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3378A -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3378A
CN117883378A CN202311773107.5A CN202311773107A CN117883378A CN 117883378 A CN117883378 A CN 117883378A CN 202311773107 A CN202311773107 A CN 202311773107A CN 117883378 A CN117883378 A CN 11788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crolimus
equal
ophthalmic composition
oi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3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延
张丽荣
周杰
周欣
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 Health Eye Medicine Lia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 Health Eye Medicine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 Health Eye Medicine Lia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 Health Eye Medicine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31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3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3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包含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及基质成分;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中链甘油三酸酯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3wt%且小于或等于30wt%,白凡士林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wt%且小于或等于25wt%。本发明首次将他克莫司制备成油性滴眼液,制得的眼用制剂含量均匀度好,使用方便,滴入眼后能均匀铺展,在眼内停留时间较长,相较于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能够避免眼部刺激性,且对他克莫司有良好溶解性从而符合美国药典中关于眼用药物不溶性微粒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稳定性,进而具有能大幅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功效。能应用于临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用组合物,尤指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本发明关于一种眼用组合物,尤指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名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具有抗微生物活性与抑制免疫、抗发炎的效果,且他克莫司的抑制免疫、抗发炎效果为同样是免疫抑制剂的环孢素(Cyclosporine)的10倍至100倍,因此是一种强力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效果主要是通过与细胞中的FK结合蛋白(FKBPS)结合后,能够抑制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aN)的活化,从而阻断在T细胞中由钙离子所引发的讯息传递路径,进而抑制介白素-2(Interleukin-2,IL-2)的产生,以获得抑制免疫、抗发炎的效果。因此,他克莫司多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后产生的排斥反应以及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AD)、全身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与自体免疫相关的疾病,不仅如此,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他克莫司对于干眼症(DryEye Syndrome,DES)的改善亦有显著效果。
干眼症又名干性角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其为一种眼球表面疾病,通常是由于眼睛泪液分泌量不足、分布不均或泪液过度蒸发,造成泪液无法适当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导致泪液渗透压变高而引起发炎,进而产生眼睛干涩或有灼烧感、畏光、眼睛疲劳或短暂视力模糊等症状。干眼症的成因众多,包括年纪老化、免疫疾病(例如干燥症、异位性皮肤炎等)、皮肤疾病(例如脂漏性皮肤炎或慢性眼睑炎等)、服用药物、感染或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等。
文献显示,目前以他克莫司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眼用产品包含滴眼液、眼用凝胶以及眼药膏等剂型,其可用于治疗干眼症、结膜炎或角膜炎等症状,然而,由于他克莫司的疏水特性,市售的他克莫司滴眼液—为悬浮液含有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因此在施用过程中会伴随严重的眼部刺激性与异物感,常常导致眼部的不适感更加剧烈,也大大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含他克莫司的眼用凝胶或眼药膏由于药剂本身的流动性低,故在施用后会产生暂时视觉模糊、异物感及眼部刺激性等副作用,同样造成使用者的舒适度降低。
据此,目前仍亟需发展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含有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能避免眼部刺激性以及对于他克莫司具有良好溶解度,且符合美国药典所记载关于眼用药物中含有不溶性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In Ophthalmic Solutions)的要求,同时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施用过程中造成的不适感与提升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Compliance),进而提供使用者一种有效且舒适的治疗选择。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为油性制剂,其相较于市售含他克莫司的眼用制剂能够避免眼部刺激性,以及对于他克莫司具有良好溶解度而可符合美国药典所记载的关于眼用药物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施用过程中因眼部刺激性、异物感及暂时视觉模糊而造成的不适,从而具有显著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功效。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包含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白凡士林(White Vaselin)以及基质成分;该基质成分包含轻质液状石蜡(Light Liquid Paraffin)、肉豆蔻酸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植物油、动物油或其组合;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中链甘油三酸酯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3重量百分比(Weight Percent,wt%)且小于或等于30wt%,白凡士林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wt%且小于或等于25wt%。
