。
10、一种卡的装卸装置,将卡可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形成于主体与盖之间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备有:可在前述空间内插拔、且具有容纳卡的卡容纳部的保持器;将该保持器保持在前述空间内的锁定机构;解除由该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的锁定解除机构;在拔出前述卡时将前述保持器弹出到外部的加载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容纳部上设置在容纳卡时与该卡的倾斜部接触的棱。
CN00811413.7A 2000-06-12 2000-06-12 卡的装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6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0/003811 WO2001097336A1 (fr) 2000-06-12 2000-06-12 Dispositif de couplage et de separation de cart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9123A CN1369123A (zh) 2002-09-11
CN1183632C true CN1183632C (zh) 2005-01-05

Family

ID=1173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14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632C (zh) 2000-06-12 2000-06-12 卡的装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974338B1 (zh)
EP (2) EP1202394A4 (zh)
CN (1) CN1183632C (zh)
WO (1) WO20010973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6394B1 (en) * 2002-10-04 2008-08-13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Device for receiving a sim card
US7445476B2 (en) * 2004-09-02 2008-11-04 Kyocera Corporation Card for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terminal for information equipment
FI119494B (fi) * 2005-05-13 2008-11-28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 Oy Voimansiirtomekanismi
JP5205764B2 (ja) * 2007-02-09 2013-06-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996776B2 (en) 2012-04-02 2015-03-31 Blackberry Limited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hot swapping media
CN103682821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收容装置
CN203747132U (zh) * 2014-01-24 2014-07-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DE202014100895U1 (de) * 2014-02-27 2015-05-29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Elektrisches Gerät
US9685732B2 (en) 2015-05-25 2017-06-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pparatus for moving a carrier
CN106331217B (zh) * 2015-06-16 202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卡连接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437002B2 (en) 2016-11-09 2019-10-08 Derek M. Rose Universal cable installation tool
USD842670S1 (en) * 2017-10-30 2019-03-12 Derek M. Rose Universal cable installation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5185A1 (de) 1984-12-11 1986-06-12 Nixdorf Computer Ag, 4790 Paderborn Aufnahmeeinheit fuer eine einen elektronischen schaltkreis enthaltende datenkarte
EP0236846B1 (de) * 1986-02-28 1991-01-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 und Ent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artenleser
DE68910044T2 (de) 1988-08-17 1994-03-10 Nat Starch Chem Invest Schlagfeste Schmelzklebstoffzusammensetzung für die Buchbinderei.
FR2722593B1 (fr) * 1994-07-18 1996-08-14 Itt Composants Instr Dispositif recepteur pour une carte a memoire electronique
JP3020020B2 (ja) * 1995-05-18 2000-03-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ド用コネクタ
FR2735599B1 (fr) * 1995-06-14 1997-07-18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Dispositif lecteur de carte a puce
DE19545502C1 (de) 1995-12-06 1997-06-26 Nat Rejectors Gmbh Lese- und Auswerfvorrichtung für Werteinheiten enthaltende Karten
JP4237834B2 (ja) 1997-06-03 2009-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H11242972A (ja) 1997-12-22 1999-09-07 Omron Corp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DE19809619A1 (de) 1998-03-06 1999-09-09 Mannesmann Vdo Ag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Datenkarten
TW389405U (en) * 1998-04-28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jection mechanism for IC card connector
DE69800330T2 (de) 1998-07-30 2001-05-17 Molex Inc IC-Kartenverbinder
EP1118958A1 (en) 2000-01-22 2001-07-25 Molex Incorporated IC card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74338B1 (en) 2005-12-13
EP1202394A1 (en) 2002-05-02
CN1369123A (zh) 2002-09-11
EP1202394A4 (en) 2006-04-12
US20060063408A1 (en) 2006-03-23
WO2001097336A1 (fr) 2001-12-20
EP1643417A3 (en) 2006-04-19
US7226301B2 (en) 2007-06-05
EP1643417A2 (en) 200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3632C (zh) 卡的装卸装置
CN105680232B (zh) 卡连接器
CN1215609C (zh) 卡用连接器装置
US6776632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chanism
US20130196523A1 (en) Card connector
US7048565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KR20010111452A (ko) 카드용 커넥터
CN1203473A (zh) 便携设备的电池锁止机构
CN1332494A (zh) 卡用插接装置
CN1848541A (zh) Ic卡用连接器
JP2007103139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EP2116959A1 (en) Card connector
CN104332766A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移动终端设备
JP2012146488A (ja)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KR20060034353A (ko) 배터리팩과 배터리 착탈장치 및 전자기기
US684619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card retention mechanism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n ejector
CN111416242A (zh) 卡连接器
US20100084310A1 (en) Chip card holder
JP5835239B2 (ja) トレイ型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882955A (zh) 带有卡弹出机构的存储卡连接器
CN110786770B (zh) 吸尘器
CN110518382A (zh) 卡连接器
KR100717740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형 커넥터
JP2004220787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9326747B (zh) 具有组装结构的壳体及使用壳体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