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4957A -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 Google Patents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4957A
CN117884957A CN202410132629.5A CN202410132629A CN117884957A CN 117884957 A CN117884957 A CN 117884957A CN 202410132629 A CN202410132629 A CN 202410132629A CN 117884957 A CN117884957 A CN 117884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axis
turning
bas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26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海波
贺勇
张志伟
谭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26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4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4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所述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包括基座、固定机构及两个车铣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两个所述车铣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两个所述车铣机构的连线平行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连线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使得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能够同时加工两个短轴零件,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轴车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代化设备中,为了满足车铣加工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各类先进的机床,其中,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具有多方位的加工能力,因为其多轴联动的特点,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常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零件加工。然而,现有的五轴联动车铣加工中心一次仅能够加工一个短轴类的零件,导致零件加工节拍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旨在使得五轴车铣加工中心能够同时加工两个短轴零件,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所述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包括:
基座;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及
两个车铣机构,两个所述车铣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两个所述车铣机构的连线平行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连线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呈夹角连接的第二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面,两个所述车铣机构设于所述第二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与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面与地面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箱体、工件主轴及三爪卡盘,所述箱体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箱体设有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工件主轴连接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所述三爪卡盘设于所述工件主轴的端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车铣工作台,所述车铣工作台设于第一面,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铣工作台包括保护箱和放置台,所述保护箱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保护箱内设有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放置台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保护箱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台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面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台背向所述基座的一面设有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所述车铣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铣机构包括Y轴进给组件、Z轴进给组件、转动组件及夹刀主轴,所述Y轴进给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Z轴进给组件连接于所述Y轴进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Z轴进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夹刀主轴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
且/或,所述第二滑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包括基座、固定机构及车铣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基座的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相对设置,每一固定组件可用于固定一短轴零件,两个固定组件也可相互配合以固定一长轴零件,至少一个固定组件活动连接于基座,以调节两个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长度的长轴零件,如此五轴车铣加工中心既能够同时固定两个短轴零件,又能够固定长轴零件;车铣机构包括两个,两个车铣机构活动连接于基座,两个车铣机构的连线平行于两个固定主轴的连线设置,如此两个车铣机构可同时加工同一长轴零件,也可分别加工单个短轴零件,提高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五轴车铣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基座;11、第一面;111、第一凹槽;112、第一滑轨;113、第一驱动件;12、第二面;121、第二凹槽;122、第二滑轨;123、第二驱动件;2、固定机构;21、固定组件;211、箱体;212、工件主轴;213、三爪卡盘;22、车铣工作台;221、保护箱;222、放置台;3、车铣机构;31、Y轴进给组件;32、Z轴进给组件;33、转动组件;34、夹刀主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在现代化设备中,为了满足车铣加工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各类先进的机床,其中,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具有多方位的加工能力,因为其多轴联动的特点,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常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零件加工。然而,现有的五轴联动车铣加工中心一次仅能够加工一个短轴类的零件,导致零件加工节拍慢。同时现有的五轴联动车铣加工中心对工件的长度也有要求,无法加工长度长的工件。
