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1881A -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1881A
CN117941881A CN202410293201.9A CN202410293201A CN117941881A CN 117941881 A CN117941881 A CN 117941881A CN 202410293201 A CN202410293201 A CN 202410293201A CN 117941881 A CN117941881 A CN 117941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air
air inlet
bi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93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洪
蒋健
王骏
肖卫强
吴键
汪华文
徐建
王凯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93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41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41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1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包括:主体外壳、燃料供给装置、微燃烧器和烟仓;所述主体外壳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烟仓、所述微燃烧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所述主体外壳内壁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隔热腔,并设有进气通道对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和所述微燃烧器供气,及抽吸进气;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提供的燃料与由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在所述微燃烧器内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微燃烧器的外壁加热抽吸进气通道而来的空气,形成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烟仓,加热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从而释放烟气以供消费者吸食。本发明能提高烟具的加热效率和续航时间,提高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烟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在吸食时,温度最高可以达到800℃,烟草燃烧产生数千种复杂化学物质,其中许多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加热卷烟,是以“加热不燃烧”为思路设计的“低温卷烟”,其工作温度在250-350℃区间,能使特制烟弹里面的烟叶加热到足以释放尼古丁和烟草香气成分,而在低于350℃不燃烧的状态下,又避免了产生传统卷烟的有害物质。
目前市面上的加热卷烟多采用热量逐步传递的方式,即先利用电源加热导体,再由高温导体将热量传递给烟芯,热量由局部向整体传递,实现烟草的热解。此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烟芯的有效导热系数低,内部温差大,导致加热不均匀,烟雾量小,口感较差。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导热体上会出现结垢现象,将进一步降低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进而逐步出现空气加热式烟具,即利用电加热丝先加热空气,空气提高至一定温度后进入烟弹,通过对流传热将热量传递给烟叶,此举虽然解决了加热不均和结垢的问题,但空气导热系数较低,预热时间长,需要高加热功率才能满足正常吸食的温度要求,这又造成电源消耗较快、充电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对烟具电源续航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总而言之,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具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长、电源消耗大、充电时间长,严重影响消费体验,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如何解决空气加热烟具的能源消耗大和升温速度慢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解决现有空气加热烟具存在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长、电源消耗大、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能提高烟具的加热效率和续航时间,提高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
为实现以下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包括:主体外壳71、燃料供给装置、微燃烧器和烟仓61;
所述主体外壳71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烟仓61、所述微燃烧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
所述主体外壳71内壁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隔热腔,并设有进气通道对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和所述微燃烧器供气,及抽吸进气;
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提供的燃料与由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在所述微燃烧器内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微燃烧器的外壁加热抽吸进气通道而来的空气,形成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烟仓61,加热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从而释放烟气以供消费者吸食。
优选的,所述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51、肋板52和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
所述燃烧室51的上端密封,外部设置有所述肋板52,侧边设置有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所述燃烧室51的顶部设有所述烟仓61,所述燃烧室51的底部设有燃料空气进口,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处设有电火花引燃装置43;
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空气混合气,并由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引燃。
优选的,还包括:烟仓预热腔54;
所述烟仓预热腔54设置在所述烟仓61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连通,以利用所述燃烧室51的燃烧尾气余热对所述烟仓61进行预热;
所述烟仓预热腔54外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内部具有顶盖隔热层21,所述烟仓预热腔54与所述顶盖隔热层21之间设置有顶盖隔热空腔25,所述顶盖11上端设置有烟仓预热腔出口55,所述烟仓预热腔出口55与所述烟仓预热腔54顶端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抽吸进气通道34;
所述主体外壳71的两侧设置多个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及抽吸进气通道34,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设置在所述燃烧室51外侧;
