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1045A - 电动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1045A
CN117901045A CN202311221431.6A CN202311221431A CN117901045A CN 117901045 A CN117901045 A CN 117901045A CN 202311221431 A CN202311221431 A CN 202311221431A CN 117901045 A CN117901045 A CN 117901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disposed
mo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14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木曾丰
力石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01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1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8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the head of the screw or the n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即便对灯单元施加冲击也能够抑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的降低。电动作业机具备:马达;外壳,其具有对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以及从马达收容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把持部;输出部,其配置于比马达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通过马达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基板,其分别配置于输出部的上方、左方、以及右方;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它们在输出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于基板的前表面。距离输出部的正上方的基板的顶点部最近的发光元件配置于:从顶点部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动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作业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作业机所涉及的技术分野中,已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的动力工具用照明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特许申请公开第2016/035488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动力工具用照明系统具有:作为灯单元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COB LED:chip on board light emitting diodes)。在电动作业机设置有灯单元的情况下,例如,当因为电动作业机的掉落而对灯单元施加冲击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有可能降低。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便对灯单元施加冲击,也能够抑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动作业机。电动作业机也可以具备:马达;外壳,其具有对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以及从马达收容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把持部;输出部,其配置于比马达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通过马达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基板,其分别配置于输出部的上方、左方、以及右方;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它们在输出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于基板的前表面。距离输出部的正上方的基板的顶点部最近的发光元件也可以配置于:从顶点部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便对灯单元施加冲击,也能够抑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上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上部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上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的图。
图12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板的图。
图13是模拟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掉落后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图。
图15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图。
图1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图。
图1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图。
图18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作业机(冲击工具);2…外壳;2L…左外壳;2R…右外壳;2S…螺丝;3…后罩;3S…螺丝;4…锤子壳体;4A…后侧筒部;4B…前侧筒部;4C…环状部;4D…凸部;4E…后表面;4F…斜面;5…壳体罩;6…马达;7…减速机构;8…主轴;8A…凸缘部;8B…主轴轴部;8C…圆环部;8D…主轴槽;9…打击机构;10…砧座(输出部);10A…工具孔;10B…凹部;10C…砧座轴部;10D…砧座突起部;11…工具保持机构;12…风扇;12A…衬套;13…蓄电池装配部;14…触发器拨挡;15…正反转切换拨挡;16…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A…电路基板;16B…开关;18…灯单元;19…进气口;20…排气口;21…马达收容部;22…把持部;23…蓄电池保持部;24…轴承箱;25…蓄电池组;26…定子;27…转子;28…定子铁心;29…前绝缘子;29S…螺丝;30…后绝缘子;31…线圈;32…转子铁心部;33…转子轴部;34…转子磁铁;35…传感器磁铁;37…传感器基板;37A…磁传感器;37B…树脂模制体;38…熔断端子;39…转子轴承;40…转子轴承;41…小齿轮;42…行星齿轮;42P…销;43…内齿轮;44…主轴轴承;45…垫圈;46…砧座轴承;47…锤子;47A…锤子槽;47B…锤子突起部;47C…凹部;48…滚珠;49…螺旋弹簧;50…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1…基板;51A…圆环部;51B…支承部;51C…突出部;51D…突出部;51T…顶点部;52…LED芯片(发光元件);54…隔堤(bank);55…荧光体;57…光学部件;57A…外筒部;57B…内筒部;57C…光透过部;57D…凸部;57E…入射面;57F…射出面;57K…凹部;57M…后侧滑动部;57N…前侧滑动部;57P…前表面;57Q…斜面;57T…对置面;57V…槽部;57W…槽部;58…引线;58A…正引线;58B…负引线;59…电阻器;60…遮光部件;60A…筒部;60B…凸部;60C…抵接面;60D…槽部;60E…槽部;60F…前端部;60G…凸部;61A…正电极;61B…负电极;62A…正中继线;62B…负中继线;63A…正电源线;63B…负电源线;70…第1粘合剂;75…第2粘合剂;80…海绵环;90…前端工具;100…电动作业机;130…蓄电池装配部;140…触发器开关;200…外壳;210…马达收容部;220…把持部;230…蓄电池保持部;500…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1…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2…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3…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11…基板;512…基板;1000…输出部;1000A…喷射口;AX…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也可以具备:马达;外壳,其具有对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以及从马达收容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把持部;输出部,其配置于比马达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通过马达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基板,其分别配置于输出部的上方、左方、以及右方,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它们在输出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于基板的前表面。距离输出部的正上方的基板的顶点部最近的发光元件也可以配置于:从顶点部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灯单元具有基板以及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即便例如因为电动作业机的掉落而对基板的顶点部施加冲击,也会由于在基板的顶点部未配置有发光元件,所以,发光元件发生破损或者从基板分离开的情形得到抑制。由此,发光元件不点亮的情形得到抑制。