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354U - 取暖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暖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354U
CN218328354U CN202221678451.7U CN202221678451U CN218328354U CN 218328354 U CN218328354 U CN 218328354U CN 202221678451 U CN202221678451 U CN 202221678451U CN 218328354 U CN218328354 U CN 218328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unit
outle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84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华章
王衍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84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供空气进入的进风口;至少两个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的上游侧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移动的驱动单元。该取暖送风装置仅利用一个加热单元即可以实现对多个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则每个出风口的最高加热功率均可以达到加热单元的最高功率,能够最大化利用取暖送风装置的整体加热功率且能够灵活调整各出风口的加热功率以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取暖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换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暖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取暖换气装置,为了向室内的多个区域或多个空间进行供暖,会设置多个出风口及对应的加热器。如图1所示,一种置顶式取暖器,包括第一出风口101、第二出风口102,分别设于第一出风口101及第二出风口102的上游侧的发热块103,以及设于发热块103的上游侧的第一旋转风门104及第二旋转风门105。通过风道旋转风门,控制第一出风口101或第二出风口102的开关。当第一旋转风门104关闭第一出风口101,第二旋转风门105打开第二出风口102时,能够由第二出风口102向室内送出暖风。当第一旋转风门104打开第一出风口101,第二旋转风门105关闭第二出风口102时,能够由第一出风口101向室内送出暖风。当第一旋转风门104打开第一出风口101,第二旋转风门105打开第二出风口102时,能够同时由第一出风口101及第二出风口102向室内送风暖风。由此,能够实现向多个空间或区域分别供暖。
如图1所示的具有多个出风口及相应多个加热器的取暖换气装置,为了向多个区域或空间分别供暖,分别在多个出风口处设置加热器,取暖换气装置整体的加热功率为各个加热器的功率之和,其最高的加热功率也是各个加热器的功率之和。每个出风口的最高加热功率为相应加热器的最高功率,无法利用取暖换气装置整体的最高加热功率为某个区域送风。另外,当用户对某一区域具有较高的加热需求时,该出风口的加热效率也将受到相应加热器功率的限制,无法灵活调整各出风口的加热功率以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最大化利用整体加热功率且能够灵活调整加热功率的取暖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供空气进入的进风口;至少两个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的上游侧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移动的驱动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路;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路;以及设于所述加热部的上游侧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侧的风路切换部,所述风路切换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路和/或所述第二风路的通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路切换部包括用于阻断所述第一风路或所述第二风路导通的第一导风片与第二导风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径方向上,所述加热单元以所述驱动单元为圆心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突出的曲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导风片与所述第二导风片活动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导风片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游侧,所述第一导风片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的送风单元,所述第一导风片的长度小于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导风片从所述第一风路或所述第二风路向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交界处移动的导向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片包括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的前端,以及位于所述前端对面侧的末端,所述导向单元为与所述第二导风片的末端卡合的导轨,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中的第一导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路中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相交处,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相交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风片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风路分隔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为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平板状,所述风路分隔部上设有供所述传动单元通过的通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路分隔部包括:前风路分隔板,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侧,后风路分隔板,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之间,所述前风路分隔板与所述后风路分隔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加热单元通过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轴方向上,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驱动单元平移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片设于所述第一风路中,所述第二导风片设于所述第二风路中,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片转动的第一导风驱动单元;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片转动的第二导风驱动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轴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供空气吹出的第三出风口;以及用于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第三出风口送风的换气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三