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2741A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12741A CN118112741A CN202311600722.6A CN202311600722A CN118112741A CN 118112741 A CN118112741 A CN 118112741A CN 202311600722 A CN202311600722 A CN 202311600722A CN 118112741 A CN118112741 A CN 118112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optical element
- corners
- element driving
- spr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beryllium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Be].[Cu] DMFGNRRURHSEN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copper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u]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11 non-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电气连接性稳定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能够保持光学元件的可动部;包围可动部的外周并容纳可动部,且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筒状的容纳部;相对于可动部及容纳部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一方侧的固定部;以使可动部能够相对于容纳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部的板簧部件;以及以使容纳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在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容纳部的线部件,线部件构成为,在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由2根以上的线部件构成的线组与共同的板簧部件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中搭载有小型的摄像机模块。在这种摄像机模块中使用驱动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有自动聚焦功能(以下称为“AF功能”,AF:Auto Focus,自动聚焦)以及抖动修正功能(以下称为“OIS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通过AF功能自动地进行对被拍摄物进行拍摄时的对焦,通过OIS功能对在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进行光学修正来减轻图像模糊。
例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具有AF功能和OIS功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且具有线圈;四棱筒状的容纳部,具有磁体,且以使可动部能够在光轴的方向(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可动部;固定部,以使可动部及容纳部能够在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部及容纳部。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板簧部件,搭载于容纳部,且从可动部的上方向的开口侧支撑可动部;以及2根线部件,与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分别对应地在固定部与板簧部件之间延伸,且对容纳部进行支撑。而且,在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2根线部件各自与彼此不同的板簧部件连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在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2根线部件各自与彼此不同的板簧部件连接,因此,角部的线部件彼此成为不同的电气路径。由于在角部处线部件各自进行位移,因此,有可能线部件彼此会接触,存在短路等风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0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电气连接性稳定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一个形态,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筒状的容纳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且包围所述可动部的外周并容纳所述可动部;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可动部及所述容纳部,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一方侧;板簧部件,以使所述可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部;以及线部件,以使所述容纳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部,所述线部件构成为,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由2根以上的线部件构成的线组与共同的板簧部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摄像机模块的一个形态,摄像机模块具备:上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所述光学元件;以及摄像部,对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作为本发明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一个形态,摄像机搭载装置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且具备:上述的摄像机模块;以及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摄像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电气连接性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该摄像机搭载装置的一例的后视图。
