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39527A -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39527A
CN118139527A CN202280071080.2A CN202280071080A CN118139527A CN 118139527 A CN118139527 A CN 118139527A CN 202280071080 A CN202280071080 A CN 202280071080A CN 118139527 A CN118139527 A CN 118139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s
compound
formulation
methyl
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710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原有真
三宅裕树
渡边武
辔田康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3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9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ydrocar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 A01N3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containing aliphatically bound aldehyde or keto group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cet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7/00Pest repel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9/00Pest attra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7/00Arthropodicides
    • A01P7/04Insectic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蚁群中蚂蚁数量的防控制剂和防控方法。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至少包含:至少一种包含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对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烃化合物。还提供了:一种蚂蚁防控制剂,所述制剂包含至少所述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以及一种使用所述防控制剂的蚂蚁防控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蚂蚁防控制剂,所述制剂包含:至少一种用于诱导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对同一物种的攻击或驱逐所述蚂蚁的化合物;和所述化合物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防控制剂的蚂蚁防控方法。

Description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控蚂蚁的制剂和防控蚂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切叶蚁亚科(切叶蚁亚科)包括火蚁(Solenopsis spp.)、切叶蚁和红蚁(Myrmicaspp.)。例如,火蚁已出现在世界各国,并作为卫生害虫已经成为问题。切叶蚁是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它在包括美国、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在内的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切下桉树的叶子。此外,红蚁在欧洲作为卫生害虫已经成为问题。
已报道了Kennard的包括喷雾杀虫剂步骤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和Hughes等人使用诱饵剂和杀虫剂组合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作为用于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方法。已报道了一种使用巢伙伴识别信息素的方法(专利文献1),作为用于防控不属于切叶蚁亚科而是属于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的蚂蚁的方法。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2-25093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P.Kennard,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65,1(3):237-240
非专利文献2:W.O.H.Hughes et al.,2002,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Research,92(3):213-2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Kennard和Hughes等人的蚂蚁防控方法涉及使用大量杀虫剂,因此从杀虫剂残留和环境方面来看,这些方法是不可取的。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蚂蚁防控方法,其中将单独用于诱导驱逐的巢伙伴识别信息素应用于臭蚁亚科的阿根廷蚂蚁,该方法不足以减少蚂蚁数量或保护植物。由于上述原因,人们希望开发一种通过不使用杀虫剂的生理防控方法来减少蚂蚁数量或保护植物的方法。本发明是在上述情况下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使用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或通过使用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组合物来防控蚂蚁以减少蚁群中蚂蚁的数量的制剂、方法及其它。
解决手段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对于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可以例如通过使蚂蚁接触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恐慌)或攻击的生理活性化合物,或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组合物,从而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或攻击来减少蚁群中蚂蚁的数量。因此,完成本发明。还发现,对于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通过使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或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可以保护植物并减少蚁群中蚂蚁的数量,因此做出了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并对此种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烃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制剂,所述制剂包含所述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制剂来防控此种蚂蚁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控蚂蚁的制剂,所述制剂包括至少一种用于诱导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攻击同一物种或驱逐此种蚂蚁的化合物,和该化合物的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以及通过使用所述制剂来防控此种蚂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组合物,以及用于有效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制剂。此外,通过使用所述制剂,可以保护植物免受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侵害,而无需使用施加大环境负荷的杀虫剂。此外,通过使用所述制剂,可以减少蚁群中蚂蚁的数量,从而可以直接防控该物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实施例1中聚集在气味源处的蚂蚁数量。
图2显示了实施例2中的3-辛酮处理区与对照区之间的比较。
图3显示了实施例3中的液体石蜡处理区与对照区之间的比较。
图4显示了实施例4中用液体石蜡和(9Z)-9-二十九烯处理的区与对照区之间的比较。
图5显示了生物测定中使用的嗅觉计。
图6显示了实施例4中所用的试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可以通过使用对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或通过使用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来防控,其中该化合物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恐慌)或攻击。例如,可以通过使蚂蚁与化合物或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接触来减少蚁群中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数量,其中该化合物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此外,可以通过在蚁群周围安装化合物或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来减少蚁群中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数量,其中该化合物诱导驱逐以抑制蚂蚁的觅食行为。
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下文中也称为“警报信息素”),以及在蚂蚁体表上存在的烃组合物中所包含的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
