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7261A -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 Google Patents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7261A
CN118017261A CN202311469923.7A CN202311469923A CN118017261A CN 118017261 A CN118017261 A CN 118017261A CN 202311469923 A CN202311469923 A CN 202311469923A CN 118017261 A CN118017261 A CN 118017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axial
shaped
shaped terminal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99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星雄生
山口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1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7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L形端子以及L形同轴端子,即使在通过冲压加工制造L形的内部端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包括有该L形的内部端子的L形的同轴端子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L形的内部端子(5)包括将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的连接部(6)、与被连接体接触的接触部(9)以及将连接部(6)与接触部(9)连结的连结部(11),连结部(11)形成为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在连结部(11)设有壁部(12),所述壁部(12)形成为从该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与接触部(9)的X1侧的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

Description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L形同轴端子的内部端子的L型端子以及包括该L形端子作为内部端子的L形同轴端子。
背景技术
同轴线缆具有中心存在第一导体,在第一导体的周围存在与第一导体绝缘的第二导体,且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同轴地配置的结构(以下,将其称为“同轴结构”)。即,同轴线缆包括作为第一导体的内部导体以及作为第二导体的外部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经由绝缘体设于内部导体的外周侧。另外,同轴线缆包括将外部导体的外周侧覆盖的外皮。
同轴连接器被用作将同轴线缆彼此之间或同轴线缆与电气、电子设备之间等连接的连接器。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端子以及收纳同轴端子的外壳。此外,同轴端子包括内部端子以及经由绝缘构件而设于内部端子的外周侧的外部端子。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通过铆接等手段与内部端子的基端侧连接。此外,在内部端子的前端侧例如设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内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此外,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通过铆接等手段与外部端子的基端侧连接。此外,在外部端子的前端侧例如设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宏观上,同轴端子的中心存在内部端子,在内部端子的周围存在与内部端子绝缘的外部端子,且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同轴地配置。即,同轴端子宏观上具有同轴结构。然而,当仔细观察现有的同轴端子时,存在同轴结构由于内部端子或外部端子的加工上的限制而局部坍塌的同轴端子。但是,为了提高同轴端子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优选的是使同轴端子的从基端部到前端部的各处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线缆的特性阻抗一致或者接近,为此,优选为以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从同轴端子的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的方式分别形成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
另外,同轴连接器包括笔直形的同轴连接器和L形的同轴连接器。笔直形的同轴连接器从同轴连接器的基端部呈直线状地伸长至前端部。笔直形的同轴连接器包括笔直形的同轴端子,笔直形的同轴端子具有笔直形的内部端子以及笔直形的外部端子。笔直形的同轴端子、内部端子以及外部端子分别从基端部呈直线状地伸长至前端部。另一方面,L形的同轴连接器在同轴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处弯曲,且同轴连接器的基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与前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L形的同轴连接器包括L形的同轴端子,L形的同轴端子具有L形的内部端子以及L形的外部端子。L形的同轴端子、内部端子以及外部端子分别在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处弯曲,且其基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与前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日本特开2019-18585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L形的同轴连接器的一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85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制造同轴端子的内部端子的方法,存在对金属板材施以冲压加工的方法和对金属材料施以切削加工的方法。以低成本对内部端子进行量产的情况下,优选为采用对金属板材施以冲压加工的方法。
然而,在通过冲压加工制造L形的内部端子的情况下,与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笔直形的内部端子的情况相比,难以形成能够从同轴端子的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的内部端子。因此,难以使从同轴端子的基端部到前端部的各处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线缆的特性阻抗一致或接近。因此,与包括有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的笔直形的内部端子的笔直形的同轴端子相比,包括有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的L形的内部端子的L形的同轴端子存在难以提高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的问题。
以下,对该问题具体地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了现有的L形的同轴端子201以及连接有同轴端子201的同轴线缆301的剖视图。如图20所示,L形的同轴端子201包括L形的内部端子202、L形的绝缘构件206以及L形的外部端子207。内部端子202、绝缘构件206以及外部端子207分别在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处弯曲,且基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与前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此外,内部端子202以及外部端子207分别通过对金属板件施以冲压加工而被制造。
此外,在内部端子202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侧经由绝缘构件206的基端侧部分配置有外部端子207的基端侧部分。此外,在内部端子202的前端侧部分的外周侧经由绝缘构件206的前端侧部分配置有外部端子207的前端侧部分。
