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2306A -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2306A
CN117882306A CN202280002783.XA CN202280002783A CN117882306A CN 117882306 A CN117882306 A CN 117882306A CN 202280002783 A CN202280002783 A CN 202280002783A CN 117882306 A CN117882306 A CN 117882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port
tpmi
codebook
codeword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7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宇
高雪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82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2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

Description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考虑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上行传输中,将每个终端设备最大支持的天线端口数从4扩展为8,随着天线端口数和层数的增加,将导致码本集合中码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带来更大的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ransmi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TPMI)开销,因此设计合适的上行8端口码字生成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芯片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开销。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码字集合,包括以下任意一个:R15下行Type I码本;降采样码本,其中,所述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所述降采样码本的子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包括: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所述第二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根据波束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包括: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 集合;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包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TPMI。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TPMI用于指示以下之中的任一项: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所述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传输层数指示RI,其中,根据所述TPMI和所述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码字集合;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该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公开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 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该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支持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耦合,其保存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码字集合,包括以下任意一个:R15下行Type I码本;降采样码本,其中,所述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所述降采样码本的子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所述第二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以下至少一项:根据波束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TPMI。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TPMI用于指示以下之中的任一项: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确定多个第三TPMI 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作为示例,处理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收发模块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模块可以为存储器。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所述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该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公开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公开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该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收发模块用于支持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耦合,其保存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传输层数指示RI,其中,根据所述TPMI和所述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可选的,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
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七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八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九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十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络设备所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七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八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
综上所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芯片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CDL-C信道下的概率分布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响应于”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介绍本公开涉及的术语。
1、传输层数指示(RankIndicator,RI)
RI可以用于确定传输层数。
2、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ransmi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TPMI):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TPMI和传输层数确定上行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进而进行预编码并传输数据。
3、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ccheme,MCS)
通常,MCS定义了一个资源单位(Resource Element,RE)可以承载的有效比特数。具体的,MCS可以定义调制方案(Modulation)与码率(Code Rate,CR)两个部分。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下面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网络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图1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设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设备。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以包括一个网络设备101和一个终端设备102为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其他未来的新型移动通信系统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1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例如,网络设备101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传输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NR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其他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由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与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组成的,其中,CU也可以称为控制单元(Control Unit),采用CU-DU的结构可以将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02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手机。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设备(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的汽车、智能汽车、手机(Mobile Phone)、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 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其中,第一码字集合,可以用于从中进行部分码字选择,以生成最终的码本的初始码字集合,该第一码字集合例如可以为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或者可以为选取采样值对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后得到的码本,或者上述两个码本的子集,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时,可以获取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作为第一码字集合,或者选取适当的采样值,对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处理,将降采样处理后得到的码本作为第一码字集合,或者还可以选取对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子集作为第一码字集合,以及选取对R15版本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处理后得到的码本的子集作为第一码字集合,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其中,第二码字集合,是指从第一码字集合中选取的部分码字构成的码字集合,可以根据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选取第一码字集合中的码字以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时,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统计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根据统计得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中选取部分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举例而言,第一码字集合中共包含K 1个码字,则可以根据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第一码字集合中的K 1个码字中选取K 2个码字,将选取到的K 2个码字作为第二码字集合,或者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能的方式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在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具体描述可见后续实施例。
