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4043A -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4043A
CN117864043A CN202410210550.XA CN202410210550A CN117864043A CN 117864043 A CN117864043 A CN 117864043A CN 202410210550 A CN202410210550 A CN 202410210550A CN 117864043 A CN117864043 A CN 117864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tate
setting
verification
state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05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105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4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4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4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和车辆。其中,该设定方法包括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生成设定验证通道,并实时检测所述设定验证通道;若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若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输出状态设定失败的提示信息;本发明通过设置验证过程对状态设定信号进行验证,实现取消功能部件状态设定实体按键,将实体按键集成到显示屏中控制时,使得集成到显示屏后的控制功能具有安全属性。

Description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副驾驶位置配备有安全气囊的车辆来说,副驾驶气囊的禁用和启用状态的设定关系到用户安全。如果副驾驶有儿童乘坐,副驾驶气囊必须保证处于禁用状态,否则在碰撞过程中弹开对儿童有致命伤害;相反的,如果副驾驶乘坐的是成年人而非儿童,副驾驶气囊需保证打开,以保证碰撞过程中气囊弹开对成人的保护。因此副驾驶气囊状态的设定及状态指示都带有功能安全属性,所以通常对控制开关和状态显示都有安全要求。
由于实体按键具有一定的安全属性,因此相关技术中,副驾驶气囊状态的控制开关大多采用实体按键的控制方式,但是带安全属性的实体按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和车辆,旨在实现取消实体按键,将实体按键集成到显示屏中控制,同时使得集成到显示屏后的控制功能具有安全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包括:
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生成设定验证通道,并实时检测所述设定验证通道;
若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若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输出状态设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包括验证输入窗口和所述验证传输通道,所述验证输入窗口触发的验证信号通过所述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执行端;
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时,在车辆的触摸显示屏显示所述验证输入窗口;
实时检测所述验证传输通道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
和/或,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
可选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执行所述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和/或,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的步骤包括:
检测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禁用状态;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保持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启用状态,并输出禁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保持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禁用状态,并输出启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启用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状态设定模块、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
所述状态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所述状态设定模块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并将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和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气囊控制模块,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根据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设定模块包括:
状态设定控件,所述状态设定控件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将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设定验证控件,所述设定验证控件被配置为所述状态设定控件生成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显示于所述触摸显示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验证信号时,将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包括:电池状态管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与所述状态设定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状态和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成功后,向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反馈设定完成信号;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后,输出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所述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反馈的设定完成提示指令时,输出所述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对应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定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定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定时结束后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非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可选地,所述提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或,所述提示模块设置在车辆的仪表。
可选地,还包括副驾驶检测模块,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对所述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的副驾驶座、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和如上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副驾座的前方;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与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可选地,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副驾驶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副驾驶座,用于检测所述副驾驶座上的儿童座椅。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将状态设定模块集成到触摸显示屏中,且通过在状态设定模块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触发对状态设定信号的验证,并经过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基于验证信号对状态设定信号验证成功后,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如此,取消状态设定实体按键,将其集成到触摸显示屏后,确保触摸显示屏上状态设定模块的安全属性,避免气囊控制模块响应误触发指令,提高了功能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2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汽车域控制单元 11 电池状态管理模块
12 处理模块 13 定时模块
2 触摸显示屏 3 状态设定模块
31 状态设定控件 32 设定验证控件
4 气囊控制模块 41 存储器
5 提示模块 6 仪表