所述微燃烧器的底部设有抽吸空气入口38,所述抽吸进气通道的未端与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相连通,使抽吸空气经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燃烧室51外部的换热空间,与所述肋板52和所述燃烧室51的前后外壁面进行换热,进而使高温空气沿着竖直方向经烟仓进气入口62进入所述烟仓61,以对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进行热解。
优选的,还包括:抽吸空气加热腔56;
所述燃烧室51外部设有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抽吸空气经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
所述烟仓61底端设有烟弹挡板63,所述烟弹挡板63上设置烟仓进气入口62,所述烟仓进气入口62底部与抽吸空气加热腔56连通。
优选的,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燃料仓84、燃料仓外壳85、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一级喷嘴91和二级喷嘴92;
所述燃料仓外壳85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所述燃料仓外壳内设有燃料仓84,所述燃料仓外壳的顶部与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密封连接;
所述燃料仓外壳85的顶部设有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包括:所述一级喷嘴91和所述二级喷嘴92和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二级喷嘴92与所述燃烧室51底部的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密封连接,所述二级喷嘴92内部设置有所述一级喷嘴91,所述一级喷嘴91与所述二级喷嘴92中间为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一级喷嘴91底部和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连通,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底部设置引射空气入口37。
优选的,该烟具还包括:底部进气通道36和主体进气通道33;
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设有主体进气通道入口32、主体进气通道33、底部进气通道入口35和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
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互不连通,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汇合后与所述引射空气入口37连通,以对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供气。
优选的,该烟具还包括:底部隔热空腔24;
所述燃料仓84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中间设置底部隔热空腔24,所述燃料仓84底部设置燃料补给入口86;
所述底部隔热空腔24设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以对燃料仓84进行隔热保护。
优选的,该烟具还包括:压电机构41和启动按钮42;
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设置在所述二级喷嘴92的喷嘴处,并与所述压电机构41电连接,所述压电机构41与所述启动按钮42信号连接;
所述启动按钮42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在所述启动按钮42被按下,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打开,并使所述压电机构41驱动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产生电火花,以将通过所述二级喷嘴92的混合气引燃。
优选的,该烟具还包括:供电单元81和压力温度传感器83;
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烟仓61内,用于监测抽吸状态;
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与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信号连接,供电单元81分别对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和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供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该烟具内部含有一个外部设置肋板的微燃烧器,采用电火花引燃启动,利用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快速产生的高温气体与抽吸空气进行充分换热,经过换热的高温空气再进入烟仓与烟弹或烟草进行对流换热,燃烧尾气经独立通路排出,同时利用余热加热烟仓,具有升温迅速、加热均匀、预热时间短、续航时间长、充能速度快等优点。能解决现有空气加热烟具存在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长、电源消耗大、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能提高烟具的加热效率和续航时间,提高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中烟弹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中微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中微燃烧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实施例中进气系统气流。
附图标记
顶盖11、顶盖隔热层21、主体隔热层22、主体侧部隔热层23、底部隔热空腔24、顶盖隔热空腔25、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主体进气通道入口32、主体进气通道33、抽吸进气通道34、底部进气通道入口35、底部进气通道36、引射空气入口37、抽吸空气入口38、压电机构41、启动按钮42、电火花引燃装置43、燃烧室51、肋板52、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烟仓预热腔54、烟仓预热腔出口55、抽吸空气加热腔56、烟仓61、烟仓进气入口62、烟弹挡板63、烟仓外壳64、主体外壳71、供电单元81、燃料流量控制器82、压力温度传感器83、燃料仓84、燃料仓外壳85、燃料补给入口86、一级喷嘴91、二级喷嘴92、燃料空气混合腔9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当前空气加热烟具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解决现有空气加热烟具存在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长、电源消耗大、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能提高烟具的加热效率和续航时间,提高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
如图1~8所示,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包括:主体外壳71、燃料供给装置、微燃烧器和烟仓61。所述主体外壳71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烟仓61、所述微燃烧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所述主体外壳71内壁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隔热腔,并设有进气通道对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和所述微燃烧器供气,及抽吸进气。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提供的燃料与由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在所述微燃烧器内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微燃烧器的外壁加热抽吸进气通道而来的空气,形成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烟仓61,加热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从而释放烟气以供消费者吸食。