所以,能够抑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配置于:以从输出部的中心轴以及顶点部通过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而呈线对称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利用多个发光元件能够适当地对电动作业机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基板也可以具有:配置于输出部的周围的圆环部。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搭载于圆环部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在基板的圆环部的前表面搭载有多个发光元件,因此,能够适当地对电动作业机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多个发光元件以等间隔而被搭载于基板的圆环部的前表面,因此,能够适当地对电动作业机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灯单元也可以具备:隔堤,其在圆环部的前表面被分别配置于比发光元件更靠向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的位置;荧光体,其在隔堤的内侧被配置成对发光元件进行覆盖;以及光学部件,其具有配置于比圆环部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筒部、以及配置于比发光元件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供从发光元件射出来的光通过的光透过部。
根据上述的构成,从发光元件射出来的光经由荧光体以及光透过部而朝向灯单元的前方被射出。例如因为电动作业机的掉落而对基板的顶点部施加冲击,冲击有可能经由外筒部而施加于隔堤。即便隔堤受到冲击而导致隔堤发生变形或者破损,也会由于在基板的顶点部未配置有发光元件,所以,发光元件发生破损或者从基板分离开的情形得到抑制。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基板也可以具有:从圆环部的上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例如电动作业机掉落的情况下,利用突出部,能够缓和施加于圆环部的顶点部的冲击。即,由于突出部作为冲击缓和部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抑制:对发光元件施加过度的冲击的情形。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的上表面可以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平坦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突出部作为冲击缓和部而适当地发挥作用。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的上表面可以为: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朝向上方鼓起的曲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突出部作为冲击缓和部而适当地发挥作用。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灯单元也可以具备:设置于基板且被外加正电压的正电极、以及设置于基板且被外加负电压的负电极。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分别与正电极以及负电极并联连接。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多个发光元件被并联连接,因此,即便例如1个发光元件不点亮,其他发光元件也不点亮的情形得到抑制。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灯单元也可以具备:设置于基板且分别连接于多个发光元件的电源线、以及配置于电源线的电阻器。
根据上述的构成,外加于发光元件的电压通过电阻器而被调整。通过电阻器,例如多个发光元件的亮度被均匀化。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阻器也可以配置于:基板的前表面上的相互邻接的一对发光元件之间。
根据上述的构成,发光元件以及电阻器分别被适当地搭载于基板的前表面。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阻器也可以配置于顶点部。
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便例如因为电动作业机的掉落而对基板的顶点部施加冲击,也会由于电阻器比发光元件更加难以破损,因此,能够抑制灯单元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基板也可以具有:配置于输出部的周围的圆环部。发光元件和电阻器也可以在周向上各1个地交替配置于圆环部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发光元件以及电阻器分别被适当地搭载于圆环部的前表面。
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输出部也可以包括:通过锤子而在旋转方向上被打击的砧座。
根据上述的构成,灯单元适用于冲击工具。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前、后、左、右、上、以及下这样的用语,来说明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上述用语表示:以电动作业机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者方向。
[电动作业机]
图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上部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上部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的上部的横向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为:具有作为动力源的电动马达6的电动工具。将与马达6的旋转轴AX平行的方向适当地称为:轴向,将环绕旋转轴AX的周围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周向或者旋转方向,将旋转轴AX的放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另外,在径向上,将相距旋转轴AX较近的位置或者接近旋转轴AX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内侧,将相距旋转轴AX较远的位置或者远离旋转轴AX的方向适当地称为: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AX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轴向一侧为前方,轴向另一侧为后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为:作为电动工具的一种的冲击工具。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动作业机1适当地称为:冲击工具1。
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工具1为:作为螺丝紧固工具的一种的冲击起子。冲击工具1具备:外壳2、后罩3、锤子壳体4、壳体罩5、马达6、减速机构7、主轴8、打击机构9、砧座10、工具保持机构11、风扇12、蓄电池装配部13、触发器拨挡14、正反转切换拨挡15、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以及灯单元18。
外壳2是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实施方式中,外壳2是由尼龙制成。外壳2包括:左外壳2L、以及被配置于左外壳2L的右方位置的右外壳2R。左外壳2L与右外壳2R通过多个螺丝2S而被固定。外壳2由一对半分割外壳构成。
外壳2具有:马达收容部21、把持部22、以及蓄电池保持部23。
马达收容部21呈筒状。马达收容部21对马达6、轴承箱24的一部分、以及锤子壳体4的后部进行收容。
把持部22从马达收容部21朝向下方突出。触发器拨挡14设置于:把持部22的上部。把持部22由作业者握持。
蓄电池保持部23连接于把持部2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蓄电池保持部23的外形尺寸分别大于把持部22的外形尺寸。
后罩3是由合成树脂制成。后罩3被配置于:马达收容部21的后方位置。后罩3对风扇12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容。风扇12被配置于:后罩3的内周侧位置。后罩3配置为:对马达收容部21的后端部的开口进行覆盖。后罩3通过螺丝3S而被固定于马达收容部21的后端部。
马达收容部21具有:进气口19。后罩3具有:排气口20。外壳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由进气口19而流入到外壳2的内部空间。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经由排气口20而流出到外壳2的外部空间。
锤子壳体4作为对减速机构7进行收容的齿轮壳体而发挥功能。锤子壳体4对减速机构7、主轴8、打击机构9、以及砧座10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收容。锤子壳体4是由金属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锤子壳体4是由铝制成。锤子壳体4呈筒状。
锤子壳体4包括:后侧筒部4A、前侧筒部4B、以及环状部4C。前侧筒部4B被配置于:比后侧筒部4A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后侧筒部4A的外径大于前侧筒部4B的外径。后侧筒部4A的内径大于前侧筒部4B的内径。环状部4C配置为:将后侧筒部4A的前端部与前侧筒部4B的后端部连结起来。
锤子壳体4连接于马达收容部21的前部。在后侧筒部4A的后部固定有轴承箱24。减速机构7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轴承箱24的内侧位置。在轴承箱24的外周部形成有螺纹牙。在后侧筒部4A的后部的内周部形成有螺纹槽。通过轴承箱24的螺纹牙与后侧筒部4A的螺纹槽相结合,而对轴承箱24与锤子壳体4进行固定。锤子壳体4被左外壳2L与右外壳2R夹持。轴承箱24的一部分以及后侧筒部4A的后部被收容于马达收容部21。轴承箱24被分别固定于:马达收容部21以及锤子壳体4。