用于诱导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攻击同一物种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此种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下文中也称为“警报信息素”),以及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并对此种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烃化合物。后者的实例包括在此种蚂蚁的体表上存在的烃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以及不在此种蚂蚁的体表上存在但具有与在此种蚂蚁的体表上存在的烃化合物相同功能的具有19至50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在下文中,将选择在蚂蚁体表上存在的烃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作为示例并进行解释。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诱导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被吸引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源或对其进行攻击。因此,当一只蚂蚁接触到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时,另一只蚂蚁会被诱导攻击该蚂蚁。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通过识别体表上的烃组合物的组分比,将同一蚁群中的巢伙伴与另一蚁群中的非巢伙伴区分开来,然后对另一蚁群的蚂蚁进行攻击并表现出驱逐行为。因此,当使一只蚂蚁与烃化合物接触以改变该蚂蚁体表上的烃组合物的组分比时,该蚂蚁将受到另一只蚂蚁的攻击。所述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所述至少一种烃化合物可以是从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中提取的化合物,但从生产率的角度出发,优选是通过合成产生的化合物。
该接触不仅包括昆虫的触角与化学物质之间的物理接触,还包括通过暴露于化学物质的昆虫的触角等对信号的检测。换言之,如果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被缓释,用于诱导例如对同一物种的吸引、驱逐或攻击,并且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检测到生理活性化学物质的信号并采取行动,则该行动也包括在通过接触的行动中。
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吸引、攻击和驱逐(恐慌),这取决于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换言之,当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低时,它充当吸引和攻击的信号,而当浓度高时,它充当驱逐的信号。
作为吸引和攻击信号的浓度和作为驱逐信号的浓度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嗅觉计的生物活性测试来确认。作为一种特定的方法,将作为气味源的警报信息素溶液(即稀释剂中的警报信息剂)以固定量(约50μl)附着于作为载体的棉签等,并放置在气味源安装适配器中。将放置有带有警报信息素载体的树枝的昆虫分离室视为处理区,并将放置有浸泡了等量水的棉签的树枝的昆虫分离室视为对照区。随后,将10只工蚁引入与每个昆虫分离室连通的中心角斗场,并允许其具有约5分钟的探索活动,同时使纯空气以约0.3L/min的流速流动。测试完成后,计数每个放有树枝的昆虫分离室内的蚂蚁数量,并将处理区中的蚂蚁数量与对照区的蚂蚁数量进行比较。当在昆虫分离室(即处理区)中载体要承载的警报信息素的浓度逐渐降低时,在处理区中的蚂蚁数量变得大于对照区中的数量时载体所承载的警报信号素的浓度就是将驱逐变为吸引的临界浓度。
首先,将具体描述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所述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是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或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酮化合物和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醇化合物。
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酮化合物的示例包括直链酮化合物,如2-庚酮、3-庚酮、4-庚酮、2-辛酮、3-辛酮、4-辛酮、2-壬酮、3-壬酮、4-壬酮、5-壬酮、2-癸酮、3-癸酮、4-癸酮、5-癸酮、2-十一酮、3-十一酮、4-十一酮、5-十一酮、6-十一酮、1-庚烯-3-酮、1-辛烯-3-酮、1-壬烯-3-酮和3,5-二甲基辛酮;支链酮化合物,如3-甲基-2-己酮、4-甲基-2-己酮、5-甲基-2-己酮、2-甲基-3-己酮、4-甲基-3-己酮、5-甲基-3-己酮、3-甲基-2-庚酮、4-甲基-2-庚酮、5-甲基-2-庚酮、6-甲基-2-庚酮、2-甲基-3-庚酮、4-甲基-3-庚酮、5-甲基-3-庚酮、6-甲基-3-庚酮、2-甲基-4-庚酮、3-甲基-4-庚酮、3-甲基-2-辛酮、4-甲基-2-辛酮、5-甲基-2-辛酮、6-甲基-2-辛酮、7-甲基-2-辛酮、2-甲基-3-辛酮、4-甲基-3-辛酮、5-甲基-3-辛酮、6-甲基-3-辛酮、7-甲基-3-辛酮、2-甲基-4-辛酮、3-甲基-4-辛酮、3-甲基-2-壬酮、4-甲基-2-壬酮、5-甲基-2-壬酮、6-甲基-2-壬酮、7-甲基-2-壬酮、8-甲基-2-壬酮、2-甲基-3-壬酮、4-甲基-3-壬酮、5-甲基-3-壬酮、6-甲基-3-壬酮、7-甲基-3-壬酮、8-甲基-3-壬酮、2-甲基-4-壬酮、3-甲基-4-壬酮、4-甲基-4-壬酮、5-甲基-4-壬酮、6-甲基-4-壬酮、7-甲基-4-壬酮、8-甲基-4-壬酮、2-甲基-5-壬酮、3-甲基-5-壬酮、4-甲基-5-壬酮、3-甲基-2-癸酮、4-甲基-2-癸酮、5-甲基-2-癸酮、6-甲基-2-癸酮、7-甲基-2-癸酮、8-甲基-2-癸酮、9-甲基-2-癸酮、2-甲基-3-癸酮、4-甲基-3-癸酮、5-甲基-3-癸酮、6-甲基-3-癸酮、7-甲基-3-癸酮、8-甲基-3-癸酮、9-甲基-3-癸酮、2-甲基-4-癸酮、3-甲基-4-癸酮、5-甲基-4-癸酮、6-甲基-4-癸酮、7-甲基-4-癸酮、8-甲基-4-癸酮、9-甲基-4-癸酮、2-甲基-5-癸酮、3-甲基-5-癸酮、4-甲基-5-癸酮、6-甲基-5-癸酮、7-甲基-5-癸酮、8-甲基-5-癸酮、9-甲基-5-癸酮、4,6-二甲基-4-辛烯-3-酮。
这些示例中优选2-庚酮、3-辛酮、2-壬酮、3-壬酮、2-十一酮、4-甲基-3-庚酮、5-甲基-3-庚酮、4-甲基-3-己酮、6-甲基-3-辛酮、1-辛烯-3-酮和3,5-二甲基辛酮,它们是切叶蚁和红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均属于切叶蚁亚科,更优选3-辛酮和4-甲基-3-庚酮。后文将提及表1和2中所示的属于切叶蚁和红蚁的很多物种。在所有这么多物种中,对于切叶蚁特别优选3-辛酮和/或4-甲基-3-庚酮,对于红蚁特别优选3-辛酮。
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醇化合物的示例包括直链醇化合物,如1-庚醇、2-庚醇、3-庚醇、4-庚醇、1-辛醇、2-辛醇、3-辛醇、4-辛醇、1-壬醇、2-壬醇、3-壬醇、4-壬醇、5-壬醇、1-癸醇、2-癸醇、3-癸醇、4-癸醇、5-癸醇、1-十一醇、2-十一醇、3-十一醇、4-十一醇、5-十一醇、6-十一醇、1-庚烯-3-醇、1-辛烯-3-醇和1-壬烯-3-醇;和支链醇化合物,如2-甲基-1-己醇、3-甲基-1-己醇、4-甲基-1-己醇、5-甲基-1-己醇、3-甲基-2-己醇、4-甲基-2-己醇、5-甲基-1-己醇、5-甲基-2-己醇、2-甲基-3-己醇、4-甲基-3-己醇、5-甲基-3-己醇、2-乙基-1-己醇、2-乙基-3-己醇、2-乙基-4-己醇、2-乙基-5-己醇、2-甲基-1-庚醇、3-甲基-1-庚醇、4-甲基-1-庚醇、5-甲基-1-庚醇、6-甲基-1-庚醇、3-甲基-2-庚醇、4-甲基-2-庚醇、5-甲基-2-庚醇、6-甲基-2-庚醇、2-甲基-3-庚醇、4-甲基-3-庚醇、5-甲基-3-庚醇、6-甲基-3-庚醇、2-甲基-4-庚醇、3-甲基-4-庚醇、2-甲基-1-辛醇、3-甲基-1-辛醇、4-甲基-1-辛醇、5-甲基-1-辛醇、6-甲基-1-辛醇、7-甲基-1-辛醇、3-甲基-2-辛醇、4-甲基-2-辛醇、5-甲基-2-辛醇、6-甲基-2-辛醇、7-甲基-2-辛醇、2-甲基-3-辛醇、4-甲基-3-辛醇、5-甲基-3-辛醇、6-甲基-3-辛醇、7-甲基-3-辛醇、2-甲基-4-辛醇、3-甲基-4-辛醇、2-甲基-1-壬醇、3-甲基-1-壬醇、4-甲基-1-壬醇、5-甲基-1-壬醇、6-甲基-1-壬醇、7-甲基-1-壬醇、8-甲基-1-壬醇、3-甲基-2-壬醇、4-甲基-2-壬醇、5-甲基-2-壬醇、6-甲基-2-壬醇、7-甲基-2-壬醇、8-甲基-2-壬醇、2-甲基-3-壬醇、4-甲基-3-壬醇、5-甲基-3-壬醇、6-甲基-3-壬醇、7-甲基-3-壬醇、8-甲基-3-壬醇、2-甲基-4-壬醇、3-甲基-4-壬醇、4-甲基-4-壬醇、5-甲基-4-壬醇、6-甲基-4-壬醇、7-甲基-4-壬醇、8-甲基-4-壬醇、2-甲基-5-壬醇、3-甲基-5-壬醇、4-甲基-5-壬醇、2-甲基-1-癸醇、3-甲基-1-癸醇、4-甲基-1-癸醇、5-甲基-1-癸醇、6-甲基-1-癸醇、7-甲基-1-癸醇、8-甲基-1-癸醇、9-甲基-1-癸醇、3-甲基-2-癸醇、4-甲基-2-癸醇、5-甲基-2-癸醇、6-甲基-2-癸醇、7-甲基-2-癸醇、8-甲基-2-癸醇、9-甲基-2-癸醇、2-甲基-3-癸醇、4-甲基-3-癸醇、5-甲基-3-癸醇、6-甲基-3-癸醇、7-甲基-3-癸醇、8-甲基-3-癸醇、9-甲基-3-癸醇、2-甲基-4-癸醇、3-甲基-4-癸醇、5-甲基-4-癸醇、6-甲基-4-癸醇、7-甲基-4-癸醇、8-甲基-4-癸醇、9-甲基-4-癸醇、2-甲基-5-癸醇、3-甲基-5-癸醇、4-甲基-5-癸醇、6-甲基-5-癸醇、7-甲基-5-癸醇、8-甲基-5-癸醇、9-甲基-5-癸醇和4,6-二甲基-4-辛烯-3-醇。
在这些实例中,优选3-辛醇、壬醇、4-甲基-3-庚醇、2-乙基-1-己醇和1-辛烯-3-醇,它们是均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和红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
蚂蚁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候选化合物可以通过用己烷从蚂蚁下颌腺提取提取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提取物来确定。为了确定在来自下颌腺的提取物中鉴定的哪些化合物具有警告信息素活性,通过使用下颌开放反应(MOR)测定来测试被鉴定为在感兴趣蚂蚁物种的下颌腺提取物中一致存在的化合物。MOR测定是一种在限制工蚁运动的同时判断对特定化学刺激的反应的方法,并且通过确定受试蚂蚁在暴露于刺激后是否打开下颌骨来判断反应。作为一种更具体的方法,将蚂蚁在冰上冷却,然后让蚂蚁的头部穿过顶端切割的0.2ml移液管尖端,并用一条薄的胶带纸固定,以制备挽具(harness)。在试验之前,允许放置蚂蚁适应2小时,并且在化学刺激之间也允许放置蚂蚁至少30分钟,以防止蚂蚁适应刺激。以随机顺序施用用于刺激的每种化合物。为了测量蚂蚁对警报信息素的反应,将20μl化合物滴加到距感兴趣蚂蚁的触角10mm的滤纸(10x2mm)上,并记录该蚂蚁的反应。类似地,其中滴加20μl水的测试被指定为阴性对照,而同一物种的另一只蚂蚁的头在冷冻致死后立即被压碎然后使用的测试被指定为阳性对照。对每种化合物依次进行测试,其中观察到下颌开放反应(Mandibular Open Response,MOR)的化合物被认为具有作为警报信息素的生理活性。
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十九烷、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二烷、二十三烷、二十四烷、二十五烷、二十六烷、二十七烷、二十八烷、二十九烷、三十烷、三十一烷、三十二烷、三十三烷、三十四烷、三十五烷、三十六烷、三十七烷、三十八烷、三十九烷、四十烷、四十一烷、四十二烷、四十三烷、四十四烷、四十五烷、四十六烷、四十七烷、四十八烷、四十九烷和五十烷。这些烃化合物的一个或一些氢原子可以被甲基等取代,并且这些烃化合物中的一个或者一些碳-碳单键可以被碳-碳双键或者碳-碳三键取代。
在这些烃化合物中,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和红蚁的体表上存在的烃化合物是理想的。