具体地,该烟具整体呈杆件结构,符合手持习惯。该烟具主要包括加热系统、进气系统和隔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微燃烧器和烟仓;所述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仓、供电单元、压力温度传感器、引射器、压电机构和流量控制器;所述隔热系统包括隔热层和隔热空腔。其工作过程:燃料供给系统提供的燃料与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在微燃烧器内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微燃烧器的壁面和肋片加热抽吸进气通道而来的空气,形成的高温空气通过烟仓,加热其中的烟弹从而释放烟气供消费者吸食。火焰燃烧释放能量快,温度高,热量大,能够快速提高用来加热烟弹的空气的温度,并且燃料能量密度高,续航时间长,又能够快速补充。
进一步,所述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51、肋板52和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所述燃烧室51的上端密封,外部设置有所述肋板52,侧边设置有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所述燃烧室51的顶部设有所述烟仓61,所述燃烧室51的底部设有燃料空气进口,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处设有电火花引燃装置43。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空气混合气,并由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引燃。
该烟具还包括:烟仓预热腔54;所述烟仓预热腔54设置在所述烟仓61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连通,以利用所述燃烧室51的燃烧尾气余热对所述烟仓61进行预热。所述烟仓预热腔54外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内部具有顶盖隔热层21,所述烟仓预热腔54与所述顶盖隔热层21之间设置有顶盖隔热空腔25,所述顶盖11上端设置有烟仓预热腔出口55,所述烟仓预热腔出口55与所述烟仓预热腔54顶端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加热系统、进气系统和隔热系统紧密配合置于主体外壳71和顶盖11内部。微燃烧器内部为燃烧室,外部在竖直方向设置肋板;烟仓置于微燃烧器上方,外部为烟仓预热腔。所述烟仓61外部设置烟仓外壳64,所述烟仓外壳64与烟仓预热腔54内壁重合,所述烟仓预热腔54外部设置顶盖隔热空腔25,所述顶盖隔热空腔25外部设置顶盖隔热层21,所述顶盖隔热层21设置在顶盖11内部,所述顶盖11与主体外壳71通过卡扣连接、插接或磁力连接。烟仓61内部放置特制烟弹或烟叶,可直接插入或设置卡扣防止烟弹脱落。烟仓61外壁紧挨着烟仓预热腔54,来自燃烧室51的燃烧尾气经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进入烟仓预热腔54,利用燃烧尾气余热加热烟仓预热腔54,经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烟仓61内部的特制烟弹或烟叶。此实例烟仓预热腔54内部中空整体呈矩形,左右两侧并未连通。在不考虑烟具的体积过大的情况下,烟仓预热腔54可以设置成连通环形,增强对烟仓61的预热效果。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抽吸进气通道34;所述主体外壳71的两侧设置多个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及抽吸进气通道34,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设置在所述燃烧室51外侧。所述微燃烧器的底部设有抽吸空气入口38,所述抽吸进气通道的未端与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相连通,使抽吸空气经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燃烧室51外部的换热空间,与所述肋板52和所述燃烧室51的前后外壁面进行换热,进而使高温空气沿着竖直方向经烟仓进气入口62进入所述烟仓61,以对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进行热解。
在实际应用中,该烟具的燃烧气体和抽吸气体为两个独立回路,仅涉及能量交换,安全可靠。微燃烧器内部为燃烧室51,肋板52只分布在燃烧室51左右两侧,当然也可以将肋板布置在燃烧室51外部四周,可进一步增强换热。燃烧室51顶端密封,内部产生的燃烧尾气经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排出。燃烧室51中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经辐射、对流和导热传递至燃烧室51内壁,再经导热传递至肋板52和燃烧室51外壁,与来自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的空气进行换热。于抽吸状态时,烟仓61内产生的低压为左右两侧的抽吸进气通道34中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为保证足够的烟雾量和吸阻不易过大,此实例在烟具左右两侧各设置两个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因此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的排列方式和数量可灵活变通,达到最佳抽吸感受。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抽吸空气加热腔56;所述燃烧室51外部设有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抽吸空气经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所述烟仓61底端设有烟弹挡板63,所述烟弹挡板63上设置烟仓进气入口62,所述烟仓进气入口62底部与抽吸空气加热腔56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烟仓进气入口62可设置花瓣状结构,也可设置圆孔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燃料仓84、燃料仓外壳85、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一级喷嘴91和二级喷嘴92。所述燃料仓外壳85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所述燃料仓外壳内设有燃料仓84,所述燃料仓外壳的顶部与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密封连接。所述燃料仓外壳85的顶部设有引射器,设置于微燃烧器下方。所述引射器包括:所述一级喷嘴91、所述二级喷嘴92和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二级喷嘴92与所述燃烧室51底部的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密封连接,所述二级喷嘴92内部设置有所述一级喷嘴91,所述一级喷嘴91与所述二级喷嘴92中间为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一级喷嘴91底部和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连通,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底部设置引射空气入口37。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底部进气通道36和主体进气通道33;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设有主体进气通道入口32、主体进气通道33、底部进气通道入口35和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互不连通,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汇合后与所述引射空气入口37连通,以对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供气。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位于烟具中间部位燃烧室51的温度最高,将抽吸进气通道34紧临主体进气通道33,进一步降低主体外壳71的温度。燃料仓84中的燃料经燃料流量控制器82进入一级喷嘴91,产生高速气流,在燃料空气混合腔93中产生局部低压,为主体进气通道和底部进气通道36中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两通道空气汇合后经引射空气入口37进入燃料空气混合腔93,并在燃料空气混合腔93中与来自一级喷嘴91的燃料进行混合,随后混合气经二级喷嘴92进入燃烧室51。燃料仓84可以填充气体或液体燃料,如丁烷、丙烷等。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燃料补给入口86快速补充,烟具的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