壳体罩5对锤子壳体4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罩5对后侧筒部4A的表面进行覆盖。壳体罩5是由合成树脂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罩5是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壳体罩5对锤子壳体4进行保护。壳体罩5能够抑制:锤子壳体4与冲击工具1的周围的物体之间的接触。壳体罩5能够抑制:锤子壳体4与作业者之间的接触。
马达6为冲击工具1的动力源。马达6产生旋转力。马达6为电动马达。马达6为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马达6具有:定子26与转子27。定子26被支承于马达收容部21。转子27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定子26的内侧位置。转子27相对于定子26进行旋转。转子27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AX为中心而进行旋转。
定子26具有:定子铁心28、前绝缘子29、后绝缘子30、以及线圈31。
定子铁心28被配置于:比转子27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定子铁心28包括:被层叠而得到的多个钢板。钢板为: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制的板。定子铁心28呈筒状。定子铁心28具有:对线圈31进行支承的多个齿。
前绝缘子29设置于:定子铁心28的前部。后绝缘子30设置于:定子铁心28的后部。前绝缘子29以及后绝缘子30分别为:合成树脂制的电绝缘部件。前绝缘子29配置为:对齿的表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后绝缘子30配置为:对齿的表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
线圈31借助前绝缘子29以及后绝缘子30而被配置于定子铁心28。线圈31被配置有多个。线圈31借助前绝缘子29以及后绝缘子30而被配置于定子铁心28的齿的周围。线圈31与定子铁心28通过前绝缘子29以及后绝缘子30而被电绝缘。多个线圈31借助熔断端子38而被连接起来。
转子27以旋转轴AX为中心而进行旋转。转子27具有:转子铁心部32、转子轴部33、转子磁铁34、以及传感器磁铁35。
转子铁心部32以及转子轴部33分别由钢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心部32与转子轴部33呈一体。转子轴部33的前部从转子铁心部32的前端面朝向前方突出。转子轴部33的后部从转子铁心部32的后端面朝向后方突出。
转子磁铁34被固定于转子铁心部32。转子磁铁34呈圆筒状。转子磁铁34被配置于:转子铁心部32的周围。
传感器磁铁35被固定于转子铁心部32。传感器磁铁35呈圆环状。传感器磁铁35被配置于:转子铁心部32的前端面以及转子磁铁34的前端面。
在前绝缘子29安装有传感器基板37。传感器基板37通过螺丝29S而被固定于前绝缘子29。传感器基板37具有:圆环状的电路基板、被支承于电路基板的磁传感器37A、以及对磁传感器37A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体37B。传感器基板37的至少一部分与传感器磁铁35相对置。磁传感器37A通过对传感器磁铁35的位置进行检测,而对转子27的旋转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
转子轴部33的后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子轴承39。转子轴承39的前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转子轴承40。转子轴承39被保持于后罩3。转子轴承40被保持于轴承箱24。转子轴部33的前端部经由轴承箱24的开口而被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内部空间。
在转子轴部33的前端部形成有小齿轮41。小齿轮41连结于减速机构7的至少一部分。转子轴部33借助小齿轮41而连结于减速机构7。
减速机构7将马达6的旋转力传递到主轴8以及砧座10。减速机构7被收容于:锤子壳体4的后侧筒部4A。减速机构7具有多个齿轮。减速机构7被配置于:比马达6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减速机构7将转子轴部33与主轴8连结起来。减速机构7的齿轮通过转子27而被驱动。减速机构7将转子27的旋转传递于主轴8。减速机构7使主轴8以比转子轴部33的旋转速度还要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减速机构7包括行星齿轮机构。
减速机构7具有:被配置于小齿轮41的周围的多个行星齿轮42、以及被配置于多个行星齿轮42的周围的内齿轮43。小齿轮41、行星齿轮42、以及内齿轮43分别被收容于:锤子壳体4以及轴承箱24。多个行星齿轮42分别与小齿轮41相啮合。行星齿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借助销42P而被支承于主轴8。主轴8通过行星齿轮42而进行旋转。内齿轮43具有:与行星齿轮42相啮合的内齿。内齿轮43被固定于轴承箱24。内齿轮43始终无法相对于轴承箱24进行旋转。
当通过马达6的驱动而使得转子轴部33进行旋转时,小齿轮41会进行旋转,从而行星齿轮42在小齿轮41的周围进行公转。行星齿轮42一边与内齿轮43的内齿相啮合一边进行公转。通过行星齿轮42的公转,而使得借助销42P连接于行星齿轮42的主轴8以比转子轴部33的旋转速度还要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主轴8通过马达6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主轴8被配置于:比马达6的至少一部分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主轴8被配置于:比定子26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主轴8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比转子27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主轴8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减速机构7的前方位置。主轴8通过转子27而进行旋转。主轴8通过由减速机构7传递来的转子27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
主轴8具有:凸缘部8A、以及从凸缘部8A朝向前方突出的主轴轴部8B。行星齿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借助销42P而被支承于凸缘部8A。主轴8的旋转轴与马达6的旋转轴AX相一致。主轴8以旋转轴AX为中心而进行旋转。
主轴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主轴轴承44。主轴轴承44被保持于轴承箱24。主轴8具有:从凸缘部8A的后部朝向后方突出的圆环部8C。主轴轴承44被配置于:圆环部8C的内侧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轴承44的外圈连接于圆环部8C,主轴轴承44的内圈被支承于轴承箱24。
打击机构9通过马达6而被驱动。马达6的旋转力经由减速机构7以及主轴8而被传递到打击机构9。打击机构9基于通过马达6而进行旋转的主轴8的旋转力,在旋转方向上对砧座10进行打击。打击机构9具有:锤子47、滚珠48、以及螺旋弹簧49。包括锤子47在内的打击机构9被收容于:锤子壳体4。
锤子47被配置于:比减速机构7更靠向前方的位置。锤子47被收容于后侧筒部4A。锤子47被配置于:主轴轴部8B的周围。锤子47被保持于主轴轴部8B。滚珠48被配置于:主轴轴部8B与锤子47之间的位置。螺旋弹簧49分别被支承于:凸缘部8A以及锤子47。
锤子47通过马达6而进行旋转。马达6的旋转力经由减速机构7以及主轴8而被传递到锤子47。锤子47基于通过马达6而进行旋转的主轴8的旋转力,能够与主轴8一起进行旋转。锤子47的旋转轴、主轴8的旋转轴、以及马达6的旋转轴AX相一致。锤子47以旋转轴AX为中心而进行旋转。
滚珠48是由钢铁那样的金属制成。滚珠48被配置于:主轴轴部8B与锤子47之间的位置。主轴8具有:供滚珠4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主轴槽8D。主轴槽8D设置于:主轴轴部8B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锤子47具有:供滚珠4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锤子槽47A。锤子槽47A设置于:锤子47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滚珠48被配置于:主轴槽8D与锤子槽47A之间的位置。滚珠48能够分别在主轴槽8D的内侧以及锤子槽47A的内侧进行滚动。锤子47能够随着滚珠48而进行移动。主轴8与锤子47能够在由主轴槽8D以及锤子槽47A规定出的可动范围内,分别沿着轴向以及旋转方向而进行相对移动。
螺旋弹簧49产生:用于使锤子47朝向前方进行移动的弹力。螺旋弹簧49被配置于:凸缘部8A与锤子47之间的位置。在锤子47的后表面设置有环状的凹部47C。凹部47C从锤子47的后表面朝向前方凹陷。在凹部47C的内侧设置有垫圈45。螺旋弹簧49的后端部被支承于凸缘部8A。螺旋弹簧49的前端部被配置于凹部47C的内侧位置,且被支承于垫圈45。
砧座10为:通过马达6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的冲击工具1的输出部。砧座10通过马达6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砧座10被配置于:比马达6更靠前方的位置。砧座1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于:比锤子47更靠向前方的位置。砧座10具有:供前端工具90插入的工具孔10A。作为前端工具90而例示出起子头。工具孔10A设置于:砧座10的前端部。前端工具90被装配于砧座10。另外,在砧座10的后端部设置有凹部10B。在主轴轴部8B的前端部设置有凸部。主轴轴部8B的前端部的凸部被插入于:在砧座10的后端部设置的凹部10B。