同轴线缆301包括内部导体302、绝缘体303、外部导体304以及外皮305。在内部端子202的基端侧部分设有连接部203,内部导体302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于连接部203。此外,在外部端子207的基端侧部分设有连接部208,外部导体304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于连接部208。此外,在内部端子202的前端侧部分设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内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204。此外,在外部端子207的前端侧部分设有与对方连接器的外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209。
图21是示出了内部端子202以及铆接固定于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的内部导体302的端侧部分的立体图。图22示出了从侧方观察到图21中的内部端子202以及内部导体302的端侧部分的状态。此外,在图22中,外部端子207的截面的轮廓以虚线示出,绝缘构件206的截面的轮廓以点线示出。
如图21所示,在内部端子202中设有连结部205,所述连结部205在连接部203和接触部204之间将两者彼此连结。连接部203、接触部204以及连结部205通过对金属板材施以冲压加工而一体形成。
铆接固定有内部导体302的端侧部分的连接部203的形状是大致筒状,接触部204的形状也是筒状。即,连接部203的形状和接触部204的形状大致彼此相同。此外,连接部203的外径与接触部204的外径大致相等。与此相对,连结部205的形状是薄壁的平板状。连结部205的形状与连接部203的形状和接触部204的形状都大不相同。
此外,如图22所示,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07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K和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202的接触部204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07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彼此大致相等。与此相对,铆接固定于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的内部导体302的端面和与该端面相对的外部端子207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M与距离K以及距离L大不相同,距离M远大于距离K以及距离L中的任一个。
如此,当对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接触部204以及连结部205各自的形状以及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接触部204以及连结部205各自与外部端子207的距离进行观察时,在L形的同轴端子201中,在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所处的部分和内部端子202的接触部204所处的部分之间,同轴结构的均匀性被认可,与此相对,在L形的同轴端子201中,在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所处的部分和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之间,或者在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和内部端子202的接触部204所处的部分之间,同轴结构的均匀性不被认可。即,在L形的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1的同轴结构在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变得不连续。
假设,在L形的内部端子202中能够使连结部205形成为成直角弯曲的筒状,则能够使连接部203、连结部205以及接触部204各自的形状均匀化,其结果是,在L形的同轴端子201中能够从其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然而,通过冲压加工来形成成直角弯曲的筒状的形状较为困难。因此,在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的L形的内部端子202中难以将连结部205形成为成直角弯曲的筒状。当内部端子202为小型时,该困难性增加。因此,从L形的同轴端子201的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并不容易。
同轴线缆的特性阻抗由内部导体的外径与外部导体的内径之比以及绝缘体的相对介电常数确定。通常而言,内部导体的外径以及外部导体的内径分别从同轴线缆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都是均匀的。即,在同轴线缆中,从其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连续地形成有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此外,通常而言,同轴线缆的绝缘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从同轴线缆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也是恒定的。因此,同轴线缆的特性阻抗从同轴线缆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是恒定的。
假设在同轴线缆中内部导体的一部分的内径与其他部分的内径不同,则在该部分中同轴线缆的同轴结构变得不连续,且同轴线缆的该部分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线缆的其他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该想法也适用于L形的同轴端子201。在L形的同轴端子201中,同轴端子201的同轴结构在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变得不连续,因此,在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同轴端子201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端子201的其他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例如,在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所处的部分的特性阻抗和内部端子202的接触部204所处的部分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线缆301的特性阻抗一致的情况下,在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的特性阻抗大于同轴线缆301的特性阻抗。
如此,在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同轴端子201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端子201的其他部分的特性阻抗不同的情况下,每当通过同轴端子201传输高频信号时,在同轴端子201中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发生信号的反射,从而通过同轴端子201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变差。该高频信号的传递效率的恶化随着高频信号的频率升高而变得显著。
此外,在图22中,通过以使内部导体302的前端部从连接部203大幅突出的方式将内部导体302铆接固定于连接部203,能够使铆接固定于内部端子202的连接部203的内部导体302的端面和与该端面相对的外部端子207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M变小。通过该方法,能够使距离M接近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202的接触部204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07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如此一来,在同轴端子201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内部端子202的连结部205所处的部分处的同轴结构的不连续。然而,在内部导体302是绞合线的情况下,如果使内部导体302的前端部从连接部203大幅突出,则如图23所示,在从连接部203突出的内部导体302的前端部处构成绞合线的多个线材有可能分散而扩展。如此,在内部导体302的前端部处线材分散而扩展的情况下,在同轴端子201的组装时,分散的内部导体302的线材会成为障碍,从而难以将内部端子202装入绝缘构件206,导致同轴端子201的组装作业性降低。
