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802A - 眼镜镜片 - Google Patents

眼镜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802A
CN114746802A CN202080083400.7A CN202080083400A CN114746802A CN 114746802 A CN114746802 A CN 114746802A CN 202080083400 A CN202080083400 A CN 202080083400A CN 114746802 A CN114746802 A CN 114746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s
eyeglass lens
lens
reg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34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冈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Lens Thailand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Lens Thailand Ltd filed Critical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4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眼镜镜片,具有:第一区域,其以透射光在眼睛内的规定位置处聚焦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以所述透射光在从所述规定位置散焦的位置处聚焦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以在周边观察时被感知的光被认知为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假聚光的尺寸以及布置间隔形成。

Description

眼镜镜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近视人口有增加的倾向。关于近视,报告了向眼球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在视网膜的深处成像时促进发展,在近前成像时被抑制。
因此,作为抑制近视等折射异常的发展的眼镜镜片,有如下眼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规定位置(例如眼球的视网膜上的位置)聚焦;以及第二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与规定位置不同的位置(例如眼球的视网膜上以外的位置)聚焦。具体而言,有在作为物体侧的面的作为第一区域的凸面形成有具有与该凸面不同的曲面且从该凸面突出的多个凸状区域作为第二区域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该结构的眼镜镜片,从物体侧的面入射并从眼球侧的面射出的光线原则上在佩戴者的视网膜上聚焦,但关于通过了凸状区域的部分的光线,在比视网膜上靠近物体侧的位置处聚焦。即,采用减少在视网膜的深处成像的光、增加在近前成像的光的方法,由此,近视的发展被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13156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入射到眼球的光不仅在包含视网膜的中心窝的中心视野中被感知,还在位于中心视野的外侧的周边视野的部分被感知。
但是,已知在对入射到眼球的光进行感知时,在中心视野中,高空间频率的明暗图案的敏感性强,另一方面,在周边视野中,低空间频率的明暗图案的敏感性强。即,周边视野与中心视野相比成为低分辨率的空间分辨率,作为寻找焦点位置的线索的光刺激被感知为与中心视野不同。
因此,在周边观察时,透过第二区域的光在与视网膜上相比靠物体侧的位置处不会感知到聚焦,其结果,有可能无法发挥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
关于这点,也可以考虑在中心视野的对应部分和周边视野的对应部分使镜片构造不同来应对。具体而言,考虑在中心视野的对应部分和周边视野的对应部分,使第二区域的形状、度数等不同,或者对一者的部分赋予强的像面弯曲。但是,如果使镜片结构部分地不同,则镜片整体上表面变得不均匀,外观受损。另外,在眼球转动时,镜片结构的分布与视线的对应关系改变,因此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周边观察时也能够使眼镜镜片发挥抑制折射异常发展的效果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眼睛内的规定位置处聚焦;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形成为使所述透射光在从所述规定位置散焦的位置处聚焦,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以在周边观察时被感知的光被识别为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假聚光的尺寸及布置间隔形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第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以关于所述周边观察时的所述透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具有极大值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涉及第一或第二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以关于所述周边观察时的所述透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具有最大值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涉及第一至第三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所述透射光通过的瞳孔直径的范围内配置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三个,同时以连结该三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各基准点的图形成为锐角三角形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涉及第一至第四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25°。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涉及第一至第四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45°。