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67808A - 先导阀 - Google Patents

先导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67808A
CN117967808A CN202311370704.3A CN202311370704A CN117967808A CN 117967808 A CN117967808 A CN 117967808A CN 202311370704 A CN202311370704 A CN 202311370704A CN 117967808 A CN117967808 A CN 117967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valve core
pilot valve
outlet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07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铭
王双卫
张俊帆
徐创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07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67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6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67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先导阀,先导阀包括阀座、动铁结构及弹性件,阀座设有入口、出口及连通入口和出口的连通腔;动铁结构包括主阀芯及先导阀芯,主阀芯可动地设于连通腔以打开及封堵出口,主阀芯开设有连通出口与连通腔的先导流道,先导阀芯可动地穿设于主阀芯内以打开或封堵先导流道;弹性件设于阀座并弹性抵接于先导阀芯背离先导流道的一端,而抵推先导阀芯封堵先导流道并带动主阀芯封堵出口。上述先导阀中,由于先导流道开设在主阀芯上,且先导阀穿设于主阀芯而用于打开或封堵流道,故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将主阀芯与先导阀芯分别设于阀座内,本申请如此设置能够相对省去先导阀芯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设置先导阀整体具有更小的体积。

Description

先导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回路系统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先导阀。
背景技术
先导阀是一种常用的流体控制元件,其主要能够控制管道内流体的导通及截断。目前的先导阀内通常设置有主阀芯及先导阀芯,通过先导阀芯打开或截断先导流道,能够控制先导阀内的压差,以通过流体的压力来驱动主阀芯运动。由此,相对于其他阀元件中直接驱动主阀芯运动,先导阀通过控制先导阀芯运动方式来间接控制主阀芯运动,能够降低驱动主阀芯运动所需的力
然而,目前的先导阀中,由于同时设置的主阀芯和先导阀芯,使先导阀整体体积大,不便于适用在结构紧凑的设备中。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先导阀整体体积大,不便于适用在结构紧凑的设备中问题,提供一种先导阀。
一种先导阀,所述先导阀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入口、出口及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连通腔;
动铁结构,所述动铁结构包括主阀芯及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可动地设于所述连通腔以打开及封堵所述出口,所述主阀芯开设有连通所述出口与连通腔的先导流道,所述先导阀芯可动地穿设于所述主阀芯内以打开或封堵所述先导流道;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阀座并弹性抵接于所述先导阀芯背离所述先导流道的一端,而抵推所述先导阀芯封堵所述先导流道并带动所述主阀芯封堵所述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先导阀芯内以弹性抵推所述先导阀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静铁,所述静铁用于在磁场作用下将所述先导阀芯由封堵位置吸附至打开位置;其中,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先导阀芯沿同一方向运动,所述静铁开设有限位槽,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先导阀芯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阀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由所述先导阀芯指向所述静铁的方向上,所述限位槽的内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芯靠近所述静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静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主阀芯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阀座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向所环绕的空间内提供磁场,所述静铁穿设于所述线圈,所述先导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以及所述主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也均穿设于所述线圈,而在所述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并吸附所述静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静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阀芯内开设有供所述先导阀芯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与所述先导阀芯间隔形成第一流道,所述主阀芯与所述连通腔的腔壁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一端所述先导流道,另一端在所述主阀芯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入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单侧间隙L2,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单侧间隙L1及所述先导流道的内径r。