步骤S203: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获取第一码字集合并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之后,可以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其中,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是指全相干传输场景下的码字集合,该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可以从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生成。
举例而言,从第一码字集合中生成而来的第二码字集合共包含K 2个码字,则可以针对第二码字集合确定K 3个码字,以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确定一些参数,根据确定到的参数,以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该参数例如可以为波束和共相位系数等,可以选择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以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或者选择根据共相位系数据从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以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亦或者联合波束与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以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能的方式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4: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其中,码本是一种赋形方式,可以根据码本对数据进行预编码,上行8端口码本可以支持将终端设备的端口数扩展为8时的数据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之后,可以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时,可以确定部分相干传输码本设计方案,根据部分相干传输码本设计方案与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确定对应的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而后可以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可以将对角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而后可以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以及非相干传输码字合集作为R18版本通信协议下的上行8端口码本,如果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可以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作为R18版本通信协议下的上行8端口码本,以实现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码字集合,包括以下任意一个:R15下行Type I码本,降采样码本,其中,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降采样码本的子集。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时,可以获取R15下行Type I码本、降采样码本、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或者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第一码字集合。
其中,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选取采样值对R15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处理以生成对应的降采样码本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天线维度和过采样值,对R15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处理,其中一种天线维度和过采样值为(N 1,N 2,O 1,O 2)=(4,1,4,1)和(N 1,N 2,O 1,O 2)=(2,2,4,4),另一种天线维度和过采样值为(N 1,N 2,O 1,O 2)=(4,1,2,1)和(N 1,N 2,O 1,O 2)=(2,2,2,2),可以分别针对这两种天线维度和过采样值对R15下行Type I码本进行降采样处理,以生成对应的降采样码本,例如(N 1,N 2,O 1,O 2)=(4,1,2,1)时,第一码字集合中码字的数量为K 1=32个。
步骤S302: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
其中,该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可以为不同系统参数下一段时域资源内统计的概率分布。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时,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通过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信道估计,遍历码本中的码字,计算不同码字对应的信道容量,统计一段时频资源内各个码字被选为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以实现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
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通过探测参考信号SRS进行信道估计,通过矩阵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解得到最优的码字,遍历码本中的码字,计算不同码字和最优码 字的距离,可用矩阵的F范数表示,统计一段时频资源内各个码字被选为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以实现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
步骤S303: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之后,可以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时,可以设置一个概率阈值Pa,该概率阈值Pa例如可以设置为Pa=0.01%,当概率分布中各个码字的概率大于Pa时,则将该码字选为第二码字集合,可以从第一码字集合K 1=32个码字中,选取K 2=16个码字作为第二码字集合,以实现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CDL-C信道下的概率分布图,可调整参数获得多组概率分布,通过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确定第二码字集合,例如,下表1给出(N 1,N 2,O 1,O 2)=(4,1,2,1)参数下不同系统条件选取出的码字集合,表2给出(N 1,N 2,O 1,O 2)=(2,2,2,2)参数下不同系统条件选取出的码字集合。
表1
表2
步骤S304: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之后,可以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通过比较概率的方式从第二码字集合中选择码字,同一个波束的码字对应同一个方向,可以选取同一波束对应的码字,并将选择的码字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中。
举例而言,可以优先选取波束,即优先选取i 1,1={0,1}对应的码字。
步骤S305: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时,获取终端设备的面板间补偿因子,而后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也即是说,可以从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选择任一个,或者对三个因素进行组合选择形成码字选择策略,根据该码字选择策略从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将选择到的码字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以实现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306: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其中,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是指部分相干传输场景下的码字集合,该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可以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及部分相干传输码本设计方案确定对应的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 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307: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指可以用于表征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的通信信息,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或者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参与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时,可以对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进行分析,以得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或者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并将分析结果生成的通信信息,将该通信信息作为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具体可见后续实施例。
步骤S308: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时,可以对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如果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将对角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以及非相干传输码字合集作为R18上行8端口码本,如果,如果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无需获取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将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能的方式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通过获取R15下行Type I码本,降采样码本,其中,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降采样码本的子集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第一码字集合。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步骤S5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关于步骤S501和步骤S502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503: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获取共相位系数,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即优先选取i 2={0}对应的码字,并将选择到的 码字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中。
步骤S504: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505: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关于步骤S504和步骤S505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通过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从而可以提供多一种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方式,提升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效果。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6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步骤S6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关于步骤S601和步骤S602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603: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获取波束和共相位系数,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联合考虑波束和共相位系数,即优先考虑i 1,1={0},i 2={0}对应的码字,并将选择到的码字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中。
