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77266A -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77266A
CN118177266A CN202410328501.6A CN202410328501A CN118177266A CN 118177266 A CN118177266 A CN 118177266A CN 202410328501 A CN202410328501 A CN 202410328501A CN 118177266 A CN118177266 A CN 118177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tea
leaves
yirong
quercetin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285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秋
潘英妮
王冬梅
任舒蒙
张清竹
徐慧源
刘晓云
任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3285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77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177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77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槲叶为原材料,利用红茶的发酵工艺制作方法,将其制成类红茶制品,改善口感、增加风味,使其更适合作为日常茶饮,得到槲叶红茶后再对其进行提取,精制成粉末易溶茶,从而使槲叶的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本发明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发酵程序,再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药效验证,表明其对肾结石有治疗效果,强调其作为可预防泌尿结石产生与复发的一款优秀红茶饮品的重要性。

Description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泌尿结石作为一种泌尿系常见病,十年内复发几率高达70%。尽管现代医疗可以对其进行高水平微创治疗,但仍然存在术后感染和复发性等不利因素,化学药物治疗又存在很多副作用。中药治疗作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更具有优势,槲叶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槲叶是壳斗科栎属植物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的干燥叶。始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槲叶味甘,苦,性平,无毒,可疗痔,止血;通淋,利小便,又驱绦虫。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槲叶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结石等多种活性。以槲叶为主要原料的“泌石通胶囊”被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及湿热下注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目前,关于槲叶的使用主要在三个领域中:药用、食品与养殖,槲叶作为泌石通胶囊主成分被开发成中成药制剂。国内常用槲叶来制作槲叶包槲叶粽,其作为食品包装远销日韩等国。养殖业常使用槲叶养柞蚕。槲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优秀的药用食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槲叶可用于治疗泌尿结石,而多饮水利于泌尿结石的排出,因此槲叶具有极高的开发成茶饮的价值。但是槲叶的利用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生品槲叶具有酸涩的气味,口感不佳,不利于直接泡水后服用。开发成产品的槲叶红茶发酵工艺不稳定,对感官评价效果会有一定影响。泡茶方法溶出时间短,不利于槲叶红茶中有效成分黄酮、酚酸类成分及多糖类成分的充分溶出。以上因素均不利于槲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槲叶为原材料,利用红茶的发酵工艺制作方法,将其制成类红茶制品,改善口感、增加风味,使其更适合作为日常茶饮,得到槲叶红茶后再对其进行提取,精制成粉末易溶茶,从而使槲叶的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本发明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发酵程序,再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药效验证,表明其对肾结石有治疗效果,强调其作为可预防泌尿结石产生与复发的一款优秀红茶饮品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成熟新鲜的槲叶:
(2)鲜叶清洗后自然晾干,摊放萎凋至叶色发暗,青草味消失,闻到果香气味;
(3)萎凋后将叶片切成1cm×3cm左右大小,揉捻至破损率达70%以上;
(4)将揉捻好的叶片集中堆放,发酵至全部变色,中途定时通风透气;
(5)将发酵好的叶片送入烘箱烘干制成槲叶红茶;
