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3986A - 非接触供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供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63986A
CN118263986A CN202311797446.7A CN202311797446A CN118263986A CN 118263986 A CN118263986 A CN 118263986A CN 202311797446 A CN202311797446 A CN 202311797446A CN 118263986 A CN118263986 A CN 118263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uppl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pu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74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圭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63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63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3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to a less power-consuming processor, e.g. sub-CPU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设备。作为多个次级单元(8)的至少一部分的对象单元具备对如下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800):第1模式,其中将输入至输入部(80)的同步信号传递至处理部(81),将从处理部(81)输出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82);以及第2模式,其中绕过处理部(81),将输入至输入部(80)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82),切换装置(800)进行在处理部(81)的动作中设为第1模式且在处理部(81)的停止中设为第2模式的切换动作。

Description

非接触供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6774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非接触供电设备的一个示例。以下,在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号内引用该文献中的符号。
在该非接触供电设备中,初级单元(51(A))将同步信号发送至多个次级单元(51)。而且,连接至多个次级单元(51)的各个次级单元(51)的电源装置(M),基于由该次级单元(51)接收到的同步信号而将交流电流供给至对应的供电线(47)。这样,谋求供给至多个供电线(47)的各个供电线(47)的交流电流的相位的同步。
可是,在如上述那样的非接触供电设备中,在多个次级单元串联地连接的情况下,以初级单元(51(A))为最上游侧,在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中,从上游侧的次级单元向下游侧的次级单元依次传递同步信号。如果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中途的次级单元的任一个发生故障,则同步信号不会传递至处于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的下游侧的次级单元。其结果是,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以及处于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的下游侧的次级单元的各个次级单元的全部电源装置成为不同步的状态,供电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于是,期望实现一种非接触供电设备,其即使在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次级单元的任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和比其更靠下游的次级单元的全部电源装置成为不同步的状态。
鉴于上述的非接触供电设备是具备如下部件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多个供电线,其以沿着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并排的方式配置;电源装置,其连接至多个前述供电线的各个前述供电线,将交流电流供给至前述供电线;以及同步系统,其使多个前述电源装置的前述交流电流的相位同步,前述非接触供电设备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前述受电装置,前述非接触供电设备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前述受电装置,前述同步系统具备:初级单元,其生成并输出同步信号;以及多个次级单元,其相对于前述初级单元在前述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下游侧处与前述初级单元直接地连接或经由另一次级单元与前述初级单元间接地连接,接受来自前述初级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多个前述电源装置的各个前述电源装置以连接至作为前述初级单元或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任一个的连接目的地单元而从前述连接目的地单元接受前述同步信号的方式构成,以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各个前述次级单元为基准,以相对于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在前述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前述初级单元或前述次级单元为上游单元,以相对于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在前述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另一前述次级单元为下游单元,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具备被输入来自前述上游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的输入部、进行对于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处理的处理部以及输出向前述下游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的输出部,作为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对象单元具备对如下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第1模式,其中将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处理部,将从前述处理部输出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输出部;以及第2模式,其中绕过前述处理部而将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输出部,前述切换装置进行在前述处理部的动作中设为前述第1模式且在前述处理部的停止中设为前述第2模式的切换动作。
