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0665A -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0665A
CN117970665A CN202410170041.9A CN202410170041A CN117970665A CN 117970665 A CN117970665 A CN 117970665A CN 202410170041 A CN202410170041 A CN 202410170041A CN 117970665 A CN117970665 A CN 117970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path
microlenses
refractive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00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真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igh Definit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igh Definit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igh Definit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igh Definit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00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0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0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0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包括:基础镜片;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保障了中心视力的清晰度,提升了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人眼对于人的信息获取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用眼负荷也在不断增加,配戴眼镜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逐年提升。
近视眼是全球社会性问题及医学难题,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近视眼发病核心机制。随着人们对眼用镜片轻量化、功能性、舒适性以及新颖性等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眼镜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眼镜行业的需求,离焦眼镜片已成为对近视进行矫正控制的眼镜片。
现有离焦眼镜片中通常使用微透镜来产生周边近视离焦,然而在微透镜靠近镜片中心区域时,微透镜不仅能够产生周边近视离焦,也可能落入到中心视野中,对用户中心视力产生近视离焦的影响,使得中心视力降低,进而影响了用户的眼镜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该离焦眼镜片实现针对特定视角方向的近视离焦的同时,不会对与光轴夹角较小的中心视力产生影响,提升了使用该离焦眼镜片用户的佩戴舒适程度,进一步控制用户眼睛的近视进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焦眼镜片,包括:
基础镜片;
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
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
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
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
可选的,基础镜片的每个截面包括多个屈光单元;每个屈光单元的屈光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屈光单元的屈光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可选的,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形成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形成第二屈光单元集合;
其中,各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以及各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同时满足误差最小化条件;
其中,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
其中,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之和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可选的,第一微透镜集合为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可选的,第二微透镜集合为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可选的,第一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第二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
可选的,基础镜片的厚度不小于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与最小光路夹角正切值之比;
其中,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为微透镜的直径;最小光路夹角为射入同一屈光单元的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间夹角的最小值。
可选的,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为折叠光路。
可选的,微透镜的表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架和固定于眼镜框架上的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及眼镜,包括:基础镜片;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多个微透镜分布于基础镜片的多个不同截面上,也即在离焦眼镜片中包括多层微透镜。且针对每个微透镜,使其同时满足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在与光轴夹角较大的第二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的条件,也即使得离焦眼镜片中各位置均可达到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仅会进行处方焦度的矫正,而在特定视角的第二光线射入时才会产生近视离焦,对入射光进行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之和的矫正。使得微透镜即使靠近镜片中心区域也不会对中心视力产生近视离焦的影响,保障了中心视力的清晰度,进以提升了使用该离焦眼镜片用户的佩戴舒适程度,进一步控制用户眼睛的近视进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截面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纵向截面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离焦眼镜片1包括基础镜片11,以及位于基础镜片11至少两个不同截面111上,并与基础镜片11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12。
