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4876B -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4876B
CN117954876B CN202410351541.2A CN202410351541A CN117954876B CN 117954876 B CN117954876 B CN 117954876B CN 202410351541 A CN202410351541 A CN 202410351541A CN 117954876 B CN117954876 B CN 117954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ging
seat
plug
position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515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54876A (zh
Inventor
王坚波
王伟
王佳颖
欧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515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4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4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54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4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包括插接母座和插头,所述插接母座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体,插头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夹体;所述插接母座和插头上均配设有连接座,且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均配设有焊接引脚,还包括:柔性导电过渡机构、旋转调节组件和定位侧板,所述柔性导电过渡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上,所述金属导电夹体和金属导电体分别通过对应的柔性导电过渡机构与对应的焊接引脚电连接。本发明可根据安装需要进行一定程度调节,无需更换不同类型的连接器使用,提升安装使用效果,并且调节之后可依靠定位侧板有效完成位置固定,便于保持整体连接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特殊的连接器,用于将两个或多个电路板直接连接在一起。它通常具有插针或插座形式的接头,通过接头可以实现不同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和电源供应。
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包括插接母座和插头两部分,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9400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板对板连接器,其通过在两个PCB板之间增加浮动型板对板连接器,便于两块平行的电路板进行连接,便于通过电流以及相应的电信号。
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主要依靠插接在一起的母座和插头完成两块电路板连接,而根据实际安装环境需要以及元件安装空间限定,一般两块电路板相对位置主要有:相互平行、相互垂直以及处于同一平面内,而对于相互平行的位置关系,只需使得母座和插头分别垂直连接到对应电路板上即可,然后完成插接,但是对于相互垂直或者处于同一平面的电路板在通过板对板连接器连接时,则需要母座或者插头处于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然后进行连接,即针对不同电路板连接情况,则需要选择对应类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完成安装,现有板对板连接器不便于根据安装情况进行位置调节,如此便导致使用操作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对板连接器不便于根据电路板安装需求进行调节,导致使用操作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接母座和插头,所述插接母座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体,插头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夹体;所述插接母座和插头上均配设有连接座,且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均配设有焊接引脚,还包括:
柔性导电过渡机构,所述柔性导电过渡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上,所述金属导电夹体和金属导电体分别通过对应的柔性导电过渡机构与对应的焊接引脚电连接;
旋转调节组件,所述旋转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配合连接;
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设置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对应到的连接座前侧,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定位侧板相配合的位置切换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均包括轴座、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所述轴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两侧,且连接座与轴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在轴座的一侧,第二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在轴座到的另一侧,所述定位侧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均与固定螺孔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均包括条形限位挡板、L型滑块和限位挡块,所述条形限位挡板竖直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前侧,且条形限位挡板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L型滑块一端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条形滑槽内,所述定位侧板远离固定螺孔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