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386C - 电子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386C
CN1181386C CNB011157348A CN01115734A CN1181386C CN 1181386 C CN1181386 C CN 1181386C CN B011157348 A CNB011157348 A CN B011157348A CN 01115734 A CN01115734 A CN 01115734A CN 1181386 C CN1181386 C CN 11813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camera
electrofax
operator scheme
lens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157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6109A (zh
Inventor
五反田芳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6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13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3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保持摄影操作的聪敏性并在实现与照相机无关的功能的操作模式中保护摄影镜头并提高便携性。在判断是否通过模式设定开关设定了照相机模式、断开模式及声音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的转移处理(步骤S60)中,在设定实现是与照相机无关的功能的声音重现功能的声音模式的场合中,进行关闭摄影镜头的镜头盖的处理(步骤S68)。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机,尤其是涉及具有镜头盖的启闭功能的电子照相机。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镜头盖是对应于电源的接通/断开而自动受到启闭控制地形成的。
此外,在可以转换照相机模式与VTR(重现)模式的照相机一体式VTR中,存在着在照相机模式时打开镜头盖并在VTR模式时关闭镜头盖的装置(特开平5-232546号公报)。
可是,在将拍摄所拍物体而获得的图象数据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电子照相机中,目前还没有同时具有与摄影和图象数据完全无关的功能(如音乐重现功能)的照相机。
此外,在电子照相机中同时具有上述其它功能并且随着近年来数码机器的小型化和轻型化而改善便携性以及可以装在衣服口袋中地随身携带的场合中,尽管保护重要部分以免摄影镜头受伤和被弄脏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在电源接通时总是打开镜头盖,则在如上所述地利用与摄影与图象数据完全无关的功能的场合下,存在着不能保护摄影镜头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特开平5-232546号公报所述的照相机一体式VTR中,虽然能够在VTR模式时关闭镜头盖地保护摄影镜头,但当交替切换摄影模式与重现模式(摄象确认)地进行操作时,每当切换到重现模式时,镜头盖就要关闭,所以存在着摄影操作的聪敏性受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事实而制定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摄影操作的聪敏性、在实现与照相无关的功能的工作模式下保护摄影镜头的并且提高便携性的电子照相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电子照相机具有设定实现与照相无关的功能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模式设定机构、在通过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时将照相机控制在非摄影状态下的控制机构。
此外,本电子照相机具有摄影镜头的镜头盖、启闭所述摄影镜头盖的镜头盖驱动机构、打开镜头盖地控制所述镜头盖驱动机构的控制机构,即,在设定第一操作模式的场合中,为了使用与照相机无关的功能,自动关闭镜头盖以便保护摄影镜头。
第一操作模式包括至少实现重现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音乐文件的声音重现功能、电子簿功能、电子笔记本功能及便携电话功能之一的操作模式。
当通过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时,所述控制机构不接受来自设置在实现摄影操作的照相机本体中的开关的输入。由此一来,防止了携带照相机时的误操作。
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将拍摄所拍物体而获得的画像数据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摄影模式、基于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画像数据而在监视器上显示出画像的重现模式,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摄影模式设定时控制所述镜头盖驱动机构以便打开所述镜头盖并且在所述重现模式设定模式时不对镜头盖进行启闭控制。即,重现模式设定时不启闭控制镜头盖,结果,即使在交替切换摄影模式与重现模式地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镜头盖保持打开状态并且无损于摄影操作的聪敏性。
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实现与电子照相机有关的功能的第二操作模式。如本申请权利要求7所述地,所述模式设定机构是在旋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被锁定住的且在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未被锁定的滑动开关,当所述旋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被锁定住时,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每当所述旋钮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交替设定第二操作模式和断开照相机内电源的断开模式。即,在第一操作模式设定时,模式设定机构的旋钮被锁定,从不会不当心地切换模式。
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是包括所述摄影模式与重现模式的照相机模式,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在设定照相机模式时设定摄影模式或重现模式的其它的模式设定机构。即,除了设定第一操作模式与第二操作模式的上位模式设定机构外,还设置了在第二操作模式时设定第二操作模式的详细操作的其它模式(下位模式)设定机构,由此一来,容易进行模式设定。