(6)将制作好的槲叶红茶放入提取罐,加水加热提取后,去除不溶物,浓缩后烘干打粉分装制成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1)中,使用成熟新鲜的6~9月槲叶。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2)中,摊放厚度3~6cm,温度20~25℃,湿度50~70%,时间6h以上,至叶色转变为暗绿,青草气味消失转变为果香气。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3)中,按照揉—捶—揉的顺序,先进行适度揉捻,然后施加压力捶打共揉捻半小时以上至破损率达70%左右。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4)中,摊放厚度3~6cm,发酵温度25~35℃,发酵时间24小时左右,发酵湿度90%以上,发酵过程中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8次。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5)中,所述烘干具体为:先用60℃的温度烘60分钟,每20分钟一翻动叶片,然后取出摊凉;再用90℃的温度烘120分钟,至含水量低于5%即成。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6)中,具体提取方法为:加水量为8-12倍,提取温度为100℃左右,提取3次,提取时间每次1~1.5h,,使用200~300目尼龙网布过滤,滤液高速离心去除不溶物沉渣,离心转速为5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0~20min,取上清液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后,使用喷雾干燥、真空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后粉碎,分装制成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在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中,每份250~500mg槲叶易溶红茶粉,用250~500mL开水冲泡,每日饮用槲叶易溶红茶粉总量不超过1g。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先将槲叶制备成了槲叶红茶,再提取制成槲叶易溶红茶,与槲叶生品提取物相比,不仅提高了其对体外草酸钙晶体的抑制作用,而且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并不会损失槲叶中的活性成分,与槲叶生品相比,槲叶红茶对体内肾结石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还优化了饮用口感,增添红茶风味。
(2)本发明中将制作好的槲叶红茶叶片放入提取罐,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1.5h,过滤后离心去除不溶物,浓缩后烘干粉碎分装制成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3)本发明中对槲叶红茶制备步骤工艺参数使用了单因素考察、化学滋味得分和感官评价等方法进行筛选,科学合理,兼顾了口感风味与健康效益。
(4)本发明的槲叶红茶原料仅为新鲜槲叶,发酵过程中未添加任何添加剂,为纯天然槲叶易溶红茶茶饮。
附图说明
图1:单因素实验的槲叶红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
图2:槲叶茶汤颜色图。
图3:显微下槲叶与槲叶红茶提取物对体外晶体的影响。其中,C:空白对照组,W:槲叶提取物,T:槲叶红茶提取物。
图4:草酸钙结晶XRD图。其中,左:QD-槲叶水提物,右:QDT-槲叶红茶,1、2、3浓度各为:0.025、0.05、0.1g/mL。
图5:草酸钙结晶上清钙离子含量折线图(左图)和COD含量折线图(右图)。
图6:各种生理指标检测结果。其中,给药浓度分别为:QD-L槲叶低剂量0.125g/kg,QD-H高剂量组0.5g/kg,QDTea槲叶红茶组0.5g/kg。
图7:大鼠肾组织HE切片图。其中,400X;a:空白对照,b:模型,c:泌石通胶囊,d:槲叶组低剂量,e:槲叶组高剂量,f:槲叶红茶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下面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药食两用可化肾石的槲叶易溶红茶茶叶的制备方法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成熟新鲜的槲叶:
(2)鲜叶清洗后自然晾干,摊放萎凋至叶色发暗,青草味消失,闻到果香气味,具体为:摊放厚度3~6cm,温度20~25℃,湿度50~70%,时间6h以上,至叶色转变为暗绿,青草气味消失转变为果香气。
(3)萎凋后将叶片切成1cm×3cm左右大小,揉捻至破损率达70%以上,具体为:按照揉—捶—揉的顺序,先进行适度揉捻,然后施加压力捶打共揉捻半小时以上至破损率达70%左右。
(4)将揉捻好的叶片集中堆放,发酵至全部变色,中途定时通风透气,具体为:摊放厚度3~6cm,发酵温度25~35℃,发酵时间24小时左右,发酵湿度90%以上,发酵过程中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8次。
(5)将发酵好的叶片送入烘箱烘干制成槲叶红茶,具体为:先用60℃的温度烘60分钟,每20分钟一翻抖叶片,然后取出摊凉;再用90℃的温度烘120分钟,至含水量低于5%即成。
分别选取不同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对槲叶红茶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考察。采用红碎茶滋味化学鉴定方法分别检验与评估茶汤的浓度、汤色和鲜爽度等品质特性,并计算得分(见表1):
表1:单因素实验考察条件
发酵时间(h) 发酵温度(℃) 发酵湿度(%)
12、24、36 25、30、35、40 70、80、90
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检测总多酚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根据国标红碎茶审评方法GB/T23776-2018改良(即3g茶样加150mL沸水,冲泡时间5min),对样品评分审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各项得分,根据权数计算得出评分。同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使用经黑白校正过的色差仪测定茶汤颜色,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见表2。
表2:槲叶红茶感官审评项目
项目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权数 20 10 30 30 10
选取最佳滋味得分发酵条件,使用感官评价法、含量测定法和色差仪法对最佳工艺茶样进行发酵工艺验证三次,得到验证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制作工艺为发酵时间24h、发酵湿度90%、发酵温度35℃(详细筛选评分见表3-表5)。此条件下制作所得槲叶红茶感官品质良好,内含有效成分得到很好保留,其滋味与汤色大幅提升。
表3:不同发酵时间槲叶红茶的滋味品质得分
编号 时间h 湿度% 温度℃ 汤色和鲜爽度 浓强度 总分
F1 12 80 35 15.3 17 32.3
F2 20 80 35 13.8 17 30.8