步骤S604: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605: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关于步骤S604和步骤S605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通过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从而可以通过提升码字选择的复杂度来提供一种更可靠的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方式,提升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中码字的性能。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步骤S7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步骤S703:根据波束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704: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 集合。
关于步骤S701至步骤S704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705: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15版本的通信协议的下行Type I的码本设计中两个最重要的量是波束和共相位系数,其中,波束最为重要,同一个波束的码字对应同一个方向,更有利于适配当前信道,所以在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优先选择波束从第一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步骤S706: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时,可以从以下选择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生成:根据波束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以及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其中,第四种策略只适用于多面板码本设计,也即是说,可以选择四个策略中的任一个,或者任意几个进行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得到对应的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举例而言,通过比较概率,可选取如下的码字作为第三码字集合,如下表3所示,表3为在(N 1,N 2,O 1,O 2)=(4,1,2,1)参数下不同系统条件选取出的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生成的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表3
举例而言,通过比较概率,可选取如下的码字作为第三码字集合,如下表4所示,表4为(N 1,N 2,O 1,O 2)=(2,2,2,2)参数下不同系统条件选取出的第二码字集合中,选取码字生成的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表4
步骤S707: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关于步骤S707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通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由于考虑到了多面板码本的设计情况,从而可以保证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完整性,保证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可以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有效扩展了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适用性。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8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步骤S8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步骤S803: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804: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805: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关于步骤S801至步骤S805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806:如果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对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不获取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步骤S807: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对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其中,当层数为1时,选择向量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当层数大于1时,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808: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在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时,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之后,可以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时,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从而可以针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分别对终端设备支持以及不支持非相干传输的情况进行上行8端口码本设计,从而保证了上行8端口码本设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步骤S809: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终端设备发送TPMI,TPMI用于指示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TPMI和传输层数确定上行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进而进行预编码并传输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之后,可以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终端设备发送TPMI,以向终端设备指示码字。
本公开实施例中,TPMI用于指示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此时是在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的通信场景下。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通过在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时,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从而可以针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分别对终端设备支持以及不支 持非相干传输的情况进行上行8端口码本设计,从而保证了上行8端口码本设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901: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步骤S902: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步骤S903: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步骤S904: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关于步骤S901至步骤S904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905: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终端设备发送TPMI,TPMI用于指示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之后,可以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终端设备发送TPMI,以向终端设备指示码字。
本公开实施例中,TPMI用于指示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此时是在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的通信场景下。
步骤S906: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第一TPMI表格可以用于指示索引对应的具体码字。
本公开实施例中,TPMI表格中包含1层至8层的所有码字,通过TPMI指示码字,例如6、7或者8比特。
步骤S907: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
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
本公开实施例中,TPMI表格中包含1层至8层的所有码字,为每层的码字单独设置索引,根据指示的层数从对应层的码字中指示码字。
步骤S908: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为每层码字分别设计TPMI表格,根据指示的层数,从对应层数的TPMI表格中指示码字。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中的提出的三种TPMI指示方式: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 数之中索引;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是采用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项,也即是说,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意几种,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中,可以将8端口码本不同相干类型的码字数量及总数量和TPMI比特数总结如下表5所示:
表5
如表5所示,如果采用1张TPMI表格,则共有238码字,可采取8比特TPMI指示,如果采用8张TPMI表格,则每层需要不同的TPMI比特位数,例如,2层时共56个码字,需要6比特TPMI。
此外,如采用8比特TPMI时,另一种可能的8端口码本不同相干类型的码字数量及总数量和TPMI比特数如下表6所示:
表6
此时,码字总数量为255个,需要8比特指示。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可以应用在终端设备中,例如手机或者具备移动通信功能的平板、智能手表等,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0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由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将终端设备发送TPMI之后,可以有网络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的指示,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从而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保证终端侧可以根据TPMI和传输层数确定上行传输 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进而进行预编码并传输数据。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101: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指可以用于表征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的通信信息,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或者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参与网络侧设备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过程。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终端设备将自身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生成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而后向网络侧设备传输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由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步骤S1102: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步骤S1103: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传输层数指示RI,其中,根据TPMI和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其中,传输层数指示RI,用于确定传输层数,可以根据TPMI和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和传输层数指示RI,根据TPMI和传输层数指示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根据RI确定传输层数并根据TPMI指示预编码矩阵。