砧座10具有:杆状的砧座轴部10C、与砧座突起部10D。工具孔10A设置于:砧座轴部10C的前端部。前端工具90被装配于砧座轴部10C。砧座突起部10D设置于:砧座10的后端部。砧座突起部10D从砧座轴部10C的后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砧座1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砧座轴承46。砧座10的旋转轴、锤子47的旋转轴、主轴8的旋转轴、以及马达6的旋转轴AX相一致。砧座10以旋转轴AX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砧座轴承46被配置于:前侧筒部4B的内侧位置。砧座轴承46被保持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砧座轴承46对砧座轴部10C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砧座轴承46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有2个。
锤子47具有:朝向前方突出的锤子突起部47B。锤子突起部47B能够与砧座突起部10D相接触。在锤子突起部47B与砧座突起部10D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马达6进行驱动,而使得砧座10与锤子47以及主轴8一起进行旋转。
砧座10通过锤子47而在旋转方向上被打击。例如在螺丝紧固作业中,如果作用于砧座10的负荷变高,则有时会产生:仅靠马达6所产生的动力而无法使砧座10旋转的状況。如果仅靠马达6所产生的动力而无法使砧座10旋转,则砧座10以及锤子47的旋转就会停止下来。主轴8与锤子47能够借助滚珠48而分别在轴向以及周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即便锤子47的旋转停止,主轴8的旋转也会通过马达6所产生的动力而继续进行。在锤子47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主轴8进行旋转时,滚珠48会一边由主轴槽8D以及锤子槽47A分别引导一边朝向后方进行移动。锤子47从滚珠48接受力而随着滚珠48朝向后方进行移动。亦即,在砧座10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主轴8进行旋转,而使得锤子47朝向后方进行移动。通过锤子47朝向后方进行移动,锤子突起部47B与砧座突起部10D之间的接触得以解除。
螺旋弹簧49产生:用于使锤子47朝向前方进行移动的弹力。移动到后方的锤子47通过螺旋弹簧49的弹力而朝向前方进行移动。锤子47在朝向前方进行移动时,从滚珠48接受旋转方向的力。亦即,锤子47一边进行旋转一边朝向前方进行移动。当锤子47一边进行旋转一边朝向前方进行移动时,锤子突起部47B会一边进行旋转一边与砧座突起部10D相接触。据此,砧座突起部10D通过锤子突起部47B而在旋转方向上被打击。马达6的动力与锤子47的惯性力的双方作用于砧座10。因此,砧座10能够以较高的扭矩而以旋转轴AX为中心进行旋转。
工具保持机构11被配置于:砧座10的前部的周围。工具保持机构11对被插入到工具孔10A的前端工具90进行保持。
风扇12通过马达6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风扇12被配置于:比马达6的定子26更靠向后方的位置。风扇12生成:用于对马达6进行冷却的气流。风扇12被固定于:转子27的至少一部分。风扇12借助衬套12A而被固定于转子轴部33的后部。风扇12被配置于:转子轴承39与定子26之间的位置。风扇12通过转子27的旋转而进行旋转。通过转子轴部33进行旋转,而使得风扇12与转子轴部33一起进行旋转。通过风扇12进行旋转,而使得外壳2的外部空间的空气经由进气口19流入到外壳2的内部空间。流入到外壳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通过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进行流通,而对马达6进行冷却。通过风扇12进行旋转,而使得在外壳2的内部空间进行流通的空气经由排气口20流出到外壳2的外部空间。
蓄电池装配部13被配置于:蓄电池保持部23的下部。蓄电池组25被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13。蓄电池组25能够相对于蓄电池装配部13进行拆装。蓄电池组25作为冲击工具1的电源而发挥功能。蓄电池组25包括:二次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组25包括:充电式的锂离子电池。蓄电池组25通过被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13,而能够对冲击工具1供给电力。马达6以及灯单元18分别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的电力而进行驱动。
触发器拨挡14设置于把持部22。触发器拨挡14是为了使马达6进行启动而由作业者操作的。通过对触发器拨挡14进行操作,而对马达6的驱动与停止进行切换。
正反转切换拨挡15设置于把持部22的上部。正反转切换拨挡15由作业者操作。通过对正反转切换拨挡15进行操作,而使得马达6的旋转方向从正转方向以及反转方向的一方切换为另一方。通过对马达6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而对主轴8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
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设置于触发器拨挡14的上方。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由作业者操作。在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的后方配置有电路基板16A以及开关16B。开关16B被搭载于:电路基板16A的前表面。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被配置于:开关16B的前方位置。通过朝向后方对手动模式切换按钮16进行按压操作,而使得开关16B进行动作,从电路基板16A输出操作信号。从电路基板16A输出的操作信号被发送到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基于从电路基板16A输出的操作信号,而对马达6的控制模式进行切换。
[灯单元]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18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的上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18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18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18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18的分解立体图。
灯单元18射出照明光。灯单元18以照明光来对砧座10以及砧座10的周边进行照明。灯单元18以照明光来对砧座10的前方进行照明。另外,灯单元18以照明光来对被装配于砧座10的前端工具90以及前端工具90的周边进行照明。另外,灯单元18以照明光来对冲击工具1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灯单元18被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前部。灯单元18被配置于:前侧筒部4B的周围。灯单元18借助前侧筒部4B而被配置于砧座轴部10C的周围。
灯单元18具有: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COBLED:chip on board light emittingdiodes)、光学部件57、以及遮光部件60。
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具有:基板51、作为发光元件的LED芯片52、隔堤54、荧光体55、以及电阻器59。
图11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的图。另外,图11中,省略了荧光体55的图示。图12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板51的图。
基板51对LED芯片52以及电阻器59进行支承。作为基板51,可例示铝基板、玻璃布基材环氧树脂基板(FR-4基板)、或复合基材环氧树脂基板(CEM-3基板)。基板51分别配置在砧座10(砧座轴部10C)的至少上方、左方、以及右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51呈环状,配置于砧座10(砧座轴部10C)的周围。另外,也可以在基板51的下部设置有欠缺部。
LED芯片52搭载于基板51的前表面。在基板51的前表面,且在砧座10(砧座轴部10C)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多个LED芯片52。设置于LED芯片52与基板51的配线借助金属线而被连接。
隔堤54设置于基板51的前表面。隔堤54从基板51的前表面朝向前方突出。隔堤54配置于LED芯片52的周围。隔堤54分别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的位置。隔堤54规定出了用于配置荧光体55的区划空间。
荧光体55配置成:在隔堤54的内侧而对LED芯片52进行覆盖。如图12所示,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在隔堤54的外侧而被配置于基板51的前表面。另外,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也可以配置于基板51的后表面。从蓄电池组25输出来的电力被供给于电极(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供给于电极的电力经由基板51以及金属线而被供给于LED芯片52。LED芯片52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来的电力而发光。蓄电池组25的电压是在通过控制器(未图示)而被降压到5V的状态下,被外加给LED芯片52。
基板51呈环状。基板51借助前侧筒部4B而被配置于砧座轴部10C的周围。基板51具有:配置于砧座10(砧座轴部10C)的周围的圆环部51A、以及从圆环部51A的下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支承部51B。