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涉及第五或第六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将相邻的所述第二区域彼此的间隔设为L,将给予所述第二区域的度数设为P时,满足LP/(60+P)≥0.010。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涉及第五至第七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之间的度数差ΔP的最大值为0.25以下。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涉及第一至第八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被六方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涉及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眼睛内的规定位置处聚焦;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形成为使所述透射光在从所述规定位置散焦的位置处聚焦,所述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透射光通过的瞳孔直径的范围内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三个,并且以连结该三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各基准点的图形成为锐角三角形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涉及第十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25°。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涉及第十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45°。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涉及第十一或第十二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将相邻的所述第二区域彼此的间隔设为L,将给予所述第二区域的度数设为P时,满足LP/(60+P)≥0.010。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涉及第十一至第十三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之间的度数差ΔP的最大值为0.25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周边观察时,也能够使眼镜镜片发挥抑制折射异常发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透过图1所示的眼镜镜片的光的路径的概略剖视图(其1)。
图3是表示透过图1所示的眼镜镜片的光的路径的概略剖视图(其2)。
图4是表示中心观察和周边观察的情况下的、向各区段入射的光的主光线的路径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眼镜镜片中的凸状区域的配置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透过图5所示的凸状区域的光被眼球的中心视野感知的情况下的模拟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透过图5所示的凸状区域的光被眼球的周边视野感知的情况下的模拟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视场角与瞳孔直径面积的关系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光线与区段间隔的关系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关于比较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说明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例示的方式。
(1)眼镜镜片的构成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列举的眼镜镜片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列举的眼镜镜片是抑制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的折射异常的发展的折射异常发展抑制镜片。折射异常发展抑制镜片构成为具有:第一区域,其具有基于对眼睛的折射异常进行矫正的处方的第一折射力;以及第二区域,其具有与第一折射力不同的折射力,具有以抑制眼睛的折射异常的发展的方式在眼睛的视网膜以外的位置聚焦的功能。
折射异常发展抑制镜片具有抑制近视的发展的近视发展抑制镜片和抑制远视的发展的远视发展抑制镜片。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近视发展抑制镜片为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眼镜镜片的一例的主视图。图2及图3是表示透过图1所示的眼镜镜片的光的路径的概略剖视图。
(整体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1具有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物体侧的面”是在佩戴者佩戴具有眼镜镜片1的眼镜时位于物体侧的表面。“眼球侧的面”是其相反、即在佩戴者佩戴具有眼镜镜片1的眼镜时位于眼球侧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物体侧的面为凸面,眼球侧的面为凹面。即,眼镜镜片1是弯月镜片。
另外,眼镜镜片1构成为具备镜片基材。镜片基材例如由硫尿烷、烯丙基、丙烯酸系、环硫等热固化性树脂材料形成。另外,作为构成镜片基材的树脂材料,也可以选择能够得到期望的屈光度的其他树脂材料。另外,也可以不是树脂材料,而是无机玻璃制的镜片基材。
在镜片基材的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覆膜。作为覆膜,例如可举出硬涂膜及减反射膜(AR膜),但除此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形成其他膜。
硬涂膜例如使用热塑性树脂或UV固化性树脂形成。硬涂膜可以通过在硬涂液中浸渍镜片基材的方法、使用旋涂等来形成。通过这样的硬涂膜的覆盖,能够实现眼镜镜片1的耐久性提高。
减反射膜例如通过利用真空蒸镀将ZrO2、MgF2、Al2O3等减反射剂成膜而形成。通过这样的减反射膜的覆盖,能够实现透过眼镜镜片1的像的视觉辨认性的提高。