步骤S1104: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步骤S1105: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
步骤S1106: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中的提出的三种TPMI指示方式: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是采用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项,也即是说,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意几种,对此不做限制。
关于步骤S1104至步骤S1106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从而可以使得网络侧设备拥有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由于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非相干传输,从而可以使得网络侧设备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码本设计,保障通信效果。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所示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20可包括收发模块1201和处理模块1202。收发模块1201用于实现发送和接收功能。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2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或者,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2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20,在网络设备侧,该装置120包括:
收发模块1201,用于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第一码字集合,包括以下任意一个:
R15下行Type I码本;
降采样码本,其中,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
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
降采样码本的子集。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
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
根据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波束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根据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根据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如果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波束和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
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
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
如果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
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终端设备发送TPMI。
可选的,TPMI用于指示以下之中的任一项:
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
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本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码字集合,根据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根据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根据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能够有效减少码本中的码字数量,从而减少根据上行8端口码本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开销。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所示的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30可包括收发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收发模块1301用于实现发送和接收功能。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3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或者,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3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能够与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130,在终端侧,该装置130包括:
收发模块130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传输层数指示RI,其中,根据TPMI和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可选的,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
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处理模块1302,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TPMI与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TPMI用于指示层数之中索引;
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TPMI用于指示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从而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保证终端侧可以顺利的根据可以根据TPMI和传输层数确定上行传输的层数和预编码矩阵,进而进行预编码并传输数据,保障通信效果。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4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该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1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01。处理器1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 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基带芯片,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芯片,DU或CU等)进行控制,执行计算机程序,处理计算机程序的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14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402,其上可以存有计算机程序1404,处理器1401中可以存有计算机程序1403,处理器14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404和/或计算机程序1403,以使得通信装置1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4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通信装置140和存储器14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通信装置14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405、天线1406。收发器14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收发电路等,用于实现收发功能。收发器1405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可以称为接收机或接收电路等,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可以称为发送机或发送电路等,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的,通信装置14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1407。接口电路1407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处理器1401。处理器1401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使通信装置1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通信装置140为终端设备(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2至S204;图3中的步骤S302至S308;图5中的步骤S502至S505;图6中的步骤S602至S605;图7中的步骤S702至S707;图8中的步骤S802至S809;图9中的步骤S902至S908。收发器1405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1;图3中的步骤S301;图4中的步骤S401;图5中的步骤S501;图6中的步骤S601;图7中的步骤S701;图8中的步骤S801;图9中的步骤S901。
通信装置140为网络设备: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图11中的步骤S1104至S1106。收发器1405用于执行图10中的步骤S1001;或者执行图11中的步骤S1101至步骤S110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401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器。例如该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401可以存有计算机程序1403,计算机程序1403在处理器1401上运行,可使得通信装置1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计算机程序1403可能固化在处理器1401中,该种情况下,处理器1401可能由硬件实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4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本公开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但本公开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14的限制。通 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计算机程序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网络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15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芯片包括处理器1501和接口1502。其中,处理器15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接口15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
