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9747A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9747A
CN118049747A CN202211400810.7A CN202211400810A CN118049747A CN 118049747 A CN118049747 A CN 118049747A CN 202211400810 A CN202211400810 A CN 202211400810A CN 118049747 A CN118049747 A CN 118049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guiding
indoor un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08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08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97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092 priority patent/WO20240987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9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9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导风组件,壳体具有出风风道以及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设于出风口且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设于出风口且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在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与第二导风组件配合限定出出风腔,出风腔的左右两侧敞开,多个第一散风孔和多个第二散风孔分别与出风腔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散风效果好,且在改善送风范围的同时,还能兼顾送风的舒适性,避免冷风直吹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空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在空调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当用户开启空调制冷时,冷气会直接吹到用户身上,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家通常选择在大导风板或小导风板上打孔,当在大导风板上打孔时,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大导风板可直接关闭出风口,以利用大导风板上的孔出风,达到散风目的,减少出风量,进而减少冷气作用在用户身上的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当在小导风板上打孔时,可将小导风板设置成与出风方向垂直来关闭出风口,进而实现减少出风量。
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散风效果差、风量小、风量损失大、送风范围窄以及制冷量低等问题,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散风效果好、风量大且送风范围广,在避免风直吹用户的同时还可保证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结构复杂、散风效果差、风量小、制冷量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所述出风腔的左右两侧敞开,所述多个第一散风孔和所述多个第二散风孔分别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并将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直接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以降低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的布设难度,并可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同时还方便相对于出风口转动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以降低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的位置调节难度,此外,还在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上均设置多个散风孔,以提升空调室内机的散风效果,且在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下,将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以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配合限定出左右两侧敞开的出风腔,这样即可利用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配合实现朝向不同方向送风,一方面扩大送风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避免空调室内机导出的风直吹用户,提升空调室内机送风的舒适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散风效率好、送风范围广且舒适性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体和第二导风板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前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88°。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散风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90°,其中,所述第一基准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高度方向的直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散风孔和/或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散风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导风段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下游,所述第一导风段的导流面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导风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导流面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段被构造成将空气反射至所述第二导风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体和第二导风板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所述第一散风孔包括连通的所述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
可选地,在第一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所述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的连接处的分型面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和/或,所述分型面的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投影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风孔的第一导风段和所述第二导风段同轴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导风组件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分成多个出风区域,所述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多个出风区域包括左侧出风区域、中间出风区域和右侧出风区域,所述左侧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相对于所述中间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朝左倾斜延伸以朝左出风,所述右侧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相对于所述中间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朝右倾斜延伸以朝右出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前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模式指令信息;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所述第一导风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在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一导风组件转动,以便于利用第一导风组件和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在避免空调室内机导出的风直吹用户的同时,还可实现散风效果,同时还可扩大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以实现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以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限定出所述出风腔。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柔风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切换至所述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第二散风孔倾斜朝上送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二导风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出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防直吹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切换至所述防直吹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所述出风风道内,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三导风位置以将一部分空气朝上导引。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之间的间距H1<5mm。
