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0162A -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0162A
CN117980162A CN202280061338.0A CN202280061338A CN117980162A CN 117980162 A CN117980162 A CN 117980162A CN 202280061338 A CN202280061338 A CN 202280061338A CN 117980162 A CN117980162 A CN 117980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air
weight
cylind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13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英法
杉村直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kam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kam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kam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kam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8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0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 F04B9/06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mechanical the means including spring- or weight-loaded lost-mo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20Check val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inflatable bodies, e.g. ty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缸(11),其具有与轮胎连通的第1开口(11r);和重物(12),其设置于缸(11)的内部,具有供向轮胎供给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孔(12b),受到离心力而在缸(1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第1开口(11r)向轮胎供给空气。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重物用弹簧(16),其介于重物(12)与缸(11)的内表面(11b)之间;和倾斜构件(15),其以使缸(11)相对于防止空气从轮胎向缸(11)的内部的逆流的单向阀(20)倾斜了的状态安装于单向阀(20)和缸(11)。

Description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向轮胎的内侧填充空气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1年9月13日的日本申请第2021-148565号的优先权,援用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的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向汽车等的轮胎的内侧填充空气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在日本特开2008-308081号公报中记载有安装于车轮的辐条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空气压力调整装置的一部分从车轮的轮辋的外周面向轮胎的内部空间突出。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具备:缸,其拧入于辐条;和活塞,其以可在缸的内部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
在缸的靠轮胎侧的端部安装有使缸中的空气流路开闭的第1伞形阀。第1伞形阀作为阻止空气从轮胎的内部空间向缸的内部的逆流的止回阀发挥功能。第1伞形阀在缸的内部的空气压力比轮胎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压力大时使流路开放,容许空气从缸的内部向轮胎的内部空间的流动。第1伞形阀在缸的内部的空气压力比轮胎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压力小时阻止该空气的流动。
活塞将缸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1室和第2室,第2室与轮胎的内部空间连通。在活塞的暴露于第1室的端部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设置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在活塞的内部划分形成与上述的第1室划分开的第3室。在该分隔壁安装有使活塞的作为从第1室向第3室的空气流路的贯通孔开闭的第2伞形阀。在活塞与缸的内部空间的底面之间配置有对活塞朝向第1室施力的螺旋弹簧。
在该空气压力调整装置中,若随着汽车的行驶而车轮的旋转速度变快,则离心力作用于活塞。随着该离心力,活塞以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使第2室的容积缩小的方式移动。若第2室缩小,则第2室的空气压力升高。在轮胎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压力比基准空气压力低的状态下,第1伞形阀打开,向轮胎的内部空间注入第2室的空气。
若汽车减速而车轮的旋转速度变慢,则由于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活塞向扩大第2室的容积的方向移动。若第2室的压力减小而比轮胎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压力低,则第1伞形阀关闭。在活塞的移动过程中,若第2室的压力比第1室的压力低,则第2伞形阀打开,从第1室向第2室导入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8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前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中,将缸以从车轮的轮辋的外周面突出到轮胎的内部空间的状态拧入于辐条。不过,汽车等的车轮的种类涉及许多方面,存在由于辐条的形状等而无法将前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安装于恰当的位置的情况。前述的空气压力调整装置存在未恰当地安装于多种多样的车轮的情况,因此,在通用性这点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以提供一种通用性较高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为目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是(1)一种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在安装于轮胎的车轮设置,使空气压缩并向轮胎的内侧填充空气。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缸,其具有与轮胎连通的第1开口;和重物,其设置于缸的内部,具有供向轮胎供给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孔,重物受到离心力而在缸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第1开口向轮胎供给空气。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重物用气密构件,其介于重物与缸的内表面之间;重物用弹簧,其对重物向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以及倾斜构件,其以使缸相对于单向阀倾斜了的状态安装于单向阀和缸,单向阀防止空气从轮胎向缸的内部的逆流。