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座设有环绕于所述出口外周的第一凸嘴,所述主阀芯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嘴时封堵所述出口,且所述主阀芯抵接所述第一凸嘴时,所述主阀芯的端面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凸嘴的外侧,而处于所述连通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设于所述主阀芯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以用于封堵所述出口。
上述先导阀中,由于先导流道开设在主阀芯上,且先导阀芯穿设于主阀芯而用于打开或封堵流道,故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将主阀芯与先导阀芯分别设于阀座内,本申请通过设置先导阀芯穿设在主阀芯内,能够相对省去先导阀芯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设置先导阀整体具有更小的体积。同时,由于先导阀芯穿设在主阀芯内,故弹性件抵推先导阀芯时能够同时抵推主阀芯,以同时向所述两者提供推力以使先导阀芯封堵先导流道,以及使主阀芯封堵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先导阀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先导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先导阀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述先导阀中当先导阀芯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述先导阀中当主阀芯运动至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先导阀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先导阀;100、阀座;110、入口;120、出口;130、连通腔;131、第二流道;132、下腔;140、第一凸嘴;200、动铁结构;210、主阀芯;211、先导流道;211a、开口;212、安装孔;212a、第一流道;220、先导阀芯;230、第二凸嘴;300、弹性件;400、驱动组件;410、静铁;411、限位槽;420、线圈;500、轴套;600、底盖;710、第一密封套;720、第二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先导阀10包括阀座100、动铁结构200及弹性件300。阀座100设有入口110、出口120及连通入口110和出口120的连通腔130。动铁结构200包括主阀芯210及先导阀芯220,主阀芯210可动地设于连通腔130以打开及封堵出口120。主阀芯210开设有连通出口120与连通腔130的先导流道211,先导阀芯220可动地穿设于主阀芯210内以打开或封堵先导流道211。弹性件300设于阀座100并弹性抵接于先导阀芯220背离先导流道211的一端,而抵推先导阀芯220封堵先导流道211并带动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
上述先导阀10中,由于先导流道211开设在主阀芯210上,且先导阀芯220穿设于主阀芯210而用于打开或封堵流道。如此设置,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将主阀芯210与先导阀芯220分别设于阀座100内,本申请通过设置先导阀芯220穿设在主阀芯210内,能够相对省去先导阀芯220所占用的空间,以便于设置先导阀10整体具有更小的体积。同时,由于先导阀芯220穿设在主阀芯210内,故弹性件300抵推先导阀芯220时能够同时抵推主阀芯210,以同时向所述两者提供推力以使先导阀芯220封堵先导流道211,以及使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从而,无需设置多个弹性件310分别抵推主阀芯210和先导阀芯220,故同样能够相对减小先导阀10的体积。
结合图3,先导阀芯220可以穿设在主阀芯210背离出口120的一侧。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时,入口110内流入连通腔130的流体在连通腔130内形成背压,以抵推主阀芯210与出口120紧密接触;以及,入口110内流入连通腔130的流体在连通腔130内形成背压,以抵推先导阀芯220与先导流道211的端口紧密接触。如图3所示,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时,阀座100内可供流体流通的路径参阅标号Q1。需要说明的是,标号Q1以箭头的形式示出的是入口110进入连通腔130内后可供流体流动的路径,而不用于限定流体的具体流动方向。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腔130可大致呈柱状的空间,主阀芯210为与连通腔130的截面尺寸及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柱状结构。连通腔130的腔壁与主阀芯210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以供流体流通,而对主阀芯210形成背压。同理,先导阀芯220与主阀芯210的内周壁之间也设有间隙而形成供流体流通的流道,故在先导阀芯220打开时,连通腔130可通过该流道与先导流道211连通。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10还包括设于阀座100内的驱动组件400,驱动组件400的部分结构位于主阀芯210远离出口120的一端,弹性件300一端抵接于先导阀芯220,另一端抵接于驱动组件400的位于主阀芯210远离出口120的部分。弹性件300可以为压簧。