例如,关于属于切叶蚁的六刺芭切叶蚁(Atta sexdens),优选使用一种或多种烃化合物,所述烃化合物选自由(9Z)-9-十九烯、二十五烷、二十六烷、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一烷、9-甲基三十烷、9-甲基三十一烷、7,11-二甲基三十烷、三十三烷、3,7,11-三甲基三十烷、9-甲基三十二烷、3,5-二甲基三十一烷、9-甲基三十三烷、3,7,11-三甲基三十一烷、4,8,12-三甲基三十二烷、3,7,11-三甲基三十二烷、3,7,11-三甲基三十三烷、4,8,12-三甲基三十三烷、3,7,11-三甲基三十四烷、4,8,12-三甲基三十四烷、3,7,11-三甲基三十五烷、4,8,12-三甲基三十五烷、4,8,12-三甲基三十六烷和7,11-二甲基三十九烷组成的组。烃化合物不限于上述实例,因为其实例包括一种或多种尚未鉴定的烃化合物。
作为选择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方法,可以用己烷提取要防控的蚁群个体(即蚂蚁)体表上的烃,可以通过GC-MS等分析提取物的组分,并且可以选择这样一种或多种烃化合物,以允许添加所选择的一种或者多种烃化合物以使个体体表上的烃组合物的组分比与体表上的原始组分比不同。
顺便说一句,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使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作为化学物质来区分同一蚁群个体和不同蚁群个体。因此,仅仅使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作为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就可以诱导相互厮杀。
所述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所述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可以组合使用。当组合时,混合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总质量)/(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总重量)的比率为100∶0至0∶100,更优选为99.9∶0.1至0.1∶99.9。
从经济角度出发,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优选为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可能含有它们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或攻击的化合物,可以与添加剂一起使用。添加剂的实例包括抗氧化剂,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对苯二酚和维生素E;和紫外线吸收剂如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HBMCBT)。当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或攻击的化合物被包含在用于防控蚂蚁的制剂中时,添加剂可以与生理活性化合物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或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一起释放或暴露,或者可以保持而不释放或暴露。
关于添加剂的量相对于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量,例如,相对于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总量,抗氧化剂的量优选为0-5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紫外线吸收剂的量优选为0-5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烃化合物都存在时,总量是指两者的总量。在烃化合物不存在时,总量是指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总量。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不存在时,总量是指烃化合物的总量。
接下来,将描述一种蚂蚁防控制剂,该蚂蚁防控制剂包括至少一种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驱逐或攻击的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
对蚂蚁防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含有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即可。防控制剂的实例包括非缓释剂和缓释剂。从防控效果的角度出发,优选为缓释剂。
关于非缓释剂,容器的材料优选是允许容器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蚁群中分解并释放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材料。优选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容器,例如聚乳酸容器、聚己内酯容器、聚羟基烷酸酯容器和纤维素容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容器可以在蚁群中逐渐降解,并在降解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的阶段在蚁群中释放例如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
缓释剂的实例包括缓释剂,其包含浸渍有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载体;缓释剂,其包括容器,例如帽、管、胶囊、珠、安瓿、罐或袋,所述容器容纳有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和水凝胶形式的缓释剂。
缓释剂可以以规则的间隔或不规则的间隔从容器中释放少量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是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缓释剂的实例包括橡胶隔膜剂、储液器(reservoir)型剂、基质(matrix)剂、气溶胶剂和除尘剂(duster)型剂。在此,无论活性成分是自动地还是手动地从容器中释放,都可以将活性成分如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释放出容器。
用于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缓释剂可以包括用于缓释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载体或容器。
包含生理活性化合物和载体的缓释剂可以通过将化合物引入载体的公知方法(例如捏合或浸渍)来制备。载体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应用的类型和量而变化。例如,包括环形载体的手动安装剂可以具有的环直径优选为0.01至5m,而包括球形或椭圆形颗粒载体的除尘剂型剂可以具有的颗粒直径(在椭圆的情况下为长轴)优选为0.01至10cm。载体上承载的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量根据应用的类型和量而变化。每剂优选为0.01mg至100g,更优选为1mg至10g。
包括生理活性化合物和容器的缓释剂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生产,例如包括将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注射到聚合物管中并密封管的两端的步骤的方法;或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用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填充罐,并连接用于从罐中喷雾该化合物的阀。
包括容器的缓释剂可以进一步包括任选的稀释剂。稀释剂的实例包括烃化合物,如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和甲苯;酯,如乙酸乙酯和乙酸正丁酯;酮,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醚,如乙醚和丁醚;腈,如乙腈和丙腈;非质子极性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矿物油,如煤油、液体石蜡、琥珀油和杂酚油;植物油,如蓖麻油、亚麻籽油、沙拉油、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红花油、向日葵油、棕榈油、橄榄油、花生油、杏仁油、葡萄籽油、荷荷巴油、玫瑰果油、鳄梨油、榛子油和橙油;动物油,如鱼油、羊毛脂油、角鲨烷油、蛋黄油、肝油、马油和水貂油;以及合成油,如酯油。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总量,要添加的任选稀释剂的量优选为0至10000质量份,所述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是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烃化合物都存在时,总量是指两者的总量。在烃化合物不存在时,总量是指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总量。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不存在时,总量是指烃化合物的总量。
包括容器的缓释剂可以进一步包括任选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当组合使用各自具有不同溶解度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时,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
可以使用天然表面活性剂或合成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脂肪酸盐,如油酸钠、油酸钾、月桂酸钠和月桂酸钾;烷基苯磺酸钠,如甲苯磺酸钠、甲苯磺酸钾、乙苯磺酸钠和乙苯磺酸钾;α-磺基脂肪酸甲酯盐,如α-磺基脂肪酸甲酯钠盐和α-磺基脂肪酸甲酯钾盐;α-烯烃磺酸盐,如α-烯烃磺酸钠和α-烯烃磺酸钾;萘磺酸盐,如萘磺酸钠和萘磺酸钾;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如二甲基磺基琥珀酸钠、二甲基磺基丁二酸钾、二乙基磺基丁酸钠和二乙基磺基琥珀酸钾;烷基硫酸盐,如辛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钾;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以及磷酸盐,如磷酸钠和磷酸钾。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脂族胺盐、脂族季铵盐、杂环季铵盐和芳香族季铵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如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脂肪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羧甲胺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如月桂基氨基二乙酸酯;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磷脂,如卵磷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山梨醇酯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如Tween20;甘油酯表面活性剂;聚氧化烯烷基苯基醚表面活性剂,如Triton X-100、Triton X-114、Nonidet P-40和Igepal CA-630;聚氧化烯烷基醚表面活性剂,如仲醇乙氧基化物;聚氧化烯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剂;和糖苷如皂苷。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总量,作为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要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优选为0至10000质量份。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烃化合物都存在时,总量是指两者的总量。在烃化合物不存在时,它是指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总量。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不存在时,它是指烃化合物的总量。