(凸状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1中,例如,在镜片基材的物体侧的面(凸面),以从该面朝向物体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凸状区域。并且,各凸状区域由与镜片基材的物体侧的面不同的曲率的曲面构成。若硬涂膜、减反射膜等覆膜覆盖具有这样的凸状区域的镜片基材,则在该覆膜的表面也仿照镜片基材的凸状区域而形成多个凸状区域。即,在眼镜镜片1的物体侧的面(凸面),根据镜片基材的凸状区域以及覆盖其的覆膜的厚度,配置有以从该面朝向物体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凸状区域6。另外,在此,例示了多个凸状区域6配置于物体侧的面的情况,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只要配置于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的至少一个面即可。
如图1所示,多个凸状区域6在眼镜镜片1的表面分别规则地排列。在图例中,多个凸状区域6部分地配置在镜片中心的附近,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各凸状区域6规则地排列,则既可以配置在镜片整个面,也可以以包围镜片中心的方式配置成圆周状。
另外,多个凸状区域6以各自独立的岛状(即,相互不相邻而是分离的状态)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凸状区域6各自离散(即,各自不连续,分散地分散的状态)配置。不过,在此,例示出各凸状区域6全部为独立的岛状的情况,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以包含相邻的区域的外缘彼此连结或者接触的方式配置各凸状区域6。
(光学特性)
在以上那样的构成的眼镜镜片1中,通过在物体侧的面3具有凸状区域6,从而实现以下的光学特性,其结果,能够抑制眼镜佩戴者的近视等折射异常的发展。
如图2所示,在眼镜镜片1中,入射到没有形成凸状区域6的区域(以下称为“基底区域”)的物体侧的面3的光从眼球侧的面4射出后,聚焦在眼球20的视网膜20A上。即,透过眼镜镜片1的光线原则上在眼镜佩戴者的视网膜20A上聚焦。换言之,眼镜镜片1的基底区域以在作为规定位置A的视网膜20A上聚焦的方式,根据眼镜佩戴者的处方设定曲率。因此,眼镜镜片1的基底区域具有基于矫正眼镜佩戴者的眼睛的折射异常的处方的第一折射力,作为以镜片透射光在作为规定位置A的视网膜20A上聚焦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区域”发挥功能。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聚焦”是指光集中成像,但未必是无像差的成像,也可以具有球面像差、像散。本说明书中的“焦点”是指作为在视觉上取得极大值的点而被识别的地点。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眼镜镜片1中,入射到凸状区域6的光在从眼球侧的面4射出后,在比眼球20的视网膜20A靠物体侧的位置(散焦位置)聚焦。即,凸状区域6使从眼球侧的面4射出的光收敛于比规定的位置A靠物体侧的位置B。该收敛位置B根据多个凸状区域6的每一个,作为位置B1、B2、B3、···BN存在。因此,多个凸状区域6分别作为以镜片透射光在从规定位置A散焦的位置B聚焦的方式形成的“第二区域”而发挥功能。以下,将作为第二区域发挥功能的凸状区域6也称为“区段”。
这样,眼镜镜片1原则上使从物体侧的面3入射的光线从眼球侧的面4射出并收敛于规定的位置A,另一方面,在配置有区段6的部分,使光线会聚于比规定的位置A靠物体侧的位置B(B1、B2、B3、···BN)。即,眼镜镜片1具有与用于实现眼镜佩戴者的处方的光线会聚功能不同的、向靠近物体侧的位置B的光线会聚功能。通过具有这样的光学特性,眼镜镜片1能够发挥抑制眼镜佩戴者的近视等折射异常的发展的效果(以下称为“近视抑制效果”)。
(2)周边观察的概要
上述的眼镜镜片1的光学特性主要是入射的光在透过镜片后到达包含视网膜的中心凹的中心视野,在该中心视野的部分被感知的情况。但是,眼球的视网膜也与周边观察对应。在此所说的“周边观察”是指在位于中心视野的外侧的周边视野的部分感知光。
图4是表示从中心观察和周边观察的情况下的、入射到各区段的光的主光线的路径的概略剖视图。
在以图4的例子为首的多数情况下,到达周边视野20B的光相对于到达中心视野20C的光具有角度地入射到眼镜镜片1。
相对于到达中心视野20C的光具有角度的光,若透过眼镜镜片1,再通过眼球20的瞳孔20D,则到达视网膜20A的周边视野20B的部分,在该周边视野20B中被感知。周边视野20B与中心视野20C相比,是低分辨率的空间分辨率。具体而言,在周边视野20B的视细胞中,只有中心视野20C的10~20%左右的分辨率。因此,在周边视野20B中,搜索焦点位置的线索的光刺激可能会被感知为与中心视野20C的情况不同。
因此,在周边观察时,如上所述,即使光在位置B收敛,周边视野20B也有可能无法检测到该情况。即,在周边视野20B中搜索焦点位置的线索的光刺激与中心视野20C的情况不同,因此,透过眼镜镜片1的区段6的光在比视网膜20A靠物体侧的位置B难以感知到聚焦,其结果,有可能无法发挥抑制近视发展的效果。
在此,具体说明在中心视野20C感知的成像与在周边视野20B感知的成像的差异。
图5是表示眼镜镜片1中的区段6的配置例的局部放大图。
在此,如图5所示,关注七个区段6被六方配置的区域C,说明透过该区域C内的各区段6的光如何被感知。
图6是表示透过眼镜镜片1的区段6的光被眼球20的中心视野20C感知的情况下的模拟像的说明图。
在图例中,在将视网膜20A上的规定位置A设为“0D(屈光度)”的情况下,针对以在比规定位置A靠物体侧仅“3.4D”的位置B聚焦的方式形成有区段6的眼镜镜片1,示出了通过模拟求出在从3.4D到0D的多个部位处透过该区段6的光如何在中心视野20C被感知的结果。
如图6所示,根据考虑了中心视野20C的分辨率的模拟,可知透过了各区段6的光在位置B(即+3.4D的位置),表示光的感知状态的图中白圆圈图形的直径最小,感知为最聚光(参照图6中所示的箭头D)。
图7是表示透过眼镜镜片1的区段6的光被眼球20的周边视野20B感知的情况下的模拟像的说明图。
在图例中,也与上述的中心视野20C的情况同样地,示出了规定位置A(0D)和与其相比靠物体侧的位置B(+3.4D)之间的多个部位的模拟结果。
如图7所示,根据考虑了周边视野20B的分辨率的模拟,与上述的中心视野20C的情况不同,在位置B(即+3.4D的位置)处不会感到最聚光。即,可知透过各区段6的光不会被个别地感知,分别被合体而被感知为一个光,而且被感知为整体模糊。
如上所述,在中心视野20C和周边视野20B中,由于分辨率的不同,光的感知方式不同。因此,即使是以对于中心视野20C发挥近视抑制效果的方式形成的区段6,仅凭此在周边观察时也未必能够发挥近视抑制效果。
为了在周边观察时也发挥近视抑制效果,也考虑在中心视野20C的对应部分和周边视野20B的对应部分使眼镜镜片1的镜片结构不同来应对。具体而言,考虑在中心视野20C的对应部分和周边视野20B的对应部分使区段6的形状、度数等不同,或者对一者的部分赋予强的像面弯曲。但是,如果使镜片结构部分地不同,则镜片整体的表面变得不均匀,外观受损。另外,在眼球转动时,镜片结构的分布与视线的对应关系改变,因此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效果。即,不优选使镜片结构在中心视野20C的对应部分和周边视野20B的对应部分不同。另外,通过考虑周边观察,也不优选对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受损。