通过采用在眼用组合物中同时含有他克莫司、特定含量的中链甘油三酸酯、特定含量的白凡士林及特定种类的基质成分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相较于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能够避免眼部刺激性,以及对于他克莫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可符合美国药典所记载关于眼用药物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在施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并且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以及依从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链甘油三酸酯所含有的碳数为8的碳链与碳数为10的碳链的总量占比可为大于或等于95%。
依据本发明,所述白凡士林的熔点(Melting Point)可为38℃至60℃;所述白凡士林的滴点(Dropping Point)可为35℃至70℃;所述白凡士林在温度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圆锥穿刺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CPT)后测得的穿刺针头刺入的距离可为大于或等于6毫米(mm)且小于或等于30毫米。
较佳的,该植物油可为花生油(Peanut Oil)、芝麻油(Sesame Oil)、蓖麻油(Castor Oil)、大豆油(Soybean Oil)、橄榄油(Olive Oil)、玉米油(Corn Oil)、芥花油(Canola Oil)、杏仁油(Almond Oil)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该动物油可为绵羊油(LanolinOil)、羊毛脂(Lanolin)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基质成分包含轻质液状石蜡。所述轻质液状石蜡的相对密度可为0.810至0.880,其中,所述相对密度是指在温度约为20℃的条件下与相同体积的纯水相比而得;所述轻质液状石蜡以毛细管黏度计(Capillary Viscometer)于温度40℃的条件下所测得的运动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不得小于3mm2/s。
较佳的,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1wt%且小于或等于0.1wt%。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5wt%且小于或等于0.1wt%。于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1wt%且小于或等于0.1wt%。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中包含的固态油相与液态油相的重量比例可为1:1至1:4。举例而言,若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包含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轻质液状石蜡,则固态油相(即白凡士林)与液态油相(即中链甘油三酸酯与轻质液状石蜡)的重量比例可为1:1至1:4。具体而言,所述固态油相与液态油相是以各组成成分于常温、常压下的型态来判断,例如白凡士林或羊毛脂属于固态油相,而中链甘油三酸酯、轻质液状石蜡、肉豆蔻酸异丙酯、花生油、芝麻油、蓖麻油、大豆油、橄榄油、玉米油、芥花油、杏仁油或绵羊油属于液态油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还可包含任何适用于眼用药物但不影响他克莫司的治疗效果的成分。举例而言,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还可包含抑菌剂(Preservative)、抗氧剂(Antioxidant)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所述抑菌剂可为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苄索氯铵(Benzethonium Chloride)、苯甲醇(Benzyl Alcohol)、三氯叔丁醇(Chlorobutanol)、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arabens)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所述抗氧剂可为维他命E(Tocopherol)、丁基羟基苯甲醚(ButylatedHydroxyanisole,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
此外,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前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将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该基质成分均匀混合以获得混合溶液,其中,该基质成分包含轻质液状石蜡、肉豆蔻酸异丙酯、该植物油、该动物油或其组合,且以该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中链甘油三酸酯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3wt%且小于或等于30wt%,白凡士林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wt%且小于或等于25wt%;以及步骤(B):将该混合溶液加热至约60℃至90℃以使各成分完全溶解,接着将其冷却以获得该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通过将他克莫司、特定含量的中链甘油三酸酯、特定含量的白凡士林及特定种类的基质成分均匀混合,并且随后加热、冷却的技术手段,其所制得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相较于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能够避免眼部刺激性,以及对于他克莫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可符合美国药典所记载关于眼用药物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与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在施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并且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以及依从性。