包括作为容器的罐的缓释剂还包括抛射剂(propellant)。抛射剂的实例包括液化石油气,如丙烷、丙烯、正丁烷和异丁烷;液化气,如甲醚(以下也称为“DME”);卤化气体,如HFC-152a、HFC-134a、HFO-1234yf和HFO-1233ze;二氧化碳气体;氮气;以及诸如压缩空气的压缩气体。抛射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使用。
从防控效果的角度出发,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或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上述添加剂和稀释剂的总量与抛射剂的量的质量比优选为80∶20至10∶90。
从防控效果的角度出发,包括作为容器的罐的缓释剂中的抛射剂的量优选为0.01mg至500g,更优选为1mg至200g。
包括管状容器的缓释剂是特别优选的,因为释放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或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时间长并且释放速率恒定。从保持适当的释放速率的角度出发,管状容器的内径优选为0.01至5.0mm,其壁厚优选为0.05至3.0mm。
通过使用高挥发性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作为稀释剂,具有高分子量的烃化合物可以通过管状容器渗透到管状容器的表面。烃化合物与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混合比例优选为1∶1至1∶10。更优选的是,在安装蚂蚁防控制剂之前,将该制剂在恒温槽中以1m/s的风速在30℃的恒温老化7至14天,以使部分烃化合物出现在管状容器的表面上。
当在不改变每单位面积的释放量的情况下减少用于安装包括管状容器的缓释剂的位置的数量时,希望改变每种制剂的长度,同时保持每单位长度的制剂的填充量不变。包含管状容器的缓释剂的长度优选为0.2至100m,更优选为0.5至20m,还更优选为1至10m。然而,这不适用于包含管状容器的两种或多种缓释剂连接使用的情况。每米包括管状容器的缓释剂的填充量优选为0.0005至100.0g,更优选为0.005至5.5g。
所述缓释剂包含的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稳定地保持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释放该化合物即可。载体的实例包括天然橡胶,如顺式聚异戊二烯;合成橡胶,如异戊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聚烯烃,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偏硅酸钠;硅胶;石英;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酯;聚乙醇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聚乙烯醇;酪蛋白;改性淀粉;多羟基链烷酸,如多羟基丁酸;多糖衍生物,如纤维素和乙酰纤维素;以及矿物质,如沸石。
所述缓释剂包含的载体或容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至少缓释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即可。载体和容器的实例包括聚合物载体、金属载体、聚合物容器和金属容器。
容器可以是密封的或绳状容器,其包括聚合物膜作为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整个容器),至少一种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特别是高度挥发性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可以渗透通过该聚合物膜以适当的速率将化合物释放到容器外部,例如田地。另一方面,当容器是由不允许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渗透通过喷雾容器的材料制成的喷雾容器时,喷雾容器包括开口。喷雾容器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材料的实例包括天然橡胶,如顺式聚异戊二烯;合成橡胶,如异戊二烯橡胶和丁二烯橡胶,以及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聚烯烃,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含有80质量%或更多乙烯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烷酸酯和纤维素;聚乙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从经济性和广泛应用的角度出发,合成橡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乳酸是优选的。
金属可以是能用于喷雾或除尘的任何金属。金属的实例包括铝、不锈钢和钢。
除了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之外,缓释剂还可以包括任选的油胶凝剂。油胶凝剂的实例包括氨基酸衍生物、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的金属盐、糖衍生物和蜡。从氢键强度的角度出发,油胶凝剂优选为氨基酸衍生物或长链脂肪酸。
对于具有2至15个碳原子的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的实例包括氨基的酰化形式,以及羧基的酯化形式和酰胺化形式。其具体实例包括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胆固醇基/山嵛基/辛基十二烷基)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胆固醇基/辛基十二烷基)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醇基/山嵛基/辛基十二烷基)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植物甾醇基/辛基十二烷基)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和N-乙基己酰基-L-谷氨酸二丁基酰胺。
长链脂肪酸的实例包括具有8至24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如辛酸、2-乙基己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花生酸和山嵛酸;以及具有8至24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酸、油酸、异油(vaccenic)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二烯酸和芥酸。
长链脂肪酸的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长链脂肪酸的上述实例的铝盐、镁盐、锰盐、铁盐、钴盐、钙盐和铅盐。
糖衍生物的实例包括糊精脂肪酸酯,如糊精月桂酸酯、糊精肉豆蔻酸酯、糊精棕榈酸酯、糊精苹果酸酯(dextrin malgarate)、糊精硬脂酸酯、糊精花生酸酯、糊精木蜡酸酯、糊精浆膜酸(serotinate)酯、糊精2-乙基己酸棕榈酸酯和糊精棕榈酸硬脂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如蔗糖棕榈酸酯、蔗糖硬脂酸酯和蔗糖乙酸酯/硬脂酸酯;果寡糖脂肪酸酯,如果寡糖硬脂酸酯和果寡糖2-乙基己酸酯;山梨醇的亚苄基衍生物,如单亚苄基山梨醇和二亚苄基山梨醇。
蜡的实例包括雾蜡(其中主要组分是三棕榈酸甘油酯)、乌鲁西蜡(Urusi wax)(其中主组分是棕榈酸甘油酯)、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纤维酸(cellotate)肉豆蔻酯和肉豆蔻醇)、甘蔗蜡(棕榈酸肉豆蔻酯)、棕榈蜡(棕榈酸肉豆蔻酯)、蜂蜡(纤维酸(celloticacid)和棕榈酸肉豆蔻酯)、鲸蜡(棕榈酸十六烷基酯)、羊毛蜡(鲸蜡醇和/或肉豆蔻酸)、和石蜡(直链烃)。
从成本或释放性能的角度出发,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与油胶凝剂的混合质量比(化合物/油胶凝剂质量比)优选为98:2至60:40,更优选为95:5至70:30。
水凝胶状缓释剂是能够至少缓释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特别是具有高挥发性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制剂,并且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它是水凝胶状缓释剂即可。水凝胶由亲水性聚合物制成,具有吸水机制。
亲水性聚合物的实例包括通过聚合可聚合组合物获得的聚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乙烯基单体、至少一种乙烯基大分子单体或至少一种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的预聚物;和通过聚合可聚合组合物而获得的聚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有机硅乙烯基单体、至少一种有机硅乙烯基大分子单体、或至少一种具有乙烯属(ethylenically)不饱和基团的有机硅预聚物。亲水性聚合物的实例不限于上述两种类型的聚合物,并且任何能够在其聚合物基质中含有至少10质量%水的交联聚合物都可以用作亲水性聚合物。
乙烯基单体是指具有一个乙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或热反应聚合的化合物。
乙烯属不饱和基团是指含有至少一个乙烯基团的任何基团。乙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实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酰基(-CO-C(CH3)=CH2和/或-CO-CH=CH2)、烯丙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和其他含碳-碳双键(C=C)的基团。