关于这一点,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为了在不损害对于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的情况下在周边观察中也能够发挥较小的近视抑制效果,想到了如下的镜片构造。
例如,在周边观察时,由于与中心视野20C的分辨率的不同,感知为光整体看起来模糊。即,与中心视野20C的情况不同,在位置B(即+3.4D的位置)处不会感到最聚光。然而,认为即使在位置B处不感觉到最聚光,只要感知为至少在比位置A(即,0D的位置)靠物体侧的位置(例如,参照图7中所示的箭头E)处感觉到最聚光(即,表示光的感知状态的图中白圆圈图形的直径为最小),能够发挥很大的近视抑制效果。在周边观察中,为了在至少比位置A靠物体侧的位置感觉到聚光,利用基于周边视野20B中的低分辨率的空间分辨率的模糊像的重叠即可。即,在周边观察时,由于低分辨率而透过了各区段6的光被感知为模糊像,但如果由于该模糊像彼此的重叠部分而光能增大,则能够以在该重叠部分的位置宛如存在聚光点的方式进行感知。以下,将利用模糊像彼此的重叠在光学的焦点位置以外以模拟方式作为聚光点进行感知的情况简称为“假聚光”。为了产生这样的假聚光,只要以在周边观察时被感知的模糊像彼此在所希望的位置(即,至少比位置A靠物体侧的位置)重叠的方式设定各区段6的尺寸以及布置间隔即可。
即,本申请发明人想到了如下的镜片结构,即,为了即使在成为低分辨率的空间分辨率的周边观察上也能够发挥抑制折射异常发展的效果,以在周边观察时被感知的光被认知为期望的位置(即,视网膜20A上的焦点位置A以外的位置)的假聚光的方式,以多个区段6各自的尺寸以及布置间隔形成。
(3)区段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1中的多个区段6的尺寸及布置间隔进行说明。
区段6的尺寸是指确定该区段6的物理量的指标。例如,在区段6为俯视呈圆形状的情况下,确定该区段6的大小的直径D相当于该区段6的尺寸的一例。另外,由区段6的曲率等确定的该区段6的部分的度数P也相当于该区段6的尺寸的一例。这样,这里所说的区段6的尺寸只要能够确定该区段6的物理量,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列举直径D、度数P等。
区段6的布置间隔是指配置有相邻的区段6的间隔。特别是,在此,是指相邻的区段6的各基准点的间隔L。区段6的基准点是在确定配置有该区段6的位置的基础上成为基准的点。例如,在该区段6为俯视呈圆形状的情况下,该区段6的中心点可成为基准点。因此,如果中心点是基准点,则相邻的区段6的布置间隔相当于该区段6彼此之间的配置间距。
如果确定了区段6的尺寸以及布置间隔,则也能够确定镜片面上的区段6的密度、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区段6的面积比率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在眼镜镜片1中各区段6均为俯视圆形状、各区段6六方配置的镜片结构的情况为例。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眼镜镜片1为了在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多个区段6分别以满足以下说明的条件1、条件2及条件3的尺寸及布置间隔形成。应予说明,关于条件1、条件2及条件3,未必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即,作为产生假聚光的条件,只要至少满足条件1即可,优选满足条件1和条件2这两者,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1、条件2和条件3的全部即可。
(条件1)
在产生假聚光的条件1中,例如在大致相等尺寸的区段6排列成六方配置状的情况下,在眼镜佩戴者的眼球20的瞳孔20D的范围内存在至少三个区段6。
在此,若将区段6的直径设为D,将眼镜镜片1的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区段6的面积比率设为K,将瞳孔20D最收缩时的一般的瞳孔直径即φ2mm的面积设为π,则与瞳孔20D相同面积的镜片表面内的区段6的总面积成为Kπ,每一个区段6的面积S成为π(D/2)2。为了在与瞳孔20D相同面积的镜片表面存在三个以上的区段6,面积S=π(D/2)2必须为总面积Kπ的1/3。整理该情况,得到以下的(1)式。
S≦Kπ/3
π(D/2)2≦Kπ/3
D2≦(4K/3)···(1)
在周边观察时,光倾斜地通过瞳孔20D,因此与瞳孔20D的面积对应的镜片上的面积可能变小。
图8是表示视场角与瞳孔直径面积的关系的例子的说明图。例如,若将周边观察时的视场角设为α,则如图示例那样,瞳孔20D的面积减小cosα倍。
考虑这一点,在周边观察中,为了可靠地包含三个以上区段6,关于上述的(1)式,将视场角的设定角(即,在周边观察时光与朝向中心凹的光所成的角度)设为θ,将右边cosθ倍,由此成为以下的(2)式那样。
D2≦(4K/3)×cosθ···(2)
在上述的(2)式中,θ是视场角的设定角,考虑到一般的视场角的大小,例如设定为θ=25°(全视场角为50°)左右即可,更优选设定为θ=45°(全视场角为90°)左右即可。即,如果以θ=25°设定,则在25°方向的周边观察中,在φ2mm的瞳孔20D中存在三个以上的区段6。另外,如果以θ=45°设定,则在45°方向的周边观察中,在φ2mm的瞳孔20D中存在三个以上的区段6。
因此,满足以下的(2)’式、更优选满足以下的(2)”式成为用于在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的条件1。
D2≦(4K/3)×cos25°···(2)’
D2≦(4K/3)×cos45°···(2)”
此外,如上所述,条件1规定在瞳孔20D的范围内配置存在于镜片面上的多个区段6中的至少三个。通过满足这样的条件1,在眼镜镜片1的镜片面上,以至少连接三个区段6的各基准点的图形成为锐角三角形(所有的角小于直角(90°)的三角形)的方式,形成各区段6的尺寸和布置间隔。如上所述,各区段6的基准点是在确定配置有该区段6的位置的基础上成为基准的点,例如是该区段6的中心点。如果连接各基准点的图形为锐角三角形,则在有限大小的瞳孔20D的范围内,至少三个区段6被有效地配置。
(条件2)
条件2是这样的条件:即使在通过满足条件1而产生假聚光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害对于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的方式,各区段6在聚焦的位置B分离并感知光的各点。
图9是表示光线与区段间隔的关系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例中,通过各区段6的中心的主光线用实线表示,通过各区段6的上下端附近的光线用虚线表示。
在此,若将相邻的区段6彼此的间隔设为L,将(眼镜镜片1的基底区域+眼球20)的焦距设为f,将视网膜上的位置A与各区段6聚焦的位置B之间的距离(焦点误差)设为Δf,则通过以下的(3)式求出各区段6在聚焦的位置B处的主光线间隔(即点间隔)L’。