较佳的,以该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1wt%且小于或等于0.1wt%。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该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5wt%且小于或等于0.1wt%。于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以该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1wt%且小于或等于0.1wt%。
此外,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前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的用途。
依据本发明,所述治疗干眼症的药物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他克莫司。举例而言,以所述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的含量可为0.001wt%至0.1wt%,但不限于此。
于本说明书中,由「小数值至大数值」表示的范围,如果没有特别指明,则表示其范围为大于或等于该小数值且小于或等于该大数值。例如:熔点可为38℃至60℃,即表示熔点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8℃且小于或等于60℃」。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外观照片。
图2为比较例1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外观照片。
图3为试验例5中的适应期、模型期第6、13、17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
图4为试验例5中的给药期第2、6、10、14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
图5A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造模前的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的图片。
图5B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模型期第7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C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模型期第14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D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模型期第17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E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给药期第3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F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给药期第7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G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给药期第11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5H为显示试验例5中试验动物的给药期第15天的角膜OCT图片。
图6为试验例5中的适应期、模型期和给药期泪液分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数种实施例作为例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经由本说明书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所能达成的优点与功效,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实施或应用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至10: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依照下表1所列出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将适量的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基质成分置入玻璃烧杯中,随后将其加热至约90℃,并以磁力搅拌至各成分完全溶解以获得混合均匀的溶液,接着停止搅拌并冷却所述混合溶液,即获得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比较例1: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
比较例1选用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其由日本公司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Fukusaki Plant生产制造,商品名为并且含有含量为0.1wt%的他克莫司。
比较例2至7: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比较例2至7的制备流程与实施例相似,具体而言,依照下表1所列出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将适量的各成分置入玻璃烧杯中,随后将其加热至约90℃,并以磁力搅拌至各成分完全溶解以获得混合均匀的溶液,接着停止搅拌并冷却所述混合溶液,即获得比较例2至7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比较例2至7与实施例1至1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2至7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中未同时含有中链甘油三酸酯及白凡士林。
表1:实施例1至10及比较例2至7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组成成分。
试验例1:眼部刺激性评估
(1)体外试验
本试验选用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至7,并且依照欧盟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公布的化学品测试规范第496号(Guideline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Test Guideline No.496)中所记载的于体外测试物质对于眼部刺激性的方法,使各组别进行体外化学反应以模拟在人体的表现,其主要通过让蛋白质变性后会造成溶液混浊的现象,随后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制造商:Hitachi;型号:U-2900)并依照美国药典(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USP)所记载关于透光率(Transmittance)的要求测得各组别于波长约为405nm条件下的光穿透率如下表2所示。光穿透率的高低可用于评估对于眼部的刺激性程度,而光穿透率愈高代表眼部刺激性愈低、光穿透率愈低代表眼部刺激性愈高。具体而言,当光穿透率大于90%被认为是无眼部刺激性,当光穿透率为大于80%且小于或等于90%被认为是低眼部刺激性,当光穿透率为大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被认为是中眼部刺激性,而当光穿透小于或等于70%则被认为是高眼部刺激性。
表2: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至7于进行模拟人体的体外化学反应后测得的光穿透率及其对应的眼部刺激性。
