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82374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82374A
CN118082374A CN202311575844.4A CN202311575844A CN118082374A CN 118082374 A CN118082374 A CN 118082374A CN 202311575844 A CN202311575844 A CN 202311575844A CN 118082374 A CN118082374 A CN 118082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topper
extension
recording apparatus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58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田聪
山田克己
穴田洋一
田中当成
百瀬宽治
小宫山雄佑
鹿沼大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08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82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Pile Receiv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记录装置。在设置于排纸托盘的止动件未被收纳而载置部被容纳的状态下,当关闭操作部的时,防止装置的破损。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平行状态以及倾斜状态,排出托盘具有能够向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位移的载置部、以及能够向收纳状态和延长状态位移的延长部,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在所述操作部中,当所述平行状态时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背面与所述延长部的前端抵接时,施加从所述延长状态向所述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的力。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装置。
记录装置例如是喷墨式的打印机等。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操作面板可以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摆动,排出托盘可以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进退(参照专利文献1。)。收纳位置的操作面板和收纳位置的排出托盘在侧视观察时具有在高度方向上重叠的区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16480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在排出托盘具有主排出托盘以及作为可收纳于主排出托盘的副排出托盘的延长托盘的情况下,即便是主排出托盘退避到收纳位置,有时也会由于延长托盘延长,从而产生操作面板与延长托盘的干扰。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的构成中,在设置有延长托盘的情况下,当在未收纳延长托盘的情况下排出托盘退避到收纳位置时,存在用户没有注意到未收纳延长托盘的情况而欲关闭操作面板的可能性。此时,存在操作面板与延长托盘接触而导致装置破损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并不限定于排出托盘自动地进退的构成,即便是在用户手动收纳排出托盘的情况下,如果在未收纳延长托盘而仅收纳了主托盘的状态下想要关闭操作面板,则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个方式为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所述排出托盘具有:载置部,能够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延长部,能够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在所述操作部中,当所述平行状态时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背面与所述延长部的前端抵接时,施加从所述延长状态向所述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操作部打开45度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托盘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排纸托盘及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的操作部与止动件的干扰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内部的概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的第1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第1a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a记录装置的第1a止动件的构成的其它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的第2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的第3操作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的第3操作部及第3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的第3操作部及第3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的第4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的第4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的第4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的第4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切换部的移动的相关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2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5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保持部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6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的第5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的第6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9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的第6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0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的第6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1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的第6止动件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2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排纸托盘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3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排纸托盘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4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排纸托盘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5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排纸托盘被收纳且第7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6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排纸托盘被收纳且第7止动件被收纳的状态的背面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7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引导部的背面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8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止动件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9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引导部与第7止动件的卡合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0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第7引导部与第7止动件的卡合解除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1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的辅助托盘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42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3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4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5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6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7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的第8操作部与第8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8是示出第8a记录装置的第8a操作部与第8a排纸托盘的其它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49是示出第8a记录装置的第8a操作部与第8a排纸托盘的其它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记录装置,11…框体,21…操作部,31…排纸托盘,41…载置部,51…倾斜部,61…止动件,65…引导部,111…记录部,121…盒,131…供纸辊,132…反转辊,133…送纸辊,134…从动辊,135…排纸辊,136‥从动齿辊,141…排纸托盘驱动小齿轮,161…驱动源,201…第1记录装置,201a…第1a记录装置,231…第1排纸托盘,231a…第1a排纸托盘,241…第1载置部,241a…第1a载置部,251…第1倾斜部,261…第1止动件,261a…第1a止动件,301…第2记录装置,331…第2排纸托盘,341…第2载置部,361…第2止动件,371…抵接面,401…第3记录装置,421…第3操作部,431…第3排纸托盘,441…第3载置部,461…第3止动件,471…抵接部,501…第4记录装置,531…第4排纸托盘,541…第4载置部,561…第4止动件,601…第5记录装置,631…第5排纸托盘,641…第5载置部,661…第5止动件,671…第5保持部,672…切换部,673…锁定施力方向,681…转动防止壁,691…倾斜凹部,701…第6记录装置,721…第6操作部,731…第6排纸托盘,741…第6载置部,761…第6止动件,771…第1延长部,772…第2延长部,801…第7记录装置,831…第7排纸托盘,841…第7载置部,851…第7倾斜部,861…第7止动件,865…第7引导部,871…第7保持部,881…第1孔部,882…第2孔部,901…第8记录装置,901a‥第8a记录装置,921…第8操作部,921a…第8a操作部,931…第8排纸托盘,931a…第8a排纸托盘,941…第8载置部,941a…第8a载置部,951…第8倾斜部,951a…第8a倾斜部,971…第8联动部,971a…第8a联动部,981…第1杆,982…第2杆,983…带凸轮的齿轮,984A…第8A旋转轴,984B…第8B旋转轴,A1…第1面,A11…载置面,A12…支承面,A21…第1载置面,A22…第1支承面,A24…第4载置面,A27…第7载置面,A28…第8载置面,A32…第7支承面,B1…背面,B13…第3背面,C1…第1转动轴,C1a…第1a转动轴,C2…第2转动轴,C6…第6转动轴,C8…第8操作面转动轴,C8a…第8a操作面转动轴,D1…第1转动方向,D7…第7转动方向,E1…第1前端,E1a…第1a前端,E2…第2前端,E3…第3前端,E6…第6前端,F1…第1方向,F2…第2方向,G1…第1施力方向,G7…第7施力方向,H1…第1宽度方向,V1…引导部,V11…第1引导面,V12…第2引导面,W1…第1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6,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作为三维正交坐标轴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X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记录装置1的宽度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作为记录装置1的进深方向的前后方向,与Z轴平行的方向相当于作为记录装置1的高度方向的上下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Y轴的负侧的记录装置1的面称为前表面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1是具备读取载置于载置台的原稿的扫描仪的喷墨式的打印机。这样的记录装置1也可以称为复合机。需要说明,也可以在上述的扫描仪的基础上、或者取代上述的扫描仪而具备边输送原稿边读取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式的扫描仪。此外,也可以是不具备扫描仪的打印机。