图2A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另一例的主视图,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该摄像机搭载装置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中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拆下了罩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拆下了罩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而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部件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板簧部件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板簧部件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2透镜部(光学元件)
3 罩
5 摄像部
10 OIS修正部
11 AF对焦部
12 AF保持部
12a磁铁支架(容纳部)
13AF板簧支撑部
13a上侧板簧部件(板簧部件)
13a1透镜支架侧连接部
13a11第一连接部
13a12第一臂部
13a13第二臂部
13a2磁铁支架侧连接部(容纳部侧连接部)
13a21第二连接部
13a22延伸部
13a23结合部
13a24加固部
13a3吊线侧连接部(线部件侧连接部)
13a31桥接部
13a32第三连接部
13b 下侧板簧部件
20 OIS基底部
22 OIS线圈部
23 磁性传感器部
24 保护部件
25底座部件(固定部)
27配线部件
27a1线圈用端子元件
30吊线(线部件)
110透镜支架(可动部)
110a透镜保持部
110a1透镜容纳开口部
111 AF线圈部
125 磁铁部
250 中央开口部
252 线圈用凹部
301 开口部
501 图像传感器基板
502 摄像元件
503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摄像机搭载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进行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搭载有摄像机模块A的智能手机M(摄像机搭载装置的一例)的图。图1A是智能手机M的主视图,图1B是智能手机M的后视图。智能手机M具有一个以上的背面摄像机OC。在背面摄像机OC中适用摄像机模块A。
智能手机M是作为信息设备的摄像机搭载装置。智能手机M具备:摄像机模块A、和对由摄像机模块A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摄像机模块A具备AF功能及OIS功能,能够自动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并且能够对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进行光学修正来拍摄到不模糊的图像。
图2A、图2B是表示搭载有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Vehicle Camera,车用摄像机)的汽车V(摄像机搭载装置的另一例)的图。图2A是汽车V的主视图,图2B是汽车V的后方立体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例如朝向前方安装于挡风玻璃,或者朝向后方安装于尾门。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作为后方监控用、行车记录仪用、碰撞避免控制用、自动驾驶控制用等的车载用摄像机模块被使用。在汽车V的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中适用了摄像机模块A。
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是作为运输设备的摄像机搭载装置。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具备:摄像机模块A、和对由摄像机模块A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车载用摄像机模块VC具备AF功能及OIS功能,能够自动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并且能够对拍摄时产生的抖动(振动)进行光学修正来拍摄到不模糊的图像。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摄像机搭载装置。例如,摄像机搭载装置包括各种信息设备及运输设备。信息设备例如包括带有摄像机的便携电话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终端、便携式游戏机及web摄像机。另外,运输设备例如包括带有摄像机的车载装置(例如,后方监控装置、行车记录仪装置)、无人机等。
[关于摄像机模块A的结构]
接下来,对摄像机模块A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使用正交坐标系(X,Y,Z)。应予说明,关于形状的表达是用于简略的概要说明的方便的表达,不言而喻,并不一定适合几何学上准确的图形定义。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摄像机模块A的结构的立体图。例如在智能手机M进行拍摄时,以X方向成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Y方向成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Z方向成为前后方向的方式,搭载摄像机模块A。即,Z方向为光路方向,在图3中,图中上侧(+Z侧)为光路方向的受光侧(也称作“微距位置侧”),下侧(-Z侧)为光路方向的成像侧(也称作“无限远位置侧”)。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光路正交方向。X方向及Y方向是光路正交方向的例子。
图4是摄像机模块A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如图4所示,共光通过的路即光路是由罩3的开口部301、AF对焦部11中对透镜部2进行容纳的透镜容纳开口部110a1、和OIS基底部20中针对摄像元件502的中央开口部250形成的。而且,该光路的延伸方向(各开口部的贯通方向)是光路方向。关于光路方向,也可以是,基于光学元件的种类等,使用“光轴方向”或“焦点方向”(对焦点进行调整的方向)等的其他名称。另外,关于光路正交方向,也可以称作“光轴正交方向”或“抖动修正方向”等,关于XY平面,也可以称作“光轴正交面”或“抖动修正面”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径向”是指以光路或光轴为中心而以放射状或离心状延伸的方向,“周向”是指绕着光路或绕着光轴延伸的方向。另外,只要无特别说明,“外侧”是指以光路或光轴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侧,“内侧”是指以光路或光轴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内侧。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摄像机模块A的俯视形状(在此,正方形)的四角彼此区别并进行确定。在该情况下,为了便于理解,将X方向+侧且Y方向+侧的角部称作“第一角部”,将X方向-侧且Y方向+侧的角部称作“第二角部”,将X方向-侧且Y方向-侧的角部称作“第三角部”,将X方向+侧且Y方向-侧的角部称作“第四角部”。