可选地,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止抵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的内表面或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第二散风孔倾斜朝上送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区域Ⅰ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导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7区域Ⅱ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导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区域Ⅲ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导风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图12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2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导风组件在另一角度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省去部分结构后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8沿G-G线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8沿H-H线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省去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柔风感模式时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防直吹模式时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处于关机模式时的剖视图。
图2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室内机;
100、壳体;
110、出风风道;120、出风口;
130、第一限位件;140、第二限位件;150、第三限位件;160、第四限位件;
170、转动臂;180、连接臂;
200、第一导风组件;
210、第一散风孔;
220、第一导风板体;
230、第二导风板体;
241、左侧出风区域;242、中间出风区域;243、右侧出风区域;
300、第二导风组件;310、第二散风孔;
400、出风腔;410、散风口;
500、第一基准线;510、第二基准线;
600、第一导风段;700、第二导风段;710、第一侧壁;720、第二侧壁;
800、分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这里的空调室内机1000与室外机一起组装成空调器以用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其中,空调器可以为分体挂壁式空调器,且空调器可以为单冷机或者冷暖机,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均以空调器为冷暖机为示例进行说明,且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无风感模式、柔风感模式、防直吹模式、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
其中,如图3所示,壳体100具有出风风道110以及出风口120,出风口120与出风风道110连通。这样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即可通过出风口120排出,以达到朝向室内送风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0内安装有空调室内机1000的全部器件(例如:换热器、风机、电控盒等),壳体100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器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以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美观度。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0包括底盘、面框和面板,面框设在底盘上,面框的前侧敞开,面板设在面框的前侧,面板的下端和面框之间限定出出风口120。
第一导风组件20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第一导风组件200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210(第一散风孔21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4)。第一散风孔210用于实现第一导风组件200相对两侧的连通,进而确保位于第一导风组件200一侧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散风孔210顺利流至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另一侧,也就是保证空气能够顺利穿过第一导风组件200进行流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二导风组件30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第二导风组件300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310(第二散风孔31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4)。这里的第二散风孔310用于实现第二导风组件300相对两侧的连通,进而确保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一侧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散风孔310顺利流至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另一侧,也就是保证空气能够顺利穿过第二导风组件300进行流动。
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均转动连接在出风口120处,该转动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连接而言,可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布设难度,同时还无需在空调室内机1000内设置过多的结构来实现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连接,以实现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实现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连接,可在壳体100靠近出风口120处设置转动臂170(转动臂17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9和图20),转动臂170的一端与壳体100转动连接,转动臂170的另一端与第一导风组件200固定连接,这样即可利用转动臂170带动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以实现将第一导风组件20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从而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布设难度,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
相应地,为了实现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连接,可在壳体100内且靠近出风口120处设置连接臂180(连接臂18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9),连接臂18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00内,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连接在连接臂180上,当第二导风组件300相对于连接臂180转动时,即可实现将第二导风组件300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以降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布设难度,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第二导风组件300移动连接而言,可有效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
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且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400,出风腔400的左右两侧敞开,多个第一散风孔210和多个第二散风孔310分别与出风腔400连通。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导风组件200设置成可转动连接在出风口120处,可确保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相对位置能够发生改变,一方面可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进行散风,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且还可避免经出风口120导出的热风或冷风直吹用户以及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能够朝下送风,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范围;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左右两侧敞开的出风腔400,以使得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不仅可通过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排出,还能够从出风腔400的左右两侧排出,也就是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能够朝左右两侧送风,以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出风腔400通过出风口120与出风风道110连通,这样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即可通过出风口120排至出风腔400内,因多个第一散风孔210和多个第二散风孔310分别与出风腔400连通,这样进入出风腔400内的空气即可通过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排出,以达到朝向室内排出的目的,进而便于调节室内温度。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出风腔400的左右两侧敞口形成散风口410,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可通过散风口410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的左右两侧出风。