多个LED芯片52搭载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LED芯片52借助前侧筒部4B而被配置于砧座轴部10C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多个LED芯片52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LED芯片52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电阻器59搭载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电阻器59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上的相互邻接的一对LED芯片52之间。多个电阻器59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电阻器59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隔堤54设置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隔堤54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朝向前方突出。隔堤54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而被分别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的位置。隔堤54规定出:用于配置荧光体55的区划空间。隔堤54呈圆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堤54设置成双层圆环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堤54包括:设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的圆环状的第1隔堤54、以及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而被设置于比第1隔堤54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圆环状的第2隔堤54。第1隔堤54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第2隔堤54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多个LED芯片52配置于第1隔堤54与第2隔堤54之间的位置。
荧光体55配置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荧光体55呈圆环状。荧光体55配置成:在隔堤54的内侧而对多个LED芯片52分别进行覆盖。即,荧光体55配置成:在第1隔堤54与第2隔堤54之间,对多个LED芯片52分别进行覆盖。
一对引线58连接于基板51。一方的引线58是被外加正电压的正引线58A。另一方的引线58是被外加负电压的负引线58B。蓄电池组25的电压借助控制器(未图示)而被外加于引线58。图12所示的正电极61A连接于正引线58A。负电极61B连接于负引线58B。一对引线58被支承于支承部51B的后表面。另外,引线58也可以被支承于支承部51B的前表面。
从蓄电池组25输出的电流经由控制器(未图示)以及引线58而被供给于电极(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蓄电池组25的电压通过控制器(未图示)而被降压之后,再被外加于电极(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供给到电极(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的电流经由基板51的配线以及金属线而被供给于LED芯片52。LED芯片52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来的电流而点亮。
光学部件57连接于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光学部件57被固定于基板51。光学部件57为聚碳酸酯树脂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57为:含有白色拡散材料的聚碳酸酯树脂制。光学部件57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光学部件57具有:外筒部57A、内筒部57B、光透过部57C、以及凸部57D。
外筒部57A配置于:比内筒部57B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外筒部57A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在径向上,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外筒部57A与内筒部57B之间的位置。外筒部57A配置于:比基板51的圆环部51A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内筒部57B配置于:比基板51的圆环部51A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内筒部57B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
光透过部57C呈圆环状。光透过部57C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光透过部57C配置成:将外筒部57A的前端部与内筒部57B的前端部相连。光透过部57C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相对置。光透过部57C与LED芯片52相对置。自LED芯片52射出来的光从光透过部57C通过,并朝向灯单元18的前方照射。
光透过部57C具有:供来自LED芯片52的光入射的入射面57E、以及供从光透过部57C透过的光射出的射出面57F。圆环部51A的前表面与光透过部57C的入射面57E相对置。入射面57E与LED芯片52相对置。入射面57E实质上朝向后方。射出面57F实质上朝向前方。
凸部57D设置成:从外筒部57A的下部朝向下方突出。在凸部57D的内侧形成有收容空间。基板51的支承部51B配置于:在凸部57D的内侧形成的收容区间。
遮光部件60配置于:比光学部件57的外筒部57A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遮光部件60的光透过率低于光学部件57的光透过率。从LED芯片52射出来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有可能从外筒部57A透过。遮光部件60遮挡从外筒部57A的外周面射出来的且来自LED芯片52的光。遮光部件60能够抑制:从外筒部57A的外周面射出来的且来自LED芯片52的光朝向光学部件57的周围照射的情形。
遮光部件60为合成树脂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60为聚碳酸酯树脂制。遮光部件60为含有有色颜料的聚碳酸酯树脂制。作为有力颜料,可例示出黑色颜料或灰色颜料。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60为含有黑色颜料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遮光部件60呈黑色。另外,遮光部件60也可以为含有灰色颜料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遮光部件60也可以为灰色。
遮光部件60具有:筒部60A以及凸部60B。筒部60A配置成:对外筒部57A进行包围。筒部60A对外筒部57A的外周面进行覆盖。凸部60B从筒部60A的下部朝向下方突出。凸部60B对凸部57D的外表面进行覆盖。凸部60B配置成:从下方对凸部57D进行覆盖。
遮光部件60被固定于光学部件57。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57和遮光部件60通过第1粘合剂70而被固定。第1粘合剂70配置于外筒部57A的外周面与筒部60A的内周面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60具有:设置成从筒部60A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60D以及槽部60E。槽部60D设置于比槽部60E更靠向后方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在槽部60D与槽部60E之间的分界处设置有抵接面60C。抵接面60C朝向后方。抵接面60C呈环状。光学部件57具有:与抵接面60C相对置的对置面57T。光学部件57具有:设置成从光学部件57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槽部57V以及槽部57W。槽部57V设置于比槽部57W更靠向后方的位置。对置面57T设置在槽部57V与槽部57W之间的分界处。对置面57T朝向前方。抵接面60C与对置面57T接触。第1粘合剂70分别充满于槽部60D的内侧以及槽部60E的内侧。第1粘合剂70分别充满于槽部57V的内侧以及槽部57W的内侧。第1粘合剂70分别贮存于槽部60D与槽部57V之间的空间、以及槽部60E与槽部57W之间的空间。通过分别被填充于槽部57V以及槽部57W的第1粘合剂70,使得光学部件57和遮光部件60被固定。
另外,遮光部件60具有:槽部60D、槽部60E、槽部57V、以及在比槽部57W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处被设置成从筒部60A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60G。凸部60G的径向的内端部与光学部件57的外周面接触。凸部60G设置成对光学部件57进行包围。光学部件57嵌合于凸部60G的内侧。
遮光部件60的前端部60F配置于光透过部57C的射出面57F的周围。遮光部件60的前端部60F配置于:比光透过部57C的前端部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另外,在前后方向上,遮光部件60的前端部60F也可以配置于:与光透过部57C的前端部相同的位置。据此,光难以漏向光学部件57的径向外侧。
包括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以及遮光部件60在内的灯单元18配置于砧座10的砧座轴部10C的周围。灯单元18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的周围。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配置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的周围。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被支承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以无法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固定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