本发明例如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L形端子以及包括该L形端子作为内部端子的L形同轴端子,所述L形端子在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L形同轴端子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是包括连接部、接触部以及连结部,且所述连接部的伸长方向与所述接触部的伸长方向彼此正交的L形端子,所述连接部将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所述接触部与被连接体接触,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连结,所述第一L形端子的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连接部的伸长方向设为X方向,将所述接触部的伸长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时,所述连结部形成为在X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所述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X方向另一侧端部向X方向另一侧伸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一侧端部向Z方向一侧伸长,并且向比所述连结部靠Y方向一侧突出,在所述连结部设有壁部,所述壁部形成为从该连结部的X方向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伸长且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与所述接触部的X方向一侧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L形端子是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形成为沿Z方向伸长的筒状,所述接触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的Y方向另一侧部分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一侧端部结合。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X方向一侧的表面可以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内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靠X方向一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靠X方向另一侧的位置。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X方向一侧的表面可以位于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Y方向一侧端部可以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内表面处最靠Y方向一侧的部分靠Y方向一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Y方向一侧的部分靠Y方向另一侧的位置。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Y方向一侧端部可以位于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Y方向一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X方向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可以与铆接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的端面的中心重合。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的基础上,从X方向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可以位于比铆接固定有所述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的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处最靠Z方向另一侧的部分靠Z方向另一侧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的基础上,所述壁部可以从所述连结部的X方向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伸长后弯曲,之后,向X方向另一侧伸长。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的基础上,所述L形端子可以具有另一壁部,所述另一壁部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或从所述壁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向X方向另一侧伸长并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L形同轴端子包括供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连接的L形的内部端子以及经由绝缘构件设置于所述内部端子的外周侧且供所述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L形的外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端子是上述本发明的第一L形端子或第二L形端子。
根据本发明,在L形端子通过冲压加工制造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包括该L形端子作为内部端子的L形同轴端子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L形端子的实施方式即包括具有内部端子的同轴端子的同轴连接器的外观图。
图2是图1中的同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L形同轴端子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L形同轴端子的分解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被铆接固定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X1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从Y1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从Z2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的前端侧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被铆接固定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X1侧观察图9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从Y1侧观察图9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包括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连锁端子的说明图。
图13是分别表示包括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L形同轴端子以及包括有现有的内部端子的L形同轴端子的电压驻波比的图表。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三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四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五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的第六~第九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现有的L形同轴端子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现有的L形的内部端子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从侧方观察图21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现有的L形的内部端子中铆接固定的内部导体的前端部分散而扩展的状态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4同轴端子(L形同轴端子);
5、61、71、81、91、121、131、141、151、161内部端子(L形端子);
6连接部;
7连接基部;
8连接片;
9、132、142、152、162接触部;
11连结部;
12、62、72、82、92、122壁部;
21绝缘构件;
25外部端子;
31同轴连接器;
51同轴线缆;
52内部导体;
54外部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在针对同轴连接器、同轴端子以及内部端子等叙述方向时,按照图1~12和图14~19的右下所示的箭头X1、X2、Y1、Y2、Z1、Z2。此外,将箭头X1、X2、Y1、Y2、Z1、Z2所表示的方向称为“X1方向”、“X2方向”、“Y1方向”等。此外,X1方向与Y1方向正交,Z1方向与X1方向以及Y1方向正交。X2方向是X1方向的相反反向,Y2方向是Y1方向的相反方向,Z2方向是Z1方向的相反方向。此外,在实施方式中,“X方向”表示X1方向或X2方向,“Y方向”表示Y1方向或Y2方向,“Z方向”表示Z1方向或Z2方向。