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0可同时朝向下方以及左右两侧送风,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从而便于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同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还可对吹出的空气起到阻挡效果,此时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排出,在达到散风的同时,还可降低风速和风量,实现无风感的效果,避免经出风风道110导出的空气直吹用户,从而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舒适性,也就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以及在第一导风组件200上设置第一散风孔210和在第二导风组件300上设有第二散风孔310,在实现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送风范围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弱出风口120正前方的风速,综合性地提升了无风感的风量和冷量,极大改进风感舒适性,同时还可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降低空调室内机1000的生产成本以及生产难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设置在出风口120处,以降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布设难度,并实现简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且在第二导风组件300和第一导风组件200之间限定出左右两侧敞开的出风腔400,在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送风范围的同时,还可避免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直吹用户,同时还可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量,以实现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出风舒适度,并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二导风组件300设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上方,且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得第二散风孔310倾斜朝上送风,这样即可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朝上送风的功能,在实现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出风范围的同时,还可避免经第二导风组件300导出的风直吹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也就是说,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0不仅可同时朝向下方以及左右两侧送风,还可通过第二导风组件300朝上送风,以最大化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将第一导风组件20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可通过转动第一导风组件200以实现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0,进而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具有打开出风口120的第一极限打开位置以及关闭出风口120的第三极限位置,当第一导风组件200处于第一极限打开位置打开出风口120时,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可通过出风口120顺利排出,以保证出风量,进而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当第一导风组件200处于第三极限位置时,可避免室内的异物、灰尘等通过出风口120进入壳体100内,以提升壳体100内的洁净度,同时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还可通过第一散风孔210排出,以达到散风的目的,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舒适性。
可选地,当第一导风组件200在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和第三极限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导风组件200也可固定在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和第三极限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处,以合理化调整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位置,便于后续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多种模式。
可选地,将第二导风组件300设置成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20,通过转动第二导风组件300可实现调整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位置,进而使得第二导风组件300具有位于出风风道110内的第四极限位置以及位于出风风道110外的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当第二导风组件300处于第四极限位置时,可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阻碍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流动,进而使得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可通过出风口120顺利排出,以保证出风量,也就是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当第二导风组件300处于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时,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还可通过第二散风孔310排出,一方面达到散风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利用第二导风组件300引导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朝上出风,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舒适性。
可选地,当第二导风组件300在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和第四极限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二导风组件300也可固定在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和第四极限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处,以合理化调整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位置,便于后续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多种模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风组件200包括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210。也就是说,第一导风组件200包括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且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上均设有第一散风孔210,这样当第一导风组件200与出风口120相对设置时,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可分别通过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210排出,但因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延伸方向不同,因此,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配合可实现将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朝向不同方向排出,以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导风组件200设置成由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组成,以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具有多种导风方向,进而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便于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宽度大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宽度,第一导风板体220的下端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前端相连。也就是说,第二导风板体230设置在第一导风板体220的下端,这样可利用第二导风板体230极大改善空调室内机1000下方的送风范围,也就是利用第二导风板体230朝下送风,以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同时还可避免壳体100的下壁面出现冷凝问题,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风感。
综上所述,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00不仅可同时朝上、朝下以及朝左右两侧送风,还可通过第二导风板体230朝向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下方送风,也就是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的底部送风,以最大化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
此外,因第一导风板体220设置在第二导风板体230的上方,通过将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宽度设置成大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宽度,可增加第一导风板体220的送风面积,在确保利用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配合将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朝向不同方向排出的同时,还可保证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前侧排出的风量,从而保证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其中,在空调室内机1000处于关机状态下时,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沿图1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尺寸称为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长度;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大致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尺寸称为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宽度;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大致沿图1中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尺寸称为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厚度。