在该轮胎空气填充装置中,缸具有与轮胎的内侧连通的第1开口,在缸的内部设置有经由第1开口向轮胎的内侧供给空气的重物。重物由于离心力而在缸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向轮胎填充空气。该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以使防止空气从轮胎向缸的内部的逆流的单向阀相对于缸倾斜了的状态安装的倾斜构件。因而,通过倾斜构件介于单向阀与缸之间,从而能够改变缸相对于单向阀的朝向。可将具有与车轮的形状相应的倾斜角度的倾斜构件安装于缸与单向阀之间。预先准备具有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的多种倾斜构件,选择与车轮的形状相应的倾斜构件,从而能够将轮胎空气填充装置恰当地安装于各种车轮。因而,能够提高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通用性。。
(2)根据上述(1),也可以是,倾斜构件和缸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脆弱部,脆弱部是比单向阀脆弱的部位,由于外力而断裂。例如,若在行驶过程中车轮与缘石等碰撞、安装于车轮的单向阀破损,则存在轮胎的空气泄漏而无法行驶的可能性。相对于此,在如前述那样介于单向阀与缸之间的倾斜构件或缸具有脆弱部的情况下,即使在车轮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也是该脆弱部断裂。能够利用设置到倾斜构件和缸中的至少一者的脆弱部的断裂来抑制单向阀的破损,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由对车轮的冲击力导致的空气从轮胎的泄漏。
(3)根据上述(1)或(2),也可以是,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也可以是,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沿着轴线方向排列。也可以是,以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了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时的截面呈具有开口端的U字状。也可以是,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以该开口端朝向第1开口侧的方式配置。不过,在使用O形圈作为气密构件的情况下,根据缸的内径、或重物的外径等需要较高的尺寸精度。相对于此,在使用以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了时的截面呈U字状的重物用气密构件的情况下,能够缓和该尺寸精度。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的U字的开口端朝向第1开口侧。因而,能够缩小在重物由于重物用弹簧的作用力而返回时的滑动阻力,使压入于轮胎的空气难以泄漏。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个,也可以是,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防逆流阀设置于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向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也可以是,防逆流阀具有在空气流通孔中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构件。也可以是,滑动构件的比重小于重物的比重。在该情况下,在离心力变大而重物向第1开口侧(轮胎侧)移动、缸的第1开口侧的空气压力升高了时,能够抑制滑动构件的移动而使防逆流阀不会出乎意料地打开。因而,能够利用重物更高效地向轮胎侧送入空气。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个,也可以是,缸在与第1开口相反的一侧具有第2开口。也可以是,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设为能相对于第2开口拆装的罩。在该情况下,在例如未行驶时,打开罩而使第2开口开放,能够从第2开口向轮胎强制性地供给空气。在行驶时,使罩关闭,利用离心力而重物向轮胎填充空气,并且,在行驶停止时,能够拆卸罩而从第2开口向轮胎直接供给空气。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个,也可以是,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防逆流阀设置于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向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也可以是,防逆流阀具有:滑动构件,其在空气流通孔中在轴线方向上滑动;和防逆流阀用弹簧,其对滑动构件向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也可以是,单向阀具有:阀座部,其具有空气孔;阀芯部,其在空气孔中滑动;以及单向阀用弹簧,其对阀芯部向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也可以是,单向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比防逆流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大。在该情况下,通过单向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比防逆流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大,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单向阀处的空气从轮胎的泄漏。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个,也可以是,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防逆流阀设置于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向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也可以是,防逆流阀具有:滑动构件,其在空气流通孔中在轴线方向上滑动;和防逆流阀用弹簧,其对滑动构件向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也可以是,单向阀具有:阀座部,其具有空气孔;阀芯部,其在空气孔中滑动;以及单向阀用弹簧,其对阀芯部向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也可以是,单向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比防逆流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大。在该情况下,通过单向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比防逆流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大,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单向阀处的空气从轮胎的泄漏。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个,也可以是,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防逆流阀设置于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向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也可以是,重物具有收纳防逆流阀的收纳部,收纳部的至少局部进入重物用弹簧。在该情况下,防逆流阀的收纳部的至少局部进入重物用弹簧。通过重物的收纳部进入重物用弹簧,从而能够增大随着重物的移动而产生的缸的内部的空间变化。即使不增大缸,也能够提高缸的内部的产生压力,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空气向轮胎的供给,并且,有助于零部件的紧凑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通用性较高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轮胎以及车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安装有与图4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倾斜构件不同的倾斜构件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倾斜构件的脆弱部断裂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进一步的变形例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与图8不同的方向观察图8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所得到的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为了理解的容易化,附图存在局部简化或局部夸张的情况,尺寸比率等并不限定于附图所记载的尺寸比率等。