这里,作为打印机,不一定限于喷墨式的打印机,也可以使用激光式的打印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对象的介质是纸,也可以称为纸张等。需要说明,作为印刷对象的介质,不一定是纸,例如,也可以使用辅助托盘,使用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压缩光盘)作为介质。
需要说明,关于扫描仪,省略其详细说明。
记录装置1具备框体11、以及操作部21。
为了便于说明,将记录装置1的框体11的前表面也称为第1面A1。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1为面板状,也可以称为面板部。
操作部21在前表面构成上下方向中的上方的一部分的面。
在图1的例子中,示出了操作部21的面与第1面A1平行的平行状态。
在图1的例子中,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位于收纳位置,因此,未图示由于框体11而看不到的载置部41。
这里,操作部21例如也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构成: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等具有液晶部分,通过触摸面板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
此外,操作部21例如也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构成:具备物理的键或按钮等,由此来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操作部21打开45度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2的例子中,示出了操作部21的面与第1面A1交叉的倾斜状态。
具体而言,在操作部21的面的上端附近设置有与第1面A1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另外,操作部21可以以该旋转轴为中心轴进行转动。在图2的例子中,操作部21转动45度,以使操作部21的下端向前方突出。
在图2的例子中,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位于收纳位置。
图2示出了操作部21的前表面的相反侧的面、即背面B1。
操作部21在如图1所示那样处于收纳状态时,与记录装置1的设置面垂直,构成记录装置1的前表面。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操作部21可以变更为任意角度的倾斜,以使用户容易操作。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1是可以在任意角度的倾斜状态下停止的构成。
需要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21的开闭可以通过手动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记录装置1自动进行。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排纸托盘3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了操作部21的面与第1面A1交叉的倾斜状态。
在图3的例子中,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位于使用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通过使载置部41位于容纳位置而容纳于框体11的内部,从而可以减小记录装置1所占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在上下方向上操作部21位于比排纸托盘31更靠上方的配置。
排纸托盘31具备载置部41、以及止动件61。
载置部41具有防止介质向前方落下的倾斜部51。倾斜部51设置于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的前端部分,具有带有向上的角度的斜面,以使排出的纸张不会落下。
载置部41的上表面为载置面A11。在很多情况下,载置面A11例如为了保持包括纸张的重心的几乎全部面积而以大型的方式形成。
载置部41也可以称为主排纸托盘等。主排纸托盘是主排出托盘的一个例子。
止动件61也可以称为副排纸托盘等。副排纸托盘是副排出托盘的一个例子。
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了止动件61被收纳的收纳状态。
这里,排纸托盘31在排出由记录装置1的记录部111印刷后的纸张时,使用户容易取出该纸张。
排纸托盘31向记录装置1的前方伸出,因此,成为未使用时可以收纳的构成。排纸托盘31在收纳时隐藏在比操作部21更靠后侧,在使用时使其移动至使用位置。
作为使排纸托盘31移动的构成,例如,可以使用通过用户的手动而使排纸托盘31移动的构成,或者也可以使用由记录装置1自动地使排纸托盘31移动的构成。作为由记录装置1自动地使排纸托盘31移动的构成,例如,也可以使用自动地将排纸托盘31从收纳位置拉出到使用位置的构成、以及自动地将排纸托盘31从使用位置收到收纳位置的构成中的一方或双方。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排纸托盘31及止动件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4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4的例子中,示出了操作部21的面与第1面A1交叉的倾斜状态。
在图4的例子中,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位于使用位置。
在图4的例子中,示出了止动件61延长后的延长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的前端的止动件61,在对A4普通纸等那样的较轻的纸张进行高速印刷及排纸时等进行支承,以使该纸张不会从记录装置1落下而散乱。止动件61例如在相对于载置部41的面具有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使用。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中的操作部21与止动件61的干扰的图。
图5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5的例子中,对于以从X轴的正侧朝向负侧的视点进行观察时的情况,示出了记录装置1的侧面。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止动件61被拉出的状态下进行载置部41的拉出或收纳时,由于操作部21的位置,存在止动件61与操作部21产生干扰而破损的可能性。
作为具体例,在用户手动地使止动件61在收纳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位移的构成中,在保持止动件61的延长状态而进行了载置部41的收纳的状态下,存在操作部21从倾斜状态关闭为平行状态的可能性。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内部的概要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部111、盒121、供纸辊131、反转辊132、送纸辊133、从动辊134、排纸辊135、从动齿辊136、排纸托盘驱动小齿轮141、以及驱动源161。
这里,组合了下侧的送纸辊133和上侧的从动辊134。
组合了下侧的排纸辊135和上侧的从动齿辊13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供纸辊131、反转辊132、送纸辊133、从动辊134、排纸辊135、以及从动齿辊136构成了输送辊。
驱动源161例如包括电机。
驱动源161驱动输送辊。
此外,驱动源161也可以兼用于驱动输送辊之外的构成部。例如,驱动源161也可以进行输送辊的驱动、以及排纸托盘31的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在记录装置1中,排纸托盘31的动作得以自动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输送介质朝向的一侧称为下游,将其相反的一侧称为上游。也就是说,介质从上游向下游输送。
通过供纸辊131取出收纳于盒121的介质,经由反转辊132、送纸辊133及从动辊134、排纸辊135及从动齿辊136排纸到排纸托盘31的载置面A11。
在送纸辊133及从动辊134的位置与排纸辊135及从动齿辊136的位置之间配置有记录部111。
记录部111将印刷对象的图像印刷于介质。
记录部111例如搭载于滑架,通过随着滑架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从而在介质的预定范围内进行印刷。
记录部111例如也可以称为印字部或印刷部等。
记录部111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纸托盘31是排出通过记录部111进行了记录的介质的排出托盘的一个例子。
操作部21进行装置的操作。
框体11容纳记录部111。
操作部21设置为相对于框体11的第1面A1能够转动到沿着第1面A1的平行状态、以及与第1面A1交叉的倾斜状态。
排纸托盘31的载置部41可以向容纳于框体11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框体11的第1面A1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
排纸托盘31的止动件61是延长部的一个例子,该延长部可以向收纳于载置部41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载置部41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载置部41为容纳位置、止动件61为延长状态时,止动件61向框体11的外部突出。
此外,当向作为与第1面A1正交的方向的Y方向观察时,至少延长状态的止动件61与平行状态的操作部21重叠。
需要说明,由于止动件61与操作部21产生干扰,因此,“操作部21为平行状态且载置部41为容纳位置、止动件61为延长状态的情况”并未实际地发生,但是,这里,为了说明止动件61与操作部21的配置关系,对该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载置部41为容纳位置、止动件61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下,无法使操作部21成为平行状态,但是,其是止动件61与操作部21的虚拟的配置关系的说明。此外,在构成为操作部21为平行状态、载置部41为容纳位置时止动件61为收纳状态的本实施例中,“操作部21为平行状态且载置部41为容纳位置、止动件61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也未实际地发生。
记录装置1具备使载置部41向容纳位置、以及使用位置位移的驱动源161。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载置部41具有以使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51。止动件61在收纳状态下收纳于倾斜部51。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载置部41中载置介质的载置面A11与止动件61中支承介质的支承面A12交叉。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在之后的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在图1~图6所示的记录装置1中应用了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性的构成的记录装置来进行说明。
因此,在之后的各实施方式中,关于和图1~图6所示的记录装置1同样的构成部,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此外,在之后的各实施方式中,关于在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性的构成的说明中不参照的部分,有时会省略附图标记的图示。
此外,在之后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构成部,会使用第1或第2等这样的数字等来进行区分。需要说明,各构成部的名称仅是为了便于说明的名称,也可以使用其它名称。
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7,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201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201的第1止动件2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7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1记录装置201中的第1排纸托盘231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1记录装置2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第1止动件261具有与第1载置部241中设置有第1止动件261的第1倾斜部251的部位的倾斜面平行的板状的形状。