此外,第一导风板体220的长度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长度大致相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厚度也大致相同,这样保证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足够导风面积的同时,还可保证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结构强度,以延长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保证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增加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连接强度,并降低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连接难度,从而使得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相对位置稳定,以提升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导风组件200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也就是说,第一导风组件200形成为一体件,这样可省去对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进行连接的过程,以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制造难度,提升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制造效率,同时还可增加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连接强度,以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整体结构稳定。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连接处光滑过渡。这里可以理解为,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连接处形成为圆弧状,以避免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连接处出现凝露现象,同时能够保证空气在流经第一导风组件200时,空气能够平顺过渡成两股气流,以分别通过第一导风板体220上的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上的第一散风孔210排出。
可选地,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88°。其中,图3中示出了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1,也就是说,a1的取值范围为10°~88°,以确保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能够引导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朝向不同方向排出,从而实现扩大送风范围,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质量,以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散风孔31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基准线500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90°,第一基准线500为平行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高度方向的直线(第一基准线500的具体延伸方向可结合图9和图10中的示意进行理解)。其中,图10中示出了第二散风孔31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基准线500之间的夹角为a2,也就是说,a2的取值范围为20°~90°,确保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当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后,第二散风孔310能够有效朝上进行送风,以改善空调室内机1000的上方送风范围,同时还可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导出的冷风或热风直吹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第二散风孔31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3,a3的取值范围为30°~80°。以使得第二导风组件30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出风方向不同,从而实现利用第二导风组件30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朝向不同方向出风,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第一基准线500与出风风道110的上壁面之间的夹角为a4,a4的取值范围90°~180°。也就是说,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时,将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第一基准线500与出风风道110的上壁面之间的夹角为90°~180°,以使得第二导风组件300上的第二散风孔310能够倾斜向上送风。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二基准线510与出风风道110的下壁面之间的夹角为a5,a5的取值范围90°~180°,其中,第二基准线510为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远离彼此一端的连线。也就是说,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时,将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使第二基准线510与出风风道110的下壁面之间的夹角为90°~180°,以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能够转动至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且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为H1,其中,H1<5mm。也就是说,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可间隔设置,但间距不易过长,以避免较多的空气从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之间排出,从而实现空气排出的无风感。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可以理解为是第一导风板体220远离第二导风板体230的一端。
可选地,在无风感模式,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止抵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的内表面或上表面。也就是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不限于设置成间隔设置,也可将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止抵在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内表面或上表面上,以进一步避免空气从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之间排出,从而实现空气排出的无风感。
其中,这里所说的内表面是指第一导风组件200朝向出风风道110的一侧面,上表面与内表面相邻设置且位于第一导风组件200上端的一侧面。
在一些示例中,在无风感模式,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侧壁超出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远离出风风道110的侧壁,且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侧壁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远离出风风道110的侧壁之间的间距为H3,H3≤20mm,在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形成出风腔400的同时,还可避免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宽度较宽,以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生产成本。
综上可知,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下,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第一基准线500与出风风道110的上壁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为a4,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二基准线510与出风风道110的下壁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为a5,以使得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第二散风孔310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能够形成为a3,并保证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小于5mm且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侧壁超出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远离出风风道110的侧壁,超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0m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图8、图10和图11所示,至少一部分第一散风孔210和/或至少一部分第二散风孔31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这里是指,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部分第一散风孔21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如图8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至少一部分第二散风孔31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如图11所示);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一部分第一散风孔210和至少一部分第二散风孔310均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以实现将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排出,达到朝向室内送风的目的。
可选地,如图8和图11所示,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第二导风段700位于第一导风段600的下游,第一导风段600的导流面积朝向靠近第二导风段700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导风段700的导流面积朝向远离第一导风段600的方向逐渐增大。其中,这里所说的下游是指,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空气先流经第一导风段600,随后再通过第二导风段700排出,通过将第一导风段600的导流面积设置成朝向靠近第二导风段700的方向逐渐减小,可使得第一导风段600靠近出风风道110的进口面积较大,从而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能够顺利进入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内,随后再利用第一导风段600的导流面积加速空气在第一导风段600内的流动速度,当第一导风段600内的空气流至第二导风段700内时,由于本申请将第二导风段700的导流面积设置成朝向远离第一导风段600的方向逐渐增大,可使得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面积较大,从而保证第二导风段700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且排出范围大的同时,还可降低空气的流速,有利于实现无风感效果,从而保证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顺利排出室内,且无风感效果好,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第一导风段600的导流面积是指第一导风段600的径向截面积,第二导风段700的导流面积是指第二导风段700的径向截面积。也就是说,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导风段600的径向截面积朝向靠近第二导风段700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导风段700的径向截面积朝向远离第一导风段600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之间形成分型面800,分型面800用于降低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的成型难度,从而实现简化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结构,便于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加工制造。