图1表示装入有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例示的车轮100和轮胎110。例如,多个车轮100和多个轮胎110设置于汽车。各车轮100和各轮胎110随着该汽车的行驶而旋转。
车轮100具备多个辐条101。多个辐条101从车轮100的中央部102呈放射状延伸。在多个辐条10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车轮100的轮辋103。在轮辋103安装有轮胎110。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例如以跨两个辐条101的方式安装于该两个辐条101。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例如设置在车轮100的中央部102与轮辋103之间。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随着汽车的行驶、以及车轮100和轮胎110的旋转而受到轮胎110的径向上的离心力。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根据由于该轮胎110的旋转而受到的离心力生成压缩空气并向轮胎110的内侧填充该压缩空气。车轮100既可以具备1个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也可以具备多个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也可以在多个轮胎110分别设置有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在图1中,示出有在1个轮胎110安装有1个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例子。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生成向轮胎110供给的压缩空气的装置主体2和将装置主体2安装于车轮100的安装构件3。装置主体2具备缸11、单向阀20、以及倾斜构件15。缸11在内部生成压缩空气,单向阀20防止空气从轮胎110向缸11的逆流。倾斜构件15使缸11和单向阀20相互连接。
例如,单向阀20安装于车轮100(作为一个例子,是轮辋103)。单向阀20的内部空间与轮胎110的内部空间连通。因而,在缸11的内部生成的压缩空气经由倾斜构件15和单向阀20向轮胎110的内部空间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主体2具备以使单向阀20相对于缸11倾斜了的状态安装于单向阀20和缸11的倾斜构件15。
图2是图1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A-A线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个例子的安装构件3具备夹具4和多个螺栓5。夹具4例如包括夹持装置主体2的第1夹持部4b和第2夹持部4c。例如,装置主体2以沿着作为轮胎110的径向的第1方向D1延伸的方式安装于车轮100。夹具4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延伸。第2方向D2相当于一对辐条101排列的方向。
作为一个例子,第1夹持部4b的第2方向D2上的长度比第2夹持部4c的第2方向D2上的长度长。例如,第1夹持部4b安装于辐条101和第2夹持部4c。第1夹持部4b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一对端部4d和位于一对端部4d之间的中央部4f。
第1夹持部4b和第2夹持部4c例如沿着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这两者交叉的第3方向D3叠置。第3方向D3相当于第1夹持部4b和第2夹持部4c的厚度方向。在第2夹持部4c与第1夹持部4b叠置着的状态下,一对端部4d在第2方向D2上相对于第2夹持部4c突出。在一对端部4d分别形成有供拧入于辐条101的螺栓5贯穿的贯穿孔4g。
中央部4f是供第2夹持部4c叠置的部位。中央部4f具有相对于端部4d突出的突出部4h和在突出部4h的第2方向D2的中央凹陷的凹部4j。在突出部4h形成有供贯穿了第2夹持部4c的螺栓5拧入的螺纹孔4k。凹部4j是供装置主体2进入的部位,例如,设为与装置主体2的外周相仿的形状。作为一个例子,凹部4j呈圆弧状。
第2夹持部4c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一对端部4p和位于一对端部4p之间的中央部4q。在一对端部4p分别形成有供拧入于第1夹持部4b的螺纹孔4k的螺栓5贯穿的贯穿孔4r。中央部4q是沿着第3方向D3与第1夹持部4b的中央部4f相对的部位。
中央部4q以随着朝向第2方向D2的中央而远离凹部4j的方式弯曲。中央部4q与凹部4j一起形成供装置主体2穿过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在夹具4与装置主体2之间例如配置有缓冲材料6。作为一个例子,多个缓冲材料6介于夹具4与装置主体2之间。以上,对安装构件3和夹具4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安装构件3和夹具4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可适当变更。
接着,一边参照图3和图4一边对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装置主体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缸11、重物12、以及重物用气密构件13。缸11呈筒状。重物12在缸11的内部在相当于缸11的轴线方向的第1方向D1上移动。重物用气密构件13介于缸11的内表面11b与重物12之间。缸11具有位于轮胎110侧(单向阀20侧)的第1开口11r和位于与轮胎110相反的一侧的第2开口11c。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在重物用气密构件13与内表面11b之间涂敷润滑脂。
缸11例如具有供安装构件3载置的凸缘部11d。安装构件3以安装构件3载置到凸缘部11d的状态安装于一对辐条101。由此,能以稳定的状态将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安装于一对辐条101。作为一个例子,重物12呈圆柱状。重物12的宽度W1例如是5mm以上且15mm以下。宽度W1是15mm以下,从而可有效地提高随着重物12的第1方向D1上的移动而产生的空气压力。
作为一个例子,重物12的第1方向D1上的长度L1是20mm以上且45mm以下。长度L1是45mm以下,从而能够将缸11的内部的重物12的移动量确保得较大。然而,宽度W1和长度L1的值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重物12和重物用气密构件13将缸11的内部区域分割成轮胎110侧的第1区域A1和轮胎110的相反侧的第2区域A2。重物12和重物用气密构件13在缸11的内部沿着相当于车轮100的径向的第1方向D1往复运动。
缸11例如呈圆筒状。缸11具有使空气可向缸11的第2区域A2流入的第2开口11c。在第2开口11c安装有盖构件14。第2开口11c和盖构件14从重物12看来设置于轮胎110的相反侧(在图3中是下侧,在图4中是左侧)。盖构件14例如是使空气等气体通过、并且不使液体和固体通过的过滤器。
作为一个例子,盖构件14具有:密封部14b,其使第2开口11c密封;突出部14c,其在第1方向D1上相对于密封部14b突出;以及卡合部14d,其位于突出部14c的端部。密封部14b使气体从缸11的外部通向缸11的内部。密封部14b阻断液体和固体向缸11的内部的进入。密封部14b例如呈圆板状。