水凝胶状缓释剂可包含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可选防腐剂和/或可选杀霉菌剂,以防止由于微生物(如细菌)而变质。防腐剂的实例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丙酸钾、丙酸钠和ε-聚-L-赖氨酸。杀霉菌剂的实例包括Imazalil(商标)、邻苯基苯酚、邻苯基苯酚钠、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咯菌腈(fludioxonil)和3-碘-2-丙炔基N-丁基氨基甲酸酯。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总量,至少一种防腐剂的量优选为0至5质量份,更优选为0至1质量份,并且至少一种杀霉菌剂的量优选是0至5质量份,更优选为0至1质量份。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烃化合物都存在时,总量是指两者的总量。在烃化合物不存在时,它是指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总量。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不存在时,它是指烃化合物的总量。
接下来,将描述一种用于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待防控的区域(例如,田地)中安装缓释剂,该缓释剂包含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用于缓释该化合物的载体或容器,以释放化合物(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步骤。作为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除了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之外,还可以存在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通常是不挥发性的,但是具有19至25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液体或蜡)具有可缓释性,该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弱。因此,即使具有19至25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存在于包括相对于缓释剂的聚合物膜的密封容器中,它也可以通过渗透穿过聚合物膜而粘附(并停留在)容器的表面,尽管这取决于聚合物膜的类型。结果,它可以用于防控蚂蚁,因为被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的蚂蚁与附着在表面的烃化合物接触。
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实例包括切叶蚂蚁,例如六刺芭切叶蚁、光滑芭切叶蚁(Atta laebigata)、德州芭切叶蚁(Atta texana)、Atta colombica、Atta bisphaerica、Atta capiguara、巨首芭切叶蚁(Atta cephalotes)、Atta goiana、Atta opaciceps、Attarobusta、Atta vollenweideri、八刺顶切叶蚁(Acromyrmex octospinosus)、Acromyrmexbalzani、Acromyrmex echinator、Acromyrmex niger、Acromyrmex lundii、Acromyrmexambiguus、变色顶切叶蚁(Acromyrmex versicor)、Acromyrmex striatus、Acromyrmexameliae、Acromyrmex aspersus、王冠顶切叶蚁(Acromyrmex coronatus)、Acromyrmexcrassispinus、Acromyrmex diasi、Acromyrmex disciger、Acromyrmex fowleri、Acromyrmex fracticornis、Acromyrmex heyeri、Acromyrmex hispidus、豪猪顶切叶蚁(Acromyrmex hystrix)、Acromyrmex landolti、Acromyrmex laticeps、Acromyrmexlobicornis、黑毛顶切叶蚁(Acromyrmex nigrosetosus)、Acromyrmex nobilis、Acromyrmex pubescens、Acromyrmex rugosus和Acromyrmex subterraneus;火蚁,如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以及红蚁,如皱结红蚁(Myrmica rugnodis)、小红蚁(Myrmica rubra)和粗结红蚁(Myrmica scabrinodis)。在这些实例中,优选分别具有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酮化合物作为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切叶蚁和切叶蚁亚科。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及其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实例示于表1至表2中。
表1
/>
表2
关于切叶蚁,已知芭切叶蚁具有4-甲基-3-庚酮,顶切叶蚁具有3-辛酮,红蚁具有3-辛酮,作为主要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表1和表2中未列出但与这些物种接近的物种被认为具有相同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从而被认为能够由相同的警报信号素化合物防控。
将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等的化合物释放到田地中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防控蚂蚁即可。例如,理想的是以主动或被动方式使用上述缓释剂释放化合物。以主动方式释放的实例包括通过从罐、喷雾瓶、喷洒器或灌溉设施喷雾或除尘来释放。以被动方式释放的实例包括从容器、载体(或支撑物)、水凝胶等渗透或(持续)释放。
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通过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来区分同一蚁群个体和不同蚁群个体,然后诱导对不同蚁群个体的攻击和消灭行为。利用这种行为,可以预期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组合作为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来提供更有效的防控。
动作的机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的任何描述,而是例如可以具体描述如下。从防控制剂缓释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将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吸引到防控制剂,然后这些蚂蚁攻击该防控制剂。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长有大颚。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容器材料,这些蚂蚁可以破坏防控制剂。结果,其中所含的烃化合物被释放并粘附到这些蚂蚁的体表。然后,这些蚂蚁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发生变化,从而使这些蚂蚁被蚁群内外的附近的其他同一物种个体视为敌人并受到攻击,这是由梳理(groom)等接触引发的。如果这种行为是在蚁群内部引起的,则有可能更有效地诱导巢伙伴之间的厮杀,以减少蚁群的个体数量。
防控制剂可以放置在蚁群外,但当放置在蚁群内时更有效。此外,当选择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固体形式的烃化合物时,从防控制剂释放的固体烃化合物可以包被蚁群中的通道并粘附到通过其中的蚂蚁上。另一方面,当选择液体或蜡形式的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时,所述液体或蜡形式的烃化合物可以溶解在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中,而不添加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
此外,通过使用蚂蚁防控制剂,该蚂蚁防控制剂包括喷雾器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作为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蚁群的个体数量。换言之,例如,通过将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喷雾(包括自动喷雾和手动喷雾)到待保护的植物上,烃化合物附着在植物的叶子上。切叶蚁在将切割的叶子带到蚁群的过程中或带到蚁群后与附着在所述叶上的烃化合物接触。然后蚂蚁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发生改变,使蚂蚁被蚁群内外的附近的其他同一物种个体视为敌人并受到攻击。因此,可以有效地诱导巢伙伴之间的厮杀,从而减少蚁群的个体数量。
此外,例如,通过将蚂蚁防控制剂安装在蚂蚁的蚁群入口和/或通道处,并喷雾(例如,自动喷雾或手动喷雾)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所述烃化合物直接附着在蚂蚁上,并且在返回蚁群后,这些蚂蚁被同一物种的个体视为敌人,并作为敌人受到攻击,从而有效地诱导彼此厮杀。在这种方法中,大量在外部觅食的个体被视为敌人,并开始彼此厮杀。结果,蚁群的个体数量会立即减少,从而使蚁群变小。如果附着在蚂蚁(以下称为“暴露蚂蚁”)上的上述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量太大,则该暴露蚂蚁在返回蚁群后可能不会立即被巢伙伴视为敌人。但是,曾与该暴露蚂蚁接触过的另一只蚂蚁的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通过蚁群中的梳理而逐渐改变,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诱导巢伙伴之间的厮杀。换言之,已有大量烃化合物附着在身上并已返回蚁群的蚂蚁可以起到某种防控制剂的作用。
因为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作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组合可以增加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已改变的蚂蚁与巢伙伴(同一蚁群中的另一只蚂蚁)接触的概率。因此,有效诱导了巢伙伴之间的厮杀。
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作为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与真菌的组合可以带来有效的蚂蚁防控。换言之,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被从蚂蚁防控制剂缓释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至该蚂蚁防控制剂,然后感染了真菌。一只蚂蚁(包括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在蚁群中相互舔舐身体,这被称为“梳理”。因此,当感染了真菌的蚂蚁进入蚁群时,感染会迅速传播,蚁群的个体数量会大大减少。