(同轴连接器)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L形端子的实施方式即包括有分别具有内部端子5的同轴端子1~4的同轴连接器31。图2示出将同轴连接器31分解后的状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同轴连接器31连接有四根同轴线缆51。此外,同轴连接器3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作为被连接体的对方连接器(未图示)连接。此外,同轴连接器31是L形的同轴连接器,在同轴连接器31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处弯曲,且同轴连接器31的基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与前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彼此正交。具体而言,同轴连接器31的基端侧部分在X方向上伸长,其前端侧部分在Z方向上伸长。同轴连接器31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拆装方向为Z方向。此外,各同轴线缆51从同轴连接器31在X方向上被引出。
同轴连接器31包括四个同轴端子1~4以及对四个同轴端子1~4进行收纳的外壳32。外壳32具有外壳主体33、间隔件34以及罩35。同轴端子1~4分别是本发明的L形同轴端子的实施方式。同轴端子1~4分别连接有同轴线缆51。四个同轴端子1~4中,两个同轴端子1、2配置于外壳主体33内的Z1侧(下层),剩下的两个同轴端子3、4配置于外壳主体33内的Z2侧(上层)。间隔件34在外壳主体33内配置在配置于Z1侧的两个同轴端子1、2和配置于Z2侧的两个同轴端子3、4之间。罩35以将外壳主体33中向Z2方向敞开的部分封堵的方式安装于外壳主体33。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外壳主体33的X1侧部分中朝向Z1方向的壁部设有四个通孔,四个同轴端子1~4分别面向这四个通孔。此外,在外壳32的X2侧部分设有插通口,所述插通口用于引出与四个同轴端子1~4分别连接的四根同轴线缆51。
(同轴端子)
图3示出了配置于同轴连接器31的外壳32内的Z1侧和Y2侧的同轴端子1以及与同轴端子1连接的同轴线缆51的端侧部分。此外,图3示出了用包含同轴端子1的基端侧部分的轴线以及同轴线缆51的端侧部分的轴线并且通过X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平面剖切得到的同轴端子1以及同轴线缆51的端侧部分的截面。图4示出了将同轴端子1分解后的状态。
如图3所示,同轴端子1包括内部端子5、绝缘构件21以及外部端子25。同轴端子1是L形的同轴端子,内部端子5、绝缘构件21以及外部端子25也分别是L形。即,同轴端子1、内部端子5、绝缘构件21以及外部端子25分别在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处弯曲,且基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与前端侧部分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具体而言,在同轴端子1、内部端子5、绝缘构件21以及外部端子25的每一个中,基端侧部分在X方向上伸长且前端侧部分在Z方向上伸长。
内部端子5以及外部端子25分别例如由黄铜或磷青铜等铜合金,或其他金属等导电材料形成。此外,内部端子5以及外部端子25分别通过对由上述导电材料构成的板材施以冲压加工而形成。
同轴线缆51包括内部导体52、绝缘体53、外部导体54以及外皮55。虽然在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内部导体52是通过将多个线材绞合而形成的绞合线(参照图9)。内部端子5具有连接部6和接触部9,所述连接部6对同轴线缆51的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进行铆接固定,所述接触部9与设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同轴端子的内部端子接触。连接部6设于内部端子5的基端侧部分,接触部9设于内部端子5的前端侧部分。
外部端子25具有外部导体连接部26、外皮连接部27以及接触部28,所述外部导体连接部26对同轴线缆51的外部导体54的端侧部分进行铆接固定,所述外皮连接部27对同轴线缆51的外皮55的端侧部分进行铆接固定,所述接触部28与设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同轴端子的外部端子接触。外部导体连接部26在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处设于X方向中间部。外皮连接部27在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处设于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2侧的位置。接触部28形成为筒状且设于外部端子25的前端侧部分。
绝缘构件21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绝缘构件21的基端侧部分22以及前端侧部分23都形成为筒状。
此外,在内部端子5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周侧配置有绝缘构件21的基端侧部分22。此外,在绝缘构件21的基端侧部分22的外周侧配置有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此外,在内部端子5的前端侧部分(接触部9)的外周侧配置有绝缘构件21的前端侧部分23。此外,绝缘构件21的前端侧部分23的外周侧配置有外部端子25的前端侧部分(接触部28)。内部端子5和外部端子25通过绝缘构件21而彼此绝缘。
另外,如图4所示,在同轴端子1的安装前的状态下,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与外部端子25的前端侧部分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同轴端子1的组装时,外部端子25在图4中的A1的位置处被弯折而形成为L形。此外,在同轴端子1的组装前的状态下,形成绝缘构件21的基端侧部分22的一部分的壁板24与绝缘构件21的前端侧部分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在同轴端子1的组装时,绝缘构件21的壁板24在图4中的A2的位置处被向X2侧弯折。
以上,对配置于同轴连接器31的外壳32内的Z1侧和Y2侧的同轴端子1进行了说明,不过配置于外壳32内的Z1侧和Y1侧的同轴端子2与同轴端子1相同。此外,配置于外壳32内的Z2侧的两个同轴端子3、4分别在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Z方向上的长度、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的Z方向上的长度、绝缘构件21的前端侧部分23的Z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外部端子25的外部导体连接部26的X方向上的长度等方面与同轴端子1不同,但除了这些点以外与同轴端子1相同。
(内部端子)
图5示出了同轴线缆51的内部导体52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前的状态的内部端子5。图6示出了从X1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图7示出了从Y1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5的状态。图8示出了从Z2侧观察图5中的内部端子的前端侧部分的状态。图9示出了同轴线缆51的内部导体52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状态的内部端子5。图10示出了从X1侧观察图9中的内部端子的状态,图11示出了从Y1侧观察图9中的内部端子5的状态。此外,在图11中,图3中的外部端子25的截面的轮廓以虚线示出,图3中的绝缘构件21的截面的轮廓以点线示出。
如图5所示,在内部端子5中,连接部6整体上看形成为弯曲的板状。详细而言,连接部6具有连接基部7以及两个连接片8。连接基部7在X方向上伸长。此外,如图6所示,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连接基部7以Z方向两端部比Z方向中间部靠Y1侧的方式弯曲成圆弧状。此外,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1侧的端部向Y1侧倾斜且向Z1方向突出。此外,另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2侧的端部向Y1侧倾斜且向Z2方向突出。如图10所示,在将同轴线缆51的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时,各连接片8被弯折以将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揽入。
此外,如图5所示,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形成为在Z方向上伸长的圆筒状。此外,如图7所示,在接触部9的前端侧(Z1侧)的Y1侧部分以及Y2侧部分分别形成有从接触部9的前端向Z2方向伸长的狭缝10。此外,接触部9的前端侧部分与接触部9的基端侧部分相比直径缩小。当同轴连接器31与对方连接器连接时,设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同轴端子所具有的销状的内部端子从Z1侧插入至接触部9内。由于在接触部9的前端侧部分形成有狭缝10,因而当对方同轴端子的内部端子插入至接触部9内时,接触部9的前端侧部分弹性变形而直径扩大。此时,接触部9的前端侧部分的外径与接触部9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径大致相等。