突出部14c例如是在第1方向D1上从密封部14b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的部位。卡合部14d在突出部14c的端部具有向突出部14c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4f。凸部14f具有以随着远离密封部14b而缩径的方式倾斜的锥面14g。
第2开口11c例如由在缸11的内部空间中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1凸部11f和位于第1凸部11f与重物12之间的第2凸部11g划分形成。第2凸部11g具有供在第1方向D1上移动的重物12抵接的抵接面11h。
第1凸部11f位于第2凸部11g与缸11的端面11j之间,相对于第2凸部11g向径向内侧突出。第1凸部11f具有与盖构件14的突出部14c相对的锥面11k。锥面11k以随着远离端面11j而向缸11的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倾斜。盖构件14通过锥面14g越过锥面11k而凸部14f与第2凸部11g的径向内侧嵌合来与缸11卡合。O形圈17介于盖构件14与缸11之间。O形圈17确保了盖构件14与缸11之间的气密。
空气经由盖构件14和缸11的第2开口11c流入重物12。重物12例如呈圆柱状。在重物12的外周面12f形成有环状凹部12g。重物用气密构件13进入环状凹部12g。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在以沿着第1方向D1排列的平面剖切了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时的截面呈具有开口端13b的U字状。在本公开中,“U字状”不仅是指严密的U字,也包括V字状或C字状等与U字稍微不同的形状。作为一个例子,重物用气密构件13是唇形密封。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以开口端13b朝向缸11的第1开口11r侧的方式配置。重物12由于重物用弹簧16的作用力而返回时的滑动阻力比重物12向轮胎110侧移动时的滑动阻力小。
在重物12形成有使所流入的空气向第2开口11c的相反侧流动的空气流通孔12b。例如,空气流通孔12b包括位于第2开口11c侧的第1空间部12c和从第1空间部12c向轮胎110侧延伸的第2空间部12d。作为一个例子,第2空间部12d相对于第1空间部12c扩径。第2空间部12d由随着远离第1空间部12c而逐渐扩径的锥面12r和介于锥面12r与第1区域A1之间的内周面12s划分形成。
重物12例如由含钨的材料构成。重物12也可以由钨或钨合金构成。重物12例如是比重比缸11的比重大的高比重材。作为一个例子,重物12的比重是15以上。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重物12的细径化且增大重物12的质量。因而,能够充分地进行重物12随着离心力而产生的第1方向D1上的往复运动,能够更充分地进行空气向轮胎110的供给。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以从重物12向轮胎110侧延伸的方式配置的重物用弹簧16。重物用弹簧16是对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施力的弹簧。重物12具有:收纳部12h,其用于收纳随后论述的防逆流阀30;和大径部12j,其具有比收纳部12h的直径大的直径。
收纳部12h的至少局部进入重物用弹簧16。收纳部12h和大径部12j例如呈筒状。收纳部12h的外径比缸11的内径小。在收纳部12h的外表面与缸11的内表面11b之间形成有间隙S。在大径部12j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凹部12g。重物用气密构件13进入环状凹部12g。
收纳部12h在离开大径部12j的部位具有向重物1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凸部12p。在环状凸部12p与大径部12j之间形成有环状凹部12m。重物用气密构件13进入环状凹部12m。重物用弹簧16配置于环状凸部12p与倾斜构件15之间。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防止空气从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的逆流的防逆流阀30。防逆流阀30具备滑动构件31、防逆流阀用弹簧32、支承部33、以及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滑动构件31例如在空气流通孔12b中在第1方向D1上滑动。防逆流阀用弹簧32对滑动构件31向轮胎110的相反侧施力。支承部33支承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第1方向D1的端部。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介于空气流通孔12b的内表面与滑动构件31之间。
滑动构件31的比重例如小于重物12的比重。滑动构件31例如是铝制的。滑动构件31例如在重物12的空气流通孔12b(第2空间部12d)中沿着第1方向D1滑动。滑动构件31具备:端面31b,其与第1空间部12c相对;倾斜面31c,其从端面31b起沿着锥面12r延伸;以及轴部31d,其从倾斜面31c朝向支承部33延伸,并且,局部进入支承部33。
在滑动构件31的倾斜面31c形成有环状凹部31f。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进入环状凹部31f。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例如是O形圈。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例如由EPDM构成。也可以在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与空气流通孔12b的内表面之间涂敷润滑脂。
防逆流阀用弹簧32例如由SUS(不锈钢:Steel Use Stainless)构成。防逆流阀用弹簧32设置于第2空间部12d。防逆流阀用弹簧32配置于滑动构件31的轴部31d的径向外侧,在滑动构件31与支承部33之间在第1方向D1上延伸。支承部33例如是铝制的。支承部33是滑动构件31的轴部31d的轴承。
滑动构件31和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设为可在第1方向D1上相对于支承部33移动。在滑动构件31和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相对于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移动了时,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与锥面12r抵接而封堵空气流通孔12b。另一方面,在滑动构件31和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相对于重物12向轮胎110侧移动了时,使空气流通孔12b开放。
接着,对单向阀20进行说明。单向阀20例如安装于在车轮100形成的空气孔。从单向阀20经由该空气孔向轮胎110的内部空间供给空气。例如,单向阀20的零部件的一部分的形状与重物12所包含的零部件的形状相同。由此,能够谋求零部件的通用化,因此,有助于零部件所花费的成本的降低。
单向阀20具备:阀座部21,其具有供来自缸11的第1区域A1和倾斜构件15的空气流路15b的空气通过的空气孔21h;和阀芯部22,其在贯穿于空气孔21h的状态下沿着空气孔21h的延伸方向D4滑动。单向阀20具备:单向阀用弹簧23,其对阀芯部2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在图4中是左斜下方向)施力;和支承部24,其支承单向阀用弹簧23的靠轮胎110侧的端部。
阀座部21例如是铝制的。阀座部21例如具有:第1安装部21b,其安装于倾斜构件15;和第2安装部21c,其安装于车轮100。例如,阀座部21的形状与重物12的形状类似。阀座部21具有:第1空气流路21d,其位于第1安装部21b的内部;和第2空气流路21f,其与第1空气流路21d连通,收纳阀芯部22、单向阀用弹簧23以及支承部24。
阀座部21例如通过将第1安装部21b拧入于倾斜构件15而安装于倾斜构件15。例如,在阀座部21与倾斜构件15之间设置有用于确保气密的O形圈25。在第2安装部21c例如设置有两个螺母21g和密封构件21j。第2安装部21c借助两个螺母21g和密封构件21j安装于车轮100。
阀芯部22包括在贯穿于空气孔21h的状态下在延伸方向D4上滑动的滑动构件22b和安装于滑动构件22b的气密构件22c。滑动构件22b的形状和材料中的至少一者与前述的滑动构件31的形状和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相同。