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送风单元及所述换气单元的轴方向平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取暖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导通、第二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二风路导通、第一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同时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送风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风路分隔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同时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导通、第二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二风路导通、第一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第一出风口101、第二出风口102、发热块103、第一旋转风门104、第二旋转风门105;
本实用新型:
取暖送风装置100、筐体110、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第四侧面114、进风口115、第一出风口116、第二出风口117、第三出风口118、送风单元120、舌部121、换气单元130、加热部140、加热单元141、进风面1411、出风面1412、驱动单元142、传动单元143、风路分隔部150、前风路分隔板151、后风路分隔板152、通孔153、空间154、风路切换部160、第一导风片161、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第二导风片162、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连接单元163、导向单元164、第一导轨1641、第一外导轨1641a、第一内导轨1641b、第二导轨1642、第二外导轨1642a、第二内导轨1642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侧、外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均以本取暖送风装置的安装状态为基准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序数指代并不特指固定的数量关系。术语“上游侧”和“下游侧”是相对于当取暖送风装置正常运转时,在取暖送风装置内部形成的气流而言,气流由上游侧流向下游侧。以下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以本取暖送风装置安装于天花板上的状态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上方指靠近天花板的一侧,下方指与上方相对的一侧,即靠近地面的一侧。同样的,取暖送风装置也可以安装于室内或以其他状态进行安装。
另外,术语“距离”指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应做广义理解,指能够使气体或液体等流体通过,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术语“连接”同样也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等。又比如,可以是间接连接,也可以是直接连接。
本取暖送风装置通过连通目标空间,并通过调节目标空间中的空气的质量、温度、湿度等指标,实现对目标空间中的空气的调节。本取暖送风装置可以连通目标空间以外的其他空间,通过与目标空间以外的其他空间进行换气,从而调节目标空间的空气的质量、温度、湿度等。目标空间可以为室内空间,其他空间可以为室外空间。同样的,目标空间可以为某一空间,也可以为某一空间内的某一区域,其他空间也可以是目标空间以外的空间,也可以是同一空间内的其他区域。为便于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目标空间指室内空间,简称为室内,其他空间指室外空间,简称为室外。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供空气进入的进风口;至少两个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设于该至少两个出风口的上游侧的加热部。其中,加热部包括: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驱动加热单元在该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移动的驱动单元。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利用驱动单元驱动加热单元移动,使得加热单元能移动至该至少两个出风口中的某一个出风口处或某几个出风口处,从而对流经该某一个出风口或某几个出风口的空气进行加热。由此,仅利用一个加热单元即可以实现对多个出风口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则每个出风口的最高加热功率均可以达到加热单元的最高功率,能够最大化利用取暖送风装置的整体加热功率且能够灵活调整各出风口的加热功率以满足用户需求。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取暖送风装置具有两个出风口的情况进行说明。其中,取暖送风装置具有的两个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加热部可以对从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进行加热。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导通、第二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二风路导通、第一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同时导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送风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风路分隔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取暖送风装置100,包括筐体110、进风口115、第一出风口116、第二出风口117、第三出风口118送风单元120以及用于换气的第三出风口118和换气单元130。
筐体110形成取暖送风装置100的外廓,呈中空多边体状。本实施例中,筐体110呈中空长方体状,包括底面、与底面相对的顶面、连接底面与顶面的侧面。侧面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以及相对的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本实施例中,本取暖送风装置100以底面面向地面的状态安装于天花板上,因此,顶面位于底面的上方。
进风口115为供空气进入取暖送风装置100的开口。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5设于筐体110的侧面上,具体地,进风口115为设于筐体110第三侧面113上的开口。同样的,只要能够供空气进入取暖送风装置100,进风口115也可以设置于筐体110的底面或顶面、或其他侧面上。进一步的,进风口115也可以设置于与筐体110分离的其他部件例如面罩等。
第一出风口116为供空气吹出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6设于筐体110的侧面上,具体地,第一出风口116设于筐体110的第一侧面111上。同样的,只要能够供空气吹出取暖送风装置100,第一出风口116也可以设于筐体110的底面或顶面、或其他侧面上。进一步的,第一出风口116也可以设置于与筐体110分离的其他部件上,并通过管道等与筐体110连通。
第二出风口117为供空气吹出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17设于筐体110的侧面上,具体地,第二出风口117设于筐体110上与第一出风口116邻接或相同的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17设于第一侧面111上,与第一出风口116相邻。同样的,只要能够供空气吹出取暖送风装置100,第二出风口117也可以设于筐体110的其他面上。进一步的,第二出风口117也可以设置于与筐体110分离的其他部件上,并通过管道等与筐体110连通。
第三出风口118为供空气吹出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三出风口118设于筐体110的侧面上,具体地,第三出风口118设于筐体110的第二侧面112上,与第一出风口116、第二出风口117相对设置。同样的,只要能够供空气吹出取暖送风装置100,第三出风口118也可以设于筐体110的其他面上。进一步的,第三出风口118也可以设置于与筐体110分离的其他部件上,并通过管道等与筐体110连通。