可选地,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导风段600被构造成将空气反射至第二导风段700。其中,图8和图11中所示出的箭头方向即为空气的流动方向,由图8和图11可清楚得知,进入第一导风段600的部分空气可在第一导风段600的作用下反射至第二导风段700内,随后再通过第二导风段700排出,从而确保进入第一散风孔210和第二散风孔310内的空气能够顺利且快速排出,进一步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制热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6、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导风组件200包括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导风板体220的下端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前端相连,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一散风孔21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这样流经第一散风孔210内的空气即可在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的配合且顺利且快速的排至室内,以改善室内温度,同时将第二导风段700导流后,还可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送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介绍了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一散风孔210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导风板体230的第一散风孔210也可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以实现利用第二导风板体230进一步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送风范围。
当然,在具体的一些示例中,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导风板体230的第一散风孔210也只包括一个导风段(第二导风板体230上的第一散风孔210的具体结构也可参见图16),该导风段的导流面积朝向远离出风风道11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确保将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顺利排出的同时,还可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以进一步实现无风感效果。
此外,通过在第二导风板体230的第一散风孔210内只设置一个导风段,还可降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制造难度,从而提升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制造效率。
可选地,在第一投影面上,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的连接处的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与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第一投影面为垂直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其中,这里所说的交集或者错位设置,是指分型面800与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合或者错位设置。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的连接处形成为分型面800,分型面800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之间部分重合或者错位设置,这样出风风道110内未与分型面800正对设置的空气也可顺利流至第一导风段600内,同时,通过上述设置还便于形成导流面积朝向远离分型面800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一导风段600,从而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能够顺利进入第一导风段600内,并在第一导风段600的作用下提升空气的流动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的连接处的分型面800的孔径为2.4mm*2.4mm,以降低分型面800的成型难度,同时还可确保第一导风段60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分型面800上的孔顺利流动至第二导风段700内。
可选地,第一导风段600进口端的孔径大于分型面800的孔径。
可选地,如图17所示,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一导风段600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710以及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720,其中,第一侧壁710远离分型面800的一端和第二侧壁720远离分型面800的一端均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一侧壁71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20°,第二侧壁72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0°,以使得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与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错位设置,同时还可使得第一导风段600的导流面积能够朝向远离第二导风段700的方向逐渐增大,进而实现增加第一导风段600进口端的开口面积,以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能够顺利流至第一导风段600内,并实现增加进入第一导风段600内的空气的流动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创造性设置第一导风段600的第一侧壁710和第二侧壁720的倾斜角度,还可保证第一导风段600能够有效将空气反射至第二导风段700上,以确保进入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一散风孔210内的空气能顺利排出。
可选地,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设置或者错位设置。也就是说,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不仅与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还与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设置或者错位设置,以便于利用第二导风段700将空气朝向远离分型面800的方向导流,也就是改变出风方向;同时,通过上述设置还便于形成导流面积朝向远离分型面800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导风段700,从而确保能够利用第二导风段700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送风范围。
可选地,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孔径大于分型面800的孔径。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二导风段700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侧壁710以及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720,其中,第一侧壁710远离分型面800的一端和第二侧壁720远离分型面800的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一侧壁71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20°,第二侧壁720和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0°,以使得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设置或者错位设置,且还使得第二导风段700的导流面积朝向远离第一导风段600的方向逐渐增大,进而实现增加第二导风段700出口端的开口面积,在实现扩大第二导风段700的送风范围的同时,还可降低进入第二导风段700内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无风感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创造性设置第二导风段700的第一侧壁710和第二侧壁720的倾斜角度,还可保证进入第二导风段700内的空气能够在第一侧壁710和第二侧壁720的作用下反射至室内,以实现将第一导风板体220的第一散风孔210内的空气能顺利排出。
还需要强调的是,因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设置在分型面800的相对两端,通过将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以及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分别设置成与分型面800的第一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可使得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和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交集或错位设置,便于将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朝向室内的不同位置排出,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第二散风孔310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同轴设置。以降低第二散风孔310的制造难度,同时还可确保在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后,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配合能够有效进行倾斜朝上送风,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范围,同时还可避免第二散风孔310导出的风直吹用户。
可选地,第二散风孔310的第一导风段600和第二导风段700的连接处的分型面800的孔径为2.6mm*2.6mm,以降低第二散风孔310的分型面800的成型难度,同时还可确保第二散风孔310的第一导风段60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分型面800上的孔顺利流动至第二导风段700内。
可选地,第二散风孔310上的第一导风段600进口端的孔径和第二导风段700的出口端的孔径均大于第二散风孔310内的分型面800的孔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长度方向上,多个第一散风孔210分成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不同。也就是说,在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朝向不同方向出风的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配合可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能够朝向不同方向送风,以进一步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范围。