例如,单向阀用弹簧23的材料与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材料相同。单向阀用弹簧23的弹簧常数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弹簧常数大。例如,单向阀用弹簧23的设定载荷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设定载荷大。例如,单向阀20开始运动的载荷(保持力)比防逆流阀30开始运动的载荷大。支承部24例如设为与防逆流阀30的支承部33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支承部24是滑动构件22b的轴承。从支承部24看来与单向阀用弹簧23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与轮胎110的内部空间连通。滑动构件22b和气密构件22c设为可在延伸方向D4上相对于支承部24移动。在滑动构件22b和气密构件22c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移动了时封堵阀座部21的空气孔21h。另一方面,在滑动构件22b和气密构件22c向轮胎110侧移动了时使空气孔21h开放。
接着,对倾斜构件15进行说明。倾斜构件15是用于使单向阀20的延伸方向D4相对于作为缸11的延伸方向的第1方向D1倾斜的零部件。倾斜构件15例如具备供缸11安装的第1部分15c、供单向阀20安装的第2部分15d、以及位于第1部分15c与第2部分15d之间的脆弱部15f。
第1部分15c和第2部分15d例如呈筒状。第1部分15c的轴线方向与第1方向D1一致。第2部分15d的轴线方向与延伸方向D4一致。倾斜构件15是用于使单向阀20相对于缸11的延伸方向倾斜的零部件。例如,准备了多种倾斜构件15。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多种倾斜构件15中,第2部分15d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第1部分15c的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θ互不相同。预先(例如在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向车轮100安装之前)准备倾斜角度θ不同的多种倾斜构件15,从而能够将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以恰当的角度安装于各种车轮100。因而,有助于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通用性的提高。
倾斜构件15是使缸11和单向阀20相互连结的连结构件。例如,将缸11拧入于第1部分15c,将单向阀20拧入于第2部分15d。倾斜构件15的空气流路15b与缸11的第1区域A1和单向阀20的空气孔21h连通。在缸11与倾斜构件15之间配置有用于确保气密的O形圈15h。
如图4和图6所示,脆弱部15f是在对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赋予了外力时断裂的部位。脆弱部15f例如设置于第1凹部15j与第2凹部15k之间,该第1凹部15j是从第1部分15c向第2部分15d弯折的部位,该第2凹部15k形成于第1部分15c的与缸1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在赋予有外力时倾斜构件15的脆弱部15f优先断裂,从而能够避免随着该外力的赋予而产生的单向阀20的损伤。此外,缸11也可以具有脆弱部来替代倾斜构件15的脆弱部15f。在该情况下,缸11随着外力的赋予而优先断裂,因此,能够与上述同样地避免单向阀20的损伤。
接着,一边参照图4一边对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安装有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汽车停止着的状态下,由于重物用弹簧16的作用力而重物12位于轮胎110的相反侧(在图4中是左侧)。
此时,重物12的内部的滑动构件31由于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作用力而位于轮胎110的相反侧,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封堵空气流通孔12b。单向阀20的阀芯部22由于单向阀用弹簧23的作用力而位于轮胎110的相反侧(在图4中是左斜下方),阀芯部22封堵空气孔21h。
若汽车加速,则受到由车轮100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重物12克服重物用弹簧16的作用力向轮胎110侧(在图4中是右侧)移动。此时,空气随着重物12向轮胎110侧的移动而从盖构件14进入缸11的第2区域A2。随着重物12向轮胎110侧的移动而第1区域A1的空气压力上升,空气从第1区域A1经由倾斜构件15的空气流路15b向单向阀20流动,阀芯部22使空气孔21h开放。由于该空气孔21h的开放而流动到单向阀20的空气向轮胎110的内侧喷射。
在例如汽车以时速40km行驶着的状态下,重物12位于轮胎110侧而维持重物用弹簧16压缩着的状态。在轮胎110的空气压力比第1区域A1的空气压力低的情况下,阀芯部22使空气孔21h开放而从第1区域A1经由空气孔21h向轮胎110的内侧供给空气。另一方面,在轮胎110的空气压力是第1区域A1的空气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阀芯部22封堵空气孔21h而不向轮胎110供给空气。
若汽车减速,则重物12由于重物用弹簧16的作用力而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移动。此时,重物12的内部的滑动构件31克服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作用力而相对于重物12向轮胎110侧移动,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34使空气流通孔12b开放。由于该空气流通孔12b的开放而缸11的第2区域A2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通孔12b进入第1区域A1。并且,在汽车停止了时恢复成图4所示的初始状态。
接着,对由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获得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中,缸11具有与轮胎110的内侧连通的第1开口11r。在缸11的内部设置有经由第1开口11r向轮胎110的内侧供给空气的重物12。重物12由于离心力而在缸11的轴线方向(第1方向D1)上移动,从而能够向轮胎110填充空气。
在缸11与轮胎110之间设置有防止空气从轮胎110向缸11的内部的逆流的单向阀20。而且,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以使单向阀20相对于缸11倾斜了的状态安装的倾斜构件15。因而,通过倾斜构件15介于单向阀20与缸11之间,从而能够改变单向阀20相对于缸11的朝向。
可将具有与车轮100的形状相应的倾斜角度θ的倾斜构件15安装于缸11与单向阀20之间。预先准备具有互不相同的倾斜角度的多种倾斜构件15,选择与车轮100的形状相应的倾斜构件15,从而能够将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恰当地安装于各种车轮100。因而,能够提高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通用性。
倾斜构件15和缸11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具有脆弱部(例如脆弱部15f),该脆弱部是比单向阀20脆弱的部位,由于外力而断裂。例如,若在行驶过程中车轮100与缘石等碰撞而安装于车轮100的单向阀20破损,则轮胎110的空气有可能泄漏而无法行驶。相对于此,在如前述那样介于单向阀20与缸11之间的倾斜构件15或缸11具有脆弱部的情况下,即使在车轮100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也是该脆弱部断裂。能够利用设置到倾斜构件15和缸11中的至少一者的脆弱部的断裂来抑制单向阀20的破损,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由对车轮100的冲击力导致的空气从轮胎110的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沿着轴线方向(例如第1方向D1)排列。以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了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时的截面呈具有开口端13b的U字状。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以开口端13b朝向第1开口11r侧的方式配置。