对应的L型滑块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挡块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座底部前侧,且限位挡块与定位侧板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侧板底部开设有U型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柔性导电过渡机构均包括柔性导电体、收纳腔和弹性收纳机构,所述收纳腔开设在对应的连接座的底部,所述柔性导电体穿设在收纳腔内,所述金属导电夹体和金属导电体分别与对应的柔性导电体一端连接,所述焊接引脚顶部贯穿对应到的收纳腔底部,所述柔性导电体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焊接引脚顶部连接,所述弹性收纳机构设置在收纳腔内,且柔性导电体与弹性收纳机构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收纳机构包括横向滑槽、限位弹簧和转柱,所述横向滑槽横向开设在收纳腔内壁上,所述横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且连接滑块与横向滑槽之间通过限位弹簧连接,所述转柱与连接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柔性导电体环绕配合转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引脚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母座和插头之间配设有安装锁扣机构,所述安装锁扣机构包括插接孔、插接杆和弹性锁件,所述插接孔开设在插接母座顶部一侧,所述插接杆固定连接在插头底部一侧,且插接杆与插接孔相配合,所述弹性锁件设置在插接母座的顶部一侧,且弹性锁件与插接杆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锁件包括锁杆和弹性连接带,所述锁杆设置在插接母座顶部一侧,所述锁杆一端贯穿插接母座的外壁,且穿插至插接孔内,所述插接杆一侧开设有与锁杆相配合的锁孔,所述弹性连接带设置有两个,且分布在锁杆另一端上下侧,且锁杆另一端上下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弹性连接带与插接母座外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母座顶部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板状槽体,所述插头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与板状槽体相配合的定位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板对板连接器的插接母座和插头在通过轴座安装连接到对应的电路板元件上之后,可相对轴座旋转调节位置,针对处于同一平面内需要对接的电路板,则使得插接母座和插头均偏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上,针对处于不同平面需要对接到的电路板,则至少保持插接母座或者插头其中一个处于垂直于电路板的位置,即可根据安装需要进行一定程度调节,无需更换不同类型的连接器使用,提升安装使用效果。
2、本发明在插接母座和插头位置调节好之后,对于插接母座或者插头处于垂直于电路板的位置,或者旋转调节至平行于电路板位置后,所设置的定位侧板处于底部,则无需对定位侧板进一步调节,此时定位侧板上的固定螺孔与对应的定位螺栓对齐,可直接实现固定对接,完成固定,若插接母座或者插头旋转调节至平行于电路板位置后,所设置的定位侧板处于顶部,此时则可抽拉定位侧板,使其先从条形限位挡板与连接座之间滑出,然后偏转,最终使得定位侧板上的固定螺孔与对应位置的定位螺栓对齐进行固定连接,即可根据旋转调节方向对定位侧板进行调节,使得插接母座或者插头调节至对应水平或者垂直位置后仍可有效固定,便于在进行调节之后,完成稳定连接。
3、本发明插头一侧分布插接杆,另一侧分布定位卡板,两者形状不同,且插接母座对接端部一侧分布与插接杆相配合的插接孔,另一侧分布有与定位卡板相配合的板状槽体,如此方便区分对接位置的正反面,便于正确有效插接,避免错误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柔性导电体与焊接引脚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定位侧板与连接座配合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插接母座顺时针旋转调节之后与插头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插接母座逆时针旋转调节之后与插头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插接孔和板状槽体相对插接母座位置分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接母座;2、插头;3、连接座;4、轴座;5、第二定位螺栓;6、第一定位螺栓;7、定位侧板;8、条形限位挡板;9、U型缺口;10、金属导电夹体;11、金属导电体;12、插接杆;13、弹性连接带;14、锁杆;15、锁孔;16、板状槽体;17、定位卡板;18、收纳腔;19、柔性导电体;20、转柱;21、连接滑块;22、横向滑槽;23、焊接引脚;24、定位块;25、定位槽;26、限位弹簧;27、L型滑块;28、条形滑槽;29、限位挡块;30、固定螺孔;31、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接母座1和插头2,插接母座1一端设置有插接口,且插接口内部固定分布有金属导电体11,插头2一端设置有与插接口相配合的凸起,且通过凸起安装有与金属导电体11相配合的金属导电夹体10,插头2可配合插接到插接母座1上,在完成插接时,金属导电体11正好挤压插接到金属导电夹体10内,如此当插接母座1和插头2分别连接在两个电路板或者相关元件上时,便可稳定实现两个电路板或者元件通电传输信号。
插接母座1和插头2之间配设有安装锁扣机构,安装锁扣机构用于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装配在一起后保持相对固定,插接母座1和插头2上均配设有连接座3,且两个连接座3的外侧均配设有焊接引脚23,金属导电体11和金属导电夹体10分别与对应的焊接引脚23电连接,如此当插接母座1和插头2在与电路板电连接时,则使得焊接引脚2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电路板对应位置上,完成电连接,插接母座1和插头2分别通过连接座3进行安装;该连接器还包括柔性导电过渡机构、旋转调节组件和定位侧板7,柔性导电过渡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上,金属导电夹体10和金属导电体11分别通过对应的柔性导电过渡机构与对应的焊接引脚23电连接,柔性导电过渡机构由于可弯折拉伸,方便焊接引脚23相对连接座3调整位置;