所述摄影镜头是伸缩式镜头,在所述镜头盖被关闭前,在伸缩位置上驱动所述摄影镜头。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与照相机有关的操作模式中打开镜头盖并露出摄影镜头,从而能够保持无论何时都可摄影的状态(摄影操作的聪敏性)。另一方面,在实现与照相无关的功能的操作模式中关闭镜头盖,从而能够保护摄影镜头。此外,在实现与照相无关的功能的操作模式中,能够阻止接通实现摄影动作的照相机本体的开关并且防止携带照相机时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适用的数码照相机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数码照相机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数码照相机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数码照相机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数码照相机的右侧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数码照相机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是说明所述数码照相机在接通电源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所述数码照相机在声音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所述数码照相机在断开电源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所述数码照相机在摄影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所述数码照相机在重现模式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机的外观的主视图、后视图、平面图、仰视图及右侧视图。
该电子照相机是附带声音重现功能的数码照相机10,它如图1-图5所示地具有扁平的且大致成长方体形状的外观,它被制成能放入衣服口袋里的尺寸。
在图1所示的数码照相机10的前面上,设置了伸缩式摄影镜头12、取景窗14、闪光灯16、闪光灯调光探测器18及自拍装置灯20。此外,在数码照相机10的前面上,设置了在摄影镜头12伸缩位置上被关闭的镜头盖22(见图6)。此外,在图1中,显示打开镜头盖22的状态。
在图2所示数码照相机10的背面上,设置了取景器24、模式标度盘SW2、顺放开关SW4、倒放开关SW5、液晶监视器40等。在图3所示的数码照相机10的上面上,设置了兼用作电源开关的模式设定开关SW1及快门钮SW3。
在图4所示的数码照相机10的底面上,设置了兼用作存储卡(灵巧载体)的入口盖的电池盖48、三脚架螺纹孔50。在图5所示的数码照相机10的侧面(与握持面相反的那一侧)上,设置了声音/图象输出端子54、包括声音输出端子的遥控器端子56、数字(USB)端子58及电源输入端子60。
兼用作电源开关的模式设定开关SW1是当旋钮在图3中右移动时被锁定而当旋钮左移时未被锁定的滑动开关。当所述旋钮右移地锁定了开关时,设定声音模式,而每当旋钮左移时,交替设定照相机模式与断开照相机内电源的断开模式。
此外,当通过模式设定开关SW1设定声音模式时,照相机本体的各种开关不发挥作用,而只接受与所述遥控器端子56相连的带耳机(双耳式耳机)的遥控器(未示出)的开关。此外,即使通过模式设定开关SW1设定了声音模式,当遥控器不与遥控器端子56相连时,照相机内电源也保持断开状态,在遥控器与遥控器端子56相连后,如果操作遥控器,则接通照相机内电源。
图2所示的模式标度盘SW2是改变照相机模式的照相机功能的装置,通过转动操作模式标度盘SW2,设定进行静止摄影的摄影模式或重现所拍摄画像的重现模式。
液晶监视器40在能被用作电子取景器的同时,它能够显示出所拍画像和从装在照相机中的存储卡中读出的重现画像等。此外,液晶监视器40也可以表示可拍摄帧数和重现帧数编号显示、闪光灯是否闪光、宏模式显示、记录画质(质量)显示、象素数显示信息等。
图6是表示数码照相机10内部结构的框图。
在图6中,中央处理器(CPU)根据来自上述模式设定开关SW1、模式标度盘SW2、快门钮SW3、未示出的遥控器等的输入信号统一控制着照相机10内的各电路。
首先,当从模式设定开关SW1从断开状态被设定为照相机模式时,CPU70检测出这种情况,在接通照相机内电源的同时,进行打开镜头盖22的控制等。此外,当模式设定开关SW1从照相机模式被设定为断开模式或声音模式时,CPU70检测出这种情况并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控制等。
因此,当打开镜头盖22时,CPU70发出了通过驱动器62使电动机64正转的信号,在关闭镜头盖22时,它发出了通过驱动器62使电动机64反转的信号。此外,在关闭镜头盖22的场合中,先使摄影镜头12在伸缩位置上移动地进行控制。
当通过模式设定开关SW1设定照相机模式并通过模式标度盘SW2设定摄影模式并按下快门钮SW3时,CPU70检测出这种情况并允许进行静止摄影,通过这种摄影获得的一帧画像数据被记录在存储卡72上,即CPU70进行聚焦控制及曝光控制并且通过摄影镜头12使所拍物体成像于固体摄影元件(CCD)74的光照面上。
CCD74将成像于光照面上的所拍物体的光转变成其量对应于所述光量的信号电荷。由此积蓄的信号电荷作为对应于该信号电荷的电压信号地被依次读出。从CCD74中依次读出的电压信号被加到有关的二重取样电路(CDS电路)76上,在这里,与各象素有关的R、G、B信号在取样容纳的同时被增幅并且加在A/D转换器78上。A/D转换器78将依次来自CDS电路76的R、G、B信号转换成10位(0-1023)的数字R、G、B信号并输出到画像信号处理电路80中。
画像信号处理电路80进行同时转换来自A/D转换器78的逐点的R、G、B信号的同时化处理以及白平衡调整、灰度系数补正、YC信号处理等预定画像处理。通过该画像信号处理电路80读YC信号处理而形成的辉度信号Y与颜色信号Cr、Cb(YC信号)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82被压缩成预定格式,随后,它们通过载体控制电路84被记录在存储卡72上。
另一方面,当通过模式设定开关SW1设定照相机模式并且通过模式标度盘SW2设定重现模式时,首先,记录在存储卡72上的最终一帧画像文件通过载体控制电路被读出。所读出的画像文件的压缩数据通过压缩解压缩电路82被还原成非压缩的YC信号。
伸长的YC信号通过画像重现处理电路86及视频编码电路88被转换成NTSC制式的照相机复合图象信号,在被输出给液晶监视器40的同时,被输出给声音/图象输出端子54(见图5)。由此一来,在液晶监视器40上显示出记录在存储卡72上的最后一幅的帧像。此外,在电视与声音/图象输出端子54相连的情况下,在电视上显示出最后一幅的帧像。
随后,当按下顺放开关SW4时,顺向逐帧输送,到按下倒放开关SW5时,反向逐帧输送。因此,由存储卡72读出在逐帧输送的帧位上的画像文件并与上述一样地在液晶监视器40上重现帧像。此外,当在表现最后的帧像的状态下顺向逐帧输送时,读出一帧记录在存储卡72上的画像文件并且在液晶监视器40和电视上重现出这帧画像。
接着,说明上述数码照相机10的声音重现功能。
声音重现功能是重现记录在存储卡72上的如MP3格式等的音乐文件的功能。通过模式设定开关SW1设定声音模式并且将带耳机的遥控器连接到包括声音输出端子的遥控器端子56上时,照相机内电源接通,从而可以重现声音。此外,在声音模式中,CPU70只接受来自遥控器的遥控器信号,它不接受兼用作照相机本体电源开关的模式设定开关SW1以外的开关输入。
在数码照相机10被设定于声音模式中的状态下,如果按下遥控器重现钮,则从存储卡72中通过载体控制电路84读出音乐文件。不用说,音乐文件可以直接由个人电脑或者通过数码照相机10的数字端子58(参见图4)而下载到存储卡72上。