不过,在使用O形圈作为重物用气密构件的情况下,根据缸的内径或重物的外径等需要较高的尺寸精度。相对于此,在使用以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了时的截面呈U字状的重物用气密构件13的情况下,能够缓和该尺寸精度。多个重物用气密构件13的U字的开口端13b朝向第1开口11r侧。因而,可减小重物12由于重物用弹簧16的作用力而返回之际的滑动阻力,使压入于轮胎110的空气难以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防逆流阀30,该防逆流阀30设置于重物12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的逆流。防逆流阀30具有在空气流通孔12b中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构件31。滑动构件31的比重小于重物12的比重。离心力变大而重物12向第1开口11r侧(轮胎110侧)移动,在缸11的第1开口11r侧的空气压力升高了时,能够抑制滑动构件31的移动而使防逆流阀30不会出乎意料地打开。因而,能够利用重物12更高效地向轮胎110侧送入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防逆流阀30,该防逆流阀30设置于重物12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的逆流。防逆流阀30具有:滑动构件31,其在空气流通孔12b在轴线方向上滑动;和防逆流阀用弹簧32,其对滑动构件31施力。单向阀20具有:阀座部21,其具有空气孔21h;阀芯部22,其在空气孔21h中滑动;以及单向阀用弹簧23,其对阀芯部2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施力。单向阀用弹簧23的弹簧常数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弹簧常数大。由于单向阀用弹簧23的弹簧常数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弹簧常数大,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单向阀20处的空气从轮胎110的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向阀用弹簧23的设定载荷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设定载荷大。由于单向阀用弹簧23的设定载荷比防逆流阀用弹簧32的设定载荷大,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单向阀20处的空气从轮胎110的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具备防逆流阀30,该防逆流阀30设置于重物12的内部,防止空气从重物12向轮胎110的相反侧的逆流。重物12具有收纳防逆流阀30的收纳部12h,收纳部12h的至少局部进入重物用弹簧16。防逆流阀30的收纳部12h的至少局部进入重物用弹簧16。由于重物12的收纳部12h进入重物用弹簧16,能够增大随着重物12的移动而产生的缸11的内部的空间变化。即使不增大缸11,也能够提高缸11的内部的产生压力,因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空气向轮胎110的供给,并且,有助于零部件的紧凑化。
接着,一边参照图7一边对变形例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进行说明。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的一部分结构与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一部分结构相同。因而,以下,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适当省略与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的结构重复的说明。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具备与缸11形状不同的缸51和设为可相对于缸51的第2开口51c拆装的罩52。在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中,盖构件14借助罩52安装于缸51。缸51具有:筒部51b,其朝向盖构件14突出;和凹部51d,其位于筒部51b的径向外侧,并且,在第1方向D1上凹陷。在筒部51b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51g。O形圈51f嵌入于凹部51d。
罩52呈筒状。罩52具有供盖构件14嵌入的卡合部52b和拧入于缸51的螺纹结合部52c。卡合部52b具有向罩52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52h。凸部52h具有随着远离罩52的端面52j而向凸部52h突出的方向倾斜的锥面52k。盖构件14通过使锥面14g越过锥面52k而与罩52卡合。
螺纹结合部52c是供缸51的筒部51b的外螺纹51g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通过将外螺纹51g拧入于螺纹结合部52c而罩52安装于缸51。设为罩52可相对于缸51拆装。拆卸罩52而能够使空气从第2开口51c经由缸51、倾斜构件15以及单向阀20的内部强制性地进入轮胎110。
以上,在变形例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中,缸51在与第1开口11r相反的一侧具有第2开口51c。轮胎空气填充装置41具备设为可相对于第2开口51c拆装的罩52。因而,在例如未行驶时,打开罩52而使第2开口51c开放,从而能够从第2开口51c向轮胎110强制性地供给空气。因而,在行驶时,使罩52关闭,利用离心力而重物12向轮胎110填充空气,并且,在行驶停止时,能够拆卸罩52而从第2开口51c向轮胎110直接供给空气。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单向阀20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进行了说明。然而,轮胎空气填充装置也可以不具有单向阀。例如,也可以是在预先安装于轮胎110的车轮100的单向阀安装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以下,一边参照图8、图9以及图10一边对其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安装于车轮100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与图8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所得到的图。图10是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的剖视图。在图8~图10中,为了理解的容易化,简化了一部分的图示。如图8~图10所示,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具备:缸11,其具有与轮胎110连通的第1开口11r;和重物12,其设置于缸11的内部,受到离心力而在缸1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向轮胎110供给空气。而且,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具备重物用弹簧16和介于重物12与缸11的内表面之间的重物用气密构件13。