L’=L(Δf/f)···(3)
例如,若将给予区段6的度数设为P,则能够将与标准的正视度数相比(眼镜镜片1的基底区域+眼球20)的度数认为是60D(屈光度),因此通过区段6的部分的度数为60+P。焦距是度数的倒数的1000倍,因此f=1000/60,Δf=1000/60-1000/(60+P)。因此,Δf/f=P/(60+P)。由此,点间隔L’能够如以下的(4)式那样替换。
L’=LP/(60+P)···(4)
如果该点间隔L’超过眼睛的分辨率,则各区段6的各个点被相互分离地感知。通常,视网膜的中心凹的视细胞以0.005mm左右的间距配置。因此,关于点间隔L’,如果是比中心窝的视细胞的配置间距的两倍大的L’≥0.010mm左右,更优选为其加倍的L’≥0.020mm左右,则能够充分地感知各区段6的点被分离地感知。
即,在设相邻的区段6彼此的间隔为L、赋予各区段6的度数为P时,满足以下的(5)式、优选满足以下的(6)式成为用于分离各区段6各自的各焦点的条件2。
LP/(60+P)≧0.010···(5)
LP/(60+P)≧0.020···(6)
通过满足这样的条件2,特别是如果是满足上述的(5)式的情况,则点间隔L’(即,式的左边)比中心视野20C的分辨率(即,式的右边)高,因此即使各区段6产生假聚光,也能够使各区段6的焦点分离,不会损害对于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另外,特别是在满足上述的(6)式的情况下,与上述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加倍的余裕,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各区段6的焦点分离。
(条件3)
条件3是这样的条件:即使在眼镜镜片1的镜片面上配置有多个区段6的情况下,至少在各区段6的配置区域整体上使外观变得均匀。
具体而言,若将眼镜镜片1的镜片面上的各区段6之间的度数差设为ΔP,则以该度数差ΔP的最大值为0.25以下的方式形成各区段6。
通过满足这样的条件3,抑制了各区段6之间的度数差ΔP,由此,镜片的外观变得均匀,外观不会受损。另外,通过各区段6的均匀化,对于镜片佩戴者而言,也能够使外界看起来均匀,能够得到非常优异的视野。
(镜片评价)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只要至少满足条件1、优选满足条件1和条件2两者、进一步优选满足条件1、条件2以及条件3的全部,就能够得到以在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区段6的眼镜镜片1。在这样的眼镜镜片1中,关于各区段6是否产生假聚光,例如能够通过以下说明的方法进行验证(评价)。
人的视野通过类似于Gabor变换的作用认知像(参考文献:J.Daugman,“Entropyreduction and decorrelation in visual coding by oriented neural receptivefields”,“Trans.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第36卷,第1期,第107-114页(1989).)。根据该情况,关于在人的视野中如何感知光,认为通过使用了以下的(7)式所示的Gabor函数的评价值,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评价)。另外,在(7)式中,x为视网膜上的水平方向坐标,y为视网膜上的垂直方向坐标,均为单位mm。在本例中,例示了x方向的Gabor函数,但也可以使用y方向、中间方向的Gabor函数。
Figure BDA0003672195120000151
在使用了Gabor函数进行评价时,例如,将上述的(7)式所示的Gabor函数与几何光学点(不是考虑到人的视野的空间分辨率的点)进行卷积,将该卷积的结果的最大值作为Gabor系数(即,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将该评价值用于是否产生了假聚光的评价即可。评价中使用的Gabor系数相当于人视觉确认的对比度的评价值。具体而言,在上述的(7)式中,在中心视野中计算为a=0.015,在周边视野中计算为a=0.105,在最佳聚焦位置处的值1进行标准化而将Gabor系数(评价值)显示在坐标图上。如后所述,可以考虑在横轴采用视网膜上的规定位置A与各区段6聚焦的位置B之间的距离(散焦量、单位:屈光度),纵轴采用Gabor系数(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单位:无量纲量)来制作坐标图。
在制作了这样的坐标图的情况下,若在周边观察时在各区段6之间产生假聚光,则针对透过该区段6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处具有极大值。因此,换言之,在作为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结果的坐标图上,在针对在周边观察时透过各区段6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具有极大值的方式配置有各区段6时,配置有该区段6的眼镜镜片1以在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的方式形成有各区段6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极大值更优选为最大值。不过,极大值不一定是最大值,如果是具有充分的大小的极大值,则即使不是最大值也被识别为假聚光。例如,极大值只要具有比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大的值即可。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在此,列举实施例1、2进行说明,并且对比较例1、2也简单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2和比较例1、2中,也对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结果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实施例1,以使各区段6的直径D=0.75mm、相邻的区段6彼此的间隔L=1.01mm、区段6的面积比率K=0.5、赋予各区段6的度数P=3.5D的方式,形成了配置有多个区段6的眼镜镜片1。
在制造这种结构的眼镜镜片1时,首先,通过注塑聚合等公知的成型法对镜片基材进行成型。例如,通过使用具有具备多个凹部的成型面的成型模具,进行基于注塑聚合的成型,从而得到至少在一个表面具有凸状区域的镜片基材。在该情况下,以与上述的使用一致的方式,使用形成有多个凹部的成型模具即可。
然后,得到镜片基材后,接着,根据需要在该镜片基材的表面形成硬涂膜、减反射膜等覆膜。覆膜的形成可以使用已述的公知的成膜法进行。
通过这样的步骤的制造方法,得到具有朝向物体侧突出的多个凸状区域(区段)6的眼镜镜片1。
关于以上那样的实施例1的眼镜镜片1,若对规定条件1的(2)’式进行计算,则左边为0.563,右边为0.604,因此0.563<0.604。即,与(2)’式中的哪一个方向一致,满足条件1。