在径向上,基板51配置于外筒部57A与内筒部57B之间。基板51被固定于光学部件57。如图5所示,基板51和光学部件57通过第2粘合剂75而被固定。第2粘合剂75对基板51的后表面和外筒部57A的内周面进行固定。另外,第2粘合剂75也可以对基板51的后表面和内筒部57B的外周面进行固定。第2粘合剂75具有遮光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粘合剂75为黑色的粘合剂。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前侧筒部4B的外周面设置有凸部4D。凸部4D从前侧筒部4B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凸部4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4个凸部4D。凸部4D的表面包括:朝向后方的后表面4E、以及朝向前方而向径向内侧倾斜的斜面4F。
灯单元18被支承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在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的内周面设置有后侧滑动部57M、以及前侧滑动部57N。后侧滑动部57M以及前侧滑动部57N分别从内筒部57B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前侧滑动部57N配置于:比后侧滑动部57M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4个后侧滑动部57M。前侧滑动部57N配置于4个后侧滑动部57M的各自的前方。在后侧滑动部57M与前侧滑动部57N之间设置有凹部57K。凸部4D配置于凹部57K的内侧位置。后侧滑动部57M具有:与凸部4D的后表面4E接触的前表面57P。前侧滑动部57N具有:与凸部4D的斜面4F相对置的斜面57Q。
在后侧滑动部57M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前侧滑动部57N之间设置有插入口。凸部4D经由插入口而被配置于凹部57K。在凸部4D被插入到插入口之后,通过旋转灯单元18,凸部4D被插入于凹部57K的内侧。据此,光学部件57和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被固定。通过光学部件57和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被固定,使得灯单元18和锤子壳体4被固定。
从LED芯片52射出来的光经由荧光体55而入射到入射面57E。如图5等所示,入射面57E朝向径向内侧而向前方倾斜。入射到入射面57E的光从光透过部57C通过之后,又从射出面57F射出去。
入射到入射面57E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到达斜面57Q。斜面57Q朝向径向内侧而向前方倾斜。到达斜面57Q的光被斜面57Q全反射,而向前方行进。被斜面57Q全反射的光从射出面57F射出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的后方配置有海绵环80。海绵环80的后表面被支承于锤子壳体4的环状部4C。海绵环80的至少一部分以被压缩的状态而与灯单元18接触。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海绵环80、与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以及第2粘合剂75接触。通过灯单元18被支承于已被压缩的海绵环80,灯单元18相对于锤子壳体4而言的摇晃得以抑制。另外,海绵环80也可以对内筒部57B进行支承。
如图11所示,多个LED芯片52搭载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LED芯片52借助前侧筒部4B而被配置于砧座轴部10C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多个LED芯片52以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LED芯片52以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电阻器59被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上的相互邻接的一对LED芯片52之间。多个电阻器59以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电阻器59以在圆环部5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LED芯片52和电阻器59在周向上各1个地交替配置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隔堤54包括:设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的圆环状的第1隔堤54、以及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而被设置于比第1隔堤54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圆环状的第2隔堤54。多个LED芯片52以及多个电阻器59分别配置于第1隔堤54与第2隔堤54之间。
顶点部51T被规定在砧座10的砧座轴部10C的正上方的圆环部51A的一部分。在周向上,将顶点部51T的位置作为0°的位置。所谓0°的位置是指:旋转轴AX(砧座轴部10C)的正上方的位置。所谓180°的位置是指:旋转轴AX(砧座轴部10C)的正下方的位置。
距离砧座轴部10C的正上方的基板51的顶点部51T最近的LED芯片52配置于:从顶点部51T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θ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角度θ为15°。LED芯片52在旋转轴AX的周围,被配置于15°、45°、75°、105°、135°、165°、195°、225°、255°、285°、315°、345°的各个位置。
1个电阻器59配置于顶点部51T。电阻器59在旋转轴AX的周围,被配置于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的各个位置。
多个LED芯片52配置于:以从砧座轴部10C的中心轴(旋转轴AX)以及顶点部51T通过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而呈线对称的位置。多个电阻器59配置于:以从砧座轴部10C的中心轴(旋转轴AX)以及顶点部51T通过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而呈线对称的位置。
如图12所示,在基板51的支承部51B的前表面设置有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正电极61A及负电极61B配置于隔堤54的外侧。正电极61A连接于正引线58A。负电极61B连接于负引线58B。利用蓄电池组25,正电压经由正引线58A而被外加于正电极61A。利用蓄电池组25,负电压经由负引线58B而被外加于负电极61B。多个LED芯片52分别并联连接于正电极61A以及负电极61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设置有正中继线62A以及负中继线62B。正中继线62A以及负中继线62B实质上分别呈圆环状。正中继线62A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负中继线62B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多个正电源线63A从正中继线62A分支。多个负电源线63B从负中继线62B分支。正电源线63A设置有12条。负电源线63B设置有12条。正电源线63A以及负电源线63B分别设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正电源线63A以及负电源线63B连接于多个LED芯片52的每一个。1个正电源线63A和1个负电源线63B连接于1个LED芯片52。电阻器59(图12中未图示)配置于多个正电源线63A的每一个。1个电阻器59对应配置于1个正电源线63A。
从蓄电池组25输出来的电流经由控制器(未图示)以及正引线58A而被供给于正电极61A。供给到正电极61A的电流经由正中继线62A以及正电源线63A而被分别供给于12个LED芯片52。LED芯片52基于从蓄电池组25供给来的电力而点亮。
[组装方法]
在对灯单元18进行组装的情况下,首先,将遮光部件60组装于光学部件57。在将遮光部件60组装于光学部件57的情况下,以射出面57F朝向上方的方式将光学部件57设置于规定的支承面。在将光学部件57设置于支承面之后,将第1粘合剂70涂敷在包含对置面57T在内的光学部件57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粘合剂70涂敷在槽部57V以及槽部57W。在将第1粘合剂70涂敷在槽部57V以及槽部57W之后,再将遮光部件60从光学部件57的上方插入于光学部件57。另外,也可以在将第1粘合剂70涂敷在遮光部件60的槽部60D以及槽部60E之后,再将遮光部件60插入于光学部件57。通过将遮光部件60插入于光学部件57,抵接面60C与对置面57T接触。另外,光学部件57的前部嵌合于凸部60G。光学部件57被轻压入于凸部60G的内侧。通过将遮光部件60轻压入于光学部件57,第1粘合剂70在槽部57V以及槽部57W中浸湿扩展。由于涂敷到槽部57V以及槽部57W的第1粘合剂70难以向上方移动,因此,即便遮光部件60插入于光学部件57,也不会到达射出面57F。另外,即便凸部60G的径向的内端部与光学部件57的外周面接触,涂敷于槽部57V以及槽部57W的第1粘合剂70到达射出面57F的情形也会得到抑制。虽然第1粘合剂70的至少一部分有可能流入于光学部件57的外筒部57A的后端部(下端部)与遮光部件60的内周面的后端部之间,但由于不会流入到射出面57F,因此,射出面57F被第1粘合剂70弄脏的情形得到抑制。另外,由于第1粘合剂70未附着于射出面57F,因此,从射出面57F射出来的光被第1粘合剂70阻碍的情形得到抑制。另外,基板51和光学部件57通过第2粘合剂75而被固定。
利用第1粘合剂70以及第2粘合剂75而将光学部件57、遮光部件60以及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固定之后,灯单元18和锤子壳体4被固定。如上所述,凸部4D被插入到了在后侧滑动部57M的周向一侧的端部与前侧滑动部57N之间设置的插入口之后,通过旋转灯单元18,凸部4D被插入于凹部57K的内侧。据此,灯单元18和锤子壳体4被固定。通过被支承于环状部4C的海绵环80与灯单元18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灯单元18相对于锤子壳体4而言的摇晃得以抑制。通过光学部件57的内筒部57B被固定于锤子壳体4的前侧筒部4B,灯单元18仅仅在轴向上被固定于锤子壳体4,之后,锤子壳体4以及遮光部件60的凸部60B被左外壳2L和右外壳2R所夹持,锤子壳体4以及灯单元18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外壳2而被固定。此后,左外壳2L和右外壳2R通过螺丝2S而被固定。