送风单元120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或者同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送风。本实施例中,送风单元120设于筐体110中,连通进风口115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送风单元120包括形成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送风的风路的蜗牛壳,设于蜗牛壳中的扇叶,控制扇叶转动的马达。本实施例中,扇叶为离心扇叶。蜗牛壳包括设有蜗牛壳进风口115的蜗牛壳顶板,设于蜗牛壳顶板对面侧的蜗牛壳底板,连接蜗牛壳顶板与蜗牛壳底板的蜗牛壳侧板。蜗牛壳顶板、蜗牛壳底板及蜗牛壳侧板构成蜗牛壳出风口。蜗牛壳还包括,设于蜗牛壳侧板上、与扇叶距离最近的舌部121。
换气单元130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三出风口118送风。本实施例中,换气单元130设于筐体110中,连接进风口115与第三出风口118。换气单元130包括形成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三出风口送风的风路的蜗牛壳,设于蜗牛壳中的扇叶,控制扇叶转动的马达。本实施例中,扇叶为离心扇叶。蜗牛壳包括设有蜗牛壳进风口115的蜗牛壳顶板,设于蜗牛壳顶板对面侧的蜗牛壳底板,连接蜗牛壳顶板与蜗牛壳底板的蜗牛壳侧板。蜗牛壳顶板、蜗牛壳底板及蜗牛壳侧板构成蜗牛壳出风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连通室内,第三出风口118连通室外,即取暖送风装置100通过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连通室内,通过第三出风口118连通室外。因此,送风单元120连通室内,通过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向室内送风。换气单元130连通室外,通过第三出风口118向室外换气。
本实施例中,当送风单元120启动时,空气从进风口115进入取暖送风装置100,依次经由送风单元120蜗牛壳的进风口115、扇叶后,在蜗牛壳的引导下,经由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或同时经由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向室内送风。当换气单元130启动时,空气从进风口115进入取暖送风装置100,依次经由换气单元130蜗牛壳的进风口115及扇叶后,在蜗牛壳的引导下,经由第三出风口118向室外送风。
取暖送风装置100还包括加热部140。
加热部140设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且位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的下游侧。本实施例中,加热部140设于送风单元120的蜗牛壳的出风口的下游侧。
加热部140包括加热单元141、驱动单元142以及传动单元143。
加热单元141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设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加热单元141包括但不限于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加热单元141具有面向上游侧的、供空气流入的进风面1411,以及面向下游侧的、供空气吹出的出风面1412。出风面1412位于加热单元141面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1为最大功率为3000瓦特的PTC加热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6、第二出风口117、第三出风口118、以及加热单元141的进风面1411及出风面1412,均与送风单元120及换气单元130的轴方向平行,即与送风单元120及换气单元130的扇叶的轴心方向平行设置,有利于提高筐体110内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加热单元141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突出的曲面。也就是说,加热单元141具有圆心位于上游侧的曲面。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及进风面1411均为向下游侧突出的曲面,从如图3至图5所示视角的竖直方向上看,加热单元141呈向下游侧突出弯曲的弧形。同样的,加热单元141也可以只将出风面1412或进风面1411设置为曲面。
驱动单元142用于控制加热单元141在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驱动单元142包括但不限于步进电机。驱动单元142设于加热单元141的上游侧,驱动单元142控制加热单元141在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之间往返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2的轴方向例如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所在的平面,即筐体110的侧面。
传动单元143用于连接加热单元141与驱动单元142。本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3设于驱动单元142的径方向上。所谓径方向,指以驱动单元142的转轴例如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为圆心,从圆心沿半径向外周侧的方向。也就是说,传动单元143从驱动单元142的外周向更外周侧延设至连接加热单元141。在驱动单元142的驱动下,加热单元141能以驱动单元142为圆心、以传动单元143为半径在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作圆周运动,从而对第一出风口116和/或第二出风口117处的空气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3呈从驱动单元142的外周向更外周延伸,与加热单元141连接,使加热单元141、传动单元143、驱动单元142在筐体110的底面上形成扇形正投影。具体地,传动单元143为从驱动单元142的外周向更外周侧延设的平板状。同样的,只要能够连接加热单元141并使其围绕驱动单元142转动,传动单元143也可以是从驱动单元142的外周向更外周侧延设的长条状。
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41在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状态,即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与第一出风口116完全相对,或者,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与第二出风口117完全相对,或者,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的一部分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同时其他部分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
取暖送风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
第一风路连通进风口115与第一出风口116,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一出风口116引导。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6为靠近送风单元120蜗牛壳的舌部121一侧的出风口,进风口115、送风单元120蜗牛壳、第一出风口116形成第一风路。
第二风路连通进风口115与第二出风口117,将空气从进风口115向第二出风口117引导。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17为比第一出风口116更远离送风单元120蜗牛壳舌部121一侧的出风口,进风口115、送风单元120蜗牛壳、第二出风口117形成第二风路。
取暖送风装置100还包括风路分隔部150。