依据该构成,即使在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次级单元的任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绕过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而将同步信号传递至下游侧的次级单元。因此,即使在任一个次级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的电源装置以外的电源装置,也能够通过同步信号来维持使其同步的状态。即,在任一个次级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和比其更靠下游的次级单元的全部电源装置成为不同步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设备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物品输送设备所具备的物品输送车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设备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同步系统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处于将从处理部输出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的第1模式的状态时的次级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处于绕过处理部而将输入至输入部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的第2模式的状态时的次级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设备1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非接触供电设备100设置于物品输送设备200。
如图1和图2所示,物品输送设备200具备行驶轨道2和移动体3。行驶轨道2沿着移动体3的移动路径1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进行沿着作为铅垂方向的上下方向Z的上下方向观察时,一对行驶轨道2以沿作为与移动路径1正交的方向的路径宽度方向H相互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被顶棚悬挂支撑(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3是被行驶轨道2引导而沿着移动路径1行驶的物品输送车。作为物品输送车的移动体3的输送对象即物品例如是容纳半导体基板的FOUP(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前开式统集盒)或成为显示器的材料的玻璃基板等。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路径1具备以环状形成的1个主路径1a、分别经由多个物品处理部P的以环状形成的多个副路径1b以及将主路径1a与多个副路径1b连接的多个连接路径1c。
如图2所示,移动体3具备以非接触的方式从沿着移动路径1配设的供电线11接受驱动用电力的受电装置4。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3进一步具备:行驶部9,其被一对行驶轨道2引导而沿着移动路径1行驶;以及输送车主体10,其位于行驶轨道2的下方,被行驶部9悬挂支撑。
行驶部9具备驱动马达14和一对行驶轮15。驱动马达14是一对行驶轮15的驱动力源。一对行驶轮15被驱动马达14旋转驱动。行驶轮15在被形成于行驶轨道2的上表面处的行驶面滚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部9进一步具备一对引导轮16。一对引导轮16围绕沿着上下方向Z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一对引导轮16以抵接于一对行驶轨道2中的沿路径宽度方向H对置的一对内侧面的方式配置。
输送车主体10具备相对于行驶部9升降自如地被支撑而悬挂支撑物品的物品支撑部和使该物品支撑部升降的致动器(省略图示)。
驱动上述的驱动马达14、各种致动器等负载的电力(移动体3的驱动用电力)从供电线11以非接触的方式被供给至受电装置4,从受电装置4被供给至各个负载。如上述那样,将移动体3的驱动用电力供给至受电装置4的供电线11沿着移动路径1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线11相对于受电装置4配置于路径宽度方向H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受电装置4具备拾波线圈40。在拾波线圈40处,通过在被供给交流电流的供电线11的周围产生的磁场来感应交流的电力。该交流的电力由具备整流电路、平滑电容器等的受电电路转换成直流,供给至上述的驱动马达14、各种致动器等。
非接触供电设备100以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受电装置4的方式构成。如图3所示,非接触供电设备100具备:多个供电线11,其以沿着具备受电装置4的移动体3的移动路径1并排的方式配置;以及电源装置5,其连接至该多个供电线11的各个供电线11,将交流电流供给至供电线11。这样,在非接触供电设备100中,设置有多组供电线11和电源装置5的组。这是因为: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具备1个大的环状的主路径1a和比该主路径1a更小的环状的多个副路径1b的比较大规模的物品输送设备200(参照图1)中,供电线11中的输电效率下降的情况或在故障时设备整体停止的情况等得到抑制。
省略图示,但多个电源装置5的各个电源装置5具备将交流电流供给至被连接至该电源装置5的供电线11的电源电路和控制该电源电路的电源控制部。电源电路例如以具备逆变器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为核心而构成。电源控制部基于指令值而控制使构成逆变器电路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的开关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电源控制部例如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来使交流电流输出至电源电路。在此,指令值例如是电流值(也可以是有效值,也可以是波峰值(峰峰值))或PWM控制中的占空比。
如图4所示,非接触供电设备100进一步具备使多个电源装置5的交流电流的相位同步的同步系统6。同步系统6具备:初级单元7,其发送规定周期的同步信号;以及至少1个次级单元8,其相对于该初级单元7连接至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中的下游侧,接收来自初级单元7的同步信号。
初级单元7生成并输出同步信号。次级单元8直接地连接至初级单元7或经由另一次级单元8间接地连接至初级单元7。进一步,次级单元8连接到至少1个电源装置5。连接至次级单元8的电源装置5接收来自次级单元8的同步信号,相应于该同步信号而将交流电流供给至供电线11。此外,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对于初级单元7未连接电源装置5,但也可以对于初级单元7连接有电源装置5。将连接有电源装置5的次级单元8和连接有电源装置5的初级单元7称为“连接目的地单元”。