组别 光穿透率(%) 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1 99.1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2 98.6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3 98.1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4 99.8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5 98.3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6 96.3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7 100.0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8 100.0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9 99.6 无眼部刺激性
实施例10 98.8 无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1 58.2 高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2 82.9 低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3 91.3 无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4 86.7 低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5 91.0 无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6 87.8 低眼部刺激性
比较例7 89.2 低眼部刺激性
由上表2的结果可见,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光穿透率皆高于95%,因此对于眼部皆为无刺激性,其中,实施例1至5及7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光穿透率更皆高于98%。反观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的光穿透率仅有58.2%,显然对于眼部具有高度刺激性。而比较例2、4、6及7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光穿透率则皆小于90%,即仍具有眼部刺激性。至于比较例3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光穿透分别为91.3%及91.0%而小于95%,因此相较于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仍具有较高的眼部刺激性。
由此可证,相较于具有高眼部刺激性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确实具有避免眼部刺激性的更佳功效。
(2)动物试验
本试验选用实施例4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作为测试样品,并以6只体重约为2公斤至3公斤的雄性新西兰白兔作为测试对象,将实施例4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以滴眼的方式分别施用于左眼及右眼,其中,施用的频率为每天3次、每次间隔4小时并持续14天,且每次施用的体积约为50微升(μL)。
眼部刺激性的评估是针对角膜混浊、角膜受累面积、虹膜异常、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眼部分泌物、角膜荧光染色及角膜荧光染色受累面积进行检查,并于不同时间点对于前述不同的眼部刺激性评估项目做出评分,以综合评估测试样品的眼部刺激性,其中,检查的时间点分别为在第0天施予测试样品前、第0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以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与第14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具体评估项目、评分指标与其对应的分值则如下表3所示,其中角膜荧光染色以及角膜荧光染色受累面积在评估前系先通过将体积约为20微升、浓度约为0.5%的荧光素钠滴至上结膜囊,随后轻合眼睑约30秒,接着以生理食盐水冲洗后再以裂隙灯观察角膜的着色情况并进行评分。测试样品对于眼部的刺激性程度可根据前述不同评估项目所获得的分值总和进行评价,其中,分值总和为0分至5分代表无眼部刺激性,分值总和为6分至14分代表轻度眼部刺激性,分值总和为15分至23分代表中度眼部刺激性,而分值总和为24分至28分则代表重度眼部刺激性。
以实施例4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分别进行前述试验后,在前述不同时间点进行前述不同评估项目后得到的分值与各项目分值总和分别列于下表4及表5中,其中,「施用前」表示在第0天施予测试样品前的检测结果、「第0天」表示在第0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第1天」表示在第1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第2天」表示在第2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第3天」表示在第3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第7天」表示在第7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以及「第14天」表示在第14天施予第1次测试样品后1个小时的检测结果。
表3:眼部刺激性评估项目、评分指针与其对应的分值。
表4:实施例4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不同评估项目后得到的分值与各项目分值的总和。
表5:实施例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不同评估项目后得到的分值与各项目分值的总和。
由上表4及表5的结果可见,实施例4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不同时间点所测得前述各个眼部刺激性评估项目分值的总和皆介于0分至5分之间,即实施例4及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确实不具有眼部刺激性。由此可知,经由动物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确实不具有眼部刺激性。
试验例2:不溶性微粒检测
本试验选用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至7,并且依照USP<789>滴眼液中的微粒物质(USP<789>Particulate Matter In Ophthalmic Solutions)所记载的要求,通过显微镜镜检法进行检测,进而获得各组别溶液中所含有粒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μm)的微粒物质(以下简称为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其中,溶液中粒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的微粒物质的数量需小于5颗(以1毫升体积为基准)才能认定为符合USP<789>所规定的滴眼液的要求。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至7所测得溶液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系列于下表6中,其中,各测试样品的体积皆为1毫升。