图7示出了第1止动件261的第1转动轴C1的位置。
在以沿着上下方向的视线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第1止动件261具有长方形的形状,构成为该长方形的一端附近可以将第1转动轴C1作为中心轴相对于第1载置部241进行转动。由此,第1止动件261可以通过转动,在收纳状态与延长状态之间切换。
图7示出了作为第1止动件261的转动方向的第1转动方向D1。
第1止动件261在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具有第1把手部W1。
第1把手部W1可以由用户的手指搭挂。
需要说明,第1把手部W1例如具有凹陷形状,但是,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止动件261被最大程度地拉出的状态下,第1止动件261的长边方向与垂直于第1面A1的方向交叉。也就是说,该长边方向以小于90度的角度与第1面A1交叉。
这样,当第1止动件261处于延长状态时,第1止动件261的长边方向相对于排出方向具有大于0的预定的角度。
在操作部21中,当处于平行状态时与第1面A1相对的背面B1与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抵接时,施加第1止动件261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F1的力。
通过该力,即便是用户未手动地使第1止动件261成为收纳状态,当第1载置部241位于容纳位置时,如果操作部21从倾斜状态成为平行状态,则第1止动件261自动地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
因此,当操作部21的背面B1与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抵接时,通过施加第1止动件261从延长状态位移至收纳状态的第1方向F1的力,从而能够通过关闭操作部21的力而使第1止动件261向收纳的方向位移,能够抑制破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操作部21的背面B1和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的一方或双方的形状构成为:当操作部21的背面B1与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抵接时,施加第1止动件261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F1的力。
此外,当操作部21的背面B1与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抵接时,第1止动件261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F1的力例如表示破坏第1止动件261处于延长状态的平衡状态时的位移方向的力,但是,作为其它例子,也可以是包括该位移方向的力作为分力的力。
在这样的构成中,第1止动件261相对于排出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从而在关闭操作部21,操作部21与第1止动件261产生了干扰时,通过将操作部21下降时的力分力为第1转动方向D1的力,从而能够收纳第1止动件261。
操作部21的背面B1的与第1前端E1抵接的面、以及第1前端E1的与背面B1抵接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与第1方向F1交叉。
因此,仅改变操作部21的背面B1的抵接面的形状和第1止动件261的第1前端E1的抵接面的形状中的至少一方的形状,即能够利用关闭操作部21的力容易地实现使第1止动件261向收纳的方向位移。
第1止动件261可以以第1转动轴C1为中心进行转动,向收纳状态、以及延长状态位移。
因此,对于进行转动而收纳的第1止动件261,能够通过关闭操作部21的力而使第1止动件261向收纳的方向位移。通过形成为使第1止动件261进行转动而收纳的构成,能够在输送方向上缩小收纳区域。因此,如使第1载置部241的前端部向上倾斜的设计等那样,能够扩大设计的自由度。
第1止动件261在延长状态下,向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因此,由于第1止动件261以倾斜的状态来承接介质,因此,能够在宽度方向上支承较大的范围。通过倾斜地配置第1止动件261,第1止动件261的角与操作部21的背面抵接,因此,能够在第1方向F1上施加力。
第1记录装置201具备施力部,该施力部对第1止动件261朝向延长状态施力。
在图7的例子中,示出了该施力部的第1施力方向G1。该施力部例如使用扭簧等而构成。
因此,由于第1止动件261被朝向延长状态施力,因此,在未通过操作部21而成为收纳状态的情况下,成为延长状态,从而无需用户使其延长。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1载置部241具有以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支承的第1倾斜部251。
第1止动件261在收纳状态下收纳于第1倾斜部251。
因此,通过具有第1倾斜部251,从而能够抑制排出的介质的飞出。而且,通过将第1止动件261收纳于第1倾斜部251,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这里,第1倾斜部251例如随着从上游变为下游而位于上方,也就是说,随着从上游变为下游而位于与重力相反的朝向。
例如,第1载置部241中载置介质的第1载置面A21与第1止动件261中支承介质的第1支承面A22交叉。
因此,第1止动件261相对于第1载置面A21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介质的飞出。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1记录装置201也可以具备使第1载置部241向容纳位置、以及使用位置的位移驱动源161。
因此,通过使第1排纸托盘231自动地移动,从而提高可用性。例如,当在第1止动件261保持延长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地收纳第1排纸托盘231时,用户没有注意到第1止动件261为延长状态而关闭操作部21的可能性变高,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破损。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这里,第1载置部241的驱动源不一定与输送辊的驱动源161相同,第1记录装置201中也可以具备其它驱动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201中,在设置于第1排纸托盘231的第1止动件261未被收纳而第1载置部241被容纳的状态下,当关闭操作部21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201中,此时,通过操作部21关闭的力,收纳未被收纳的第1止动件26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记录装置201中,构成为:与操作部21关闭的动作联动地收纳第1止动件261,该第1止动件261位于第1排纸托盘231的前端且防止纸张的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使用的延长状态下,第1止动件261相对于介质的排出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防止由于用户没有意识到进行第1止动件261的收纳,而用户忘记收纳的第1止动件261与关闭的操作部21产生干扰而破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不需要用于进行第1止动件261的收纳的动力,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使第1止动件261向收纳位置位移。
参照图8对第1a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a记录装置201a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第1a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a记录装置201a的第1a止动件261a的构成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8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8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1a记录装置201a中的第1a排纸托盘231a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1a记录装置201a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第1a记录装置201a是图7所示的第1记录装置201的变形例。
关于第1a记录装置201a,对和图7所示的第1记录装置20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前端E1a在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第1宽度方向H1上,位于排出介质的区域的中央。
因此,由于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前端E1a位于介质的第1宽度方向H1上的中央处,因此,第1a止动件261a能够可靠地支承介质。
这里,在图8的例子中,当第1a止动件261a处于相对于第1a载置部241a最大限度地拉出的延长状态时,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前端E1a在与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第1宽度方向H1上,位于排出介质的区域的中央处。
这样,通过相对于排出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的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前端E1a与第1宽度方向H1的中心或其附近一致,例如,当对大尺寸的纸张进行排纸的时,通过第1a止动件261a能够在该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或其附近保持该纸张。
需要说明,图8也示出了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转动轴C1a的位置。
在图7中,第1止动件261的第1转动轴C1在第1宽度方向H1上,位于排出介质的区域的中央处,但是,在图8中,第1a止动件261a的第1a转动轴C1a在第1宽度方向H1上,位于偏离排出介质的区域的中央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a记录装置201a中,在设置于第1a排纸托盘231a的第1a止动件261a未被收纳而第1a载置部241a被容纳的状态下,在关闭操作部21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a记录装置201a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部21关闭的力,收纳未被收纳的第1a止动件261a。
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9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301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301的第2止动件3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9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2记录装置301中的第2排纸托盘331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2记录装置301的其它部分,与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关于第2记录装置301,对和图7所示的第1记录装置20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或者第1a实施方式。
第2止动件361在延长状态下,向与介质的排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在第2止动件361中,与第2前端E2的背面B1抵接的面、即抵接面371与第2方向F2交叉。
这里,第2方向F2是操作部21的背面B1与第2止动件361的第2前端E2抵接时,第2止动件361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的方向。
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第2止动件361的第2前端E2的抵接面371位于X轴的负侧,但是,作为其它例子,也可以位于X轴的正侧,在这种情况下,第2止动件361从延长状态向收纳状态位移时的转动方向相反。
这样,在第2止动件361中,作为第2前端E2的形状,具备具有预定的角度的斜面的形状、或者具有曲率的形状。由此,第2止动件361能够将操作部21关闭的朝向的力改变为第2方向F2的力。第2方向F2例如是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是使处于延长状态的第2止动件361向收纳状态位移的方向。