当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组合作为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与真菌进一步组合时,可以有效地防控蚂蚁。换言之,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被防控制剂缓释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到防控制剂上,然后与防控制剂接触,导致蚂蚁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发生改变,并感染真菌。一只蚂蚁(包括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在蚁群中舔食其他蚂蚁的身体。因此,当感染真菌的蚂蚁进入蚁群时,感染会迅速传播,蚁群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因此,感染真菌除了具有相互厮杀的效应外,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蚂蚁个体的数量。
要与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组合使用的真菌的实例包括丝状真菌,如绿僵菌(Metarhizium)、Escovopsis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枯草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纳豆变种。从易用性的角度出发,真菌可以优选为丝状真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只吃蚁群中生长的蘑菇作为食物,因此,如果用于培养蘑菇的真菌被另一种真菌破坏,则蚁群无法维持,导致蚁群崩溃。Escovopsis是一种寄生在由切叶蚁培育的真菌园中的真菌。众所周知,如果Escovopsis入侵蚁群的真菌园,那么真菌园就会遭到毁灭性破坏。枯草芽孢杆菌纳豆变种对切叶蚁的蘑菇真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蚂蚁防控的角度出发,这些丝状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是特别有效的。此外,可以使用诸如杆状病毒的病毒来代替真菌。
通过使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驱逐作用来防控蚂蚁也是适用的。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有不同的行为,包括吸引、攻击和驱逐(恐慌),这取决于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换言之,当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低时,警报化合物用作吸引和攻击的信号,而当浓度高时,它用作驱逐(恐慌)的信号。因此,通过在待保护的植物安装包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缓释剂或喷雾型制剂作为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并保持该化合物的浓度高于或等于一定浓度,可以保护该植物免受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侵害。例如,可以通过在桉树上安装防控制剂可保护桉树叶免受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的侵害。因此,防控制剂是有效的。
当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组合使用时,警报信息素化合物首先从防控制剂中释放,并且由于挥发性的差异,大部分烃化合物保留在防控制剂中,但这取决于防控制剂的容器或载体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当从防控制剂释放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高时,可保护植物免受会检测到驱逐(恐慌)信号的蚂蚁的侵害。另一方面,当浓度变低时,蚂蚁被吸引并攻击防控制剂。当蚂蚁攻击防控制剂时,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被释放或暴露。然后,已附着有烃化合物的蚂蚁在返回蚁群后将被其他蚂蚁杀死或杀死其他蚂蚁(即相互厮杀)。换言之,没有必要指定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蚁群来安装防控制剂。只要简单地将含有对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防控制剂安装到待保护的植物上就足够了,使得防控制剂在安装的早期用作驱逐剂,然后在安装的晚期用作使其相互厮杀的制剂。
通过在蚁群中安装包含至少一种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作为驱逐(恐慌)化合物的缓释剂,可以将存在于蚁群中的蚂蚁从蚁群中驱逐。例如,切叶蚁,作为属于切叶蚁亚科的一个物种,需要蘑菇真菌来维持物种的生存,并且进化发展的养真菌(fungus-growing)的蚂蚁所培育的大多数真菌都属于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特别是纯白环菇(Leucoagaricus leuchites)和肥脚白鬼伞(Leucocoprinus cepistipes))。这些真菌只在切叶蚁的巢中发现。一只切叶蚁蚁后在交配前将蚁群中生长的真菌的少量菌丝摄食进嘴,并将其用作菌株创建新的巢。因此,切叶蚁的真菌园只能通过近亲蚁群之间的垂直繁殖来传播,因此一旦蚁群失去真菌园,它就无法再生存下去。当作为异常情况信号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持续释放一段时间时,蚁群中的蚁后会从蚁群中撤离,而没有时间取出蘑菇的真菌。因此,在撤离后无法形成新的蚁群。因此,蚁群可能会崩溃。
通过安装缓释剂,所述缓释剂包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组合,不仅可预期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上述驱逐效果,而且可预期在蚁群内外的杀或被杀效应。所述杀或被杀效应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被较低浓度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的蚂蚁可以与缓释剂接触,使得具有19至25个碳原子的具有可缓释性质的烃化合物可以附着在蚂蚁上。或者,警报信息素化合物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使得蚂蚁破坏缓释剂,烃化合物可以附着在蚂蚁身上。
通过安装包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缓释剂作为用于诱导对地面上的蚁群周围的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可以抑制外出觅食的工蚁返回蚁群。例如,抑制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返回蚁群会导致养蘑菇的叶片供应减慢,从而使营养物质无法扩散到蚁群中的蚂蚁中,从而导致蚁群衰落。此外,蚂蚁在蚁群外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与布氏游蚁(Eciton burchellii parvispinum)等军蚁相遇和战斗的概率增加,从而减少了蚂蚁个体的数量,导致蚁群衰落。
通过在蚁群周围安装包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的缓释剂,可以通过感测驱逐(恐慌)信号来获得高浓度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上述效果。另一方面,当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变低时,蚂蚁被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并攻击缓释剂。当蚂蚁攻击缓释剂时,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被释放或暴露,使得已附着了烃化合物的蚂蚁在返回蚁群后将被其它蚂蚁杀死或杀死其它蚂蚁(即相互厮杀)。换言之,当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变低时,缓释剂用作使其相互厮杀的防控制剂。
对于这样的应用,重要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从防控制剂中缓释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因此,理想的是避免在防控制剂被蚂蚁攻击破坏后立即从该防控制剂全部释放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为了达到此目的,优选预先将含有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内容物液体凝胶化。在内容物液体凝胶化后,即使防控制剂被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切断,警报信息素化合物也可以从防控制剂的每个切断片中连续释放,从而带来有效的结果。当在地面上的蚁群周围安装缓释剂时,从防控效果的角度出发,理想的是覆盖整个蚁窝并牢固地覆盖蚁窝的入口和出口。因此,优选使用绳索状的缓释剂。
可以使用包含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防控制剂(而不是缓释剂)来代替制成缓释剂的容器或载体的材料。防控制剂由蚂蚁自身携带到蚁群中,然后在一定时间后随着生物降解的进行,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从防控制剂释放到蚁群中。这是经济的,因为蚂蚁本身会将防控制剂带到蚁群的深处。例如,通过使属于切叶蚁亚科的切叶蚁携带防控制剂进入培养蘑菇的房间,可以将用于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的化合物,例如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暴露于食物存储器中,从而中断蘑菇的培养,从而导致食物的耗尽,然后蚁群的崩溃。
本申请的蚂蚁防控制剂优选不与杀虫剂一起使用。换言之,本发明的防控制剂诱导对同一物种的攻击,以减少蚁群中蚂蚁的数量。如果一只被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吸引的蚂蚁被杀虫剂杀死,那么就不再有攻击同一物种的个体蚂蚁。因此,个体的数量不能通过彼此厮杀来减少,蚁群也不能衰落。因此,就本防控制剂的应用而言,重要的是允许蚂蚁返回蚁群而不被杀虫剂杀死。为此,优选不将本防控制剂与杀虫剂组合。
如上所述,可以有效地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包括切叶蚁,它是严重侵害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桉树的森林害虫。
本发明的蚂蚁防控制剂和蚂蚁防控方法,即通过诱导相互厮杀来减少蚂蚁个体数量的蚂蚁防控制剂以及使用该蚂蚁防控制剂的蚂蚁防控方法,也可以与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相同的方式,应用于不属于切叶蚁亚科并且具有警报信息素和/或体表烃组合物的蚂蚁。它们也可以应用于蜜蜂,据报道,蜜蜂根据体表烃化合物将同一蜂群中的巢伙伴与不同蜂群中的其他蜜蜂区分开来。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然而,不应将本发明解释为局限于实施例或受实施例所限。
<对于气味源选择的生物测定>