表6: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至7所测得溶液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组别 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实施例1 0
实施例2 0
实施例3 0
实施例4 0
实施例5 0
实施例6 0
实施例7 0
实施例8 0
实施例9 0
实施例10 0
比较例1 太多无法计数
比较例2 5
比较例3 2
比较例4 1
比较例5 1
比较例6 2
比较例7 1
由上表6的结果可见,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体积为1毫升的情况下,所测得的不溶性微粒数量皆为0个,即未测得任何不溶性微粒,显示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皆符合USP<789>所规定的滴眼液的要求。反观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其为悬浮液而含有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导致难以计算其数量总和,故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并不符合USP<789>所规定的滴眼液的要求。而比较例2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体积为1毫升的情况下,所测得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为5个,因此同样也不符合USP<789>所规定的滴眼液的要求。至于比较例3至7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该等组别在体积为1毫升的情况下,虽然所测得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小于5个,但仍具有不溶性微粒而显示出对于他克莫斯的溶解性仍劣于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除此之外,为了更直观突显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与本案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在含有不溶性微粒数量上的差异,进一步选择实施例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以及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并将该等组别于室温下静置约2小时后,通过相机以同样的条件拍摄该等组别的外观照片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
由图1可见,实施例5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为浅白色的油状溶液,并在经过2小时的静置后也未观察到有不溶性微粒发生沉降的情况;反观图2,在经过2小时的静置后,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白色的不溶性微粒沉降在溶液底部,并且与其上的澄清溶液形成明显分层。
由此可知,相较于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为悬浮液而含有大量不溶性微粒,故不符合美国药典所记载关于滴眼液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规范的情况,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由于未检测到不溶性微粒,因此确实符合所述美国药典的要求,并且同时亦显示出对于他克莫司具有良好溶解性的功效。因此,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患者适应性。
试验例3:稳定性评估
本试验选用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进行稳定性试验。具体而言,将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以及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置于25℃的环境中1个月后,再置于70℃的环境中3天,依据USP中所要求的关于他克莫司原料检验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UV)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150mm,3μm)检测各组别的他克莫司含量,其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的流速约为1.5毫升/分钟,所述流动相的组成配方如下表7所示,而所述流动相于不同时间的组成比例则如下表8所示。实施例1至10以及比较例1的他克莫司含量测定结果则列于下表9中。
表7:流动相的制备
表8:流动相的组成比例。
表9:实施例1至10及比较例1中他克莫司含量测定结果。
/>
由上表9的结果可见,进行稳定性试验后,实施例1至10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中的他克莫司含量仍皆高于85%,其中,实施例1至7以及9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中的他克莫司含量更皆高于90%。反观比较例1的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在经过与实施例同样条件的稳定性试验后,其所含的他克莫司含量仅有71.8%而明显低于实施例的结果。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确实具有更佳的稳定性。
试验例4:流动性评估
本试验依据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组成,如下表10所记载将不同含量的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轻质液状石蜡均匀混合以制成测试样品1至3;此外,同样如下表10所记载将不同含量的白凡士林以及轻质液状石蜡均匀混合以制成测试样品4及5,接着以肉眼观察测试样品1至5的外观形态,以判断是否产生分层及是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结果亦列于下表10中。
表10:测试样品1至5的组成以及外观型态。
由上表10的结果可见,测试样品4及5的组成中皆未含有中链甘油三酸酯,且白凡士林的含量分别为10wt%及94wt%,其亦不符合本发明所限定白凡士林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wt%且小于或等于25wt%的范围,故测试样品4产生了分层现象,而测试样品5则为固态而不具有流动性。
再观测试样品1至3,测试样品1至3的组成中除了未含有他克莫司,其余组成及含量皆可对应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即测试样品1至3与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应具有相同的物理特性,在此基础上,测试样品1至3皆无分层现象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理应也无分层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进而能避免施用于眼部的过程中造成暂时视觉模糊及异物感的问题。
除此之外,进一步以黏度计在温度约为28℃、选择编号为2号的转子(Spindle)以及转速约为50转每分钟(Revolution Per Minute,Rpm)的条件下测定体积各自约为200毫升的测试样品1至3的黏度,可得到该等组别的黏度约为200厘泊(Cps)至1000厘泊(Cps)的结果,即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黏度亦约为200Cps至1000Cps,进而展现出良好的流动性。