如图3所示,摄像机模块A具备:实现AF功能及OIS功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将透镜容纳于圆筒形状的透镜筒中而成的透镜部2(光学元件的一例)、以及对通过透镜部2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的摄像部5。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外侧是由罩3覆盖的。罩3是在沿Z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形状的有盖四棱筒体。在此,罩3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状。罩3在上表面(Z方向+侧的面)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301。透镜部2从罩3的开口部301面向外部。罩3例如通过粘接固定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OIS基底部20的底座部件25(参照图4)。罩3例如由磁性体构成,作为屏蔽部件发挥功能,该屏蔽部件将来自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外部的电磁波遮断,或防止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内部与外部的磁性上的相互作用。
摄像部5配置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成像侧(Z方向的-侧)。摄像部5例如具有图像传感器基板501、安装于图像传感器基板501的摄像元件502及控制部503。摄像元件502例如由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型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构成,且对通过透镜部2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安装于图像传感器基板501并与图像传感器基板501电连接。
控制部503例如由控制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构成,进行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驱动控制。控制部503既可以设置于图像传感器基板501,也可以设置于搭载摄像机模块A的摄像机搭载设备(在此,智能手机M)。
应予说明,在此,采用了如下结构,即,相对于位置被固定的图像传感器基板501,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中使OIS修正部10的透镜部2在光轴方向及光轴正交方向上可移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以对焦或者抖动修正为目的,在光轴方向和光轴正交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上使透镜部2固定(不能移动)并使摄像元件502可动(能够移动)。在该情况下,摄像元件502是保持于AF对焦部11或OIS修正部10的光学元件的一例。
[关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5~图10对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结构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将Z方向+侧设为“上”,并将Z方向-侧设为“下”。
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在摄像机模块A中从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拆下了罩3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图5所示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中拆下了罩3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有OIS修正部10、OIS基底部20、以及作为线部件的吊线30。
[关于OIS修正部10]
OIS修正部10具有OIS磁铁部,且是在抖动修正时在光轴正交面内摆动的部分,该OIS磁铁部构成作为OIS驱动部的一例的OIS用音圈电机。OIS基底部20是具有OIS线圈部的部分。即,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OIS驱动部采用了动磁式。OIS修正部10也是包括AF驱动部的“AF单元”。
OIS修正部10从OIS基底部20向Z方向+侧(光轴方向受光侧或上侧)间隔开地配置在OIS基底部20上,OIS修正部10通过吊线30与OIS基底部20连结。
OIS修正部10具有AF对焦部11、AF保持部12、以及AF板簧支撑部13(上侧板簧部件13a及下侧板簧部件13b)。
[关于AF对焦部11]
AF对焦部11相对于AF保持部12间隔开地配置在径向上的内侧,并通过上侧板簧部件13a及下侧板簧部件13b与AF保持部12连结。
AF对焦部11具有线圈部,且是在对焦时相对于AF保持部12在Z方向(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部分,该线圈部构成作为AF驱动部的一例的AF用音圈电机。AF保持部12是具有构成AF用音圈电机的磁铁部的部分。即,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AF驱动部采用了动圈式。
AF对焦部11具有作为可动部的透镜支架110及AF线圈部111。
透镜支架110能够保持作为光学元件的透镜部2。透镜支架110具有筒状的透镜保持部110a。透镜部2例如通过粘接固定于透镜保持部110a的开口部(透镜容纳开口部)110a1的内周面。应予说明,透镜部2向透镜支架110的固定方法不限于粘接,也可以是其他方法。
透镜支架110是由如下成型材料形成的,该成型材料例如包括:聚芳酯(PAR:Polyarylate)、或包括PAR在内的多种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PAR合金(PAR Alloy,例如,PAR/PC)。由此,与以往的成型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相比,焊接强度得到提高,因此即使使透镜支架110薄壁化也能够确保韧性及耐冲击性。因此,能够减小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外形尺寸,可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
透镜支架110具有从透镜保持部110a的外周面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上侧凸缘及下侧凸缘(省略图示),外周面上的上侧凸缘与下侧凸缘之间是在整周连续的槽。即,透镜支架110具有绕线管(bobbin)构造。在透镜支架110的外周面上的槽中配置有AF线圈部111。