可选地,如图5所示,多个出风区域包括左侧出风区域241、中间出风区域242和右侧出风区域243,左侧出风区域241的第一散风孔210相对于中间出风区域242的第一散风孔210朝左倾斜延伸以朝左出风,右侧出风区域243的第一散风孔210相对于中间出风区域242的第一散风孔210朝右倾斜延伸以朝右出风。这里是指,左侧出风区域241可朝左出风,右侧出风区域243可朝右出风,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第一导风组件200可同时向空调室内机1000前侧的左右两侧出风,以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出风范围,也就是实现扩大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范围。
在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一导风板体220的长度方向上包括左侧出风区域241、中间出风区域242和右侧出风区域243。这里是指,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二导风板体230的长度方向上可不设置左侧出风区域241、中间出风区域242和右侧出风区域243,也就是第二导风板体230只引导空气朝同一方向(朝下)出风,这样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一导风板体220和第二导风板体230配合也可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送风范围,同时还可降低第二导风板体230的制造难度。
可选地,如图5所示,左侧出风区域241和右侧出风区域243分别设置在中间出风区域242的相对两侧,中间出风区域242朝向第一导风板体220的正前方出风。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左侧出风区域241、中间出风区域242和右侧出风区域243配合可实现利用第一导风板体220朝向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左侧、右侧以及正前方出风,以扩大第一导风板体220的送风范围,也就是扩大第一导风组件200的送风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位于左侧出风区域241的第二导风段700的第一侧壁710朝左倾斜延伸,以实现利用左侧出风区域241朝左出风。
相应地,位于右侧出风区域243的第二导风段700的第一侧壁710朝右倾斜延伸,以实现利用右侧出风区域243朝右出风。
可选地,如图17所示,位于左侧出风区域241的第一导风段600的第一侧壁710朝右倾斜延伸,以使得左侧出风区域241的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能够靠近出风风道110设置,从而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能够通过左侧出风区域241上的第一导风段600进入左侧出风区域241上的第一散风孔210内。
相应地,位于右侧出风区域243的第一导风段600的第一侧壁710朝左倾斜延伸,以使得右侧出风区域243的第一导风段600的进口端能够靠近出风风道110设置,从而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能够通过右侧出风区域243上的第一导风段600进入右侧出风区域243上的第一散风孔210内,从而确保出风风道110内的部分空气能够顺利在第一导风板体220的引导下分散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出风风道110内设有第一限位件130和第二限位件140,当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上端壁可止抵在第一限位件130上,以实现限定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位置,从而降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位置控制难度;相应地,当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时,第二导风组件300的内侧壁可止抵在第二限位件140上,以实现进一步限定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位置,从而降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转动位置控制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限位件130和第二限位件140可设置在连接臂180上,以便于利用第一限位件130和第二限位件140限定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且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上端壁止抵在第一限位件130上时,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第一基准线500与出风风道110的上壁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为a4。
可选地,结合图18、图20和图21所示,壳体100上设有第三限位件150和第四限位件160,当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时,连接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臂170止抵在第三限位件150上,以实现限定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位置,从而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控制难度;相应地,当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三极限位置时,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内侧壁可止抵在第四限位件160上,以实现进一步限定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位置,从而降低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位置控制难度。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控制方法。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1000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1000为前述的空调室内机1000,空调室内机100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模式指令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模式指令信息包括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防直吹模式的指令信息、制冷/制热模式的指令信息以及关机的指令信息。
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第一导风组件200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且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400。也就是说,当获取到模式指令信息为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当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可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此时可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以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朝下以及朝向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左侧、右侧和正对第一导风组件200的方向送风,并利用出风腔400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的左右两侧送风,达到散风的效果,并进一步扩大送风范围。
由上述方法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控制方法,在获取到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以实现利用第二导风组件300和第一导风组件200配合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的下方、左右两侧以及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左右两侧送风,充分地增大了无风感的出风面积,同时还极大地扩大了送风范围,还能有效地减弱了出风口120正前方的风速,综合性地提升了无风感的风量和冷量,极大地改进了风感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得第二散风孔310倾斜朝上送风。也就是说,当获取到模式指令信息为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不仅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还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得第二散风孔310倾斜朝上送风,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000可朝上送风,在进一步扩大送风范围的同时,还可避免导出的风直吹用户。
也就是说,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000在无风感模式下,可同时朝向空调室内机1000的上方、下方、左右两侧以及第一导风组件200的左右两侧送风,充分增大无风感的出风面积以及送分范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具体的示例中,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打开极限位置,以实现第二散风孔310的倾斜朝上送风。
此外,当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时,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二基准线510与出风风道110的下壁面之间的夹角为a5。也就是说,当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二基准线510与出风风道110的下壁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为a5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处于第一导风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然后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朝向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以与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此处对第一导风组件200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到对应极限打开位置的顺序不作限定,可先后转动或同步转动。也就是说,在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朝向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之前,可先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再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也可先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再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又可同时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以及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然后再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朝向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以与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可提高转动位置控制的准确度,从而保证第一导风组件200与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