风路分隔部150设于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交界处突出延伸,用于分隔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风路分隔部150构成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风路壁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风路分隔部150从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向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突出延设,呈从筐体110的底面向顶面突出的平板状。本实施例中,风路分隔部150包括前风路分隔板151以及后风路分隔板152。前风路分隔板151设于加热单元141的下游侧,分隔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后风路分隔板152设于加热单元141的上游侧,且位于加热单元141与驱动单元142之间。前风路分隔板151与后风路分隔板152之间具有供加热单元141通过的空间154。也就是说,从筐体110的顶面向底面看,风路分隔部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141的下游侧,且至少一部分位于加热单元141与驱动单元142之间。
风路分隔部150还设有供加热部140的传动单元143通过的通孔153。并且,本实施例中,通孔153与传动单元143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海绵等。
另外,取暖送风装置100还包括风路切换部160。
风路切换部160设于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与进风口115的下游侧,且位于加热部140的上游侧,用于控制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的通断,或分别控制第一风路或第二风路的通断。风路切换部160包括用于阻断第一风路或第二风路导通的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
第一导风片161呈平板状,所在的面与筐体110的底面相交,具有靠近加热单元141的前端,以及位于前端的对面侧、远离加热单元141的末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片161设于加热部140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之间且位于驱动单元142的上游侧,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与加热部140的驱动单元142连接,驱动单元142控制第一导风片161在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片161的长度小于送风单元120与驱动单元142之间的距离。所谓第一导风片161的长度,指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与末端之间的距离。送风单元120与驱动单元142之间的距离,指送风单元120的扇叶的外周与驱动单元142的外周之间的直线距离,以避免第一导风片161在随驱动单元142移动时与送风单元120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与传动单元143一体成型后,与传动单元143一同连接于驱动单元142上。同样的,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也可以与传动单元143分体设置,分别与驱动单元142连接。
第二导风片162呈平板状,所在的面与筐体110的底面相交,具有与第一导风片161连接的前端,以及位于前端的对面侧的末端。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连接。所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直接连接,指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一体成型,但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为较薄处或具有弹性或柔性,使第二导风片162与第一导风片161之间能够实现活动连接,第二导风片162能够绕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片162的长度小于第一导风片161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风路切换部160还包括连接单元163。连接单元163设于筐体110内,用于连接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并使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活动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导风片162可以以连接单元163为圆心转动,即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绕连接单元163作圆周运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63包括转轴,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连接孔,第二导风片162前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连接孔。连接单元163的转轴贯穿第一导风片161的连接孔及第二导风片162的连接孔,由此使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风路切换部160还可以包括导向单元164。
导向单元164用于引导第二导风片162在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之间移动。即第二导风片162在导向单元164的引导下,可以从第一风路向第二风路,或从第二风路向第一风路,或从第一风路或第二风路向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交界处移动。所谓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交界处,包括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邻接处,以及邻接处的附近,即第一风路上靠近第二风路的位置及第二风路上靠近第一风路的位置。
导向单元164为与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卡合的导轨,在外力作用下,导向单元164的末端可以沿导轨滑动。本实施例中,导轨设于筐体110的顶面上,具体地,导轨设于送风单元120蜗牛壳顶面上,第一导风片161和第二导风片162设于送风单元120蜗牛壳内。同样的,导轨也可以设于筐体110的底面等其他位置。
导向单元164包括第一导轨1641与第二导轨1642。
第一导轨1641设于第一风路中,包括位于第一风路外侧的一端,以及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交界处的另一端。第一风路的外侧,指第一风路上靠近筐体110侧面的一侧,同时远离第二风路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641的一端与蜗牛壳的舌部121连接,且呈从舌部121向驱动单元142一侧倾斜设置的直线形状。并且,第一导轨1641靠近驱动单元142的一端位于连接单元163与驱动单元142之间。
第二导轨1642设于第二风路中,包括位于第二风路外侧的一端,以及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交界处的另一端。第二风路的外侧,指第二风路上靠近筐体110侧面的一侧,同时远离第一风路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1642的一端与蜗牛壳舌部121的对面侧连接,且呈从加热单元141的下游侧向上游侧方向突出的弧形。从蜗牛壳底板向蜗牛壳顶板的方向上看,导向单元164呈近似2字形状,也就是说,第一导轨1641与第二导轨1642组合形成近似2字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641与第二导轨1642为设于蜗牛壳顶面上的凹槽。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卡合于凹槽中。
第一导轨1641上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交界处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轨1642上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交界处的另一端相接或重合,以使得第二导风片162能从第一导轨1641上直接滑至第二导轨1642上,或从第二导轨1642上直接滑至第一导轨1641上。
以下针对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当取暖送风装置100运行时,并且送风单元120运行时,空气在送风单元120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15进入取暖送风装置100,依次经过送风单元120的蜗牛壳进风口115、扇叶、风路切换部160、加热部140后,向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或同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吹出至室内。