基于上述问题和构思,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包括基座1、固定机构2及两个车铣机构3,固定机构2包括设于基座1的两个固定组件21,两个固定组件21相对设置,至少一个固定组件21活动连接于基座1;两个车铣机构3活动连接于基座1,两个车铣机构3的连线平行于两个固定组件21的连线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在基座1上同时设置两个固定组件21和两个车铣机构3,其中每一固定组件21可用于固定一短轴零件,两个固定组件21也可相互配合以固定一长轴零件,至少一个固定组件21活动连接于基座1,以调节两个固定组件21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长度的长轴零件,如此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既能够同时加工两个短轴零件,也能够加工长轴零件,当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对短轴零件进行加工时,两个固定组件21分别固定一个短轴零件,两个车铣机构3分别对应一短轴零件进行加工,如此形成两个短轴零件的加工工位,有效地提高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对短轴零件的加工效率,当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对长轴零件进行加工时,长轴零件的两端可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组件21,以避免长轴零件在加工时出现晃动影响加工效果,两个车铣机构3可同时对长轴零件的两处待加工位置进行车铣加工,提高长轴零件的加工效率,如此两个车铣机构3可同时加工同一长轴零件,也可分别加工单个短轴零件,提高车铣效率。
可以理解的,两个固定组件21同轴且相对设置,以便于固定长轴零件,其中至少一个固定组件21活动连接于基座1上,以调节两个固定组件21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加工长度的长轴零件。两个车铣机构3的连线平行于两个固定组件21的连线设置,两个车铣机构3活动连接于基座1,以便于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待加工位置调整车铣机构3的位置,使得刀头对准待加工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设有第一面11和与第一面11呈夹角连接的第二面12,固定机构2设于第一面11,两个车铣机构3设于第二面12,其中,第一面11与地面倾斜设置,第二面12与地面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11与地面倾斜设置,固定机构2设置于第一面11,第二面12与第一面11呈夹角设置,即第一面11由第二面12向地面倾斜设置,以便于收集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车铣工件时产生的碎屑,从而对基座1进行清洁。两个车铣机构3设于第二面12,第二面12与地面平行设置,以便于保证车铣机构3的水平度。
可以理解的,基座1垂直于地面的截面形状大致呈直角梯形设置,第一面11在该截面的投影为直角梯形的斜边,第二面12在该截面的投影为直角梯形的上底。同时,基座1平行于地面的截面面积由远离地面的一端向靠近地面的一端逐渐增加,如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基座1的稳定性,避免基座1在加工时晃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设有第一滑轨112和第一驱动件113,第一面11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驱动件113设于第一凹槽111内,第一滑轨112设于第一凹槽111的两侧,至少一个固定组件21设于第一滑轨112,并连接于第一驱动件113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1通过第一滑轨112活动连接于基座1,同时基座1还设有第一驱动件113,固定组件21连接于第一驱动件113的输出端,以此第一驱动件113驱动固定组件21沿第一滑轨112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固定组件21间距的自动化调节。第一面11还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滑轨112设于第一凹槽111的两侧,如此当固定组件21安装于第一滑轨112时,固定组件21的底壁盖合于第一凹槽111的槽口,第一驱动件113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凹槽111内,以此在第一驱动件113出现晃动,第一凹槽111为第一驱动件113提供一定晃动空间,降低对固定组件21造成的影响,使得固定组件21始终抵接于第一滑轨112,进而提高第一驱动件113驱动固定组件21时固定组件21的平稳度。
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件113的驱动方向与第一滑轨11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一驱动件113可为电机丝杆、电缸或气缸,第一驱动件113设于第一凹槽111内,使得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底座对应第一滑轨112可设置限位槽,第一滑轨112限位于限位槽内,从而避免第一滑轨112因长期运行而发生偏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21包括箱体211、工件主轴212及三爪卡盘213,箱体211连接于基座1,箱体211设有第一旋转驱动件,工件主轴212连接于箱体211,并与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设置,三爪卡盘213设于工件主轴212的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1由箱体211、工件主轴212及三爪卡盘213组成,工件主轴212与箱体211转动连接,三爪卡盘213具有夹持状态和放松状态,工件安装于固定组件21时,工件的端部通过三爪卡盘213插入工件主轴212内,再将三爪卡盘213调节至夹持状态,以固定工件,第一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工件主轴212,带动工件绕轴转动,以便于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进行车削,当工件车削完成后,将三爪卡盘213调节至放松状态,而后将工件取下。
可以理解的,当固定组件21固定设于第一面11时,箱体211面向第一面11的一面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部,靠近第二面12的支撑部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连接于第一面11,第二抵接面连接于第二面12,从而提高固定组件21安装于第一面11的稳定程度。