多个电源装置5的各个电源装置5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多个电源装置5的各个电源装置5连接至作为初级单元7或多个次级单元8的任一个的连接目的地单元,从连接目的地单元接受同步信号。
关于传递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以初级单元7为最上游侧并在下游侧串联地连接次级单元8而构成。同步系统6具备多个次级单元8,但也可以不一定将全部的次级单元8在相同的传递路径上串联地连接。例如,如图4所示,关于次级单元8,也可以从初级单元7分支成多个传递路径,在多个传递路径中分别串联地连接次级单元8。进而,也可以从既定的次级单元8分支成多个传递路径,在多个传递路径中分别串联地连接次级单元8。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多个次级单元8的各个次级单元8为基准,以相对于各个次级单元8在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初级单元7或次级单元8为上游单元SU,以相对于各个次级单元8在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另一次级单元8为下游单元SD。
多个次级单元8的各个次级单元8具备:输入部80,其被输入来自上游单元SU的同步信号;处理部81,其进行对于输入至输入部80的同步信号的信号处理;以及输出部82,其输出向下游单元SD的同步信号。输入部80和输出部82全都经由第1路径R1连接至处理部81。
多个次级单元8内的至少一部分的次级单元8具备切换装置800,切换装置800对如下模式进行切换:第1模式,其中将输入至输入部80的同步信号传递至处理部81,将从处理部81输出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82;以及第2模式,其中绕过处理部81,将输入至输入部80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82。这样,将具备切换装置800的次级单元8称为对象单元。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全部的次级单元8具备切换装置800,即例示全部为对象单元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多个次级单元8的至少一部分是对象单元,同步系统6包括不具有切换装置800而仅具备输入部80、处理部81、输出部82的次级单元8而构成。
切换装置800进行在处理部81的动作中(具体而言,正常动作中)设为第1模式且在处理部81的停止中设为第2模式的切换动作。切换装置800具备: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其将输入部80选择性地连接至处理部81和输出部82的任一个;以及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其将输出部82选择性地连接至处理部81和输入部80的任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和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相当于“切换开关”。
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具备:信号输入部811a,其被输入示出处理部81是否在正常动作中的动作信号;可动触点812a;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a;以及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a。另外,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也具备:信号输入部811b,其被输入示出处理部81是否在正常动作中的动作信号;可动触点812b;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b;以及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b。
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基于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a的动作信号,在处理部81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812a与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a连接,将输入部80和处理部81连接,从而设为第1模式。而且,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在处理部81在停止中且未被输入动作信号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812a与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a连接,将处理部81和输入部80切断,将输入部80和输出部82连接,从而设为第2模式。作为该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可合适地使用各种继电器。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例如以如下的方式构成是合适的:在作为动作信号的电压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a的状态下,将可动触点812a和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a连接,在未被输入作为该动作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自动地切换至将可动触点812a和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a连接的一侧。
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基于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b的动作信号,在处理部81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812b与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b连接,将输出部82和处理部81连接,从而设为第1模式。而且,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在处理部81在停止中且未被输入动作信号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812b与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b连接,将处理部81和输出部82切断,将输入部80和输出部82连接,从而设为第2模式。作为该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可合适地使用各种继电器。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例如以如下的方式构成是合适的:在作为动作信号的电压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b的状态下,将可动触点812b和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b连接,在未被输入作为该动作信号的电压的情况下,自动地切换至将可动触点812b和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b连接的一侧。