此外,内部端子5具有将连接部6和接触部9连结的连结部11。连结部11形成为在X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如图5所示,连接基部7的X1侧的端部与连结部11的X2侧的端部结合。此外,接触部9的Z2侧的端部的Y2侧的部分与连结部11的Z1侧的端部结合。如图7所示,从Y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位于比接触部9的轴线G靠X1侧的位置。此外,如图10所示,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连结部11的Z2侧的端部11A位于比内部端子52的端侧部分被铆接固定的状态的连接部6的Z2侧的端部靠Z2侧的位置。此外,接触部9从连结部11的Z1侧端部向Z1方向伸长,并且向比连结部11靠Y1方向突出。
此外,如图5所示,在连结部11设有从该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的壁部12。壁部12形成为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
如图8所示,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与接触部9的X1侧的一部分局部地重合。图8中的N示出了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的X方向上的位置,图8中的Q示出了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的X方向上的位置。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靠X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靠X2侧的位置。此外,图8中的R示出了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的Y方向上的位置,图8中的S示出了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的Y方向上的位置。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Y1侧的端部12B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2侧的位置。
此外,如图10所示,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与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的端面的中心C重合。此外,图10中的T示出了壁部12的Z2侧的端部在Z方向上的位置,图10中的U示出了铆接固定有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的连接部6的外表面处最靠Z2侧的部分在Z方向上的位置。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Z2侧的端部12C位于比铆接固定有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的连接部6的外表面处最靠Z2侧的部分靠Z2侧的位置。
此外,如图11所示,在同轴端子1中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E和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F彼此大致相等。此外,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和与该表面12A相对的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分别与距离E以及距离F大致相等。
图12的(A)示出了从Y1侧观察包含多个内部端子5的连锁端子15的状态,图12的(B)示出了从X1侧观察连锁端子15的状态。图12的(C)示出将该内部端子5展开后的状态。如图12的(A)所示,在连锁端子15中,多个内部端子5与载件16相连。在载件16中,多个内部端子5等间隔地配置。即,在与载件16相连的多个内部端子5中,彼此相邻的两个内部端子5的间隔B都相等。此外,连锁端子15通过对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板材施以冲压加工来制造。此时,如图12的(B)所示,与载件16相连的各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接触部9以及壁部12是通过冲压加工将上述板材以其板面J为基准向相同侧的方向,即向比板面J靠Y1侧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L形的内部端子5具有壁部12。壁部12形成为从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此外,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与接触部9的X1侧的一部分局部地重合。通过将具有以上的结构的L形的内部端子5设于L形的同轴端子1,能够从L形的同轴端子1的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
以下,对这一点具体地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所示的同轴端子1中,将同轴线缆51的端侧部分的进入到同轴端子1内的部分,即,在同轴端子1的基端侧部分中同轴线缆的端侧部分通过外部端子25的外部导体连接部26以及外皮连接部27而被铆接固定的部分设为“部分P1”。此外,将同轴端子1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设为“部分P2”。此外,将同轴端子1中在基端侧部分与前端侧部分之间的弯曲的部分,即,同轴端子1中内部端子5的连结部11所处的部分设为“部分P3”。此外,将同轴端子1的前端侧部分设为“部分P4”。
现在,同轴结构是指中心存在第一导体,在第一导体的周围存在与第一导体绝缘的第二导体,且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同轴地配置的结构。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1处,由同轴线缆51的端侧部分形成有同轴结构。此外,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2处,通过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和在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形成有同轴结构。另外,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4处,通过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和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形成有同轴结构。
部分P1的同轴结构是如下结构:中心存在内部导体52,外部导体54遍及整周地存在于内部导体52的周围,且内部导体52与外部导体54同轴地配置。部分P2的同轴结构是如下结构:中心存在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遍及整周地存在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周围,且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在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同轴地配置。部分P4的同轴结构是如下结构:中心存在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遍及整周地存在于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周围,且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与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同轴地配置。此外,部分P1中的内部端子52的外径与外部导体54的内径之比、部分P2中的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外径与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的内径之比以及部分P4中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外径与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的内径之比分别彼此大致相等。如此,在形成于部分P1的同轴结构、形成于部分P2的同轴结构和形成于P4的同轴结构的各自之间均匀性得到认可。
此外,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3处,通过内部端子5的连结部11、设于连结部11的壁部12、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向X1方向突出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以及外部端子25的弯曲部分(外部端子25中在基端侧部分与前端侧部分之间弯曲的部分)形成有同轴结构。