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设置于主体外壳内部,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底部进气通道36汇合后与所述引射器底部的引射空气入口37连通,保证燃烧所需的空气量;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外壁与主体进气通道33内壁重合,共同实现隔热效果,降低主体外壳71表面温度;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末端与所述肋板52底部的抽吸空气入口38连通。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底部隔热空腔24;所述燃料仓84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中间设置底部隔热空腔24,所述燃料仓84底部设置燃料补给入口86。所述底部隔热空腔24设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以对燃料仓84进行隔热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烟具采用高温空气与烟弹或烟叶进行换热,为避免烟具温度过高引起烫伤,隔热系统还包括顶盖隔热层21、主体隔热层22、主体侧部隔热层23、底部隔热空腔24、顶盖隔热空腔25。隔热层一般选择低导热系数材料填充,隔热空腔的存在不仅可减小烟具重量,也可阻止热量通过导热的方式传递至主体外壳71。此外,烟具左右两侧布置的主体进气通道33、底部进气通道36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空气的流动可降低主体外壳71温度的同时,增强保温效果。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压电机构41和启动按钮42;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设置在所述二级喷嘴92的喷嘴处,并与所述压电机构41电连接,所述压电机构41与所述启动按钮42信号连接。所述启动按钮42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在所述启动按钮42被按下,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打开,并使所述压电机构41驱动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产生电火花,以将通过所述二级喷嘴92的混合气引燃。
进一步,该烟具还包括:供电单元81和压力温度传感器83;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烟仓61内,用于监测抽吸状态。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与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信号连接,供电单元81分别与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和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供电单元81为燃料供给系统提供能源,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监测抽吸热解状态并与流量控制器82联接,所述压电机构41与引射器联接,实现引燃启动功能,所述引射器中的一级喷嘴91产生的高速气流引起的低压可为主体进气通道33和底部进气通道36提供动力。燃料流量控制器82接收来自压力温度传感器83的信息,判断抽吸状态和空气温度,若正处于猛抽吸状态,则提高燃料流量,确保烟气释放效果,保证充足的烟雾量。若正处于未抽吸状态,则降低燃料流量,避免烟具温度过高引起烫伤;若检测空气温度低于最低加热温度,则提高燃料流量。反之,若检测温度高于最高加热温度,则降低燃料流量,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可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该烟具内部含有一个外部设置肋板的微燃烧器,采用电火花引燃启动,利用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快速产生的高温气体与抽吸空气进行充分换热,经过换热的高温空气再进入烟仓与烟弹或烟草进行对流换热,燃烧尾气经独立通路排出,同时利用余热加热烟仓,具有升温迅速、加热均匀、预热时间短、续航时间长、充能速度快等优点。能解决现有空气加热烟具存在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长、电源消耗大、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能提高烟具的加热效率和续航时间,提高加热卷烟的吸食口感。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71)、燃料供给装置、微燃烧器和烟仓(61);
所述主体外壳(71)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烟仓(61)、所述微燃烧器和所述燃料供给装置;
所述主体外壳(71)内壁从外到里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隔热腔,并设有进气通道对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和所述微燃烧器供气,及抽吸进气;
所述燃料供给装置提供的燃料与由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在所述微燃烧器内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微燃烧器的外壁加热抽吸进气通道而来的空气,形成的高温空气通过所述烟仓(61),加热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从而释放烟气以供消费者吸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燃烧器包括:燃烧室(51)、肋板(52)和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
所述燃烧室(51)的上端密封,外部设置有所述肋板(52),侧边设置有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所述燃烧室(51)的顶部设有所述烟仓(61),所述燃烧室(51)的底部设有燃料空气进口,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处设有电火花引燃装置(43);
所述燃料供给装置通过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对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空气混合气,并由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引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仓预热腔(54);
所述烟仓预热腔(54)设置在所述烟仓(61)的外侧壁,并与所述燃烧尾气排出通道(53)连通,以利用所述燃烧室(51)的燃烧尾气余热对所述烟仓(61)进行预热;
所述烟仓预热腔(54)外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内部具有顶盖隔热层(21),所述烟仓预热腔(54)与所述顶盖隔热层(21)之间设置有顶盖隔热空腔(25),所述顶盖(11)上端设置有烟仓预热腔出口(55),所述烟仓预热腔出口(55)与所述烟仓预热腔(54)顶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进气通道(34);