可以理解的,当固定组件21活动设于第一面11时,箱体211面向第一面11的一面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与第一凹槽111的槽壁进行抵接定位,以便于将固定组件21安装于第一滑轨112,同时定位凸起和第一凹槽111的槽壁的配合对固定组件21起到一定固定作用,提高固定组件21活动设于第一面11的可靠度。
可选地,箱体211包括第一箱体211和第二箱体211,第一箱体211连接于基座1,第一箱体211与基座1可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第二箱体211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箱体211,第一驱动件113和工件主轴212安装于第二箱体211,第一箱体211背向基座1的一面与第二面12平行设置,以保证第二箱体211的平稳度,当固定组件21需要更换时,可直接将第二箱体211从第一箱体211拆下,提高固定组件21维修更换的便捷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2还包括车铣工作台22,车铣工作台22设于第一面11,并位于两个固定组件2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车铣工作台22用于放置大重量的工件和大型盘类零件,如此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还能够对大直径盘类和大重量工件进行五轴加工,车铣工作台22设置于两个固定组件21之间,以此减少固定机构2的安装空间,使得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的,车铣工作台22的放置面低于两个固定机构2的夹持孔,以避免对固定机构2夹持工件造成阻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铣工作台22包括保护箱221和放置台222,保护箱221连接于基座1,保护箱221内设有第二旋转驱动件,放置台222连接于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保护箱221转动连接,放置台222所在平面与第二面12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对大直径盘类零件进行车铣加工时,先将大直径盘类零件放置于放置台222上,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放置台222转动,以带动大直径盘类零件转动,从而和车铣机构3形成五轴联动加工。
可以理解的,第二旋转驱动件安装于保护箱221内,将第二旋转驱动件与外界隔绝开来,以对第二旋转驱动件形成保护,保护箱221背向第一面11的一面与第二面12平行设置,以使放置台222所在平面与第二面12平行设置,从而保证加工时工件和车铣机构3的平行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放置台222背向基座1的一面设有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台222用于放置工件的一面设有凹槽,以提高工件与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放置台222上工件进行车铣加工时工件出现移动或晃动。
可以理解的,凹槽包括多个,多个凹槽可平行或呈夹角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设有第二滑轨122和第二驱动件123,第二面12设有第二凹槽121,第二驱动件123设于第二凹槽121内,第二滑轨122设于第二凹槽121的两侧,车铣机构3设于第二滑轨122,并连接于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车铣机构3通过第二滑轨122活动连接于基座1,同时基座1还设有第二驱动件123,车铣机构3连接于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端,以此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车铣机构3沿第二滑轨122移动,从而实现车铣机构3针对待加工位的位置调节。第二面12还设有第二凹槽121,第二滑轨122设于第二凹槽121的两侧,如此当车铣机构3安装于第二滑轨122时,车铣机构3的底壁盖合于第二凹槽121的槽口,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端位于第二凹槽121内,以此在第二驱动件123出现晃动,第二凹槽121为第二驱动件123提供一定晃动空间,降低对车铣机构3造成的影响,使得车铣机构3始终抵接于第二滑轨122,进而提高第二驱动件123驱动车铣机构3时车铣机构3的平稳度。
可以理解的,第二驱动件123的驱动方向与第二滑轨12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二驱动件123可为电机丝杆、电缸或气缸,第二驱动件123设于第二凹槽121内,使得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底座对应第二滑轨122可设置限位槽,第二滑轨122限位于限位槽内,从而避免第二滑轨122因长期运行而发生偏移。
可选地,第二凹槽121垂直于第二面12的截面呈梯形设置,且第二凹槽121平行于第二面12的截面面积由远离车铣机构3的一端向靠近车铣机构3的一端逐渐增加,如此增加了第二驱动件123安装空间,以便于拆装第二驱动件123,同时,还保证了第二面12对第二滑轨122及设于第二滑轨122的车铣机构3的承载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铣机构3包括Y轴进给组件31、Z轴进给组件32、转动组件33及夹刀主轴34,Y轴进给组件31设于第二滑轨122,并连接于第二驱动件123的输出端,Z轴进给组件32连接于Y轴进给组件31的输出端,转动组件33连接于Z轴进给组件32的输出端,夹刀主轴34连接于转动组件33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车铣机构3由Y轴进给组件31、Z轴进给组件32、转动组件33及夹刀主轴34组成,其中,第二驱动件123的驱动方向、Y轴进给组件31的进给方向及Z轴进给组件32的进给方向两两垂直设置,使得夹刀主轴34具有三个不同的移动方向,如此车铣机构3根据工件待加工位置的不同,能够准确地驱动夹刀主轴34至待加工位,转动组件33用于调整夹刀组件的朝向角度,以适应不同的车铣需求。
转动组件33的转动平面平行于第二驱动件123的驱动方向和Z轴进给组件32的进给方向所组成的平面。
可以理解的,夹刀主轴34可采用电主轴,当车铣机构3对固定组件21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件主轴212绕轴转动、第二驱动件123驱动、Y轴进给组件31进给、Z轴进给组件32进给及夹刀主轴34绕轴转动共同组成了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的五轴联动加工。当车铣机构3对位于放置台222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时,放置台222转动、第二驱动件123驱动、Y轴进给组件31进给、Z轴进给组件32进给及夹刀主轴34绕轴转动共同组成了五轴车铣加工中心100的五轴联动加工。两个车铣机构3和两个固定组件21可通过双电气通道实现与外界的电器连通,如此两个车铣机构3可单独加工零件,且互不干扰。
可选地,Y轴进给组件31包括承台、Y轴驱动件及Y轴滑轨,承台设于第二滑轨122上,并连接于第二驱动件123,承台面向第二滑轨122的一面设有避位槽,第二滑轨122位于避位槽内,以降低承台的安装高度,使Y轴进给组件31更加紧凑,承台可呈口字型设置,即承台中间设有通口,以减少承台的重量,降低基座1荷载,Y轴滑轨设于通口的两侧,第二驱动件123沿通口设置,Z轴进给组件32设于Y轴滑轨,并连接于Y轴驱动件的输出端。