在图9的例子中,当第2止动件361处于延长状态时,第2止动件361的长边方向与排出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图9也示出了第2载置部341、以及第2止动件361的第2转动轴C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301中,在设置于第2排纸托盘331的第2止动件361未被收纳而第2载置部341被容纳的状态下,当关闭操作部21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301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部21关闭的力,收纳未被收纳的第2止动件36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记录装置301中,构成为:与操作部21关闭的动作联动地收纳第2止动件361,该第2止动件361位于第2排纸托盘331的前端且防止纸张的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使用的延长状态下,第2止动件361的前端形状相对于介质的排出方向具有预定的角度。
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0~图12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进行说明。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的第3操作部42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的第3操作部421及第3止动件4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的第3操作部421及第3止动件的4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图12分别示出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10~图12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3记录装置401中的第3排纸托盘431的前方的部分及第3操作部421。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3记录装置4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关于第3记录装置401,对和图7所示的第1记录装置201、图8所示的第1a记录装置201a、或者图9所示的第2记录装置30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与第3操作部421的第3背面B13的第3前端E3抵接的抵接部471倾斜地突出。
因此,仅通过设置相对于第3操作部421的第3背面B13倾斜的抵接部471,即能够容易地实现通过关闭第3操作部421的力而使第3止动件461向收纳的方向位移。
图12示出了第3排纸托盘431的第3载置部441位于容纳位置、第3止动件461处于延长状态时,第3操作部421与第3止动件461的位置关系。
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在使第3操作部421从倾斜状态向平行状态位移时,通过第3操作部421的第3背面B13的抵接部471与第3止动件461的第3前端E3碰撞,能够使第3止动件461向收纳的方向位移。
这样,在第3操作部421的第3背面B13上,在与第3止动件461干扰的位置处具备抵接部471,该抵接部471具有将第3操作部421关闭的朝向的力改变为第3止动件461被收纳的朝向的力的斜面。
在图11的例子中,具备抵接部471,在该抵接部471中,X轴的负侧突起更高,随着靠近X轴的正侧而突起变低。通过抵接部471的斜面,当第3操作部421关闭时,能够使第3止动件461向相对于排出方向更具有角度的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中,在设置于第3排纸托盘431的第3止动件461未被收纳而第3载置部441被容纳的状态下,在第3操作部421关闭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3操作部421关闭的力,收纳未被收纳的第3止动件46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3记录装置401中,构成为:与第3操作部421关闭的动作联动地收纳第3止动件461,该第3止动件461位于第3排纸托盘431的前端且防止纸张的落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操作部421的背面上与第3止动件461产生干扰的位置处设置有将第3操作部421关闭的朝向的力转换为收纳第3止动件461的朝向的力的倾斜面。
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3~图16,对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的第4止动件5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的第4止动件5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的第4止动件5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的第4止动件5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13~图16分别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13~图16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4记录装置501中的第4排纸托盘531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4记录装置5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止动件561的构成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或者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不同点在于并未使用转动的机构,而是使用了可以在延长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图13示出了第4止动件561处于收纳状态时,第4载置部541、第4止动件561及引导部65的位置关系。
在图14中,关于该状态,示出了基于从X轴的正侧向负侧的视点观察第4载置部54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剖面的情形的一个例子。该剖面是与YZ平面平行的面。
如图14所示,第4止动件561收纳在第4载置部541与引导部65之间。
图15示出了第4止动件561处于延长状态时,第4载置部541、第4止动件561及引导部65的位置关系。
在图16中,关于该状态,示出了基于从X轴的正侧向负侧的视点观察第4载置部541、第4止动件561及引导部65的情形的一个例子。
这里,第4止动件561的延长方向的形状是与收纳第4止动件561的部分、即第4载置部541的第4载置面与引导部65之间的空洞的形状相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第4载置部541的第4载置面与引导部65的下表面之间的空洞相应的圆弧状的形状。也就是说,第4止动件561具有可以收纳于该空洞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具有与该空洞的形状相似的形状。
第4止动件561可以并行移动。
因此,针对沿着第4排纸托盘531的移动方向进行收纳的第4止动件561,能够通过关闭操作部21的力容易地实现使第4止动件561向进行收纳的方向位移。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4止动件561的延长方向的形状,使用了接近圆弧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例如,使用与收纳第4止动件561的部分、即第4载置部541与引导部65之间的空洞的形状相应的形状。
需要说明,作为第4止动件561的延长方向的形状,并不一定是具有曲率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用直线的形状、或者组合两条以上的直线而成的形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止动件561的延长方向的形状为圆弧状,可以在第4排纸托盘531的第4载置部541的上表面与引导部65的下表面之间的厚度部分收纳第4止动件561。
例如,第4止动件561也可以在被拉出为延长状态之后,通过预定的半固定方法,保持被拉出为延长状态的位置。另外,当操作部21被关闭时,基于该半固定方法的半固定被解除,第4止动件561沿着圆弧而被收纳,从而能够防止第4止动件561的破损。
需要说明,作为该半固定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方法。
这里,第4记录装置501具备对第4止动件561向延长状态施力的施力部。
在这种情况下,第4止动件561被朝向延长状态施力,因此,当由于操作部21等而未成为收纳状态时为延长状态,因此,用户无需使其延长。该施力部例如也可以使用弹簧等而构成。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中,在设置于第4排纸托盘531的第4止动件561未被收纳而第4载置部541被容纳的状态下,当操作部21被关闭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4记录装置501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部21关闭的力,收纳未被收纳的第4止动件561。
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7~图27,对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进行说明。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切换部672的移动的相关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2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3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收纳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5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保持部671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6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的第5止动件6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7~图24、图26~图27分别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17~图27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5记录装置601中的与第5止动件661、第5保持部671及切换部672的构成相关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5记录装置6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第5记录装置601具备第5保持部671、切换部672、以及未图示的锁定施力弹簧。
该锁定施力弹簧是对第5保持部671向作为上方的方向的锁定施力方向673施力的弹簧。
根据切换部672的位置,第5保持部671进行上下移动。
第5保持部671在根据切换部672的位置,通过锁定施力弹簧而位于上方时,限制第5止动件661的旋转。
第5保持部671例如也可以称为锁定部等。此外,切换部672例如也可以称为锁定轴等。
通过省略图示的施力部对第5止动件661向从延长状态转动位移至收纳状态的朝向施力。该施力部例如也可以使用扭簧而构成。
在第5止动件661的下方的面上,在预定的部位设置有作为防止转动的壁的转动防止壁681。
如图17、图20、图21、图22、图26所示,当第5载置部641位于使用位置、第5止动件661处于延长状态时,切换部672未与第5保持部671接触,第5保持部671被锁定施力弹簧向锁定施力方向673施力。另外,第5保持部671从第5止动件661的下方位于转动防止壁681的附近,通过将要向收纳状态位移的第5止动件661与转动防止壁681碰撞,从而实现维持第5止动件661的延长状态的锁定。
另一方面,当第5止动件661处于延长状态时,如果使第5载置部6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则如图18、图23、图24、图27所示,通过切换部672与第5保持部671接触,使第5保持部671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第5保持部671相对于第5止动件661的转动防止壁681向下方移动,从而解除锁定,第5止动件661向收纳状态位移。
如图24及图25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部672具有棒状的形状,可以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移动。
此外,第5保持部671具有倾斜凹部691,该倾斜凹部691具有在凹部的内部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凹部691贯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切换部672,被省略图示的施力部对切换部672向与第5保持部671所处的朝向相反的朝向施力。该施力部的施力方向是从X轴的正侧朝向负侧的方向。该施力部例如使用弹簧而构成。
如图26所示,当切换部672的前端未插入第5保持部671的倾斜凹部691时,第5保持部671被向上方施力。
也就是说,在使用第5止动件661时,切换部672被向与第5保持部671相反的一侧施力而与第5保持部671分离,因此,通过锁定施力弹簧的锁定施力方向673的力,第5保持部671向上方突出。另外,通过向上方突出的第5保持部671与第5止动件661的转动防止壁681产生干扰,从而抵抗第5止动件661被向收纳方向施力的力而保持第5止动件661的使用位置。
此外,如图27所示,当切换部672的前端插入第5保持部671的倾斜凹部691时,使第5保持部671向下方移动。由此,第5止动件661的锁定被解除,第5止动件661向收纳状态位移。