在具体的一些示例中,可在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前,首先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随后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最后再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朝向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以与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一方面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朝向第二极限打开位置转动时,第一导风组件200阻碍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另一方面还可便于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与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限定出出风腔400。
其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即是上文中的第一导风组件200打开出风口120的位置且使得连接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转动臂170止抵在第三限位件150上;这里所说的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即是上文中的第二导风组件300位于出风风道110外的位置且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上端止抵在第一限位件130上。
在具体的示例中,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然后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逆时针朝向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以实现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且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实现利用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400,进而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无风感模式。
具体地,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顺时针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逆时针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2和图2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柔风感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切换至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得第二散风孔310倾斜朝上送风,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二导风位置且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出风通道。也就是说,当获取到模式指令信息为切换至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使得第二散风孔310倾斜朝上送风,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1000可朝上送风,在扩大送风范围的同时,还可避免导出的风直吹用户,同时还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二导风位置以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位于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方且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出风通道,此时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可分别通过第一导风组件200上的第一散风孔210、第二导风组件300上的第二散风孔310以及出风通道排出,在实现增加出风量的同时,还可避免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直吹用户,从而达到柔风感模式。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2所示,出风通道的宽度为H2,其中,5mm≤H2≤20mm。实现在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限定出出风通道的同时,还可避免出风通道的宽度较宽而导致出风量较大,从而实现柔风感效果。
具体的示例中,获取切换至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直接转动至第二打开极限位置,以实现第二散风孔310的倾斜朝上送风。
也就是说,当第二导风组件300位于第二打开极限位置,且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在5mm~20mm之间时,第一导风组件200位于第二导风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室内机1000需要从柔风感模式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组件300逆时针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并逆时针转动第一导风组件200,当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为H1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停止转动,此时空调室内机1000进入无风感模式。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当空调室内机1000需要从柔风感模式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组件300逆时针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第一导风组件200顺时针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再逆时针转动第一导风组件200,当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为H1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停止转动,此时空调室内机1000进入无风感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3和图2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防直吹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切换至防直吹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三导风位置以将一部分空气朝上导引。也就是说,当获取到模式指令信息为切换至防直吹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阻碍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保证经出风口120流动的空气的速度和流量,同时还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三导风位置以将一部分空气朝上导引,以限定经出风口120导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避免空气直吹用户,达到防直吹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防直吹模式下,在保证出风口120能够导出足够量的空气的同时,还可避免出风口120直接吹至用户。
可选地,在防直吹模式下,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时,可直接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阻碍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流动。
其中,上述所说的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三导风位置可位于第二导风位置和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三极限位置之间。也就是说,在防直吹模式下的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位置相比于在柔风感模式下的第一导风组件200的位置更靠近第一导风组件200的第三极限位置设置,也就是在防直吹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可以更多的遮蔽出风口120,以避免经出风口120导出的风直吹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室内机1000需要从防直吹模式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组件300逆时针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将第一导风组件200顺时针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一导风组件200,当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形成为H1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停止转动,此时空调室内机1000进入无风感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制冷模式(该模式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示意图未示出),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切换至制冷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四导风位置以完全打开出风口120。其中,这里所说的第四导风位置可以理解为是上文中的第一极限打开位置,也就是说,当获取到模式指令信息为切换至制冷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避免第二导风组件300阻碍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保证经出风口120流动的空气的速度和流量,同时还控制第一导风组件200转动至第四导风位置以避免第一导风组件200阻碍出风风道110内的空气流动,从而进一步保证经出风口120流动的空气的速度和流量,确保经出风口120流动的空气能够直吹室内,提升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在制冷模式下,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出风风道110内时,可直接控制第二导风组件300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1000还具有制热模式,其中,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制冷模式下第一导风组件200和第二导风组件300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室内机1000需要从制冷/制热模式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组件300逆时针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以及将逆时针转动第一导风组件200,当第一导风组件200的自由端和第二导风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形成为H1时,第一导风组件200停止转动,此时空调室内机1000进入无风感模式。