其中,截面111包括基础镜片11的镜片前表面1111、镜片后表面1112,以及基础镜片11中位于镜片前表面1111和镜片后表面1112之间的内部面1113,镜片前表面1111为基础镜片11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1112为基础镜片11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
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12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12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
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12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12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
可选的,第一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第二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示例性的,预设角度阈值可为8°,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基础镜片11具体可理解为对射入光线不具有聚散度改变能力的平光镜片,其可作为生产具有近视矫正功能镜片的基础,可选的,基础镜片11可为具有弧度的镜片,也可为不具有弧度的镜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微透镜12具体可理解为一种尺寸非常小的透镜,通常具有微米级或亚纳米级尺寸,常用于微观光学系统、光学器件和光学传感器中。屈光度具体可理解为用以表示透镜使光线发生偏折的能力的数值,也可理解为焦距的倒数,示例性的,一个透镜的屈光度等于光线射入该透镜时聚散度与射出该透镜时聚散度之差。处方焦度具体可理解为基于验光处方确定的,用以表明需要镜片具有偏折光线能力的参数。加光度数具体可理解为镜片为实现针对用户的近视矫正,而需要镜片增加偏折光线能力的参数,一般的,加光度数可被理解为眼镜的度数。
具体的,在获取到需要进行眼镜配置的用户的验光处方后,可基于验光处方确定用户所需每个离焦眼镜片1所对应的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每个需要被生产的离焦眼镜片1由一个基础镜片11和多个微透镜12构成。各微透镜12分布于基础镜片11的至少两个不同截面111上,并与基础镜片11一体化设置,也即可认为离焦眼镜片1的基础镜片11中,包括至少两层微透镜12。微透镜12所构成的层可位于基础镜片11的远离人眼的镜片前表面1111、靠近人眼的镜片后表面1112或基础镜片11中的内部面1113上,图1中可以离焦眼镜片1中包含两层分别位于镜片前表面1111和镜片后表面1112的微透镜12为例。一个射入至离焦眼镜片1的入射光,将通过至少一个微透镜12射出,而每一个入射光的光路可为与光轴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一光路,也可为与光轴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光路。第一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可认为是不需要进行近视离焦的光,故可将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12作为第一微透镜集合,使得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12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而第二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可认为是需要进行近视离焦的光,故可将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12作为第二微透镜集合,使得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12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由于同一个微透镜12既可以位于第一光路中,又可位于第二光路中,故每个微透镜12在进行屈光度确定时需同时满足第一微透镜集合和第二微透镜集合中的屈光度和条件,使得最终形成的离焦眼镜片1既可对特定视角方向的入射光进行近视离焦,又不会对与光轴夹角较小的中心视力产生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每个微透镜所在层,其中的微透镜12可以不是紧邻设置。也即,针对一个第一光路,若其经过的第一个微透镜所在层上的微透镜12的屈光度已等于处方焦度,则其经过的第二个微透镜所在层上的对应位置处可不再设置微透镜12,仅需保留基础镜片11本身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包括:基础镜片;以及位于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截面包括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基础镜片中位于镜片前表面和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镜片前表面为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镜片后表面为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多个微透镜分布于基础镜片的多个不同截面上,也即在离焦眼镜片中包括多层微透镜。且针对每个微透镜,使其同时满足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在与光轴夹角较大的第二光线射入时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等于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的条件,也即使得离焦眼镜片中各位置均可达到在与光轴夹角较小的第一光线射入时,仅会进行处方焦度的矫正,而在特定视角的第二光线射入时才会产生近视离焦,对入射光进行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之和的矫正。使得微透镜即使靠近镜片中心区域也不会对中心视力产生近视离焦的影响,保障了中心视力的清晰度,进以提升了使用该离焦眼镜片用户的佩戴舒适程度,进一步控制用户眼睛的近视进展。
可选的,微透镜12的表面可以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非球面微透镜通常为由圆锥曲线构成的旋转对称曲面微透镜,圆锥曲线的旋转对称轴为微透镜的光轴,微透镜表面还可以为任意曲线绕轴旋转得到的自由曲面,微透镜2的表面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基础镜片11的每个截面111包括多个屈光单元1110。示例性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截面示例图。可将截面111上的一个小区域作为一个屈光单元1110,每个屈光单元1110可以由一定的尺寸、位置和屈光度,在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不为零时可被当成是一个微透镜,在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为零时可被当成是基础镜片11本身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一个截面111上可包括多个形状各不相同的屈光单元1110。示例性的,一个屈光单元a1可以是一个直径为1mm的圆形微透镜,具有+2D的屈光度,中心位置在截面111上的(1,2)点;一个屈光单元a2可以是一个直径为2mm的正方形微透镜,具有+3D的屈光度,中心位置在截面111上的(4,5)点;一个屈光单元a7可以是一个面积为2×3mm2的矩形去掉一个直径为1mm的圆形后的微透镜,具有+0D的屈光度,也即为基础镜片11本身,中心位置在截面111上的(7,8)点。其中,可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每个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为指数构成向量,作为对应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向量,也即假设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为fi,则其对应的屈光向量可表示为