这样,随着第5载置部641被容纳,切换部672向第5保持部671的方向移动并向下方下压第5保持部671,第5保持部671与转动防止壁681的干扰被解除,第5止动件661向收纳状态位移。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与X轴平行的方向,示出了第5保持部671相对于切换部672配置于X轴的正侧的情况,但是,作为其它例子,也可以使用第5保持部671相对于切换部672配置于X轴的负侧的构成。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如下所述的构成:当第5载置部6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时,切换部672与第5记录装置601的预定部碰撞,使切换部672向朝向第5保持部671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第5载置部641从容纳位置向使用位置位移时,切换部672被释放并向与第5保持部671分离方向移动。这样,通过容纳第5载置部641的动作来解除第5止动件661的锁定,从而第5止动件661进行转动并被收纳。
在图19的例子中,第5载置部641沿着作为第5记录装置601的预定部分的引导部V1的第1引导面V11,在容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位移。另外,当第5载置部641位于使用位置时,切换部672的一部分可以从第5载置部641向X轴的负侧突出,另一方面,成为随着第5载置部641向容纳位置位移,切换部672的该一部分逐渐向X轴的正侧移动的结构。
具体而言,引导部V1具有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1引导面V11、以及与第1引导面V11的前方连续设置的第2引导面V12。第2引导面V12为相对于第1引导面V11倾斜的面,在图19的例子中,为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相对于X轴的负侧倾斜的面。
另外,在第5载置部6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的过程中,首先,切换部672中的从第5载置部641突出的端部与第2引导面V12接触并沿第2引导面V12移动,之后,该端部到达第1引导面V11并与第1引导面V11抵接。在该过程中,通过引导部V1,切换部672被推入X轴的正侧。
当向与第1面A1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延长状态的第5止动件661与平行状态的操作部21重叠。
需要说明,在构成为第5载置部641为容纳位置时、第5止动件661为收纳状态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第5载置部641为容纳位置、第5止动件661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但是,这里,为了说明第5止动件661与操作部21的干扰,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作为配置关系,当第5载置部641为容纳位置、第5止动件661为延长状态时,第5止动件661向框体11的外部突出。
当第5载置部6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时,第5止动件661为收纳状态。
因此,当第5载置部641被容纳时,第5止动件661为收纳状态,因此,不会忘记收纳第5止动件661,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破损。
这样,第5载置部641与第5止动件661联动。
第5记录装置601具备:施力部,对第5止动件661朝向收纳状态施力;第5保持部671,以延长状态保持第5止动件661;以及切换部672,可以使第5保持部671在保持第5止动件661的保持状态与解除了第5止动件661的保持的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当第5载置部6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时,切换部672使第5保持部671成为解除状态。
因此,通过对第5止动件661朝向收纳状态施力,从而解除锁定时,第5止动件661被收纳。当第5载置部641被容纳时,锁定被解除,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第5止动件661收纳。此外,由于存在锁定(锁定部),在用户延长第5止动件661时具有点击感,因此,可用性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5止动件661的背侧的凹部设置有锁定机构,因此,例如,可以实现产品的高度方向的小型化。
当第5载置部641位于使用位置时,在第5止动件661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下,第5保持部671保持第5止动件661。
因此,当由用户使第5止动件661成为延长状态时,第5保持部671以延长状态锁定第5止动件661,在不需要时,通过施力部而成为收纳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第5止动件661在不使用时成为障碍的情况。
这里,当第5载置部641位于使用位置时,第5止动件661不一定是延长状态,也可以位于收纳位置。
例如,第5载置部641具有以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支承的倾斜部51。
在收纳状态下,第5止动件661收纳于倾斜部51。
因此,由于存在倾斜部51,从而能够抑制排出的介质的飞出。而且,通过将第5止动件661收纳于倾斜部51,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5载置部641中载置介质的载置面A11与第5止动件661中支承介质的支承面A12交叉。
因此,由于第5止动件661相对于载置面A11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介质的飞出。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5记录装置601具备使第5载置部641向容纳位置、以及使用位置位移的驱动源161。
因此,通过第5排纸托盘631自动地移动,从而可用性得以提高。需要说明,当在第5止动件661保持延长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地收纳第5排纸托盘631时,用户没有注意到第5止动件661为延长状态而关闭操作部21的可能性变高,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破损。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这里,第5载置部641的驱动源不一定与输送辊的驱动源161相同,也可以是第5记录装置601具备其它驱动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5记录装置601中,在设置于第5排纸托盘631的第5止动件661未被收纳而第5载置部641被容纳的状态下,在操作部21被关闭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中,通过与第5载置部641的容纳联动来收纳第5止动件661,能够避免第5止动件661未被收纳而仅容纳第5载置部641的状况。
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28~图31,对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进行说明。
图28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的第6止动件7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9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的第6止动件7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0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的第6止动件7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31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的第6止动件76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28~图31分别示出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28~图31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6记录装置701中的第6排纸托盘731的前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6记录装置7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这些实施方式来实施。
第6止动件761具有:第1延长部771,相对于第6载置部741进行位移;以及第2延长部772,相对于第1延长部771以第6转动轴C6为中心进行转动。
第6转动轴C6平行于第1面A1而延伸。
因此,当第6操作部721的背面B7与第6止动件761的第6前端E6抵接时,第2延长部772能够以与第1面A1平行的第6转动轴C6为中心进行转动,因此,能够抑制第6止动件761的破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6止动件761的延长方向上,将第6止动件761分割为第1延长部771和第2延长部772,通过转动可以使第6前端E6所处一侧的第2延长部772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6转动轴C6是垂直于排出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可倒轴(可倒軸)。需要说明,第6转动轴C6只要是沿着第1面A1方向延伸,也可以是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6止动件761使用作为两个部件的第1延长部771及第2延长部772而构成,在使用时,例如,通过省略图示的突起部等,以第1延长部771和第2延长部772直线状延伸的方式而成为一体。
如图29的例子、图30的例子、图31的例子那样,例如,当第6操作部721关闭时与第6止动件761接触,进而当用户将要关闭第6操作部721而以预定的负荷以上施加力时,省略图示的突起部等脱离,以第6转动轴C6作为中心轴折弯前端的第2延长部772,以抵抗用户的力。
需要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2延长部772可以向下折弯的情况,但是,作为其它例子,也可以使用第2延长部772可以向上方折弯的构成。
当向与第1面A1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以第6转动轴C6为中心进行了转动的第2延长部772的至少一部分与平行状态的操作部21不重叠。
因此,以第6转动轴C6为中心而折弯的第2延长部772与第6操作部721不重叠,能够视觉确认,因此,用户能够注意到忘记收纳第6止动件761的情况。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不使第6止动件761破损的情况下,使用户注意到忘记收纳第6止动件761,能够促使用户进行第6止动件761的收纳。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中,在设置于第6排纸托盘731的第6止动件761未被收纳而第6载置部741被容纳的状态下,当操作部21被关闭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6记录装置701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部21关闭的力,未被收纳的第6止动件761的第2延长部772进行位移。通过这样的第2延长部772的位移,能够使用户注意到第6止动件761未被收纳。
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32~图41,对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进行说明。
图32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排纸托盘831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861被拉出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3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排纸托盘831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861被拉出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4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排纸托盘831被拉出且第7止动件861被收纳的状态的背侧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5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排纸托盘831被收纳且第7止动件861被收纳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6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排纸托盘831被收纳且第7止动件861被收纳的状态的背面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7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引导部865的背面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8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止动件861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9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引导部865与第7止动件861的卡合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0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第7引导部865与第7止动件861的卡合的解除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1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的辅助托盘66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32~图36、图39~图41分别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32~图41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7记录装置801中的第7排纸托盘831的前方的部分、以及辅助托盘66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7记录装置8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例如可以与第5实施方式、或者第6实施方式的构成一起使用,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这些实施方式来实施。
