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41153A -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41153A
CN118141153A CN202410507787.4A CN202410507787A CN118141153A CN 118141153 A CN118141153 A CN 118141153A CN 202410507787 A CN202410507787 A CN 202410507787A CN 118141153 A CN118141153 A CN 118141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rod
hollow
cavity
cavity filter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077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鑫
黄杨
宋俊汉
郑晓云
李朝建
孙庆杰
娄中玉
徐兴华
唐伟
谢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Nantong Cigarette Fil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Nantong Cigarette Filter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Nantong Cigarette Fil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41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41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卷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丝束经过开松后,在所述丝束的表面施加增塑剂;S2、所述丝束通过牵引进入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所述丝束经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的内芯芯棒形成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S3、对所述圆形芯棒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圆形空腔的空腔滤棒条;S4、在所述空腔滤棒条的侧面加工透气孔;S5、对加工好透气孔的所述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和整形,形成具有所述透气孔的空腔滤棒。本发明能够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腔滤棒为轴向具有空腔结构的滤棒,空腔滤棒在卷烟滤嘴上有广泛应用,通过利用轴向空腔并在滤棒端面形成空腔图案,制备具有视觉新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滤棒。
随着加热卷烟的发展,空腔滤棒以其低吸阻或者极低吸阻在加热卷烟降温段进行应用,但是单独的空腔滤棒对烟气的降温效果有限,无法充分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换热。
因此,需要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能够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丝束经过开松后,在所述丝束的表面施加增塑剂;
S2、所述丝束通过牵引进入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所述丝束经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的内芯芯棒形成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
S3、对所述圆形芯棒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圆形空腔的空腔滤棒条;
S4、在所述空腔滤棒条的侧面加工透气孔;
S5、对加工好透气孔的所述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和整形,形成具有所述透气孔的空腔滤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增塑剂的重量为所述丝束重量的15%-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具有定形孔,所述定形孔的轴线与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呈夹角设置,在所述丝束通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所述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以对所述丝束进行整理。
进一步地,所述定形孔的轴线与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进一步地,沿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在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定形孔,在所述丝束通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所有的所述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采用电加热或者蒸汽加热的方式对所述圆形芯棒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加热的温度区间为110℃-19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沿所述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所述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能够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或者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沿所述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所述透气孔,部分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部分所述透气孔不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采用风冷的方式对所述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丝束经过开松后,在丝束的表面施加增塑剂,丝束通过牵引进入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形成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圆形芯棒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圆形空腔的空腔滤棒条,在空腔滤棒条的侧面加工透气孔,最后对加工好透气孔的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和整形,形成具有透气孔的空腔滤棒。丝束通过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加工出空腔,通过加热固化后加工出透气孔,通过加热固化便于后续加工透气孔。通过加工透气孔制备出的空腔滤棒,可以实现空气气流沿轴向和径向方向进入,从而能够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而且可以依据透气度要求设计不同的透气孔结构和形状,能够实现不同的抽吸效果,而且提升空腔滤棒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申请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其应用到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或以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细节和组件布置。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中,术语“连接”、“结合”、“耦合”、“安装”可以是直接连接、结合、耦合或安装,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结合、耦合或安装。其中,进行举例示范,直接连接指的是两个零件或组件之间不需设置中间件而连接在一起,间接连接指的是两个零件或组件分别与至少一个中间件连接,这两个零件或组件通过中间件实现连接。此外,“连接”和“耦合”不限于物理或机械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电连接或耦合。
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结合数量或条件使用的相对术语(例如,“约”,“大约”,“基本”等)为包括所述值并且具有上下文所指示的含义。例如,该相对术语至少包括与特定值的测量相关的误差程度,与特定值相关的由制造,组装,使用造成的公差等。这种术语也应被视为公开了由两个端点的绝对值限定的范围。相对术语可指代所指示的值的一定百分比(例如1%,5%,10%或更多)的加或减。未采用相对术语的数值,也应该被揭示为具有公差的特定值。此外,“基本”在表达相对的角度位置关系时(例如,基本平行,基本垂直),可指代在所指示的角度的基础上加或减一定度数(例如1度,5度,10度或更多)。
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由组件执行的功能可以为由一个组件,多个组件,一个零件,或多个零件执行。同样的,由零件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一个零件,一个组件,或多个零件组合来执行。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还应当理解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后侧等方位词不仅代表正方位,也可以理解为侧方位。例如,下方可以包括正下方、左下方、右下方、前下方以及后下方等。
在制作空腔滤棒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镂空滤棒制备方法。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丝束经过开松后,在丝束的表面施加增塑剂;
S2、丝束通过牵引进入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丝束经过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的内芯芯棒形成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
S3、对圆形芯棒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圆形空腔的空腔滤棒条;
S4、在空腔滤棒条的侧面加工透气孔;
S5、对加工好透气孔的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和整形,形成具有透气孔的空腔滤棒。
丝束通过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加工出空腔,通过加热固化后加工出透气孔,通过加热固化便于后续加工透气孔。通过加工透气孔制备出的空腔滤棒,可以实现空气气流沿轴向和径向方向进入,从而能够利用空气对沿空腔滤棒轴向经过空腔的烟气流进行充分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而且可以依据透气度要求设计不同的透气孔结构和形状,能够实现不同的抽吸效果,而且提升空腔滤棒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增塑剂的重量为丝束重量的15%-35%。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塑剂的重量优选为丝束重量的18%-32%。具体地,当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的空腔直径较小时,需要采用的增塑剂较少即可实现圆形芯棒的定形;当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的空腔直径较大时,需要采用的增塑剂较多才能实现圆形芯棒的定形。在制造的过程中根据圆形芯棒的空腔直径进行增塑剂的添加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选取单旦6.0总旦30000丝束制作空腔滤棒。增塑剂采用三醋酸甘油酯。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具有定形孔,定形孔的轴线与丝束的前进方向呈夹角设置,在丝束通过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以对丝束进行整理。通过利用压缩空气吹在丝束上,利用气流作用使得丝束更加有序,沿丝束的前进方向排列更加平直。