此外,如图9所示,在内部端子5中,连结部11形成为在X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此外,壁部12形成为从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此外,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向X1方向突出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的端面接近壁部12,从而壁部12与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之间的空余空间变小。如此,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3处,在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的弯曲部分形成有如下结构:导体通过连结部11、壁部12以及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而以三维的方式大范围地配置。另外,如图8所示,从Z2侧观察同轴端子1时,壁部12与接触部9的X1侧的部分局部地重合,其结果是,如图11所示,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和与该表面12A相对的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分别与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E和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F大致相等。如此,距离D、E以及F分别大致相等,因此,能够认为,在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的弯曲部分中,导体通过连结部11、壁部12以及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以三维的方式配置而成的结构的外径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或接触部9的外径大致相等。在将形成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的弯曲部分的上述结构从电的角度视为供高频信号流过的路径的情况下,该结构能够大致同样地视为下述结构:具有与连接部6或接触部9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并且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通过成直角弯曲的筒状或柱状的导体连接。以下,将形成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的弯曲部分的该结构称为“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日文:擬似的な屈曲等径導電構造)”。
如此,由于在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与接触部9之间的弯曲部分形成有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因此,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3形成有如下同轴结构:其中心存在内部端子5中的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且外部端子25的弯曲部分遍及整周地存在于该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的周围,且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与外部端子25的弯曲部分同轴地配置。此外,能够认为,如上所述的那样,内部端子5的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的外径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或接触部9的外径大致相等。另外,外部端子25的弯曲部分的内径与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的内径或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的内径大致相等。因此,内部端子5的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的外径与外部端子25的弯曲部分的内径之比与部分P2中的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外径与外部端子25的基端侧部分中比外部导体连接部26靠X1侧的部分的内径之比或部分P4中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外径与外部端子25的接触部28的内径之比大致相等。因此,在形成于部分P3的同轴结构与形成于部分P2的同轴结构或形成于P4的同轴结构之间均匀性得到认可。
由上,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1、部分P2、部分P3以及部分P4分别形成有互相均匀的同轴结构。即,在同轴端子1中,从其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有均匀的同轴结构。如此,根据在连结部11设有壁部12的内部端子5,能够从同轴端子1的基端部到前端部连续地形成均匀的同轴结构。由此,能够使从同轴端子1的基端部到前端部的各处的特性阻抗与同轴线缆的特性阻抗一致或接近,从而能够提高同轴端子1中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
此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上最靠X1侧的部分靠X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靠X2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和与该表面12A相对的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D与彼此相对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的外表面与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F大致相等。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形成在内部端子5中设有连结部11的部分。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与形成于部分P4的同轴结构和具有均匀性的同轴结构形成在同轴端子1的部分P3。
此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Y1侧的端部12B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2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如图10所示,能够使壁部12的Y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接近接触部9的外径。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形成在内部端子5中设有连结部11的部分。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与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的端面的中心C重合。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壁部12遍及大范围地夹设于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的端面和与该端面相对的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因此,能够减小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的端面和与该端面相对的外部端子25的内表面之间的空余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形成在内部端子5中设有连结部11的部分。
此处,在图13中的图表中,实线的特性线α表示包括有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的同轴端子1的电压驻波比(VSWR)的测定结果,虚线的特性线β表示包括有图21所示的现有的内部端子202的同轴端子201的电压驻波比的测定结果。此外,图13中的图表的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电压驻波比。比较特性线α和β可以看出,在从大约2.2GHz到大约5GHz的频率下,包括有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的同轴端子1的电压驻波比比包括有现有的内部端子202的同轴端子201的电压驻波比更接近1。从图13的图表可以看出,当对具有大约2.2GHz~大约5GHz的频率的高频信号进行传输时,包括有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的同轴端子1相比于包括有现有的内部端子202的同轴端子201,其抑制信号反射的效果更好,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更高。