接口1502,用于图2中的步骤S201;图3中的步骤S301;图4中的步骤S401;图5中的步骤S501;图6中的步骤S601;图7中的步骤S701;图8中的步骤S801;图9中的步骤S901;图10中的步骤S1001;图11中的步骤S1101和步骤S1102;或图12中的步骤S1201和步骤S1204。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情况:
接口1502,用于执行图13中的步骤S1301;执行图14中的步骤S1401和步骤S1403;或图15中的步骤S1501和步骤S1503。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1503,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公开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前述图17实施例中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装置和作为网络设备的通信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前述图15实施例中作为终端设备(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装置和作为网络设备的通信装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 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也表示先后顺序。
本公开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公开不做限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一种技术特征,通过“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等区分该种技术特征中的技术特征,该“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本公开中各表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被配置,也可以是预定义的。各表中的信息的取值仅仅是举例,可以配置为其他值,本公开并不限定。在配置信息与各参数的对应关系时,并不一定要求必须配置各表中示意出的所有对应关系。例如,本公开中的表格中,某些行示出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不配置。又例如,可以基于上述表格做适当的变形调整,例如,拆分,合并等等。上述各表中标题示出参数的名称也可以采用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名称,其参数的取值或表示方式也可以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取值或表示方式。上述各表在实现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据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数组、队列、容器、栈、线性表、指针、链表、树、图、结构体、类、堆、散列表或哈希表等。
本公开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 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包括以下任意一个:
    R15下行Type I码本;
    降采样码本,其中,所述降采样码本为通过对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选取的采样值进行降采样所生成的码本;
    所述R15下行Type I码本的子集;
    所述降采样码本的子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包括:
    获取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不同层数的最优码字的概率分布从所述第一码字集合之中的码字生成所述第二码字集合。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波束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根据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根据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面板,则根据面板间补偿因子、所述波束和所述共相位系数之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码字集合之中选择码字,并添加至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端口选择向量或端口选择矩阵作为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支持非相干传输,则将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作为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
  8.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码本生成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TPMI,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TPMI。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PMI用于指示以下之中的任一项:
    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所述上行8端口部分相干传输码字集合和所述上行8端口非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的合集。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
    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11. 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所述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传输层数指示RI,其中,根据所述TPMI和所述R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第一TPMI表格,其中,所述第一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所述TPMI与所述第一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对应;
    确定第二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所述第二TPMI表格包括第一至第八层的码字,且每层码字对应索引,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之中所述索引;
    确定多个第三TPMI表格以及层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三TPMI表格与一层码字对应,所述TPMI用于指示所述层数对应的第三TPMI表格之中的码字。
  15. 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码字集合;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码字集合生成第二码字集合;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码字集合生成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8端口全相干传输码字集合生成终端设备的上行8端口码本。
  16. 一种上行8端口码本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TPMI,并根据所述TPMI确定上行8端口码本。
  1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80002783.XA 2022-08-12 2022-08-12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823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12314 WO2024031713A1 (zh) 2022-08-12 2022-08-12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2306A true CN117882306A (zh) 2024-04-12

Family

ID=8985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783.XA Pending CN117882306A (zh) 2022-08-12 2022-08-12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2306A (zh)
WO (1) WO202403171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1276B2 (en) * 2016-05-11 2019-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040296B (zh) * 2017-02-28 2020-05-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毫米波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JP7023970B2 (ja) * 2017-03-31 2022-02-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1025317B2 (en) * 2019-05-09 2021-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ation of hierarchical codeboo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1713A1 (zh)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4481B (zh)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158089A (zh) 上行信道的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17882306A (zh) 上行8端口码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7411A (zh) 基于轨道角动量oam的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26796A1 (zh) 上行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60142A1 (zh) 上行mimo传输8天线端口多天线面板的码本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45143A1 (zh) 一种轨道角动量oam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26797A1 (zh) 上行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184450A1 (zh) 一种基于非码本的pusch接收/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26798A1 (zh) 上行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21129A1 (zh) 上行mimo传输8天线端口多天线面板的码字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184449A1 (zh) 一种发送tri的方法及其装置、接收tri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8077154A (zh) 上行mimo传输8天线端口多天线面板的码本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7882463A (zh) 支持8Tx的基于码本的PUSCH传输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3184434A1 (zh) 基于码本的上行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24000179A1 (zh) 一种上行mimo传输的天线全相干传输码字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184451A1 (zh) 一种基于非码本的pusch发送、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092494A1 (zh) 一种预编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CN118120163A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0654A1 (zh) 一种部分天线相干传输码字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7015941A (zh) 一种天线切换能力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CN118120153A (zh) 基于码本的上行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7015936A (zh) 一种天线切换能力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CN117652107A (zh) 一种上行mimo传输码字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5997350A (zh) 基于码本的上行信道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