本发明的实现、功能部件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智能化趋势下,为了达到美观,很多实体按键都集成到了显示屏中。但触摸显示屏容易被误触摸控制,导致显示屏的安全性较低;而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实体按键,则将实体功能取消了,将实体按键集成到显示屏中,牺牲了按键的功能。而对于车辆安全气囊的启用和禁用状态的设定,不能忽略其安全性功能,因此行业内只能采用实体按键的控制方式,无法将其集成到显示屏上进行控制。
而本发明实施例为例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实现取消实体按键,将实体按键集成到显示屏中进行控制,且能确保对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
具体地,请参照图1,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2、状态设定模块3、汽车域控制单元1和气囊控制模块4。可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屏2为车辆驾驶舱内的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2具有触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2输入控制指令/控制信息。或者,所述触摸显示屏2还有语音采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2输入控制语音。
可选地,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用于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包括启用状态和禁用状态,安全气囊处于启动状态时,在受到碰撞时,安全气囊打开,保护副驾驶乘员;安全气囊处于禁用状态时,在受到碰撞时,安全气囊不打开,保持不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设定开关集成到所述触摸显示屏2内,通过触摸显示屏2触发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的设定。可选地,如将实体开关设置成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集成到触摸显示屏2内,如此,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2的触摸操作生成状态设定信号,通过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可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屏2为车辆驾驶舱内的大屏,主驾驶或副驾驶可以基于触摸显示屏2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触摸显示屏2的触控安全性,避免状态设定模块3被误触发,在状态设定模块3通过触摸显示屏2的触摸操作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通过触摸显示屏2显示验证窗口,供用户触控。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还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2的触摸操作生成验证信号,并将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汽车域控制单元1,通过所述验证信号来验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是真实有效的,还是误触发的。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2的验证窗口的有效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触发所述验证窗口,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则生成验证信号,并即可传输至汽车域控制单元1;若用户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没有触发所述验证窗口,则所述验证窗口关闭,用户无法再触发所述验证窗口,如此,状态设定模块3则不会生成验证信号,若状态设定信号是用户误触发的,则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再次触发验证窗口的概率极低,进而实现误触发的安全控制。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2的验证窗口在本次设定结束之前,一直有效(也即有效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刻触发所述验证窗口,状态设定模块3在验证窗口被触发时生成验证信息,并传输至汽车域控制单元1,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汽车域控制单元1来验证状态设定信号是否是误触发的。
可选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判定所述状态设定信号验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针对状态设定模块3传输的信号的处理过程为: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接收到状态设定信号时,将状态设定信号发送给气囊控制模块4,同时开始计时(正计时或倒计时均可),若第一预设时长内又接收到验证信号,则判定在汽车域控制器端的验证通过,将验证信号发送至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若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外接收到验证信号,则判定在汽车域控制器端的验证未通过,则不向气囊控制模块4发送所述验证信号,如此,安全气囊状态设定通道关闭,无法对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进而避免用户误触发的状态设定信号被响应,导致误设定气囊状态,提高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
可选地,气囊控制模块4,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分别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和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根据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气囊的状态,如气囊控制模块4控制气囊处于启用状态,或者气囊控制模块4控制气囊处于禁用状态。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在气囊控制模块4接收到状态设定信号时,还需要通过验证信号验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气囊状态的设定控制。其中,气囊控制模块4通过验证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的接收时间间隔,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时长来判定,如此,即使在汽车域控制单元1的验证有误的情况下,还可以基于气囊控制模块4的再次验证状态设定信号的真实性,进一步提高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在一般情况下配置相同,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需求,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也可以配置不同。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基于汽车域控制单元1自身的定时模块13(与下述的第三预设时长可共用一个定时模块,也可以不共用)进行计时,也可以通过外设的计时模块进行计时,同样的,第二预设时长也可以基于气囊控制模块4自身的计时模块进行计时,也可以通过外设的计时模块进行计时。可选地,计时模块与触摸显示屏2通信,在显示屏上显示计时模块的计时过程。
或者,另一些实施例中,气囊控制模块4也可以不用验证,接收到状态设定信号时,直接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的设定也是状态的修改,如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为禁用状态,则将副驾驶安全气囊从启用状态修改为禁用状态;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为启用状态,则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从禁用状态修改为启用状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的设定,可以修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控制开关实现设定,也可以通过修改副驾驶安全气囊控制程序实现状态的设定。
本实施例中,将状态设定模块3集成到触摸显示屏2中,且通过在状态设定模块3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触发对状态设定信号的验证,并经过汽车域控制单元1和气囊控制模块4基于验证信号对状态设定信号验证成功后,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如此,取消状态设定实体按键,将其集成到触摸显示屏2后,确保触摸显示屏2上状态设定模块3的安全属性,避免气囊控制模块4响应误触发指令。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包括状态设定控件31和设定验证控件32。