如图3所示,由于加热部140的加热单元141能够在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当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上游侧,且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时,也就是说,加热单元141远离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时,取暖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向第一出风口116送出暖风的同时,向第二出风口117送出凉风。实现了多空间或多区域分别送风。另外,当用户需要通过第一出风口116送出暖风使相应的室内空间快速升温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使其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时,控制加热单元141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使取暖送风装置100的最大加热功率得到充分利用。
如图4所示,同理,当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二出风口117上游侧,且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时,也就是说,加热单元141远离第一出风口116的上游侧时,取暖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向第二出风口117送出暖风的同时,向第一出风口116送出凉风,由此,实现了多空间或多区域分别送风。另外,当用户需要通过第二出风口117送出暖风使相应室内空间快速升温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二出风口117,使其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时,控制加热单元141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由此,能够使取暖送风装置100的最大加热功率得到充分利用。
如图5所示,另外,当用户需要同时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送出暖风时,控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即,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的一部分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另一部分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具体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加热单元141的加热功率或分别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相对的出风面1412的面积,以调整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吹出的暖风温度。例如,在加热单元141的加热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相对的面积比为2比1,则能够调节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送风的温度比,从而使取暖送风装置100的送风温度更加灵活。
另外,由于加热部140包括传动单元143与驱动单元142,加热单元141通过传动单元143与驱动单元142连接,加热单元141绕驱动单元142作圆周运动。由此,能够使加热单元141移动更加顺畅。
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吹出时,由于加热部140的上游侧设有风路切换部160,空气在风路切换部160的作用下,向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吹出。
当加热部140的驱动单元142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旋转时,传动单元143也随之从第二出风口117向第一出风口116旋转。在传动单元143的作用下,加热单元141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转动。由于风路切换部160的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与驱动单元142连接于驱动单元142的上游侧,当驱动单元142从第二出风口117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旋转时,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随驱动单元142从第一出风口116的外周侧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转动。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绕驱动单元142旋转。当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时,第一导风片161移动至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并遮挡第二出风口117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通过连接单元163活动连接,当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绕驱动单元142作圆周运动时,第二导风片162也将被带动。
由于风路切换部160还包括与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卡合的导向单元164,并且第一导轨1641的一端位于第一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相交处,第二导轨1642的一端位于第二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相交处,因此,当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被第一导风片161带动时,例如,第一导风片161从第一出风口116一侧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即从第一风路一侧向第二风路一侧移动时,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也将从第一风路向第二风路一侧移动,由此带动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从第一风路向第二风路一侧移动。由于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与第一导轨1641及第二导轨1642卡合,当第二导风片162从第一风路一侧向第二风路一侧移动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在第一导轨1641的引导下,先沿第一导轨1641从舌部121向驱动单元142一侧移动,当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移动到第一导轨1641与第二导轨1642相接处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连接单元163的下游侧。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从第一导轨1641向第二导轨1642移动,沿第二导轨1642继续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移动。当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沿第二导轨1642移动至蜗牛壳舌部121的对面侧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连接单元163的上游侧。此时,第二导风片162与蜗牛壳的侧壁接触,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117,即第二风路被隔断。
另外,由于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之间设有风路分隔部150,且风路分隔部150上设有通孔153。当加热单元141在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时,传动单元143贯穿通孔153,并相对通孔153进行移动。当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相对时,传动单元143密封通孔153。