试验例5: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药效
本试验例对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药效进行了试验。其中,本试验例所使用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滴眼液简称为RX-101,并且测试组简称为RX-101组。
本试验使用瞬膜、泪腺切除联合苯扎氯铵(BAC)滴眼的方式建立新西兰兔干眼模型,使用18只兔(全雌性),设6个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0.09%环孢素组、0.005%RX-101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每组3只动物。所有动物在模型期第1天进行瞬膜和泪腺切除,模型期第8~14天双眼给予40μL/眼/次0.1%BAC溶液滴眼,2次/天,在模型期第15~17天BAC滴眼频率增加至3次/天,模型期第17天对动物进行分组。模型期第18天起(即给药期第1天)对溶媒对照组、0.09%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动物双眼给予30μL/眼/次的对照品或供试品滴眼,2次/天,连续给药14天,评估供试品有效性。
其中试验中所使用的各组的组分及其含量如下表11所示:
表11:各组的组分及其含量
其中,所述0.09%环孢素组为参照专利CN101897949B的第0036段表1中的处方I制备,不同之处在于所述0.09%环孢素组中的环孢素的含量为0.09%。
给药后每天观察各组兔一般状况;适应期、模型期第1、8、14、15、16、17、18天、给药期第2、3、4、5、6、7、8、9天进行体重测量;造模前(同适应期)、模型期第6、13、17天、给药期第2、6、10、14天进行角膜荧光染色观察和评分;造模前(同适应期)、模型期第7、14、17天、给药期第3、7、11、15天分别进行泪液分泌检测和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液分泌量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使用Stata/IC 15.0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K-W法)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
主要结果如下:
1、一般状况
试验期间,部分兔眼可见未成形分泌物、眼睑肿胀、头部皮肤肿胀等部分或全部症状,与BAC滴眼和手术操作有关。所有兔精神状况良好,自主活动正常,皮肤被毛清洁,摄食、粪尿均未见异常反应,也未见眼球充血等异常症状。
2、体重
造模前、模型期及给药期,所有兔体重均未见明显异常。
3、干眼模型情况
模型期第1天对兔双眼瞬膜、眶上泪腺、下泪腺及眼睑上泪腺进行切除,模型期第8~17天使用0.1% BAC对双眼进行局部滴眼。模型期第17天,角膜荧光染色可见所有动物双眼角膜弥漫点状染色或大片状荧光,角膜OCT可见角膜上皮连续性欠佳、角膜增厚、各层次反射增强等改变。上述改变提示动物造模成功。
4、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按照National Eye Institute评分系统,将角膜分为5个区域,即上侧、下侧、颞侧、鼻侧及中央部。
造模前,所有动物双眼角膜无染色或仅可见少量点状染色。模型期第6天起,部分动物可见角膜点状染色的数量及覆盖范围有所增加,至模型期第17天,所有动物双眼角膜可见弥漫大点状染色或大片状荧光,覆盖范围可达角膜的上述5个区域。给药期第2~14天,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动物双眼角膜均可见弥漫大点状染色或片状荧光,部分动物角膜片状荧光范围有所缩小,同时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新生血管;0.09%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RX-101组和0.03% RX-101组动物双眼角膜可见点状染色或小片状荧光,染色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此外,自给药期第6天起,0.09%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部分动物单眼或双眼可见不同程度角膜新生血管。
试验动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统计数据及统计学检验结果如以下表12所示。
表12:试验动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统计数据及统计学检验结果
注: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与0.09%环孢素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0.005% RX-101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地,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0.09%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RX-101组和0.03% RX-101组适应期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分别为0±0.5、0±0.4、0±0.5、0±0.0、0±0.5、1±0.8;模型期第6天分别为1±1.8、5±7.7、1±1.6、2±1.9、4±2.0、0±0.5;模型期第13天分别为17±1.4、16±3.4、17±3.5、9±6.7、13±3.8、16±1.9;模型期第17天分别为19±1.0、20±0.0、20±0.0、18±2.2、19±1.7、20±0.4;给药期第2天分别为18±2.4、20±0.5、20±0.8、15±1.9、19±2.0、18±1.3;给药期第6天分别为19±1.6、19±1.0、16±1.3、13±3.0、17±2.1、15±2.2;给药期第10天分别为19±1.5、19±2.0、14±2.6、11±2.9、13±2.9、16±2.3;给药期第14天分别为18±1.9、19±1.3、15±3.3、12±3.7、13±2.7、13±2.6。
模型期第6~17天各组动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逐渐升高,至模型期第17天,各组动物评分值均明显高于适应期,提示造模成功。模型期第17天0.005% RX-101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略低于溶媒对照组、0.09%环孢素组和0.03% RX-10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给药期第2~14天与模型期第17天相比,模型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均未见明显变化。