在第7记录装置801中,如图32及图39所示,在第7排纸托盘831的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的情况下,第7引导部865的面成为如下所述的状态:沿着第7载置部841的第7倾斜部851,以随着从下游朝向上游而位于越靠上方的方式倾斜。
也就是说,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时,第7引导部865构成相对于第7载置面A27具有预定的角度的斜面,使排出的纸张的前端朝向斜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35及图40所示,当使第7排纸托盘831的第7载置部841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时,第7引导部865的面使该面的上游侧向上方转动,成为与第7载置部841的第7载置面A27大致平行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辅助托盘66的情况下,第7引导部865可以支承辅助托盘66。具体而言,作为辅助托盘66的引导部件的第7引导部865的面为大致水平,可以支承从外部插入的辅助托盘66。
图40示出了作为第7引导部865的面的上游侧进行转动的方向的第7转动方向D7。
这里,第7引导部865的转动例如可以在第7记录装置801的机构上实现,或者也可以使用驱动源来实现。该驱动源例如可以与输送辊的驱动源161是共用的驱动源,或者也可以具备其它驱动源。
如图33及图39所示,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第7止动件861处于延长状态时,通过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与第7止动件861的第1孔部881卡合,第7止动件861在保持延长状态的情况下而被固定。
此外,如图34所示,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第7止动件861处于收纳状态时,通过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与第7止动件861的第2孔部882卡合,第7止动件861在保持收纳状态的情况下而被固定。
但是,当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与第7止动件861的第2孔部882卡合时,第7止动件861不一定固定。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第7止动件861处于收纳状态时,第7保持部871也可以以不与第7止动件861产生干扰的方式而仅设置有第2孔部882。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是从第7引导部865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此外,如图36所示,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容纳位置、第7止动件861处于收纳状态时,成为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与第7止动件861的第2孔部882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
需要说明,卡合也可以称为嵌合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7保持部871的突起部分具有嵌合于第1孔部881及第2孔部882的形状。
图37示出了第7引导部865的背面的外观。
图38示出了具有第1孔部881及第2孔部882的第7止动件861的外观。
需要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7止动件861具有第1孔部881及第2孔部882的情况,但是,作为其它例子,第7止动件861也可以使用具备第1孔部881和第2孔部882中的任意一方的构成。
第7记录装置801具备对第7止动件861朝向收纳状态施力的施力部。该施力部的施力方向为第7施力方向G7。该施力部例如也可以使用扭簧而构成。
第7排纸托盘831具有第7引导部865,该第7引导部865可以引导支承特殊介质的辅助托盘66,且可以支承介质。
该特殊介质例如是CD-R。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托盘66是嵌入CD-R的托盘。该托盘也可以称为CD托盘等。
需要说明,作为特殊介质及辅助托盘66,也可以使用其它种类的特殊介质及辅助托盘。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7止动件861以向收纳方向转动的方式而被施力。例如,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时,如果第7止动件861被用户拉出,则第7保持部871与第1孔部881嵌合,第7止动件861保持在被拉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第7止动件861为延长状态、且第7载置部841被容纳的情况下,第7引导部865的面的上游侧向与第7载置面A27分离的方向转动,该面为大致水平。此时,第7引导部865的第7保持部871从第7止动件861的第1孔部881脱离,第7止动件861向收纳状态位移。
第7引导部865具有以延长状态保持第7止动件861的第7保持部871。
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容纳位置时,第7引导部865位于引导辅助托盘66的引导位置,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时,第7引导部865位于支承介质的支承位置。
当第7引导部865位于支承位置时,第7保持部871可以以延长状态保持第7止动件861,当第7引导部865位于引导位置时,第7保持部871解除第7止动件861的保持。
因此,通过对第7止动件861朝向收纳状态施力,当锁定被解除时,第7止动件861被收纳。
由于在第7引导部865上升时解除锁定,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而使第7止动件861收纳。
通过与第7引导部865的位移联动,从而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同时,实现第7止动件861的收纳。
此外,通过具有锁定部,从而用户在延长第7止动件861时具有点击感,因此,可用性提高。
当第7载置部841位于使用位置时,在第7止动件861为收纳状态的情况及第7止动件861成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下,第7保持部871保持第7止动件861。
因此,当由用户使第7止动件861成为延长状态时,第7保持部871以延长状态锁定第7止动件861,在不需要时,第7止动件861通过施力部而成为收纳状态,且第7止动件861以收纳状态而被锁定,能够抑制第7止动件861在不被使用时成为障碍。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例如,也可以使用在第7止动件861为收纳状态的情况及第7止动件861成为延长状态的情况中一种情况下,保持第7止动件861的构成。
例如,第7载置部841具有以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进行支承的第7倾斜部851。
在收纳状态下,第7止动件861收纳于第7倾斜部851。
因此,通过具有第7倾斜部851,从而能够抑制排出的介质的飞出。而且,通过将第7止动件861收纳于第7倾斜部851,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7载置部841中载置介质的第7载置面A27与第7止动件861中支承介质的第7支承面A32交叉。
因此,由于第7止动件861相对于第7载置面A27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介质的飞出。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例如,第7记录装置801也可以具备使第7载置部841向容纳位置、以及使用位置位移的驱动源161。
因此,通过第7排纸托盘831自动地移动,从而可用性提高。需要说明,当在第7止动件861保持延长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地收纳第7排纸托盘831时,用户没有注意到第7止动件861为延长状态而关闭操作部21的可能性变高,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破损。
需要说明,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使用其它构成。
这里,第7载置部841的驱动源不一定与输送辊的驱动源161相同,第7记录装置801中也可以具备其它驱动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中,在设置于第7排纸托盘831的第7止动件861未被收纳而第7载置部841被容纳的状态下,当关闭操作部21时,能够防止装置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7记录装置801中,通过与第7载置部841的容纳联动、第7引导部865进行位移,从而收纳第7止动件861,能够避免第7止动件861未被收纳而仅容纳第7载置部841的状况。
参照图42~图47,对操作部和排纸托盘的联动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42~图47中,为了便于说明,示出第8记录装置901进行说明。
图42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3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4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5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6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7是用于说明第8记录装置901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图。
图42~图47分别示出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42~图47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8记录装置901中的第8操作部921与第8排纸托盘931的联动机构的相关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8记录装置901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7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源161共用于输送辊的驱动、以及第8排纸托盘931的驱动的双方。
参照图42~图47,对第8排纸托盘931与第8操作部921的联动进行说明。
这里,进行该联动的第8联动部971具备第1杆981、第2杆982、带凸轮的齿轮983、第8A旋转轴984A、以及第8B旋转轴984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8载置部941的第8载置面A28上设置有用于使带凸轮的齿轮983旋转的齿条。
第8排纸托盘931及第8操作部921配置于盒121的上方。
第8联动部971配置于第8排纸托盘931的上方。
第8操作部921通过以第8操作部转动轴C8为中心轴进行转动,从而在平行状态与倾斜状态之间位移。
带凸轮的齿轮983与未图示的齿条啮合,该齿条在第8排纸托盘931的第8载置面A28上设置于比载置介质的载置区域更靠外侧。
带凸轮的齿轮983可转动地与第2杆982的一端连接。
通过第8B旋转轴984B,第1杆98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2杆982的棒状的中途的位置处。
通过第8A旋转轴984A,第1杆98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第8记录装置901的预定位置。
在图42的例子中,第8操作部921为平行状态,第8载置部941位于容纳位置。当在该状态下第8操作部921为平行状态时,第8载置部941的第8倾斜部951与第8操作部921的下端产生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该状态起朝向使用位置拉出第8载置部941时,带凸轮的齿轮983向预定方向转动,从而如图42的例子、图43的例子所示,第8操作部921逐渐从平行状态向倾斜状态位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8操作部921进行从平行状态向倾斜状态位移的动作是指从图42所示的状态到图43所示的状态。在图43所示的状态下,第2杆982的上端与第8操作部921抵接。