所述主体外壳(71)的两侧设置多个抽吸进气通道入口(31)及抽吸进气通道(34),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设置在所述燃烧室(51)外侧;
所述微燃烧器的底部设有抽吸空气入口(38),所述抽吸进气通道的未端与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相连通,使抽吸空气经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燃烧室(51)外部的换热空间,与所述肋板(52)和所述燃烧室(51)的前后外壁面进行换热,进而使高温空气沿着竖直方向经烟仓进气入口(62)进入所述烟仓(61),以对放置在所述烟仓内的烟弹或烟叶进行热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空气加热腔(56);
所述燃烧室(51)外部设有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抽吸空气经所述抽吸空气入口(38)进入所述抽吸空气加热腔(56);
所述烟仓(61)底端设有烟弹挡板(63),所述烟弹挡板(63)上设置烟仓进气入口(62),所述烟仓进气入口(62)底部与抽吸空气加热腔(5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燃料仓(84)、燃料仓外壳(85)、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一级喷嘴(91)和二级喷嘴(92);
所述燃料仓外壳(85)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所述燃料仓外壳内设有燃料仓(84),所述燃料仓外壳的顶部与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密封连接;
所述燃料仓外壳(85)的顶部设有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包括:所述一级喷嘴(91)、所述二级喷嘴(92)和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二级喷嘴(92)与所述燃烧室(51)底部的所述燃料空气进口密封连接,所述二级喷嘴(92)内部设置有所述一级喷嘴(91),所述一级喷嘴(91)与所述二级喷嘴(92)中间为燃料空气混合腔(93),所述一级喷嘴(91)底部和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连通,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底部设置引射空气入口(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进气通道(36)和主体进气通道(33);
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设有主体进气通道入口(32)、主体进气通道(33)、底部进气通道入口(35)和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
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抽吸进气通道(34)互不连通,所述主体进气通道(33)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汇合后与所述引射空气入口(37)连通,以对所述燃料空气混合腔(93)供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隔热空腔(24);
所述燃料仓(84)与所述底部进气通道(36)中间设置底部隔热空腔(24),所述燃料仓(84)底部设置燃料补给入口(86);
所述底部隔热空腔(24)设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底端,以对燃料仓(84)进行隔热保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电机构(41)和启动按钮(42);
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设置在所述二级喷嘴(92)的喷嘴处,并与所述压电机构(41)电连接,所述压电机构(41)与所述启动按钮(42)信号连接;
所述启动按钮(42)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71)的侧壁,在所述启动按钮(42)被按下,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打开,并使所述压电机构(41)驱动所述电火花引燃装置(43)产生电火花,以将通过所述二级喷嘴(92)的混合气引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单元(81)和压力温度传感器(83);
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烟仓(61)内,用于监测抽吸状态;
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与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信号连接,供电单元(81)分别对所述燃料流量控制器(82)和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83)供电。
CN202410293201.9A 2024-03-14 2024-03-14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Pending CN117941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93201.9A CN117941881A (zh) 2024-03-14 2024-03-14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93201.9A CN117941881A (zh) 2024-03-14 2024-03-14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1881A true CN117941881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93201.9A Pending CN117941881A (zh) 2024-03-14 2024-03-14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18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2123U (zh) 一种燃气加热式吸烟制品
CN210382647U (zh) 一种燃气加热式吸烟制品的烟弹及其吸烟制品
US20100308481A1 (en) Gas powered heating unit and a heat not burn vaporising device
CN206354456U (zh) 烟支组件
CN208259009U (zh) 一种低温烟及其低温烟具
CN112335936B (zh) 一种用于低温卷烟的加热装置
CN206315001U (zh) 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
WO2018094641A1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CN210747275U (zh) 一种抽吸装置
CN117941881A (zh) 一种基于微燃烧器的空气加热烟具
CN108968163A (zh) 一种双机理的非接触式烟草烘焙装置
CN108244706B (zh) 烟支组件
CN211431081U (zh) 一种电子烟具
CN110150757A (zh) 一种一次性双通道烟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3071A (zh) 一种气体式电吸烟装置
CN213719922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加热腔隔热结构
CN201327080Y (zh) 一种燃气煎烤炉
CN110720671A (zh) 一种电子烟具
CN21096043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低温不燃烧烟具
CN110604343A (zh) 一种抽吸装置
CN218303413U (zh) 雾化装置
CN215775547U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不燃烧烟具
CN112369727A (zh) 一种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加热器
CN206037105U (zh) 一种利用矿井瓦斯为燃料的燃气热风炉
CN215381480U (zh) 一种燃气型空气热交换烟气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