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1956A - 后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后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1956A
CN117901956A CN202311078843.9A CN202311078843A CN117901956A CN 117901956 A CN117901956 A CN 117901956A CN 202311078843 A CN202311078843 A CN 202311078843A CN 117901956 A CN117901956 A CN 117901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outer member
inner member
body structur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88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训
姜昌学
韩相冏
金永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7901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1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车身结构,所述后车身结构的一个实施方案包括侧梁、梁后内构件、梁后外构件以及柱加强构件,所述侧梁包括彼此连接的梁内构件和梁外构件,所述侧梁在侧车身的下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梁后内构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所述梁后外构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外构件的后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梁后内构件;所述柱加强构件连接至梁后外构件,并且沿着车身的竖直方向布置。

Description

后车身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2年10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2-013353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
背景技术
近来,车辆行业正在引进一种未来移动愿景的新概念,用于实现以人为中心、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这些未来移动解决方案之一是作为基于目的的移动的按需定制车辆(purpose built vehicle,PBV),其也称之为定制化自动驾驶专用车。
PBV是一种基于电动车辆(EV)的环境友好型车辆,并且为用户提供各种定制服务。该PBV的车身包括下车身(在本领域中也被称为滚动底盘或滑板底盘)和组装至下车身的上车身。
在此,上车身可以根据PBV的定制服务的类型以各种形式配置。此外,上车身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在两侧具有侧车身。
两侧的侧车身具有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至侧梁的多个柱,从而在正面碰撞、后面碰撞以及侧面碰撞时支承车身的整体强度的同时保护乘员。
因此,两侧的侧车身必须具有在确保侧梁和多个柱的组合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负载输入分配至车身的前侧、后侧以及侧面方向的特性。
描述于本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准备用于加深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可以包括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常规技术以外的其它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按需定制车辆(PBV)的后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在确保侧面结构的下部的刚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负载输入分配至侧梁的后车身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可以包括侧梁、梁后内构件、梁后外构件以及柱加强构件,所述侧梁包括彼此连接的梁内构件和梁外构件,并且在车身的下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布置在车身的两侧;所述梁后内构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所述梁后外构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外构件的后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梁后内构件;所述柱加强构件连接至梁后外构件,并且沿着车身的竖直方向布置。
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多重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横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后柱板,所述后柱板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的上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柱加强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轮拱构件。
所述梁后外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后部以与后轮拱构件连接的成形部。
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可以连接以形成闭合截面。
所述梁后外构件和所述柱加强构件可以连接以形成闭合截面。
所述梁内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前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一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梁外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前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二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第一重叠部分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分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部和所述后轮拱构件的下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三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柱加强构件的后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四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第三重叠部分和所述第四重叠部分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双闭合截面形状。
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可以连接以形成第一闭合部分。
所述梁后外构件和所述柱加强构件可以连接以形成第二闭合部分。
在车辆的两侧,所述第一闭合部分和所述第二闭合部分可以被彼此分隔,并且形成梁后外构件布置在梁后内构件和柱加强构件之间的形状。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可以改善侧梁的后部的强度和连接性,并改善PBV的碰撞性能。
另外,通过示例性实施方案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可以直接或隐含地公开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也就是说,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预测的各种效果将揭示在如下描述的详细描述中。
附图说明
由于这些附图用于参考以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技术理念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附图。
图1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PBV的上车身的侧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3和图4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示出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后横向构件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示出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后轮拱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8为沿着图1中的线B-B的截面图。
图9为沿着图1中的线C-C的截面图。
图10为沿着图1中的线D-D的截面图。
可以结合附图使用以下附图标记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1:上车身 3:侧车身
5:前柱 7:后柱
9:车门支承柱 10:侧梁
11:梁内构件 13:梁外构件
20:梁后内构件 21:第一重叠部分
25:第三重叠部分 30:梁后外构件
31:第二重叠部分 33:成形部
35:第四重叠部分 40:柱加强构件
50:后横向构件 60:后柱板
70:后轮拱构件 81:第一闭合部分
82:第二闭合部分 100:后车身结构。
上面所参考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但是应当理解为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某些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特定目标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本文所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说明。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包括”表示存在特定特征、数值、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值、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其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至少一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一个或所有组合。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连接”表示两个组件之间的物理关系,例如组件通过焊接、自冲铆钉(SPR)、流钻螺钉(FDS)、结构型粘合剂等而直接彼此连接的关系,或组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中间组件而间接连接的关系。
如本文所使用的,“车辆”、“车辆的”、“汽车”或如本文所使用的其它类似术语通常指乘用车辆、跑车、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以及包括乘用汽车的各种商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基于电动车辆的PBVs(purpose builtvehicles,按需定制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示出应用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PBV的上车身的侧视图。
参考图1,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可以应用于例如基于目的的移动车辆(按需定制车辆:下文称为“PBV”)的车身。