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的部分结构穿设于先导阀芯220内,以弹性抵推先导阀芯220。如此设置,一方面,通过先导阀芯220收容弹性件300的部分结构,相对于将弹性件300直接设于连通腔130内,如此能够降低弹性件300所占用的阀座100内的空间,则便于进一步减小阀座100的体积,即能够便于使先导阀10有更小的体积。另一方面,设置弹性件300的部分结构穿设在先导阀芯220内,则通过通先导阀芯220的内周壁对弹性件300的支撑作用,能够减少弹性件300在受压缩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偏移、偏斜等位置不稳定的情况,以提高弹性件300位置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0包括静铁410及线圈420,线圈420设于阀座100,线圈420用于向所环绕的空间内提供磁场。静铁410穿设于线圈420,静铁410用于在磁场作用下将先导阀芯220由封堵位置吸附至打开位置。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线圈420的通电和断电,配合弹性件300的弹性抵推作用,能够控制先导阀芯220运动至封堵位置或打开位置。容易理解的是,如图3,所述先导阀芯220的封堵位置即为先导阀芯220封堵先导流道211的位置;如图4,所述先导阀芯220的打开位置即为先导阀芯220打开先导流道211的位置。静铁410即为驱动组件400中位于主阀芯210远离出口120的一端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弹性件300一端抵接于静铁410,另一端抵接于先导阀芯220。
结合图3及图4,当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且先导阀芯220封堵先导流道211时,自入口110流入连通腔130内的流体将抵推主阀芯210及先导阀芯220,使所述两者背压。也就是说,此时流体在连通腔130内形成较高的压力,而出口120处则具有较低的压力。即,主阀芯210靠近出口120的一端(如图3所示O1端)的压力相对低;主阀芯210远离出口120的一端(如图3所示O2端)的压力相对高,故能够抵推主阀芯210紧密封堵出口120。
结合图4及图5,当静铁410在驱动组件400的作用下运动至如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时,由于先导流道211被打开,则出口120通过先导流道211以及先导阀芯220和主阀芯210之间的间隙,能够与主阀芯210背离出口120的一端(即O2端)连通,故此时O2端的压力迅速下降。出口120与O2端连通时流体流动路径如图4中Q2所示。由此,入口110处相对O2端为高压,故通过流体能够推动主阀芯210沿由O1指向O2的方向运动而打开出口120。如此,入口110进入的流体可流向出口120,以实现流道的导通。先导阀10导通时流体的流动路径参阅图5中标号Q3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芯210内开设有安装孔212,安装孔212供先导阀芯220穿设。安装孔212的孔壁与先导阀芯220间隔形成第一流道212a,主阀芯210与连通腔130的腔壁间隔形成第二流道131,第一流道212a连通一端先导流道211,另一端在主阀芯210远离出口120的一端与连通腔130连通,第二流道131连通第一流道212a及入口110。第二流道131的单侧间隙L2,小于第二流道131的单侧间隙L1及先导流道211的内径r,即L2<L1,且L2<r。结合图3,连通腔130内位于O2端附近的空间记为下腔132,则如此设置,当先导流道211打开后,相对于通过第二流道131与入口110连通,下腔132将更快地通过第一流道212a及先导流道211与出口120连通。由此,先导流道211打开后,下腔132内的压力将快速下降,以在主阀芯210两端形成压力差而推动主阀芯210向O2端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L1<r。
请参阅图5,由于主阀芯210和先导阀芯220均处于打开位置时,入口110、出口120及连通腔130相互连通。则当需要重新封堵出口120时,仅需对线圈420断电,由于此时入口110、出口120及连通腔130相互连通,故所述三者内的压力平衡。由此,在磁性吸附力消失的情况下,弹性件300仅需提供推动主阀芯210和先导阀芯220的驱动力,而无需克服压力差,故弹性件300能够方便地推动主阀芯210和先导阀芯220分别运动至封堵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300远离先导阀芯220的一端的部分结构穿设于静铁410。同样地,如此设置一方面,通过静铁410收容弹性件300的部分结构,相对于将弹性件300直接设于连通腔130内,如此能够相对降低弹性件300所占用的阀座100内的空间,则便于进一步减小阀座100的体积,即能够便于使先导阀10有更小的体积。另一方面,设置弹性件300的部分结构穿设在静铁410内,则通过通静铁410的内周壁对弹性件300的支撑作用,能够减少弹性件300在受压缩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偏移、偏斜等位置不稳定的情况,以提高弹性件300位置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主阀芯210封堵出口120且先导阀芯220封堵先导流道211时,先导阀芯220与静铁410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尽管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穿设在先导阀芯220和静铁410内,弹性件300仍有一部分长度可供弹性压缩。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芯210与先导阀芯220沿同一方向运动,即两者运动时的运动轴线重合。静铁410开设有限位槽411,处于打开位置的先导阀芯220一端插接于限位槽411,另一端穿设于主阀芯210。由此,当先导阀芯220运动至与限位槽411插接时,先导阀芯220可作为主阀芯210与静铁410之间的中间连接结构,以对主阀芯210向靠近静铁410方向的运动进行导向,从而能够提高主阀芯210运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通腔130的腔壁也能够给主阀芯210的运动提供导向。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由先导阀芯220指向静铁410的方向上,限位槽411的内径逐渐减小。