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52301A - 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252301A
CN118252301A CN202410366849.4A CN202410366849A CN118252301A CN 118252301 A CN118252301 A CN 118252301A CN 202410366849 A CN202410366849 A CN 202410366849A CN 118252301 A CN118252301 A CN 118252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
shoe
opening
heel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668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宾
宋群
马帮友
张彩云
陈旭
刘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25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52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织造成型的面部和底部,所述面部包括依次连接的鞋头、鞋身和后跟,所述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身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鞋口,并向鞋口延伸;所述开口处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对开口两侧;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防止袜套在定形时由于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定型结束后,再将连接件去除,形成具有开口的袜套,使袜套的面部自由度更高,再通过在开口处设置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袜鞋作为一种新型鞋类出现在市面上,袜鞋的袜套采用织线通过机器织造一体成型,再对应不同的袜套选择不同型号的楦头进行定型得到适宜的码数,最后进行加工处理(如粘贴鞋底)形成袜鞋,达到可穿着的目的。这种鞋子制造方式简单,穿着便捷轻盈透气,由织线做为主要材料,生产效率高的同时损耗低。但是人的脚除了长度宽度大小不同外,高度的大小也不一样,通过选择对应码数来决定长度宽度的适宜,而高度则取决于袜套的面部原始设计的高度以及织线提供可拉伸的性能。现有的袜套设计上是为一个袜子的形式,通常从织线的材料和形状大小来进行调整面部的高度,但是这种调整的面部的高度具有局限性,无法完全能适宜所有脚型高度的人。若面部的高度设计的太高,则制成的袜鞋在行走时容易使鞋子在脚背上滑动,增加脚背的摩擦,容易引起脚背的疼痛等不适;若面部的高度设计的太低,容易对脚背的特定部位的过度压力,会限制脚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同时限制脚部的自由运动和灵活性,导致脚部供氧不足和营养不良,因此需要一种拥有面部自由度更高的袜套。
申请公布号CN 116602482 A的一种袜型鞋面及其制作工艺、袜型鞋,其公开了包括面部和底部,所述面部和底部通过横机设备一体编织连接且形成筒状袜型鞋面体;所述面部包括鞋头部、连接于鞋头部后方的鞋舌部、设置于鞋舌部两侧的鞋帮部以及与鞋帮部连接并设置于鞋面体后方的后跟部,所述鞋舌部、鞋帮部与后跟部围成用于使脚穿入鞋面内的鞋口;所述鞋舌靠近所述鞋口的一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鞋帮分离;所述底部与鞋头部、鞋帮部和后跟部连接;所述面部和/或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单层密针组织或双层编织层或多层编织层。以上技术虽然在面部设计了鞋舌部,可以适当的提高面部高度的自由度,再通过鞋帮部两侧调整对脚背的压力,防止袜鞋在行走时容易脱离,但是该编织方法形成的袜型鞋面整体性不足,其鞋头部、鞋帮以及后跟通过分别编织形成,而后在通过缝合形成袜型鞋面,因而在缝接处容易开裂。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解决袜鞋调整面度的高度有限和整体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面部和底部,面部包括依次编织连接的后跟、鞋身和鞋头;其包括以下步骤:
编织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
编织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
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
完成袜套的编织;
再将楦头从袜套的鞋口穿入袜套;
开口两侧的连接件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后,再对袜套进行定型,定型完成后拆除连接件形成袜鞋的袜套。
进一步地,在所述后跟包括上后跟和下后跟;所述编织后跟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
所述上后跟、下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鞋口边缘处调转。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的步骤中,
所述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开口两侧边缘处调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并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编织鞋口的开口时,开口的起始针位勾接连接线;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时,分别在开口两侧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的调转处勾接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在开口两侧呈Z字形勾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所述鞋头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两侧进行调转;所述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包括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所述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分别连接鞋头,左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右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编织完成后将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向底部翻折,并缝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部走全位、半位循环编织形成;所述底部走全位、半位、空针循环编织形成。