进一步地,定形孔的轴线与丝束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当定形孔的轴线与丝束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压缩空气形成的气流一方面能够对丝束进行整理,另一方面,对丝束起到推动前进的作用。当定形孔的轴线与丝束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能够保证对丝束的整理和压缩的效果,提升丝束的密度。
进一步地,沿丝束的前进方向在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上间隔设置多个定形孔,在丝束通过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所有的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能够利用压缩空气吹在丝束上,利用气流作用使得丝束更加有序,沿丝束的前进方向排列更加平直,而且可以保证整理的速度,提升圆形芯棒的制造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采用电加热或者蒸汽加热的方式对圆形芯棒进行固化。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丝束材料为二醋酸纤维丝束,或者聚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分子纤维,也可为再生纤维素等材料,经过施加增塑剂或者利用粘合剂,采用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方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进行加热固化,使纤维材料之间粘合,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空腔滤棒条。而且空腔滤棒条的温度较高,便于后续在空腔滤棒条打孔,从而快速在空腔滤棒条的外壁上形成所需的透气孔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加热的温度区间为110℃-190℃。优选地,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采用蒸汽加热能够将水加热到气态,在水由液态相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从而能够快速对圆形芯棒进行固化。具体地,根据固化速度的要求,当要求固化速度较快时,采用较高的加热温度。当固定速度较慢时,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即可。采用蒸汽加热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蒸馏水、纯净水或者净化水等,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沿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能够与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或者不连通。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吸阻,提升空腔滤棒条的透气性能。在加工时可以等间隔或者不同间隔开设透气孔,透气孔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五角星形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机械打孔的方式进行打孔。通过更换不同截面形状的打孔针,能够打出不同形状的透气孔。通过控制打孔针的长度,能够加工出通孔或者盲孔。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沿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透气孔,部分透气孔与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部分透气孔不与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控制透气孔与空腔连通的数量和不连通的数量,从而进一步丰富抽吸过程中的烟气流动的效果,提升抽吸体验。
进一步地,步骤S5中,采用风冷的方式对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加热固化后的空腔滤棒条具有较高的温度,一般在60℃左右,利用压缩空气向空腔滤棒条吹风,从而降低空腔滤棒条的温度,使得空腔滤棒条快速降温。通过对空腔滤棒条进行加工,最终形成表面光滑、透气孔的边缘光滑的空腔滤棒。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丝束经过开松后,在所述丝束的表面施加增塑剂;
S2、所述丝束通过牵引进入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所述丝束经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中的内芯芯棒形成具有空腔的圆形芯棒;
S3、对所述圆形芯棒进行加热固化,形成具有圆形空腔的空腔滤棒条;
S4、在所述空腔滤棒条的侧面加工透气孔;
S5、对加工好透气孔的所述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和整形,形成具有所述透气孔的空腔滤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增塑剂的重量为所述丝束重量的1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具有定形孔,所述定形孔的轴线与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呈夹角设置,在所述丝束通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所述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以对所述丝束进行整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形孔的轴线与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丝束的前进方向在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定形孔,在所述丝束通过所述镂空空腔滤棒成型装置的过程中,向所有的所述定形孔中通入压缩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电加热或者蒸汽加热的方式对所述圆形芯棒进行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加热的温度区间为110℃-1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沿所述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所述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能够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或者不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沿所述空腔滤棒条的轴向间隔加工多个所述透气孔,部分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部分所述透气孔不与所述空腔滤棒条的空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滤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采用风冷的方式对所述空腔滤棒条进行冷却定形。
CN202410507787.4A 2024-04-25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141153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41153A true CN118141153A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81447B1 (f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profilés de polymère thermoplastique par pultrusion - appareillage - produits obtenus
FI91617C (fi) Ominaisuuksiltaan muunneltava komposiittimateriaali, joka on valmistettu esikyllästämällä jatkuvaa kuitua, ja siitä valmistettu tuote
CN102387909B (zh) 用于制造高刚性的、混合的连续型材的方法以及高刚性的、混合的连续型材
CN110406072A (zh) 一种淀粉基多通道气流单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8141153A (zh) 镂空滤棒制备方法
CN112226844A (zh) 一种改性聚乳酸丝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72273A (zh) 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具有改进抗分层性能的旋转部件
CN105755562A (zh) 一种非对称双组分弹性复合纤维生产方法
CN110959909B (zh) 具有热收缩效应的复合滤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90086030A (ko) 유리 섬유사 연결체
CN108527840A (zh) 加捻连续纤维熔融沉积3d打印送丝装置及应用
WO2006086386A2 (en) Glass fiber filtration media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fiber diameters
JP3317357B2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成形材
CN108864995A (zh) 一种多轴向复合材料弯管及制备方法
CN211947313U (zh) 一种制备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的低熔点聚己内酯纤维的装置
CN111732834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73407A (ja) ガラスロービング及び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6767625B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charge of moldable material
CN106426975A (zh) 一种复合钓鱼竿的制备工艺
JPH07256779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複合管の製造方法
CN116210962A (zh) 一种多功能的中空滤棒制备装置
CN112895374B (zh) 一种气流单元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JPH04197726A (ja) 長繊維強化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CN210538885U (zh) 烟草制品的过滤部件以及烟草制品
CN108016053A (zh) 一种纤维预应力热塑性复合管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