在一个示例中,PBV可以用作基于电动车辆的生命模块车辆,所述生命模块车辆在以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方式从一个地方移动至目的地的同时为乘员提供各种服务。上述生命模块车辆也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称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 taxi)”、“自动驾驶巴士(robo shuttle)”或“专车(hailing vehicle)”。
可以以具有较大内部空间的箱型设计来制造这种PBV。另外,PBV可以采用面向式座椅以提供较宽的内部空间。
PBV的车身包括滑板式下车身(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称其为“滚动底盘”或“底盘框架”)和组装至下车身的上车身1。
下车身可以配备有电池组件(未示出)和驱动电机(未示出)。上车身1是与下车身接合的白车身(BIW),并且可以构成具有较大室内空间的舱室。
在本说明书中,“车身的前后方向”可以定义为车身的纵向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可以定义为车身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可以定义为车身的高度方向。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组件的“上端”、“上部”或“上表面”表示在附图中相对较高的组件的端、部或表面,组件的“下端”、“下部”或“下表面”表示在附图中相对较低的组件的端、部或表面。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组件的端(例如,一端或另一(其它)端等)表示组件在任一方向上的末端,部件的端部(例如,一端部或另一(其它)端部等)表示组件的包括该端的一部分。
同时,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可以应用于在如上所述的上车身1中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两侧的侧车身3的下结构。
至少一个车门(未示出)可以安装于这种侧车身3。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车门可以包括可转动的摆动车门,所述摆动车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摆动。
此外,侧车身3具有移除中柱以安装至少一个车门的结构。为此,侧车身3包括车门支承柱9,车门支承柱9沿着竖直方向分别布置在前柱5和后柱7的一侧。
此外,侧车身3包括侧梁10,侧梁10在车身的下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分别布置在车身的两侧。车门支承柱9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至侧梁10的前部和后部的每一个。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是一种在确保侧车身3的下部的强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将负载输入分配至侧梁10的结构。
图2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图3和图4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参考图2至图4,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包括连接至侧梁10的后部的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被设计为确保侧梁10的后部的强度和连接性。
将根据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在侧梁10的后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在多个方向上组合。
在此,侧梁10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的梁内构件11和梁外构件13。梁内构件11和梁外构件13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近似于“U”的截面形状(参见图7)。
将详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首先,梁后内构件20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内构件11的后部。
梁后内构件20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前部焊接连接至梁内构件11的后部。
在此,梁内构件11的后部和梁后内构件20的前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一重叠部分21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参见图3)。
梁后内构件20的后部形成为壁,所述壁阻挡梁内构件11的“U”形截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梁后外构件30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外构件13的后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梁后内构件20。
梁后外构件30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前部焊接连接至梁外构件13的后部。梁后外构件30的上部通过焊接连接至梁后内构件20的上部。
在此,梁外构件13的后部和梁后外构件30的前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二重叠部分31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参见图3)。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重叠部分21彼此接合的梁内构件11和梁后内构件20的构件组件与通过第二重叠部分31彼此接合的梁外构件13和梁后外构件30的构件组件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在这样的构件组件的组合结构中,梁内构件11和梁外构件13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焊接来结合,并且第一重叠部分21和第二重叠部分31也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焊接来结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柱加强构件40配置为形成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于侧车身3的后柱7的车门支承柱9。
柱加强构件40连接至梁后外构件30,并且沿着车身的竖直方向布置。柱加强构件40可以利用形成在下部的接头凸缘通过焊接而与梁后外构件30连接。
图5为示出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后横向构件的示意图。
同时,如图5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进一步包括后横向构件50。
后横向构件50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焊接连接至梁后内构件20。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进一步包括后柱板60。
如图2所示,后柱板60配置为形成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于侧车身3的后柱7的车门支承柱9。
后柱板60连接至梁内构件11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20的上部,并且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焊接连接至柱加强构件40。
图6A和图6B为示出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的后轮拱构件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进一步包括后轮拱构件70。
后轮拱构件70可以通过焊接连接至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为此,梁后外构件30包括与后轮拱构件70连接的成形部33。成形部33在梁后外构件30的后部形成与后轮拱构件70的下部相对应的形状。
如图3所示,梁后内构件20的后部和后轮拱构件70的下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三重叠部分2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此外,梁后外构件30的后部和柱加强构件40的后部可以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四重叠部分3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此外,如上所述的第三重叠部分25和第四重叠部分35可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通过焊接连接。
在下文中,将描述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的截面连接结构。
图7为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图8为沿着图1中的线B-B的截面图。
图9为沿着图1中的线C-C的截面图,图10为沿着图1中的线D-D的截面图。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以形成如图7至图9所示的闭合截面。
另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10所示,梁后外构件30和柱加强构件40连接以形成闭合截面。
此外,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以形成双闭合截面形状。
更具体地,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连接以形成第一闭合部分81。另外,梁后外构件30和柱加强构件40连接以形成第二闭合部分82。
在此,在车辆的两侧,第一闭合部分81和第二闭合部分82被彼此分隔,并且形成梁后外构件30布置在梁后内构件20和柱加强构件40之间的形状。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的装配示例。
首先,梁后内构件20的前部连接至梁内构件11的后部。梁后外构件30的前部连接至梁外构件13的后部。此外,柱加强构件40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至梁后外构件30。
在这种状态下,梁内构件11和梁外构件13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此外,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并且,后横向构件50连接至梁后内构件20。后柱板60连接至梁内构件11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20的上部。后柱板60与柱加强构件40组合。另外,后轮拱构件70接合至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多重连接。
梁后内构件20和梁后外构件30以闭合截面形状连接,从而形成第一闭合部分81。梁后外构件30和柱加强构件40以闭合截面形状连接,从而形成与第一闭合部分81相邻的第二闭合部分82。
如上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加强了接合至侧梁10的后部的梁后内构件20、梁后外构件30以及柱加强构件40的截面连接性,并且确保了侧车身3的下部的强度。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可以有效地分配输入至侧梁10的至少一个摆动车门的冲击负载(例如,正面、后面以及侧面冲击负载)。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可以改善侧梁10的后部的强度和连接性,并改善PBV的碰撞性能。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车身结构100可以改善具有箱型设计的车身的连接性、强度、耐久性、冲击吸收以及NVH性能。
虽然参考目前被视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方案和等效方案。