另外,关于实施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1,若针对规定条件2的(5)式以及(6)式分别进行计算,则在所有情况下左边均为0.056,因此成为0.056﹥0.010,并且也成为0.056﹥0.020。即,(5)式以及(6)式中的任一个不等号的方向都一致,满足条件2(包含更优选的情况)。
这样,确认了实施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1满足条件1和条件2这两者,由此在该眼镜镜片1中,各区段6在视网膜上的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其结果,在不损害针对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的情况下,即使在周边观察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近视抑制效果。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2,以使各区段6的直径D=0.6mm、相邻的区段6彼此的间隔L=0.81mm、区段6的面积比率K=0.5、赋予各区段6的度数P=3.5D的方式,形成了配置有多个区段6的眼镜镜片1。该眼镜镜片1能够通过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制造方法得到。
关于以上那样的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若对规定条件1的(2)’式进行计算,则左边为0.360,右边为0.604,因此为0.360<0.604。另外,若对更优选的(2)”式进行计算,则左边为0.360且右边为0.471,因此为0.360<0.471。即,(2)’式和(2)”式中的任一个不等号的方向都一致,满足条件1(包括更优选的情况)。
另外,关于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若针对规定条件2的(5)式以及(6)式分别进行计算,则在任一情况下左边均为0.045,因此0.045>0.010,并且也成为0.045>0.020。即,(5)式以及(6)式中的任一个不等号的方向都一致,满足条件2(包含更优选的情况)。
这样,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满足条件1和条件2这两者,由此,确认了该眼镜镜片1的各区段6在视网膜上的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如下所述,该确认通过求出作为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的Gabor系数,并将该Gabor系数示于坐标图来进行。
图10是表示关于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例的坐标图中,在横轴采用视网膜上的规定位置A(0D)与各区段6聚焦的位置B(3.5D)之间的距离(散焦量),在纵轴采用Gabor系数(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表示于最佳聚焦位置处的值1标准化的Gabor系数(评价值)。另外,在坐标图中,关于考虑中心视野20C的分辨率而计算出的Gabor系数,用实线表示,关于考虑周边视野20B的分辨率而计算出的Gabor系数(即,在周边观察时的Gabor系数)用虚线表示。
根据图10所示的坐标图可知,在以虚线表示的周边观察的情况下,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即0.85D的位置,Gabor系数具有极大值。即,可以换言之,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以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即0.85D的位置产生假聚光的方式,形成有各区段6的尺寸及布置间隔。顺便说一下,在以实线所示的中心视野20C进行感知的情况下,在作为位置B(散焦位置)的3.5D的位置,Gabor系数具有最大值。
如上所述,实施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1满足了条件1和条件2这两者,因此确认了各区段6在视网膜上的规定位置A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由此,即使在周边观察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近视抑制效果,而且,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不会损害对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
(比较例1)
在此,对比较例1的眼镜镜片进行简单说明。比较例1的眼镜镜片具有以与上述的实施例2的眼镜镜片1相同的尺寸形成的区段,但相邻的区段彼此的间隔比实施例2的情况宽,因此构成为不满足条件1。
图11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例的坐标图中,横轴、纵轴、实线、虚线等也与图10所示的坐标图的情况相同。
根据图11所示的坐标图可知,在以虚线表示的周边观察的情况下,在规定位置A(0D),Gabor系数具有极大值。即,比较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不满足条件1,因此不会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因此,在比较例1涉及的眼镜镜片中,在周边观察的情况下无法发挥近视抑制效果。
(比较例2)
接着,对比较例2的眼镜镜片进行简单说明。比较例2的眼镜镜片具有以与上述的实施例2的眼镜镜片1相同的尺寸形成的区段,但相邻的区段彼此的间隔比实施例2的情况窄,因此构成为不满足条件2。
图12是表示关于比较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的Gabor系数(评价值)的坐标图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例的坐标图中,横轴、纵轴、实线、虚线等也与图10所示的坐标图的情况相同。
根据图12所示的坐标图可知,在以实线所示的中心视野20C进行感知的情况下,在位置B(散焦位置)即3.5D的位置,Gabor系数不具有极大值。即,比较例2涉及的眼镜镜片不满足条件2,因此有可能损害对中心视野20C的近视抑制效果。而且,在用虚线所示的周边观察中,在规定位置A(0D)处,Gabor系数也具有极大值。因此,无法在规定位置A(0D)以外的位置产生假聚光,即使在周边观察的情况下也无法发挥近视抑制效果。
(变形例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例示的公开内容,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公开内容中,列举了在物体侧的面3具有凸状区域6的结构的眼镜镜片1,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结构的眼镜镜片。即,本发明只要是具有以透射光在规定位置处聚焦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区域、和以在与第一区域不同的散焦位置处聚焦的方式形成的多个第二区域而构成的眼镜镜片,则不仅能够应用于在镜片表面具有凸状区域6的镜片构造,还能够应用于镜片表面平滑的镜片构造。