其中,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在触摸显示屏2中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2的触发操作,触发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使得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连接,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生成状态设定信号后,将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以供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执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与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通信连接,所述状态设定控件31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触发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使得设定验证控件32显示于所述触摸显示屏2。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被触发时,显示于所述触摸显示屏2(如在显示屏中显示设定验证控件32的输入窗口,或者显示设定验证控件32标识,如文字、图标、视频或音频等)。在触摸显示屏2上显示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2触发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设定验证控件32则会生成验证信号。所述设定验证控件32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连接,并将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副驾驶安全气囊设定的安全性,配置设定验证控件32生成的验证信号的有效期限,如用户在触发状态设定控件31后,第一预设时长内触发设定验证控件32,则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的生成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如此,在状态设定模块3和汽车域控制单元1之间正常通信的情况下,汽车域控制单元1接收到状态设定信号后,则会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验证信号,如此,汽车域控制单元1则可以判断状态设定信号为用户预期的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状态设定控件31和设定验证控件32,基于设定状态后再次手动确认,然后系统再对副驾驶安全气囊进行设定,提高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弥补显示屏触控的不安全缺陷。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包括:电池状态管理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11与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连接,所述处理模块12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状态和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连接;
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11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2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2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可选地,处理模块12相当于中央处理器。
本实施例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中时,可以基于电池状态管理模块11结合车辆的使用情况来控制安全气囊,提升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5,所述提示模块5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连接;
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还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成功后,向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反馈设定完成信号;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还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后,输出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所述提示模块5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反馈的设定完成提示指令时,输出所述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对应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气囊控制模块4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后,反馈设定完成信号,通过提示模块5进行提示,以提示用户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当前状态。若当前状态不是用户期望的,用户还可以基于提示及时修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若当前状态是用户期望的,通过提示信息让用户确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已经符合自己的期望,可以安全驾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模块5可以提示设定完成提示指令的信息,也可以提示设定未成功的提示信息。如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未设置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也会反馈未设定完成信号,然后通过汽车域控制单元1输出未设定完成提示指令,提示模块5则提示对应的未设定完成提示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模块5设置于所述触摸显示屏2,和/或,所述提示模块5设置在车辆的仪表6。
较佳实施例中,在触摸显示屏2和车辆的仪表6上均设有所述提示模块5,且两个位置上的提示模块5独立连接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通过两条通信链路传输完成提示信息,若其中一条链路故障或延时时,另一条链路可以及时向用户提示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设定情况,提升触摸显示屏2的设定效果,提升使用感受。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定时模块13,所述定时模块13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连接,所述定时模块1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定时结束后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非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本实施例中,根据气囊控制模块4响应状态设定信号速度和正常反馈设定完成信号的时长,设定接收到验证信号到接收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的时效,若超过该时效,则可能状态设定信号并不是用户预期的,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便于用户及时发现。基于此,本实施例汽车域控制单元1基于接收到设定完成信号和接收到验证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状态设定信号是否为预期的修改,若不是,则提醒用户该修改是非预期的修改,若是,则提示用户系统按照预期修改完成。提高状态设定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性,避免设定的状态与副驾驶乘员的安全保护不匹配,如用户设定了禁用状态,但是副驾驶乘员为成人,或者用户设定了启用状态,但副驾驶乘员为儿童座椅。因此本实施例提出的装置还包括副驾驶检测模块,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连接,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对所述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1连接,通过汽车域控制单元1触发所述状态设定模块3自动生成状态设定信号,进而自动触发状态设定。如当检测到副驾驶座位有儿童座椅时,触发状态设定模块3设定气囊禁用。当检测到副驾驶座位无儿童座椅时,触发状态设定模块3设定气囊启用。
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副驾驶座位是否有儿童座椅,对应的检测结果包括有儿童座椅和无儿童座椅。
汽车域控制单元1或气囊控制模块4,结合所述检测结果和状态设定信号来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如副驾驶座位有儿童座椅,且状态设定信号指示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为禁用,则对应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禁用。若副驾驶有儿童座椅,而状态设定信号指示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为启用,则不响应该状态设定信号,保持副驾驶安全气囊禁用。反之,副驾驶无儿童座椅,且状态设定信号指示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为禁用,则不响应该状态设定信号,保持副驾驶安全气囊启用,以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若副驾驶无儿童座椅,而状态设定信号指示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为启用,则对应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启用。提高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按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设定装置还包括存储器41,所述存储器41与所述气囊控制模块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存储器41存储气囊的状态数据,在气囊的状态设定模块3触发时,以最后一次用户设置成功的状态为准,设定气囊的状态。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的副驾驶座、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和如上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该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副驾座的前方;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与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触摸显示屏2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2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可选地,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副驾驶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副驾驶座,用于检测所述副驾驶座上的儿童座椅。