从存储卡72中读取的音乐文件的压缩数据经过压缩解压缩电路82而解压缩成非压缩音乐数据。在通过声音处理电路90进行了D/A转换等处理的情况下,解压缩的音乐数据被转换成模拟声音信号。经过转换的声音信号通过声音重现电路92被增幅并且通过遥控器端子56内的声音输出端子及耳机(未示出)而作为声音被输出。
接着,一边参见图7-图11的流程图,一边以镜头盖22的启闭控制为重点地说明上述数码照相机10的操作。
首先,说明图7所示的电源接通处理。在该图中,当通过兼用作电源开关的模式设定开关SW1的操作接通电源时,CPU70进行CPU70内的内部处理(测孔设定)等的电源接通重新调节处理(步骤S10)。随后,对应于开关SW1的状态地进行转移处理(步骤S12)。当开关SW1处于中间位置(不操作)时,变成断开模式,CPU70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14)。随后,转移到处理B(图9的步骤S50)。
在步骤S12中,当开关SW1被锁定在声音位置上地设定声音模式时,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控制(步骤S16)。随后,转移到声音模式的处理A(图8的步骤S22)。
此外,在步骤S12中,当将开关SW1置于接通/断开位置上地设定照相机模式时,接着进行对应于模式标度盘SW2的状态的转移处理(步骤S18)。接着,在设定摄影模式的场合下,CPU70进行打开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20),随后,转移到摄影模式的处理C(图10的步骤S60)。另一方面,当设定于重现模式时,转移到重现模式的处理D(图11的步骤S80)。
接着,说明图8所示的声音模式的处理。在该图的步骤S22的转移处理中,当开关SW1被锁定在声音位置上地保持声音模式时,判断是否声音重现(步骤S24),在声音重现的场合下,返回步骤S22,不在声音重现的场合下,搜索存储卡72内的音频文件(步骤S26)。接着,进行对应于有没有音频文件的转移处理(步骤S28)。随后,在存在音频文件的场合中,读取该音频文件并开始声音重现(步骤S30)并返回步骤S22。另一方面,在没有音频文件的场合下,不开始声音重现地返回步骤S22。
此外,在步骤S22的转移处理中,当把开关SW1置于中间位置地设定断开模式时,随后判断是否处于声音重现中(步骤S32)。在处于声音重现中时,在停止声音重现后(步骤S34),转移到处理B(图9的步骤S50),在不在声音重现中的情况下,仍然转移到处理B。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的转移处理中,当把开关SW1置于接通/断开位置地设定照相机模式时,接着判断是否处于声音重现中(步骤S36)。如果在声音重现中,则在停止声音重现后(步骤S38),转移到步骤S40的转移处理,如果不处于声音重现中,则仍然转移到步骤S40的转移处理。
在步骤S40中,判断通过开关SW2设定的是摄影模式,还是重现模式。在设定的是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打开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42),随后,转移到处理C(图10的步骤S60)。另一方面,如果设定的是重现模式,则不进行镜头盖22的启闭处理地转移到处理D(图11的步骤S80)。
接着,说明图9所示的断电状态的处理。在该图的步骤S50的转移处理中,在开关SW1处于中间位置的场合下,保持断电状态,当所述开关被锁定在声音位置上时,转移到处理A(图8的步骤S22)。另一方面,当在接通/断开位置上操作开关SW1地设定照相机模式时,还要判断通过开关SW2设定的是摄影模式,还是重现模式(步骤S52)。
随后,在设定摄影模式的场合中,进行打开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54),随后转移到处理C(图10的步骤S60)。另一方面,当设定重现模式时,不进行镜头盖22启闭处理地转移到处理D(图11的步骤S80)。
接着,说明图10所示的摄影模式的处理。在该图的步骤S60的转移处理中,在开关SW1处于中间位置的场合下,保持断电状态,还要判断通过开关SW2设定的是摄影模式,还是重现模式(步骤S62)。随后,在设定的是重现模式的场合下,转移到处理D(图11的步骤S80)。另一方面,在设定的是摄影模式的场合下,判断快门钮SW3是否被接通(步骤64)。在快门钮SW3被接通的情况下,进行静止摄影并对通过这种摄影而获得的一帧画像进行画像数据压缩以及将压缩数据记录到存储卡72上等处理(步骤S66),随后,返回步骤S60。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接通快门钮SW3,则不经过步骤S66处理地返回步骤S60。
此外,在步骤S60的转移处理中,如果开关SW1被锁定在声音位置上,则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68),随后,转移到声音模式的处理A(图8的步骤S22)。
同样地,在步骤S60的转移处理中,当开关SW1被置于接通/断开位置上地设定断开模式时,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70)。随后,转移到断电状态的处理B(图9的步骤S50)。
接着,说明图11所示的重现模式。在该图的步骤S80的转移处理中,在开关SW1处于中间位置的场合中保持照相机模式,还要判断通过开关SW2设定的是摄影模式,还是重现模式(步骤S82)。在设定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打开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96),接着,在画像重现处理中止后(步骤S98),转移到处理C(图10的步骤S60)。另一方面,随后,在设定重现模式的场合中,判断顺放开关SW4或倒放开关SW5是否被启动(步骤S84、S86)。
当SW4、SW5都断开时,还要判断是否处于画像重现中(步骤S88)。在处于画像重现中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80,在不处于画像重现中的场合下,在进行完画像重现处理后(步骤S90),返回步骤S80。
另一方面,在SW4接通时,在进行完顺送一帧画像的重现处理后(步骤S92),返回步骤S80,在接通开关SW5的场合中,在进行完倒送一帧的画像的重现处理后(步骤S94),返回步骤S80。
此外,在步骤S80的转移处理中,当将开关SW1锁定在声音位置地设定声音模式时,终止画像重现处理(步骤S100),在进行完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102)后,转移到声音模式的处理A(图8的步骤S22)。
同样地,在步骤S80的转移处理中,当开关SW1被置于接通/断开位置上地设定断开模式时,终止画像重现处理(步骤S104),进行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步骤S106)。随后,转到电源断开状态的处理B(图9的步骤S50)。此外,在重现模式时,在关闭镜头盖22的场合中,步骤S102、S106的关闭镜头盖22的处理被省略了。
此外,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与照相机无关的功能地,举例说明了声音功能,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想到电子簿功能、电子笔记本功能或便携电话功能。因此,在具有这些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数码照相机中,在设定实现与照相机无关的功能的模式的场合中,关闭镜头盖。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数码照相机,它也能适用于数码摄像机。