[使用方法]
作业者一旦操作触发器拨挡14时,马达6就会启动,而且,光会从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的LED芯片52射出。从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射出来的光的亮度较高,从而能够对作业对象进行高亮度地照明。
另一方面,在从LED芯片52射出来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了外筒部57A的情况下,从外筒部57A的外周面射出来的光一旦入射到作业者的眼里,作业者会感到眩目,其结果,有可能难以视觉确认作业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遮光部件60,能够抑制作业者感到眩目的情形。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工具1具备:马达6;外壳2,其具有对马达6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21、以及从马达收容部21朝向下方突出的把持部22;作为输出部的砧座10,其配置于比马达6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通过马达6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基板51,其分别配置于砧座10的上方、左方、以及右方;作为发光元件的多个LED芯片52,它们在砧座1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于基板51的前表面。距离砧座10的正上方的基板51的顶点部51T最近的LED芯片52配置于:从顶点部51T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θ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灯单元18具有基板51以及LED芯片52的情况下,即便例如因为冲击工具1的掉落而对基板51的顶点部51T施加冲击,也会由于在基板51的顶点部51T未配置有LED芯片52,所以,LED芯片52发生破损或者LED芯片52从基板51分离开的情形得到抑制。由此,LED芯片52不点亮的情形得到抑制。所以,能够抑制灯单元18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图13是模拟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掉落的状态的图。当冲击工具1掉落而灯单元18的上部触碰到地面(地板)时,会对灯单元18施加冲击。如上所述,灯单元18具有:隔堤54,其在圆环部51A的前表面而分别被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的位置;荧光体55,其在隔堤54的内侧而被配置成对LED芯片52进行覆盖;以及光学部件57,其具有配置于比圆环部51A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筒部57A、以及配置于比LED芯片52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供从LED芯片52射出来的光通过的光透过部57C。因为冲击工具1的掉落而对圆环部51A的顶点部51T施加冲击,冲击有可能经由光学部件57的外筒部57A而施加于隔堤54。当对顶点部51T的隔堤54施加冲击时,顶点部51T的隔堤54有可能发生变形或者破损。在顶点部51T配置有LED芯片52的情况下,施加到光学部件57的冲击有可能经由隔堤54而施加于LED芯片5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顶点部51T未配置有LED芯片52,因此,即便对顶点部51T的隔堤54施加冲击而导致顶点部51T的隔堤54发生变形或者破损,对LED芯片52施加冲击的情形也会得到抑制。由此,LED芯片52发生破损或者LED芯片52从基板分离开的情形得到抑制。所以,LED芯片52不点亮的情形得到抑制,从而能够抑制灯单元18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LED芯片52配置于:以从砧座10的中心轴(旋转轴AX)以及顶点部51T通过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而呈线对称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利用多个LED芯片52能够适当地对冲击工具1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51具有:配置于砧座10的周围的圆环部51A。多个LED芯片52搭载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多个LED芯片52被搭载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冲击工具1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LED芯片52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多个LED芯片52是以等间隔被搭载于基板51的圆环部51A的前表面,因此,能够适当地对冲击工具1的作业对象进行照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单元18具有:设置于基板51且被外加正电压的正电极61A、以及设置于基板51且被外加负电压的负电极61B。多个LED芯片52分别并联连接于正电极61A以及负电极61B。
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多个LED芯片52被并联连接,因此,即便例如1个LED芯片52发生故障或者不点亮,也会有其他LED芯片52被供给电力,因此,其他LED芯片52不点亮的情形得到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灯单元18具有:设置于基板51且分别连接于多个LED芯片52的正电源线63A以及负电源线63B、以及配置于正电源线63A以及负电源线63B的至少一方的电阻器59。
根据上述的构成,外加于LED芯片52的电压通过电阻器59而被调整。通过电阻器59,例如多个LED芯片52的亮度被均匀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器59配置于:基板51的前表面上的相互邻接的一对LED芯片52之间。
根据上述的构成,LED芯片52以及电阻器59分别适当地搭载于基板51的前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器59配置于顶点部51T。
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便例如因为冲击工具1的掉落而对基板51的顶点部51T施加冲击,也会由于电阻器59比LED芯片52更加难以破损,因此,能够抑制灯单元18的发光性能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LED芯片52和电阻器59在周向上各1个地交替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LED芯片52以及电阻器59分别适当地搭载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其他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0的基板51的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12个LED芯片52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基板51的圆环部51A。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24个LED芯片52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基板51的圆环部51A。另外,也可以是24个电阻器59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基板51的圆环部51A。LED芯片52和电阻器59在周向上各1个地交替配置于圆环部51A的前表面。
图15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1的基板511的图。如图15所示,基板511具有:从圆环部51A的上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1C。突出部51C的上表面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平坦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例如冲击工具1掉落的情况下,利用突出部51C,能够缓和施加于圆环部51A的顶点部的冲击。即,由于突出部51C作为冲击缓和部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抑制:对LED芯片52施加过度的冲击的情形。
图1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2的基板512的图。如图16所示,基板512具有:从圆环部51A的上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1D。突出部51D的上表面是: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朝向上方鼓起的曲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例如冲击工具1掉落的情况下,利用突出部51D,能够缓和施加于圆环部51A的顶点部的冲击。即,由于突出部51D作为冲击缓和部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抑制:对LED芯片52施加过度的冲击的情形。