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时,由于第二出风口117被风路切换部160包括的第一导风片161及第二导风片162遮蔽,因此,原本吹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的空气在风路切换部160的引导下,依次向第一风路、加热单元141及第一出风口116吹去。并且,由于此时传动单元143密封通孔153,能够防止第一风路中的空气经由风路分隔部150的通孔153向第二风路吹出。
由此,在确保加热单元141能够顺畅地在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的同时,能够防止空气从通孔153吹出,导致漏风甚至噪音的产生。
同样的,当控制加热单元141从第一出风口116一侧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移动时,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移动。当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时,传动单元143密封通孔153。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116,且从第一出风口116的一侧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倾斜。由此,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时,由于第一出风口116被风路切换部160包括的第一导风片161及第二导风片162遮蔽,因此,原本吹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的空气在风路切换部160的引导下,依次向第二风路、加热单元141及第二出风口117吹去。并且,由于此时传动单元143密封通孔153,能够防止第二风路中的空气经由风路分隔部150的通孔153向第二风路吹出。
当控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时,驱动单元142控制加热单元141转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此时,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的一部分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另一部分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并且,第一导风片161在驱动单元142的带动下,转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第二导风片162在连接单元163及导向单元164的引导下,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先从第一出风口116或第二出风口117的一侧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此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处于第一导轨1641与第二导轨1642相接处,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呈折叠状态。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第一导风片161末端的下游侧,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由此,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在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之间连通。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且吹至第一导风片161末端时,将被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引导,分割为两股分别吹向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的空气。当空气进入第一风路且向第一出风口116吹去时,由于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的一部分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因此,进入第一风路的空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将吹向加热单元141,并经由加热单元141加热后,通过第一出风口116吹向室内。同样的,当空气进入第二风路且向第二出风口117吹去时,由于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的一部分与第二出风口117相对,因此,进入第二风路的空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将吹向加热单元141,并经由加热单元141加热后,通过第二出风口117吹向室内。
另外,由于第二导风片162的长度小于第一导风片161的长度,当第二导风片162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的交界处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与前端之间,能够防止因第二导风片162与驱动单元142干涉而导致第二导风片162无法与第一导风片161折叠,从而使风路面积减少而导致风量下降或噪音等问题。
由此,能够使加热单元141在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移动,且能够通过控制加热单元141与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相对的面积,从而灵活地控制分别从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吹出的空气温度。与此同时,能够仅通过一个驱动单元142同时控制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移动,从而满足用户的多种送风需求的同时,节省成本。
【第二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赘述。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641包括第一外导轨1641a与第一内导轨1641b,第一外导轨1641a为从第一导轨1641的一端向第一导轨1641的另一端,从第一风路的下游侧向上游侧突出的弧形,第一内导轨1641b为与第一外导轨1641a相接,从第一风路的外周侧向内周侧延设的近似直线形。如图11所示,在安装状态下,从筐体110的上方向下方看,第一导轨1641呈近似2字形状。
同样的,第二导轨1642包括第二外导轨1642a与第二内导轨1642b,第二外导轨1642a为从第二导轨1642的一端向第二导轨1642的另一端,从第二风路的下游侧向上游侧突出的弧形,第二内导轨1642b为与第二外导轨1642a相接,从第二风路的外周侧向内周侧延设的近似直线形。如图11所示,在安装状态下,从筐体110的上方向下方看,第二导轨1642形成与第一导轨1641形成中线对称的近似反2字形状。
由于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与第一导轨1641及第二导轨1642卡合,当第二导风片162从第一风路一侧向第二风路一侧移动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在第一导轨1641的引导下,先沿第一外导轨1641a绕连接单元163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沿第一外导轨1641a移动到与第一内导轨1641b相接处时,此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连接单元163的下游侧。当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随第一导风片161继续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移动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沿第一内导轨1641b移动,并且,在第一内导轨1641b的引导下,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继续向第二出风口117一侧移动。当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移动至第一内导轨1641b与第二内导轨1642b的相接处时,第二导风片162与第一导风片161重合或近乎重合,且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的下游侧。