旋转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3配合连接,两组旋转调节组件均包括轴座4、第一定位螺栓6和第二定位螺栓5,轴座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两侧,且连接座3与轴座4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定位螺栓6螺纹连接在轴座4的一侧,第二定位螺栓5螺纹连接在轴座4到的另一侧;
定位侧板7设置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对应到的连接座3前侧,两个连接座3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定位侧板7相配合的位置切换机构,定位侧板7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30,第一定位螺栓6和第二定位螺栓5均与固定螺孔30相配合。
当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需要进行信号传输电连接时,则使得插接母座1对应的轴座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电路板上,并且使得插接母座1垂直于电路板,且在焊接对应的焊接引脚23后,则保持对应的定位侧板7处于插接母座1所连接的连接座3前侧,此时定位侧板7底部两侧的固定螺孔30与第一定位螺栓6对齐,直接使得第一定位螺栓6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实现插接母座1相对轴座4位置固定,然后安装插头2,插头2对于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的情况,则采取与插接母座1固定安装的相同方式完成固定安装,对于两块电路板相互垂直的情况,则使得插头2对应的轴座4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电路板端面上,然后再使得插头2所连接的连接座3相对轴座4旋转调节位置,使得插头2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此时根据插头2偏转方向决定是否需要调节定位侧板7相对连接座3的位置,在需要调整定位侧板7相对连接座3的位置时,则依靠位置切换机构进行调整,最终定位侧板7底部两侧的固定螺孔30与第一定位螺栓6或者第二定位螺栓5对齐,然后进行固定即可;
对于两块电路板处于同一平面内进行连接时,插接母座1和插头2分别通过对应的轴座4与对应的电路板连接后,则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均根据连接需要旋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上,然后根据旋转方向调整定位侧板7,调节完成之后进行位置固定,最终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插接在一起,完成两块电路板连接,也可先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插接在一起,然后分别相对对应的轴座4进行位置调节,然后安装固定在电路板上,或者先调节固定好插接母座1,然后插接上插头2,再完成插头2位置调节固定,由于插接母座1和插头2最终分别相对对应的电路板位置固定,故便于保证连接稳定,同时也便于根据安装需要进行调节。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为了便于根据安装调节需要对定位侧板7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图5,两个位置切换机构均包括条形限位挡板8、L型滑块27和限位挡块29,条形限位挡板8竖直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前侧,且条形限位挡板8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座3固定连接,条形限位挡板8与连接座3外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两个连接座3的前侧外壁上均竖直开设有条形滑槽28,L型滑块27一端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条形滑槽28内,定位侧板7远离固定螺孔30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对应的L型滑块27另一端活动连接,且定位侧板7处于条形限位挡板8和连接座3的外壁之间,限位挡块29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座3底部前侧,且限位挡块29与定位侧板7相配合,当定位侧板7处于条形限位挡板8和连接座3的外壁之间时,定位侧板7两侧分别依靠条形限位挡板8和限位挡块29限位,无法相对L型滑块27旋转,定位侧板7仅可依靠L型滑块27相对连接座3滑动调节位置;
当两块电路板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行连接时,如图6所示,若需要使得插接母座1顺时针旋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定位侧板7处于连接座3下侧时,则在插接母座1和插头2分别依靠对应的连接座3相对轴座4旋转之后,定位侧板7随之同步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定位侧板7端部的固定螺孔30正好与第二定位螺栓5对齐,然后直接依靠第二定位螺栓5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由于连接座3与轴座4转动连接,定位侧板7此时依靠条形限位挡板8和限位挡块29限位在连接座3上,且一端依靠固定螺孔30固定,如此连接座3与轴座4便相对固定,插头2根据插接母座1位置调节情况进行适配调节固定,从而便于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和插头2稳定插接在一起;
如图7所示,若需要使得插接母座1逆时针旋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且定位侧板7转至连接座3上侧时,则使得定位侧板7依靠对应的L型滑块27沿着条形滑槽28滑动,从条形限位挡板8和连接座3外壁之间抽出定位侧板7,当L型滑块27滑至限位挡块29所在位置时,定位侧板7与L型滑块27相互连接的活动端超过限位挡块29所在位置,故此时定位侧板7可相对L型滑块27旋转,从而便于旋转至平行于连接座3的竖直外壁上,旋转之后,定位侧板7底部的固定螺孔30正好与第二定位螺栓5对齐,如此便可直接使得第二定位螺栓5固定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如此同样也可使得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位置固定,然后插头2根据插接母座1调节情况适配调节,且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插接在一起,即定位侧板7可根据插接母座1或者插头2旋转调节方向进行调节,便于最终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和插头2相对对应的电路板位置固定,便于稳定装配插接在一起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当定位侧板7随着连接座3偏转之后,处于连接座3下侧时,此时由于焊接引脚23也需要根据连接座3偏转后的位置调整位置,为了避免定位侧板7对焊接引脚23产生遮挡,定位侧板7底部开设有U型缺口9,方便焊接引脚23依靠柔性导电过渡机构抽出时,可穿过U型缺口9所在位置,然后连接的电路板对应位置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两组柔性导电过渡机构均包括柔性导电体19、收纳腔18和弹性收纳机构,收纳腔18开设在对应的连接座3的底部,柔性导电体19穿设在收纳腔18内,金属导电夹体10和金属导电体11分别与对应的柔性导电体19一端连接,柔性导电体19可以选择由多根并排分布的导线组合而成,如此方便进行电连接或者信号传输,焊接引脚23顶部贯穿对应到的收纳腔18底部,柔性导电体1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焊接引脚23顶部连接,弹性收纳机构设置在收纳腔18内,且柔性导电体19与弹性收纳机构相配合。