另外,例如,在上述的公开内容中,主要以眼镜镜片为近视发展抑制镜片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远视发展抑制镜片。
另外,例如,在上述公开内容中,主要是以六方配置凸状区域(区段)6的情况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即使是六方配置以外的配置,只要以在周边观察时产生假聚光的方式配置各凸状区域(区段)即可。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眼镜镜片,3…物体侧的面,4…眼球侧的面,6…凸状区域(区段),20…眼球,20A…视网膜,20B…周边视野,20C…中心视野。

Claims (14)

1.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眼睛内的规定位置处聚焦;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形成为使所述透射光在从所述规定位置散焦的位置处聚焦,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以在周边观察时被感知的光被识别为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的假聚光的尺寸及布置间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以关于所述周边观察时的所述透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具有极大值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以关于所述周边观察时的所述透射光的使用了Gabor函数的评价值在所述规定位置以外的位置处具有最大值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所述透射光通过的瞳孔直径的范围内配置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三个,同时以连结该三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各基准点的图形成为锐角三角形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2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4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将相邻的所述第二区域彼此的间隔设为L,将给予所述第二区域的度数设为P时,满足LP/(60+P)≥0.010。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之间的度数差ΔP的最大值为0.2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被六方配置。
10.一种眼镜镜片,其具有:第一区域,其形成为使透射光在眼睛内的规定位置处聚焦;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形成为使所述透射光在从所述规定位置散焦的位置处聚焦,所述多个第二区域在所述透射光通过的瞳孔直径的范围内配置有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三个,并且以连结该三个所述第二区域的各基准点的图形成为锐角三角形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多个第二区域的尺寸及布置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2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当将俯视时呈圆形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直径设为D,将镜片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率设为K时,满足D2≤(4K/3)×cos4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在将相邻的所述第二区域彼此的间隔设为L,将给予所述第二区域的度数设为P时,满足LP/(60+P)≥0.010。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之间的度数差ΔP的最大值为0.25以下。
CN202080083400.7A 2019-12-23 2020-12-18 眼镜镜片 Pending CN1147468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1894A JP7402675B2 (ja) 2019-12-23 2019-12-23 眼鏡レンズ
JP2019-231894 2019-12-23
PCT/JP2020/047440 WO2021132079A1 (ja) 2019-12-23 2020-12-18 眼鏡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802A true CN114746802A (zh) 2022-07-12

Family

ID=7654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400.7A Pending CN114746802A (zh) 2019-12-23 2020-12-18 眼镜镜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0764A1 (zh)
EP (1) EP4083690A4 (zh)
JP (1) JP7402675B2 (zh)
CN (1) CN114746802A (zh)
WO (1) WO2021132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06086S1 (en) * 2021-09-10 2023-11-28 Aperture In Motion, LLC Contact lens
USD1006087S1 (en) * 2021-09-10 2023-11-28 Aperture In Motion, LLC Contact lens
USD1019728S1 (en) * 2021-09-10 2024-03-26 Aperture In Motion, LLC Contact lens
JP7177959B1 (ja) 2021-09-15 2022-11-24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眼鏡レンズ