使用在日本新泻县收集的皱结红蚁(Myrmica rugnodis)工蚁进行生物测定。生物测定仅使用四臂嗅觉仪(经典的4-Choice Arena嗅觉仪,Sigma Scientific LLC)的两个臂进行,如图5所示。使用充在47L气瓶中的纯空气作为空气源,并通过调节器调节空气流速。嗅觉计的每个臂的空气流量为0.3L/min,流入中央角斗场的空气从角斗场中央的昆虫入口排出。以10只蚂蚁组成的每组来使用蚂蚁,在从入口1进入时开始测试,并且每次重复对气味源进行最多5分钟的选择。气味源的选择是通过在测试结束时计数昆虫分离室2中的蚂蚁数量来确定的。实验开始5分钟后,当所有10只蚂蚁选择任何一种气味源时,记录结果,并将受试蚂蚁移除。然后进行三次重复实验(使用总共30只蚂蚁)。将用作气味源的每个棉签安装在每个气味源安装适配器3中,并且在每次重复时用新的棉签替换。每次重复后清洗玻璃器皿,并随机选择用于在嗅觉计中安装气味源的气味源安装适配器。嗅觉计包括塞子4、纯空气供应口5、空气供应流量计6和排出流量计7。供气流量A和排气流量B也如图5所示。
实施例1
通过将含有7.6mg混合物(即在表面活性剂叔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TritonX-100)存在下在蒸馏水中稀释的3-辛酮)的棉签安装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处理区中,并将浸泡在相同量蒸馏水中的棉签安装在对照区中,进行生物测定。结果,为气味源收集的蚂蚁数量如图1所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是,皱结红蚁(Myrmica rugnodis)的蚂蚁聚集在对照区,同时避开了使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3-辛酮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处理区。通过用释放一定量的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蚂蚁防控制剂处理待保护的植物,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可以从处理区逃脱,从而保护植物。
实施例2
通过将含有1.1mg混合物(即在表面活性剂叔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TritonX-100)存在下用蒸馏水稀释的3-辛酮)的棉签安装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处理区中,并将浸泡在相同量蒸馏水中的棉签安装在对照区中,进行生物测定。因此,为气味源收集的蚂蚁数量如图2所示。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3-辛酮处理皱结红蚁(Myrmica rugnodis)的蚂蚁聚集在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处理区,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降低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浓度,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可以被警报信息素所吸引。
<对于体表烃组合物组分比改变的生物测定>
使用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在新泻县收集的皱结红蚁(Myrmica rugnodis)的工蚁进行生物测定。准备了一个在圆形箱子中放置了石膏的角斗场,并将与巢伙伴从相同巢中收集的10只工蚁引入角斗场。角斗场的外围边缘涂有液态聚四氟乙烯(注册商标),以便蚂蚁在观察过程中无法逃离角斗场。给十只蚂蚁中的一只涂布烃化合物水溶液部分,并观察到与其他巢伙伴互动达2分钟。在观察过程中,巢伙伴之间的互动(即交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使用触角与其它的身体相接触,
2.张开下巴进行恐吓,
3.短时间(短于10秒)咬身体的一部分,
4.长时间(10秒以上时间)咬身体的一部分,以及
5.一只蚂蚁同时被两只以上蚂蚁咬。
对每只生成的互动的数量以五个类别进行计数,并使用以下算式根据获得的数量计算攻击性指数:
攻击性指数=(第3、4和5类的互动总数)/(第1、2、3、4、5类的互动总数)
进行三次重复,每次重复包括烃化合物涂布处理和对照处理,并且总共使用60只蚂蚁。
实施例3
将蘸有2.0mg混合物(即在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单月桂酸酯(Tween 20)存在下用蒸馏水稀释的液体石蜡)的小刷子施用到蚂蚁的胸背板上。在对照区中,仅施用溶解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
结果,液体石蜡处理区和对照区之间的比较如图3所示。部分涂有液体石蜡稀释溶液的蚂蚁遭受来自巢伙伴的第3类以上的敌对互动,最终在三次重复中以最高攻击性指数在试验中被巢伙伴杀死。部分涂有仅溶解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的蚂蚁几乎没有这种互动,并且在处理区和对照区的攻击性指数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观察到,攻击涂有液体石蜡的蚂蚁的另一只蚂蚁逐渐遭受到其他巢伙伴的敌对性互动。这被认为是在攻击涂有液体石蜡的蚂蚁的过程中,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改变而导致。因此,人们还认为,在存在许多蚂蚁的蚁群中,可以诱导连锁厮杀。液体石蜡(CHCs)作为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的烃化合物来使用。
实施例4
使用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在新泻县收集的约100只皱结红蚁(Myrmicarugnodis)进行蚂蚁防控试验。在蚂蚁防控测试中,如图6所示,使用具有由石膏制成的蚁窝(コロニー)11和塑料容器12的Ant Machine No.2Mini(由Antroom Co.,有限公司生产)作为测试设备。蚁后13和工蚁14也如图6所示。在用作蚂蚁觅食区域的塑料容器12中定期给予蔗糖溶液作为诱饵。
在蚂蚁进入新的石膏蚁窝后的三天内,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照,进行行为观察,并统计死亡的蚂蚁数量。随后,将蘸有在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单月桂酸酯(Tween20)存在下用蒸馏水稀释的混合物即液体石蜡和(9Z)-9-二十九烯的小刷子施用到从同一蚁群中选择的一只蚂蚁的胸背板上。接下来三天,进行了行为观察,并计数了死亡的蚂蚁数量。结果,在对照区(即对照期),在同一蚁群内既没有观察到攻击性行为,也没有观察到相互攻击,并且3天内死亡的蚂蚁数量为0。然而,在处理(処理)区(即处理期),经处理的蚂蚁立即被另一只蚂蚁咬,然后工蚁相继从蚁群中出来,并以连锁发生相互厮杀的行为。结果,3天内死亡的蚂蚁数量为7只。在处理区(即处理期),当两只蚂蚁相互攻击时,觅食区和蚁群中充满了被咬蚂蚁释放的警报信息素,从而吸引了蚁群中的其他蚂蚁。由于咬过经处理蚂蚁的蚂蚁的体表烃组合物的组分比也发生了改变,因此认为从蚁群中出来的其他蚂蚁将这两只蚂蚁视为非巢伙伴,发动了进一步厮杀,并重复这种厮杀发展的方案,以扩大厮杀到大的规模。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同一蚁群中的少量蚂蚁进行处理可以诱导连锁厮杀,从而实现有效的蚂蚁防控。
在上述测试中,只有在蚁群外工作并参与蚁群防御的工蚁死亡。由于在实际的田间处理中,许多工蚁都会经受烃化合物处理,因此可能会有更多数量的蚂蚁因相互厮杀而死亡。
附图标记
1入口
2昆虫分离室
3气味源安装适配器
4塞子
5纯空气供应口
6空气供应流量计
7排出流量计
11石膏蚁窝
12塑料容器
13蚁后
14工蚁
A供气
B排气

Claims (26)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
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其包含在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
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并对此种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烃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烃化合物是在此种蚂蚁的体表上存在的烃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烃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是选自由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酮化合物和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醇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是3-辛酮和/或4-甲基-3-壬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烃化合物选自由十九烷、(9Z)-9-十九烯、二十烷、二十一烷、二十二烷、二十三烷、二十四烷、二十五烷、二十六烷、二十七烷、二十八烷、二十九烷、三十烷、三十一烷、9-甲基三十烷、三十二烷、9-甲基三十一烷、7,11-二甲基三十烷、三十三烷、9-甲基三十二烷、3,5-二甲基三十一烷、3,7,11-三甲基三十烷、3,7,11-三甲基三十二烷、三十四烷、9-甲基三十三烷、3,7,11-三甲基三十一烷、三十五烷、4,8,12-三甲基三十二烷、三十六烷、3,7,11-三甲基三十三烷、4,8,12-三甲基三十三烷、3,7,11-三甲基三十四烷、三十五烷、4,8,12-三甲基三十四烷、三十八烷、3,7,11-三甲基三十五烷、4,8,12-三甲基三十五烷、三十九烷、4,8,12-三甲基三十六烷、四十烷、四十一烷、7,11-二甲基三十九烷、四十二烷、四十三烷、四十四烷、四十五烷、四十六烷、四十七烷、四十八烷、四十九烷和五十烷组成的组。
6.一种用于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制剂,所述制剂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
所述组合物的容纳容器或承载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所述容器,所述容器是封闭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聚合物膜,以使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能够渗透通过所述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所述容器,所述容器是用于产生所述组合物的气溶胶的气溶胶喷雾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不包含杀虫剂组分。
10.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来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将所述制剂安装在要保护免受此种蚂蚁侵害的区域或田地中、要保护免受此种蚂蚁侵害的物体周围、或此种蚂蚁的蚁群周围,以从所述容器释放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安装在要保护免受此种蚂蚁侵害的区域或田地中,以从所述容器中释放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
使此种蚂蚁与所述容器的表面接触,该表面上存在已渗透通过所述聚合物膜的所述烃化合物,或者允许此种蚂蚁破坏所述容器,从而将所述烃化合物附着到此种蚂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将来自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的所述组合物喷雾到此种蚂蚁的蚁群中以使此种蚂蚁与所述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不使用杀虫剂。