一种袜鞋,采用上述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包括袜鞋的袜套,所述袜鞋的袜套的面部对应开口设有鞋舌,所述鞋舌对应鞋底一面固定在开口背离鞋口一端处;所述开口设有系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系紧结构包括鞋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鞋孔,所述鞋孔用于鞋带对穿后在鞋口处打结系紧。
进一步地,所述鞋孔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鞋孔为编织形成的镂空组织。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在鞋身上设计开口,使面部自由度更高的袜套;在袜套定型时,使用连接件对开口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使用楦头从袜套的鞋口穿入袜套内进行定型;防止袜套在定形时由于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定型结束后,再将连接件去除,形成具有开口的袜套,使袜套的面部自由度更高,再通过在开口处设置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另外编织时,面部和底部一体编织成型,面部从后跟、鞋身和鞋头的方向编织,在编织面部的时候一同编织对应的底部部分,使整双鞋在面部没有缝合口,整体性良好,不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袜套定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袜套定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袜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际视角图形织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机器视角图形织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部;
1011、左片鞋底;
1012、右片鞋底;
20、面部;
201、鞋头;
202、鞋身;
2021、开口;
20211、开口左侧;
20212、开口右侧;
2022、鞋孔;
203、后跟;
2031、上后跟;
2032、下后跟;
30、鞋口;
40、连接线;
50、楦头;
60、鞋舌;
70、鞋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专利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应用于在鞋身202上设计开口2021,使面部20自由度更高的袜套;在袜套定型时,使用连接件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使用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进行定型;防止袜套在定形时由于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2021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定型结束后,再将连接件去除,形成具有开口2021的袜套,使袜套的面部20自由度更高,再通过在开口2021处设置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另外编织时,面部20从后跟203、鞋身202和鞋头201的方向编织,在编织面部20的时候一同编织对应的底部10部分,使整双鞋在面部20没有缝合口,整体性良好,不易开裂。
参见图1-图2所示,以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进行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所示,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面部20和底部10,面部20包括依次编织连接的后跟203、鞋身202和鞋头201;其包括以下步骤:
编织后跟203以及与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
编织鞋身202以及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鞋身202和后跟203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30,所述鞋口30具有开口2021,开口2021向鞋身202处延伸;
编织鞋头201以及与鞋头201对应的底部10部分;
完成袜套的编织;
再将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
开口2021两侧的连接件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后,再对袜套进行定型,定型完成后拆除连接件形成袜鞋的袜套。
所述连接件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指的是连接件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底部10的拉力,即在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时,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楦头50的拉力;定型过程中,防止织线的材料的收缩,导致开口2021两侧向外收缩变形。
参见图4-图5所示,在所述后跟203包括上后跟2031和下后跟2032;所述编织后跟203及与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的步骤中,
所述上后跟2031、下后跟2032以及与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鞋口30边缘处调转。