从初级单元7发送的规定周期的同步信号传送至被直接连接至初级单元7的次级单元8。而且,接收到同步信号的次级单元8将同步信号传送至被直接连接至该次级单元8的下游侧的次级单元8。即,在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次级单元8中,从上游侧的次级单元8向下游侧的次级单元8的同步信号的传送和接收依次被重复下去。
如图5所示,在次级单元8的处理部81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处理部81对于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和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各自的信号输入部811a和信号输入部811b发送动作信号(例如5V的电压信号)。
切换装置800在动作信号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a和信号输入部811b的状态下,即在第1模式下,通过将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的可动触点812a与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a连接来将输入部80和处理部81连接,进而通过将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的可动触点812b与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813b连接来将输出部82和处理部81连接,形成第1路径R1。
在第1模式下,来自上游单元SU的同步信号从输入部80经由第1路径R1传递至处理部81。接收到同步信号的处理部81进行对相应于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长度而产生的延迟进行校正的处理即延迟校正处理和对前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放大或增强的处理即缓冲处理,将进行了该处理的处理后的同步信号传递至电源装置5并且经由第1路径R1传递至输出部82。而且,接收到同步信号的输出部82向下游单元SD输出同步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次级单元8的处理部81发生故障而在停止中的情况下,停止来自处理部81的动作信号的发送(0V的电压信号),因而未对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和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各自的信号输入部811a和信号输入部811b输入动作信号。此外,在处理部81的停止中,包括处理部81本身由于故障等而异常停止的情况、由于次级单元8中的信号线或其它零件的故障而来自处理部81的动作信号未被输出的情况、由于向次级单元8的电源供给线的异常或人为操作等而停止向次级单元8的电源供给的情况等。
切换装置800在动作信号未输入至信号输入部811a和信号输入部811b的状态下,即在第2模式下,通过将输入部侧切换开关810a的可动触点812a与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a连接来将处理部81和输入部80切断,进而通过将输出部侧切换开关810b的可动触点812b与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814b连接来将处理部81和输出部82切断,由此将输入部80和输出部82直接连接,形成第2路径R2。
在第2模式下,来自上游单元SU的同步信号从输入部80经由第2路径R2直接传递至输出部82。因此,即使在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次级单元8的任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绕过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8的处理部81而将同步信号传递至下游单元SD。
因此,即使在任一个次级单元8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8的电源装置5以外的电源装置5,也能够通过同步信号来维持使其同步的状态。即,在任一个次级单元8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8和比其更靠下游的次级单元8的全部电源装置5成为不同步的状态。
以下,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构成只要不产生矛盾,就也能够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构成组合而适用。关于其它构成,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上也不过仅仅是例示。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各种改变。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处理部进行延迟校正处理和缓冲处理的构成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可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构成:处理部进行延迟校正处理和缓冲处理中的任一个,将进行了该处理的处理后的同步信号传递至电源装置和输出部。例如,如果信号强度不足,则延迟变大。虽然也取决于设备的规模或能够容许的延迟的程度,但也存在即使仅执行缓冲处理,也能够在必要的范围内抑制延迟的情况。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将全部的次级单元作为对象单元的构成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可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构成:对于设置于最下游的次级单元,设为不具备切换装置的非对象单元。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使用继电器电路开关作为切换开关的构成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可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此外例如也还可以设为使用IGBT或FET等半导体开关的构成或将IC基板与处理部分开设置并监测且切换处理部的构成。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的构成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在处理部的动作中被输入动作信号,在被输入动作信号的状态下设为第1模式,在未被输入动作信号的状态下设为第2模式。可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也可以设为如下的构成:具备监测处理部的状态的监测处理部,监测处理部切换第1模式和第2模式(切换开关)。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动作信号,以如下的通断信号的构成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在正常动作中设为5V的电压信号,在停止中设为0V的电压信号。可是,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此外例如也还可以设为如下的构成:在正常动作中传送5V的电压信号,在停止中传送-5V的电压信号。另外,也可以是传递示出是在正常动作中还是在停止中的信息的构成,在此情况下,切换装置使用利用软件来进行动作的切换单元(IC芯片)。
以下,对在上述中说明的非接触供电设备的概要进行说明。