给药期第2天,0.005% RX-101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0.09%环孢素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第6~14天,0.09%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RX-101组和0.03%RX-101组动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呈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和/或溶媒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第6、10天,0.005%RX-101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明显低于0.09%环孢素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与0.09%环孢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第6天0.005% RX-101组与0.01% RX-101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第10天0.005% RX-101组与0.03%RX-101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第14天,0.05% RX-101组、0.01% RX-101组和0.03% RX-101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低于0.09%环孢素组,0.05% RX-101组与0.09%环孢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图3显示了适应期、模型期第6、13、17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组间差异采
用K-W法或ANOVA法进行统计,数据均以的形式描述。样本量N=6。*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9%环孢素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05% RX-101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4显示了给药期第2、6、10、14天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组间差异采用K-W法或
ANOVA法进行统计,数据均以的形式描述。样本量N=6。*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9%环孢素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05%RX-101组相比,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造模前,所有动物双眼角膜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等各层结构完整、连续、厚度均匀,各层次反射正常,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模型期第7天,部分动物可见角膜上皮细胞层连续性欠佳,个别动物可见角膜基质层增厚,反射增强。模型期第14~17天,所有动物双眼陆续可见角膜上皮细胞层结构不完整、连续性欠佳,部分动物上皮细胞层及前弹力层结构破坏,基质层增厚、反射增强,各层次结构不清。
给药期第3~15天,模型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动物角膜可见持续上皮细胞层结构破坏、不连续,可伴有前弹力层结构破坏,各层次结构不清,基质层增厚伴反射增强并向角膜表面凸起,考虑角膜瘢痕形成;0.09%环孢素组2只动物(2/3比例)双眼角膜可见持续上皮细胞层结构破坏、不连续,基质层增厚伴反射增强,各层次结构不清,1只动物(1/3比例)右眼角膜基质层厚度有所下降;0.005% RX-101组所有动物和0.01% RX-101组2只动物(2/3比例)双眼可见角膜上皮细胞层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基质层厚度也有不同程度下降;0.01% RX-101组1只动物(1/3比例)双眼角膜基质层增厚,反射增强,各层次结构不清;0.03% RX-101组所有动物右眼或双眼角膜基质层厚度有不同程度下降,1只动物(1/3比例)基质层部分区域增厚并向角膜表面凸起,考虑角膜瘢痕形成。其中,图5A-5H分别显示试验例5中的一只试验动物的造模前、模型期第7天、模型期第14天、模型期第17天、给药期第3天、给药期第7天、给药期第11天、给药期第15天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
6泪液分泌测定
造模前,模型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环孢素组、0.005% RX-101组、0.01% RX-101组、0.03% RX-101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19.4±6.50mm、18.1±1.93mm、20.9±5.89mm、15.6±5.09mm、18.4±5.65mm、20.1±3.29mm;模型期第7天分别为12.2±5.10mm、9.8±3.54mm、12.4±4.72mm、11.0±6.71mm、10.2±3.76mm、7.9±2.30mm;模型期第14天分别为15.7±2.59mm、8.8±2.61mm、11.0±2.69mm、9.9±4.06mm、14.5±5.45mm、11.9±4.28mm;模型期第17天分别为21.7±8.37mm、10.4±1.91mm、12.3±2.13mm、11.2±6.20mm、15.2±5.24mm、10.2±3.73mm;给药期第3天分别为15.7±7.86mm、11.7±5.63mm、17.5±5.74mm、12.6±6.38mm、12.6±6.09mm、8.0±3.08mm;给药期第7天分别为15.3±7.92mm、9.6±2.86mm、18.9±4.62mm、14.2±8.46mm、11.8±6.91mm、12.9±2.61mm;给药期第11天分别为15.9±5.47mm、12.2±4.70mm、15.4±5.86mm、14.5±3.07mm、14.8±4.86mm、12.7±3.83mm;给药期第15天分别为16.4±8.93mm、12.5±6.32mm、15.8±4.20mm、14.4±8.86mm、12.6±4.65mm、11.3±2.84mm。具体地,试验动物的泪液分泌量统计数据如以下表13所示。
表13:试验动物的泪液分泌量统计数据(Mm)
与造模前相比,上述各组动物的泪液分泌量在模型期第7天均明显下降,从模型期第14天至给药期第15天,可观察到泪液分泌量有一定的恢复趋势,但总体上仍低于造模前,推测可能与泪腺切除后结膜细胞代偿分泌液体有关。图6显示了适应期、模型期和给药期泪液分
泌结果。其中,数据均以的形式描述。样本量N=6。
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针对瞬膜、泪腺切除联合苯扎氯铵滴眼诱导的新西兰兔干眼模型,局部给予0.09%环孢素、0.005% RX-101、0.01% RX-101和0.03% RX-101滴眼对抑制角膜上皮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作用,且RX-101的效果好于环孢素,但RX-101抑制角膜上皮损伤的结果未观察到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综上所述,相较于市售他克莫司滴眼液具有高眼部刺激性,本发明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通过控制其所含有的成分种类以及含量范围,从而能够避免眼部刺激性,并且对于他克莫司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可符合美国药典记载关于眼用药物中含有不溶性微粒的要求,同时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流动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在施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并提高舒适度,亦可提升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因而具有高度的商业发展潜力。

Claims (8)