图17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载芯片发光二极管503的基板51的图。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12个LED芯片52之中,1个LED芯片52T配置于圆环部51A的顶点部。LED芯片52在旋转轴AX的周围而被分别配置于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的各个位置。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旋转轴AX(圆环部51A的中心)的放射方向上,旋转轴AX与LED芯片52T之间的距离小于:旋转轴AX与其他LED芯片52之间的距离。即,配置于顶点部的LED芯片52T被配置于:比其他LED芯片52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即便例如因为冲击工具1掉落而对圆环部51A的顶点部施加冲击,也会由于圆环部51A的外周部与LED芯片52T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能够抑制:对LED芯片52T施加过度的冲击的情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60为含有有色颜料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遮光部件60也可以具有:被涂敷在聚碳酸酯树脂制的部件表面上的黑色的涂敷膜。另外,遮光部件60既可以是橡胶制的,也可以是弹性材料制的,还可以是金属制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冲击工具1是冲击起子。冲击工具1也可以是冲击扳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是作为电动工具一种的冲击工具。电动工具并非限定于冲击工具。作为电动工具,可例示出:驱动钻、角钻、螺丝起子、锤子、锤钻、圆盘锯、以及往复式锯。
电动作业机1也可以不是电动工具。图18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作业机100的立体图。图18所示的电动作业机100为空气除尘器。电动作业机100具备:外壳200、蓄电池装配部130、触发器开关140、输出部1000、以及灯单元18。外壳200具有:马达收容部210、从马达收容部210的下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把持部220、以及与把持部220的下部相连的蓄电池保持部230。马达收容部210对马达以及风扇(图18中未图示)进行收容。触发器开关140配置于把持部220。蓄电池装配部130配置于蓄电池保持部230的下部。蓄电池组25装配于蓄电池装配部130。输出部1000通过马达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输出部1000配置于:比马达收容部210的前端部更靠向前方的位置。当马达进行旋转时,风扇就会旋转,其结果,空气从输出部1000的喷射口1000A被喷射出。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灯单元18也可以配置于电动作业机100的输出部1000的周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作业机(1等)的电源可以不是蓄电池组25,可以为商用电源(交流电源)。

Claims (14)

1.一种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
马达;
外壳,其具有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马达收容部、以及从所述马达收容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把持部;
输出部,其配置于比所述马达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通过所述马达的旋转力而进行动作;
基板,其分别配置于所述输出部的上方、左方、以及右方;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它们在所述输出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搭载于所述基板的前表面,
距离所述输出部的正上方的所述基板的顶点部最近的发光元件配置于:从所述顶点部起在周向上偏移了规定角度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配置于:以从所述输出部的中心轴以及所述顶点部通过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而呈线对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配置于所述输出部的周围的圆环部,
多个发光元件搭载于所述圆环部的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发光元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于所述圆环部的前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
隔堤,其在所述圆环部的前表面分别被配置于比所述发光元件更靠向径向内侧以及径向外侧的位置;
荧光体,其在所述隔堤的内侧被配置成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覆盖;以及
光学部件,其具有配置于比所述圆环部更靠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外筒部、以及配置于比所述发光元件更靠向前方的位置且供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来的光通过的光透过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从所述圆环部的上部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平坦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为:所述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朝向上方鼓起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被外加正电压的正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被外加负电压的负电极,
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分别并联连接于所述正电极以及所述负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源线、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源线的电阻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器配置于:所述基板的前表面上的相互邻接的一对发光元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器配置于所述顶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配置于所述输出部的周围的圆环部,
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电阻器在周向上各1个地交替配置于所述圆环部的前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包括:通过锤子而在旋转方向上被打击的砧座。
CN202311221431.6A 2022-10-18 2023-09-21 电动作业机 Pending CN1179010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67172 2022-10-18
JP2022167172A JP2024059481A (ja) 2022-10-18 2022-10-18 電動作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1045A true CN117901045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46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1431.6A Pending CN117901045A (zh) 2022-10-18 2023-09-21 电动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3585A1 (zh)
JP (1) JP2024059481A (zh)
CN (1) CN117901045A (zh)
DE (1) DE1020231259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02880A4 (en) 2015-06-05 2019-04-03 Ingersoll-Rand Company LIGHTING SYSTEMS FOR ELECTRICAL TOO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59481A (ja) 2024-05-01
DE102023125942A1 (de) 2024-04-18
US20240123585A1 (en) 2024-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0234B (zh) 电动作业机
JP6761838B2 (ja) 電動インパクト工具
US11890731B2 (en) Power tool having illumination device
CN113369537A (zh) 电动工具
JP6397594B2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ドライバドリル、電動工具
US20220203512A1 (en) Power tool
CN117901045A (zh) 电动作业机
CN115703223A (zh) 冲击工具
US20240058937A1 (en) Electric work machine
CN118106926A (zh) 冲击工具
US11940143B2 (en) Power tool
CN117754498A (zh) 电动作业机以及螺丝紧固工具
CN117047716A (zh) 动力工具
US20240110696A1 (en) Power tool, light unit, and floodlight
JP2022141450A (ja) 電動工具
JP2022154944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US20230364756A1 (en) Power tool
JP2020196052A (ja) 電動工具
JP2024079576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US20240189973A1 (en) Power tool
CN117067165A (zh) 冲击工具
CN117062390A (zh) 动力工具
CN115674071A (zh) 电动工具以及冲击起子
JP2023179279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24029608A (ja) インパクト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