Claims (13)

1.一种后车身结构,其包括:
侧梁,其包括彼此连接的梁内构件和梁外构件,所述侧梁在侧车身的下部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梁后内构件,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
梁后外构件,其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梁外构件的后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梁后内构件;以及
柱加强构件,其连接至梁后外构件,并且沿着车身的竖直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多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横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后柱板,所述后柱板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的上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柱加强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轮拱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外构件包括位于梁后外构件的后部的成形部,所述成形部与后轮拱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连接以限定闭合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外构件和所述柱加强构件连接以限定闭合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
所述梁内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前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一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梁外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前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二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第一重叠部分和所述第二重叠部分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轮拱构件,其中:
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部和所述后轮拱构件的下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三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部和所述柱加强构件的后部通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重叠的第四重叠部分连接;
所述第三重叠部分和所述第四重叠部分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限定双闭合截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
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连接以限定第一闭合部分;
所述梁后外构件和所述柱加强构件连接以限定第二闭合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闭合部分和所述第二闭合部分被彼此分隔,并且形成梁后外构件布置在梁后内构件和柱加强构件之间的形状。
CN202311078843.9A 2022-10-17 2023-08-25 后车身结构 Pending CN1179019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133536 2022-10-17
KR1020220133536A KR20240053437A (ko) 2022-10-17 2022-10-17 후방 차체 구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1956A true CN117901956A (zh) 2024-04-19

Family

ID=88309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8843.9A Pending CN117901956A (zh) 2022-10-17 2023-08-25 后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1310A1 (zh)
KR (1) KR20240053437A (zh)
CN (1) CN11790195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31310A1 (en) 2023-10-19
KR20240053437A (ko) 202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184593A (ja) 車体構造
JPH09175433A (ja) 支持構造付きの乗用車の前部構造
KR20220086891A (ko) 차체 결합 구조
KR20220086890A (ko) 전방 차체 구조
US20230211831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6353711A (zh) 前部车身结构
US20230356783A1 (en) Roof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17901956A (zh) 后车身结构
JP2022184589A (ja) 車体構造
US20230382467A1 (en) Vehicle Body Joint Structure
KR20200120164A (ko) 차량의 차체
US20230202577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7944764A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加强结构
US20230382464A1 (en) Vehicle Roof Structure
US20240124065A1 (en) Roof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20230399060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ubular Type Pillars
CN116353705A (zh) 车身接合结构
KR20240079463A (ko) 차량용 언더 바디 구조
KR20240075396A (ko) 차체 멤버 연결 구조
KR20240090051A (ko) 차체 결합 구조
CN117885817A (zh) 用于车辆的摆动门安装结构
CN116331365A (zh) 用于车身的上车身结构
KR20230099253A (ko) 후방 차체 구조
JP2022184584A (ja) 車体構造
JP2022184587A (ja) 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