由此,先导阀芯220在向靠近静铁410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受限位槽411槽壁导向及限位作用,使先导阀芯220能够准确地插接限位槽411,以提高先导阀芯220对主阀芯210导向的准确性。所述由先导阀芯220指向静铁410的方向即为O1指向O2的方向。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芯220靠近静铁410的一端,向靠近静铁410的方向凸出于主阀芯210的端面。由此,能够减小先导阀芯220与静铁410之间的距离,以缩短先导阀芯220的形成。从而,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先导阀芯220由封堵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的速度,以便于快速在主阀芯210两端形成压差而提高先导阀10的响应速度。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中,先导阀芯220靠近静铁410一端可设置与限位槽411形状相适配的锥形顶。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芯220的至少部分结构穿设于线圈420,而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并吸附静铁410。也就是说,先导阀芯220也能够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以与静铁410磁性吸附。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先导阀芯220的响应速度,以提高先导阀10整体的相应速度。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主阀芯210的至少部分结构也穿设于线圈420,而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并吸附静铁41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流体的压力差驱动主阀芯210运动,还结合线圈420与静铁410的配合,以共同驱动主阀芯210运动。由此,主阀芯210的响应速度及运动速度更快。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单一的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提高主阀芯210的响应速度及运动速度,能够提高先导阀10的开启速度,使先导阀10对流道的流通及截断控制灵敏。
请参阅图3及图5,主阀芯210也具有打开位置及封堵位置,主阀芯210处于封堵位置时,主阀芯210一端与出口120密封配合,另一端与静铁410间隔设置。主阀芯210处于打开位置时,主阀芯210一端打开出口120,另一端与静铁410吸附接触。此时,通过静铁410对主阀芯210的吸附以及接触限位,能够提高主阀芯210位置的稳定性。由此,主阀芯210处于打开位置时先导阀10的开度保持稳定不变。相对于传统技术中,通过控制电磁吸附力与弹簧弹力的大小关系而控制主阀芯210位置,以实现对先导阀10开度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处于打开位置的主阀芯210直接与静铁410吸附接触,故主阀芯210的位置稳定,能够使先导阀10的开度保持不变。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阀座100设有环绕于出口120外周的第一凸嘴140,主阀芯210的端面抵接第一凸嘴140时封堵出口120。并且,主阀芯210抵接第一凸嘴140时,主阀芯210的端面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一凸嘴140的外侧,而处于连通腔130内。如此设置,入口110内流入连通腔130的流体能够通过主阀芯210端面中位于第一凸嘴140外侧的部分推动主阀芯210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流道211具有与安装孔212连通的开口211a,主阀芯210设有环绕于开口211a外周的第二凸嘴230,先导阀芯220的端面抵接第二凸嘴230时封堵先导流道211。并且,先导阀芯220抵接第二凸嘴230时,先导阀芯220的端面的部分区域位于第二凸嘴230的外侧,而处于安装孔212内。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10包括第一密封套710,第一密封套710设于主阀芯210靠近出口120的一端以用于封堵出口120。如此,通过第一密封套710能够提高主阀芯210密封出口120的密封性。第一密封套710可以采用硅胶、橡胶等材质。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10还包括第二密封套720,第二密封套720设于先导阀芯220靠近先导流道211的一端以用于封堵先导流道211。如此,通过第二密封套720能够提高先导阀芯220密封先导流道211的密封性。第二密封套720同样可以采用硅胶、橡胶等材质。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10设有轴套500,轴套500穿设于阀座100内,连通腔130形成于轴套500内部。静铁410穿设在轴套500远离出口120的远端,且静铁410与轴套500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以放置流体泄漏。
先导阀10还设有下盖,连接于阀座100底部并抵接轴套500,而提高轴套500位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入口、出口及连通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的连通腔;