上述上后跟2031、下后跟2032以及与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鞋口30边缘处调转,具体指上后跟2031、下后跟2032以及与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由若干个织列组成,每个织列包括部分的袜套左侧上后跟、袜套左侧下后跟、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袜套右侧下后跟、袜套右侧上后跟,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在鞋口30边缘处调转(在上后跟2031边缘处改变编织方向)编织一下个织列;袜套左侧上后跟2031、袜套左侧下后跟2032、后跟203对应的底部10部分、袜套右侧下后跟2032、袜套右侧上后跟2031的编织的顺序形成若干个织列可以确保后跟203和底部10部分之间的牢固连接,防止后跟203部分松动或脱落,从而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且可以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方向的拉力和松紧度,使袜鞋在穿着时更加贴合脚型,并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适应性;调整转动在鞋口30边缘处可以使编织的结构更加均匀和平整,使鞋子的外观更加美观。
参见图4-图5所示,在所述编织鞋身202以及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鞋身202和后跟203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30,所述鞋口30具有开口2021,开口2021向鞋身202处延伸的步骤中,
所述鞋身202以及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开口2021两侧边缘处调转。
上述鞋身202以及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开口2021两侧边缘处调转具体指的是,鞋身202以及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由若干个织列组成,以开口2021为界,将处于开口左侧20211的鞋身202部分为鞋身202左侧,将处于开口右侧20212的鞋身202部分为鞋身202右侧,每一织列包括部分的鞋身202左侧、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鞋身202右侧,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在开口2021两侧调转(在开口2021两侧改变编织方向)编织一下个织列;将鞋身202以及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形成以鞋身202左侧、与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鞋身202右侧的编织顺序的若干个织列,可以确保鞋身202和底部10部分之间的牢固连接,防止鞋身202部分松动或脱落,从而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且可以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方向的拉力和松紧度,使袜鞋在穿着时更加贴合脚型,并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适应性;调整转动在开口2021两侧可以使编织的结构更加均匀和平整,使鞋子的外观更加美观。
上述连接件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可以防止开口2021两侧向外收缩变形。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将开口2021两侧固定在楦头50上,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即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之后,将开口2021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楦头50上,然后再进行定型,定型结束后去除连接件,取出楦头5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连接开口2021两侧,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连接件连接开口2021两侧可以是在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之前或之后,然后再进行定型,定型结束后去除连接件,取出楦头5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连接开口2021两侧,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连接件连接开口2021两侧可以是在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之前或之后,在楦头50从袜套的鞋口30穿入袜套内之后,再将开口2021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楦头50上,对开口2021两侧提供进一步向袜套内的拉力,最后进行定型,定型结束后去除连接件,取出楦头50,防止定型中某个连接件脱落。所述连接件可以是魔术贴、连接线40等。
参见图1-图2所示,连接件优选为连接线40,所述连接线40连接开口2021两侧。即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40,并与鞋身202一体编织成型,所述编织鞋口30的开口2021时,开口2021的起始针位勾接连接线40;编织鞋身202以及鞋身202对应的底部10部分时,分别在开口2021两侧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的调转处勾接连接线40。采用连接线40连接开口2021两侧,无需与楦头50贴合固定,可以确保连接线40紧密连接在开口2021两侧,在定型中不易脱落或松动,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和耐久性。另外,连接线40横跨开口2021两侧,一同成型可以均匀分布力量,避免工人缝接造成部分位置压力集中,使开口2021部分位置过度受力而导致袜套开口2021形状变形、损坏。在构接连接时,优选开口2021对应构接位置走半位针。在定型结束后,直接可由连接线40一端拉扯将连接线40取出,减少人力拆除费时费力的问题,在批量生产中降低制造袜鞋成本,提高袜鞋制造效率。
上述连接线40连接开口2021两侧,可以采用直线型、Z字形、斜线形、交叉形等连接方式。优选连接线40呈Z字形,即从开口202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末尾呈Z字形相连;连接线40呈Z字形,可以增加连接线40与开口2021两侧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40容易松脱或断裂,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且Z字形连接线40在连接过程中可以均匀分布开口2021两侧受力,可以减少对连接线40和袜套的局部压力,避免过度受力而导致破损或损坏。