此外,内部端子5的壁部12能够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以及接触部9一起通过冲压加工而将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板材以其板面J为基准向同一侧的方向(Y1侧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2的(B))。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冲压加工更容易且廉价地制造能够提高同轴端子的高频信号的传输效率的L形的内部端子5。此外,从图12的(C)可以看出,在将壁部12形成于内部端子5的情况和未将壁部12形成于内部端子5的情况下,展开后的内部端子5整体的Z方向的尺寸W不变。因此,当在图21所示的现有的内部端子202中追加壁部12来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时,能够在不增大排列于连锁端子15的多个内部端子5的间隔B的情况下对内部端子5进行制造。因此,在制造内部端子5时,能够抑制材料费用的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壁部12形成为从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根据该结构,当将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铆接固定于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时,能够防止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从连接部6的突出量过大。此外,能够通过壁部12将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覆盖。由此,能够在作为绞合线的内部导体52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之后抑制该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与某物体发生接触等而导致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处线材分散而扩展。因此,在同轴端子1的组装时,能够抑制在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处线材分散,且分散的内部导体52的线材成为障碍而难以将内部端子5装入绝缘构件21。因此,能够抑制同轴端子1的组装作业性的降低。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X1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Z2侧的端部12C位于比铆接固定有内部导体52的端侧部分的连接部6的外表面处最靠Z2侧的部分靠Z2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在Z方向上大范围地覆盖。因此,能够提高通过壁部12对铆接固定于连接部6的内部导体52的前端部分散而扩展进行抑制的效果。
另外,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X1侧的表面12A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靠X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靠X2侧的位置。不过,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内部端子61那样,设置壁部62,所述壁部62形成为从内部端子61的连结部11的X1侧向Y1方向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且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61时,壁部62的X1侧的表面62A位于与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X1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5时,壁部12的Y1侧的表面12B位于比接触部9的内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1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靠Y2侧的位置。不过,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内部端子61那样,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61时,壁部62的Y1侧的端部62B位于与接触部9的外表面处最靠Y1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中,壁部12形成为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不过,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内部端子121那样,将壁部122形成为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弯曲的板状。从Z2侧观察内部端子121时,壁部122的X1侧的表面以沿着接触部9的外表面的方式弯曲。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形成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
此外,也可以如图16所示的内部端子71那样,将壁部72的形状设为从连结部11的X1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后弯曲,之后向X2方向伸长的形状。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形成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此外,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内部端子81那样,除壁部12外,还将另一壁部82设于内部端子81的连结部11,所述另一壁部82形成为从连结部11的Z2侧的端部向Y1方向伸长并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形成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此外,也可以如图18所示的内部端子91那样,设置另一壁部92,所述另一壁部92形成为从壁部12的Z2侧的端部向X2方向伸长并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形成上述伪弯曲等径导电结构。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内部端子5的接触部9形成为在Z方向上伸长的圆筒状,但本发明的内部端子的接触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9的(A)所示,也可以将从Z2侧观察时的形状为C字状或U字状的接触部132设于内部端子131。此外,如图19的(B)所示,也可以将从Z2侧观察时的形状为コ字状的接触部142设于内部端子141。此外,也可以如图19的(C)所示的内部端子151的接触部152那样,改变コ字状的接触部的朝向。此外,也可以如图19的(D)所示的内部端子161那样,设置从Z2侧观察时的形状为L字状的接触部162。接触部132、142、152、162分别从连结部11的Z1侧端部向Z1方向伸长,并且比连结部11靠Y1方向突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内部端子5的连接部6的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1侧的端部向Y1侧倾斜且向Z1方向突出,另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2侧的端部向Y1侧倾斜且向Z2方向突出的情况,不过也可以设为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1侧的端部向Z1方向突出且另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的Z2侧的端部向Z2方向突出,还可以设为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1侧的端部向Y1方向突出且另一个连接片8从连接基部7的Z2侧的端部向Y1方向突出。
此外,本发明的L形同轴端子不限于应用于图1所示那样的包括有多个L形同轴端子的所谓的多芯型的L形同轴连接器,也能够应用于各种L形同轴连接器。
此外,本发明能在不违反能够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整体理解的发明要旨或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伴随上述变更的L形端子以及L形同轴端子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Claims (11)