另外,当从图4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将第8载置部941朝向使用位置拉出时,如图44的例子所示,通过第2杆982与第8操作部921分离,并进一步拉出第8载置部941,从而成为图45的例子的状态。
这里,在图45所示的状态下,第2杆982的姿势成为与图42所示的状态相同的姿势。在该姿势下,可以任意地改变第8操作部921的倾斜的角度。
在图46的例子中,第8操作部921为平行状态,第8载置部941位于使用位置。当在该状态下第8操作部921为平行状态时,第8载置部941的第8倾斜部951与第8操作部921的下端产生干扰。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该状态起第8载置部941朝向容纳位置转动时,通过带凸轮的齿轮983向与上述的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47的例子所示,第8操作部921逐渐从平行状态向倾斜状态位移。
在图42~图47的例子中,在第8操作部921的倾斜状态下,第8操作部921的下端不超过盒121的前端。
第8记录装置901具备与第8载置部941的位移相应地使第8操作部921转动的第8联动部971。
第8载置部941具有以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进行支承的第8倾斜部951。
当向与第1面A1交叉的方向观察时,第8倾斜部951与平行状态的第8操作部921重叠。
因此,通过具有第8倾斜部951,从而能够抑制排出的介质的飞出。当第8倾斜部951位于与平行状态的第8操作部921产生干扰的位置时,虽然由于第8操作部921的位置存在无法容纳第8排纸托盘931的可能性,但是,也能够通过第8联动部971避免干扰。
这里,第8载置部941与第8操作部921的联动不一定针对第8载置部941的位移区间的整体,例如,也可以在能够消除第8操作部921的下端与第8载置部941的第8倾斜部951的干扰的一部分位移区间中进行。
此外,用于使带凸轮的齿轮983转动的驱动源例如既可以与输送辊的驱动源161是共用的驱动源,或者也可以具备其它驱动源。
需要说明,在第8记录装置901中,例如也可以具备在预定的倾斜位置固定第8操作部921的锁定部。关于该锁定部的机构,则省略详细说明。
参照图48~图49,对第8a记录装置901a进行说明。
图48是示出第8a记录装置901a的第8a操作部921a与第8a排纸托盘931a的其它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49是示出第8a记录装置901a的第8a操作部921a与第8a排纸托盘931a的其它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48~图49分别示出了与图1同样的XYZ正交坐标轴。
在图48~图49的例子中,仅图示出第8a记录装置901a中的第8a操作部921a与第8a排纸托盘931a的联动机构的相关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8a记录装置901a的其它部分,和图1~图6的例子是同样的,从而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8a记录装置901a是第8记录装置901的变形例,对和第8记录装置90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7实施方式。
图48~图49示出了第8a操作部921a、第8a排纸托盘931a的第8a载置部941a、第8a联动部971a。
此外,图48~图49也示出了第8a操作部921a的第8a操作面转动轴C8a、以及第8a载置部941a的第8a倾斜部951a。
在图48~图49的例子中,在第8a操作部921a的倾斜状态下,第8a操作部921a的下端可以超过盒121的前端。
以上,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的设计等。
下面,示出构成例。
需要说明,针对上位的构成例,可以应用下位的构成例,或者也可以不应用下位的构成例。
此外,可以应用于上位的两个以上的构成例中的任意一个的下位的构成例可以应用于该上位的两个以上的构成例中的任意的构成例,也就是说,产生两个以上的应用例,比该下位的构成例更下位的构成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两个以上的应用例中的任意的应用例。
[构成例1]
一种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
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
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
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
所述排出托盘具有:
载置部,可以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
延长部,可以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在所述操作部中,当所述平行状态时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背面与所述延长部的前端抵接时,施加从所述延长状态向所述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的力。
这里,上述[构成例1]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
[构成例2]
根据[构成例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背面的与所述前端抵接的面、以及所述前端的与所述背面抵接的面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
这里,上述[构成例2]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
[构成例3]
根据[构成例1]或[构成例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可以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向所述收纳状态、以及所述延长状态位移。
这里,上述[构成例3]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
[构成例4]
根据[构成例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背面的与所述前端抵接的抵接部倾斜地突出。
这里,上述[构成例4]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3实施方式。
[构成例5]
根据[构成例3]或[构成例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在所述延长状态下,向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这里,上述[构成例5]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1a实施方式。
[构成例6]
根据[构成例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前端在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排出所述介质的区域的中央。
这里,上述[构成例6]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1a实施方式。
[构成例7]
根据[构成例1]或[构成例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延长部可以并行移动。
这里,上述[构成例7]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4实施方式。
[构成例8]
根据[构成例1]至[构成例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施力部,对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延长状态施力。
这里,上述[构成例8]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1a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
[构成例9]
一种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
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
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
所述排出托盘具有:
载置部,可以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
延长部,可以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所述延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载置部进行位移的第1延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延长部以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的第2延长部,
所述轴部与所述第1面平行地延伸。
这里,上述[构成例9]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6实施方式。
[构成例10]
根据[构成例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进行了转动的所述第2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不重叠。
这里,上述[构成例10]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6实施方式。
[构成例11]
根据[构成例1]至[构成例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驱动源,使所述载置部向所述容纳位置、以及所述使用位置位移。
这里,上述[构成例11]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1]-[构成例10]的实施方式。
[构成例12]
根据[构成例1]至[构成例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使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所述延长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倾斜部。
这里,上述[构成例12]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1]-[构成例11]的实施方式。
[构成例13]
根据[构成例1]至[构成例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联动部,与所述载置部的位移相应地使所述操作部转动,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当向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这里,上述[构成例13]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1]-[构成例12]的实施方式。
此外,关于上述[构成例13]的构成,例如,在图42~图47的例子所涉及的实施方式及图48~图49的例子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体例。
[构成例14]
根据[构成例1]至[构成例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载置部中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与所述延长部中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交叉。
这里,上述[构成例14]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1]-[构成例13]的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其它方式的构成例。
需要说明,针对上位的构成例,可以应用下位的构成例,或者也可以不应用下位的构成例。
此外,可以应用于上位的两个以上的构成例中的任意一个的下位的构成可以应用于该上位的两个以上的构成例中的任意的构成例,也就是说,产生两个以上的应用例,比该下位的构成例更下位的构成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两个以上的应用例中的任意的应用例。
[构成例A]
一种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
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
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
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
所述排出托盘具有:
载置部,可以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
延长部,可以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当所述载置部从所述使用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位移时,所述延长部为所述收纳状态。
这里,上述[构成例A]的构成例如分别应用于第5实施方式及第7实施方式。
[构成例B]
根据[构成例A]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施力部,对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收纳状态施力;