可选地,Z轴进给组件32包括立柱、Z轴驱动件及Z轴滑轨,立柱设于Y轴滑轨上,并连接于Y轴驱动件,立柱面向Y轴滑轨的一面设有避位槽,Y轴滑轨位于避位槽内,以降低立柱的安装高度,使Z轴进给组件32更加紧凑,立柱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设于Y轴驱动件,连接部连接于支撑部,用于设置Z轴滑轨和Z轴驱动件,支撑部垂直于第二面12的截面近似为等腰梯形,支撑部平行于第二面12的截面面积由靠近第二面12的一端向远离第二面12的一端逐渐减小,连接部的截面面积由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向靠近支撑部的一端逐渐增加,同时,连接部中空设置,如此既能够保证立柱的支撑强度,又能够减少立柱的重量,避免对Y轴进给组件31造成过大负载,影响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可选的,转动组件33外壳的截面呈正八边形设置,转动组件33位于立柱面向固定机构2的一侧,并正放于正设于立柱上,以便于设置转动组件33的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12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滑轨112的两端;且/或,第二滑轨122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滑轨122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12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块,以避免设于第一滑轨112的固定组件21脱轨,第二滑轨122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块,以避免设于第二滑轨122的车铣机构3脱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包括:
基座;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及
两个车铣机构,两个所述车铣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两个所述车铣机构的连线平行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连线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呈夹角连接的第二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面,两个所述车铣机构设于所述第二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与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面与地面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箱体、工件主轴及三爪卡盘,所述箱体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箱体设有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工件主轴连接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所述三爪卡盘设于所述工件主轴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车铣工作台,所述车铣工作台设于第一面,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铣工作台包括保护箱和放置台,所述保护箱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保护箱内设有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放置台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保护箱转动连接,所述放置台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面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背向所述基座的一面设有凹槽。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所述车铣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铣机构包括Y轴进给组件、Z轴进给组件、转动组件及夹刀主轴,所述Y轴进给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滑轨,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Z轴进给组件连接于所述Y轴进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Z轴进给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夹刀主轴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
且/或,所述第二滑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
CN202410132629.5A 2024-01-30 2024-01-30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Pending CN117884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2629.5A CN117884957A (zh) 2024-01-30 2024-01-30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2629.5A CN117884957A (zh) 2024-01-30 2024-01-30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4957A true CN117884957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2629.5A Pending CN117884957A (zh) 2024-01-30 2024-01-30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49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0411B2 (en) Machine tool
US8950987B2 (en) Method of boring work by 5-axis machining double-housing machine tool and 5-axis machining double-housing machine tool
US4735019A (en) Grinding head
US20050217095A1 (en) Spindle head for a universal milling machine
CN215615258U (zh) 一种小型双斜角深孔加工中心
CN218253399U (zh) 激光加工设备
CN117884957A (zh) 五轴车铣加工中心
CN215357189U (zh) 侧面钻孔攻牙机
CN114131368A (zh) 一种高强度摇摆头卧式五轴加工中心
CN112453916A (zh) 一种车、铣、磨复合加工机床
CN210756354U (zh) 用于对大尺寸工件的内圆弧面进行加工的机床
CN220347273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铣槽机
CN220533512U (zh) 车铣磨复合加工机
EP0556226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achine tools
CN220718653U (zh) 一种全包裹式料盘线性传动总成防尘保护机构
CN217858846U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
CN117182121B (zh) 五轴加工设备
CN214134857U (zh) 一种立式钻铣加工中心结构
CN214393195U (zh) 龙门机床
CN220427504U (zh) 一种万能升降台铣床的自动升降结构
CN218225477U (zh) 一种带有两角度输出动力组式刀塔的机床
CN216138149U (zh) 一种单臂深孔加工定位结构
CN220498397U (zh) 一种多自由度机床加工和测量装置
CN117206548B (zh) 卧式五轴加工机床
CN211841079U (zh) 一种车床加工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