AF线圈部111是在对焦时被通电的线圈。AF线圈部111的两端被捆绑于在透镜支架110上所设置的捆绑部(省略图示)。
[关于AF保持部12]
AF保持部12通过AF板簧支撑部13,以使AF对焦部11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AF对焦部11。AF保持部12具有作为容纳部的磁铁支架12a及磁铁部125。
磁铁支架12a是从Z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呈正方形的四棱筒形状。磁铁支架12a包围透镜支架110的外周,并容纳透镜支架110。磁铁支架12a在内周面的与四角对应的部分具有配置磁铁部125的磁铁配置部。由磁铁支架12a和安装于磁铁配置部的磁铁部125划定的内侧的空腔部构成透镜支架容纳开口部,该透镜支架容纳开口部容纳AF对焦部11。
以与磁铁支架12a的外周面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槽。在各槽配置有吊线30。可以在该槽中配置减震材料(例如,硅胶),通过减震材料的配置,能够抑制不必要的共振(高阶的共振模式)的产生,以使OIS的动作稳定化。
在磁铁支架12a中,在Z方向-侧的端面(背面)固定有下侧板簧部件13b,在Z方向+侧的面(正面)固定有上侧板簧部件13a。
在此,与透镜支架110同样地,磁铁支架12a是由如下成型材料形成的,该成型材料包括:聚芳酯(PAR:Polyarylate)或包括PAR在内的多种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PAR合金(PARAlloy,例如,PAR/PC)。由此,焊接强度得到提高,因此即使使磁铁支架12a薄壁化也能够确保韧性及耐冲击性。因此,能够减小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外形尺寸,可实现小型化及低高度化。
磁铁部125具有四个矩形柱状的永磁体(磁铁的一例)。磁铁部125例如通过粘接固定于磁铁配置部。在此,磁铁部125在俯视时具有大致等腰梯形形状。
由此,能够有效利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各角部的空间(具体而言为磁铁配置部)。以形成沿径向横穿AF线圈部111且沿光轴方向横穿OIS线圈部22的磁场的方式,对磁铁部125进行磁化。在此,对于磁铁部125,将内周侧磁化为N极,将外周侧磁化为S极。
磁铁部125的Z方向-侧的端面(背面)比磁铁支架12a更向Z方向-侧突出。即,OIS修正部10的高度由磁铁部125规定。由此,能够根据用于确保磁力的磁铁部125的尺寸,来将OIS修正部10的高度抑制为最小限度,能够实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的低高度化。
由以上那样的磁铁部125及AF线圈部111构成AF用音圈电机(AF驱动部)。另外,磁铁部125兼用作AF磁铁部和OIS磁铁部。
[关于AF板簧支撑部13]
AF板簧支撑部13相对于AF保持部12弹性地支撑AF对焦部11。AF板簧支撑部13具有上侧板簧部件13a及下侧板簧部件13b。在此,构成上侧板簧部件13a及下侧板簧部件13b的板簧例如由铍铜、镍铜、不锈钢构成。
上侧板簧部件13a搭载于磁铁支架12a,从透镜支架110的上方向的开口侧支撑透镜支架110。上侧板簧部件13a以外侧固定于磁铁支架12a的Z方向+侧的面(正面),以内侧固定于透镜支架110的Z方向+侧的面(正面)。上侧板簧部件13a中,在外侧与内侧的中间部分延伸的臂形状能够弹性变形,由此,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内侧部分能够相对于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外侧部分在Z方向上相对位移。
上侧板簧部件13a分离为供电路径部分和信号路径部分,该供电路径部分与作为对AF控制部(省略图示)的供电路径而使用的吊线30连接,该信号路径部分与作为向AF控制部(省略图示)传递控制信号的信号路径而使用的吊线30连接。构成供电路径部分的上侧板簧部件13a在设置于磁铁支架12a的捆绑部处,通过焊锡与AF线圈部111连接。
下侧板簧部件13b以外侧固定于磁铁支架12a的Z方向-侧的面(背面),以内侧固定于透镜支架110的Z方向-侧的面(背面)。下侧板簧部件13b中,在外侧与内侧的中间部分延伸的臂形状能够弹性变形,由此,下侧板簧部件13b的内侧部分能够相对于下侧板簧部件13b的外侧部分在Z方向上相对位移。
[关于OIS基底部20]
OIS基底部20通过吊线30,以使OIS修正部10能够在光轴正交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撑OIS修正部10。OIS基底部20具有OIS线圈部22、磁性传感器部23、保护部件24、作为固定部的底座部件25及配线部件27。
[关于OIS线圈部22]
OIS基底部20在Z方向(光轴方向)上与磁铁部125对置的四角的每一角的位置具有OIS线圈部22。OIS线圈部22是在抖动修正时被通电的线圈。与磁铁部125对应地设置有四个OIS线圈部22。四个OIS线圈部22在此为空芯线圈。
以使从磁铁部125的底面辐射的磁场在Z方向上将OIS线圈部22的每一个的长边部分横穿的方式,设定OIS线圈部22及磁铁部125的大小和配置。磁铁部125与OIS线圈部22的组合构成OIS用音圈电机(OIS驱动部)。
在各OIS线圈部22的两端分别设置的导线的端部,通过焊锡与在底座部件25所设置的配线部件27的线圈用端子元件27a1(线圈用端子的一例)连接。即,各OIS线圈部22不通过基板而直接与线圈用端子元件27a1连接。在底座部件25上设置有用于配置各OIS线圈部22的线圈用凹部(第二凹部的一例)252,各OIS线圈部22分别配置于四角的线圈用凹部252。关于各OIS线圈部22在底座部件25上的配置等细节,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关于磁性传感器部23]
OIS基底部20在四角中的第一角部及第四角部处的、对应的OIS线圈部22的中央的空腔部内,具有磁性传感器部23。磁性传感器部23中检测OIS修正部10在光轴正交面中的位置,该位置是通过霍尔元件检测由磁铁部125形成的磁场来确定的。该确定是基于光轴正交面中的磁铁部125与霍尔元件的相对位置的。磁性传感器部23具有霍尔元件芯片组件。霍尔元件芯片组件具有:霍尔元件(磁性传感器的一例)、以及安装有霍尔元件的芯片的磁性传感器基板。磁性传感器基板例如是印刷基板(PWB:Printed Wiring Board)。
霍尔元件设置于磁性传感器基板的主面的中央部,在其周边部设置有基板侧端子部。基板侧端子部通过焊锡与在底座部件25所设置的配线部件27的基板用端子元件(基板用端子的一例)连接。即,各霍尔元件通过磁性传感器基板与基板用端子元件连接。在底座部件25设置有用于配置各霍尔元件芯片组件的基板用凹部(第一凹部的一例)。各霍尔元件芯片组件分别配置于四角的基板用凹部。
[关于底座部件25]
底座部件25是具有供光路或光轴通过的中央开口部250的俯视时呈正方形的部件。底座部件25将透镜支架110及磁铁支架12a从两者的下方向的开口侧进行支撑。底座部件25由合成树脂等非导电性材料、例如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构成。在底座部件25上嵌件成型有配线部件27。
配线部件27是在底座部件25上嵌件成型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配线部件27例如由铍铜、镍铜、不锈钢等导电性材料构成。
配线部件27包括线圈用端子部件、基板用端子部件、以及线用端子部件。