保持部,以所述延长状态保持所述延长部;以及
切换部,可以将所述保持部切换为保持所述延长部的保持状态、以及解除了所述延长部的保持的解除,
当所述载置部从所述使用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位移时,所述切换部使所述保持部成为所述解除状态。
这里,上述[构成例B]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5实施方式。
[构成例C]
根据[构成例A]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施力部,对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收纳状态施力,
其中,所述排出托盘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可以引导支承特殊介质的辅助托盘,且可以支承所述介质,
所述引导部具有:
保持部,以所述延长状态保持所述延长部,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时,位于引导所述辅助托盘的引导位置,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位于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位置,
当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支承位置时,所述保持部可以以所述延长状态保持所述延长部,
当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引导位置时,所述保持部解除所述延长部的保持。
这里,上述[构成例C]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7实施方式。
[构成例D]
根据[构成例B]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在所述延长部为所述延长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延长部。
这里,上述[构成例D]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5实施方式。
[构成例E]
根据[构成例C]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在所述延长部为所述收纳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延长部。
这里,上述[构成例E]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7实施方式。
[构成例F]
根据[构成例E]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在所述延长部为所述延长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延长部。
这里,上述[构成例F]的构成例如应用于第7实施方式。
[构成例G]
根据[构成例A]至[构成例F]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驱动源,使所述载置部向所述容纳位置、以及所述使用位置位移。
这里,上述[构成例G]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A]-[构成例F]的实施方式。
[构成例H]
根据[构成例A]至[构成例G]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延长部收纳于所述倾斜部。
这里,上述[构成例H]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A]-[构成例G]的实施方式。
[构成例I]
根据[构成例A]至[构成例H]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具备:
联动部,与所述载置部的位移相应地使所述操作部转动,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而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这里,上述[构成例I]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A]-[构成例H]的实施方式。
此外,关于上述[构成例I]的构成,例如,通过第8实施方式及第8a实施方式示出了具体例。
[构成例J]
根据[构成例A]至[构成例I]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载置部中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与所述延长部中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交叉。
这里,上述[构成例J]的构成例如可以分别应用于可以分别应用上述的[构成例A]-[构成例I]的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
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
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
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
所述排出托盘具有:
载置部,能够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
延长部,能够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在所述操作部中,当所述平行状态时与所述第1面相对的背面与所述延长部的前端抵接时,施加从所述延长状态向所述收纳状态位移的第1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的与所述前端抵接的面以及所述前端的与所述背面抵接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能够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向所述收纳状态以及所述延长状态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的与所述前端抵接的抵接部倾斜地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在所述延长状态下,向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在与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排出所述介质的区域的中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能够并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
施力部,对所述延长部朝向所述延长状态施力。
9.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对介质进行记录;
排出托盘,排出由所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操作部,进行装置的操作;以及
框体,容纳所述记录部,
其中,所述操作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框体的第1面,能够转动到沿着所述第1面的平行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倾斜状态,
所述排出托盘具有:
载置部,能够向容纳于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容纳位置以及从所述框体的所述第1面向外部突出的使用位置位移;以及
延长部,能够向收纳于所述载置部的收纳状态以及相对于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延长状态位移,
当所述载置部位于所述容纳位置且所述延长部处于所述延长状态时,所述延长部向所述框体的外部突出,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所述延长状态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所述延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载置部进行位移的第1延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延长部以轴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的第2延长部,
所述轴部与所述第1面平行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向与所述第1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进行了转动的所述第2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
驱动源,使所述载置部向所述容纳位置以及所述使用位置位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使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所述延长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收纳于所述倾斜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
联动部,与所述载置部的位移相应地使所述操作部转动,
所述载置部具有以使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上的下游朝上的方式倾斜地进行支承的倾斜部,
当向与所述第1面交叉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平行状态的所述操作部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置部中载置所述介质的载置面与所述延长部中支承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交叉。
CN202311575844.4A 2022-11-25 2023-11-23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180823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88385A JP2024076698A (ja) 2022-11-25 2022-11-25 記録装置
JP2022-188384 2022-11-25
JP2022-188385 2022-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82374A true CN118082374A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5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5844.4A Pending CN118082374A (zh) 2022-11-25 2023-11-23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76698A (zh)
CN (1) CN11808237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76698A (ja) 2024-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19451B1 (en) Paper transporting apparatus
JP4715741B2 (ja) 供給トレ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712986B2 (en) Printhead carrier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US8277018B2 (en) Tilt angle maintain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0036263A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119399B2 (ja) 記録装置
JP2007152559A (ja)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JP6292380B2 (ja) 記録装置
CN118082374A (zh) 记录装置
JP6089883B2 (ja) 記録装置
JP2009292144A (ja) プリンタ
JP2018165204A (ja) シート支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
JP2024076697A (ja) 記録装置
US20240174474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2017121715A (ja) 記録装置
CN113493127A (zh) 介质支承装置及记录装置
JP43744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26085A (ja) 記録装置
JP5499571B2 (ja) 給紙装置
EP0256783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3215909A (ja) 記録装置
US20240300253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4968199B2 (ja) シート供給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7262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00269594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