Claims (8)

1、一种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设定实现与照相无关的功能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模式设定机构、在通过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时将照相机控制在非摄影状态下的控制机构;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摄影镜头的镜头盖、使镜头盖打开关闭的镜头盖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在通过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时应关闭镜头盖地控制所述镜头盖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操作模式包括至少实现重现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音乐文件的声音重现功能、电子簿功能、电阻笔记本功能及便携电话功能之一的操作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时,所述控制机构不接受来自设置在实现摄影操作的照相机本体中的开关的输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将拍摄所拍物体而获得的画像数据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摄影模式、基于记录在照相机内的记录载体上的画像数据而在监视器上显示出画像的重现模式,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摄影模式设定时控制所述镜头盖驱动机构以便打开所述镜头盖并且在所述重现模式设定模式时不对镜头盖进行启闭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第一操作模式、实现与电子照相机有关的功能的第二操作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设定机构是在旋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被锁定住的且在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未被锁定的滑动开关,当所述旋钮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被锁定住时,设定第一操作模式,每当所述旋钮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交替设定第二操作模式和断开照相机内电源的断开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模式是包括所述摄影模式与重现模式的照相机模式,所述电子照相机具有在设定照相机模式时设定摄影模式或重现模式的其它的模式设定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镜头是伸缩式镜头,在所述镜头盖被关闭前,在伸缩位置上驱动所述摄影镜头。
CNB011157348A 2000-05-31 2001-05-31 电子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3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6283 2000-05-31
JP2000016283 2000-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6109A CN1326109A (zh) 2001-12-12
CN1181386C true CN1181386C (zh) 2004-12-22