线圈用端子部件具有线圈用端子元件27a1和线圈用端子连接部。线圈用端子元件27a1在设置于底座部件25的线圈用凹部252的底部向上方露出。线圈用端子元件27a1通过焊锡与配置于线圈用凹部252的OIS线圈部22的导线直接连接。线圈用端子连接部被设为,从底座部件25的外缘突出,能够与外部的图像传感器基板501连接。线圈用端子部件中的、从底座部件25露出或突出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底座部件25的内部。
基板用端子部件具有基板用端子元件和基板用端子连接部。基板用端子元件在设置于底座部件25的基板用凹部的底部向上方露出。基板用端子元件通过焊锡与配置于基板用凹部的磁性传感器部23的霍尔元件芯片组件的基板侧端子部直接连接。基板用端子连接部被设为,从底座部件25的外缘突出,能够与外部的图像传感器基板501连接。基板用端子部件中的、从底座部件25露出或突出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底座部件25的内部。
线用端子部件具有线用端子元件和线用端子连接部。线用端子元件以在底座部件25的四角向上方及下方露出的方式配置,通过焊锡与在线用端子元件自身上所形成的插通孔中插通的吊线30的下端直接连接。线用端子连接部被设为,从底座部件25的外缘突出,能够与外部的图像传感器基板501连接。线用端子部件中的、从底座部件25露出或突出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底座部件25的内部。
[关于保护部件24]
保护部件24以覆盖底座部件25中的包围中央开口部250的区域的方式设置。保护部件24是由树脂材料等非导电材料构成的薄型的板部件或膜部件。保护部件24为了完全覆盖OIS线圈部22的配置区域,从而保护部件24在Z方向上介于OIS线圈部22与磁铁部125之间。由此,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冲击引起的、OIS线圈部22与磁铁部125碰撞的情况。另外,还能够防止金属制的下侧板簧部件13b与同为金属制的OIS线圈部22接触而发生短路的情况。
[关于吊线30]
吊线30是沿着Z方向延伸的弹性棒状部件。对于吊线30,与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地配置为由2根吊线30构成的组。应予说明,也可以将吊线30与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地配置为由3根以上的吊线30构成的组。在各吊线30中,一端(下端)固定于OIS基底部20,另一端(上端)固定于OIS修正部10(具体而言,上侧板簧部件13a)。OIS修正部10在光轴正交面内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吊线30支撑。
吊线30在底座部件25与上侧板簧部件13a之间延伸,对磁铁支架12a进行支撑。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与同一个上侧板簧部件13a连接。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是以与透镜部2的光轴等距离的方式排列的。
在此,与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地各配置一对吊线30。根据这样的配置,和与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地各配置一根吊线30的情况相比,即使将每一根吊线30的弹簧常数降低(换言之,即使将挠性提高),也能够支撑相同重量的OIS修正部10。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支撑性能与抖动修正下的摆动性能的兼顾。另外,由于应力不易在各根吊线30集中,因此,也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将与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对应地配置的吊线30全部地或选择性地作为对AF线圈部111的供电路径使用。应予说明,吊线30的根数不限于8根,只要能够维持将OIS修正部10可摆动地支撑的性能,也可以比8根多。
[关于上侧板簧部件13a的细部结构]
图8是从上方观察上侧板簧部件13a并表示的俯视图。图9是将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上侧板簧部件13a具有:作为可动部侧连接部的透镜支架侧连接部13a1、作为容纳部侧连接部的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以及作为线部件侧连接部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上侧板簧部件13a主要分离为两个。分离为两个的上侧板簧部件13a中的半体由1个透镜支架侧连接部13a1、两个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和两个吊线侧连接部13a3构成。
透镜支架侧连接部13a1利用两个第一连接部13a11与透镜支架110连接。从透镜支架侧连接部13a1的第一连接部13a11沿透镜支架110的曲线延伸有一方的第一臂部13a12和另一方的第二臂部13a13。
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在配置吊线30的槽的Z方向+侧与磁铁支架12a连接。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以跨越磁铁支架12a的相邻的两个边的方式,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角部的周围形成有四个。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13a21、两个延伸部13a22、结合部13a23、和加固部13a24。每一个第二连接部13a21在接近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角部的边的上部与磁铁支架12a连接。两个延伸部13a22在磁铁支架12a的相邻的两个边以从第二连接部13a21向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的方式延伸。结合部13a23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将接近的两个延伸部13a22彼此结合。加固部13a24将一个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的两个第二连接部13a21以两者最接近的距离的直线状连接的方式连接该两个第二连接部13a21,从而在确保导电性的同时进行加固。
吊线侧连接部13a3通过焊锡与吊线30的上端连接。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形成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与同一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连接,以使得四角的吊线30的组成为单一的电气路径。