1.一种L形端子,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进行铆接固定;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被连接体接触;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连结,且所述连接部的伸长方向与所述接触部的伸长方向彼此正交,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连接部的伸长方向设为X方向,将所述接触部的伸长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时,
所述连结部形成为在X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
所述连接部从所述连结部的X方向另一侧端部向X方向的另一侧伸长,
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一侧端部向Z方向一侧伸长,并且向比所述连结部靠Y方向一侧突出,
在所述连结部设有壁部,所述臂部形成为从该连结部的X方向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伸长并在Y方向和Z方向上扩展的板状,
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与所述接触部的X方向一侧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形成为在Z方向上伸长的筒状,所述接触部Z方向另一侧端部的Y方向另一侧部分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一侧端部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X方向一侧的表面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内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靠X方向一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靠X方向另一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X方向一侧的表面位于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Y方向一侧端部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内表面处最靠Y方向一侧的部分靠Y方向一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处最靠Y方向一侧的部分靠Y方向另一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Z方向另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Y方向一侧端部位于与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上最靠X方向一侧的部分相同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X方向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与铆接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的端面的中心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X方向一侧观察该L形端子时,所述壁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位于比铆接固定有所述内部导体的端侧部分的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处最靠Z方向另一侧的部分靠Z方向另一侧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从所述连结部的X方向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伸长后弯曲,之后,向X方向另一侧伸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形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端子具有另一壁部,所述另一壁部形成为从所述连结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向Y方向一侧或从所述壁部的Z方向另一侧端部向X方向另一侧伸长并在X方向和Y方向上扩展的板状。
11.一种L形同轴端子,包括供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连接的L形的内部端子和供所述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连接的L形的外部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端子是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L形端子。
CN202311469923.7A 2022-11-08 2023-11-06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Pending CN1180172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9146 2022-11-08
JP2022179146A JP2024068584A (ja) 2022-11-08 2022-11-08 L形端子およびl形同軸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7261A true CN118017261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9923.7A Pending CN118017261A (zh) 2022-11-08 2023-11-06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68584A (zh)
CN (1) CN11801726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68584A (ja) 2024-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4057B2 (en) Terminal fitting for coaxial connector
JP3946096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594056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9865970B2 (e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nnector
CN110663143B (zh) L型同轴连接器和带同轴线缆的l型同轴连接器
US8007325B2 (en) Cable connecting apparatus
US6966797B2 (en) High-speed cable assembly
US1158827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4587934B2 (ja) インナーターミナ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ナーターミナル
JP5419512B2 (ja) スリーブを用いた同軸ケーブルとシールド端子の接続構造
JP2020024844A (ja) 同軸コネクタ
CN118017261A (zh) L形端子及l形同轴端子
CN113517576B (zh) 连接器
JP2003257560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153156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11462342B2 (en) Cable harness assembly with a 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e
US10741983B2 (en) L-shaped coaxial connector and L-shaped coaxial connector having coaxial cable
CN214797852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
JP2004537154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の複数の終端ソケットを受け取るための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EP4312312A1 (en) Wire assembly with welded contact
JP3693973B2 (ja) L字プラグと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US20240250453A1 (en) Wire assembly with welded contact
JP6687166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CN118017302A (zh) 连接器装置
CN113161796A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绝缘外壳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