作为1个形态,非接触供电设备是具备如下部件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多个供电线,其以沿着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并排的方式配置;电源装置,其连接至多个前述供电线的各个前述供电线,将交流电流供给至前述供电线;以及同步系统,其使多个前述电源装置的前述交流电流的相位同步,前述非接触供电设备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前述受电装置,前述同步系统具备:初级单元,其生成并输出同步信号;以及多个次级单元,其相对于前述初级单元在前述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下游侧处与前述初级单元直接地连接或经由另一次级单元与前述初级单元间接地连接,接受来自前述初级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多个前述电源装置的各个前述电源装置以连接至作为前述初级单元或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任一个的连接目的地单元而从前述连接目的地单元接受前述同步信号的方式构成,以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各个前述次级单元为基准,以相对于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在前述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前述初级单元或前述次级单元为上游单元,以相对于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在前述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另一前述次级单元为下游单元,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各个前述次级单元具备被输入来自前述上游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的输入部、进行对于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处理的处理部以及输出向前述下游单元的前述同步信号的输出部,作为多个前述次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对象单元具备对如下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第1模式,其中将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处理部,将从前述处理部输出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输出部;以及第2模式,其中绕过前述处理部而将输入至前述输入部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输出部,前述切换装置进行在前述处理部的动作中设为前述第1模式且在前述处理部的停止中设为前述第2模式的切换动作。
依据本构成,即使在串联地连接的多个次级单元的任一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绕过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而将同步信号传递至下游侧的次级单元。因此,即使在任一个次级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于除了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的电源装置以外的电源装置,也能够通过同步信号来维持使其同步的状态。即,在任一个次级单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连接至该发生故障的次级单元和比其更靠下游的次级单元的全部电源装置成为不同步的状态。
在此,合适的是,前述切换装置具备将前述输入部选择性地连接至前述处理部和前述输出部的任一个的切换开关,前述切换开关具备被输入示出前述处理部是否在正常动作中的动作信号的信号输入部,并基于输入至前述信号输入部的前述动作信号,在前述处理部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将前述输入部和前述处理部连接来设为前述第1模式,在前述处理部在停止中的情况下通过将前述输入部和前述输出部连接来设为前述第2模式。
依据本构成,在处理部停止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将输入部和输出部连接而切换成第2模式。
另外,合适的是,前述切换开关,进一步在前述处理部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将前述处理部和前述输出部连接,在前述处理部在停止中的情况下将前述处理部和前述输出部切断。
依据本构成,在处理部停止的情况下,能够将处理部与输出部之间切断。因此,即使在处理部由于故障而接地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来自输入部的同步信号传递至输出部。
另外,合适的是,全部的前述次级单元是前述对象单元。
依据本构成,能够使全部的次级单元的构成设为通用的构成。因此,没必要将具备切换装置的次级单元和不具备切换装置的次级单元分开使用,能够将制品种类数抑制成较少,并且还能够减少布线作业中的错误的发生。
另外,合适的是,前述处理部进行对相应于前述传递路径的长度而在前述同步信号产生的延迟进行校正的处理即延迟校正处理和对前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增强的处理即缓冲处理的至少任一方,将进行了该处理的处理后的前述同步信号传递至前述电源装置和前述输出部。
依据本构成,在处理部进行延迟校正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将对相应于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长度而产生的延迟进行了校正的同步信号传递至电源装置。另外,在处理部进行缓冲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维持信号强度。因此,即使在从初级单元到最下游的次级单元的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全部的电源装置恰当地同步。
【符号说明】
100 :非接触供电设备
200 :物品输送设备
1 :移动路径
1a :主路径
1b :副路径
1c :连接路径
2 :行驶轨道
3 :移动体
4 :受电装置
40 :拾波线圈
5 :电源装置
6 :同步系统
7 :初级单元
8 :次级单元
80 :输入部
81 :处理部
82 :输出部
800 :切换装置
810a :输入部侧切换开关(切换开关)
811a :信号输入部
812a :可动触点
813a :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
814a :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
810b :输出部侧切换开关(切换开关)
811b :信号输入部
812b :可动触点
813b :第1路径用固定触点
814b :第2路径用固定触点
9 :行驶部
10 :输送车主体
11 :供电线
14 :驱动马达
15 :一对行驶轮
16 :一对引导轮
H :路径宽度方向
Z :上下方向
SU :上游单元
SD :下游单元
R1 :第1路径
R2 :第2路径
P :物品处理部。

Claims (5)

1.一种非接触供电设备,其是具备如下部件的非接触供电设备:
多个供电线,其以沿着具备受电装置的移动体的移动路径并排的方式配置;
电源装置,其连接至多个所述供电线的各个所述供电线,将交流电流供给至所述供电线;以及
同步系统,其使多个所述电源装置的所述交流电流的相位同步,