吊线侧连接部13a3包括:2根桥接部13a31、和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2根桥接部13a31从结合部13a23到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中的每一根吊线30进行桥接。将桥接部13a31的与连结结合部13a23和吊线30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包围第三连接部13a32周围的部分的宽度小且恒定的宽度。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在2根桥接部13a31的前端部与吊线30的组中的每一根吊线30分别连接。应予说明,桥接部13a31和第三连接部13a32的数量只要与吊线30的组中的吊线30的数量相等即可。
在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被一体化的情况下,在将一方的第三连接部13a32与一方的吊线30焊锡接合后,要将另一方的第三连接部13a32与另一方的吊线30焊锡接合时,热量会经由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的连接传递到之前已接合的焊锡而有可能重新熔化,因此需要调整连接方式。相对于此,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例如由于以狭缝形状分开的2根桥接部13a31而分离、独立,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连接。
<变形例1>
图10是将变形例1的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在变形例1中,对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吊线侧连接部13a3包括:1根桥接部13a31、和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1根桥接部13a31从结合部13a23到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利用1根进行桥接。将桥接部13a31的与连结结合部13a23和吊线30的组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包围多个连接部周围的部分的宽度小且恒定的宽度。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在桥接部13a31的前端部与吊线30的组中的每一根吊线30连接。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被一体化。通过桥接部13a31为1根且一对第三连接部13a32被一体化,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吊线30的位移。应予说明,第三连接部13a32的数量只要与吊线30的组中的吊线30的数量相等即可。
<变形例2>
图11是将变形例2的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图8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在变形例2中,对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在径向上排列。距透镜部2的光轴远的吊线30的线径比距透镜部2的光轴近的吊线30的线径大,或使用束状或者绞线状的线部件。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与距透镜部2的光轴近的吊线30相比应力更容易施加的、距透镜部2的光轴远的吊线30的强度。在此,由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中的两个第三连接部13a32的排列来表示吊线30的组的排列配置。应予说明,此处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中没有桥接部13a31,两个第三连接部13a32在透镜部2的径向排列。
<附记>
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内容总结如下。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备能够保持透镜部2的透镜支架110。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备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筒状的磁铁支架12a,该磁铁支架12a包围透镜支架110的外周并容纳透镜支架110。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备底座部件25,该底座部件25相对于透镜支架110及磁铁支架12a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一方侧。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备上侧板簧部件13a,该上侧板簧部件13a以使透镜支架110能够相对于磁铁支架12a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透镜支架110。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具备吊线30,该吊线30以使磁铁支架12a能够相对于底座部件25在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磁铁支架12a。吊线30构成为,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由2根以上的线部件构成的线组且与共同的板簧部件13a连接。
根据该结构,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按2根以上的组配置吊线30,因此,能够减少每1根吊线30的弹簧常数,能够减少施加到1根吊线30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吊线30的破损。另外,由于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按2根吊线30的组与同一上侧板簧部件13a连接,因此,这些吊线30的组构成单一的电气路径,能够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上侧板簧部件13a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磁铁支架12a连接的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包括沿磁铁支架12a的相邻的两个边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3a22。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包括在对应的角部将两个延伸部13a22彼此结合的结合部13a23。
根据该结构,由于结合部13a23将两个延伸部13a22彼此结合,因此,能够抑制上侧板簧部件13a的在磁铁支架侧连接部13a2周边的不需要的动作。另外,在结合部13a23侧与吊线30的组连接,并且两个延伸部13a22及结合这些延伸部13a22之间的结合部13a23来加固了吊线30的组的周围的强度,因此,能够防止吊线30的组的过度的跳动。