可选的,可将每个截面111内的各屈光单元1110进行编号,进以在获取一个编号时可明确屈光单元1110所对应截面111及在截面111内的位置。可将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1110构成的集合作为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将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屈光单元1110构成的集合作为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可在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和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以编号形式表明其中包含的屈光单元1110。
示例性的,以离焦眼镜片1中共两个截面111存在屈光单元1110为例,假设其中一个截面111用f表示,另一个截面111用b表示,截面f中的屈光单元1110编号以i表示,截面b中的屈光单元1110编号以j表示,则截面f中的第i个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可表示为fi,截面b中的第j个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度可表示为bj,通过上述两个屈光单元1110的光线的聚散度改变可通过矩阵m表示为m(i,j)=fi+bj。由于不同方向射入的光,会分布在矩阵的不同区域,通过加法运算在矩阵中较难处理,故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了屈光向量以便于针对各屈光单元1110进行屈光度计算。
接上述示例,针对每一个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可将其中所有屈光单元1110对应屈光向量的乘积作为其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以上述截面f中的第i个屈光单元1110和截面b中的第j个屈光单元1110为例,其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可表示为其中,Fi和Bj分别表示截面f中的第i个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向量,和截面b中的第j个屈光单元1110的屈光向量。同理,针对每一个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可将其中所有屈光单元1110对应屈光向量的乘积作为其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
而针对每个第一光路所对应的入射光,为使得其由离焦眼镜片1射出时符合近视矫正的需求,也即需要使得光线聚散度的改变与处方焦度导致的聚散度改变一致,故可构建一个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为指数的向量作为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使得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尽可能与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相近。针对每个第二光路所对应的入射光,为使得其由离焦眼镜片1射出时符合近视矫正的需求,也即需要使得光线聚散度的改变与处方焦度和加光度数导致的聚散度改变一致,故可构建一个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处方焦度为指数的向量作为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使得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尽可能与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相近。为使得离焦眼镜片1中各屈光单元1110在第一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和第二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射入时均能满足近视矫正的需求,故可使得各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以及各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同时满足误差最小化条件。
接上述示例,假设处方焦度可表示为P,加光度数可表示为A,则针对第一光路,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M1可表示为M1=eP,针对第二光路,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M2可表示为M2=e(P+A)。若针对截面f的第1个屈光单元1110,与其属于同一第一光路的屈光单元1110为位于截面b的第1个屈光单元,与其属于同一第二光路的屈光单元1110为位于截面b的第2个屈光单元,则与该第一光路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可表示为F1B1,与该第二光路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可表示为F1B2,为使得截面f的第1个屈光单元1110在第一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和第二光路所对应入射光射入时均能满足近视矫正的需求,则可使得F1B1尽可能接近于M1,F1B2尽可能接近于M2,同时误差最小化。以第一光路为例,可通过下式实现F1B1与M1的误差最小化:
其中,||·||F表示Frobenius范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微透镜集合可为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12的集合,也即可为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度不为零的屈光单元1110的集合。第二微透镜集合可为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12的集合,也即可为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度不为零的屈光单元1110的集合。
可选的,在光线通过离焦眼镜片1的前后表面时,可根据光线射入的前表面位置(xf,yf)和光线射出的后表面位置(xb,yb)来定义光线的方向,也即可将光线方向定义为(xf,yf,xb,yb),假设基础镜片11的厚度为d,则光线方向角θx和θy分别满足:
和/>
而为了对射入同一微透镜12的光线的方向角进行区分,需使得相邻的屈光单元1110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焦眼镜片的纵向截面示例图,如图3所示,其中f代表离焦眼镜片1的镜片前表面,b代表离焦眼镜片1的镜片后表面,1-5代表各表面上的屈光单元1110。其中,(f1,b1)即可理解为通过f1屈光单元1110的第一光路所对应的一个第一屈光单元集合,(f1,b2)即可理解为通过f1屈光单元1110的第二光路所对应的一个第二屈光单元集合。b1和b2为相邻的两个屈光单元1110,则b1和b2之间的间距Δy,基础镜片11的厚度d和最小光线方向夹角Δθ之间的关系为Δy=dtanΔθ。
示例性的,为区分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和15°视角的光线,需要两个屈光单元1110之间的最小间距Δy=dtan(15°)≈0.3d,而常见的基础镜片11的厚度为1.5mm-2mm,故确定出的间距阈值为0.4mm-0.6mm,也即屈光单元1110对应的直径不应该大于该间距阈值,也即构成屈光单元1110的微透镜12的直径不能大于该间距阈值。假设微透镜12的曲率半径为100mm,则微透镜12中心位置与周边的矢高差仅为0.2um,难以进行高精度的机械加工。