车轮100具有TPMS(胎压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单元105。TPMS单元105例如具有单向阀和监控轮胎110的空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例如,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借助管63与TPMS单元105连接。管63具有:第1连接部63b,其是与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连接的部位;第2连接部63c,其是与TPMS单元105连接的部位;以及管主体63d,其从第1连接部63b延伸到第2连接部63c。例如,管主体63d由挠性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使管主体63d柔软地变形。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具有安装于缸11的第1开口11r的罩组件62。缸11借助罩组件62与管63连接。罩组件62具有与管63的内部空间和TPMS单元105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路62d。经由空气流路62d、管63的内部空间以及TPMS单元105的内部空间向轮胎110供给来自缸11的空气。
罩组件62例如具有安装于缸11的第1罩部62c和安装于第1罩部62c的第2罩部62f。空气流路62d包括第1罩部62c的内部空间和第2罩部62f的内部空间。缸11的内部空间经由第1罩部62c的内部空间和第2罩部62f的内部空间与管63的内部空间连通。第2罩部62f例如设置于缸11的相邻位置。例如,在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中,缸11和第2罩部62f从第1罩部62c向彼此相同的方向(在图10中是右方)延伸。由此,可使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紧凑。
第1罩部62c的内部空间从缸11起在与缸11的内部空间交叉的方向(在图10中是上方)上延伸,之后,向与缸11的内部空间相同的方向(在图10中是右方)弯折。例如,罩组件62具有设为相对于第1罩部62c拆装自如的小罩62b。小罩62b通过从第1罩部62c拆卸而使空气流路62d开放。在拆卸小罩62b而使空气流路62d开放了的状态下,例如,空气可从拆掉小罩62b的部分在加油站中进入轮胎110。
以上,变形例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不具有单向阀。在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中,设置有借助罩组件62、管63以及TPMS单元105向轮胎110的内侧供给空气的重物12。重物12由于离心力而在缸1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向轮胎110填充空气。因而,由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1获得与前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1等的作用效果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对本公开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实施方式和各种变形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公开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也可以在不变更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旨的范围内变形,或者,也可以是适用到其他情况。即,轮胎空气填充装置的各部的形状、大小、数量、材料以及配置形态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各例子,可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内容中,对重物12由钨或钨合金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重物的材料例如也可以含有金,并不限定于钨或钨合金,可适当变更。对于滑动构件等除了重物以外的构件的材料也同样。
附图标记说明
1、41、轮胎空气填充装置;2、装置主体;3、安装构件;4、夹具;4b、第1夹持部;4c、第2夹持部;4d、端部;4f、中央部;4g、贯穿孔;4h、突出部;4j、凹部;4k、螺纹孔;4p、端部;4q、中央部;4r、贯穿孔;5、螺栓;11、51、缸;11b、内表面;11c、51c、第2开口;11d、凸缘部;11f、第1凸部;11g、第2凸部;11h、抵接面;11j、端面;11k、锥面;11r、第1开口;12、重物;12b、空气流通孔;12c、第1空间部;12d、第2空间部;12f、外周面;12g、环状凹部;12h、收纳部;12j、大径部;12m、环状凹部;12p、环状凸部;12r、锥面;12s、内周面;13、重物用气密构件;13b、开口端;14、盖构件;14b、密封部;14c、突出部;14d、卡合部;14f、凸部;14g、锥面;15、倾斜构件;15b、空气流路;15c、第1部分;15d、第2部分;15f、脆弱部;15h、O形圈;15j、第1凹部;15k、第2凹部;16、重物用弹簧;20、单向阀;21、阀座部;21b、第1安装部;21c、第2安装部;21d、第1空气流路;21f、第2空气流路;21g、螺母;21h、空气孔;22、阀芯部;22b、滑动构件;22c、气密构件;23、单向阀用弹簧;24、支承部;25、O形圈;30、防逆流阀;31、滑动构件;31b、端面;31c、倾斜面;31d、轴部;31f、环状凹部;32、防逆流阀用弹簧;33、支承部;34、防逆流阀用气密构件;51b、筒部;51d、凹部;51f、O形圈;51g、外螺纹;52、罩;52b、卡合部;52c、螺纹结合部;52h、凸部;52j、端面;52k、锥面;61、轮胎空气填充装置;62、罩组件;62b、小罩;62c、第1罩部;62d、空气流路;62f、第2罩部;63、管;63b、第1连接部;63c、第2连接部;63d、管主体;100、车轮;101、辐条;102、中央部;103、轮辋;110、轮胎;A1、第1区域;A2、第2区域;D1、第1方向;D2、第2方向;D3、第3方向;D4、延伸方向;S、间隙;W1、宽度;θ、倾斜角度。

Claims (8)

1.一种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在安装于轮胎的车轮设置,使空气压缩并向所述轮胎的内侧填充空气,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
缸,其具有与所述轮胎连通的第1开口;
重物,其设置于所述缸的内部,具有供向所述轮胎供给的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孔,所述重物受到离心力而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所述第1开口向所述轮胎供给空气;
重物用气密构件,其介于所述重物与所述缸的内表面之间;
重物用弹簧,其对所述重物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施力;以及
倾斜构件,其以使所述缸相对于单向阀倾斜了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缸,所述单向阀防止空气从所述轮胎向所述缸的内部的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构件和所述缸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脆弱部,所述脆弱部是比所述单向阀脆弱的部位,由于外力而断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多个所述重物用气密构件,
多个所述重物用气密构件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排列,
以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平面剖切了多个所述重物用气密构件时的截面呈具有开口端的U字状,
多个所述重物用气密构件以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第1开口侧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设置于所述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所述重物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
所述防逆流阀具有在所述空气流通孔中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构件,
所述滑动构件的比重比所述重物的比重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缸在与所述第1开口相反的一侧具有第2开口,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设为能相对于所述第2开口拆装的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设置于所述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所述重物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