参见图4-图5所示,在所述编织鞋头201以及与鞋头201对应的底部10部分的步骤中,所述鞋头201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201两侧进行调转;所述与鞋头201对应的底部10部分包括左片鞋底1011和右片鞋底1012,所述左片鞋底1011和右片鞋底1012分别连接鞋头201,左片鞋底1011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1011的两侧进行调转,右片鞋底1012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1012的两侧进行调转,编织完成后将左片鞋底1011和右片鞋底1012向底部10翻折,并缝接。上述鞋头201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201两侧进行调转,指的是鞋头201由若个织列组成,在鞋头201两侧调转(在鞋头201两侧改变编织方向)编织一下个织列;上述左片鞋底1011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1011的两侧进行调转,指的是左片鞋底1011由若个织列组成,在左片鞋底1011两侧调转(在左片鞋底1011两侧改变编织方向)编织一下个织列;上述右片鞋底1012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1012的两侧进行调转,指的是右片鞋底1012由若个织列组成,在右片鞋底1012两侧调转(在右片鞋底1012两侧改变编织方向)编织一下个织列。鞋头201、左片鞋底1011和右片鞋底1012分别采用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可以增强鞋头201、左片鞋底1011和右片鞋底1012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袜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再通过缝接,可以使鞋头201和底部10部分的连接更加平整和美观。这有助于提升袜鞋子的外观品质。
上述袜套的面部20可以走全位、半位循环编织形成;袜套的底部10可以走全位、半位、空针循环编织形成。上述的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是指在编织过程中,针筒的正反转,针筒正反转可以带动编织线正转编织方向和反转编织方向。正转编织方向是指将编织线或材料按照一个方向进行编织,而反转编织方向是指将编织线或材料按照与正转相反的方向进行编织。
参见图3所示,一种袜鞋,采用上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进行定型,其包括袜鞋的袜套,所述袜鞋的袜套的面部20对应开口2021设有鞋舌60,所述鞋舌60对应鞋底一面固定在开口2021背离鞋口30一端处;所述开口2021设有系紧结构。采用在开口2021处设置系紧结构,通过系紧结构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避免对脚面的压力过紧或过松,确保袜鞋具有舒适度和合适的支撑;鞋舌60减少系紧结构或鞋口30两侧边缘对脚背的压力和摩擦力,防止对脚面造成不适或勒痕;另外鞋舌60紧贴在开口2021处,防止灰尘、沙子、小石子等异物从开口2021处进入鞋子内部。上述的中的开口2021可以呈U字型或V字型。
上述中的系紧结构用于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紧结构包括系紧条和魔术贴(Velcro),所述系紧条另一端设有魔术贴的前面带(loop),系紧条一端固定在开口2021一侧,所述开口2021另一侧对应系紧条设有背面带(hook),通过魔术贴的前面带和背面带的粘贴,使系紧条另一端可活动地调节固定在开口2021另一端,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系紧结构包括鞋带70,所述开口2021两侧分别具有若干鞋孔2022,所述鞋带70在开口2021两侧鞋孔2022对穿后在鞋口30处打结系紧,即通过将鞋带70穿过开口2021两侧的鞋孔2022,并在鞋口30处打结,从而使鞋带70固定在鞋子上,当鞋带70被系紧后,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鞋带70的松紧程度,从而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采用鞋带70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可以确保鞋子紧密固定在脚上,并根据个人需要调整鞋带70的松紧程度,使鞋子更贴合脚部,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减少脚部滑动、晃动或不稳定感,提供更好的脚部支持,可以调整鞋带70的松紧程度,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以适应个人的脚型和舒适需求,减少脚部在运动或活动中的不适感。上述中的鞋孔2022可以是在袜套织造成型后,通过打孔形成的,优选鞋孔2022与袜套一体织造成型,如所述鞋孔2022为编织形成的镂空组织,也可以是在开口2021两侧的表面形成拱形鞋孔2022。无需需要费力地在袜套织造成型后再进行冲孔,省去了冲孔的工序,节省时间和精力。
上述的鞋身202的开口2021可以位于任意位置,可以位于鞋身202两侧,也可以位于鞋身202中部,开口2021的中轴线可以与鞋身202的中轴线平行,也可以与鞋身202的中轴线形成夹角。优选所述开口2021位于鞋身202中部,开口2021的中轴线和鞋身202的中轴线重合,可以使鞋带70在在脚背均匀分布压力,减少对特定部位的过度压力,降低鞋带70勒痕和不适感的发生。
上述开口2021优选自鞋头201和鞋身202的连接处向鞋口30延伸。将开口2021自鞋头201和鞋身202的连接处开始延伸至鞋口30附近,可以增加开口2021的长度,使鞋子的穿脱更加方便,且可以使调整袜套面度高度的范围更大,通过拉紧鞋带70,可以灵活地调节鞋子的松紧度,自由调整袜套的面部20高度,进而调整与脚面的贴合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套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面部和底部,面部包括依次编织连接的后跟、鞋身和鞋头;其包括以下步骤:
编织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
编织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
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
完成袜套的编织;
再将楦头从袜套的鞋口穿入袜套;
开口两侧的连接件提供向袜套内的拉力后,再对袜套进行定型,定型完成后拆除连接件形成袜鞋的袜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跟包括上后跟和下后跟;所述编织后跟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