F3 24 80 35 15.5 18.3 33.8
F4 36 80 35 14.2 18.7 32.9
表4:不同发酵湿度槲叶红茶的滋味品质得分
编号 时间h 湿度% 温度℃ 汤色和鲜爽度 浓强度 总分
F5 24 70 35 15.1 19.6 34.7
F3 24 80 35 15.5 18.3 33.8
F6 24 90 35 15.2 21.3 36.5
表5:不同发酵温度槲叶红茶的滋味品质得分
编号 时间h 湿度% 温度℃ 汤色和鲜爽度 浓强度 总分
F7 24 90 30 14.1 20.1 34.2
F6 24 90 35 15.2 21.3 36.5
F8 24 90 40 14 19.7 33.7
由图1可知在单因素考察槲叶红茶的发酵工艺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糖含量基本符合滋味品质得分结果,总酚含量与化学滋味得分趋势几乎完全相符。
槲叶红茶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认证:选取最佳滋味得分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5℃、相对湿度90%、发酵时间24h。使用含量测定法,感官评价法和色差仪法对最佳工艺茶样进行发酵工艺验证,得到结果如表6-8和图2所示。
表6:槲叶红茶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mg/g)
总黄酮 总多酚 总多糖
槲叶生品 35.67 17.42 32.86
槲叶红茶 35.45 18.36 22.00
表7:槲叶红茶最佳发酵工艺审评结果
表8:槲叶红茶的色差仪比较结果
编号 ΔL* Δa* Δb* ΔC* Δh*
槲叶生品 -15.38 9.73 20.86 22.93 3.93
槲叶红茶 -32.44 23.18 23.76 32.92 -7.58
正山小种 -37.00 27.03 18.64 31.85 -14.61
ΔL*:明度(白+黑-);Δa*(红+绿-);Δb*(黄+蓝-);ΔC*饱和度(鲜艳+灰暗-);Δh*色调差异。
制作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制成槲叶红茶,并通过化学滋味得分不含过于主观因素的科学方法判定得到最佳工艺条件(24h、90%、35℃)。
观察总酚含量随时间、湿度增加,先减后增,推测茶叶发酵过程中通过氧化发生了化学成分变化,改变其酚类成分的种类,在发酵后产生了新的酚类造成含量提高,综合节能考虑使用24 h发酵时间和90%湿度。在发酵温度35℃达到最高点之后含量下降,结果与最佳条件24h、90%、35℃相符。推测总酚成分可能是左右化学滋味得分的最大因素。
总黄酮含量随发酵时间增加逐渐下降,24 h并没有较大幅度减少,湿度先减后增,90%最佳,随温度增加逐渐上涨,考虑总酚含量趋势,不使用最大温度40℃。总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和温度先减后增,结合其它含量趋势选取上涨高点为最佳条件,湿度随发酵逐渐加少,尽管90%糖含量最少,但为了茶叶发酵后的的风味滋味色泽,仍然选取90%的湿度。
综合单因素结果的成分含量、化学滋味得分结果考量,敲定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5℃、相对湿度90%、发酵时间24h不改变,再通过槲叶红茶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认证得到,成品槲叶红茶感官品质良好,且内含有效成分得到很好地保留,其滋味与汤色均得到大幅的提升,为槲叶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方案。
实施例2:易溶槲叶红茶总提取物的制备
取500g干燥后槲叶红茶,加热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h,加水量为10倍,200目尼龙布过滤后,合并提取液,高速离心(8000rpm,10min),弃去不溶物,将除杂后的上清液进行旋转蒸发浓缩(60-65℃),冷冻干燥后打粉,即得槲叶红茶易溶粉末。
实施例3:体外晶体实验药效学验证
通过对体外草酸钙结晶培养,测定添加不同浓度药液的溶液,离心后的草酸钙上清液中的Ca2+浓度,及对得到的草酸钙晶体沉淀进行显微和XRD表征。体外实验使用前,提前配置成生药浓度为0.2g/mL浓度的提取液,-20℃冷冻备用,使用80~90℃热水溶解后配置成不同浓度,5000rpm/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使用。
在体外实验结果中,烧杯中加入20mmol/L CaCl2溶液40mL和药液20mL,37℃恒温下磁力搅拌5分钟后,加入20mmol/L Na2C2O4溶液40mL,反应10min后静置24h,涡旋溶液后吸取1mL供显微压片使用,显微镜偏光镜下对比观测晶体形态。剩余部分3500rpm/10min离心分离,取溶液上清液中测定可溶性Ca2+离子浓度(包括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和被样品配位后溶解在溶液中的钙离子)。草酸钙沉淀蒸干后于50℃真空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称重,得到一水草酸钙晶体。进行后续XRD分析,采用K值法对其COD含量进行计算。
图3偏光镜下亮光部分显示晶体数量占比,可表明槲叶红茶与槲叶提取物同样具有转化一水草酸钙为二水草酸钙形态的能力,更利于结石的排出。图4XRD衍射结果与图5中COD含量显示,在加入提取物后,XRD衍射图表示草酸钙晶体则明显的由稳定的COM形态转变为热力学不稳定的COD形态,槲叶红茶组比槲叶组效果更明显。由此可确定槲叶红茶和槲叶都具有有强抑制草酸钙晶体形成能力,且随浓度增大而更有效。
从图4Ca2+含量得出,与空白晶体组对比,所有给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通过各给药组之间的对比得出结论:本发明槲叶红茶提取物好于槲叶提取物,都可增加体系中游离Ca2+的浓度,进一步证明可能是由于提取液中含有的有机酸或多糖成分与钙螯合,同溶液中的C2O4 2-可以竞争吸引Ca2+,降低了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使Ca2++C2O4 2-=CaC2O4动态平衡向左移动,形成CaC2O4分子难度增加,从而使CaC2O4晶体成核较慢。说明槲叶与槲叶红茶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主要是抑制CaC2O4晶体的成核。
实施例4:对体内草酸钙结石大鼠的药效学验证