其中,弹性收纳机构包括横向滑槽22、限位弹簧26和转柱20,横向滑槽22横向开设在收纳腔18内壁上,横向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21,且连接滑块21与横向滑槽22之间通过限位弹簧26连接,转柱20与连接滑块21转动连接,柔性导电体19环绕配合转柱20,在焊接引脚23处于连接座3底部未发生脱离时,连接滑块21依靠限位弹簧26限位在横向滑槽22一端,转柱20随之同步保持在对应位置,柔性导电体19便由于转柱20限位而对折收纳在收纳腔18内,避免随意弯折堆积在一起,便于保持柔性导电体19张开,当分离焊接引脚23调整位置时,则依靠焊接引脚23抽拉柔性导电体19出来,此过程中转柱20则依靠连接滑块21滑动靠近焊接引脚23贯穿连接座3的位置,即柔性导电体19便于随着焊接引脚23调整位置而从连接座3上伸缩出来。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为了避免焊接引脚23顶部插入收纳腔18内过深或者收入到收纳腔18内部,焊接引脚23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4,连接座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块24相配合的定位槽25,定位块24嵌合在定位槽25内,限制焊接引脚23端部插入收纳腔18内的深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对接后锁在一起,安装锁扣机构包括插接孔31、插接杆12和弹性锁件,插接孔31开设在插接母座1顶部一侧,插接杆12固定连接在插头2底部一侧,且插接杆12与插接孔31相配合,弹性锁件设置在插接母座1的顶部一侧,且弹性锁件与插接杆12相配合。
其中,弹性锁件包括锁杆14和弹性连接带13,锁杆14设置在插接母座1顶部一侧,锁杆14一端贯穿插接母座1的外壁,且穿插至插接孔31内,插接杆12一侧开设有与锁杆14相配合的锁孔15,弹性连接带13设置有两个,且分布在锁杆14另一端上下侧,且锁杆14另一端上下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弹性连接带13与插接母座1外壁连接,当插头2插接到插接母座1上时,使得插接杆12对准插接孔31插入,且事先抽拉锁杆14,使其脱离插接孔31,此过程中弹性连接带13拉伸产生回弹力,当插接杆12完全插入插接孔31内后,锁杆14与锁孔15横向对齐,则松开锁杆14,锁杆14便在弹性连接带13回弹力作用下回弹插入插接孔31内,正好插入锁孔15内,对插接杆12实现固定,如此插头2和插接母座1便稳固对接在一起。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为了避免插头2插接到插接母座1上插错方向,插接母座1顶部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板状槽体16,插头2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与板状槽体16相配合的定位卡板17,由于定位卡板17与板状槽体16形状相配合,定位卡板17又与插接杆12形状不同,从而便于区分插头2两侧位置,便于快速判定正确插接方位,同时由于定位卡板17和插接杆12同时存在,使得插头2从错误的方位插接时,无法有效插接。
其中,定位卡板17与插头2为一体化结构体,避免弯折损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对本方案实施例进行理解,现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方案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当两块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到的电路板需要进行信号传输电连接时,则使得插接母座1对应的轴座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电路板上,并且使得插接母座1垂直于电路板,且使得对应的焊接引脚23与电路板对应接电位置焊接在一起,则保持对应的定位侧板7处于插接母座1所连接的连接座3前侧,此时定位侧板7底部两侧的固定螺孔30与第一定位螺栓6对齐,直接使得第一定位螺栓6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实现插接母座1相对轴座4位置固定,然后安装插头2,插头2对于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的情况,则采取与插接母座1固定安装的相同方式完成固定安装,对于两块电路板相互垂直的情况,则使得插头2对应的轴座4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电路板端面上,然后再使得插头2所连接的连接座3相对轴座4旋转调节位置,使得插头2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此时根据插头2偏转方向决定是否需要调节定位侧板7相对连接座3的位置;
当两块电路板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行连接时,插接母座1和插头2均需要旋转调节位置,若需要使得插接母座1顺时针旋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使得定位侧板7处于连接座3下侧时,则在插接母座1和插头2分别依靠对应的连接座3相对轴座4旋转之后,定位侧板7随之同步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定位侧板7端部的固定螺孔30正好与第二定位螺栓5对齐,然后直接依靠第二定位螺栓5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由于连接座3与轴座4转动连接,定位侧板7此时依靠条形限位挡板8和限位挡块29限位在连接座3上,且一端依靠固定螺孔30固定,如此连接座3与轴座4便相对固定,插头2根据插接母座1位置调节情况进行适配调节固定,从而便于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和插头2稳定插接在一起;