上侧板簧部件13a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吊线30连接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吊线侧连接部13a3包括:从结合部13a23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吊线30为止汇总地进行桥接的1根桥接部13a31。吊线侧连接部13a3包括在1根桥接部13a31的前端部与对应的线组中的每一根吊线30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三连接部13a32。
根据该结构,吊线30的组利用1根桥接部13a31与多个第三连接部13a32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吊线30的位移。
上侧板簧部件13a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吊线30连接的吊线侧连接部13a3。吊线侧连接部13a3包括从结合部13a23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吊线30为止单独地进行桥接的多根桥接部13a31。吊线侧连接部13a3具有在多根桥接部13a31的前端部与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吊线30中的每一根吊线30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三连接部13a32。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从结合部13a23分别桥接到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配置的吊线30的组中的吊线30的多根桥接部13a31,因此,上侧板簧部件13a容易跟随每一根吊线30的状态而变形,能够减少对1根吊线30施加的应力。
在磁铁支架12a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线组所含的全部吊线30在径向上排列。
根据该结构,吊线30的组沿移动方向排列,因此,不需要防止吊线30彼此接触的构件。
摄像机模块A具备光学元件驱动装置1。摄像机模块A具备透镜部2。摄像机模块A具备对由透镜部2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的摄像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透镜部2的摇动,摄像部能够拍摄清晰的被拍摄物像。
摄像机搭载装置是作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的摄像机搭载装置。摄像机搭载装置具备摄像机模块A。摄像机搭载装置具备对由摄像机模块A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透镜部2的摇动,图像处理部能够对清晰的被拍摄物像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其他>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都仅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的一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制。即,能够不脱离其要点或其主要特征地以各种形式实施本发明。例如,将上侧板簧部件13a分离为两个而构成为半体,但是,也可以分离为更多。
Claims (7)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
筒状的容纳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且包围所述可动部的外周并容纳所述可动部;
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可动部及所述容纳部,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一方侧;
板簧部件,以使所述可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部;以及
线部件,以使所述容纳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部,
所述线部件构成为,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由2根以上的线部件构成的线组与共同的板簧部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板簧部件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所述容纳部连接的容纳部侧连接部,
所述容纳部侧连接部包括:
两个延伸部,沿所述容纳部的相邻的两个边延伸;以及
结合部,在对应的角部将两个所述延伸部彼此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板簧部件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所述线部件连接的线部件侧连接部,
所述线部件侧连接部包括:
1根桥接部,从所述结合部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线部件为止,汇总地进行桥接;以及
多个连接部,在所述1根桥接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线部件中的每一根线部件分别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板簧部件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具有与所述线部件连接的线部件侧连接部,
所述线部件侧连接部包括:
多根桥接部,从所述结合部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线部件为止,单独地进行桥接;以及
多个连接部,在所述多根桥接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对应的线组所含的全部线部件中的每一根线部件分别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容纳部的四个角的每一个角部,所述线组所含的全部线部件在径向上排列。
6.一种摄像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所述光学元件;以及
摄像部,对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7.一种摄像机搭载装置,其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该摄像机搭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模块;以及
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摄像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91182 | 2022-11-30 | ||