JP2023130028A (ja) * 2022-03-07 2023-09-20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2836A1 (en) * 2010-09-09 2012-03-15 Tse Yan Y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ard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US20170131567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Hoya Lens Thailand Ltd. Spectacle Lens
US20180275427A1 (en) * 2015-06-23 2018-09-2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comprising lenslets for preventing and/or slowing myopia progression
EP3561578A1 (en) * 2018-04-26 2019-10-30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Lens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9812A1 (en) * 2012-05-07 2013-11-14 Johns Lynette Customized wavefront-guided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to correct higher-order aberrations
US10877294B2 (en) * 2015-06-23 2020-12-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comprising non-coaxial lenslets for preventing and/or slowing myopia progression
CN115185103A (zh) * 2016-08-01 2022-10-14 华盛顿大学 用于治疗近视的眼科镜片
EP3532891A4 (en) 2016-10-25 2020-04-29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imited DEVICES, SYSTEMS AND /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HORT-VISION
JP7117877B2 (ja) * 2018-03-29 2022-08-15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精度の評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2836A1 (en) * 2010-09-09 2012-03-15 Tse Yan Yi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ard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US20180275427A1 (en) * 2015-06-23 2018-09-2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phthalmic lens comprising lenslets for preventing and/or slowing myopia progression
US20170131567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Hoya Lens Thailand Ltd. Spectacle Lens
EP3561578A1 (en) * 2018-04-26 2019-10-30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Lens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2675B2 (ja) 2023-12-21
EP4083690A1 (en) 2022-11-02
JP2021099455A (ja) 2021-07-01
EP4083690A4 (en) 2023-07-19
WO2021132079A1 (ja) 2021-07-01
US20220390764A1 (en)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6802A (zh) 眼镜镜片
AU2017351635C1 (en) Devices,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myopia control
US20170131567A1 (en) Spectacle Lens
JP2021005081A (ja)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CN115280224A (zh) 镜片元件
CN112703443B (zh) 眼用透镜、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眼用透镜组
JP2021157126A (ja) 眼鏡レンズ
CN218630402U (zh) 具有改善的视觉性能的镜片元件
JP7358619B2 (ja) 眼鏡レンズ
CN217739646U (zh) 非对称离焦镜片及应用其的眼镜
CN113341593B (zh) 具有离焦功能的眼镜片
WO2021181885A1 (ja) 眼鏡レンズ
KR20240065249A (ko) 렌즈 요소
CN215526263U (zh) 眼镜镜片
CN215117041U (zh) 眼镜片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9370156U (zh) 渐变式多点离焦辅助镜片及具有该镜片的眼镜
EP4328658A1 (en) Spectacle lens design and methods to retard and control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WO2023166822A1 (ja) 眼鏡レンズ、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眼鏡及び眼鏡の製造方法
KR20240021301A (ko) 안경 렌즈
KR20240021302A (ko) 안경 렌즈
CN117970665A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KR20240070516A (ko) 개선된 시각 성능을 갖는 렌즈 요소
JP2023130028A (ja)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CN115308926A (zh) 镜片结构、软性亲水接触镜及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