15.一种用于防控蚂蚁的制剂,所述制剂包含:
至少一种用于诱导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对同一物种的攻击或驱逐此种蚂蚁的化合物;和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容器或承载所述化合物的载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化合物是此种蚂蚁的警报信息素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具有19至50个碳原子并对此种蚂蚁具有生理活性的烃化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烃化合物是在此种蚂蚁的体表上存在的烃组合物中所含的至少一种烃化合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化合物是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并且是选自由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酮化合物和具有7至11个碳原子的醇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所述容器,所述容器是用于产生所述化合物的气溶胶的气溶胶喷雾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包含所述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化合物是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和所述烃化合物,或所述警报信号素化合物;和
所述容器是封闭的容器,并且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包含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能够允许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穿透该膜。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此种蚂蚁是切叶蚂蚁。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不包含杀虫组分。
23.一种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来防控属于切叶蚁亚科的蚂蚁的方法。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剂包含所述警报信息素化合物,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制剂安装在要保护免受此种蚂蚁侵害的区域或田地中、要保护免受此种蚂蚁侵害的物体周围、或此种蚂蚁的蚁群周围,以从所述容器或载体释放所述警报信号素化合物的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剂包含作为喷雾器的容器,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将来自所述制剂的所述化合物喷雾到此种蚂蚁的蚁群中以使此种蚂蚁与所述化合物接触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不使用杀虫剂。
CN202280071080.2A 2021-10-29 2022-10-13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Pending CN118139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78122 2021-10-29
JP2021178122 2021-10-29
PCT/JP2022/038236 WO2023074396A1 (ja) 2021-10-29 2022-10-13 アリの防除剤及び防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39527A true CN118139527A (zh) 2024-06-04

Family

ID=8615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71080.2A Pending CN118139527A (zh) 2021-10-29 2022-10-13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74396A1 (zh)
KR (1) KR20240090414A (zh)
CN (1) CN118139527A (zh)
AR (1) AR127370A1 (zh)
AU (1) AU2022377852A1 (zh)
CA (1) CA3235991A1 (zh)
CO (1) CO2024004688A2 (zh)
IL (1) IL312166A (zh)
TW (1) TW202333566A (zh)
WO (1) WO20230743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4946B2 (ja) * 1990-12-28 2002-12-09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アリ防除剤
JPH07316007A (ja) * 1994-03-31 1995-12-05 Earth Chem Corp Ltd 害虫の防除方法及び刺咬行動誘起物質
JP4167466B2 (ja) * 2002-06-24 2008-10-15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蒸散液収容袋、加熱蒸散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290144A (ja) * 2003-03-28 2004-10-21 Sumitomo Chem Co Ltd 害虫駆除材
JP5070037B2 (ja) * 2007-12-27 2012-11-07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アリ防除用エアゾール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リの防除方法
JP5508685B2 (ja) * 2008-03-18 2014-06-04 国立大学法人 岡山大学 アリのブルード保護行動を利用した駆除技術
CN101999349B (zh) * 2010-12-21 2013-02-27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杀红火蚁的含d-柠檬烯的混合油剂及灭杀红火蚁的方法
JP5835703B2 (ja) 2011-06-03 2015-12-24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アルゼンチンアリの防除方法、防除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90414A (ko) 2024-06-21
JPWO2023074396A1 (zh) 2023-05-04
CA3235991A1 (en) 2023-05-04
WO2023074396A1 (ja) 2023-05-04
AU2022377852A1 (en) 2024-05-02
CO2024004688A2 (es) 2024-06-27
TW202333566A (zh) 2023-09-01
AR127370A1 (es) 2024-01-17
IL312166A (en) 202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16182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he attraction and repulsion of insects
RU2614063C1 (ru)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противомикроб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растений
CA299546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est control
WO2013070441A1 (en) Combination animal repellents
Libs et al. Formulation of essential oil pesticides technology and their application
KR102304233B1 (ko) 항균성 조성물들 및 관련된 사용 방법
JP2021121607A (ja) アリ忌避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リ忌避製品
Rochat et al. Activity of male pheromone of Melanesian rhinoceros beetle Scapanes australis
AU2003256044B2 (en) Fungicid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ea tree oil
CA3170590A1 (en) New sex pheromone components for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CN102334502A (zh) 用于密闭集装箱防治有害生物多能雾化剂的配制和应用
CN118139527A (zh) 蚂蚁防控制剂与蚂蚁防控方法
Cardé Mating disruption with pheromones for control of moth pests in area-wide management programmes
JP4836763B2 (ja) アザミウマ類防除剤
CN105530812B (zh) 昆虫驱避剂和昆虫驱避方法
Mafra-Neto et al. Use of repellents formulated in specialized pheromone and lu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or effective insect pest management
JP4320224B2 (ja) スモモヒメシンクイの性フェロモン組成物
JP7437131B2 (ja) ヒアリ用忌避組成物、及び、ヒアリの忌避方法
JP3793356B2 (ja) 交信撹乱剤及び交信撹乱方法
RU2214093C2 (ru) Средство борьбы с кератофагами
EP3143874A1 (en) Pheromone preparation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tree species against monochamus galloprovincialis
JP4320147B2 (ja) 交信撹乱によるオキナワカンシャクシコメツキの防除方法
NL2013020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or inhibiting damages to plants during cultivation or for preventing growth retardation.
WO2021010905A1 (en) Bi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method of its use
Becker et al. Chemical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