当用户需要对副驾驶位置的气囊的状态(打开/禁用)进行修改时,可触摸所述触摸显示屏2对应状态设定模块3的区域触发状态设定模块3,状态设定模块3在接收到触摸显示屏2的操作指令后,将相应状态修改信号发送至汽车域控制单元1,汽车域控制单元1将相应的状态修改信号发送至气囊控制模块4,气囊控制模块4在接收到状态修改信号后,对气囊的状态进行修改设定。同时,气囊控制模块4将气囊的状态信息并反馈给汽车域控制单元1,汽车域控制单元1发送与状态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提示模块5,提示模块5将提示信息显示于触摸显示屏2或者显示于仪表6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无论气囊的状态修改是否成功,触摸显示屏2都会显示气囊的当前状态,以便用户了解当前气囊的状态。
再者,本实施例中,即便用户没有发出操作指令,汽车域控制单元1也实时接收气囊控制模块4的反馈信息,一旦气囊控制模块4的反馈的状态信息发生变化,且不是用户修改,依然发出提示信息,提高功能安全性。
由于本实施例车辆中的状态设定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设于所述车辆本体。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可便于用户通过触摸显示屏2控制副驾驶位置气囊的打开或禁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功能按键集成到触摸显示屏后,可以通过在电子系统结构上配置验证提升安全性能。也可以结合程序控制,使得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功能按键集成到触摸显示屏,也不会丧失安全属性。可选地,除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功能按键外,其它具有安全属性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按键,也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将其集成到显示屏中,也即这种具有安全属性的功能部件的按键集成到触摸显示屏,也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列举将具有安全属性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按键集成到触摸显示屏,并结合程序控制的过程: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包括:
步骤S210;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生成设定验证通道,并实时检测所述设定验证通道;
本实施例以应用于上述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以下也以功能部件为副驾驶安全气囊为例进行说明)。结合该状态设定装置控制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所述状态设定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状态设定模块、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触发状态设定模块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本实施例执行主体可以为状态设定装置,也可以为状态设定装置中的汽车域控制单元。以下以执行主体为汽车域控制单元,执行端为气囊控制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通过触摸显示屏触发状态设定模块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接收状态设定信号。此时,触发验证通道生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验证通道包括输入窗口和所述验证传输通道,通过所述验证输入窗口触发的验证信号通过所述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执行端。
本实施例中,状态设定模块生成状态设定信号后,会触发对状态设定信号的验证程序,以验证所触发的状态设定信号是否为用户预期的设定信号。该验证程序为:在车辆的触摸显示屏显示所述验证输入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验证输入窗口输入确定指令,则对应生成验证信号,验证信号则通过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执行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验证传输通道包括触摸显示屏上的设定验证模块和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之前的第一验证传输通道、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验证传输通道。验证信号从触摸显示屏传输到汽车域控制单元,再由汽车域控制单元传输到气囊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实时检测所述验证传输通道的信号。若在验证传输通道检测到所述验证信号,则判定用户从验证输入窗口中输入了确定指令。若未检测到验证信号,则判定用户未从验证输入窗口中输入确定指令,说明状态设定信号是误触发的。则不响应该状态设定信号。
步骤S220;若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步骤S230;若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输出状态设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的安全属性,设置验证信号的有效时限。如有效时限为第一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用于限定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分别经过设定验证通道的时间间隔,限定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状态设定信号有效,进行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可选地,验证信号经过第一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汽车域控制单元,然后再经过第二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气囊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验证传输通道检测到验证信号时,对状态设定信号进行验证。如当在触摸显示屏显示验证输入窗口后,用户需要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输入确认指令进行验证,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输入的确定指令,才能验证成功,进而响应该状态设定信号。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输入确定指令,则验证不成功,不响应该状态设定信号。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分别经过第一验证传输通道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有效(也即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二验证传输通道检测到验证信号时,对状态设定信号进行验证。如汽车域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状态设定模块传输的状态设定信号时,将状态设定信号传输至气囊控制模块;汽车域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状态设定模块传输的验证信号时,也将验证信号传输至气囊控制模块。气囊控制模块通过验证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分别经过第二验证通道的时间间隔,确定状态设定信号的有效性,其中,具体的验证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均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基于此,以状态设定装置作为执行主体时,则步骤S220包括验证触摸显示屏和汽车域控制单元之间的第一验证传输通道的验证信号,以及验证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验证传输通道的验证信号,均验证成功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本实施例中,将状态设定模块集成到触摸显示屏中,且通过在状态设定模块生成状态设定信号时,触发对状态设定信号的验证,并经过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基于验证信号对状态设定信号验证成功后,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如此,取消状态设定实体按键,将其集成到触摸显示屏后,确保触摸显示屏上状态设定模块的安全属性,避免气囊控制模块响应误触发指令。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0;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