若需要使得插接母座1逆时针旋转至平行于电路板的位置,且定位侧板7转至连接座3上侧时,则使得定位侧板7依靠对应的L型滑块27沿着条形滑槽28滑动,从条形限位挡板8和连接座3外壁之间抽出定位侧板7,当L型滑块27滑至限位挡块29所在位置时,定位侧板7与L型滑块27相互连接的活动端超过限位挡块29所在位置,故此时定位侧板7可相对L型滑块27旋转,从而便于旋转至平行于连接座3的竖直外壁上,旋转之后,定位侧板7底部的固定螺孔30正好与第二定位螺栓5对齐,如此便可直接使得第二定位螺栓5固定连接到固定螺孔30内,如此同样也可使得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位置固定,然后插头2根据插接母座1调节情况适配调节,且使得插接母座1和插头2插接在一起,即定位侧板7可根据插接母座1或者插头2旋转调节方向进行调节,便于最终调节后的插接母座1和插头2相对对应的电路板位置固定,便于稳定装配插接在一起进行信号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当插头2插接到插接母座1上时,使得插接杆12对准插接孔31插入,且事先抽拉锁杆14,使其脱离插接孔31,此过程中弹性连接带13拉伸产生回弹力,当插接杆12完全插入插接孔31内后,锁杆14与锁孔15横向对齐,则松开锁杆14,锁杆14便在弹性连接带13回弹力作用下回弹插入插接孔31内,正好插入锁孔15内,对插接杆12实现固定,如此插头2和插接母座1便稳固对接在一起,并且插头2远离插接杆1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板17,由于定位卡板17与插接母座1上的板状槽体16形状相配合,定位卡板17又与插接杆12形状不同,从而便于区分插头2两侧位置,便于快速判定正确插接方位,同时由于定位卡板17和插接杆12同时存在,使得插头2从错误的方位插接时,无法有效插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接母座(1)和插头(2),所述插接母座(1)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体(11),插头(2)一端设置有金属导电夹体(10);所述插接母座(1)和插头(2)上均配设有连接座(3),且两个所述连接座(3)的外侧均配设有焊接引脚(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导电过渡机构,所述柔性导电过渡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上,所述金属导电夹体(10)和金属导电体(11)分别通过对应的柔性导电过渡机构与对应的焊接引脚(23)电连接;
旋转调节组件,所述旋转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座(3)配合连接;
定位侧板(7),所述定位侧板(7)设置有两块,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前侧,两个所述连接座(3)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定位侧板(7)相配合的位置切换机构;
两组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均包括轴座(4)、第一定位螺栓(6)和第二定位螺栓(5),所述轴座(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两侧,且连接座(3)与轴座(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栓(6)螺纹连接在轴座(4)的一侧,第二定位螺栓(5)螺纹连接在轴座(4)的另一侧,所述定位侧板(7)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30),所述第一定位螺栓(6)和第二定位螺栓(5)均与固定螺孔(30)相配合;
两个所述位置切换机构均包括条形限位挡板(8)、L型滑块(27)和限位挡块(29),所述条形限位挡板(8)竖直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座(3)前侧,且条形限位挡板(8)的顶部与对应的连接座(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座(3)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条形滑槽(28),所述L型滑块(27)一端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条形滑槽(28)内,所述定位侧板(7)远离固定螺孔(30)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对应的L型滑块(27)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挡块(29)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座(3)底部前侧,且限位挡块(29)与定位侧板(7)相配合;
两组所述柔性导电过渡机构均包括柔性导电体(19)、收纳腔(18)和弹性收纳机构,所述收纳腔(18)开设在对应的连接座(3)的底部,所述柔性导电体(19)穿设在收纳腔(18)内,所述金属导电夹体(10)和金属导电体(11)分别与对应的柔性导电体(19)一端连接,所述焊接引脚(23)顶部贯穿到对应的收纳腔(18)底部,所述柔性导电体(19)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焊接引脚(23)顶部连接,所述弹性收纳机构设置在收纳腔(18)内,且柔性导电体(19)与弹性收纳机构相配合;
所述弹性收纳机构包括横向滑槽(22)、限位弹簧(26)和转柱(20),所述横向滑槽(22)横向开设在收纳腔(18)内壁上,所述横向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21),且连接滑块(21)与横向滑槽(22)之间通过限位弹簧(26)连接,所述转柱(20)与连接滑块(21)转动连接,所述柔性导电体(19)环绕配合转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侧板(7)底部开设有U型缺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引脚(23)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4),所述连接座(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块(24)相配合的定位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母座(1)和插头(2)之间配设有安装锁扣机构,所述安装锁扣机构包括插接孔(31)、插接杆(12)和弹性锁件,所述插接孔(31)开设在插接母座(1)顶部一侧,所述插接杆(12)固定连接在插头(2)底部一侧,且插接杆(12)与插接孔(31)相配合,所述弹性锁件设置在插接母座(1)的顶部一侧,且弹性锁件与插接杆(1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件包括锁杆(14)和弹性连接带(13),所述锁杆(14)设置在插接母座(1)顶部一侧,所述锁杆(14)一端贯穿插接母座(1)的外壁,且穿插至插接孔(31)内,所述插接杆(12)一侧开设有与锁杆(14)相配合的锁孔(15),所述弹性连接带(13)设置有两个,且分布在锁杆(14)另一端上下侧,且锁杆(14)另一端上下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弹性连接带(13)与插接母座(1)外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母座(1)顶部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板状槽体(16),所述插头(2)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与板状槽体(16)相配合的定位卡板(17)。