所述防逆流阀具有:滑动构件,其在所述空气流通孔中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滑动;和防逆流阀用弹簧,其对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施力,
所述单向阀具有:阀座部,其具有空气孔;阀芯部,其在所述空气孔中滑动;以及单向阀用弹簧,其对所述阀芯部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施力,
所述单向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比所述防逆流阀用弹簧的弹簧常数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设置于所述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所述重物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
所述防逆流阀具有:滑动构件,其在所述空气流通孔中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滑动;和防逆流阀用弹簧,其对所述滑动构件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施力,
所述单向阀具有:阀座部,其具有空气孔;阀芯部,其在所述空气孔中滑动;以及单向阀用弹簧,其对所述阀芯部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施力,
所述单向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比所述防逆流阀用弹簧的设定载荷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空气填充装置具备防逆流阀,所述防逆流阀设置于所述重物的内部,防止空气从所述重物向所述轮胎的相反侧的逆流,
所述重物具有收纳所述防逆流阀的收纳部,
所述收纳部的至少局部进入所述重物用弹簧。
CN202280061338.0A 2021-09-13 2022-09-08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Pending CN1179801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8565 2021-09-13
JP2021148565 2021-09-13
PCT/JP2022/033769 WO2023038089A1 (ja) 2021-09-13 2022-09-08 タイヤ空気補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0162A true CN117980162A (zh) 2024-05-03

Family

ID=85506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1338.0A Pending CN117980162A (zh) 2021-09-13 2022-09-08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38089A1 (zh)
CN (1) CN117980162A (zh)
WO (1) WO20230380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6034Y1 (zh) * 1969-01-20 1973-05-08
US5558730A (en) * 1993-10-22 1996-09-2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Vehicle wheel including self-inflating tire pump
US5556489A (en) * 1994-01-14 1996-09-17 Pacific Aeromotive Corporation Wheel-mounted tire inflator
JP4121893B2 (ja) * 2003-05-01 2008-07-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自動空気圧調整装置
JP5920756B1 (ja) * 2016-02-04 2016-05-18 イッツ・ア・スモールカンパニー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タイヤ、車両
JP2017165176A (ja) * 2016-03-15 2017-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圧調整装置
US20170361668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ir maintenance tire system component prot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38089A1 (zh) 2023-03-16
WO2023038089A1 (ja)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56489A (en) Wheel-mounted tire inflator
US6581918B2 (en) Shock absorber
US7117910B2 (en) Air supply device, wheel, and tire unit
CN101687448A (zh) 包括电子模块和“卡入”型充气阀的用于测量车轮运行参数的电子单元
US20040245058A1 (en) Subassembly for the amplitude-dependent absorption of shock
US5143256A (en) Gas accumulator and blaster apparatus
US5690319A (en) Pneumatic suspension system
US6247306B1 (en) Pneumatic spring system
HU208564B (en) Pressure-limiting valve
CN117980162A (zh)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CN117957125A (zh) 轮胎空气填充装置
US5509438A (en) Air valve adapter
US20040084819A1 (en) Orifice devices with lock mechanisms, vibration absorption devices having the orific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orifice devices
US6622387B2 (en) Tank for an operating substance and especially a tank for an operating substance for a portable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US6375170B1 (en) Spring system
US3692296A (en) Air spring shock absorber unit
CN110650855B (zh) 封闭装置及其用途、封锁流体通道的方法和空气弹簧系统
US20110042173A1 (en) Hydraulic Damper for a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US20050109974A1 (en) Valve for a non-refillable pressurized container
JPS6035810Y2 (ja) 懸架装置
US6357734B1 (en) Suspension damper with vehicle spring preload
JP2005106256A (ja) 懸架装置
GB2314755A (en) Safety belt pretensioner with energy absorbing means
US20230278375A1 (en) Tire air supplementing device
JPH0796990A (ja) 輸送用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