通过使用维生素D3(VD3)灌胃与乙二醇自由饮水法对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的复制,进行药效学初步研究,对比槲叶水提取物与槲叶红茶水提物对草酸钙结石大鼠的药效,探究是否影响其抗泌尿结石作用。药效学结果显示,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造模较成功,给药组对比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中的槲叶红茶组和槲叶组均具有抗泌尿结石作用。
槲叶红茶提取物制备:取槲叶红茶样品,粉碎加入10倍量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2h,200目尼龙网布过滤,合并提取液,高速离心除去不溶物后收集上清液浓缩后得提取液提物干浸膏。取适量用水复溶。
42只SD大鼠(体重200±20g,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辽)2020-0001),适应饲养1周,随机分成空白、模型、泌石通(包含槲叶干浸膏,清热利湿,行气化瘀,用于气滞血瘀型及湿热下注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槲叶低剂量0.125g/kg、槲叶高剂量0.5g/kg、槲叶红茶0.5g/kg共6组,每组7只。空白组正常饮食3周,模型组、治疗组用0.6%乙二醇饮水,将0.5μmol/mL VD3/玉米油中灌胃,隔日一次持续4周,以诱导肾草酸钙结晶。治疗组每日给药1mL(阳性药采用临床剂量,提取物组以生药量计)。
实验结束前1天,使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24h尿液-80℃冻存待测。解剖当天,经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切开大鼠腹腔暴露腹腔和两侧肾脏,经腹主动脉采血5mL,离心机分离血清,-80℃分装冻存,待测BUN,CRE等指标。
取完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摘取双肾,无菌滤纸擦干后称重拍照。取大鼠左侧肾脏,取组织剪下组织称重后加入1:9的冰生理盐水,进行组织研磨,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分装冻存,进行下一步指标的检测。其余部分置于冻存管放置于液氮中储存。大鼠右侧肾脏纵向切开,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48h以上,用于肾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后续工作。取固定后好的肾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以便后续进行HE染色、以及生物显微镜观察。
生物样本的处理:组织样本:取冻存组织剪下组织称重后加入1:9的冰生理盐水,进行组织研磨,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分装冻存,进行下一步指标的检测。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体外实验均至少进行3次。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双因素方差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 8.0.1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图6a、6b、6c所示,肌酐(Cre)和尿素氮(BUN)都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肾功能常见指标。血清Cr越高,则代表肾小球滤过功能越差,尿Cre则与血Cre相反,血清BUN则高代表肾功能受损,比如肾功能不全。图6d肾脏系数为肾脏质量与体重的比值,肾脏的形态和重量在如肾脏积水、出现肿块时,肾脏的体积会增大,重量会轻度增加。图6e为血中钙离子浓度,血钙浓度高时,钙离子会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而草酸钙是肾结石中最常见的成分,进而可能会促进肾结石的生成。肾结石严重时会导致肾内梗阻,可引起肾实质损伤,影响肾脏对钙的排泄,从而导致高钙血症。血钙代谢异常与肾结石的形成和反复发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肾脏的滤过功能无法将血液中的钙全部留在体内,就会进入尿液当中,钙盐从尿液中析出沉积于肾脏,使尿液中的钙达到过饱和状态,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图6f则显示了大鼠每500g体重下24h的尿量对比,可以说明阳性对照和提取物组在利尿作用上是否有影响。
阳性对照和提取物组的数据基本都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图6a-e指标上给药组对比模型组都出现了显著不同,但给药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指标图趋势大体相似,充分说明了治疗组在肾功能指标上,均具有治疗效果。图6f说明阳性对照和提取物组对比模型组尿量增高,证明槲叶和槲叶红茶具有一定利尿作用。
如图7所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可以观察到,肾小管腔明显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或明显扁平化等。而给药组对比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槲叶高剂量组和槲叶红茶组对比低剂量组的肾脏组织切片更完整,肾小管腔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扁平化更少,但槲叶高剂量和槲叶红茶组肾小管腔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扁平化的程度相似,没有显著性差异,都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由上述结果综合分析,槲叶红茶在经过发酵后,仍然具有与槲叶同剂量相同的抗泌尿结石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证实了槲叶红茶的功能性和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成熟新鲜的槲叶:
(2)鲜叶清洗后自然晾干,摊放萎凋至叶色发暗,青草味消失,闻到果香气味;
(3)萎凋后将叶片切成1cm×3cm左右大小,揉捻至破损率达70%以上;
(4)将揉捻好的叶片集中堆放,发酵至全部变色,中途定时通风透气;
(5)将发酵好的叶片送入烘箱烘干制成槲叶红茶;