所述非接触供电设备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所述受电装置,
所述非接触供电设备具备以下的特征:
所述同步系统具备:
初级单元,其生成并输出同步信号;以及
多个次级单元,其相对于所述初级单元在所述同步信号的传递路径的下游侧处与所述初级单元直接地连接或经由另一次级单元与所述初级单元间接地连接,接受来自所述初级单元的所述同步信号,
多个所述电源装置的各个所述电源装置以连接至作为所述初级单元或多个所述次级单元的任一个的连接目的地单元而从所述连接目的地单元接受所述同步信号的方式构成,
以多个所述次级单元的各个所述次级单元为基准,以相对于各个所述次级单元在所述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直接地连接的所述初级单元或所述次级单元为上游单元,以相对于各个所述次级单元在所述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直接地连接的另一所述次级单元为下游单元,
多个所述次级单元的各个所述次级单元具备被输入来自所述上游单元的所述同步信号的输入部、进行对于输入至所述输入部的所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处理的处理部以及输出向所述下游单元的所述同步信号的输出部,
作为多个所述次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对象单元具备对如下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第1模式,其中将输入至所述输入部的所述同步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部,将从所述处理部输出的所述同步信号传递至所述输出部;以及第2模式,其中绕过所述处理部而将输入至所述输入部的所述同步信号传递至所述输出部,所述切换装置进行在所述处理部的动作中设为所述第1模式且在所述处理部的停止中设为所述第2模式的切换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其中,
所述切换装置具备将所述输入部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处理部和所述输出部的任一个的切换开关,
所述切换开关具备被输入示出所述处理部是否在正常动作中的动作信号的信号输入部,并基于输入至所述信号输入部的所述动作信号,在所述处理部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输入部和所述处理部连接来设为所述第1模式,在所述处理部在停止中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连接来设为所述第2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其中,
所述切换开关,进一步在所述处理部在正常动作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部和所述输出部连接,在所述处理部在停止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部和所述输出部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其中,
全部的所述次级单元是所述对象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部进行对相应于所述传递路径的长度而产生的所述同步信号的延迟进行校正的处理即延迟校正处理和对所述同步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增强的处理即缓冲处理的至少任一方,将进行了该处理的处理后的所述同步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输出部。
CN202311797446.7A 2022-12-26 2023-12-25 非接触供电设备 Pending CN118263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208056A JP2024092257A (ja) 2022-12-26 2022-12-26 非接触給電設備
JP2022-208056 2022-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63986A true CN118263986A (zh) 2024-06-28

Family

ID=91582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7446.7A Pending CN118263986A (zh) 2022-12-26 2023-12-25 非接触供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13811A1 (zh)
JP (1) JP2024092257A (zh)
CN (1) CN11826398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213811A1 (en) 2024-06-27
JP2024092257A (ja) 202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49962B1 (ko) 비접촉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및 장치, 또는 이를 이용한반송설비
CN111819107B (zh) 具有无断电多重故障切换功能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CN105190452A (zh) 驱动逆变器的安全的电压连接
JP2018107907A (ja) 搬送台車
JP2004203178A (ja) 給電設備及び給電設備の定電流電源ユニットの接続方法
US10160624B2 (en) Travel facility
KR101017407B1 (ko) 패일오버 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 전력전송장치
CN118263986A (zh) 非接触供电设备
JP7364095B2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KR20240102840A (ko) 비접촉 급전 설비
JP5236935B2 (ja) 複数の電動機の駆動装置
JP4640035B2 (ja) 無接触給電設備
KR100208206B1 (ko) 비접촉 전력분배 시스템
JP4416726B2 (ja) 給電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KR20210133153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US12015280B2 (en)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facility
US20230253826A1 (en)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Facility
CN112537609B (zh) 物品搬送设备
US20240051401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11897698B2 (en)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US12038733B2 (en) Automation system
JP2024040531A (ja) 搬送台車システム
CN117416687A (zh) 物品搬送设备
US20210018889A1 (en) Automation system
JP2002178799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