动铁结构,所述动铁结构包括主阀芯及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可动地设于所述连通腔以打开及封堵所述出口,所述主阀芯开设有连通所述出口与连通腔的先导流道,所述先导阀芯可动地穿设于所述主阀芯内以打开或封堵所述先导流道;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阀座并弹性抵接于所述先导阀芯背离所述先导流道的一端,而抵推所述先导阀芯封堵所述先导流道并带动所述主阀芯封堵所述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先导阀芯内以弹性抵推所述先导阀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静铁,所述静铁用于在磁场作用下将所述先导阀芯由封堵位置吸附至打开位置;其中,所述主阀芯与所述先导阀芯沿同一方向运动,所述静铁开设有限位槽,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先导阀芯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阀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先导阀芯指向所述静铁的方向上,所述限位槽的内径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靠近所述静铁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静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主阀芯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阀座的线圈,所述线圈用于向所环绕的空间内提供磁场,所述静铁穿设于所述线圈,所述先导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以及所述主阀芯的至少部分结构也均穿设于所述线圈,而在所述磁场作用下产生磁性并吸附所述静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先导阀芯的一端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静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内开设有供所述先导阀芯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与所述先导阀芯间隔形成第一流道,所述主阀芯与所述连通腔的腔壁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一端所述先导流道,另一端在所述主阀芯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入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单侧间隙L2,小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单侧间隙L1及所述先导流道的内径r。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设有环绕于所述出口外周的第一凸嘴,所述主阀芯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嘴时封堵所述出口,且所述主阀芯抵接所述第一凸嘴时,所述主阀芯的端面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凸嘴的外侧,而处于所述连通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设于所述主阀芯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以用于封堵所述出口。
CN202311370704.3A 2023-10-20 2023-10-20 先导阀 Pending CN117967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0704.3A CN117967808A (zh) 2023-10-20 2023-10-20 先导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0704.3A CN117967808A (zh) 2023-10-20 2023-10-20 先导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67808A true CN117967808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6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0704.3A Pending CN117967808A (zh) 2023-10-20 2023-10-20 先导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678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569B1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proportional valve
JP5307517B2 (ja) ソレノイド
EP2309163B1 (en) Bidirectional solenoid valve
US7748683B1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proportional valve
US4559971A (en) Single coil vacuum/vent valve
US20220128165A1 (en) Gas solenoid valve
JP2016200245A (ja) 電磁弁
JP2015059597A (ja) 電磁弁
KR101492515B1 (ko) 밸브
TW201812199A (zh) 電磁閥
KR101155700B1 (ko) 상시 개방형 솔레노이드 밸브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17967808A (zh) 先导阀
JPH05243039A (ja) 電磁弁
JP7308642B2 (ja) 流路切替弁
CN109154401B (zh) 电磁阀
JP4563086B2 (ja) 流体制御弁
KR100653363B1 (ko) 솔레노이드밸브용 하우징유니트 및 이 하우징유니트가구비된 솔레노이드밸브
US20180355993A1 (en) Hydraulic valve configuration for nh vbs with a nl solenoid
JP2005310838A (ja) 電磁式駆動ユニット
CN220910326U (zh) 电磁阀、空气悬架及车辆
JP2006266375A (ja) 電磁弁
JP2003287152A (ja) 電磁弁
CN112236608A (zh) 用于流体的,优选用于气体的阀
WO2017131135A1 (ja) 電磁切換弁
CN215410458U (zh) 一种微型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芯组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