(6)将制作好的槲叶红茶放入提取罐,加水加热提取后,去除不溶物,浓缩后烘干打粉分装制成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摊放厚度3~6cm,温度20~25℃,湿度50~70%,时间2h以上,至叶色转变为暗绿,青草气味消失转变为果香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按照揉—捶—揉的顺序,先进行适度揉捻,然后施加压力捶打共揉捻半小时以上至破损率达70%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摊放厚度3~6cm,发酵温度25~35℃,发酵时间24小时左右,发酵湿度90%以上,发酵过程中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8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烘干具体为:先用60℃的温度烘60分钟,每20分钟一翻抖叶片,然后取出摊凉;再用90℃的温度烘120分钟,至含水量低于5%即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具体提取方法为:加水量为10倍,提取温度为100℃左右,提取3次,提取时间共计3h,使用200~300目尼龙网布过滤,滤液高速离心去除不溶物沉渣,离心转速为5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0~20min,取上清液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后,使用喷雾干燥、真空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后粉碎,分装制成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7.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其特征在于:每份250~500mg槲叶易溶红茶粉,用250~500mL开水冲泡,每日饮用槲叶易溶红茶粉总量不超过1g。
CN202410328501.6A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177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8501.6A CN118177266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8501.6A CN118177266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77266A true CN118177266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41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28501.6A Pending CN118177266A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772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5021B (zh) 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
CN108522734A (zh) 一种铁皮石斛花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6500B (zh) 蒲公英低糖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983A (zh) 一种茶叶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US10588928B2 (en) Anti-obesit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ine needle juice powder as effective component
CN118177266A (zh) 一种药食两用可化肾结石的槲叶易溶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8287A (zh) 一种美洲大蠊酶解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662856B2 (ja) 冷水可溶茶抽出物
CN112715709B (zh) 沉香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78622A (ko) 매실 캔디 제조방법
JP4620783B2 (ja) アレルギーに対する治療効果を有する機能性食品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天然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7983B (zh) 由搅拌工艺获得浓缩多酚提取物的方法
CN113662975A (zh) 一种藜麦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预防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和食品中的用途
KR101162874B1 (ko) 포도 아이스 와인의 제조방법
CN10733499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KR100903504B1 (ko) 비라칸사스 열매 추출물질을 포함하는 기능식품 및 체중 감소제
CN113841765B (zh) 一种槐米桑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486633A (zh) 由肉苁蓉和海松子制得的保健酒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0378846B2 (zh)
CN106728718A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
KR102468019B1 (ko) 황칠을 주요하게 포함하는 식물 혼합 농축액 및 상기 농축액을 이용하는 식품
CN106665966A (zh) 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0081931A (ko) 생 약재 신속추출 농축액 증대
CN114938820A (zh) 一种红茶核桃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18471A (zh) 一种全蝎中药饮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