当第二导风片162继续沿第二导轨1642移动时,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先沿第二内导轨1642b移动,再沿第二外导轨1642a向第二风路的外周侧转动。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先位于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的下游侧,再向连接单元163的上游侧移动。当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完全与第一出风口116相对时,第一导风片161移动至第二出风口117的上游侧,而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位于连接单元163的上游侧,并且与送风单元120蜗牛壳的侧壁接触。此时,第一导风片161及第二导风片162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117,且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向第一出风口116一侧倾斜,即第二风路被隔断。
【第三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一、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赘述。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同时导通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一风路导通、第二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取暖送风装置的第二风路导通、第一风路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风路切换部160包括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以及分别驱动第一导风片161及第二导风片162的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驱动单元142及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驱动单元142。
第一导风片161设于第一风路中,位于第一出风口116及加热单元141的上游侧。第一导风片161呈平板状,所在的面与筐体110的底面相交,具有远离加热单元141的前端,以及位于前端的对面侧,靠近加热单元141的末端。
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驱动单元142位于第一风路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驱动单元142与第一导风片161的前端连接。第一导风片161的末端绕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驱动单元142作圆周运动。
第二导风片162设于第二风路中,位于第二出风口117及加热单元141的上游侧。第二导风片162呈平板状,所在的面与筐体110的底面相交,具有远离加热单元141的前端,以及位于前端的对面侧,靠近加热单元141的末端。
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驱动单元142位于第二风路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驱动单元142与第二导风片162的前端连接。第二导风片162的末端绕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驱动单元142作圆周运动。
当控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加热单元141的出风面1412与第一出风口116完全相对时,第一导风驱动单元1611驱动单元142控制第一导风片161向第一风路的外周侧转动,此时,第一导风片161不遮蔽第一出风口116。
同时,第二导风驱动单元1621驱动单元142控制第二导风片162向第二风路的内周侧转动,此时,第二导风片162遮蔽第二出风口117,且从上游侧向加热部140的驱动单元142倾斜。
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时,由于第二出风口117被第二导风片162遮蔽,原本吹向第二风路的空气在第二导风片162的引导下,向第一风路吹去。同时,由于加热单元141与第一出风口116完全相对,且第一导风片161不遮蔽第一出风口116,因此,能够控制取暖送风装置向第一出风口116送出暖风。
另外,如果此时第二导风片162不遮蔽第二出风口117,则能够控制取暖送风装置向第二出风口117送出凉风。
由此,能够灵活控制分别从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送风的温度。
同样的,当控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二出风口117时,第一导风片161遮蔽第一出风口116且从上游侧向加热部140的驱动单元142倾斜,第二导风片162不遮蔽第二出风口117。由此,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及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时,由于第一出风口116被第一导风片161遮蔽,原本吹向第一风路的空气在第一导风片161的引导下,向第二风路吹去。并且,由于加热单元141与第二出风口117完全相对,且第二导风片162不遮蔽第二出风口117,因此,能够控制取暖送风装置向第二出风口117送出暖风。
另外,如果此时第一导风片161不遮蔽第一出风口116,则能够控制取暖送风装置向第一出风口116送出凉风。
当控制加热单元141移动至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交界处时,第一导风片161与第二导风片162均向第一风路及第二风路的外周侧转动。此时,第一导风片161控制第一风路开启,第二导风片162控制第二风路开启。当空气从送风单元120的扇叶向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一侧吹出时,能够分别向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中吹去。第一风路中的空气的一部分吹向加热单元141,第二风路中空气的一部分吹向加热单元141,由此,能够分别向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吹送暖风。
【第四实施例】
以下对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三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加热部140还包括连接加热单元141与驱动单元142的传动单元143。
本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3设于驱动单元142的轴方向上,也就是说,在取暖送风装置的安装状态下,传动单元143位于驱动单元142的下方,且位于加热单元141的上方或下方。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42位于加热单元141的上方,传动单元143位于驱动单元142与加热单元141之间。
由此,在传动单元143的带动下,加热单元141可以在第一出风口116与第二出风口117之间相对于驱动单元142作平移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风路和/或第二风路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8)

1.一种取暖送风装置,包括:
供空气进入的进风口;
至少两个供空气吹出的出风口;
设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的上游侧的加热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包括:
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单元;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移动的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
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路;
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路;以及
设于所述加热部的上游侧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侧的风路切换部,