和/或,步骤S250;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功能部件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
以功能部件为副驾驶安全气囊为例:
本实施例中,气囊控制模块对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后,会向汽车域控制单元反馈设定完成信号,气囊控制模块则将设定完成信号反馈至触摸显示屏和/或车辆仪表上,在触摸显示屏和/或车辆仪表上提示设定信息。
在较佳实施例中,提示信息传输到触摸显示屏,且传输到车辆仪表,通过两条链路传输设定完成信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提示,使得用户更容易及时知晓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设定情况。
可选地,触摸显示屏输出的提示信息包括副驾驶安全气囊当前状态标识和/或副驾驶的使用安全须知等。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出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仪表输出的提示信息包括对于状态的标识信息。可以通过闪烁、亮灯等方式进行提示。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气囊控制模块响应状态设定信号速度和正常反馈设定完成信号的时长,设定接收到验证信号到接收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的时效,若超过该时效,则可能状态设定信号并不是用户预期的,输出对应的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便于用户及时发现。
具体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执行所述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和/或,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功能部件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的步骤。
若超过第三预设时长,则显示状态设定信号为非用户预期的提示信息。
举例说明,若是用户预期的状态设定,则用户会在触摸显示屏显示验证窗口时,及时进行确认操作,如此,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则对应提示信息能够快速显示在触摸显示屏或仪表上。因此,若验证信号和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则确定为用户预期的状态设定,反之,若在汽车域控制单元或气囊控制模块中需要花较长时间验证和确认,则验证信号和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之前的时间间隔较长,在第三预设时长之外,则确定为用户非预期的状态设定。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信号之间的时效性,以确保状态设定信息是用户当前预期修改的,对应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修改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若不是用户当前预期修改的,对应非预期修改提示信息,便于用户及时修正。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功能部件为副驾驶安全气囊时,还结合副驾驶上的座椅信号来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所述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1,检测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信号;
步骤S222,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副驾驶座椅上安装儿童座椅时,为了避免气囊打开时对儿童座椅上的儿童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将气囊禁用,其他使用场景需要启用气囊,保护乘员安全。
为了避免副驾驶座椅上没有儿童安全座椅,而用户误设定安全气囊禁用,或者副驾驶座上有儿童座椅,而用户设定安全气囊启用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结合对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和状态设定信号,结合来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一步提高触摸显示屏状态设定的安全属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禁用状态;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保持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启用状态,并输出禁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保持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禁用状态,并输出启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启用状态。
本实施例能够使得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和副驾驶座位的安全使用状态一致,避免人为危险操作。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汽车域控制单元触发所述状态设定模块自动生成状态设定信号,进而自动触发状态设定。如当检测到副驾驶座位有儿童座椅时,触发状态设定模块设定气囊禁用。当检测到副驾驶座位无儿童座椅时,触发状态设定模块设定气囊启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副驾驶上是否有儿童座椅信号;
若是,则确定车辆副驾驶气囊的当前状态是否为启用;
若是,则生成指示禁用的状态设定信号,然后开始执行步骤S210;
若为禁用,则保持当前状态。
反之,若没有儿童座椅信号,且当前状态为启用,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当前状态为禁用,则生成指示启用的状态设定信号,然后开始执行步骤S210。
如此,可以根据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状态自动切换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虽然自动化更符合智能化发展,但是用户手动触发,更符合用户预期。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状态设定程序,所述状态设定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包括:
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生成设定验证通道,并实时检测所述设定验证通道;
若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
若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验证信号,则不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输出状态设定失败的提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验证通道包括验证输入窗口和所述验证传输通道,所述验证输入窗口触发的验证信号通过所述验证传输通道传输到执行端;所述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生成设定验证通道,并实时检测所述设定验证通道的步骤包括:
接收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信号时,在车辆的触摸显示屏显示所述验证输入窗口;
实时检测所述验证传输通道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
和/或,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功能部件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基于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后反馈的设定完成信号时,执行所述向车辆的触摸显示屏输出设定完成信号对应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和/或,根据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控制车辆仪表上指示功能部件状态的标识显示对应状态的提示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为副驾驶安全气囊,所述响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的步骤包括:
检测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信号;
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和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禁用状态;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为禁用信号,保持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启用状态,并输出禁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保持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禁用状态,并输出启用设定失败提示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儿童座椅信号,且所述状态信号为启用信号,则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为启用状态。
7.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显示屏、状态设定模块、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气囊控制模块;