所述上后跟、下后跟以及与后跟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鞋口边缘处调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鞋身和后跟围成用于使脚穿入袜套内的鞋口,所述鞋口具有开口,开口向鞋身处延伸的步骤中,
所述鞋身以及与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在开口两侧边缘处调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并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编织鞋口的开口时,开口的起始针位勾接连接线;编织鞋身以及鞋身对应的底部部分时,分别在开口两侧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的调转处勾接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在开口两侧呈Z字形勾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鞋头以及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的步骤中,所述鞋头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鞋头两侧进行调转;所述与鞋头对应的底部部分包括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所述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分别连接鞋头,左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左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右片鞋底通过正转和反转编织方向进行编织,并沿着右片鞋底的两侧进行调转,编织完成后将左片鞋底和右片鞋底向底部翻折,并缝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走全位、半位循环编织形成;所述底部走全位、半位、空针循环编织形成。
8.一种袜鞋,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中所述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袜鞋的袜套,所述袜鞋的袜套的面部对应开口设有鞋舌,所述鞋舌对应鞋底一面固定在开口背离鞋口一端处;所述开口设有系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紧结构包括鞋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鞋孔,所述鞋孔用于鞋带对穿后在鞋口处打结系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孔与鞋身一体编织成型,所述鞋孔为编织形成的镂空组织。
CN202410366849.4A 2024-03-28 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Pending CN118252301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52301A true CN118252301A (zh) 2024-06-28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642B (zh) 具有設置本體部及跟部之編織組件的鞋類物件
KR101690525B1 (ko) 슈즈 어퍼 및 슈즈 어퍼의 제조방법
CN101336081B (zh) 袜子
EP3294938B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preferably curved knitted lacing element and a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a knitted lacing element
US20210007443A1 (en) Shoe, especially sports shoe
CN105164327B (zh) 使用竖直镶嵌拉伸元件编织一编织部件的方法
JP6361733B2 (ja) ニット構成要素と一体型ニット足首カフとを組み合わせた履物製品
EP3504365B1 (en) Articles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that includes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a cushioning region, an upper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footwear article
US11384459B2 (en) Knitted component with raised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WI633852B (zh) 腳背蓋及鞋面
CN105167306B (zh) 包含具有护套部分和鞋舌部分的编织部件的鞋类鞋面
KR101954655B1 (ko) 슈즈 어퍼 및 슈즈 어퍼의 제조방법
CN106455753B (zh) 鞋帮及鞋帮的编织方法
CN101111167A (zh) 袜子
CN106062265B (zh) 套脚衣物、用于制造这种套脚衣物的方法及用于针织品或袜类的圆机
TWI645794B (zh) 鞋體形成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9430988A (zh) 一种鞋底局部凸起的横编袜子鞋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137650A1 (zh) 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与制造方法
CN106974365A (zh) 一种一体成型立体鞋面成型工艺
CN118252301A (zh) 一种袜鞋的袜套织造工艺
CN111227420A (zh) 新型编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25056A (zh) 一种可透视图文的飞织鞋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49012B (zh) 一种喇叭口状袜筒的织造方法及一种防浮肿袜
CN215455824U (zh) 一种一体编织有鞋带的鞋面
CN213370309U (zh) 一种具有波谷条的新型针织鞋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