JP2022191182A JP7518416B2 (ja) | 2022-11-30 | 2022-11-30 |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2741A true CN118112741A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19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00722.6A Pending CN118112741A (zh) | 2022-11-30 | 2023-11-28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76096A1 (zh) |
JP (1) | JP7518416B2 (zh) |
CN (1) | CN11811274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621765A (en) * | 2021-05-28 | 2024-02-21 | Zebra Tech Corp | Imaging lens system and scan engine chassi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48235B2 (ja) | 2009-08-21 | 2013-11-20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カメラ |
US9360734B2 (en) | 2011-09-23 | 2016-06-07 | Hysonic. Co., Ltd. | Vertical wire absorbing structure of compact camera module |
KR102089429B1 (ko) | 2012-12-12 | 2020-03-1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 |
WO2016003103A1 (ko) | 2014-07-03 | 2016-01-07 | 엘지이노텍(주) | 렌즈 구동 장치 |
EP3370105A1 (en) | 2014-11-14 | 2018-09-05 | LG Innotek Co., Ltd. | Lens moving apparatus |
JP6491547B2 (ja) | 2015-06-12 | 2019-03-27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光学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
CN115087199A (zh) | 2017-08-30 | 2022-09-2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
CN208026979U (zh) | 2018-01-03 | 2018-10-30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
JP2022070282A (ja) | 2019-03-08 | 2022-05-13 |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2022
- 2022-11-30 JP JP2022191182A patent/JP7518416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11-28 CN CN202311600722.6A patent/CN11811274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11-28 US US18/520,627 patent/US2024017609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176096A1 (en) | 2024-05-30 |
JP2024078688A (ja) | 2024-06-11 |
JP7518416B2 (ja) | 2024-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75942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2946856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8292076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8603993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9324422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2534347B (zh) | 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7430313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0226122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3841070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KR102533437B1 (ko) |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 |
CN109143723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9143526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3168074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3168071B (zh) |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09212864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4545707A (zh) | 摄像机用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8112741A (zh)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3589467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3330366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模块及摄像头搭载装置 | |
CN112859281A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JP7534678B1 (ja) |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 |
JP7495647B1 (ja) |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 |
US20230403469A1 (en)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equipped apparatus | |
CN117221691A (zh)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CN117310924A (zh)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