CN202410351541.2A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117954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1541.2A CN117954876B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1541.2A CN117954876B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4876A CN117954876A (zh) 2024-04-30
CN117954876B true CN117954876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80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1541.2A Active CN117954876B (zh) 2024-03-26 2024-03-26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48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657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109001511A (zh) * 2018-08-29 2018-12-14 南京觅丹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表
KR102065525B1 (ko) * 2019-06-04 2020-01-13 주식회사 엠피디 기판연결용 커넥터
CN112494203A (zh) * 2020-12-17 2021-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一种青光眼引流器
CN215221056U (zh) * 2021-05-27 2021-12-17 钻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btb连接器公母座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1178B1 (en) * 2009-02-27 2016-11-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audio system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7657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mk Corp コネクタ
CN109001511A (zh) * 2018-08-29 2018-12-14 南京觅丹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表
KR102065525B1 (ko) * 2019-06-04 2020-01-13 주식회사 엠피디 기판연결용 커넥터
CN112494203A (zh) * 2020-12-17 2021-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一种青光眼引流器
CN215221056U (zh) * 2021-05-27 2021-12-17 钻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btb连接器公母座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4876A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5448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392157B (zh) 低輪廓模組化電氣連接器及系統
US8641432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system including power rail
CN202308628U (zh) 低串扰电连接器
CN104600454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9599690A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9039449B2 (en) Staggered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3001771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sitioning assembly
US111215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828311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3466319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506119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O201518395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holder
CN100559658C (zh) 端接至电路板的安装在配电盘上的模块插座
EP0273589B1 (en) High density coax connector
CN111370896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7234103U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pcb插座、pcb组件
CN117954876B (zh) 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调节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08045761U (zh) 一种双排侧插式线对板连接器
CN106684610A (zh) Type C连接器
CN207732149U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US82021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contact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2582818A (zh) 一种低频连接器和ka频段相控阵天线
CN213692400U (zh) 一种低频连接器和ka频段相控阵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