所述状态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所述状态设定模块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状态设定信号和验证信号,并将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和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气囊控制模块,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和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根据所述状态设定信号设定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模块包括:
状态设定控件,所述状态设定控件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所述状态设定信号,并将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设定验证控件,所述设定验证控件被配置为所述状态设定控件生成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显示于所述触摸显示屏,并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触摸显示屏的触摸操作生成验证信号时,将所述验证信号传输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包括:电池状态管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与所述状态设定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状态和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电池状态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状态设定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状态设定信号;且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时,向所述气囊控制模块发送所述验证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设定成功后,向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反馈设定完成信号;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后,输出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所述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反馈的设定完成提示指令时,输出所述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对应的提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定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验证信号开始定时第三预设时长;
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定时结束后接收到所述设定完成信号时,输出非预期设定完成提示指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或,所述提示模块设置在车辆的仪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驾驶检测模块,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与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副驾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对所述副驾驶上的儿童座椅的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汽车域控制单元或所述气囊控制模块。
14.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驾驶舱、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的副驾驶座、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和如权利要求7-13任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设置在所述副驾座的前方;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与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驾驶舱内,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对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状态进行设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设定装置的副驾驶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副驾驶座,用于检测所述副驾驶座上的儿童座椅。
CN202410210550.XA 2024-02-26 2024-02-26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Pending CN117864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0550.XA CN117864043A (zh) 2024-02-26 2024-02-26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0550.XA CN117864043A (zh) 2024-02-26 2024-02-26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4043A true CN117864043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2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10550.XA Pending CN117864043A (zh) 2024-02-26 2024-02-26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40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26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a driver of possible rear seat passengers or objects
US78687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afety restraint status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2589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ne or more vehicle features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7188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ccupant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3067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280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8103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84679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mergency notification feature based on driver status
CN112319608A (zh) 一种采用手机蓝牙钥匙实现泊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13597583B (zh) 一种车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
JP2005329802A (ja) 作動制御装置
CN112114542B (zh) 车辆远程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US83845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ly low fuel warning based on driver status
US10106055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and vehicular device
US20120049495A1 (en) child car seat for a land vehicle
CN117864043A (zh) 功能部件的状态设定方法和副驾驶安全气囊状态设定装置
JP5666066B2 (ja) 車載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H10138864A (ja) エアバッグ制御装置
JP2002201838A (ja) 車両用電子キー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CN116160980A (zh) 一种用于亲子出行的智能座舱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112958B (zh) 车辆上下电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9573A (zh)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1779A (zh) 一种基于两路can总线的电动汽车安全气囊控制方法
CN217145815U (zh) 一种灯具故障自检提示系统及汽车
JP2006205776A (ja) 乗員保護装置の起動制御装置及び起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