1.一种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包含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基质成分;所述基质成分包含轻质液状石蜡、肉豆蔻酸异丙酯、植物油、动物油或其组合;以所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所述中链甘油三酸酯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3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30重量百分比,所述白凡士林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25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中,所述植物油包含花生油、芝麻油、蓖麻油、大豆油、橄榄油、玉米油、芥花油、杏仁油或其组合,所述动物油包含绵羊油、羊毛脂或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基质成分为轻质液状石蜡,所述轻质液状石蜡的相对密度为0.810至0.88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中,以所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1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0.1重量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还包含抑菌剂、抗氧剂或其组合。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将他克莫司、中链甘油三酸酯、白凡士林以及基质成分均匀混合以获得混合溶液,其中,所述基质成分包含轻质液状石蜡、肉豆蔻酸异丙酯、植物油、动物油或其组合,且以所述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中链甘油三酸酯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3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30重量百分比,白凡士林的含量为大于或等于20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25重量百分比;以及
步骤(B):将所述混合溶液加热至约60℃至90℃以使各成分完全溶解,接着将其冷却以获得所述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以所述混合溶液的总重为基准,他克莫司含量为大于或等于0.001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0.1重量百分比。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他克莫司的眼用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干眼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202311773107.5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883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3107.5A CN117883378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3107.5A CN117883378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3378A true CN117883378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3107.5A Pending CN117883378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33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7472B2 (ja) ドライアイ症候群の治療のための医薬組成物
US4409205A (en) Ophthalmic solution
Al-Saedi et al. Dry eye disease: present challenges in the management and future trends
Hong et al. Allergy to ophthalmic preservatives
JP6824270B2 (ja) 生物活性親油性化合物を有するpeg化脂質ナノ粒子
JPS58219125A (ja) パーフルオロカーボンを含む眼科用組成物
JP6994061B2 (ja) 4-(7-ヒドロキシ-2-イソプロピル-4-オキソ-4h-キナゾリン-3-イル)-ベンゾニトリルの製剤
CN111182893A (zh) 包含f6h8的眼用组合物
CN112823020A (zh) 用于治疗干眼病的眼用组合物
US20210346313A1 (en) Ophthalmic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ocular surface damage and symptoms of dryness
Srinivasan et al. Propylene glycol and hydroxypropyl guar nanoemulsion-safe and effective lubricant eye drops in the management of dry eye disease
Garofalo et al.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dry eye disease: update on lubricating eye drops containing hydroxypropyl-guar
CN117883378A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他克莫司油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528633A (ja) ドライアイ症候群の治療のためのマイクロエマルション
Goldstein et al. Dry Eye Disease
RU2806212C2 (ru) Офтальмологические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овреждения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глаза и симптомов сухости глаз
Mundada Update on Polymers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
EP1749541B1 (en) Eyedrops
Sun et al. Zwitterionic poly (carboxybetaine methacrylate)(polyCBMA) decreases desiccating damage to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JP2023505409A (ja) 持続型の眼用薬物送達システムとしてシクロスポリンミセルを含むin-situゲル
KR20130038512A (ko) 사이클로스포린 함유 안약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Albietz et al. Ocular therapeutics
Singh 2³-Factorial Design Studies to Optimize the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
Noecker et al. BAK in Topical Eyedrops: Should You Be Concerned?
US20150174122A1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eye disorders using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