故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满足离焦眼镜片1中微透镜12的加工条件,可增加基础镜片11的厚度,使得基础镜片11的厚度不小于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与最小光路夹角正切值之比。将微透镜12的直径作为相邻屈光单元间距,将所需区分不同视角光线间夹角的最小值进行代入,求得基础镜片11的厚度值。或可通过将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设置为折叠光路,如可为Pancake光路,将光程延长至原有多倍,以实现在不增加基础镜片11厚度的基础上,满足微透镜12的加工条件的需求。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眼镜,包括眼睛框架和固定于眼镜框架上的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项提供的离焦眼镜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眼镜具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焦眼镜片相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镜片;
以及位于所述基础镜片至少两个不同截面上,并与所述基础镜片一体化设置的多个微透镜;
其中,所述截面包括所述基础镜片的镜片前表面、镜片后表面,以及所述基础镜片中位于所述镜片前表面和所述镜片后表面之间的内部面,所述镜片前表面为所述基础镜片远离人眼一侧的面,所述镜片后表面为所述基础镜片靠近人眼一侧的表面;
其中,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微透镜形成第一微透镜集合,所述第一微透镜集合中所有所述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
其中,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微透镜形成第二微透镜集合,所述第二微透镜集合中所有所述微透镜的屈光度之和为处方焦度与加光度数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镜片的每个截面包括多个屈光单元;每个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所述屈光单元的屈光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第一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位于同一第二光路上的所有所述屈光单元形成第二屈光单元集合;
其中,各所述第一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以及各所述第二屈光单元集合对应的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与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之差同时满足误差最小化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所述第二光路屈光度和向量为对应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有屈光向量的乘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所述处方焦度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所述第二目标聚散度向量为以自然常数为底数,以所述处方焦度和所述加光度数之和为指数所构成的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一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透镜集合为所述第二屈光单元集合中所包含微透镜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
所述第二光路与光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角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镜片的厚度不小于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与最小光路夹角正切值之比;
其中,所述相邻屈光单元间距为所述微透镜的直径;所述最小光路夹角为射入同一屈光单元的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间夹角的最小值。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为折叠光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表面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
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框架和固定于所述眼镜框架上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焦眼镜片。
CN202410170041.9A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Pending CN117970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0041.9A CN117970665A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0041.9A CN117970665A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0665A true CN117970665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5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0041.9A Pending CN117970665A (zh) 2024-02-06 2024-02-06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06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1762B1 (ko) 렌즈 요소
AU2017351635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myopia control
CN101467076B (zh) 用于修正光学构件光焦度的膜片
TWI594015B (zh) 目鏡光學系統
TW201732346A (zh) 目鏡光學系統
JPH0667121A (ja) ゴーグル用の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レンズ
CN115280224A (zh) 镜片元件
CN114746802A (zh) 眼镜镜片
CN106019595A (zh) 一种大出瞳大视场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KR20220024168A (ko) 광학 시스템
CN115280226A (zh) 具有辅助光学元件的眼镜镜片
JP2023134769A (ja) 改善された光学特性を有する、アイウェア及び他の頭部装着型支持手段のためのレンズ
CN218956952U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JP2009098622A (ja) 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及び眼鏡
CN117970665A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JP7358619B2 (ja) 眼鏡レンズ
JP7488328B2 (ja) 眼鏡レンズ
CN117043664A (zh) 眼镜镜片设计、眼镜镜片套件以及制造眼镜镜片的方法
CN113341593A (zh) 具有离焦功能的眼镜片
EP4328658A1 (en) Spectacle lens design and methods to retard and control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JP2019174647A (ja) 眼鏡用レンズ
EP4365668A1 (en) Spectacle lens with non-concentric microstructures
CN109964166B (zh) 用于提供非处方眼科镜片的选择图表的方法
EP4123364A1 (en) Spectacle l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