Family

ID=18543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57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386C (zh) 2000-05-31 2001-05-31 电子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13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0673A (ja) * 2005-12-27 2007-07-12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6109A (zh) 2001-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77363B2 (ja) 表示装置
CN1182437C (zh) 带有发光体的照相机
CN100338942C (zh) 图像摄影设备和方法
JP4791165B2 (ja) カメラ
CN1901625A (zh) 捕捉图像作为数字数据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00496064C (zh) 摄像装置
JP5243691B2 (ja) カメラ
JP2002374447A (ja) 情報機器用クレードル、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クレードル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668079A (zh) 组合摄像机和使用组合摄像机的数码相机镜头控制方法
CN1941846A (zh) 画质选择方法及数码照相机
US7456883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 in portable digital apparatus and portable digital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JP2000275715A (ja) 電子カメラ
CN1596534A (zh) 便携式电话机
JP4258098B2 (ja) 電子カメラ
JP4122508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4282604A (ja) 携帯電子機器、携帯電子機器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807007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アクセサリー
CN1574901A (zh) 用于自动设定压缩格式的摄影设备及其方法
CN1495503A (zh) 摄影装置
CN1181386C (zh) 电子照相机
JP2004282605A (ja) 携帯電子機器システム、携帯電子機器、携帯電子機器の充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53101B2 (ja) 電子カメラ
JP4565276B2 (ja) カメラ及びそのモード切換方法
JP479348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携帯電子機器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05266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0.05.31 JP 2000-162834

False: 2000.05.31 JP 2000-16283

Number: 51

Page: 397

Volume: 20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0.05.31 JP 2000-162834

False: 2000.05.31 JP 2000-16283

Number: 51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0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2000.5.31 JP 2000-16283 TO: 2000.5.31 JP 2000-162834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2000.5.31 JP 2000-16283 TO: 2000.5.31 JP 2000-162834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the west side of the linen linen two, No. 4, No. 26, No. 30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