可选地,当获取模式指令信息为关机的指令信息时,将第二导风组件300顺时针转动至第四极限位置,并将第一导风组件200逆时针转动至第三极限位置(如图24所示),以阻挡出风口120,避免外部异物、灰尘等通过出风口120进入壳体100内,以提升壳体100内的洁净度,并延长空调室内机10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及空调室内机1000的控制方法的其他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风道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
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一散风孔;
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设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无风感模式,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所述出风腔的左右两侧敞开,所述多个第一散风孔和所述多个第二散风孔分别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体和第二导风板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分别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前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8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散风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0°~90°,其中,所述第一基准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高度方向的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散风孔和/或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散风孔包括连通的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导风段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下游,所述第一导风段的导流面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导风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导流面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风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段被构造成将空气反射至所述第二导风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体和第二导风板体,所述第一导风板体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体的前端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板体的所述第一散风孔包括连通的所述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所述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的连接处的分型面的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风段的进口端的第二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和/或,
所述分型面的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导风段的出口端的第三正投影之间具有交集或者错位设置,所述第一投影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第一导风段和所述第二导风段同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风组件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分成多个出风区域,所述多个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区域包括左侧出风区域、中间出风区域和右侧出风区域,所述左侧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相对于所述中间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朝左倾斜延伸以朝左出风,所述右侧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相对于所述中间出风区域的所述第一散风孔朝右倾斜延伸以朝右出风。
1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模式指令信息;
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一导风位置,所述第一导风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以限定出出风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二极限打开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一极限打开位置,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以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配合限定出所述出风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柔风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切换至所述柔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第二散风孔倾斜朝上送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二导风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出风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防直吹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切换至所述防直吹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所述出风风道内,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转动至第三导风位置以将一部分空气朝上导引。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之间的间距H1<5mm。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风感模式,所述第二导风组件的下端的至少一部分止抵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的自由端的内表面或上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切换至无风感模式的指令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转动至使得所述第二散风孔倾斜朝上送风。
CN202211400810.7A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8049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0810.7A CN118049747A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CT/CN2023/098092 WO2024098734A1 (zh) 2022-11-09 2023-06-02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0810.7A CN118049747A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9747A true CN118049747A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0810.7A Pending CN118049747A (zh) 2022-11-09 2022-11-09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97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66B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211327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449038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74701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346639U (zh) 空调器
CN10214385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1140916A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3130381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1227811A (ja)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CN21876393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87062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8049747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WO2021143333A1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801395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WO2024098734A1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WO2020052482A1 (zh) 横摆叶及具有该横摆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KR20140004090A (ko) 공기 조화기
WO2020172940A1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20506940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889653U (zh) 空调器
CN220817900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480548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8328354U (zh) 取暖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