所述风路切换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路和/或所述第二风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路切换部包括用于阻断所述第一风路或所述第二风路导通的第一导风片与第二导风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传动单元,
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径方向上,
所述加热单元以所述驱动单元为圆心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突出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
使所述第一导风片与所述第二导风片活动连接的连接单元,
所述第一导风片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游侧,所述第一导风片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
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送风的送风单元,
所述第一导风片的长度小于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
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导风片从所述第一风路或所述第二风路向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交界处移动的导向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片包括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的前端,以及位于所述前端对面侧的末端,
所述导向单元为与所述第二导风片的末端卡合的导轨,
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中的第一导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路中的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相交处,
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风路的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相交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风片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第一风路与所述第二风路的风路分隔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单元为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平板状,
所述风路分隔部上设有供所述传动单元通过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路分隔部包括:
前风路分隔板,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侧,
后风路分隔板,设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传动单元之间,
所述前风路分隔板与所述后风路分隔板之间具有供所述加热单元通过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的传动单元,
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驱动单元的轴方向上,
所述加热单元相对于所述驱动单元平移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4~5、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片设于所述第一风路中,
所述第二导风片设于所述第二风路中,
所述风路切换部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导风片转动的第一导风驱动单元;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片转动的第二导风驱动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2~5、7~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的轴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平面。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暖送风装置还包括:
供空气吹出的第三出风口;以及
用于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第三出风口送风的换气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三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送风单元及所述换气单元的轴方向平行。
CN202221678451.7U 2022-06-30 2022-06-30 取暖送风装置 Active CN218328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8451.7U CN218328354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取暖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8451.7U CN218328354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取暖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354U true CN21832835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8451.7U Active CN218328354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取暖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0867B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EP3714214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044039B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部件和空调器
JP2005249328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212339440U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357811B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8328354U (zh) 取暖送风装置
CN21074054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218278B (zh) 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5076755A (zh) 取暖送风装置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6924547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6080287U (zh) 出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柜机
KR100442267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9798594B (zh) 送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763306U (zh) 空调器
CN113483400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8507012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21197535U (zh) 空调器
CN219454056U (zh) 取暖设备
CN22082890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0619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56736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